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成长记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训顺手捏了枚桂花糕塞到嘴里,衣袍一撩,坐在了赵衷下手。
  曹元晦暗自摇头,只得跟在后面掩了房门。
  三人相顾无言,赵衷抿着茶水,半盏过后,还是公孙训忍不住了,开口,“陛下打算何时把她送回中都。”
  “让她歇两日罢,总不好这般急迫,”赵涉还要在西梅河岸费些功夫,赵衷放下手中的杯子,“小姑娘家,怪可怜的。”
  “可怜?她那里可怜,大大小小的,您救了她多差次?若不是您怜惜她,她一早就给自家堂妹做替死鬼了,之后朝凤殿那事更不用提。舍不得她,换不的机会。”公孙训认了半天,才又不乐意的补充,“您放心,就凭她那张像极了子和姐姐的脸,赵涉那厮也不会杀她。”
  “这事幼礼说的在理,何况到了中都乐衣也在,不会出大差池,姜元容若是助你,事后我和公孙二人定会跪地予她谢罪,然而现在不行。”曹元晦跟公孙训不同,他对元容虽有防备,却无杀机,“她毕竟是姜家女,能为姜家做到哪一步,你我皆不知。还有这次,顾子期为何不杀她?哪怕她是女子,可在那人眼里,她活着也该是个变数才对。”
  室内一片寂静,好一会,赵衷才开口,他的声音不重,也听不出多少情绪,“元晦,你先给公孙常去封信,等元容入中都的时候让他照应些,莫要太针对她。”
  “常公子又不是幼礼。”曹元晦见赵衷态度,知他是应下,压在心里的石头瞬间轻了些许。
  “陛下圣明。”公孙训眼睛骨碌碌转了两圈,唇角一勾,“那就让她多休息几日再去吧。”
  “不必了,夜长梦多。”还没等曹元晦和公孙训反应过来,就见赵衷起身,烛火下神色有些莫名,“让公孙常把咱们要做的事都告知元容。”
  “万万不可。”话一入公孙训的耳朵,就见他起身反对,“我不能拿我大哥的命冒险。”
  “这是最好的办法。”赵衷捋着腰间的挂穗,佩瑶入手温润,“哪怕你们想让她做颗棋子,也该让她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的价值,求生欲和收益是对等的。”
  “可她若有二心,咱们计划全盘暴露,我大哥岂不是很危险?”赵衷这话说服不了他。
  “公孙常手里握着虎贲军,乐衣又在她身边。”赵衷思忖片刻,“若她有异,杀了便是。”
  这事赵衷心里掂量了许久,要真让元容毫不知情的入了中都,她十有八九是活不到他回去的。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元容身上的疑点太多,莫说别人,便是曹元晦这么善盘的人都不信她,要是有朝一日他真没了,即便再无辜,元容也活不长久,命运对她真的太过苛责。
  咳咳——几声咳嗽从赵衷口中溢出,一时有些压抑不住,曹元晦慌忙上前要给他探脉,却被赵衷笑着制止,“无碍。”
  收回掩唇的手,赵衷透过窗纱看着窗外的月色朦胧。
  元容说她要把他在的地方当成新的家,那么他唯一能为这个家人做的,就是趁还活着的时候,尽量给她机会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纵然之后的路荆棘密布,危险重重。
作者有话要说:  文案即正文~~

  ☆、陈年往事

  元容这次回中都没与赵衷一起,倒不是别的,而是赵衷又病了,元容隐隐约约觉得这段日子,赵衷生病的次数比早两年多了许多,不过曹元晦不说,她也不敢多问,她这次只带了一队士兵,其中有一小批是赵衷的亲兵,据说是他做皇子的时候先皇后赏给他的,如今拨给她,倒让元容有些受宠若惊。
  如今的皇城和她离开的时候俨然有很大的不同,城门被守卫层层严守,她因着赵衷的关系,在第一时间见到了公孙常,元容细细的打量着他,他跟想象的模样不同,生的温和,全然没有公孙训身上那股不羁与张狂。
  “他与幼礼不同,是个讲理的,有他照应你,莫怕。”
  赵衷的话似乎还回荡在耳边,原来他也知道公孙训不是个讲道理的,元容抿了唇,露出和善的微笑,“听闻公子已久,不料如今才见得。”
  “我喜静,胞弟好动,因他自幼尚武性子热烈,是个闲不住的,您自然见他见得较多。”公孙常笑言,城门下也不好多谈,只验了身后兵将的身份,便请她入城先回府休息。
  中都已经许久未一次进入这么多人马了,百姓们好奇元容的身份,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马车碾在石板路上,向着西北方向行去,青灰色的帘幕遮住了方才见到的女子,公孙常默默看着,手中的折扇被他摇着转了一圈又一圈,身后传来女子的疑惑,“你不与她一起回去?”
  “你不也没去?”公孙常摇开扇子,大片的海棠花铺满扇面,开的旺盛,红的扎眼。
  长了副风轻云淡的公子模样,偏爱浓艳的海棠,乐衣瘪瘪嘴,嘀咕道,“我不是看你没动,不敢擅自出现么。”
  “我就不去了,府里的事你注意些就好。”折扇微摇,扇面上的海棠似风吹过,栩栩如生。
  “站在。”见公孙常转身要走,乐衣连忙拉住他,也顾不得什么男女之别,急切道,“陛下信上可说的清楚,让咱凡事不要瞒她。”
  “的确如此,我也没得算瞒她。”公孙常收起扇子,用扇柄敲敲乐衣的手背,笑的依旧让人如沐春风,“可信上没写立刻不是?等时辰到了,再说也不迟。”
  “你这是钻空子。”乐衣收了手,又嫌弃的蹭蹭手背,“到时候你别怪陛下怪罪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不说谁知道?”乐衣刚要回口,又听公孙常淡淡补充道,“她要是死了,这件事就变成你我之间的秘密,她要是活着,证明我晚上几天的举动也无过错,对么?”
  呵呵……诡辩之言,也难怪公孙训那么火爆的性子,对着他也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恨不得夹着尾巴逃跑,“笑面虎。”
  “我都听到了。”
  “我故意的。”乐衣嗤鼻出声,这才捋捋头发去追元容的马车,不管怎样,她都得听话的留在元容身边不是。
  元容到府邸的时候正值晌午,太阳暖的人昏昏欲睡,车帘刚撩起,就听见熟悉的嗓音,“小姐,您回来了。”
  接着一张小小的圆脸盘就这么俏生生的出现在了元容眼前,看的元容心下大喜,声音都带了颤,“勺儿,我回来了。”
  “奴婢就知道您会回来的。”勺儿伸手搀元容下马车,“您走后,奴婢天天都在院子里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日日夜夜盼着您回来,前几天,公孙公子一把奴婢接到这,奴婢就知道,肯定是小姐您要回来了。”
  “我家勺儿真聪明,让我看看。”元容捏捏她的脸,又伸手点了下她的鼻尖,“长高了,也胖了。”
  “可不,每天都被圈在院子里不让出门,整日吃了睡,睡了吃,屠户家养猪也不过如此。”勺儿见元容眯着眼笑得开心,心里也美滋滋的,一边扶着元容进院子,一边道,“以后您可不能一个人走了,奴婢都快担心死了,下次说什么您也要带上我。”说着说着竟然有些感伤,“没有我伺候,您都瘦了,这肉长奴婢什么有什么用啊。”
  “别说了,再说你又要掉金豆子了。”元容见勺儿说着说着红了眼眶,只笑着打断她,问道,“府里还有他人?”
  “有两队护卫和几个小丫鬟,其余的就没了。”勺儿来的晚,那几个丫鬟比她来的还晚,嘟着嘴道,“那几个丫头也不知道手生不生,会不会伺候的不周到,咱们小姐打小宝贵,哪用过这么没经验的丫鬟。”
  宝贵,那都是以前了,元容看着绣鞋一步步踏过曲径小道上的卵石,那么好看的鞋子,那么好看的衣裳,还有勺儿,她被迫跟着顾子期逃难的时候,连想都不敢想。
  很好的,真的很好了。
  “夫人。”元容和勺儿还未进屋门,就听身后传来飞快的脚步声,小丫鬟裙摆跑的乱晃,看的勺儿眉间微皱,搭眼一瞧就知道是个规矩没学好的。
  “何事?”元容伫足开口,金步摇微颤,更衬得元容眼波动人,小丫鬟被这回首惊艳到,一时有些语塞。
  “夫人问话呢。”勺儿当然知道自家小姐好看,可也不是这个看法。
  小丫鬟被勺儿这句唤回了神,行礼道,“门外有位姑娘来寻夫人。”
  来寻她?元容和勺儿相视而对,整个中都,该没多少人知道她才对,勺儿摇摇头,“今个第一次。”
  “她可说姓谁名谁?”元容再度开口。
  “她说与夫人是旧识,叫乐衣。”小丫鬟想了想确定道。
  “乐衣?”元容有些诧异,眼睛微睁,心里略微一怔,“让她进来。”
  “她不是死了么?”勺儿见人退下,才又望向元容,神色多少带着丝惶恐。
  朝凤殿的那场大火还历历在目,元容蹙眉,指尖习惯性的抚上胸前垂下的秀发,微微转着圈圈,这些年她经历的一切,都像个巨大的谜团,把她紧紧包裹在里面,她四处寻找出口,却怎么也找不到。
  只是这次,元容确定了,乐衣是赵衷的人,可他为什么要在她身边安插人手,那场大火之后乐衣又去了哪里?元容心里一点点的捋着那少到可怜的线索,更让她不解的是,乐衣隐了这么久,如今为何又出来了,赵衷又为什么把她送回了她身边。
  还有之前的那些事,从她入宫开始到现在,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花厅内,乐衣方踏进去,就看到与勺儿说着什么的元容,偶尔说道开心的地方,只用袖掩唇浅笑,少了些年少的丰腴,多了点弱柳扶风的味道。
  元容远远就看见了那一抹青绿,可是乐衣不开口,她也就不开口,只当没看见的与勺儿说笑。
  “夫人万福。”熟悉的女声响起。
  “起罢。”
  勺儿最后才反应过来,看了眼面色不改的元容,又望望低眉行礼的乐衣,眼睛骨碌碌一转,知道有些话小姐不好开口,她却是好的,“乐衣姐姐消失了这些日子,究竟去哪了?让我这个做妹妹的好生想念。”
  勺儿这话问得不客气,乐衣见元容没反应,知她是故意,心里暗笑,实话实说,“当时大火已起,夫人身边又围着一群婢子,奴婢自然是想法子把人都散开,不然您怎么出来。”
  “蒲宁她们是你杀的?”元容冷眼看着面前得体有礼的女子,丝毫想象不到她能下手抹去那么多条人命。
  “不,奴婢杀只鸡都不敢,怎敢杀人?”乐衣摇摇头,面容不改,“是常公子。”
  公孙常?元容瞳孔微晃,怎么也无法把城门下那个清风明月般的人跟杀人死亡联系到一起,口上却笑道,“哦?公孙公子不是言他喜静么。”
  “人死灯灭,就安静了。”相比那个爱背地里算计的笑面虎,乐衣还是觉得暴脾气的二公子比较可爱。
  “我一直以为你是卫皇后的人。”想来也是,要公孙常是个软弱可欺的,依赵衷的性子,又怎会把整个中都交到他手上。
  “奴婢是卫后的人,也是您的人。”乐衣觉得并无不妥。
  “忠臣不侍二主。”元容指尖轻点着椅侧的扶手。
  “奴婢对夫人自然是忠心的。”乐衣双手端在胸前,盈盈拜下,“陛下说让奴婢对谁忠心,奴婢就对谁忠心。”
  “那晚朝凤殿的那个女鬼也是你了?”元容没接乐衣的话,也没让她起身,只是脑海中突然蹦出了那抹素白的影子,黑发飘在眼前,挂在树上随风摇摆。
  “正是。”乐衣见她忽然问这事情,有些微怔。
  “李姑姑又是谁?”元容记得,那晚多少宫女被吓破了胆,还有个年岁大些的骇言是李姑姑的冤魂前来索命,不停地求李饶。
  “宫中的老人了。”乐衣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思索了片刻,又想到赵衷说凡事不要瞒着元容,才道,“陛下曾在朝凤殿中过毒,事后虽然性命无攸,但总归是要严查的,李姑姑不知怎么那么巧的去小厨房熬过东西,对证时她一口咬死了自己是冤枉的,可人证物证俱在,最后被一尺白绫活活的绞死在了牢房里。”
  “她是被冤枉的。”听那个宫女的意思,也是心知肚明。
  “那又如何,证据确凿。”乐衣感到有股寒气从地面上慢慢传来,“总要死个人,李姑姑无依无靠,便只能是她了。”
  “那卫皇后知道么?”元容再度开口,问的越发的犀利,事情发生在她的宫里,依着卫子和的聪慧不可能不知。
  勺儿开始只是听着,这会听元容扯到卫皇后身上,心头一惊,连忙看向乐衣,暗自里轻拉了下元容的衣袖,有些话可以问,有些话可不可问,尤其是关于卫皇后的,那个仙去的女子,是陛下的心头的朱砂痣窗前的明月光。
  乐衣没吭声,只双眼微垂的看着三尺内的地砖,许久,久到元容都要放弃时,才听她缓缓开口,“那是卫后的寝殿,您说呢?”
  他们都知道的,元容觉得不可思议,她走到乐衣面前,然后缓缓蹲下,“这可是弑君!”
  赵衷得多爱那个女人,才能任由她挑了个替死鬼。
  “正因卫皇后知道,所以陛下才活着。”不管开始卫子和与赵衷有着多少的阴差阳错,那个女人终是护着他的,可当年的她是那么弱小,陛下又是多么的意气用事,她在皇权的争斗下不停地周旋,直到最后在甬城一命换一命。也许是那一刻,陛下才真的看清,他真的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护不住,是那个女人,伸手把他从阎王殿里拽了出来。乐衣抬头看着元容,“夫人生了这么一张脸,会长命百岁的。”
  “是么。”元容不知道该不该笑,嘴角扯出个僵硬的弧度,又瞬间收了回去,“下去吧。”
  “谢过夫人。”乐衣跪了许久,却无半点的不适,起身后又对着元容拜了一礼,才迈着小步退下。
  “小姐。”勺儿见乐衣身影出了花厅,两忙上前一步扶住元容,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她们知道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多了,这很危险。
  “所以陛下才把乐衣又送回来的么?”元容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勺儿想了许久才顿悟,“小姐的意思是乐衣姐姐是用来监视您的。”
  “也许是为了护着我也说不定。”乐衣的出现和方才的话,都让元容心里升起一股浓烈的不安感。

  ☆、崖上青松

  九月初,元容已经入中都月余,明显的感觉到了府内侍卫的变动,她信不过乐衣,暗地里让勺儿偷偷出门打听过,却始终得不来什么消息。
  “那丫鬟又出去了?”公孙常把玩着折扇,听着侍卫回报。
  “说是出门采购脂粉,属下派人跟了她一路。”侍卫抱拳而立,声音低沉,“不过,消息咱们都封了,丁点的风声都透不进来。”
  中都已经有数日无人入城,但凡心思细些,都会嗅到其中的猫腻。
  “叛军到中都还有多久。”公孙常眯着眼,心里也在数着日子,西梅河岸已破,一路上再无更好的屯守点,赵涉不久便可直入中都。赵衷那边的消息早已传来,让他弃城退去开安府,皇城一弃,可就是向世人宣告天下易主。
  “泰京、宋府、惠城不战而降,迎叛军入内,依这速度,不出九月,便可抵达中都。”
  “中都的老狐狸们肯定看出了端倪,你派人把他们给我看的严严实实的,有异动的话杀无赦,反正这些老匹夫多一个少一个与咱们都无关。”
  “是。”侍卫应下。
  “等赵涉的军马过了易县,咱们立刻撤离。”公孙常盘算着时间,又提笔写了封信留给乐衣,至于元容,等赵涉入城,该知到的不该知道的,她便都知道了
  “小姐。”勺儿端着两盒从香宝阁带来的胭脂。
  元容心思不在胭脂水粉上,挥手屏退身边伺候的人,才道,“外边如何,可有什么消息。”
  “并无,跟往日一般,只是这胭脂越来越差了。”哪有什么消息?勺儿觉得自家小姐自从回到中都,就敏感了许多,说着顺手打开给元容看,色有点寡薄,味道也不及当初的浓郁,远不及当初,“香宝阁的老板直言如今出城不易,这已是顶好的了。”
  元容捏起面前的小盒,仔细端详,眉头微蹙,里面配了香露,老板显然用过心,可终究不是鲜物,味道成色差了原来一大截,“制口脂的花草都进不来了么。”
  如今赵衷还远在回廊,按着当下的局势,□□是不会回来了,那么她呢?手中的胭脂红刺的元容眼疼,她被送回中都,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为之?还有公孙常,除去城门的匆匆一别,元容就再也没见过他,只知道他调派着府内的侍卫,层层替换。还有乐衣,元容暗自里试探过她,依旧如当年在宫中一般,不显山不露水,太怪了,所有的人都太奇怪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这个并不寒冷的九月,元容深深地感到了外面危机四伏,风雨将至。
  九月二十三,赵涉铁骑踏过易县,直抵中都。
  元容是被外面震天的号角声惊醒的,此刻的天还未亮,牛角号声震醒了整座中都。
  “小姐。”勺儿只胡乱穿了件衣裳就冲了进来,连房门也未敲,“外面出事了。”
  元容反倒静了下来,勺儿怕她害怕,只握着元容的手安慰她,她的手冰的吓人,反衬得元容手温正常。
  乐衣晚一步而来,妆容依然得体,身后跟着的几个小丫鬟瑟瑟发抖,弱小的人总是本能的感受到危险,连手中的衣袍都端不稳,“天亮了,夫人更衣吧。”
  四目相对,空气一时有些凝结,又过了些时候,元容才就着勺儿的胳膊起身,展臂而立,凤眼半弯笑道,“今个可比往常早了些时辰。”
  “是。”乐衣应下,不再多言,挑了件素净颜色的衣衫给元容换上。
  “我向来喜绛紫嫣红,不爱这烟烟粉粉的,看着太清寡。”元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精致的珠缨轻垂而下,更显窈窕的纤弱之姿。
  婢子们相顾一眼,连忙垂下头没人吭声,衣裳是乐衣挑的,纵然她们知道元容的喜好,也不敢当面驳了乐衣的面子。
  “可夫人这身装扮,是极美的。”乐衣温和的声音响起在屋内,让人如沐春风。
  若不是外面兵器号角声不断,元容真要当今天是个平常日子了。
  赵涉骑在马背上,眼前是高高耸立的城墙,背后是他谋划了多年的万里江山,只要一步,眼前的身后的,都将是他的。
  十万兵马立于城下,兵将的高呼声响彻天际,如怒涛疯狂的拍打着礁石,豪放而热血,乌青的盔甲闪着冷冰冰的光芒,战刀被擦的雪亮,纛旗高高的飘在风中,猎猎招展。城楼之上只有几队士兵,公孙常不在,内部早已乱作一团,无军令,谁也不敢广开城门,中都和其他地方不同,中都,是皇城。
  “怎么样?”领队的士兵心里没底的很,赵涉只围,不攻,悬殊的军力让他越发的绝望。
  “昨夜数位大臣被暗杀于府内。”公孙常失踪,重臣被杀,带来的没有一条好消息,守卫看着城下黑压压的大军,声音都打颤,“现在可如何是好?”
  战,如蚍蜉撼大树,是万万不能;降,他们便要背负起世人的骂名。
  朝阳升起,披着金纱阔步而来,城下战士的声势也随着太阳的升起而越发浩大。
  “开城门。”领队下令。
  “是。”守卫挣扎许久,才抱拳,纵然心有不甘,可城下波浪般起伏的身影已经压垮了他们。
  同日,梁南王赵涉不费一兵一卒,军队高呼震天,中都广开城门,不战而降。
  “叛军入城了!痹莅簿驳淖诿倒逡紊希枵蹈盏阶毂撸址帕嘶厝ィ聪蚶忠碌难凵褚惨蝗缂龋缪俺O辛模肮锍F橇恕!
  要是公孙常还在,要是他下令护城,赵涉军入中都,怕是不会这般快。
  “前两日就离开了。”乐衣想起公孙常给她递来的信,恨不得撕碎了他,好人都让他做了,自己反倒要给他善后。
  “那我呢?”
  “夫人安心,先用些朝食不迟。”乐衣话音未落,就听见院内传来阵阵脚步声。
  赵涉入宫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他对诛杀太监和后妃没什么兴趣,只放手让下边的人去做,那些娇生惯养的女子落到粗鲁的兵将手里又能落得什么好,有几位刚得知消息就投了缳。
  宫内的妃嫔有人愁自然有人无畏,苏思婉就是其中一个,仁喜殿殿门大开,风沿着地面吹来,良缘立在苏思婉身后,小心地给她捶打着肩膀,外面传来男人的吵杂声和女子的哭声,唯独仁喜殿,无人踏足。
  “大事已成。”苏思婉闭目养神,“父亲也该安心了。”
  “恭喜夫人。”良缘看着面前的女子,颈部曲线柔媚,肌肤如当年一样白皙,只是却少了做小姐时的那份明媚。
  “夫君被赶下龙椅,我的荣华便也到头了,何喜之有。”
  “南梁王不会委屈夫人的。”良缘动作微滞,继而又轻捏着苏思婉的肩膀,“咱们苏家可是从龙之功。”
  “夫人。”仁喜殿的一位宫人匆忙跑进来,中途被绊了跤都不觉疼,“公子,公子来看您了。”
  “我哥来了?”苏思婉眼神骤亮,方才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
  远远就看见一身玄色的铠甲,苏思婉起身,慌忙的向前奔了两步,才想起女子该有的礼节,站在原地等着兄长。
  “婉婉。”苏朗沛剑眉星目,将见就把苏思婉拥在了怀里,鼻尖磕到盔甲,疼的苏思婉想哭,就听男人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这些日子过得可好。”
  “哪里好,成日里担惊受怕的。”苏思婉推开他,抹了抹眼泪,“爹爹身体如何,娘每到这时候就头疼,如今好了没?”
  “母亲一直牵挂你。”
  “我也念着母亲,哥哥何时带我出去。”苏思婉点头问道。
  “你贵为夫人,怎能随意进出宫廷。”看着苏思婉脸色微变,苏朗沛也不敢看她,只低着头小声道,“芸儿还小,过两年才及笄。”
  “可我是赵衷的夫人,如今南梁王入宫,怎能继续呆下去。”苏思婉心里多少有些动怒,“当年父亲若是选我嫁入南梁王府而不是大姐,日后也不用委屈妹妹了。”
  “大姐人都不在了,你说这些还有何用。”苏朗沛拉了下苏思婉的衣袖,示意她死者为大。
  苏思婉心里郁闷,又不好再与哥哥争执,片刻,才又开了口,“王爷若是称帝,后位该如何?”
  如果她没记错,姜家的那位小姐如今可还是赵涉的正妃呢。
  “姜家想也不用想,刚出事人就被锁在宅子里了,如今怕是更落不到好。”苏朗沛想了想,之后才正色道,“赵涉如今人在大兴宫,你不若去一趟。”
  大兴宫冰冷而庄严,长椅雕刻着驾云而上的巨龙,赵涉一个人安静地呆在殿中,伺候的人都被隔离在殿门之外,他看着墙上巨幅的河山图,手指一点一点抚过,“父皇,你曾说天下只会是太子的,可曾想有这么一天,所有的一切都落在你从未正眼看过的儿子手中。”
  嘶——
  腰间的佩剑被猛然抽出,闪着冰冷的寒光,由上及下,巨大的画卷被破成两片,似不解恨,赵涉剑越舞越快,最后画卷变成片片碎片,扬撒而下。这条路他走了太多年,赔上了他最宝贵的一切。
  “王爷。”殿外传来沉稳的声音,“您要的人咱们找到了。”
  “把她带进来,你们退下。”赵涉闭上眼睛,再睁开里面的愤怒便荡然无存。
  元容从未想过会再次见到赵涉,更未想过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前的男人立在一地纸片中,双手背在身后背对着她,“姓顾的果真不曾欺我,你真的还活着。”
  姓顾的,顾子期?他和赵涉有合作!元容眼神微晃,可是,他说她活着是什么意思?
  殿门被重重掩上,赵涉才面无表情地转身。
  眼前的女人褪了重紫色,水青色的襦裙上染了点点的红,云鬓微斜,娥眉淡扫,许是有些认命,丹凤眼微微垂下,里面多了一抹说不清的道不明的情绪。
  这模样一时半会竟看的赵涉有些移不开眼。
  这么些年过去,那个有些模糊的身影,因为姜元容的突然出现而猛然的清晰起来。
  赵涉一直知道姜元容和卫子和长得像,可他却从未对元容动过心,像又如何,她不是三娘。纵然相似的皮囊下,她也不是那个素有“则另天下男儿羞”名声的高傲才女,不是当年那个在上元节与他连答数对的伶俐女子,更不是那个在寺庙误打误撞连路都认不清楚的迷糊姑娘。
  世人都道卫家三娘才名显赫,性子清冷,赵涉每每听闻都觉得可笑,他们从不知道子和是多么有趣的姑娘,她看他的时候总清秀的脸庞总会浮起一朵红云,羞羞怯怯甚美。
  可是连赵涉自己也忘了,究竟是什么时候起,子和看他的表情没了欢喜。也许是她成为六皇妃的时候,也许是他默许母妃把她推给赵衷的时候,卫家没有兵权亦无实权,他喜欢她,可他不能娶她。赵涉看着大兴宫中背光而立的女人,身材窈窕,一身的青烟白,就像那年的她泪流满面的质问他的模样,也好似那天起,子和的目光开始不在停留在他的身上,许久的迷茫后伎聪蛄苏灾裕歉龀晌怂蚓哪腥恕!
  那时候的赵衷心无城府,就像万丈悬崖上青松,迎风而立,不懂隐藏,浑身都是生命的力量。就像一束光,照的身边人肮脏的心思无处可藏,更让他看到了自己的狼狈。
  前太子的死是他们兄弟几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合作,为了扳倒太子,他们谋划了整整三年,那个男人太优秀,优秀的让人害怕。果然,太子一死,赵衷和皇后朝中的地位瞬间被扭转。
  这么些年,他们韬光养晦,为的就是可以成为天下之主,父皇知道,朝臣也知道,太子已逝,剩下的那位嫡子,天真骄傲,远远不如他们。几年的权力斗争让一向心高气傲的贺皇后熬干了心血,赵衷哪怕坐上了帝位,头上也始终悬着一把利刃。
  他们磨掉了赵衷的骄傲,把他一起拖到深渊之中,赵衷开始变的算计,算计一切,从前朝到后宫,就像当年的他一样。赵涉觉得,他对赵衷与其说是掠夺,不若说是想要毁灭,把他变得和他一样,然后抹杀。
  可为什么子和看向赵衷的目光却越来越心疼。
  赵涉步子迈的不大,他踱步到元容面前,不得不说当元容褪却华贵的朱红宝钗,换上这身装扮,真的好似另一个卫子和,另一个活着的卫家三娘。
  “你明明答应我的。”赵涉忽然开口,指尖碰到元容的衣领,在接触到她脖子的瞬间骤然收紧,“我说过会娶你,会把天下最好的东西送与你,你为什么要救他!”
  呼吸停滞,元容眼睛骤然放大,连忙伸手去抓掐住喉咙的手掌,随着赵涉表情的变幻,她忽然想到了那名多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的女子,隐约也猜到了方才赵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