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府家令拱拱手,干脆走人。
李大人和陆侍中有样学样,全都跟在少府家令后面溜了。
众臣捶胸顿足,这是要逼死大家啊。
不知道陛下的心思,以后要如何行事?如何说话?全都没了头绪。
同样没头绪的,还有刘诏下面的诸位皇子。
二皇子刘评气呼呼地回到王府,进门就砸了一套茶具。
“滚出去!全都滚!”
一声怒吼,所有下人全都退出厅房。
欧阳芙让嬷嬷将孩子带下去,不走心地问道:“殿下这是发哪门子的火?莫非是在衙门受了闲气,就找我撒气,敢情我成了出气筒。”
“你闭嘴!你以为你可以看我的笑话吗?我要是没好下场,你也别想有好下场。我们是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皇子刘评指着欧阳芙厉声呵斥。
欧阳芙挑眉冷笑,“我是没好下场,莫非你的爱妾就能有好下场?你的那些庶子庶女就能有好下场?我告诉你,要死大家一起死。我死之前,院子里那些女人那些孩子,统统都要给本夫人陪葬。”
“你这个毒妇!”
“知道我是毒妇,你还跑我这里撒气。你是脑子不清醒了吗?”欧阳芙根本不怵二皇子,直接怼回去。
二皇子刘评气得火冒三丈,胸口剧烈起伏。
砰!
他一拳头,重重砸在桌上,像个失去理智的野兽。
他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欧阳芙,“你是不是巴不得我倒霉?你是不是以为我倒霉后,你可以靠着大嫂翻身?我告诉你,你做梦!我要是倒霉,绝不会放过你。”
欧阳芙嗤笑一声,“你什么时候有放过我?上次怀孕,你有放过我吗?我生孩子的时候,你有放过我吗?刘评,不要让我看不起你。”
粗重的呼吸声,剧烈起伏的胸膛,都说明二皇子正处在暴怒的边缘。
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今儿早朝,父皇呵斥御史,替老大说话。指责御史离间天家父子之情。明明之前,父皇对老大诸多不满。父皇突然转变,定有缘由。”
欧阳芙面色平静,“大殿下正在南边赈灾,陛下维护他,理所应当。”
“你不懂!”
二皇子刘评怒吼欧阳芙,“之前明明不是这样。父皇对老大诸多猜忌不满,怎么可能短短时日,就改变了态度。”
“事情已经发生,多想无益。我劝你还是安分守己,老实办好差事。”
“闭嘴!你劝我安分守己之前,先检讨检讨自己,你可有安分守己?哪家的女人,敢对夫君大吼大叫,还敢拿妾室庶子的性命威胁人?这个院子里,你就是最不安分守己的那一个。”
欧阳芙呵呵一笑,“既然殿下对我如此不满,为何还站在这里?指望我给你出谋划策?还是指望我帮你打探消息?”
二皇子刘评突然抓住她的手,“你和大嫂关系好,你去看望大嫂,借机打探一番可好?”
欧阳芙果断拒绝了二皇子刘评,“不好!陛下态度转变的原因,迟早会被人挖出来。你迟早都会知道真相,何必急在此时。”
“你怎么如此愚钝?”
二皇子刘评大为不满,“我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你怎么就不替我着想?等别人挖出真相,还来得及吗?一切都晚了。”
“好饭不怕晚!”
欧阳芙不客气地怼回去。
二皇子刘评面色扭曲,“你就是不肯帮我,是不是?”
欧阳芙神情严肃地说道:“我能力有限,帮不了你。你另想办法吧。”
砰!
二皇子刘评直接踢翻了杌凳,又掀翻了桌子。
他指着欧阳芙,“好,好得很。希望你别后悔。”
说完,拂袖离去。
欧阳芙浑身一软,差点瘫在地上。
“夫人,你没事吧?”
丫鬟冲进来,担心不已。
欧阳芙浑身哆嗦,“扶我起来!”
丫鬟将她扶起来,只见她一头冷汗。
“疯了,他疯了!”
欧阳芙喃喃自语,紧接着死死抓住丫鬟的衣袖,“派人盯着三房,四房,五房,有任何动静及时告诉本夫人。”
“夫人别急,奴婢这就去安排。”
第725章 如鲠在喉(三更)
三皇子刘言不动如山。
一直坚持到衙门落锁的时间,才回王府。
他叫厨房置办了一桌酒菜,一个人躲在房里喝闷酒。
三夫人崔氏找了过来。
“妾身陪殿下喝酒。”
三皇子刘言不置可否,只是将下人都赶了出去。
崔氏先喝了一杯,然后说道:“早朝发生的事情,妾身都听说了。”
她声音清冷,透着理智和冷静。
“二皇子不到中午就回了王府,听说发了好大的火,同二嫂吵了一架,最后甩门离去,到现在还没回来。也不知去了哪里喝酒解闷。”
“呵!”
三皇子刘言终于有了反应,“老二的去处,估摸是去找他养在外面的谋士商量对策去了。”
崔氏提起酒壶,给三皇子刘言的酒杯倒满。
她放下酒壶后,才说道:“四房那边一直没动静,也不知四皇子殿下作何感想。”
“不用管他。”三皇子刘言嗤笑道,“有刘诏顶在前头,根本就没老四什么事。老四和老大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现如今,他可不敢明着同老大对着干。”
“殿下说的对,四皇子殿下目前的确不能和大皇子对着干。五房那边……”
“老五暂时不用担心。盯死了老二。”
说完,他一口喝下杯中酒。
崔氏劝道:“殿下少喝点。”
三皇子刘言自斟自饮,笑道:“无妨!不用担心我的身体。”
崔氏嗯了一声,点点头,“陛下突然替大皇子说话,此事对殿下有影响吗?”
三皇子刘言哈哈一笑,“我可是安分守己的皇子,无论父皇对老大什么态度,对我都没有太大影响。毕竟当年我病重,又差一点死掉。无论是太后还是父皇,对本殿下都有一份怜惜。”
崔氏明显松了一口气,接着脸色一沉,“蔡氏奶娘谋害殿下,殿下还留着蔡氏,蔡氏却不知感恩,真是忘恩负义。”
“不提那个女人。”
三皇子刘言明显不想听到原配蔡氏。
蔡氏早已经被他遗忘在角落里。
崔氏心满意足。
她故意提起蔡氏,只是为了试探。
试探三皇子刘言对蔡氏还剩下多少感情。
如今看来,感情半分不剩,反而多了几分厌恶。
如此甚好!
原配蔡氏的存在,对崔氏来说,如鲠在喉,令她十分难堪。
她出身河东崔氏,河东顶级世家。
区区一个蔡氏,武将之后,拿什么同她比。
偏偏蔡氏是原配,她只是填房。
对于填房身份,崔氏心头十分膈应。
更令她厌恶的是,原配蔡氏同她住在一个屋檐下。
蔡家被抄家流放,蔡氏怎么有脸继续活着?
那个女人脸皮果然厚得很。
……
四皇子刘议内心烦闷不已,偏要做出高兴的样子,应付周围打量的目光。
一直熬到宫门即将落锁,他才出宫,回到王府。
回到房里,彻底卸下脸上的面具,直接露出了厌烦的表情。
萧琴儿劝他想开些。
“何必为了这种事情烦闷。”
“你不懂!”
“哼!你们男人不想说话的时候,就喜欢拿你不懂做借口,敷衍女人。”
四皇子刘议翻了个身,直接背对萧琴儿。
萧琴儿喝着养生茶,“这茶挺好喝的,效果也不错。大家都说我的脸色最近好了很多。你也喝喝看,我叫下人给泡一杯怎么样?”
刘议问她:“哪里来的养生茶?”
“从大嫂那里拿的方子,效果真不错。大嫂还给了我两张药膳方子调养身体。我吃了几回,腰痛的毛病果然减轻了一些。”
刘议突然从罗汉榻上坐起来,“大嫂给你的方子既然吃了有用,记得抽空出城,当面感谢大嫂。”
“不用你提醒,我早就安排好了。我已经给大嫂送去拜帖,过几天就去山上看望她。她住的别院叫晓筑,你去过吗?”
刘议含糊地嗯了一声。
萧琴儿并没有注意到,“那地方真不错,当初我怎么没想到在那边买房呢?如今想买都买不到啦。你真该去那边看看,环境真好。住在山上,清静。而且离着新民县很近,想看热闹,直接坐马车下山就可以。”
刘议说道:“你去山上看望大嫂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孩子。”
“放心吧,我忘不了。你到底要不要喝养生茶?我拿了方子,特意找人配的。”
“给我泡一杯吧。”
刘议喝着养生茶,心头忽暖忽乱。
烦乱的心情,让他心情越发烦躁。
他放下茶杯,装作随意的样子问道:“大嫂身体养好了吗?总听人说她元气大伤,要养好几年才好。”
“比起生孩子那会,已经好多了。她现在就是体虚,虚不受补,只能慢慢调养。养个一两年,估摸着就能养好。”
“那就好!大哥不在,我不方便上山看望大嫂。你去山上的时候,记得客气些,说话和软些,别把人给得罪了。”
萧琴儿白了他一眼,“你就是瞎操心,我又不是傻子,我知道该怎么说话。”
刘议笑了笑,往罗汉榻上一趟,“你还说你不是傻子。你自己想想,早些年你和人说话,是不是嘴巴带刀子。多少人都被你给得罪了。也是近两年,你脾气好了点。”
萧琴儿靠近他,“我的脾气真的变好了吗?”
刘议看着她。
她已经不年轻了,没有做姑娘时候的鲜嫩活泼。
他抬手,轻抚她的面颊,“这两年你的脾气的确好了些,真是难得。”
萧琴儿捶了他一下,“这会你还不忘数落我。你也不想想,当初我脾气那么差,还不是因为你总是气我。”
刘议笑起来,将她搂在怀里,“我现在也经常气你,你的脾气怎么就变好了?”
萧琴儿哼了一声,“都这把年纪,我又何必同你置气。气坏了身体,还是我自己受罪。我现在想开了,脾气自然就变好了。”
刘议搂紧她,“这些年委屈你了。”
“只要你心头有我,多少委屈我都能承受。”
萧琴儿靠在他怀里,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期。
刘议心情却有些沉重。
他用力搂紧她。
怎样才算心里头有某个人?
他对萧琴儿还有爱吗?
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
晓筑。
秋高气爽,心情愉悦。
顾玖带着御哥儿下棋,衡哥儿在旁边捣乱,顺便逗老三老四玩耍。
“下棋可不能着急!”
顾玖落下黑子,大局已定。
衡哥儿一脸愁眉苦脸,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输了。
顾玖笑了起来,捡起棋子复盘。
“看到了吗,你输在急躁。做事切忌急躁,即便有衡哥儿在你旁边捣蛋,你也要稳住。”
“儿子记住了!”
御哥儿虚心受教,然后狠狠瞪了眼衡哥儿。
衡哥儿一脸得意,得意于自己的小伎俩得逞。
顾玖见到两兄弟各自做着鬼脸,忍俊不禁。
“我还记得衡哥儿小的时候,特别懒。只要吃饱喝足,哭都懒得哭一下。往榻上一放,撅起屁股就睡觉,对玩具什么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没想到长大了,会变得如此调皮。”
顾玖调侃自家儿子。
御哥儿连连点头附和。
衡哥儿顿时不干了,“我哪有!娘亲说的肯定不是我。”
“说的就是你。你小时候特喜欢睡觉,什么时候都能睡着。”御哥儿哈哈一笑。
衡哥儿扑到顾玖怀里,可怜兮兮地样子,“娘亲,我小时候真的是你说的那样吗?”
顾玖刮了下他的鼻子,“对啊,就是我说的那样。”
衡哥儿皱皱鼻子,“一定是哥哥欺负我,我才会天天只想着睡觉。”
御哥儿偷偷翻了个白眼,衡哥儿不愧是告状小能手。这都能告一状。
顾玖苦笑不得,“哥哥可没有欺负你。那时候,哥哥特别喜欢你,每日从宫里回来,就是找弟弟。功课都不记得写,但是他会记得带你玩,还陪着你睡觉。”
御哥儿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偷偷一笑。
衡哥儿看着他,突然扑进他怀里,“我也特别喜欢哥哥。”
御哥儿咧嘴一笑,摸摸衡哥儿的头,“我也特别喜欢弟弟。”
“你喜欢哪个弟弟?是我还是衠哥儿?”臭小子还学会了吃醋。
“最喜欢你!”
衡哥儿欢呼起来。
“哥哥最喜欢我!哥哥要一直喜欢我,我第一,妹妹第二,衠哥儿第三。”
衡哥儿强势宣布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御哥儿嘿嘿一笑,“我最喜欢的还有妹妹。”
“妹妹要排在我后面。”
“可是妹妹好可爱!”
“我比他更讨人喜欢。”
两兄弟就谁最讨人喜欢,应该最喜欢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争论。
顾玖露出含蓄的笑,不插手两兄弟之间的相处。
方嬷嬷一脸欣慰,“大公子和二公子感情真好!要是殿下在,就更好了。”
顾玖笑道:“快了!过年之前,他肯定能回来。”
第726章 聪明人
“学生告辞!”
徐闻只用了一次,顺利考取山河书院,并如愿以偿做了三元公杨先生的学生。
他提着一篮书籍,走在书院校区,心情放松,还有些雀跃。
山河书院的环境很轻松,可以在这里见到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而且大家都习以为常。
再惊世骇俗的举动,书院从上到下都是包容的态度。
这里也有很大的科举压力,却没有国子监那般压抑的气氛。
国子监是严肃的,从上到下都是严肃的。
但是在山河书院,却可以看见各种各样丰富的表情。比他前面三十几年所见过的所表情都要多。
一群人喊着号子,从徐闻身边跑过去。
队伍整齐划一。
那是骑射科目的学生。
每天都会围着书院跑上几圈。
据说这样可以强健体魄。
校场,蹴鞠比赛正在火热进行。
校场周围都是人,都在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加油鼓劲。
徐闻站在树荫下看了会,看得热血澎湃。
他小心翼翼的举起手,学着周围的人的样子,小声的喊着口号,为队伍加油。
他越喊越有劲,越喊声音越大。手臂比所有人都要有力。
从小心翼翼,到完全融入气氛中,只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当蹴鞠比赛结束,他满头大汗,脸色潮红,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跟随人群离去,和认识不认识的人畅快地聊着刚才的比赛。
“真过瘾!”
他和周围的人,像是认识许久的老友,毫无障碍的交流。
他感受到了快乐,无比的投入。
“徐兄,书院大门外有人找你。”
两位同窗迎面走来,叫住他。
徐闻和刚认识的朋友们告别,有些怔愣,“谁找我?难道是我家里来人了?”
“应该不是你家里人。看着像是国子监的人。徐兄要不要我们陪你出去?”
同窗都知道徐闻原本是国子监的学生,为了拜师三元公,才会报考山河书院。
徐闻摇摇头,“多谢两位,我一个人可以应付。”
他怀揣忐忑的心情来到书院大门外。
远远的,他就认出大门外找他的人,果不其然,正是是国子监的同窗。
他面色迟疑,直到对方发现了他,并高声呼喊他的名字,他才挪动脚步走出校门。
“你们……”
他板着脸,很严肃,想要义正言辞划清界限。却不料刚开口,就被对方打断。
对方压着嗓门,又紧张又兴奋地问道:“有没有《山河书院报》”
咦?
这画风不对啊!
他以为昔日同窗找上门,是为了羞辱他。哪里料到,一开口竟然是问他有没有《山河书院报》。
“你们也知道《山河书院报》?”他很惊诧,能否让他缓一缓。
昔日同窗隐秘一笑,悄声说道:“《山河书院报》在国子监无人不知。你们这边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国子监那边立马就会知道。徐兄,你手上有《山河书院报》吗?能否借我们一阅?我们听说,这一期刊登了三元公杨先生的文章,我们对杨先生十分仰慕。还没恭喜徐兄顺利拜杨先生为师。”
徐闻一边震惊着,一边应付着昔日同窗,“同喜同喜。”
“杨先生授课怎么样?是不是特别不同?”
“没,没多大不同。”
“杨先生怎么评价你的文章?徐兄可否和我们分享一二?”
昔日同窗拉着徐闻,滔滔不绝,太热情了。
徐闻有点招架不住,不过他还是老实说道:“杨先生说我的文章太过匠气,无丝毫亮点。还说我临场反应很差,一到考场就不知道怎么做文章。先生给我布置了功课,三日后我会和书院其他学子一起进入号舍模拟会试,锻炼临场写文章。”
“徐兄说的号舍,可是传闻中照着贡院所建的号舍?连火号,臭号都有?”
徐闻点头,“正是!”
昔日同窗一脸艳羡,“真想进去见识一番,来一场会试模拟。不知道我能不能熬过九日。徐兄能否熬过九日?”
徐闻摇头,“我不知道。”
“半个月后,徐兄应该从号舍出来了。届时我们再来找徐兄,请教模拟感悟。望徐兄不吝赐教。”
“太客气了!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说定了。最最重要的是,徐兄有《山河书院报》吗?”
昔日同窗一脸期盼地望着徐闻。
徐闻点头,“我刚好领了一份。你们是要在这里看,还是要带回国子监?不怕惹麻烦?”
“徐兄有所不知。自《杨先生讲论语》面世后,国子监很多人都变成了杨先生的支持者。”
“大家私下里传阅着杨先生的文章,大家一起保守秘密。”
“我们将《山河书院报》带回去,不仅不会招惹麻烦,还会成为风云人物。”
“徐兄能否将《山河书院报》借给我们?外面根本买不到。”
几个昔日同窗,你一言我一句。
徐闻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很兴奋。
兴奋于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兴奋国子监有这么多人都是杨先生的支持者。
他欣然答应,将《山河书院报》借给了昔日同窗。
他希望国子监有更多的人报考山河书院,有更多的人成为杨先生的支持者。
……
令众学子崇拜的杨先生,此刻正坐着马车,从书院后门离开,沿着整齐幽静的水泥路,前往另一个山头的别院。
马车停在晓筑门口。
杨先生下了马车,被下人请了进去。
顾玖正坐在水池边钓鱼消遣,眯着眼睛,享受秋日暖阳。
下人禀报杨先生到了,她才睁开眼睛。
她含笑招呼对方,“杨先生请坐!”
“多谢夫人。”
“钓鱼吗?”
顾玖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闲置鱼竿。
杨先生欣然答应,将鱼竿甩出去,然后坐在杌凳上,等候鱼儿上钩。
顾玖打量杨元庆,“看到杨先生气色很好,我就放心了。犹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时候的情景,你我二人坐在马车里面一番畅谈,才有了今日。”
杨先生嘴角带笑,等着顾玖的下文。
顾玖突然问道:“杨先生可有后悔到山河书院教书?”
杨先生摇头,“不曾后悔。我这个年纪,到书院教书正合适。”
“这么说,当年我邀请先生到书院教书是正确的。”
“的确!”
“《杨先生讲论语》一上市,先生才名远播。我听下面的人说,现在很多报考书院的学子,都是冲着先生而来。”
“老夫惭愧,不得不辜负大部分的学子。老夫年老体衰,精力有限,只能指导有限的几个学生。”
“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让先生带更多的学生。这次请先生过来,是有一事相求。”
杨先生一脸诧异,“夫人请说。”
顾玖挥挥手,丫鬟阿晴很快抱来一堆资料放在矮几上。
顾玖轻轻敲击桌面,“据我所知,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在江陵府游学三年?”
“正是!”
顾玖好奇问道:“江陵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杨先生不由得回忆起来,“那是个好地方,那里的姑娘很热情很美丽……”
顾玖抿唇一笑,“早就听说先生年轻时风流倜傥。”
杨先生哈哈哈一笑,“现在已经是个糟老头子,不提当年。”
顾玖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希望先生能趁热打铁,继《杨先生讲论语》《杨先生讲中庸》之后,出一本《杨先生讲江陵》。”
说完,她指着桌上的一堆资料,“这里是我派人搜集的关于江陵府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传奇,地方特产等等方面的资料。希望对先生有用。”
杨先生面露疑惑,“老夫不明白。”
顾玖笑了起来,盯着水池,“想要鱼儿上钩,就要有鱼饵。不瞒先生,《杨先生讲江陵》这本书,正是本夫人所需要的鱼饵。”
杨先生微蹙眉头,“老夫还是不明白。这件事,夫人为何偏偏找老夫?”
顾玖郑重说道:“因为先生名气够大,名气大就意味着影响力大。这本《杨先生讲江陵》会是明年,乃至未来五年十年的爆款书籍,会随着先生的名气传遍大江南北,关内关外。届时,人人都知江陵,人人都要向往江陵。”
三元公杨元庆显然是极聪明的人物。
他从顾玖的话语中,隐约猜到顾玖的目的。
他深吸一口气,“夫人对江陵府很感兴趣?”
“听说江陵府的反贼闹得格外厉害,已经死了好几个朝廷命官。事关朝廷大事,我身为皇子妻,对江陵府一带自然要格外关注。”顾玖笑着说道。
杨先生也跟着笑了起来,隐晦问道:“夫人对江陵府有多大的期待?”
顾玖同样隐晦地说道:“想象有多广阔,我对江陵府的期待就有多大。”
“夫人的想法,令老夫佩服。”
“先生谬赞!不过是妇人之见,不值一提。”
“夫人不必过谦。”
“谦虚是美德,尤其是在皇室。”
哈哈哈……
杨先生放声大笑。
他很喜欢顾玖的坦诚。
笑过之后,他捋着胡须说道:“夫人力捧老夫,老夫不敢让夫人失望。《杨先生讲江陵》这本书,老夫会专门腾出时间来写。不过老夫已经多年不曾写游记。
游记中要穿插什么样的小故事才能吸引人,老夫也不太清楚。故而,此书还需人帮忙。依老夫看,文青书局后院那几位写手就很合适。”
顾玖低头一笑,十分满意,“我与先生所见略同!”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游记不同于科举书籍,不需要逻辑,不需要严肃,关键是要好看,让人看了后心之向往。
显然,三元公并不擅长这类书籍的写作。
不过文青书局常年养着专业写手,他们知道什么时候穿插什么剧情,什么样的故事节奏让人欲罢不能。
江陵府,姑娘热情大方又漂亮,这就是现成的卖点。
在后世,多个热门旅游城市,最初就是靠着姑娘漂亮又大方,小伙高大帅气又深情,邂逅最美的爱情之类的炒作而火爆网络,进而火爆旅游市场,成为超火爆旅游城市。
无数的男男女女前仆后继的扑向他们心目中的邂逅爱情的圣地。
即便网络上,大量关于这些城市诸如宰客,景色辣鸡等等负面文章,依旧不能阻挡人们对他的向往。
而今,顾玖要替江陵府量身打造一本书。
她要用一本书,打造一个带有浪漫色彩的城市,吸引全天下的男人前往江陵府。
做什么?
当然是去投资!
去花钱!
花大笔大笔的钱,替顾玖打造第二个新民县,第二个根基。
根基的起点就是《杨先生讲江陵》
第727章 旷世大戏
文德帝接纳朝臣建议,决定祭天。
钦天监定下吉日良辰,文德帝沐浴斋戒三日,登坛祭天。
大皇子刘诏不在京城,刘御身为刘诏的嫡长子,代表父亲参加祭天。
小小的孩子,站在一群大人中间,显得格外渺小。
他仰视着文德帝,心情犹如一汪深潭,罕见的平静,幽深。
文德帝身穿十二章衮服,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向祭台。
多少人为之目眩神迷。
多少人为之热血澎湃。
多少人为之父子相残,兄弟反目。
全都是为了那一套十二章衮服,为了衮服所代表的无上权利。
有老臣伏地痛哭,口称不枉此生。
有年轻官员激动兴奋,同称不枉此生。
诸位皇子,就连几个小皇子,也都满脸严肃。
唯有刘御,目光平静而清澈。
他内心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疑问,上天真的会有感应吗?
良辰到!
祭天大典正式开始。
严格而繁复的程序,庄重而肃穆的场景。
钦天监的官员十分卖力。
若非场合限制,刘御一定会走上台阶问一声:“有用吗?”
祭天之后,真的会下雨吗?
是的。
皇帝祭天,是为了祈求上天降下甘霖。
干旱还在持续。
天灾一日不缓解,反贼就无法彻底平息。
明年会比今年更加艰难,粮价会涨到一个无法想象的高度。
届时,烽火将遍布大周江山。
没有哪一刻,众人对雨水的渴望是如此的强烈。
轰隆隆!
惊雷轰鸣,众臣欢呼,三跪九叩,高呼万岁。
此乃神迹啊!
祭天大典刚刚结束,上天就降下甘霖,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彰显神迹,彰显皇权。
这是皇权的一次伟大胜利。
瓢泼大雨落下,无人躲闪,无人回避。
反而在雨幕中手舞足蹈,欢呼庆贺。
下雨了,终于下雨啦!
高台上,文德帝同钦天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少卿相视一笑。
君臣二人,均是一脸如释重负。
没有枉费君臣二人力排众议,特意选在今日今时祭天。
……
“钦天监有高人啊!”
山中晓筑,顾玖往棋盘上落下一子。
棋盘上厮杀正酣,双方都是凌厉的棋风。
苏政思考片刻,落下白子,然后说道:“经此一事,陛下权威高涨,有力反击了关于先帝和陛下得位不正的谣言。接下来,无论反贼有多少手段,都是作茧自缚!上天回应了陛下,陛下就是名正言顺的天选之子。没有任何形式比得上上天的意志。”
顾玖笑了笑,再次感慨,“钦天监有高人啊!”
能准确预估到何日何时下雨,无论是在哪个年底都是高人。
什么上天的意志,顾玖是不相信的。
“真想将这位高人请到山河书院,开一门天象学。”
“阴阳自然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