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夫人蔡氏哭哭啼啼,“我们蔡家怎么会害公子,而且我也病了。难道我连自己都害吗?”
  “谁知道你们蔡家人安的什么心。”
  三夫人蔡氏朝三公子刘言看去,“夫君也是如此猜忌我吗?难道在你眼里,我是那种会害人性命的蛇蝎女人吗?”
  三公子垂眸,“你别着急,一会就有结果。或许你也是被人蒙骗。”
  顾玖站在裴氏身边,叫许有四去房里盯着点。
  许有四悄咪咪的进了卧房,看着小厮们拆卸家具。
  “太医来了!”
  裴氏请太医,是为了以防万一,担心三公子两口子病倒。
  除了太医,管事还聪明的请来了绣衣卫的医官。
  绣衣卫的医官,治病一般水平,但是查案,尤其是毒杀案,可是一等一的好手。
  管事将医官的身份,悄悄禀报给裴氏知晓。
  裴氏暗暗点头,“你想得很周到。将医官带进去,仔细查查,到底有没有问题。”
  裴氏想到,太医毕竟只负责治病,有所忽略难免。
  医官长期配合绣衣卫查案,如果那些家具有问题,医官定能看出来。
  顾玖在旁边听着,对做主将医官请来的管事刮目相看,想得很周到嘛。
  这管事好像是在外院当差,改明儿问问他,愿不愿意到她名下做事。
  是的,自宁王被立为储君后,顾玖就开始打起王府下人的主意。
  经过王府调教出来的管事,小厮,常随,拿到外面,个个是顶呱呱,一个顶七八个人使唤。
  等到宁王登基称帝,这么多人,除了太监外,其余下人肯定都要打发到少府,或是皇庄当差,亦或是放出去做个低品阶文臣武将什么的。
  顾玖眼馋这些人才,打算等宁王登基后,将其中有能力的人都搜罗到自己名下,解决她的人才荒。
  管事并不知道,自己被诏夫人盯上了。他正陪着医官,检查那些拆卸下来的家具。
  医官拿着帕子,一样样检查。
  等检查到床架的时候,医官停留了很长时间。
  “怎么样,是不是有问题?”
  医官说道:“把能够进出这间卧房的下人都叫来,我还要再印证一番。”
  “好,我这就去安排。”
  管事莫名兴奋。没想到真叫医官查出了问题。
  难道真的是三夫人蔡氏下毒谋害三公子?


第479章 往日有仇(二十七更)
  经历了宁王被立为储君的热闹,刚刚沉下去的人心,又浮动起来。
  这一回是因为三夫人蔡氏陪嫁的家具上面检查出大剂量的毒药。
  也就是说,三公子和三夫人蔡氏并不是生病,之所以体虚病弱,是因为长期受到毒物的侵害。
  夫妻二人并不能直接接触毒物,却每日睡在毒物包围的床榻上,没有被毒死,只能说是命大。
  三夫人蔡氏的陪嫁丫鬟婆子,全都被抓起来,一个个审问。
  三夫人蔡氏则被单独看守。
  裴氏已经派人上蔡家,讨要说法。
  蔡家如果给不出一个说法,那么就报官。让官府上蔡家调查,不信查不出真相。
  儿媳妇陪嫁的家具里面含有毒物,想想都觉着可怕。
  得有多恶毒的人,才能想出这种害人的办法。
  过去太医治不好三公子两口子的病,是因为药不对症,找不到病因。
  如今找到了病因,太医治起来就快了。
  对症的药一用,不敢说药到病除,病情至少是真的有所减轻。
  刘诏从衙门回来,听说了此事。
  他说道:“蔡家没道理害出嫁的闺女,最大的可能还是三夫人那些陪嫁丫鬟婆子。也只有那些陪嫁丫鬟婆子,才有机会,长年累用往床铺下面放置毒物。
  不过那些陪嫁丫鬟婆子,未必肯老实交代。不如借父王身边的常恩用两日,由他来审案,定会有所收获。”
  裴氏听取了刘诏的建议,叫人给宁王送信,把常恩借来用用。
  宁王得知三公子是中毒而非生病,而且嫌疑人还是三夫人蔡氏,十分震怒。
  他吩咐常恩,“严查此事,就算将蔡家掀翻,也要查出真相。下毒都下到王府,下一次是不是要在碧玺阁下毒。他奶奶的,百密一疏,当初本王怎么没想到老三可能是被下毒。”
  常恩领了宁王的命令,带着人回王府,当晚开始提审那些丫鬟婆子。
  常恩是从慎刑司出来的,手段非同一般。
  都说常恩出面审问人,就没他审不出来的。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日一早,经过连夜奋战,常恩这边就有了消息。
  下毒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三夫人蔡氏的奶嬷嬷,许氏。
  许氏是三夫人蔡氏的奶娘,后来留在蔡家做了嬷嬷,一直在三夫人蔡氏身边伺候。
  三夫人蔡氏嫁到王府,她作为陪嫁,也跟了过来。
  拿到供词,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下毒的人竟然会是三夫人蔡氏的奶嬷嬷。
  这可是自小到大的情分,许氏为何要下毒害人?
  没道理啊!
  “常公公,快别卖关子,告诉我们这个许嬷嬷为何要下毒害人?”
  常恩说道:“还是叫三夫人同许氏对质吧。”
  王妃裴氏点头,“是该对质。来人,将三公子,三夫人请来。告诉他们,已经查出下毒的人。另外派人将许嬷嬷提来。”
  常恩提醒去提许嬷嬷的下人,“记得把人收拾一下,再带过来,以免吓着三公子和三夫人。”
  下人领命,心头惴惴不安。
  见到了许嬷嬷的惨样,才明白常恩公公为何说要先收拾一番。
  三夫人蔡氏来到春和堂。
  如今大家都知道她是中毒,不是得了传染病,倒不会像过去那样嫌弃她。只是依旧会避开她,嫌她晦气。
  做人得多失败,带她长大的奶嬷嬷才会下毒害她。
  三夫人蔡氏看了供词,身体摇摇欲坠,“不,不可能。许嬷嬷没道理害我。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
  “没有误会。”
  许嬷嬷被人安置在门板上抬了进来。
  三夫人蔡氏哭着问道,“嬷嬷,他们说的是假的,对不对?你不会害我,对不对?”
  “你们蔡家于我许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为何不会害你。”许嬷嬷厉声说道。
  三夫人蔡氏一脸懵逼,“怎么可能。若是有仇,你怎么可能到蔡家当差?而且我们蔡家也没有姓许的仇人。”
  “那是因为,你们蔡家根本就没将我们这等小民放在眼里。我不是京城人,我是梧州人。二十年前,梧州发生民乱,朝廷派兵镇压。统军将领正是蔡家人,就是你的父亲蔡大将军。”
  随着许嬷嬷的讲述,众人得知了一个埋藏了二十年的秘密。
  梧州民乱,蔡将军领兵平乱。
  乱子平息后,悲剧才刚刚开始。
  将士打了胜仗,就开始放纵行凶,杀人抢劫强奸,无恶不作。更严重的是一晚上,屠了半个村。
  此等恶行,若是被人知晓,全军上下不知道要掉多少颗脑袋。
  蔡将军为了掩盖真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周围几个村全都屠了,做出乱贼屠村的假象,蒙混上官。
  许氏那时候还是个小媳妇,出事那天走亲戚,躲过一劫。
  等她回家,夫家十多口人死光,娘家十几口人死光。
  一夜之间,满门被屠。
  许氏本想一死了之,却不想,肚子里已经怀着身孕。
  她辗转多地,来到京城,生下孩子。
  机缘巧合做了蔡家的奶娘。
  后来得知梧州领兵平乱的正是蔡家兄弟,她就存了报仇的心思。
  直到三夫人蔡氏嫁到王府,她才开始动手。
  她打算好了,等到三公子毒发身亡,她就站出来揭开真相,指证蔡家下毒谋害皇孙。
  她是三夫人蔡氏的陪嫁,她的证词可信度很高。
  只要她指证,一个谋害皇孙的罪名蔡家跑不了。
  到时候,蔡家吃官司,不管是罢官去职,还是抄家流放,蔡家都完蛋了。
  她也将大仇得报。
  许氏瞪眼怒睁,“我就是要报仇。你们蔡家害死了我夫家娘家三十几口人,我杀你一个,实在是太便宜。
  我要你们蔡家全族为我死去的家人,为无故被杀的几百村民偿命。
  你是蔡奸贼的女儿,你所享受的一切,全都是用无辜人的献血换来的。难道你不该死吗?
  我只恨自己下毒太轻,没能早点毒死你们。我不甘心啊!老天不公!”
  “你既然恨我,恨我们蔡家所有人,你为何还要将我奶大,耐心教导我?早在我是幼儿的时候,你就可以弄死我,还不会被人发现。”三夫人蔡氏痛哭流涕,连声质问许氏。
  许氏哈哈一笑,“杀你一个姑娘,蔡家还会无数个姑娘生出来。哪里比得上杀你们蔡家全族过瘾。
  你真以为你一个小姑娘的性命很宝贵吗?呸!我夫家娘家三十几条人命,根本不是你一个小姑娘的性命能抵偿的。
  我只恨老天不公,竟让我功亏一篑。蔡家人不死,我死不瞑目。”
  许氏仰天大哭。
  刘诏这个时候从外面走进来,“许氏,你说二十年前,蔡大将军为掩盖将士罪行屠村,杀几百良民,此事当真?你可有人证物证?”
  许氏警惕地看着刘诏,“大公子要如何?要治妇人一个诬陷之罪吗?哈哈……哈哈……到了下面,见了阎王,我也要说蔡家人不得好死。”
  刘诏面无表情地说道:“如果你所说属实,又能拿出人证物证,并非不能报仇。只要你能证明你所说是真的,本公子答应你,重启案卷,亲自派人到梧州调查此事真相,还几百无辜村民一个公道。”
  “真的?”
  “什么?大哥真要替这个下毒杀人的贼婆子翻案?”
  “一旦翻案,如果真如许氏所说,蔡家岂不是完了。那三夫人该怎么办?”
  所有人朝三夫人蔡氏看去。
  三夫人蔡氏脚下踉跄,扶着桌子才站稳,“我,我……”
  许氏大叫一声,“如果大公子肯替我翻案,替无辜枉死的几百村民讨回公道,奴婢甘愿受死。”
  刘诏肯定地说道:“你下毒谋害皇孙,必死无疑。如果翻案,会在案情查明之后,再处死你。”
  “只要能翻案,别说让我死,就是让我千刀万剐我也甘愿。”许氏神情癫狂,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裴氏紧皱眉头,“荒唐!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翻什么案。这都什么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大,你不许插手此事。”
  刘诏面无表情,“母妃所言,儿子不赞成。父王被立为储君,一桩冤案的苦主就在王府。
  如果不知道就罢了,既然知道了,岂能视而不见,岂不是有损父王的声誉。
  父王是储君,天下百姓皆是父王的子民。子民被人无辜屠戮,父王岂能不追查此事。
  至于我们王府和蔡家的姻亲关系,在国法面前,不值一提。”
  “你你你,你是成心要气死本宫吗?”裴氏心生恼怒。
  “这种事情传扬出去,王府哪有脸面可言。”
  裴氏忧心忡忡。
  刘诏并不理会,反而是朝三公子刘言看去,“三弟什么想法,不妨直说。”
  三公子眉头紧蹙,迟迟不肯言语。


第480章 我信你(二十八更)
  “夫君!”
  三夫人蔡氏深情呼唤,愁肠百结。
  她捧着心口,似乎已经到了极限,哪怕一点点刺激,都将要了她的性命。
  蔡家有罪,可那毕竟是二十年前的案子。
  物是人非,一定要追究下去吗?
  蔡家将会有什么下场?而她又将落到何种地步。
  三公子眉头紧蹙,似乎无法决断。
  内侍常恩站出来,“今日傍晚,王爷应该能回府。三公子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妨听听王爷的意见。”
  三公子仿佛找到了救星,“我听父王的。父王说查案就查案,说不查那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许氏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脸色灰白。
  刘诏挥挥手,“带许氏下去,好生用药吊着性命,不能让她出事。”
  常恩说道:“大公子放心,没人敢在咱家眼皮子底下动手脚。”
  常恩这话分明是在警告某些人,不要伸手,伸手必被斩。
  许氏被带下去。
  三夫人蔡氏身体一软,就朝地面倒下去。
  三公子下意识伸手去扶,可是手伸到半空中又变得迟疑,没能扶住三夫人蔡氏。
  好在一旁的丫鬟眼疾手快,在三夫人蔡氏落地之前,扶住了她。
  裴氏说道:“事情既然已经清楚,都散了吧。蔡家人做的孽,竟然让我们王府的人承担后果,真是岂有此理。老大,蔡家那边还得派人走去一趟。”
  刘诏点点头,“此事我会安排。”
  顾玖跟着刘诏一起,出了春和堂。
  她数次欲言又止。
  刘诏同她说话,“有话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顾玖摇摇头,“回去再说。”
  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
  回到东院,坐在熟悉的小书房,顾玖才问道:“你是真心想替许氏翻案?”
  “你认为我别有动机。”
  顾玖蹙眉,“不是我认为,而是别人一定会这么想。父王被立为储君,现在正是敏感的时候,你揪着二十年前的案子,口口声声说要替许氏翻案,此举落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你包藏祸心。
  你要剪除蔡家,打压三公子,让三公子失去妻族的支持。虽说三公子不足为虑,可是能减少一个竞争对手也是好的。”
  刘诏眉头轻蹙,“你认为不该替许氏翻案。”
  顾玖轻叹一声,“如果许氏说的是真的,此等恶行,自然该被追究,还几百村民一个公道。
  但是这事不该由你出头。你该直接禀报父王,由父王定夺。今儿你一出头,你就成了众矢之的。
  落在有心人眼中,就会认定你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还没做上皇子,就开始打压兄弟,不配为长兄。”
  刘诏闻言,却笑了起来,“我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然而别人的看法,会影响对你的观感,进而影响到你的公务,你的生活,你的方方面面。能够做表面功夫的时候,还是需要做的。”
  顾玖一直秉持着,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不到撕破脸的地步,就算内心厌恶对方也会给个面子。
  总结起来就是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刘诏的做法,一开口就堵死了退路。
  她劝他,“一个好汉三个帮,你不能把所有人都得罪。”
  刘诏笑了笑,“今儿在春和堂我若是不提出翻案,你信不信转眼许氏就会暴毙。引起别人的猜疑和忌惮,虽非我所愿。但是在几百条人命面前,这点猜疑和忌惮我承受得住。”
  顾玖直愣愣地看着他。
  “怎么了?”刘诏见她不说话,有些担心。
  顾玖摇摇头,“是我误会了你,也小看了你。你说的对,在几百条人命面前,其他的算计都可以放在一边。”
  刘诏抱住她,“世人误会我不要紧。只要你能理解我,我便无憾。”
  ……
  大冬天,二公子同四公子也不嫌冷,跑到花园凉亭说话。
  这里视野开阔,无处藏身。
  若有人过来,远远的就能看见。
  四公子刘议有些不耐烦,“二哥叫我来做什么?”
  二公子一脸严肃,“父王只是被立为储君,还没登基,我们这些做儿子的也还没当上皇子,大哥就迫不及待的对自家兄弟出手。他将二十年前的案子翻出来,无非就是要斩断三弟的妻族势力,其心可诛。
  这还没当上皇子,就不顾兄弟情分,对自己人动手。等他当上皇子,还是嫡长皇子,你我兄弟可有活路?”
  四公子刘议低头一笑,眼神轻蔑,“你怎知大哥不是真心查案?”
  “真心?什么是真心?握在手里的东西才是真心。”
  “第一次见二哥如此激动的模样,却又不觉着意外。或许在我心头,二哥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
  二公子刘评蹙眉,“四弟,你这话是何意?你认为我太在乎利益得失,故意挑拨离间吗?”
  刘议笑了笑,说道:“大哥要翻案,蔡家可能被抄家灭族,可是这又如何?难不成二哥想替蔡家出头吗?
  再说,蔡家没了,还有赵钱孙吴,又不是非蔡家不可。
  大不了三哥请父王下旨,休了三嫂。若是三哥怜惜她,不忍心她被赶出王府无依无靠,也可以将三嫂贬为妾室。
  许氏是因为三嫂的原因,才有机会对三哥下毒。将三嫂贬为妾室也不算过分。
  过个一年半载,等风波过去后,三哥大可以以皇子身份,聘娶高门贵女。如此说来,我怎么觉着大哥不仅没害三哥,反而还帮了他。”
  二公子刘评面色深沉,“四弟果真这么想?”
  刘议笑了笑,“难不成皇子身份还比不上王府公子身份吗?三哥没了蔡氏,转身就可以娶李氏,王氏,张氏。多少人盼不来的好机会,叫三哥遇上,我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好。”
  二公子轻笑一声,“四弟应该知道,我指的不是这件事。大哥此举,实在是过于跋扈。等他做了嫡长皇子,还有我们这些兄弟地活路吗?”
  刘议哈哈一笑,“活路是自己挣的,可不是别人给的。二哥与其在这里担心有的没的,不如赶紧生个嫡子来得好。”
  “你?”
  “我说错了吗?我与大哥都有了嫡子,唯有二哥你,只有一个嫡女。对了,我听说你的妾室有了身孕,要是生出庶长子,嫡庶相争,内院不稳,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言尽于此,告辞!”
  刘议潇洒离去,徒留二公子在凉亭吹冷风。
  寒风呼啸,带走了身上仅有一点热气。
  可是比不上二公子心头的凉意。
  二公子心头,哇凉哇凉。
  老四竟然如此平和的面对刘诏,实在是出乎意外。
  看来这一年,老四的确长进不少。
  寒风吹得人发抖,二公子冷哼一声,甩袖离去。
  刘议回到西院。
  萧琴儿好奇问他,“二公子同你说了什么?”
  刘议歪躺在罗汉榻上,“不过是闲聊了几句。”
  萧琴儿不是笨蛋,只要她愿意动脑子深想,也能猜到一些真相。
  “是不是因为大公子要替那个许氏翻案,牵连到蔡家,二公子才找你说话。”
  刘议扫了她一眼,不置可否。
  萧琴儿哼了一声,“他想让你出头,自己躲在后面渔翁之利,真是无耻。”
  “你倒是看得透彻。”刘议调侃道。
  萧琴儿剜了他一眼,“我又不是笨蛋,这么明显的事情我怎么就看不透。倒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刘议笑了笑,说道:“不用理会二房。父王还没登基称帝,一个个已经按耐不住。”
  萧琴儿挨着他,两人鼻息相闻,“我看五弟,六弟,也都是不安分的。还有父王后院那些女人,一个个都在蠢蠢欲动。”
  “不用去管那些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搜罗人才,开源节流。”
  “我知道。我已经寻铺子,打算再开个珠宝铺子。”
  “这事你自己拿定主意,不用问我。”
  萧琴儿咬着唇,“我这肚子还没动静,你失望吗?”
  刘议笑了笑,“多来几次,就会有动静。”
  萧琴儿咯咯咯地笑起来,笑过之后她才问道,“你猜父王会同意大公子的提议,替许氏翻案吗?”
  “一定会。”
  “你怎么这么肯定?”
  刘议轻声一笑,说道:“因为我若是父王,我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拿姻亲蔡家杀鸡儆猴,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树立储君权威,叫人见识储君做事手段,就在蔡家身上。”
  萧琴儿啧啧称叹,“可怜的三嫂,蔡家垮了,她可怎么办?”
  刘议轻蔑一笑,“为显王府仁慈,三嫂不会被赶出王府。最多就是换个身份,继续留在三哥身边。”
  “你是说,三嫂会被贬为妾室?”
  “一道旨意的小事,父王会替三哥料理。”
  萧琴儿有些同情三夫人蔡氏,“从妻到妾,年龄又大了,又没子女旁身,三嫂将来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你还替她担心?你不是最讨厌她吗?”
  萧琴儿哼了一声,“我虽然讨厌她,却也没盼着她被贬为妾室。同为王府夫人,我也会感同身受,替她不值。”
  刘议却摇头说道:“她已经比她的那些姐妹幸运多了。若非嫁到王府,她也只有一死了之。也只有王府,能容她继续活下去。”
  王府的规矩,绝对没有那些标榜百年世家,或是书香门第严苛。
  私下里,世家大族对皇室宗亲多有诟病。
  一来是皇室宗亲经常干出刷新人类底线的事情,臭不要脸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
  二是,皇室宗亲,看似高贵,正儿八经论起来,却是贵族圈子里最不讲究规矩的一群人。
  像湖阳郡主那样的人,绝不可能出现在世家贵族,但凡有一点苗头都被沉塘弄死了。
  甚至世家闺阁姑娘,连类似的事情听都没听说过。
  世家姑娘们严守规矩,哪里想得到女子还能养面首,睡和尚。
  刷新三观的存在,家长岂会让自家姑娘被这种污秽事情污染。
  自然是严防死守,一个字都不准透露。
  别看湖阳郡主养面首,好像动静很大,仿佛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其实那点动静,只限于圈子里的人知道。皇室也是要脸面的,不可能任由消息乱飞。
  至于湖阳睡和尚一事,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王府内,到目前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湖阳睡过一个小高僧。
  说回正题。
  正因为王府的规矩并那么严苛,也不讲究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等到蔡家出事,王府才容得下蔡氏继续留在三公子身边。
  换做别的府邸,不是死就是被休,最好的情况也是被赶到佛堂或是庄子上关起来,一辈子就这样了。
  萧琴儿说道:“今日父王回来后,如果父王果真要翻案,改明儿我去看看三嫂,尽一尽心意。”
  “去吧。等到案子结束,你想尽心意,也不合适。”
  的确。
  正妻与妾室岂能为伍。


第481章 送人头(二十九更)
  送上门给他刷功绩的机会,宁王岂能错过。
  蔡家是姻亲又怎么样,又不是亲儿子。
  为掩盖罪行屠村,这可是大案。
  宁王要是因为儿媳妇的面子,就放过了大好的刷功绩的机会,那他就不是宁王。
  宁王回府,得知情况后,就下令严查此事。
  并且安排人,严加看守许氏,防止有人狗急跳墙。
  次日一早,由常恩带着许氏去报官,正式立案。
  金吾卫接到报案,不敢耽误,赶紧进宫请示天子。
  天子正嫌日子无聊,如此骇人听闻的大案,查,必须严查。
  相关人等,全部抓起来。
  就算过了二十年,也不能放过一个凶手。
  金吾卫得了天子的手令,办起案子来,那是肆无忌惮,先是派人包围了蔡府,又拿着名单全城索人。
  当年跟随蔡大将军去梧州平乱的将士,多是京畿人士。
  这倒是省却了金吾卫的时间。
  蔡家犯事,京城人心动荡,人人惊疑不定。
  蔡家不是宁王府的姻亲吗?
  前些日子,因宁王被立为储君,蔡家还借故摆宴席庆贺。
  怎么一转眼,就被金吾卫给围了。
  蔡家得罪了哪路神仙,还是储君出了意外?
  “自然是蔡家犯了天怒,储君亲自派人报案,天子命金吾卫严查。”
  “蔡家可是储君的姻亲,竟亲自报案?储君这是连姻亲都不顾了吗?”
  “储君是未来天子,姻亲又如何,犯了事照样跑不了。”
  “听说二十年前,蔡大将军带兵平乱,为掩盖手下将士罪行,接连屠村,栽赃乱贼,蒙混过关。”
  “竟然屠村?如此骇人听闻,丧尽天良,蔡家人不得好死。”
  “谁说不是。”
  “储君大义灭亲,不愧是陛下钦定的储君,一心为民。”
  随着二十年前的案子被人揭开,宁王在百姓心中,刷了一波好感。
  宁王很得意。
  “哈哈哈……本王正愁无处下手,蔡家就来给本王送人头。蔡家真是好姻亲啊。”
  常恩抿唇一笑,“王爷洪福齐天。”
  宁王喜不自胜。
  自宁王被立为储君后,就一直以储君的身份监国,同朝臣们一起料理朝政。
  然而,在朝堂上,宁王一直有种拳打棉花,无处着手的感觉。
  朝臣们敬着他,也只是当菩萨一样敬着。
  正儿八经的朝政,都不让他插手。
  他要插手,朝臣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辞,甚至还搬出天子。
  堂堂储君,沦为胡萝卜章,宁王十分气闷。
  一直想找个突破口,却无处下手。
  正在烦闷之际,刘诏给他送来大好机会,拿蔡家开刀,将兵部,刑部,政事堂全都一网打尽。
  宁王这会神清气爽,只要能将蔡家的案子办扎实了,从今以后看谁还敢阳奉阴违。
  宁王心情好,“本王要重赏老大,你去库房挑些好东西,给东院送去。”
  “老奴遵命。只是三公子和三夫人那里,该如何是好?”
  “先不用管他们。等这案子办完后,再来料理蔡氏也不迟。”
  “老奴知道了。”
  常恩在库房挑选了几样贵重礼物,亲自送到东院。
  刘诏不在,顾玖收了礼物,还留着常恩喝了一杯茶。
  “咱家最近跟着王爷一起忙活,难得有空能坐下来喝杯清茶。这还是沾了大公子的光。”
  顾玖浅浅一笑,“能请到常公公喝茶,是我和公子的荣幸。蔡家这桩案子,不好办吧。”
  常恩了然一笑,就知道顾玖会提起蔡家的案子。
  “的确不好办,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很多知情人都已经不在了,或是散落四方,一时间也找不齐全。”
  “哦,常公公要找当年的证人吗?”
  “正是。”
  顾玖笑了起来,“我倒是有个办法。”
  “夫人有办法找到当年的证人?”
  顾玖说道:“常公公也知道,我在外面做了些生意,南来北往的商人都认识一些。快到年底,很多商人出完手中的货物,就要赶着渭水冰冻之前回乡过年。
  不如官府出一纸公文,就说寻二十年前梧州屠村证人,由这些商人带回去,将消息在全天下散布开。
  想来,当年的证人要是还活着,得了消息,定会露面。只要当地官府配合,将证人送到京城,等到来年开春,说不定就能找齐一二十个人证。”
  常恩听完,哈哈一笑,“夫人这法子不错,省钱省力又省事。一纸公文的事情,就算没找到证人,也不费事。要是能找到几个证人,那可替王爷解决了大问题。”
  顾玖抿唇一笑,“我也只是借助客商们的力量。”
  “都说夫人最擅借力打力,果然名不虚传。咱家佩服!”
  “常公公客气,能帮上常公公忙,我很高兴。另外还有一事,要麻烦常公公。”
  “夫人请说。你帮了咱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