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独食,绝对是自取灭亡之路。
  世上没有谁吃独食能吃成首富。
  朱家做京城首富这么多年,还不是因为他们背后关系着千家万户。等于是间接绑架了千家万户。
  顾玖不喜欢吃独食,她喜欢拉着大家一起发财。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
  越多的人参与,力量才会越大。
  西北羊毛产业链初步建起来,已经开始展露锋芒。当地牧民,草原民族,那些商家,都被她的产业链计划搅了进来。
  这个时候谁敢贸然动手,等于是坏了十几万人的生计。间接影响到上百万人的生活。
  往严重点说,甚至影响到朝廷对草原的攻防战略。
  没有她的羊毛产业链配合,鲁侯这两年经营草原哪有那么顺利。
  青梅不懂顾玖的产业链计划,她就是单纯的担心。
  顾玖笑道:“放心吧。别人无所谓,只要鲁侯站在我这边,羊毛产业就等于是立在了不败之地。”
  鲁侯想要经略草原,她就配合他,各取所需。
  她赚钱,他要名要人口要土地。
  “给大壮去信,告诉他,今年年底,羊毛可以全面进入京城市场。”
  既然被人提前捅破了窗户纸,那么她无需继续遮掩。
  正好从朱家买了那么多铺面,全都派上用场。
  青梅记下这件事。
  顾玖问她,“你们都学会织毛衣了吗?”
  青梅笑着点头,“都学会了。府中的小丫鬟,也全都教会了。纺织工坊那边挑选了三十个聪明利落的妇人,全都教会了织毛衣。还有人直接用纺织机织毛衣,就是不够细密。”
  “纺织机要改进,织出来的毛衣才会又暖和又细密。改天问问邓存礼,木匠工坊那边有没有进展?如果我们的工匠无法改进纺织机,就只能请少府将作监的大匠出面帮忙改进。”
  最好能改进出脚踩式的纺织机。
  手摇式的太传统太慢。
  可惜她没正经上过学,也没正经学过数理化,没学过机械,要不然她就要亲自上手改造纺织机。
  只要改造出来的纺织机能提高一倍的效率,她就赚发了。
  到时候,光是一个纺织工坊,就能解决几万人就业。她还可以将纺织产业链开到江南,西南,任何人口稠密的地方。
  她将自己的计划,又捋了一遍。
  总觉着似乎忽略了什么,怎么也想不起来。
  算了,先不想。
  等巡视了产业后再说。
  这个时候,哇的一声,御哥儿哭了起来。
  “怎么了,怎么了?是饿了吗还是尿了?”
  方嬷嬷宠孩子宠得厉害,比顾玖刘诏这对父母还要宠孩子。
  她一听到孩子哭声,就从屋里跑了出来,抱起孩子查看。
  “哎呀,哥儿是拉了臭臭。走,嬷嬷替你洗干净。”
  方嬷嬷一副心满意足地模样,抱着孩子去里面洗干净。
  顾玖:“……”好像没有我这个做娘亲的事,那我就愉快的做个甩手掌柜。
  甩手掌柜顾玖,吹了会风,晒了会不够暖和的太阳,最后还是乖乖回小书房坐着。
  小书房和过去有了区别,角落里多了一张婴儿床。孩子睡着后就可以放在里面。
  她坐在久违而熟悉的位置上,一脸满足。
  出月子后的生活,才是人过的生活。
  裴氏惦记着孩子,叫人将御哥儿抱到春和堂玩一会。
  想着裴氏出手大方,送了那么多礼物,顾玖一挥手,叫方嬷嬷带队,带着洗得香喷喷的御哥儿去春和堂刷脸。
  在春和堂一起刷脸的还有一岁多的大哥儿,不满一岁的念姐儿。
  念姐儿不会走路,就爱爬。
  大哥儿对御哥儿很感兴趣,他指着御哥儿,“弟弟,弟弟……”
  裴氏乐呵呵的,“这是御哥儿,你要叫二弟。”
  大哥儿伸手去戳御哥儿的脸颊,“弟弟怎么不哭?”
  “哎呦,大哥儿不能戳弟弟,当心把弟弟戳坏了。”
  “弟弟戳不坏。”
  大哥儿不满两岁,说话倒是很清晰。
  方嬷嬷很生气。
  宝贝疙瘩御哥儿,怎么能被大哥儿那样戳。
  幸好只戳了一下。
  她给看看,有没有戳伤。
  大哥儿很委屈,感受到方嬷嬷不喜欢他,于是他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他一哭,御哥儿也跟着哭起来,念姐儿不甘示弱也跟着哭。
  三个孩子齐齐哭,犹如三百只鸭子在耳边嘎嘎嘎。
  瞬间,裴氏就受不了了。


第434章 不要做白日梦
  “母妃今日被三个孩子吵得头晕,太医检查后说接下来都要静养。”
  刘诏从衙门回来,顾玖拉着他八卦。
  “母妃身体要紧吗?”
  “没事。就是孩子们吵得厉害,让她不舒服。”
  血压飙升,幸好保养得宜,说不定真会被吵出脑梗来。
  顾玖又说道:“我叮嘱了方嬷嬷,以后除非必要,别带孩子去春和堂。万一又和大哥儿,念姐儿撞上,又是一场哭闹。”
  “御哥儿被欺负了吗?”刘诏突然问道。
  顾玖摇头,“你怎么会这么想,没有的事。大哥儿很好奇,伸手去戳御哥儿。小孩子嘛,没轻没重的,方嬷嬷很心疼御哥儿。你也知道她脸色一板,看起来很凶。
  估计大哥儿是被吓住了,哇的一下就哭了起来。他一哭,两个小的也跟着哭起来。三个孩子齐齐哭,那声音能掀翻房顶。母妃没晕过去算是幸运。”
  刘诏想象着那个场面,嘴角流露出一丝笑容。
  心里头却在疯狂吐槽自家亲儿子没胆识,被人戳一下就哭,果然是哭包。以后一定要严加管教。
  他问道:“御哥儿这回有哭一个时辰吗?”
  顾玖冲他翻了个白眼,“就哭了半个时辰,喝了奶就睡着了。”
  “只哭了半个时辰,有进步。”刘诏不吝啬夸奖。
  只是夸奖的点,让人忍俊不禁。
  “我被人弹劾的事情,你就打算一直瞒着我?”
  小玖兴师问罪,刘诏机智回答,“原本我就打算今晚告诉你。”
  顾玖狐疑,真有这么巧?
  “那么多御史弹劾我,会出事吗?陛下是什么态度?”
  刘诏说道:“你不用担心。就凭你解决城外几万流民的生计,皇祖父会一直护着你。更别说,你替京城增加了几万人口,从京兆尹到户部到三省,都特别看重你。也就是御史台,逮着你不放。”
  这年头,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保准,就是看人口增加还是减少。
  人口增加,就说明此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父母官称职,考评自然一个优等。
  城外流民,因为买房,都有了京城户口。
  等于京城一下子多了几万人口。
  这是什么?
  这就是政绩!
  没有官府的配合,南城门外的项目能顺利开展吗?
  所以,顾玖解决了流民生计不假,官府的功劳也不能抹杀,对不对。
  人口增加,这么大的政绩,当然要记在官府的功劳簿上。
  御史台那帮御史,纯粹就是搅屎棍。招人厌烦。
  不过这帮人也翻不起风浪。
  顾玖笑了起来,“我第一次知道,我在三省六部的眼里,还挺招人稀罕。”
  刘诏说道:“因为你不是男人,能为他们带来功绩却不会成为竞争对手,所以才招人稀罕。”
  “真够现实。”
  顾玖吐槽了一句。
  刘诏握住她的手,说道:“官场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你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官场上的风风雨雨我替你扛。”
  顾玖笑了起来,“这样一来,我得给你增加官场预算才行。要不增加半成?”
  “你看着办。”
  ……
  甘露宫。
  江淑仪跪在大殿上,姿态放得极低。
  今儿,她是来给薛贵妃请罪的。
  她生下鬼胎,已经不可能复宠。
  天子不会跟一个一见面就会想起鬼胎的女人上床。
  如今,她虽然贵为淑仪,然而她在后宫的处境却极为凶险。
  她年轻,是她的资本却也是她的短板。
  太过年轻,也就意味着缺少积累,更谈不上底蕴。
  年轻到娘家人还来来得及在朝堂上经营一份人脉出来。
  而且她本来家世差,娘家完全依靠不上。
  又没能生下儿子,之前还得罪了后宫几位娘娘,同李德妃同样不睦。
  随时随地,她都有可能无声无息死在后宫。
  她不想死,所以她要挣扎。
  周苗给她出主意,为今之计,只能重投薛贵妃门下。
  反正她当初是从薛贵妃这里出来的。重新投诚,跪地服软,也不是难事。
  她也以为这不是难事。
  可是真当她跪在甘露宫的大殿内,她才知道,这是何等的艰难。
  过惯了人上人的生活,膝盖哪里还跪得下。
  而且不仅要跪下,姿态还要足够谦卑。
  江淑仪咬着唇,她想哭。
  后宫生活怎么这么惨。
  明明之前还是人上人,全后宫的人都要捧着她,奉承她,所有人都围着她转。她想要什么,张张嘴就有。
  有时候,甚至不用张嘴。一个眼神,就有人替同把事情办好了。
  就连她的娘家人,在京城贵圈内,地位也是水涨船高。父兄被人带着出门长见识,俨然是富贵人家的老爷和公子。
  全家人都等着她生下小皇子鸡犬升天,结果一切都没了。
  自她生下鬼胎起,天子就没有踏进过她的寝宫一步。
  原先围在她身边奉承的人,全都散去。
  过去小心翼翼侍奉她的人,如今都敢给她摆脸色。
  对外,她明明是难产,小皇子没保住。
  可是后宫所有人看她的眼神,仿佛都知道她生了一个鬼胎,遭天子厌弃。
  短短两三月,她从云端跌落尘埃,着实尝到了人情冷暖的滋味。
  雪中送炭无,只有落井下石。
  唯有周苗,不离不弃,还没放弃她。
  此刻,江淑仪膝盖发痛。
  她偷偷抬头,朝香炉看去。
  她已经这跪了三炷香的时间,接近半个时辰。难怪膝盖如此的痛。
  薛贵妃靠坐在榻上,调弄着胭脂。
  上好的胭脂经过调弄,没有那么鲜艳,却恰到好处。
  她已经五十多奔六的人,好在保养得宜,看着还显年轻。
  大殿内安安静静,只有薛贵妃摆弄杯盘的声音。
  “额!”
  江淑仪发出一点响动,膝盖真的很痛很痛。为了表示诚意,她都没在膝盖上套护膝。
  膝盖受罪了。
  更难受的是她的心。
  她的心正在遭受着凌迟。
  “哎呀,这是谁啊?这里跪着个人,你们一个个的,怎么不知道告诉本宫一声。”
  薛贵妃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样,似乎才发现江淑仪的存在。
  宫女们做个样子请罪,“奴婢该死。奴婢怕打搅娘娘的雅兴,就没禀报,让江淑仪多跪了一会。”
  江淑仪明知道这都是薛贵妃磋磨她的手段,但她只能认了。
  她跪在地上,躬身说道:“不怪这位姐姐,是臣妾不让她禀报。娘娘,臣妾给你请安。”
  薛贵妃抿唇一笑,“原来是江淑仪啊,你可是稀客。今儿怎么有空来本宫这里。”
  薛贵妃没让江淑仪起来,江淑仪就得一直跪着。
  “娘娘,臣妾过去被猪油蒙了心,自高自满,做了许多错事。如今臣妾已经知道错了,也愿意悔改,请娘娘给臣妾一个机会。”
  说完,江淑仪跪趴在地上,无比的谦卑。完全是将自己放在了尘埃里,随人践踏。
  薛贵妃嗤笑一声,“哎呦,你说这话,本宫可不敢当。本宫是你什么人啊,哪里敢给你淑仪娘娘一个机会。淑仪娘娘可是陛下最宠爱的女人,就是本宫见了,也要礼让三分。你们说是不是啊?”
  “娘娘说的极是。江淑仪是什么牌面上的人物,哪里需要请罪啊。怕不是演戏吧。”
  宫女们嘻嘻哈哈,尽情的奚落江淑仪。
  她们当中不少人当初还是江淑仪的同伴,一起在甘露宫做宫女当差。
  短短几年,翻转了又翻转。
  人生际遇,真是说不清楚。
  江淑仪抬起头,“娘娘,臣妾真的知错了。陛下厌弃了臣妾,臣妾走投无路,只能求到娘娘跟前。求娘娘看在臣妾是从甘露宫出来的人,搭救臣妾一把。”
  “本宫可不敢当。你可是江淑仪,陛下心尖尖上的人物。你还是去求你的好姐妹李德妃吧。想来她是很乐意帮助你。”
  薛贵妃连连讥笑。
  她就说如今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沉不住气,太着急,迟早会被教训。真以为得了宠爱,就能高枕无忧吗?
  人生几十年,陛下身边的女人走马灯花换,能得宠几年啊。就敢在她面前嚣张摆脸子。
  如今好了,色还没衰,爱已弛。
  不!
  江淑仪是彻底失宠了。
  失宠的女人,也就比打入冷宫的女人稍微好那么一点。
  说不定还不如打入冷宫的女人。
  “求娘娘开恩。臣妾对娘娘是有用的。”
  江淑仪很慌乱,不过她没有退缩。
  “臣妾知道许多关于李德妃的事情,娘娘若是要对付李德妃,臣妾能帮忙。”
  薛贵妃哈哈一笑,“江淑仪莫要说笑,本宫什么时候要对付李德妃?本宫同李德妃可是好姐妹。改明儿,本宫就要约她喝茶。”
  江淑仪脸色惨白,“臣妾要如何做,娘娘才肯原谅臣妾。”
  薛贵妃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和本宫什么关系,本宫为何要原谅你?”
  江淑仪脸色一僵。
  薛贵妃笑道:“说不出来了吗?那请回吧。本宫要去歇息了。”
  说完,薛贵妃作势起身,就要离开大殿。
  江淑仪慌了,这是她唯一的计划,她不能放弃。
  她将自己的脸面狠狠撕下来,丢在地上,高声喊道:“奴婢是娘娘的一条狗。娘娘叫奴婢叫,奴婢不敢不张嘴。娘娘叫奴婢闭嘴,奴婢不敢叫。娘娘就是奴婢的天,是奴婢的主子。”
  薛贵妃又重新坐下来,“啧啧啧!真没看出来,堂堂江淑仪竟然甘愿做奴婢。”
  “奴婢自始至终就是娘娘的一条走狗。”江淑仪彻底豁出去了。只要能活下来。
  薛贵妃笑了笑,“既然是本宫的走狗,叫两声听听。”
  江淑仪抬头,眼角余光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嬉笑,嘲讽,幸灾乐祸……不一而足。
  当初她有多风光,多嚣张,如今就有多惨痛。
  当初飞得那么高,如今跌下来,所有人都恨不得踩她一脚。
  “汪汪……”
  她艰难张嘴。
  薛贵妃摇摇头,“刚你们有听见响声们?”
  “没有。”
  江淑仪惨白着一张脸,“汪汪……”
  这一次声音明显比之前要大声。
  “江淑仪,你刚叫什么?本宫怎么没听清楚。”
  江淑仪沉住气,心头告诫自己,一百步已经走了九十九步,绝不能在最后功亏一篑。
  她豁出去了,以最大的音量,叫道:“汪汪!”
  “好!叫的不错,看赏。”薛贵妃笑了起来。
  任你当初如何嚣张,如今还不如要跪伏在本宫跟前学狗叫。
  在场的宫女们,个个面露鄙夷之色。
  都在暗骂江淑仪臭不要脸。为了攀高枝,找靠山,连脸面都不要了。
  “谢娘娘赏!”
  江淑仪如释重负。
  突破了心理极限,她似乎变得更加坚强。
  薛贵妃笑了起来,“你倒是能屈能伸,既做得了淑仪娘娘,又当得了走狗。”
  “谢娘娘夸奖。”江淑仪一本正经。
  薛贵妃挑眉一笑,“你这样的人,少见。”
  故而她心头对江淑仪便多了防备。
  凡是能屈能伸的人,都是能干大事的人。
  这个江淑仪,不简单啊。
  给她点机会,说不定就能重新爬起来。
  不过一个生过鬼胎的女人,想要再次得到陛下的宠爱,是不可能的。
  幸亏这样,薛贵妃才愿意给江淑仪一个机会。
  如果江淑仪仅仅是难产,生了个死胎,薛贵妃见都不会见她。
  薛贵妃轻声一笑,“跪了这么久,起来吧。”
  “谢谢娘娘。”
  江淑仪从地上爬起来,因为膝盖太多,差一点又重新跪下去。
  她双腿哆嗦,却坚持着站直了身体。
  薛贵妃冷冷一笑。
  就算你今日站直了身体,本宫也能将你的脊梁打弯。
  “来人,扶着江淑仪下去,给她上点药。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
  “遵命。”
  江淑仪张张嘴,所有想说的话全都咽下,最后只说出,“谢谢娘娘慈爱。”
  她的膝盖伤了,上药的时候差点没痛死她,更别提还要遭受别人的嗤笑和辱骂。
  她全都忍了!
  她拖着伤腿回到自己的寝宫,周苗早已等候多时。
  “怎么样?进展顺利吗?”
  周苗从宫女手中接过她,扶着她坐下。
  江淑仪脸色苍白,冷汗津津,“跪了快一个时辰,还学了狗叫,总算换取了薛贵妃的原谅。”
  “那还不错。”
  “这还叫不错?”江淑仪怒目而视。
  周苗冷冷一笑,“没有扎针,没有抽鞭子,没有动刀子,没有关水牢,没有饿你三天三夜。
  只是跪了一个时辰,学两声狗叫,就取得了原谅,你还想怎样?
  要不要去冷宫走一趟,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生不如死?
  宫里折辱人的手段多了去,别说跪一个时辰,就算跪一天,只要能取得原谅就值得。”
  周苗毫不客气地打破了江淑仪心中编织的网,教她再一次正视现实。
  江淑仪一时间难以接受,捂着脸哭了起来。
  “行了,别哭了。能有现在的结局已经不错了。你也可以不服软,那天无声无息的死了,你也别怨天尤人。”
  “你别说了,道理我都明白。走到今天,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还是会难过,痛苦。”
  “这宫里的人,哪个不难怪不痛苦?”
  江淑仪擦干眼泪,“接下来我们怎办?”
  周苗翻了个白眼,“当然是乖乖听贵妃娘娘的差遣,她指东,你就别往西。她叫你打人,你就不能手软。她叫你杀人,你也得握紧刀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江淑仪咬紧牙关,下意识哆嗦了一下,“如果她叫我杀李德妃,我怎么办?”
  “照杀不误。至于能不能杀死对方,你可不能保证。”
  江淑仪点点头,“我明白了。只是,难道我要一直靠着薛贵妃?”
  “不然呢?”
  “诏夫人那里能想办法吗?”
  周苗嗤笑一声,“诏夫人再有能耐,手也伸不到后宫。”
  “可是陛下很看重诏夫人。如果诏夫人肯替我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
  “不要做白日梦。外臣不得干涉后宫,更何况她是皇孙妻。以她的身份,她开口替你说话,问题就上升到夺嫡之争,你懂不懂?到时候你就真的要死了,会被陛下亲自赐死。”


第435章 新生活
  秋天的早晨,透着丝丝凉意。
  南城门外新村坊市,十五巷一百四十一栋六号房房门打开,王建根从屋里走出来。
  秋凉从衣领,袖口,钻进身体里。
  刚从暖和的被窝里面爬起来,一开门,身上的热气,转眼就被这丝丝的凉意给带走了。
  他哆嗦了一下,走到五号房门,轻轻敲击窗户。
  五号房被分割成里外两间,用木板隔开。
  王建根的两个弟弟睡在外间,母亲王连氏和妹妹睡在里间。
  一家人总算住上了结实亮堂的新房子,而且夏天不怕水淹漏雨,冬天不怕寒风灌进屋里。
  王建根一家已经搬进新房快两个月,每次他站在门口等二根爬起来同他一起去挑水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咧嘴一笑,骄傲得不行。
  他靠着自己的双手,让家人安居乐业,住上新房。
  他是有本事的男人。
  更别提六号房里,他的娘子睡得正香。
  上个月,王建根成亲了。
  亲家母说到做到,他这边买了房,那边就答应了婚事。
  六号房的房门上还贴着大红的喜字。
  二根起来了,擦着眼睛,没睡醒。
  “快跟我去担水,去晚了又要排队。”
  十栋宅院一口井,比起过去几百户上千户人家用一口井方便多了。
  可是还是要排队。
  早上是用水高峰,家家户户都要挑水洗脸做饭洗衣服。晚上下工回来,还要烧水洗漱。
  幸运的是每栋宅院,都修了男女两间浴室,还修了男女厕所,这方便了所有人。
  正屋一号房房门打开了。
  “老李叔,起得这么早啊!”
  老李嗯了一声,“比不上你们年轻人,觉浅。你们兄弟又起得这么早,去挑水?”
  “是啊!上工之前,得把水缸装满。”
  “你们快去吧,去晚了怕是又要排队。”
  老李是泥瓦工,祖传的手艺,挣得比王建根多,活也轻省,不用下苦力。
  所以老李才能一口气买下三间正屋,让一家七八口人安居乐业。
  没一会,老李的两个儿子也起来了。
  见自家老爹蹲在屋檐下抽旱烟,两兄弟脸都没洗,赶紧挑起水桶匆匆出门。
  王建根两兄弟来到挑水的院落,果然有人比他们更早,好在人少,很快就轮到他们两兄弟。
  两兄弟来回两趟,总算将放在厨房墙脚的水缸给装满了。
  这会,王家一家人都起来了。
  建根媳妇正在烧水,准备烧热水给大家洗脸。
  王连氏将昨晚拿回来的窝窝头放在蒸笼里面蒸。
  想了想,又舀了一碗粗面,准备加上青菜叶子,煮一锅面汤喝。
  “娘,多舀一碗。”建根媳妇说道。
  王连氏皱眉,想说建根媳妇不会当家。可她本是性子软弱的人,做不来恶婆婆的样子。
  她张张嘴,想说粮食得节省点。家里好不容易攒了点粮食,可不能穷显摆。
  可还没等她开口,建根媳妇已经抢先说道:“建根一上午都干体力活,早上不吃饱没力气,伤身子。”
  一听到伤身子,王连氏再无犹豫,又舀了一碗粗面。
  建根媳妇笑了起来。
  如今王家四个人上工挣钱。
  除了建根兄弟,建根媳妇同王连氏都在纺织工坊找到了活干,每天都有收入。
  当初东家承诺,招工优先录取买了房的家庭的成员,这话果然兑现。
  一家六口人,四个人上工挣钱。
  这日子是眼看着好起来。
  每天伙食开好一点,也是应该的。
  叮叮咚咚。
  整个新村坊市,都响着锅碗瓢盆的动静。
  处处都是烟火气息。
  有争吵,有矛盾,有比较,有冲突。
  几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有矛盾是难免的。
  除了这些,还有香喷喷的窝窝头,以及热腾腾的面疙瘩汤。
  去年这个时候,他们都是一群随时可能死在城墙根下面的流民。
  世人皆当他们是瘟疫,官府也只有一天一顿的稀粥帮他们吊着命。
  今年,他们已经住上新房,一日三顿,还有肉吃。
  生活没有抛弃他们。
  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是做梦一样,不够真实,却都足够的真。
  住的房子不是假的,吃进肚子里的热汤窝窝头也不是假的。
  日子向着阳光,正在大步向前。
  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我吃饱了。”
  二根抹了嘴巴,赶紧跟上大哥王建根,出门上工。
  王连氏同建根媳妇也赶紧放下碗筷,准备出门。
  纺织工坊的上工时间虽然比王建根晚,但是上工的地方很远,在工业区那边。出了坊市,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
  婆媳二人收拾干净,拿着布兜出门了。
  清洗碗筷厨房,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就留给年龄还小的三根以及四妞。
  王家人出门了,住在正屋的李家人也出门了。
  另外三家也都紧跟着出门。
  转眼间,偌大的宅院就安静下来。只剩下没办法出门工作的老弱病残。
  王三根和王四妞做完家务,将碗柜房门全都锁好,然后背着背篼出门捡柴火。
  正是半上午,新村坊市很安静。
  兄妹两人从西侧门走出坊市,朝着山上而去。
  远远的,看见几辆马车迎面驶来。
  两兄妹自觉地站在路边。
  “哇,好高大的马车。”
  “里面肯定是贵人。”
  “可能是来买房子的。”
  “以后我们要和贵人住一个地方吗?”
  “贵人都住在城里。可能是路过。”
  顾玖挑起车窗帘子,朝路边的兄妹两看去。
  小姑娘一双眼睛亮灿灿,看着就是个聪明的小姑娘。至于旁边的哥哥,一脸傻乎乎的模样。
  顾玖冲兄妹两人笑了笑。
  “观音娘娘。”
  “她冲我们笑了,嘿嘿嘿。”
  “观音娘娘长得好美。”
  小小的王四妞,瞪大了眼睛,生怕错漏一个画面。小小的她,第一次有了直观的美丑感受。
  “这些孩子都是上山捡柴火?”顾玖问道。
  路边有很多像王家兄妹一样的孩子,他们都背着背篼,往山上走。
  马小六伺候在顾玖身边,他点头应声,“都是去捡柴火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么小的孩子不能到工地工坊干活,却也不能闲着。”
  顾玖往山上看去,“等到明年就要开发这几个山头。到时候可就没柴火给他们捡。煤厂那边要加大力度,争取早日推广煤炉,蜂窝煤。蜂窝煤卖便宜点都没关系,关键是要改变大家的生活习惯。”
  马小六拿着一个小本子一一记下来,这些都要交给邓公公,由邓公公统筹。
  顾玖又说道:“关于煤炉制作,流民里面有不少匠人,我们可以主动将技术开放,促使更多流民主动加入到商业活动中。
  其实就算不开放技术,简单的煤炉,一旦推到市场上,很快就会被人仿制。
  与其让那些商家赚钱,不如带着有技术又肯吃苦的流民一起赚钱。京城本地小民,凡是有技术的也可以参与进来。顺便替年底二期第一批房开盘拉点人气。”
  马小六将顾玖提点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
  记录完了,他还问道:“夫人还有别的要求吗?”
  顾玖笑了笑,“先去新村坊市看一看。这边建好,我还是第一次过来。”
  马车围着围墙转了一圈,最后从南大门进入新村坊市。
  大门门口,设了门房。
  从流民中招聘五十岁以上的男子,组成保卫队,在门房当差,确保坊市内的安全。
  将来等二期工程做起来,同样的,也会在二期业主里面招聘五十岁以上的男子组建保卫队。
  保卫队成员的家就在新村坊市,对待坊市的安全自然上心。
  若非马小六刷脸,门房差点拦着马车不让进。
  开玩笑,当初招聘培训的时候,管事一再强调,对于陌生人,一定要确定身份才能放进去。
  谁敢玩忽职守,当心丢掉饭碗。
  为了饭碗,这些原本是大龄流民,如今的新村村民,当差的时候都是格外认真。
  胡老头将马车放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