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安乐天下-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老太太央求秦震和纪晓棠,让他们想办法,不要让纪二老爷往镇山关去跟北蛮人和谈。
纪二太太虽没说话,但是眼神中显然也是同样的意思。
“老太太,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那都是传说,做不得准的。而且和谈,自然是和和气气的谈。有阿佑在镇山关,还怕他领着大军。护不住我一个不成!”纪二老爷忙就上前劝说纪老太太,一面让秦震和纪晓棠不要听纪老太太的。
可这样不仅没有任何作用,纪老太太的眼圈立刻就红了。
“……以后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肯定不拦着。可唯独这件事,得听我的。”
“若是能不去,自然更好。”纪二太太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国家正当用人之际。不用我就罢了。既然选定了我,就没有不去的道理。”纪二老爷正如纪晓棠猜测的那样,很是慷慨激昂。表示一定要为朝廷和百姓效力,做好这次的和谈。
双方就有些相持不下。
纪晓棠和秦震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都有些无奈。
不过,还是秦震有办法。三言两语,先就安抚住了纪老太太。比纪晓棠出面还有效果。
“本来我和晓棠商量,已经为岳父想好了脱身之法。不过晓棠让我不要费力,说岳父肯定是要去的。”秦震微笑着说道。
纪老太太先是一喜,继而就失望了。
纪二老爷倒是很高兴。赞许地对纪晓棠点了点头,心中暗道,还是他的宝贝女人了解他。而且看样子还是支持他的。
“岳父要去,也未必就有风险。”
秦震告诉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和谈就在镇山关举行,那里是祁佑年的大本营,在祁佑年的眼皮子底下,只有北蛮人吃亏的份,大秦这边的人都是十分安全的。
“我再从我的亲卫中挑选几个高手出来,陪在岳父左右,必定要保岳父平安无恙。”秦震向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打了包票,一定会保护纪二老爷的安全。
纪二老爷也再次表示,他一定要随使团出使。
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也没了办法,又跟秦震反复确认了纪二老爷的安全,才不情愿地做出了让步。
“你爹爹这性子,和你祖父当年一模一样,决定了什么,是万难更改的。”
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纪三老爷这个时候也开了口。
“若是我也能同去就好了,我倒是想瞧瞧,北蛮人是长了三个脑袋,还是长了四只手!”
“你就不要再添乱了!”纪老太太立刻瞪起眼睛来,她生怕小儿子脑子一热,真就跑去了镇山关。
以纪三老爷的性子,是完全能够做出这种事的。
纪三老爷被纪老太太骂了,立刻陪笑,不敢再多话了。
纪二老爷就很高兴。
“多亏你们及时来了,不然,我就要被你祖母和你~娘的眼泪给淹了。”纪二老爷悄悄地跟纪晓棠诉苦。
“我早就猜到了,特意来给爹爹解围。”纪晓棠笑,“爹爹,我还有事要跟爹爹商量。”
“什么事?”纪二老爷立刻就问。
秦震、纪晓棠、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齐聚景华堂的书房内,纪晓棠这才将事情说了出来。
“爹爹这次出使,肯定要尽力维护大秦的利益。我只希望,爹爹能帮我做成一件事……”
纪晓棠如此这般说了一番话。
纪二老爷和纪三老爷的脸上都显出惊愕的表情来。
纪三老爷很快就反应过来,赞了一声好。
“这样最好,不然我还想着怎样帮晓棠出这一口恶气,这么办,太解气了。”
纪二老爷却犹豫了。
“这……”
“爹爹,这件事,非关私人恩怨。”纪晓棠告诉纪二老爷,她这么做,并非是出自私怨。
“这是隔山打牛,同时,也是为阿佑免除后患。”
纪晓棠这样一说,纪二老爷立刻就明白了,纪三老爷则连声叫好,说这个主意绝妙。
“他们要是知道,恐怕就不会那么积极推动二哥出使了。”纪三老爷笑道。纪二老爷出使,就有那头“牛”背后指使人鼓动的缘故。
纪二老爷却一直没有说话。
“爹爹,”纪晓棠知道纪二老爷在想什么,“我知道爹爹的意思,可是,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独善其身这种事,我们不是早就知道不可能了吗?”
纪二老爷叹了一口气,他还能说什么呢,只有重重地点了头。
说服了纪二老爷,韩克让那里几乎并没有费纪晓棠任何的力气。只要是为祁佑年好的事情,韩克让什么都不用问就会去做。
而这件事,韩克让自己也是愿意的。
他虽然洗刷了冤屈,也如愿地跻身于朝堂之上,可对那场科考舞弊案最终处理的结果却并不完全满意。那个案子的真~相,韩克让已经大体猜出了端倪,他不会对他的仇敌手软。
使团很快成行。到了镇山关之后。立刻就与北蛮是使团开始了和谈。
几乎每天都有快马传书进京,汇报和谈的进展。
北蛮的使团也很快定下了他们的条件。
这些条件并不苛刻,相反。从这些条件上看来,北蛮人竟是非常和气和通情达理的,这当然与他们刚刚惨败于祁佑年的手下有直接的关系。
只有一个条件,是让人皱眉。却也是北蛮人无比坚持的。
北蛮人最大的部落首领呼贝汗刚刚丧期,他向大秦提出的和谈条件。就是要迎娶当今大秦唯一的公主,也就是韩太后的亲女,隆庆帝的嫡亲妹妹长宁公主。
北蛮人认为,只有韩太后和隆庆帝肯将长宁嫁给他们的首领。才能表达大秦和解的诚意,以后双方才能够友好相处。
那个时候,北蛮人就是韩太后的姑爷。隆庆帝的妹婿,双方都是一家人了。自然能够好好相处。
见到北蛮人的和谈条件,韩太后又惊又怒,立刻派出钦差,要求继续谈判,别的条件都好商量,只有长宁和亲这一条,是万万不行。
双方僵持下来,各不相让。
紧接着,就有祁佑年的战报传来,北蛮人大批集结,看意思是要誓死攻下镇山关。
祁佑年在战报中不仅说明了情况的严峻,同时还表明,会誓死守住镇山关,不过他同时提出要朝廷尽快送粮草支援。
镇山关的将士们,很快就要饿肚子了,战马的草料也将消耗殆尽。
这还是平时的用量,如果两军交兵,当前仅仅维持不让将士们饿肚子的粮食,根本就无法支持将士们上阵冲杀。
只要有粮草支援,祁佑年就会守住镇山关。
可如果没有粮草的支援,祁佑年会带领将士,与镇山关共存亡。
韩太后立刻就看出了祁佑年的意思,没有粮草,镇山关不保,那么接下来京师也就危险了,而祁佑年会战死在疆场上,维护一个战士以及威武侯府的荣誉。
韩太后可以不在意祁佑年和将士们的死,却害怕镇山关不保。
而北蛮人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长宁公主。
韩太后必须在自己的江山、权柄,和长宁之间做出选择。
纪晓棠和秦震进宫的时候,就看到慈宁宫中隐隐透露出来的人心惶惶。
长宁正在大殿上跟韩太后哭求,她无论如何不想去北蛮和亲。
“……母后答应的好好的,等阿佑得胜回来,就让我和阿佑完婚。我才不要嫁给北蛮的野人。母后一定要我嫁,我宁愿碰死。”
然而,韩太后没有让步,长宁也不愿意就这样去死。
“母后,我宁愿铰了头发,去做姑子,母后,不要让我去和亲!”长宁跪在韩太后的跟前,哭的声泪俱下。
北蛮的传说,即便她在宫中,也听到了不少。那是苦寒之地,茹毛饮血的民族。她如果去了那里,是无论如何活不下去的。
大殿上,除了韩太后和长宁,隆庆帝、韩皇后,郑贵妃都在,另外还有秦霖和郑桂,也被韩太后召进了宫里。
“我也没了法子……”韩太后被长宁哭的,眼睛也有些发红,她不去看长宁,而是看向在场的其他众人,“你们大家想想办法吧……”
众人都没有说话。
掌握着大秦至高权力的韩太后都没有办法,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大秦积弱。
长宁本来哭着,听了韩太后的话,就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又有了希望。她跪在那里,眼睛却四下看了过来,希望能够有人出个主意,让她不至于去北蛮和亲。
可是众人都不说话。
长宁又急又气,却突然灵机一动。
“北蛮人是要公主和亲,母后就另外认一个女儿,封她做公主,让她去和亲不就行了。”
不得不说,长宁的这个主意,历史上曾经被很多朝代的帝王采用过。可是,这个法子现在却不适用。
“北蛮人说的清楚,要的就是长宁妹妹,太后的亲女,陛下的亲妹,北蛮人不会接受其他的公主。”秦霖叹息着道。
韩太后没说话,她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秦霖的话是正确的。
“那、那就找个人,装作我,反正,蛮人也不认得我。”长宁急中生智又说道。
这一次,秦霖没说话,别人也没说话,而是韩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韩太后抚摸着长宁的头发,满眼都是疼爱和无奈。
“那蛮人也不知从哪里得到了你的肖像,冒充一事并不可行。”北蛮人明确表示,若大秦给他们的是假公主,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他们会立刻发兵,就算是只剩下一兵一卒,也要灭了大秦。
“啊……”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长宁叫了一声,就坐到了地上。
“蛮人为什么一定要我?阿佑,阿佑他一定能够保护我?母后,我要去找阿佑!”
长宁到最后,已经有些歇斯底里,还是韩太后让人将她带了下去。
韩太后安排了心腹的方嬷嬷去照看长宁。
“服侍好了公主,不可出丝毫差错……”韩太后满怀深意地吩咐方嬷嬷。
方嬷嬷立刻明白了,领命去看着长宁。
纪晓棠知道,韩太后已经做出了决定。
☆、第七十八章 恨的是谁
长宁要跟纪晓棠私下谈谈,显然用意不善。韩太后明明看出来了,却并不阻拦,反而提醒纪晓棠,长宁是为了这天下要去和亲,要纪晓棠多担待长宁。
韩太后这等于是说了,不论长宁怎么过分,怎么对待纪晓棠,纪晓棠都得忍着。
纪晓棠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
“长宁妹妹要跟我单独聊聊,实在是太好了,我也正有这个意思。……毕竟,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长宁妹妹一面呢。”纪晓棠说的云淡风轻,韩太后和长宁却都变了脸色。
纪晓棠的意思也再明显不过了。
长宁注定是要去和亲的,这一去,如果没有意外,长宁是再没有机会回大秦、回京城了。她和纪晓棠之间,再也不会见面。
纪晓棠的话柔柔软软,其实却锋芒毕露,根本没有任何柔软的意思。
郑桂在一边就拿了帕子掩住嘴,眉眼间都带了笑意。她早就看出来了,自从纪晓棠嫁入安王府,对于韩太后也好,对长宁也好,都不像从前那样忍耐。纪晓棠不仅敢教训长宁,还敢跟韩太后呛声,如今更当着两人的面挑着两人的痛处说。
这样的纪晓棠,郑桂简直是太喜欢了。
郑桂还知道,纪晓棠这样,韩太后和长宁却奈何不了纪晓棠。这样的纪晓棠就不仅仅是让她喜欢,更让她欣赏和敬佩,虽然这欣赏和敬佩中还带了警惧。
纪晓棠说了这句话,随即就站起身,跟在长宁的身后。从从容容地往大殿外走去。
长宁脚步飞快,脚下却似乎没有根儿似的,出了大殿还踉跄了几步。纪晓棠却不着急,不远不近地跟着长宁,仿佛闲庭信步。
显然,两个人的心境,此刻就如同她们的步履一般。
长宁并没有走远。甚至没往偏僻处去。她只是将纪晓棠引到了慈宁宫大殿后一个小小的花园。这个花园,是韩太后召集能工巧匠特意建造的,园中摆满了各色稀罕的盆景。还有一块不大的太湖石,上面镌刻着三个字“万景园”。
这是韩太后御笔亲书。
韩太后喜欢盆景,她平时很少往御花园去,闲暇时就常到万景园中走走。
长宁走到万景园中这才站住了。回过身来,等着纪晓棠接近。
一边服侍的人都留在了万景园外。显然,她们都认为,长宁带纪晓棠来这里是不怀好意,还不知道要怎样磋磨纪晓棠。
而无论长宁对纪晓棠做什么。她们都会假装看不到。
显然,韩太后已经打定了主意,今天一定要长宁在纪晓棠的身上好好撒撒气。
纪晓棠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微晒,却不以为意。还将跟着自己服侍的人也留在了万景园外。
程嬷嬷有些担心,不肯留下。
“王妃稍等等,我这就想法子,使人给王爷传信儿……”虽然是在慈宁宫中,但是危机时刻,程嬷嬷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纪晓棠却轻轻地摇了摇头。
“嬷嬷放心,长宁不会把我怎么样。”纪晓棠告诉程嬷嬷,她了解长宁,此刻的长宁是不会对她动手的。
而且,即便是动手,长宁也不是她的对手,而她也没有打算容让长宁、自己吃亏。
纪晓棠胸有成足,慢慢走近万景园,在长宁的跟前站住了。
长宁的眼圈红红的,眼睛里也带着血丝,显然这些天她没少哭,且必定是心事重重,无法安眠。
纪晓棠打量着长宁,等待长宁自己开口。
“……你说,蛮人让我去和亲,阿佑怎么会答应呢?”长宁开口,说出来的话却让纪晓棠微微一怔。
和在大殿中的时候并不一样,长宁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火气。她的目光虽然看着纪晓棠,但是目光的焦点却并不在纪晓棠的身上。
长宁似乎是透过纪晓棠在看着什么其他的人。
纪晓棠轻轻的叹气。
她记得,前世大约这个时候,大秦和北蛮也曾经有一次议和。北蛮同样要求公主和亲,长宁是大秦唯一的公主,却并不是去和亲的。
去和亲的女孩子,是先皇的大皇子所生的一个女儿,自幼在偏远之地长大,几乎没享受过什么正经的皇家待遇,却在这个时候,被封为公主,送去了北蛮和亲。
纪晓棠恍惚记得听人说过,那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子,似乎还不满十四岁。而到了北蛮,那个女孩子连一年都没有熬过,就过世了。
女孩子是怎么死的,没人知道。
而女孩子一死,大秦和北蛮之间的战事立刻重启。
现在,去和亲的注定是长宁。
纪晓棠轻轻的叹气:“阿佑并没有答应。”
祁佑年送来的奏折上表明了态度,他作为主帅,不能决定是战是和,这个决定,是韩太后和隆庆帝做出来的。祁佑年表示他完全听韩太后和隆庆帝的命令。
如果帝后不让长宁和亲,而是主战,祁佑年会在战场上流干最后一滴血。
“我知道!”长宁突然抬手掩住面颊,低低的哭泣了起来。
她去和亲,此去再难活着回转,她不恨祁佑年,不恨众朝臣,甚至也不恨纪晓棠,她真正恨的是韩太后。
是韩太后,她的亲生~母亲,亲自做的决定,亲手将她推入地狱的烈火之中。
纪晓棠早就看出来,长宁找她说话,看着来意不善,却并不会将她怎么样,因为长宁现在恨的是韩太后。
母女反目,长宁只是震慑于韩太后的淫~威,所以才表面上屈服了而已。
“纪晓棠我问你,你那么了解阿佑,你说。阿佑会不会救我?”长宁抽泣了一会,才将手拿开,露出一张哭的发红的脸来。
长宁往北蛮和亲,势必要经过镇山关,长宁这样问纪晓棠,因为她心里头怀着这样的念想。长宁希望祁佑年会将她截留下来,不让她去北蛮和亲。
纪晓棠看着长宁。她没有回答长宁的问题。反而问长宁:“你认为呢?”
“我……”长宁略微愣怔,一双眼睛又开始有些放空。“阿佑会救我的。”
长宁的语气,几乎带着几分梦幻的意味。
纪晓棠知道。祁佑年绝不会像长宁所希望的那样做,然而她却并没有反驳长宁。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
“阿佑只是边军的统帅,他要听太后和陛下的命令。”纪晓棠只是淡淡地。实事求是地说了这么一句。
长宁却立刻又有些歇斯底里。
“不、不会的,阿佑他一定会救我!”
纪晓棠沉默。
长宁看着纪晓棠。脸上神色数变。
“是了,是母后和皇兄答应让我去和亲的,阿佑怎么会违背母后和皇兄的意思。你不还是嫁给了我四哥,阿佑也没怎么样不是!哈哈。哈哈……”
长宁突然大笑起来。
“阿佑不曾为你,也不会为了我!哈哈,纪晓棠。在这一点上,咱们半斤八两。在阿佑的心里头。咱们是一样的,我没有输,我没有输给你。”
说到最后,长宁已经有些语不成句。
纪晓棠微微垂下眼帘,随即就转过身朝万景园外面走去。
她没有必要告诉长宁,祁佑年为了她是什么都肯做的,是她说不,祁佑年只是遵从了她的意愿。
纪晓棠走出了万景园,方嬷嬷等人忙都拥上前来。
“将长宁公主带回去好好歇歇吧,”纪晓棠镇定地吩咐道,“她的心情很不稳定,需要多休息。”
长宁现在的心理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和纪晓棠在祁佑年心中的地位相当,这种想法是长宁唯一的救命稻草。
走回慈宁宫的大殿,纪晓棠给韩太后行礼。
韩太后飞快而且仔细地将纪晓棠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发现纪晓棠毫发无伤,且态度从容闲适。韩太后心中叹息,看来长宁还是没能将纪晓棠怎么样。即便是她明显的袒护,长宁对纪晓棠也是无可奈何。
“怎么,你们说完话了。”韩太后心中虽是那样想,表面上却一丝不露,只是很慈祥地笑着问纪晓棠究竟跟长宁说了些什么体己话。
“公主的情绪不太稳定,或许说了一些话,我并没有听懂。”纪晓棠含糊地答道。
“哦!”纪晓棠这样的回答,让韩太后顿生疑窦。
不等韩太后继续追问纪晓棠,方嬷嬷就急急地走了来。她走到韩太后的跟前,行了礼,低低的声音说了一番话。
韩太后的脸色立刻变得铁青。
“晓棠,你真的没有跟长宁说什么刺激她的话?”韩太后的语气就有些不善。
纪晓棠既不害怕,也不着急。
“回母后的话,我确实没跟长宁妹妹说什么。如果母后一定要问,长宁妹妹似乎提起过阿佑,她说阿佑会救她的。”纪晓棠的语气有些平板。
韩太后的脸色越发的青了,可纪晓棠的这些话却完美地堵住了她的嘴。
韩太后不再追问纪晓棠,她心不在焉地又与纪晓棠和郑桂说了几句话,就发话让两人离开。
“上了年岁,长宁的事让我心力交瘁……”韩太后说她要早些休息了。
纪晓棠知道,韩太后这是急着去看长宁。她自然不会说破,就和郑桂一起告辞从慈宁宫出来。
出了慈宁宫,郑桂就将服侍的人略微支了开去,一面靠近纪晓棠,低低的声音向纪晓棠询问。
“……说是长宁有些神志不清,晓棠妹妹,你们究竟说了些什么?”郑桂看着纪晓棠,两眼闪闪发亮。
显然,郑桂认为长宁的状态是纪晓棠杰作。
纪晓棠与长宁早就是冤家对头,纪晓棠之所以没能嫁给心上人的原因,也是长宁。所以,现在正是纪晓棠对长宁落井下石的最好机会。
郑桂认为,纪晓棠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纪晓棠微笑。
“我什么都没说。我也不用说什么。就算长宁有什么,那也与我无关。长宁现在这个样子,只跟一个人有关。”
“你是说?”郑桂眨了眨眼睛,渐渐地有了些了悟。
纪晓棠点头。
“哦……”郑桂露出了了然的神情,“这也怪不得了。……一直那么疼爱她,如今却亲手送她去北蛮和亲。”
知道长宁恨韩太后,郑桂笑的越发开怀了。
“晓棠妹妹。我怎么觉得。今天的天特别的蓝呢!”郑桂微微仰头,笑着说道。
纪晓棠也略微抬头,就看见禁宫上房的一片蓝天。
今天固然是晴天。可天空却未必就比平常更蓝更清澈。
一切,都是因为心境。
郑桂开心,纪晓棠当然也不会难过,但是也没有特别的开心。在长宁这件事上。她现在已经完全撇开了感情的因素。
对于她来说,长宁已经死了。就在刚才。
……
北蛮的使团随大秦使团终于来到了京城,秦震作为隆庆帝的兄弟,大秦的亲王,就被韩太后和隆庆帝下旨安排先行接见了北蛮使团。
秦震要去管驿见使团。纪晓棠也不打算留在安王府。
纪二老爷回来了,纪晓棠打算立刻往馨华堂去探望她的父亲。
“也好,晓棠你先去。我办完了正事也会过去。”秦震告诉纪晓棠,除了探望纪二老爷。给纪二老爷接风,他还想跟纪二老爷好好地谈一谈。
纪晓棠点头说了一声好。
夫妻两人前脚后地出了安王府,纪晓棠很快就到了馨华堂。
纪二老爷已经随同使团见过了韩太后和隆庆帝,也在衙门里交代完了差事,此刻刚刚回到家中。纪晓棠赶到的时候,馨华堂上下都是一派久别重逢的欢快。
“爹爹。”纪晓棠微微屈膝,给纪二老爷行礼,亲热地喊了一声。
“乖女儿。”纪二老爷眉开眼笑地,还不自觉地用了以前纪晓棠未出嫁前的昵称来叫纪晓棠。
众人都笑了。
“爹爹这一番可辛苦了。”大家落座,纪晓棠打量纪二老爷,一面给纪二老爷道辛苦。
这一番往镇山关去与北蛮和谈,显然是件非常辛苦的差事。纪二老爷又消瘦了一些,平时总是刮的干干净净的下巴上如今布满了胡茬。
“黑了,瘦了。”纪老太太也在打量着纪二老爷,就心疼地说道。
“脸也糙了些,都说北边风沙大,看来是真的。”纪二太太比别人看的都更为仔细,就说纪二老爷的皮肤都变的不好了。
纪二老爷却不以为意。
“不妨事的,你们看,我身子骨不是好好的吗?”纪二老爷说,这次从镇山关回来,他甚至觉得身子骨比以前还结实了,而且,人看起来也更加老成。
纪二老爷表示很高兴。他是白面书生,人长的还面嫩,平时为此颇有些苦恼的。
“这人啊,看来还是需要去外面历练历练!”纪二老爷又说道,一面还看了纪三老爷一眼。
兄弟两个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都开怀地笑了。
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却都立刻警觉了起来,他们担心,纪二老爷出去了这一次,也会像纪三老爷那样一颗心变野了,以后在家里待不住。
两个人都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纪三老爷大笑。
“看来,我并不是家里的异类,这肯定是咱们纪家的祖传。”
纪二老爷却笑着安抚纪老太太和纪二太太,他不会像纪三老爷那样的。他是一个文官,就算是被放了外任,也是安安稳稳地在一地做官,而且肯定得带上家眷。
“……会一直侍奉在老太太身边,只是老太太别烦了我。”纪二老爷貌似平常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丝的深情。
这就是纪二老爷对纪老太太的孝道了。
纪老太太当然明白,眼圈微微发红,一面笑着点头说好。
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也都笑了。
纪晓棠在一边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瞧着。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眼中满满的都是对彼此的深情,他们的这种眼神,纪晓棠是从小就看惯了的。
“爹爹……”被暂时冷落在一边的长生就挨过去,靠在了纪二老爷的腿上。
“长生……”纪二老爷立刻将长生抱进怀里坐了,接下来,他的眼睛里几乎就只有小儿子,再没别人了。
纪晓棠看着,微微有些惆怅。
原本那个位置是她的,现在换了长生。
纪晓棠忍不住笑了。
秦震果然在接待了北蛮的使团之后,就来到了馨华堂,大家重新见礼,相互之间又有一番寒暄。
等众人都坐下,秦震就向纪二老爷询问起了和谈的情况。
和谈的过程早已经有奏报送进京城,秦震都是清楚的,但是他更愿意听听纪二老爷这个亲历者是怎样说的。
纪二老爷告诉秦震,和谈很顺利,蛮人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嚣张跋扈。
“这应该多亏了阿佑。”纪二老爷感慨地道。
若不是祁佑年先打怕了蛮人,若不是祁佑年故布疑阵,让蛮人对大秦的军力心里没底,根本就不会有和谈,更不会有北蛮的让步。
可以说,这次北蛮提出的和谈条件,除了长宁和亲这一条之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而将条件谈成这样,大秦的使团也功不可没。
“韩非是有大才!”纪二老爷赞了一句。
非是,是韩克让的字。韩克让自入朝为官,表现只能说平平,却在这次的和谈中大放异彩。
☆、第七十九章 破绽
因为祁佑年,所以北蛮提出了和谈。而在和谈上没有让北蛮占到任何便宜的最大工程,则是韩克让。纪二老爷告诉纪晓棠和秦震,他也是在和谈上才发现韩克让的口才特别好。
韩克让之所以会被选为使团的副使,最主要的原因,是他通晓北蛮的语言。
他还不仅仅是通晓北蛮的语言。原来韩克让博学多闻,他不仅掌握了数种番邦的语言,还十分了解这些番邦异域的风俗人情。
当他蒙冤得雪,被留在朝廷做官之后,其实一直有些郁郁。因为祁佑年的缘故,韩克让常来馨华堂,就跟纪二老爷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被纪二老爷引为知己。
当纪三老爷从海外归来之后,韩克让就曾经表示,希望下一次可以跟纪三老爷一起出海,以朝廷命官的身份也好,或者干脆就辞官不做,也要跟着纪三老爷去亲眼看看海外的风土人情。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韩克让跟纪三老爷说出,他会说好几种番邦异域的语言。
这件事,纪晓棠自然就知道了,并且记在了心上。当朝廷甄选与北蛮谈判的使节的时候,纪晓棠就跟秦震商量了,暗中运筹,让韩克让做了副使。
韩克让果然不辱使命。
“我已经见过非是了。”秦震笑着说道,又告诉纪晓棠,“他说本要来给你磕头,只是远途归来,恐怕有些不敬,回家去收拾了,明天会带着夫人一同来咱们府上。”
“那太好了。”纪晓棠笑。
“这次和谈,非是的功劳最大。论功行赏,这次非是应该可以升迁了吧。”纪二老爷问秦震。
秦震沉吟了一会,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纪二老爷立刻就明白了。
这次和谈虽然成功,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