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玥盯着顾珍,“大姐姐有心了,不过不需要。”
丫鬟进门,请顾玖她们出门见客。
大家鱼贯走出卧房,来到厅房,拜见府尹夫人蔡氏。
府尹夫人蔡氏好奇地问谢氏:“妹妹,怎么不见玥儿?”
谢氏说道:“玥儿这孩子,毛毛躁躁的,去后山玩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脚踝扭到了,正躺着休息。”
蔡氏关心地问道:“玥儿伤势严重吗?”
谢氏笑了笑,“多谢姐姐关心,脚踝有点肿,不严重。养两天就好了。”
蔡氏点点头,“如此,我就放心了。元娘,你去看看玥儿妹妹,叮嘱她好好养伤。”
许元娘起身,“女儿听母亲的。”
顾珍主动说道:“许姑娘,我给你带路。请这边走。”
“多谢珍妹妹。”许元娘抿唇一笑。
顾玖挑眉,大姐姐今日积极主动表现,真是令人意外。
顾琳心头不忿,“很快就要回京,大姐姐这个时候讨好许姑娘又有什么用。”
第88章 进京(二更)
从天门寺回到刺史府,在二门下了马车。
下人早早得到消息,抬来了软轿。
丫鬟扶着顾玥坐上软轿。
谢氏叮嘱道:“好好照顾三姑娘,有什么需要,使人到上房说一声。”
“奴婢遵命。”几个小丫鬟躬身领命,陪在顾玥身边,一起回房。
谢氏回头,看着顾玖几人。
“你们也回房休息吧。离着回京没几日,该收拾的都赶紧收拾出来。别等到出发的时候,又手忙脚乱,不成样子。”
“是!”
众人散去。
谢氏阴沉着一张脸回到上房。
她心头有担心。
虽说平嬷嬷否认了一切,可是谢氏心里头依旧不踏实。
好在,很快就要启程回京。
只要离西北远远的,最担心的事情,想来应该不会发生。
晚上。
顾大人来到上房用晚饭。
“听说今日在天门寺,玥儿摔跤,还是裴大郎送她回房?”
谢氏点头,“正想和老爷说起这件事。玥儿下台阶的时候,说是脚下打滑,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当时裴公子正好就在附近,见玥儿伤了脚踝,不能走路,所以主动将玥儿送回房。”
顾大人面无表情地问道:“玥儿的伤势要紧吗?”
谢氏说道:“养两天就能好。”
顾大人点点头。
谢氏在顾大人身边坐下,“老爷,妾身正寻思着该如何感谢裴公子。此事,还请老爷拿主意。”
顾大人面容严肃地说道:“这件事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人处理。你记住,不要和鲁侯府多做来往。”
谢氏心头一慌,“鲁侯府有问题吗?”
顾大人盯着谢氏。他可没忘记,上一次在宴席上,谢氏妄图算计鲁侯的女儿。
被顾大人的双眼盯着,谢氏原本不心虚的,也变得心虚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可是有话要说?”
顾大人郑重地提醒谢氏,“玥儿这事,就当她是意外,以后不要提起。”
谢氏连连点头,“妾身也是这么想的,在天门寺的时候,就已经对下人下达了封口令,不准任何人提起此事。”
顾大人满意地点点头,“夫人如此处置,甚好。”
顿了顿,顾大人又说道:“鲁侯府看上去风光无限,却不知,早已经是烈火烹油。我们这样的人家,避着都来不及,又怎么能主动和鲁侯府来往。如今京城局势不明,这个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夫人明白为夫的意思吗?”
谢氏点头,“妾身明白。老爷放心,妾身不会和鲁侯府主动来往,更不会有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
顾大人盯着谢氏,看得出来,谢氏没说假话。她是真的不想和鲁侯府扯上任何关系。
顾大人暗暗点头,心头也松了一口气。
后院不稳,只会拖累他的仕途。
谢氏能和他一条心,如此甚好。
顾大人对谢氏说道:“出发的日期已经定下了,本月十六,黄道吉日。届时,我们将随同太仆寺的官员,一起上京。”
谢氏一听,喜笑颜开。
“离着十六,还有十多天的时间。老爷放心,有这么多时间,届时所有的行李肯定已经收拾出来。”
顾大人说道:“这些事情,我就交给你处理。该带的就带回京城,不用带的,就留在西北。”
“老爷放心吧,妾身晓得。”
谢氏高高兴兴的,心头最后那点担忧,也都随风而去。
出发的日期定下来后,刺史府后院,越发忙碌。
下人们都在忙着打包行李。
大件的行李,已经先一步送往京城。
芷兰院内,一个个箱笼,整齐地摆放在地上。
一会,婆子们就会过来搬运这些箱笼,分批的运往京城。
青梅还在收拾。
“天气凉了,得给姑娘多备几件冬衣在路上穿。听说京城冬天极冷的。”
顾玖笑道:“京城的冬天再冷,也不会有西北冷。青梅,你不用担心我冻着。路上穿的衣服,准备给三五件就够了。别的行李,都交给婆子,早早运往京城。”
青梅连连摇头,“那可不行。要是姑娘在路上冻着了怎么办。”
青梅一口气,准备了十件衣服,方便顾玖在路上穿。
顾玖摇头笑笑,算了,这事就依着青梅吧。
“青梅,别忘了我书。路上枯燥,多带几本书在路上看。”
青梅应下,“姑娘放心吧,奴婢给姑娘准备了一箱子的书。足够姑娘在路上看的。”
顾玖点头,如此甚好。
小翠从外面进来,“青梅姐姐,婆子来了。问哪些箱笼要抬走?”
“院子里的箱笼都要抬走。算了,我亲自和她们说。这些婆子,不亲自盯着她们,箱笼里的行李,都会被她们糟蹋。”
青梅说完,急匆匆出了门。
顾玖坐在窗户边,青梅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她笑了起来,最近这段时间,青梅真是操碎了心。
一边忙着给她做冬衣,一边忙着收拾行李。
芷兰院的小丫鬟们,做做一般的事情还行。让她们像青梅这般能干,着实有些力不从心。
故此,青梅需要操心的地方就更多了。
数十个箱笼,被婆子们一一抬走,搬上车,运往京城。
青梅还特意跟出去,亲眼看着婆子们将箱笼好好地安置在马车上,才放心回芷兰院。
青竹从外院回来,进门的时候,同青梅碰上。
她随口问道:“都收拾完了吗?”
青梅点头,“行李都搬走了。剩下的行李,随姑娘一起走。”
青竹和青梅一起走进书房。
青竹说道:“姑娘,奴婢按照你的吩咐,将话带给了桂嬷嬷。桂嬷嬷说,二丫的规矩已经学得差不多了,问姑娘,什么时候让二丫到身边伺候?另外,桂嬷嬷想让二壮跟着姑娘上京城,她让我问问姑娘的意见。”
顾玖放下书本,说道:“二丫得先一份卖身契,才能到我的身边伺候。至于二壮跟我去京城,桂嬷嬷当真舍得?”
青竹连连点头,“桂嬷嬷再三交代奴婢,一定要问问姑娘。看得出来,桂嬷嬷很希望二壮跟着去京城。”
顾玖想了想,说道:“那就让二壮跟着我去京城。等过几年,西北这边的产业上了正规,届时我再将桂嬷嬷接到京城养老。”
青竹笑道:“桂嬷嬷要是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搬家的事情,在迅速的进行着。
到了十六这天,整个刺史府差不多都被搬空了。
行李都已经装上马车。
顾玖站在空荡荡的芷兰院内,心中竟然生出一丝不舍。
这里的一花一草,都是熟悉的。
然后,今日一走,这辈子估计没机会再回来。
很快,这里又会迎来新的主人。
青梅侍候在顾玖身边,“姑娘,该走了。”
顾玖点点头,“我们走吧。”
她要前往京城,开启新的生活。
到了二门,坐上马车。
青梅,青竹,小翠随她一同坐在马车里。
二门闹哄哄的,搬家是个大工程,到了要走的这一天,依旧有许多事情没处理好。
谢氏板着脸,极为不高兴。
尤其是当她看到由丫鬟扶着的白姨娘,施施然走来的时候,那脸色阴沉得能够滴出水来。
白姨娘来到谢氏跟前,“奴婢见过太太,太太辛苦了。”
谢氏不动声色地盯着白姨娘的腹部。
白姨娘已经有三四个月的身孕,肚子微微显怀。
谢氏冷漠地说道:“上车吧。你是双身子,路上一定要当心。有不舒服,记得说出来。你自己没关系,孩子可是要紧得很。老爷一直盼着你能给家里添丁进口。”
白姨娘一副柔弱的模样,“贱妾会谨记太太的吩咐,不敢有半点大意。”
谢氏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嗯。
白姨娘由丫鬟扶着,上了马车。
顾琳紧挨着白姨娘,小声问道:“姨娘,你没事吧?”
白姨娘笑了笑,安抚顾琳,“不用担心我。记住我说的话,回京的路上,少说多看,凡事别出头。我们不求别的,只求平平安啊到达京城。”
顾琳重重点头,“姨娘放心,你说的话我都记着。”
“好孩子。”
胡姨娘也到了二门。
谢氏朝她看了眼。
胡姨娘微微垂首,对着谢氏躬身行礼。
谢氏将她拉起来,“妹妹,我是最信任你的。你定不会让我失望,对吗?”
胡姨娘心知肚明,谢氏是在提醒她,回京的路上,就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决不能让白姨娘挺着一个大肚子回到京城。
胡姨娘低着头,避开谢氏逼人的目光,“太太放心,婢妾都明白。”
谢氏满意地笑了起来,“如此甚好。我就知道你一直都是让人放心的。”
胡姨娘躬身告辞,上了马车。
顾珍好奇地问道:“姨娘,太太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胡姨娘面色平静地说道:“都是些小事,你不用过问。”
顾珍缠着胡姨娘,“姨娘告诉我吧。”
胡姨娘笑了笑,说道:“太太担心,回了京城后,会有人给老爷送小妾。特意叮嘱我,万一有了新人进门,一定要多留意。”
顾珍一脸好奇,“真的会有人给父亲送,送女人吗?”
顾珍还有点不好意思说出送女人三个字,感觉很羞耻。
胡姨娘点头,“老爷回京后,就会出任京城府尹。京城,那可是个富贵地方。届时,肯定会有人送妾上门。有的可以拒绝,有的却无法拒绝。府中后院要添人了啊!”
胡姨娘感慨了一番,心情很复杂。
顾珍说道:“别管父亲有多少女人,姨娘你有我和还有四哥。有我们走,那些女人别想在府中撒野。”
胡姨娘笑了起来,拍拍顾珍的手背,“你有心了。回京城少说得一二十天。路上很辛苦的,你别说话了,养着精神吧。”
顾珍点头,“女儿听姨娘的。”
不管出门有多混乱,出了多少意外,终于还是到了出发的时刻。
车队浩浩荡荡,出了刺史府。
不少人站在路两边观望,指指点点。
顾大人走在前面,在城外五里亭,同同僚们做最后的道别。
顾玖挑起车窗帘子,朝外面看去。
“起风了。”
青梅说道:“天气要冷了。幸好姑娘的冬衣都做好了。”
顾玖笑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
“姑娘说的什么话,这些都是奴婢们该做的。”
顾大人和同僚们道别,车队继续前进。
离着晋州城越来越远,很快就看不见了。
顾玖放下车窗帘子,拿出一本书看起来。
路途遥远,唯有书籍能够排遣寂寞。
日出而行,日落而歇。
一路舟车劳顿,离着京城越来越近。
期间,曾遇到暴雨,在驿站停留了七八天。
谢氏数次明示暗示,提醒胡姨娘赶紧动手。
然而,困在驿站的日子里,白姨娘一直将自己关在房里,就连吃饭,也是让丫鬟送到房里。
从进入驿站那天,到离开驿站为止,白姨娘愣是没有出过房门一步。一切事情都在房里面解决。
胡姨娘有心动手,也找不到机会。
当着谢氏的面,胡姨娘也是实话实说。
“太太,白姨娘似乎有了警惕,一直不肯出门。婢妾也一直找不到机会。”
谢氏皱眉,“这个白姨娘,倒是谨慎。既然她不出门,那就另想办法。”
胡姨娘犹豫了一下,“太太,婢妾以为,动手的最好时机,是在白姨娘生产的时候。”
谢氏盯着胡姨娘,“你的意思是?”
胡姨娘点点头,“女人生孩子,任何意外都会发生。就算孩子没了,也不会有人怀疑。这个时候动手,反而容易留下把柄,引来老爷的不满和怀疑。”
谢氏暗暗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
如果真要在白姨娘生孩子的时候动手,那么就从现在准备吧。
从饮食,从安胎,从大夫,一点点下手。
直接让白姨娘这一胎难产。
届时不用做多余的事情,便能心想事成。
谢氏笑了起来,“路上辛苦,白姨娘怀着老爷的孩子,得吩咐厨房,多给白姨娘做点补品。吃多一点,孩子也长得壮实。”
胡姨娘偷偷朝谢氏看去,看来太太已经拿定了主意。
胡姨娘偷偷松了口气,总算不用她亲自动手,脏了自己的手。
在驿站停留的七八天,平安度过。
除了顾玥,顾珙嫌闷,吵闹了一番,一切都很顺利。
等到天气放晴,路面半干,顾家启程,继续前往京城。
离着京城,只剩下最后几十里路。
眼看着京城在望,顾大人突然做出决定,今日不直接进城,而是在驿站住一晚,明日一早进城。
车队进了驿站。
大家安顿下来。
洗漱一番,顾玖和姐妹们一起来给谢氏请安。
顾玥率先问道:“母亲,时辰还早,为何不直接进城,反而要在驿站住一晚?”
离着京城只剩下几十里路,赶一赶,肯定能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京城。
谢氏说道:“我们一路舟车劳顿,疲惫不堪。这个样子回京城,如何能见人。不如驿站休整一晚,养足了精神,明儿一早进京。”
原来如此!
顾玥又问道:“母亲,那明天要去侯府吗?”
谢氏摇头,“明日不用去侯府。后日我会带你们去侯府请安。到了侯府,都要打起精神来。”
顾玥笑起来,“母亲放心,女儿定会好好表现,不给你丢脸。”
谢氏笑道:“光是好好表现还不够,得给侯府的老夫人,夫人们留下好印象。”
顾玥重重点头。
谢氏又说道:“不知你们大伯母,有没有将我们二房的院子收拾出来。”
顾大人在家中排行行二,上面还有个一母同胞的亲大哥。
顾大老爷是武将,在京城做官。
这些年,府中一应事情,都是顾家大房在照料。
二房的院落,许多年不曾住人。
谢氏心里头还有些担心,担心大嫂不曾好好收拾二房的院落。
当年,她扶正的时候,和那位大嫂可是有不少龌龊。
第一卷 完!
第89章 龌龊(一更)
京城在望。
巍峨高大的城墙,川流不息的车马,排队等候进城的人群。
一切的一切,同西北看起来是那样的不同。
顾家的车队,被堵在了城门口,动弹不得。
顾玖挑起车窗帘子,朝外面看去。
不愧是京城的地界,光是人口规模,就甩出晋州城几十里远。
“车子动了,姑娘赶紧将帘子放下。”
青梅生怕顾玖被人看见了。
顾玖从善如流,放下车窗帘子。
车子缓缓前进,终于进了城门,进入京城内。
顾玖再一起挑起车窗帘子,打量京城风物。
街面上行人摩肩接踵,熙来人往。街面两边都是店铺,店小二正在卖力的吆喝着。
小翠感慨了一句,“京城真热闹啊!”
顾玖轻声一笑,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自然非同一般。
车队一路前进,来到京城白衣巷。
白衣巷并非一条巷子,而是京城城北一处占地颇广的区域。
京城的豪门贵族,皇室宗亲,无一例外,都居住在白衣巷内。
也就是说,能住在白衣巷的人,无一不是有钱有势的人。
光有钱,连白衣巷的门槛都跨不过去。
钱只是住在白衣巷的其中一个条件。
最关键,最要紧的条件,则是身份和权势。
白衣巷和京城其他地方很是不同。
一路行来,顾玖他们已经见识到京城的热闹。
进入白衣巷后,周围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说话声。只听见车轱辘滚滚前进。
道路两边,皆是高门大户。
也不知走了多久,马车缓缓停下。
顾玖说道:“看来我们到家了。”
说完,顾玖透过车窗,朝外面看去。
门房确认了他们的身份,急忙打开侧门,将马车迎了进去。
顾玖和其他女眷一起,在二门下了马车。
刚下车,就看到站在人群中央的,打扮富贵的太太。
这位莫非就是大伯母张氏?
正当顾玖猜测对方身份的时候,谢氏由丫鬟们扶着从马车上下来。
谢氏看见眼前的人,立马堆起笑容,亲热地喊道:“这么多年,终于见到大嫂了。”
张氏微微颔首,态度不冷不热,“弟妹一家终于回来了。一路上辛苦,快到花厅喝茶。好些年没见,我们定要好好聊聊。”
谢氏不在意张氏的态度,笑着说道:“我听大嫂的。大嫂前面走。”
张氏点点头,走在前面,带着大家前往花厅。
顾玖和姐妹们走在一起,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府中景色。
如今是冬天,花园树木枯萎,没什么景色可看。
不过地方真大啊。
周围的房舍院落,看起来也是足够宽敞。
不愧是从侯府分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顾玥一脸兴奋,兴奋得想要叫起来。
她伸手掐住顾珊的手,阻止自己做出失礼的事情。
顾珊手被掐,吃痛,不由得皱起眉头。
她小声喊道:“三姐姐,你放开我的手。”
顾玥冲顾珊笑了笑,放开了顾珊的手。
“四妹妹别生气,我刚才太激动了。”
顾玥同样用极小声的声音说道。
顾珊揉揉被掐痛的地方,心里头频频吐槽:那么激动,干什么不掐自己的手。
哼!
终于到了花厅。
张氏总算露出了一个笑脸,将二房的人都迎了进去。
张氏坐在主位上,打量着二房的姑娘,同谢氏说道:“妹妹好福气。这么多个姑娘,个个长得如花似玉。”
谢氏笑颜逐开,“大嫂谬赞了。几个丫头,还不赶紧见过大伯母。”
顾玖和四个姐妹,齐齐上前,躬身行礼,齐声说道:“侄女见过大伯母。”
“都是好孩子。”
张氏大笑起来,“弟妹就是好福气,五个闺女,让人羡慕。不像我,想要个闺女,生的偏偏都是儿子。”
大房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张氏就生了三个。
张氏一共就生了三个孩子,全都是儿子。
大房只有一个庶出的闺女,在家里排行行六,比顾琳还要小几个月。
“珺儿,快来拜见你二婶娘,还有诸位姐姐们。你不是一直吵着,想要见姐姐们吗?”
从张氏的身后,走出来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姑娘,正是大房的闺女,六姑娘顾珺。
顾珺脸圆圆的,笑起来特别可爱。
她朝谢氏躬身行礼,“侄女见过二婶娘。二婶娘一路辛苦了。”
谢氏笑了起来,“好孩子,过来让我看看。当初婶娘离京的时候,你还在你姨娘的肚子里。没想到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来,和姐姐们认识一下。这是你的大姐姐顾珍,二姐姐顾玖……”
谢氏为顾珺介绍着二房的姑娘,也是在为张氏介绍。
张氏含笑,打量着二房的五个姑娘。
大姑娘顾珍,容貌秀气,就是透着一股小家子气。毕竟是庶出。
三姑娘顾玥,容貌明艳,看着是个好强的。
四姑娘顾珊,比不上顾玥的的容貌,大大方方,又沉稳。张氏暗自点头。
五姑娘顾琳,还是一团孩子气。她只比顾珺大几个月,完全没有顾珺的爽朗大气。这二人同是庶出,差距还是有点大。
最后,张氏的目光落在了顾玖的身上。
这便是先头弟妹苏氏留下的孩子,自幼体弱。
张氏朝顾玖招手,“你是二丫头吧,快过来,让伯母好好看看。”
顾玖上前,福了福身,“侄女见过大伯母。”
张氏拉着顾玖的手,“好孩子,没想到你都长这么大了。当初你跟着你父亲离京的时候,才这么大一点。”
张氏比划了一下,那时候的顾玖,又瘦又小,弱不禁风,一副养不大的模样。
顾玖抿唇一笑,“累大伯母操心了。”
张氏感慨道:“你娘亲生你的时候,我就在产房门口守着。可惜你娘亲没福气。”
顾玖垂首,红了眼圈。
谢氏表情一僵,心想大嫂是故意的吧。故意在这个时候提起苏氏,让她不痛快。
张氏拉着顾玖,继续说道:“好在你长大了,已经是个大姑娘。珺儿,你过来,这是你二姐姐,我以前常和你说起的。”
“二姐姐!”顾珺福了福身。
顾玖回了一礼,“六妹妹,我给你准备了见面礼,晚一点给你送过去。”
顾珺甜甜一笑,“谢谢二姐姐。一路舟车劳顿,二姐姐辛苦了。等二姐姐安顿下来,我去找你玩。”
顾玖点头,“好啊!正求之不得。”
顾珺抿唇一笑,“和二姐姐说话,真让人开心。”
张氏插话说道:“珺儿,以后多和你二姐姐来往。”
顾珺眨眨眼睛,“女儿听母亲的。”
张氏重视顾玖,忽略顾玥,顾珊的行为,让谢氏心头极为不痛快。
谢氏轻咳一声,出声说道:“玥儿,珊儿,你们要和珺儿好好相处。姐妹之间,多多来往,不可耍小性子。”
顾玥和顾珊齐声应是。
张氏挑眉,敷衍道:“弟妹好福气,玥儿和珊儿都这么大了。玥儿这孩子,长得真标志。”
顾玥低头一笑,被人夸,自然高兴。
谢氏也笑了起来,“大嫂可别夸她。这丫头都快被我宠坏了。”
张氏笑道:“孩子嘛,就是该宠。玥儿不小了吧,我记得只比小玖小半岁,可有婚配?”
谢氏摇头,“我想将孩子多留几年,还不曾婚配。”
张氏点点头,好奇地问道:“孩子们的婚事,都还没定下来吗?”
谢氏点头,“正是。”
张氏忙说道:“弟妹可要抓紧了。姑娘们的青春可耽误不起。”
谢氏说道:“多谢大嫂提点。我们离京多年,京城许多人都已经不认识。孩子们的婚事,还需要大嫂帮忙。”
张氏爽快地说道:“弟妹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来。都是一家人,能帮的肯定帮你。”
说完,张氏又拉着顾玖的手,说道:“当初先头弟妹离世的时候,我曾答应过她,小玖的终身大事,我身为伯母,好歹帮着看着点。”
谢氏脸色一僵,不自然地笑了笑,“大嫂有心了。”
心头却在疯狂大骂,张氏一而再的提到苏氏,到底几个意思。
是故意让她不痛快吗?
谢氏的手,笼在衣袖里,攥成拳头,心头怒极。
此时,一个丫鬟从外面进来。先是看了眼二房众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张氏收敛笑容,一脸严肃地问道:“出了什么事?”
丫鬟躬身,说道:“启禀太太,老爷子正在陈姨娘房里大闹。”
张氏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老爷子又耍酒疯了?”
丫鬟点头,“正是。”
张氏沉着脸,“老爷子真是的,明知道今日是二房一家回来的日子,喝酒也不挑个时间。”
谢氏忙问道:“老爷子怎么大白天也喝起了酒?”
张氏冷哼一声,“身为儿媳妇,实在是不好议论老爷子的事情。不过弟妹不同,这些事情你迟早会知道。
老爷子近两年已经不去上早朝,整日里没事情做,就和那些姨娘厮混在一起。
别的时候也就是荒唐了一点,一旦喝了酒,耍起酒疯,非将全家闹得天翻地覆不可。
弟妹,我让人先带你们去安顿。老爷子那里,我得亲自去看看,可别让他闹得全家鸡犬不宁。坏了大家的兴致。”
“大嫂快去吧。”
谢氏也是唬了一跳。
万万没想到老爷子如今越来越荒唐,和女人厮混,小妾一个接一个纳进府就算了,竟然还开始酗酒,耍酒疯。
有这样一个老爷子在,孩子们的婚事会不会受到影响?
谢氏心头开始担忧起来。
她想好了,等见了老爷,一定要和老爷好好说说这件事。
绝不能让老爷子的事情,影响到孩子们的婚事。
张氏带着几个粗壮的婆子,急匆匆走了。
丫鬟们则领着二房去后院安顿。
顾家大房和二房分得很清楚。
大房位于东边。二房位于西边。
大房姑娘少,还有闲置的院落。
二房姑娘多,每个院落都住满了。
顾玖随着丫鬟,来到自己的院落,芷兰院。
原来西北刺史府的院落,名字都取自京城。
“二姑娘,芷兰院到了。里面一应俱全,请二姑娘先安顿下来。等用饭的时候,奴婢会来请二姑娘。”
顾玖含笑说道:“辛苦你了。”
青梅将一个荷包塞进那丫鬟的手里。
丫鬟没有拒绝,熟练的将荷包笼在衣袖里,“二姑娘好生歇息,奴婢就先告辞。”
顾玖望着院门上‘芷兰院’三个字,笑道:“我们进去吧。”
院落很宽敞,比刺史府的芷兰院,多了两间厢房。
顾玖将院子参观了一番,挺满意的。
“姑娘,你先坐着,奴婢去烧水泡茶。”
“你去忙吧。”
院子里有个小厨房,里面东西一应俱全。青竹来到小厨房,烧水泡茶。
青梅关心地问道:“姑娘,冷不冷?”
顾玖摇头,“不冷。”
青梅朝院门外看去,“我们的行李还没送来,要不奴婢出去看看。”
刚说完,府中的粗使婆子,就将行李抬了过来。
一箱接着一箱的行李,青梅招呼着粗使婆子,让她们轻拿轻放。
粗使婆子来了一趟又一趟,顾玖的行李全都送了过来。
青梅给每人送上荷包,然后开始清点行李
“一,二,三,四……”
青梅数了数遍,皱起眉头,“行李少了一见,我去找她们。”
小翠主动请缨,“青梅姐姐,让我去吧。”
青梅点头,“行,你去二门问问。姑娘的行李她们是不是送错了地方。”
“青梅姐姐放心,我肯定将姑娘的行李找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