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婢不知。”
“这种事情怎么会随便说出来。等回到王府,再问他不迟。”
沈侧妃还偷偷给欧阳芙使了个眼色,叫她多个心眼。
没看到大夫人顾玖也在吗。
张口就问带了多少银子回来,不合适。
顾玖低头一笑。
沈侧妃的小心思真多。
第386章 不稀罕那点钱
顾玖不稀罕二公子从江南带回来的银子,可是别人稀罕。
可以说,整个王府,除了顾玖刘诏两口子,所有人都稀罕。
众人吃过素斋,略作休息,然后启程回王府。
进了二门下马车,欧阳芙打算先回房,问问二公子到底从南边带回来多少银子。
没想到裴氏抢先一步,吩咐内侍:“去,将二公子请到春和堂,本王妃有事情问他。另外将家令大人请来。”
内侍领命,安排人分头行动。
欧阳芙闻言,同沈侧妃交换了一个眼神,婆媳二人决定先不回房,跟着裴氏一起去春和堂。
萧琴儿也要凑热闹。
去年刘议到江南搂银子,出了纰漏。
她倒是要看看,今年二公子又是什么情况。
如果二公子带回来的银子足够多,那倒罢了。
要是二公子带回来的钱连刘议都不如,她非逼着二公子欧阳芙两口子将钱吐出来不可。
顾玖不想去凑热闹,天冷,只想回房猫冬。
银子不银子,她不在意。
她不缺王府那点银子开销。
她张口,打算同裴氏告辞。
没想到裴氏不同意,“老大媳妇,你是嫡长媳妇,府中的事情岂能置身事外。”
顾玖眉眼抽抽,这个时候就想到她是嫡长媳妇,平日里怎么没想起她这个身份。
裴氏不给顾玖拒绝地机会,话音一落,已经走了出去。
顾玖无法,只能跟上去。
萧琴儿哼了一声,同顾玖嘀咕,“二公子肯定贪墨了银子。大嫂,你是嫡长媳,你可不能坐视不理。”
顾玖笑了笑,“没有证据,四弟妹切勿胡言乱语。先看看情况吧。”
顾玖猜测,二公子肯定有贪墨,但是绝不会像刘议那么明目张胆地贪墨。
二公子是庶出,他不敢不尽心当差。
尽心当差的同时,小小的贪墨一点点,宁王是默许的。
这回江南的账目,肯定是能过关的。
裴氏妄想挑错,恐怕没那么容易。
众人到了春和堂,分别坐下。
等了一会,已经换洗干净,只是脸色有点疲惫的二公子到了春和堂。
王府家令也到了。
“老二一路辛苦了。路上顺利吗?”
二公子躬身回答,“启禀母妃,路上还算顺利。多谢母妃关心。”
裴氏又问道:“江南那边的情况还好吗?”
二公子说道:“一切都好。今年江南风调雨顺,田庄的收益比去年还多了两成。”
“哦?”
裴氏有些意外,朝家令大人看去。
家令大人拿出账本,交给裴氏,“今年的收益的确比往年多了两成。”
裴氏翻看着账本,田庄收益不错,但是铺子上的生意,还有海贸生意,却不尽如人意。
她不由得皱起眉头。
“老大媳妇,本王妃记得你擅算账。你替本王妃看看这几本账本,有没有什么问题。”
顾玖意外了一下,万万没想到裴氏会让她查江南的账目,而且还是当着所有人的面。
顾玖没急着答应,她不动声色地观察在场所有人的反应。
沈侧妃明显紧张,身旁的欧阳芙呼吸有些急促。
二公子面色平静,很坦然。
萧琴儿伸了伸脖子,很好奇账本里面都记录了什么。
她最后朝裴氏看去,同裴氏的目光撞上。
“老大媳妇,你怎么不动?赶紧将账本拿去。”
顾玖轻声一笑,“儿媳遵命。”
她双手接过账本,随手翻阅。
青梅从身上拿出一把小算盘,放在顾玖手边。
只见顾玖一只手翻着账本,一只手拨动着算盘。
她的眼睛始终落在账本上,看都没看手中的算盘一眼。
然而,拨动算盘的右手,手指上下动作,速度快到仿佛一道虚影。
在场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叹为观止。
见过打算盘很厉害的人,但是像顾玖这么厉害,可是头一次见到。
看她打算盘,大家心想,难怪她做生意那么厉害。
仿佛算账厉害的人,都很会做生意似得。
田庄账目简单。
王府在江南的田庄,大部分用来种植桑树,养蚕。
随着蚕丝价格上涨,田庄的收益也跟着水涨船高,难怪今年比往年多了两成收益。
但是商铺和海贸,不尽如人意。
顾玖手中没有往年的账本,无法做对比。
单从账面上看,铺子的利润很低,满打满算才一成五。
做零售买卖,一成五的利润喝西北风吗?
零售生意没有三成以上的利润,铺子根本开不下去。
顾玖眉眼低垂,笑了笑。要说这里面没名堂,她是不信的。
就是不知道名堂出在管事身上,还是出在二公子身上。
今年的海贸生意,赚了钱。但是海贸利润,只能说差强人意。
啪!
算盘最后一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顾玖停下右手,合上账本,对王妃裴氏说道:“账目清楚,没有问题。”
裴氏狐疑。
顾玖笑了笑,“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和总账没出入。”
裴氏一下子就听明白了顾玖的言下之意。
账本没问题,账目很清晰。如果有问题,问题也是出在做账的人身上。
如果做账的人有问题,那么这些账本就是假账本,也就不存在有没有问题的说法。
假账本自然是完美的。
没有参考物,没有切实的交易单据,没有原始账目,查账无从谈起。
顾玖将账本还给了裴氏。
她对账,没花多少时间。
大家刚回过神来的时候,她这边已经结束了。
裴氏翻着账本,二公子这回从江南带回来十七万两银子,这个收入同往年相比,出入不大,可以接受。
裴氏问家令大人,“你怎么看?”
少府家令含糊道:“有了这些银子,明年就能宽松些。”
裴氏笑了起来,在心头骂了一句老狐狸。
家令不说二公子带回来的钱多了,还是少了,只说够用。果然会和稀泥。
顾玖垂眸一笑。
十七万两,这笔钱的确不少,够王府几个月地开销。
但是以江南产业的规模,十七万两的收益,是在开玩笑吗?
不说田庄,铺子的收入。
单是以王府海贸的规模,如果交给顾玖来操作,别说十七万两,三十七万两她都能赚回来。
当然,顾玖不会冒失地拆穿真相。
毕竟下面的人也要吃饭。
换个说法,下面的人没让王府破产,已经算是有良心的。
心黑一点的管事,直接让你倒闭破产。天高皇帝远,王府能有什么办法?
将管事打一顿?赶出去?
屁用都没有。
所有人都清楚,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处置办法。
除非有一个强势人物上台,以霹雳手段处理所有产业和管事,并且有足够的人手顶替那些空出来岗位,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平息震动,让生意走上正轨。
这样的人有吗?
没有!
顾玖也不行。
因为她没人。
她现在不缺钱,没钱了可以找少府借贷。
她现在缺人,缺大量能够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
在古代,最宝贵的依旧是人才。
光是今年一年,顾玖的生意扩大了好几倍。然而人才储备却赶不上生意扩张。
不是谁都有能力去管理一个铺子,一项生意,还要保证盈利。
任何人才,都必须经过培训,经过历练。
没有不交学费,天生什么都会的人才。
天才也不行,天才也需要时间积累学习。区别在于天才能大大缩短积累学习的时间。
短短几年,二壮帮着顾玖储备的那点人才,全都派了出去。
她已经没有多余的人手派出去料理王府的产业。
过去,顾玖还有争夺王府管家权,接管王府产业的想法。
然而现在,她已经没了这个心思。
她自己的产业,她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和精力打理王府的产业。
而且她还要抽出时间来怀孕生小孩,忙得要死。
王府的产业,还是留给王妃裴氏管吧。
人忙起来,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没时间作妖。
只有闲得没事做的人,才会天天想着作妖,到处惹是生非。比如湖阳郡主。
裴氏对二公子说道:“你很不错。能带回来十七万两银子,没有辜负王爷和本王妃的期待。”
二公子如释重负,提着的一颗心总算落到了实处。
他躬身说道:“都是儿子该做的。”
裴氏本想挑剔一番,打压二公子。
然而她想起去年刘议的情况,去年这个时候,刘议带回来的银子才区区几万两。
两边一对比,刘议完败。
亲生儿子不争气,她也没底气挑剔庶子的错。
而且三个月前,二公子还派人送了一回银子。两次加起来,足有二十多万两。
这个收入,真的是尽力了。
裴氏歇了挑错的心思,干脆利落将众人打发走。
沈侧妃眉开眼笑。
亲儿子给她争脸,她能不高兴吗?
她告诉二公子,她置办了一桌酒席,晚上一起吃饭。
二公子欣然答应。
二公子同欧阳芙先回房。
两口子大半年没见,甚是想念。
二公子蹲下来,耳朵贴着隆起的肚子,听着孩子的动静。
“他在动。”二公子一脸惊奇地模样。
欧阳芙笑了起来,掩着唇说道:“他当然会动。再有一个月,他就要出生了。”
“一定是儿子。”
二公子掷地有声,对儿子的渴望很强烈。
欧阳芙倍感压力,“万一是女儿呢?”
二公子连连摇头,“不会是女儿,一定是儿子。”
欧阳芙有点慌。
她也盼着这一胎是个儿子,无比的渴望,期盼儿子的心情不会比二公子少半分。
但同时,她也做好了生个女儿的心理准备。
甚至都想好了,万一是个女儿,她要怎么说,要怎么做?甚至会承受什么样的压力,都有想过。
可是看到二公子一副非儿子不可的态度,她心里头很慌。
万一是个闺女,他得多失望。
他会怎么做?
会不会看都不看孩子一眼?会不会就应了王妃的安排,直接纳妾?
“你怎么了?脸色不太好看。是肚子疼吗?”
二公子紧张地问道。
欧阳芙努力地笑出来,“没事,我没事。你别担心。”
二公子松了一口气,他笑着说道:“你猜猜我带了什么回来?”
欧阳芙一听,也跟着高兴起来,“是银子吗?”
二公子点头,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你看看。”
欧阳芙迫不及待地打开兴奋,里面装的全是银票。一百两一张,厚厚一叠,得有几万两吧。
“一共三万两,好不容易抠下来的。这些钱你拿着,替我们儿子收好。”
欧阳芙甜蜜一笑,“夫君辛苦了。”
“总算没白辛苦一场。”
接着他又感慨道,“去了江南才知道,那些管事一个个都属猴的,精得很。这些年,他们靠着王府的产业,一个二个全都富得流油。本公子同他们周旋半年,好不容易才抠出这么多钱。”
“江南的管事那么嚣张?”欧阳芙一脸不可思议。
二公子自嘲一笑,“天高皇帝远,能不嚣张吗?幸好四弟去年做了个榜样,这回我下江南,留了个心眼,吸取四弟教训才没着他们的道。
要不然,父王交代的任务根本没办法完成。去年四弟下江南,被那些管事耍得团团转,非战之罪。到如今,那些人还在流传着有关四弟的笑话。”
欧阳芙好奇一问,“你和四公子,堂堂皇孙,那些管事胆大包天,竟然敢戏耍你们?”
二公子摇摇头,“就没他们不敢做的事情。你明知道有问题,可是就是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反而还会被他们联合起来耍得团团转。
我算是看明白了,江南那帮人,私下里早就达成协议。只要京城去了人,他们就会抱成一团,一起对付我们。
除非父王下决心,将江南的人,从上到下全部裁撤。可是这样一来,江南的生意就彻底完蛋。维持现状,至少每年还有一二十万两的收入。动了那些人,怕是一两银子都拿不到。”
说到底,江南的管事联合起来,一起架空了王府。有点像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他们听调不听宣,他们自行其是,凡事自己做主。
当然他们也不希望王府掀桌子,裁撤他们。
所以他们也会小心翼翼地维持现状,保证每年都会上交银子给王府。
至于交多交少,全看从京城来的人是谁。
厉害点的人物,就多交点银子。
来个蠢货,就少交点银子。
不管如何,银子肯定要交。
只要交了银子,宁王就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皆大欢喜!
欧阳芙听完,暗暗咋舌。
“照你这么说,江南那地方岂不是成了龙潭虎穴。”
“差不多吧。没点本事,真不容易脱身。去年四弟不就栽了吗。”
“怎么大公子从未栽过?”
二公子皱眉,“不知道。江南那边的管事对大哥的事情三缄其口,一个字都不肯吐露。”
他并不知道,早些年,也就是王府派人下江南置办产业的头十来年吧,江南每年交上来的银子连十万两都没有。
那时候王府人口少,开销少,宁王目光都在朝堂,也没在意。
后来,刘诏能独当一面,宁王将刘诏派到江南。
刘诏是个狠人。
他知道,论做生意做假账的本事,论糊弄人的本事,他不是那些管事的对手。
他也懒得和那些管事纠缠。
等到交银子的时候,直接将所有人关起来,不给吃的,只给水喝。
谁多交一倍以上的银子,就放人。否则一直关着。
有人扛了三天,交银子走人。
有人扛了半个月,撑不出了,命都快没了,只能妥协交银子。
那一年,江南交上来的银子,从几万两变成了十几万两。
这事,宁王清清楚楚。
因为宁王半途截胡了八万两银子当私房钱。这么多年过去还一直瞒着裴氏。
之后两年,宁王依旧派刘诏下江南。
刘诏一贯风格,本公子不和你们瞎逼逼。本公子自幼军武,只彰显武力,亮肌肉。
潜台词就是:
老实点!
否则分分钟弄死你们!
自那以后,江南交上来的银子,从每年几万两变成了十几万两,偶尔几次能突破二十万大关。
刘诏已经多年不下江南,然而江南依旧流传着他的传说。
第387章 淑妃中毒
萧琴儿在刘议跟前抱怨。
“二房两口子一定贪墨了银钱,少说几万两。”
刘议面无表情,没搭理她。
她也不在乎刘议的态度,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去年你下江南,结果父王和母妃处处挑你的错,还逼着我把银子叫出来。今年二公子下江南,父王和母妃怎么不挑他的错。这分明就是偏心。”
刘议语气淡漠地说道:“母妃偏心谁,也不可能偏心刘评。”
二公子大名刘评。
萧琴儿赌气,坐在刘议的面前,“母妃为何不挑二公子的错?为什么不让二嫂把钱交出来?”
刘议就跟看智障一样看着萧琴儿,“刘评一共从江南带回来二十多万两白银,你让母妃怎么挑他的错?下江南一去半年,拿一点辛苦费,这是父王默许的。”
“去年怎么就……”
“不要再提去年。”
刘议的脸色突然冷下来。
去年下江南一事,对刘议来说,就是耻辱。
他过去没心没肺,可以不在乎。
但是现在,他不能不在乎。
耻辱就是耻辱,总有一天会被人提起,用来攻击他。
但是他不希望这话是从萧琴儿嘴巴里说出来的。
萧琴儿一脸愕然,嘴唇张张合合,最后气势一弱,低声说道:“我只是不忿二房光明正大地得银子。去年,我们可是什么都没得到。”
实际上去年刘议贪墨了不少银子。不过有一半多用来养外室。
结果外室还没养熟,就被萧琴儿给卖了。
这事刘议心中一直有答案,他认定是萧琴儿动的手,是萧琴儿派人掳走了外室。
当初他曾愤怒,曾仇恨,而今一切云淡风轻。
时过境迁,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都快想不起外室的模样。
如今想起来,他都无法理解当初的自己,为什么对那个外室那么着迷,不惜在她身上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还为此和萧琴儿翻脸。
想不明白,只能用年少轻狂,鬼迷心窍来解释。
变得成熟理智的刘议,似乎连感情都看淡了。对女人也不再像过去那么疯狂着迷。
之前,心头一直念着纳妾,想着左拥右抱,而今却无所谓。
人真是奇怪。
想法变了,连感情也跟着改变。
刘议看着萧琴儿,平静说道:“你也不差那点钱,何必斤斤计较。我听说大嫂买下了南城门外大片土地,到时候你投点钱,跟着一起赚一笔不就成了。”
萧琴儿哼了一声,“南城门外是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可说不准。”
刘议挑眉,“你的意思是不投钱?”
萧琴儿咬着唇,“也不是不投钱,我想先看看情况。”
刘议良心建议,“要投钱就赶紧做决定。表现出对大嫂的足够信任,方能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别等到人家做出了一点成绩,你才巴巴去投钱,让人看不起。”
萧琴儿不高兴,“我拿钱出来,敢情还得不到好。”
刘议嘲讽一笑,“大嫂差你这点钱吗?是她肯带着你们一起赚钱,不是她非要你的钱不可。你先搞清楚立场吧。”
“你到底站在哪边?你干什么处处帮大嫂说话?”萧琴儿很不满。
刘议没有动怒,反而很平静地说道:“我是善意提醒你,别钱花了,却没得到一句好话。既然要花钱,就要花的值。”
萧琴儿咬着唇,不耐烦地说道:“我知道了。”
“你知道就好。”
刘议拿起书本,准备回书房。
萧琴儿拉住他,“你去哪里?”
“回书房。”他面无表情地说道。
萧琴儿眼巴巴地看着他,“不能留下来吗?”
刘议蹙眉,“你定的日子是今天吗?”
噗!
萧琴儿一口血差点喷出来。
她脸色煞白。
刘议所谓的日子,是行房的日子。
也就是说,只有行房的时候,他才肯留下来过夜。
至于其他时候,只肯睡书房。
这样的生活,算是夫妻生活吗?
萧琴儿说道:“我只想你留下来。”
刘议摇头,掰开她的手指头,“定好日子通知我。”
萧琴儿心头起伏不定,怒问一声,“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妻子?刘议,你有心吗?”
刘议没有回头。
他满脸讥讽,“我是没心。你有心吗?”
留下这句话,他果断离开了上房。
“刘议,你混蛋。”
萧琴儿气得哭出来。
……
大早上,萧琴儿一脸憔悴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今日,大家一起进宫给淑妃娘娘请安。
进宫的机会,欧阳芙不想错过。所以她挺着大肚子出门了。
“四弟妹,昨晚上你没睡好吗?”
欧阳芙关心地问道。昨晚上,她倒是睡得挺好,还做了美梦。
萧琴儿面无表情地说道:“多谢二嫂关心。二嫂昨晚一定休息得很好吧,一大早容光焕发,果然人逢喜事精神爽。”
欧阳芙抿唇一笑,“我家公子回来了,我自然高兴。不过四公子整日陪在弟妹身边,弟妹应该天天高兴才对。”
哼!
哪壶不开提哪壶。
萧琴儿内心深处咬牙切齿,面上却平静地说道:“二嫂倒是挺关心我们的生活。是因为羡慕吗?”
欧阳芙笑了起来,“四弟妹真会说笑。你们两口子风风雨雨,我怎么可能羡慕。”
萧琴儿脸色一变,难堪。
欧阳芙分明是在讥笑她和刘议三天两头吵架。
她深吸一口气,打算怼回去。
这个时候顾玖到了。
欧阳芙迎了上去,顺便摆脱萧琴儿。
“大嫂总算来了。”
顾玖笑了笑,说道:“母妃还没起吗?”
“已经起了,正在梳妆。大嫂吃了早饭吗?”
“多谢二弟妹关心,我吃过了。二弟妹和四弟妹吃了吗?”
“我已经吃过了。不知道四弟妹吃了没?”
大家都看着萧琴儿看去。
萧琴儿马着一张脸,“我吃过了,不劳你们操心。”
欧阳芙用着不大不小的声音说道:“大嫂别见怪,四弟妹昨晚上没睡好,今儿脾气有点大。”
她说话的声音正好能让萧琴儿听见。
顾玖了然一笑,“很多人都有起床气。我不介意。”
“还是大嫂大度。”
萧琴儿咬碎了银牙,欧阳芙是成心散布她昨晚没睡好的消息吗?
要不是顾忌到对方怀着身孕,她真的有可能冲上去,撕烂对方的嘴。
顾玖不插手二人之间的矛盾。
她又没闲得蛋痛。
再说了,就算她插手,别人就一定会领情吗?
裴氏梳妆完毕,略微吃了一点东西,就带着三个儿媳妇,还有沈侧妃罗侧妃进宫给淑妃娘娘请安。
……
长春宫。
寝宫内燃着香炉。
淡淡清香扑鼻,掩盖了药味。
萧淑妃躺在床上修养。
顾玖跟在裴氏身后,前往请安。
一段时间没见面,萧淑妃明显瘦了,老了。头上多了一些白发。
过去那位保养得宜,看不出具体年龄的萧淑妃,一场风寒,让她露出了老态,暴露出真实年龄。
“给娘娘请安。娘娘好些了吗?”裴氏很担心。
萧淑妃轻咳两声,示意宫女扶她起来,靠坐在床头。
“前两天才进宫,今儿怎么又来了?”
裴氏忙说道:“儿媳不放心娘娘,故此进宫看望。”
萧淑妃摆摆手,“没什么不放心的,本宫还死不了。”
“儿媳惶恐,请娘娘保重身体。”
萧淑妃喘着气。
她有些呼吸困难,心口难受。
她朝三个孙媳妇,还有两位侧妃看去。
“你们都来了啊!都坐着说话吧。”
宫女搬来圆凳,请大家落座。
众人从善如流,端端正正地坐在圆凳上。
萧淑妃盯着欧阳芙的肚子,“快要生了吧?”
裴氏扫了眼欧阳芙,然后才说道:“还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了。”
萧淑妃挺高兴,“本宫就喜欢听到王府添丁进口的消息。”
她的目光,朝顾玖看去。
“顾玖还没动静吗?”
顾玖一副低眉顺眼地样子,没作声。
裴氏替她说道:“暂时还没动静。他们小夫妻,过去两年聚少离多,怪不得她。”
顾玖诧异,裴氏竟然会替她说话。转性了?
萧淑妃眉头微微皱起,“该抓紧时间,赶紧生一个。”
见顾玖没动静,裴氏就瞪了她一眼。平日里不是挺伶俐的吗,今儿怎么就变成了锯嘴葫芦。
顾玖收到了裴氏发送的信号,微微躬身,说道:“孙媳妇谨遵娘娘吩咐。”
萧淑妃轻咳一声,“你是嫡长媳妇,应该担起重任。不要让本宫失望。”
“孙媳遵命。”
萧淑妃说了几句话,就觉着累。
她喘着气,“王爷什么时候回来?”
裴氏忙说道:“估摸着要等到明年开春,才有机会回京。”
“是吗?”
萧淑妃突然捂着胸口,一阵剧烈咳嗽,将所有人都吓坏了。
“娘娘,您没事吧?”
裴氏赶紧起身,替萧淑妃拍背,缓解咳嗽。
顾玖趁机上前,明着尽孝,实际上是替萧淑妃诊脉。
咦?
这个脉象,的确是风寒的症状。
可是她怎么觉着还是有点不对劲。
噗!
一口鲜血喷出来,洒在裘被上。
萧淑妃吐血了!
萧淑妃竟然吐血了!
不是说风寒吗?
风寒为什么会吐血。
裴氏吓得大惊失色,“快叫太医,快啊!”
顾玖拿出手绢,替萧淑妃擦拭嘴角的血迹。
一张素净的手绢,被鲜血染红。
太医提着药箱急匆匆赶来。
寝殿内,满是人。
顾玖趁机退到角落,拿着手绢,细细嗅着,分辨气味。
她希望能从血液中,闻出点什么来。
闻不出来,就直接尝。
果然有问题。
顾玖的脸色剧变,心跳加快。
她盯着床前的太医,又朝宫女内侍看去。
目光从每个人身上扫过?
到底哪里有问题?
萧淑妃中毒了!
这是顾玖的判断。
萧淑妃不是单纯的风寒,而是中毒引起身体衰弱,抵抗力减退,才会得风寒。
什么时候中的毒?
毒药从哪里来?
在哪里中的毒?
饮食?
日常用品?
谁有嫌疑?
顾玖的脑子快要爆炸了,竟然有人对萧淑妃下毒!
这很惊悚。
下毒之人,究竟是如何突破重重防备,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她收起手绢,没敢声张。
此等大事,需刘诏出面。
因为她没办法解释,她怎么会知道淑妃娘娘中毒?毕竟连太医都被瞒过了。
从脉象看,从症状看,的确就是常见的风寒。太医没发现淑妃娘娘中毒很正常。
若非淑妃娘娘突然吐血,她也被瞒过,差点误诊。
顾玖面色阴沉。
她早就交代过周苗,要保淑妃平安。
周苗拿了钱不办事,是想过河拆桥吗?
此刻,顾玖很暴躁,也很警惕。
长春宫的所有人,在她眼里都很可疑。
因为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给淑妃下毒,只有她身边亲近的人能做到。
因为只有亲近的人才能近身。
萧淑妃喝了药,沉沉睡去。
裴氏紧张地询问太医。
太医也是眉头紧皱。萧淑妃突然吐血,他们也唬了一跳。
只是一个风寒,为何会严重到吐血?
诊治了半天,也没找出原因。
而且从脉象上看,除了身体有点虚弱外,并无别的大毛病。
面对裴氏的询问,太医没办法,只能万金油式地回答,“王妃放心,娘娘的病情已经稳住了。好好休养,很快就能痊愈。”
“果真?”
裴氏一脸严肃。
太医再三保证。
裴氏哼了一声,“那你告诉本王妃,娘娘为何会吐血?”
太医开始忽悠,如心情郁结,担忧过甚诸如此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