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农门锦商-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氏忽然看向小闺女道:“好儿,你猜娘在去文秀镇的路上遇到谁了?”
好儿一愣,问道:“娘,你遇上谁了?”
☆、173扩建
“北封县的大善人胡老爷。”温氏笑着说道。
原来她驱车前往文秀镇的庄子,途中陈六声为避让另一辆冲撞而来的马车,导致自个的马匹受了惊吓,眼看就要把控不住,突然凌空飞出一个人来,稳稳地伏坐在马身上,抱住马头,那马儿竟然慢慢地地安静下来,另一匹马也跟着安静了。
“娘当时都吓呆了,好半响才回过魂来,那马儿一旦惊吓狂奔……”温氏心有余悸地说起当日情形,脸色有些发白,若不是正好遇上大善人胡老爷,她的小命十有八九丢在了那边,再也见不到她这三个懂事乖巧的儿女了。
好儿兄妹仨听得也是心惊胆战,牲口受刺激狂奔,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三人都不自觉地抱住温氏,好险啊!他们差点就要见不到亲爱的娘亲了!
好一会,好儿才问道:“娘,是什么马车那么横?”
温氏摇头道:“当时娘坐的马车刚刚过了坎儿口,速度也不快,娘就听见陈六声惊叫一声,等娘探头出去砍,就看见对面一辆马车直冲了过来,陈六声估计也被吓到了,要避让也来不及……后来那马车奔出去老远,还是大善人胡老爷的一个随从,骑马追了过去,不知用什么手法,制止了那辆失狂的马车。”
温氏说,那失控的马车是北封县一富贾人家的,里面坐着两名家眷,赶车的车夫和随行的小厮,也不知道马儿为何突然发狂,他们也被自己的马车吓着了。那两名家眷认得胡老爷,连声道谢,又过来跟温氏道歉。
“胡老爷也是去文秀镇,想不到庄子就在咱们庄的隔壁。”
好儿微微地笑,她早就知道了,上回在彭城相遇,对方还给了她特权,随时可以去他庄上观赏石头花。这事儿,她没跟家里人说过呢。
娘儿四个又聊了片刻,才各自散去歇息。
常乐主管几个县镇的巧味道系列店,及江东和北封县的酒楼和海味干货铺,以及蔬菜超市,陈有平作为他的助理,两人是从进入十二月起就忙得不可开交。召集每个县镇的分店的员工开年终大会,派发年货和红包……年二十七这天,两人终于忙完一切,赶回了落日村。
兄妹仨都聚在阿旺的书房里,小哥俩看书,好儿则看账面。今年的收益,又比去年翻了好几倍,这是因为开了好几家巧味道的缘故,原有的店营业额,也在稳步中上升。一番统计下来,今年的收入可不是近两万而已。
好儿侧头看了看阿旺和小树,干咳两声。小哥俩同时看过来,阿旺关切道:“妹妹,怎么咳嗽了?叫陈嫂给你炖些雪梨冰糖水喝。”说着就要朝外面唤林小当。
好儿忙摇头道:“哥哥,不用了,我没事。”说着抿了抿小嘴,坐过去神秘兮兮道:“哥哥,小树,你们猜下,咱们家今年的进账?”
小树道:“四万?”
好儿笑着摇头。
阿旺想了想道:“去年是近两万,今年咱们家开了好几间铺子,生意都很好……五万多?”
好儿再次摇头,小树笑嘻嘻道:“妹妹,难道是十万两?”
“你倒是会想。”好儿笑睨小树一眼,让小哥俩凑近来,低声说道:“不是四万也不是五万多,是四万九千八百九十八两七钱。”
“哇!这么……”小树惊喜得话没说完,就被阿旺捂住了他嘴巴,“小树,小声点儿。”
“嗯嗯。”小树忙不迭地点头,眼睛往外面的起居室门看了下,雀跃兴奋溢于脸上。阿旺也是一脸笑容灿烂挡不住,差不多五万两银子!
好儿也非常开心,她习惯在去除各项开支后再统计,包括海味干货铺的常乐那份股。这个数字就是全年的净利润,每一个子儿都是她们家的。好儿此刻觉得已经很满足了,每年都能有这个数字收入,十年内,她们就能有几十万家产,这还不包括那些不动产。
嗯,是时候在江东县城里买一座宅院了。好儿心里想道。
至于明年的发展计划,白天里一家子已经跟常乐、陈有平商讨并取得一致意见,那就是暂停开新店,维持原有现状,重心放在如何使营业额保持稳定并持续升温。
常乐和陈有平走后,好儿一家又商议了一番,决定明年再继续购买土地、庄园。好儿还打算,私下里要叫常乐也买些地产。
明年,阿旺、四儿都会参加院试,如果两人都能通过,到时候境况又会不一样。
拜年神,贴门神,年夜饭,守岁,领红包……不知不觉,又过去一个年,而好儿,也踏入了九岁之龄。
不容易啊!她竟来了这里五年!回想这五年点滴,好儿如坠梦中般,只觉得身里身外分不清,可不管她如何眨眼,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地存在。那个世界,离她是越来是越遥不可及了。
过年期间,天气很奇怪,白天晴朗,晚上下雪,往往一睁开眼睛,就又听得平卉或小安说,昨夜又下雪了。下人们把雪扫除干净,用板车运出外面的路边倒掉。院内外的果树花树都被涂了石灰,裹了稻草御寒。大棚蔬菜保暖措施等做得较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常家如今跟温家做了邻居,两家走得频繁,四儿六儿经常过来,宝儿和铃儿这两个小布丁,跟在哥哥身后亦步亦趋,他们也不愁没玩伴。小松,还有汤汤圆圆,就是他们最好的伙伴。
到得年初十,天不再降雪,时阴时晴,总体来说都算是好天气。温氏就找村长万友田,提出想把自家宅院和菜园果园后面的地都买下来。
万友田对温氏一直印象良好,不仅是因为同情的成分在内,温氏善良朴实厚道,待人亲和明理,而且极有礼数,逢年过节都会给他家和里正家送礼,早年穷,送菜蔬,后面日子好起来了,送的礼也跟着上档次,过年时,还会给几位村老们也一并送上年礼。
最让万友田欣慰高兴的,是自家长子下半年在苗花镇开了家铺子,温氏动用自己的人脉,给他家铺子拉了部分稳固客户。不得不说,温氏在做人待人上,有情有义,真的是让人无可挑剔。
听温氏说要买地扩建,当即一口应承下来。第二天便带了人去丈量土地,后面一片共四十五亩全买下来。只等开年后,衙门办公了,便去过户办理地契等手续。
元宵前一天,常四婶找温氏合议,说干脆两家合一起做汤圆吃,温氏一口答应下来,两家是邻居,大人合得来,娃儿们也合得来,在一起吃汤圆,热闹又开心。
做汤圆的地点就在常家,温氏让付秀梅和东信媳妇拎了材料过去,温家有温氏、付秀梅母女、东信媳妇及平彤,常家有常四婶和两个媳妇,一屋子女人坐在常家宽敞的厨房里,一边包汤圆一边闲聊,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倒是热闹非凡。陈小安和平彤两小姑娘,毕竟尚未出阁,在这些已婚女人面前,就显得文静少语些。
蒙氏忽想起道:“你们听说没有?小货郎家在宜城开了一家酒楼,邱三彪家也跟着去那边开了铺子,黑五娘那天在村里碰到王月兰,就问她家做什么生意,王月兰支支吾吾没说清楚,只说小本生意,不比那些捞田螺挣大钱的。”
温氏无奈笑道:“打从我带娃儿们来这里落户安家,她就对我横竖看不惯,我怎么做、怎么过,她都能有话挑。我跟她,或许是上辈子有怨是咋的。”
常四婶道:“慧娘,你理那些人干啥?行走端正不怕影子歪。她过她的,你过你的,甭管咋说,啥时候四婶都是站你这边。”
女人太能干,总不是好事。蒙氏心里暗暗说道,抬眼瞟见弟妹江氏正打眼看温家的两小丫鬟,眼中带着一丝渴望和羡慕。蒙氏扯扯嘴角一笑,心里对江氏有些不屑。
煮了四大锅汤圆,温氏让付秀梅和东信媳妇扛了两大锅去三园,给温家长工和其他下人们吃。自个做的汤圆,皮薄馅多,糯米精纯,吃起来非常香甜可口。汤圆个头儿小,好儿一口一个,一顿竟吃了十一个汤圆,是有史以来吃最多的一次。
出了元宵,梁开仁果然很准时地带工队过来。好儿把已经画好的平面规划图给梁开仁过目。
好儿的规划是,三园的土房在推倒后都开垦为菜畦。新买下的土地,将起高墙将之统统砌围起来,再间隔为几个区域。靠果园那一段的土地,将开垦十五亩为果园,毗邻过来是十亩菜园。以此为界限,将温家小院后院的墙都打掉,顺延后面新买的土地七亩,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居住地,在里面建若干单间,以及一些独门独户小院,专供温家下人居住。
再过去,就是余下的十三亩新买土地。好儿将这十三亩又划分两部分,其中打通相连一、二菜园,八亩暂时空置,啥也不做。温氏三人虽然心里奇怪不解,却也没有追问,他们知道,好儿做事,从来有自己的主见,而且是能为家里赚来大钱的主见。
好儿画的大型住宅地平面图,从大门进去,一条可容两辆马车并排而过的宽敞大道,一直通到尽头。道路两旁,是绿化的树木和苗圃,这些绿化带后面,才是建成居住的单间房及各个单门独户的小院。
根据平面图缩放比例,好儿一共画了两排单间房各五间,呈L型。门前有走廊可以遮阳挡雨,晾挂东西。接过去便是一户户小院了,每个小院之间高墙隔开,小院入门的围墙较矮,将来会在墙下种植一些爬藤植物进行美化。每个小院的面积大小不一,房屋数目有多有少。小院背后一律留有些空地,是给将来住进去的人开垦作为菜园供应自个吃用。
而原来的鸡舍和猪舍,将移到一园后面新买的土地重建。
梁开仁看完图纸,对好儿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174翠苑,死契
二月,春寒料峭,时有冷雨,阻缓了起房的进度。
阿旺要备战四月的院试,留在家看书,温氏、好儿亲自送小树到江东县城参加童生考试。
年前委托梁金顺寻房也有了消息,好儿母女忙去相看。梁金顺说,原主人是外地商贾,当初买下这个宅院作为过渡期,如今买了更大的宅子,留着无用,便委托牙侩出手。
宅院位于果子街,离好儿家的酒楼不远,步行一条街就到。就处在巷子入口处,交通方便,周遭环境也清静。是个两进院落,前院稍小,倒座马房客厅书房俱全,后院正房东西厢房俱全,正房一侧有过道通往后面,夹弄对面是一排后罩房。
母女俩一一看过,觉得房子整体可以,去自家铺子近,往东风学堂也不算远,唯一不好就是没地龙。好儿想着也不是固定长住,没有地龙,就烧炭盆,自家如今的条件也不是烧不起。
“这宅子在我手上快两个月了,大多数人来看了都嫌没地龙,少数人还觉得宅子偏小,前院显得小家子气。”
梁金顺站在前院里对好儿母女说道,“人口多的,住这的确太窄,有点身份的人家,也的确这宅子显得小气。要是不作为固定长住,没那么多讲究,倒是不错的选择,清静、出行便利,价格跟旺街那边的,可低了不少。”
好儿和温氏就点点头,表示赞同。梁金顺便热情殷勤地把一切手续都给办妥帖了。
钱松劲得知小树考童生,好儿家买下新宅子,便派了身边的管事带人过来帮忙打扫卫生,让温氏有事吩咐管事去做便是。
钱松劲的好意,好儿母女是心领了,可不敢真的去使唤人家管事,待打扫完毕,每人给了一个红包,给管事的红包自然是丰厚得多。管事推辞了一番便收下,笑吟吟地跟温氏告辞,带人回去复命。
眼看买家具是不赶趟了,温氏坐马车亲自去县试大门接小树,好儿则去酒楼吩咐厨师做小树爱吃的田螺鸭脚煲,再炒几个小树爱吃的菜。
刘四宝如今做掌柜是游刃有余,从内向少言变成一个开朗会说话的人,让好儿感叹实在是环境改变一个人,难得是刘四宝仍秉持了他的老实忠心。
“四宝叔,你什么时候娶新娘子呀?”好儿坐到柜台另一个凳子上,笑眯眯地凑刘四宝跟前问道。
刘四宝腼腆地笑道:“我娘找人算了日子,定在四月初八。好儿,到时候你们家可得来喝喜酒。”
“那是,谁的酒都可以不喝,就四宝叔的喜酒不能不喝。”好儿笑呵呵地应道。
刘四宝自从在酒楼做事,一直勤恳老实忠心,绝不偷懒耍奸,遇上不懂就问常乐,进步很快。在酒楼做事挣了钱也不乱花,除了交给他娘一些钱,自个都攒着。
去年刘四宝一口气起了四间青砖房,立即就有媒婆找上门来给他说亲,还真说成了一门亲事,姑娘是乐民村姓郑家的,温氏当时听说后,还找郑文祝打听了下,竟然就是郑文祝本家一个叔的大闺女,郑文祝说他那侄女勤快贤惠,说刘四宝娶了他侄女肯定错不了。
其他的伙计,这一两年里也大都或成了亲,或说了亲事,家里要么买了牛,要么起了青砖房。令旁人羡慕眼红不已。而他们也格外珍惜这份差事,要是不做好,被东家解雇了,那才是哭都没地方哭呢。
傍晚时分,温氏和小树回来了,一家三口就在自家酒楼的一个包间里吃晚饭。好儿看见小树脸上没有丝毫的沮丧,心想这小子估计是考得挺有信心。
不等她问出口,温氏在旁就说开了,“小树说了,这次的题目他都会做,都是夫子教导过的,娘觉得啊,咱小树这么聪明,肯定能答题答得好。”
好儿就问道:“小树,你觉得题目难度大吗?”。
小树吸了一只田螺,咂巴下嘴,才笑道:“我觉得有小部分题算有点儿难,其他的都还好。娘,妹妹,不是我吹牛,我走出试场时,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题目和我的答题,我觉得回答都很不错,肯定能通过。”
好儿不禁笑道:“那你有信心进前三吗?”。
“没有,进前二十的信心我还是有的。”小树调皮地说道。
第二天,温氏带小树携礼亲自去拜访夫子。显然那位夫子喜爱小树,让小树把题目和答题都说了一遍,不住地点头。尔后把几道题给小树又讲解,说若这么回答会更好。温氏不懂这些,看着小树可爱自信的脸,目光充满了温柔和慈爱。
从江东县回来,阿旺迫不及待问起考试情况,小树就又回答一遍,阿旺就笑说小树肯定能过关。
不几日放榜,果然在榜单上看到温嘉诚的名字,就排在第十三名的位置。一家人可乐坏了,回到家中,温氏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几乎全都是小树爱吃的。
“娘,今晚我要和娘一起睡。”吃过晚饭,一家移步到温氏的起居室喝茶闲谈,小树靠在温氏怀里撒起娇。
温氏搂着小儿子,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小树今晚就在娘这边睡。”
“哥哥也一起过来,咱们一家睡一块儿。”好儿在旁笑说道。
他们一家人,同住屋檐下,还没同睡过一张床呢。一家躺一块儿,更能增进他们的亲情。
温氏笑道:“好,好,咱一家子今晚就睡一块,好好说说话儿。”
阿旺高兴地道:“那我把被子枕头抱过来。”
小树赶紧钻出温氏怀抱,拉了阿旺就往外走,“我跟哥哥一起去抱被子枕头。”
小哥俩出去了,温氏进内室看了看大床,“好儿,这床不够大啊,今晚都打地铺吧,多垫一床被子。”
“呵呵……有床不睡,咱们一起打地铺。”
好儿也来了兴致,帮着温氏在地上铺草席,铺垫被。打地铺,好像又回到了当初住破庙时的感觉呢。
阿旺和小树抱了被子过来,看到地上的棉被,不禁愣道:“娘,咋打地铺?”
温氏笑道:“娘刚才比量了下,床不够宽,太挤了睡不舒服,咱一块打地铺,多垫一床被子,屋里有地龙,冷不到咱们。”
小树把被子枕头往地铺一放,笑道:“娘,把灯一黑,好像又回到了住破庙那时候。”
阿旺也笑了,说道:“咱们住破庙那会,屋里可没这么暖和。”
他至今都忘不了,最冷的时候,裹着被子,棉衣外套全都盖上,一旦火盆熄了,也抵不住那股冷冻。好在,他们都是能吃苦的人,最艰难的时光,都给熬过来了。
温氏帮着儿女铺被褥,轻叹道:“是啊,那会儿咱们吃的苦头……总算都挺过去了,迎来如今的好日子。”
“娘,更好的日子在后头。”小树在地铺上打了个滚儿,抱住温氏胳膊,一脸笃信道,“娘和妹妹等着,我和哥哥,一定会让咱们温家出人头地。”
“娘,我打算过几天,就到县城去住,每天自个在家看书练题,平时方便去请教夫子。”阿旺说道。
“好,咱家也买有宅子了,以后就不用住在蔬菜超市后面的小院。”温氏拉着阿旺的手嘱咐道,“你把林小当带上,想吃什么就吩咐陈四娘,让她给你做你爱吃的。晚上看书不要太晚……娘让平彤也过去,晚上若是看书肚饿,就让平彤给你做宵夜吃。”
阿旺点头应着。其实他更想一天三顿能吃温氏做的饭菜,更想宵夜是温氏亲手做的。但是,家中事务繁多,需要温氏打理,他不能提过分要求,他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考取生员资格,让温氏脸上增光。
这一晚,一家四口排排躺在地铺上,垫着厚暖的被褥,盖着软而暖的被子,直聊到二更时分,抵不住困意才沉沉睡去。
三四月,春暖花开,芳菲落日河彼岸。
好儿家去年及年初栽种的各种花草树木,绿的生机无限,开得绚烂如画,从温家小院移栽过来的桃李,尤其开得醉人心田。新开垦的菜畦,种下了新菜种,新开垦的果园,种了成片的果苗。
三园和一二园之间的住宅小区,呈现一个全新的令人惊诧又欣喜的画面,笔直的大道通尽头,规划整齐统一的青砖平房,坐落在大道两侧,房子前是两行错落有致的绿化带,靠路边的是芒果树,里边是低矮的花草,所有的树苗和花圃,都用水泥砌围起来,不过一个巴掌高度,一眼望过去,就像一个个盘子,里面盛装着喜人的菜肴。
房子背后,明确地规划出可以种菜的空间。再过去约两米距离,就是菜园的围墙,分别有两个大门出入三园和一园。
好儿给住宅小区起了个名字:翠苑。用一块方正木牌写了,钉在住宅小区大门一侧。
要说看到这漂亮的住宅小区,谁最高兴,莫过于温家的长工们。尤其是跟温家签了死契的严峥、黄炳、李东信夫妇、文成峰等六人,因为他们享有优先权,可以自行挑选任意一个小院居住,等他们选完了,其他的长工才可以选择剩下的房子。
其他没有签死契的长工,原本是在犹豫不定,并持观望心态,他们知道大少爷四月要考秀才,就是想再等等看,若是大少爷考上了,他们就决定跟温家签死契。他们在没进温家做事前,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知道家有秀才的重要,那可是有脸面,能增光耀祖的大好事,做下人的,也能跟着享这种荣耀带来的好。
然当他们得知温家又要准备招人,不禁着急了,当初东家就曾说过,今后招人,一律签死契。这新房子刚建好,若是招新人进来,那他们可就完全得靠边站了。
晚上,廖应来等四人都有些睡不着,就聚在龚桂子夫妇住的小院里说话。打从新建房子,他们所有人就分散暂住在前院、西跨院内的两个小院里,每两人住一间。
“东信哥,你们签死契,真的不后悔?”廖应来和陈办先后发出疑问。
☆、175退礼,秀才
不等李东信开口,文成峰便白了他一眼,“应来,这话你们可问了好几遍了。你以为我们是小毛头,想都不想就去签死契啊?我们可都是想清楚了,心甘情愿跟定东家的,现在不后悔,以后也不后悔,将来我的子孙后代后不后悔,那就不是我管得着了。”
陈办犹豫不安道:“我们就是心里没个底儿……我们也看见过那些跟定东家的,是得了不少的好。可是,东家现在也就开几个铺子,钱财多些,要说其他的就……我心里不踏实。”
李东信看了大伙一眼,说道:“这话本不该我说,免得你们说我抱东家大腿。咱们都是一起来的,穷人家没那么多心思,我去过不少地方干活,就数在这做得最舒心。基本上是东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他掰着手指头数着,继续说道,“也没那么多限制,只要干好活儿,不去做坏事,惹麻烦,爱去镇上多久都行。工钱高,逢年过节有好酒肉,有年货,有红包,一年四季还有一套新衣服。这些大伙都得着,我没瞎掰吧?”
“是这样没错。”廖应来点头说道。他以前呆过的东家,只给工钱,包吃住,其他的一概没有。
“再说回头,我们刚来那会,东家给我们换全新的被套床单,看棉胎太破旧了,还给换成新的。我记得我们当中有五个人得了全新的。”
严峥、黄炳、陈办陈法兄弟俩,就都点点头。李东信再次提起这些,他们当初感受到的温暖善待,犹在心头挥之不去。
“东家跟我们说话,从不命令打骂。就冲这些,你们说说,谁以前得过这样的待遇?这样的东家不跟,要跟哪样的?”
大伙儿赞同的同时,也沉默了,他们过去在别的地方做活,的确没得过这样的待遇,更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好东家。
文成峰道:“你们不想签,是怕东家只有几个钱,没权势对吧?我想的跟你们不一样,我只看到东家开了好些铺子,我还打听过,东家每次开新铺子,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就会去捧场。旺角酒楼的老板,你们知道人家背景吗?明家书局,你们都听说过吧?还有红莲绣坊,你们也都知道吧?东家如今是没自己的权势,可这些都是东家的贵人,有时候贵人比自己拥有的权势还要厉害啊。”
“我再说近的,大少爷聪明稳重,读书很好,我看大少爷面相,是个有出息的。不单是大少爷,二少爷也是,还有好儿小姐,那更厉害了。要不了几年,你们看着吧,东家这三个儿女,保准一个个是龙凤。”
龚桂子端了烧开的水进来,给每人倒上一杯,在李东信旁的凳子坐下,说道:“东家说晚上喝茶会睡不着觉,我就不给大伙冲茶了。”
李东信拍拍龚桂子肩膀,对大家说道:“桂子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当初要卖给东家,东家还不愿意,桂子坚持,东家才签了他死契。我也不能跟你们说死契有多好,反正吧,各人选择。”
龚桂子是知道大伙在说些什么的,他想了想,才说道:“我是自个提出签死契的,东家和少爷小姐心地好,一点也没有因为六声哥一家是下人就瞧不起,对我也是,还帮我成家,让我和三娘单独住个小院。这些东西,我就是再努力干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得到。我两口子,我以后的娃儿,就跟定东家了。”
一直沉默的陈法出声道:“办,我觉得东信哥他们说得挺有理的,要不,我们也签了吧?如果不签,以后合同到期了,再回到老家去,**干活也未必挣来这些,要再有点什么意外,谁能帮我们?”
陈法是弟弟,性子却比陈办沉稳得多,东家给的一切,他早就心动,只是哥哥不点头,他也不能因为心动就跟兄弟离心。如今听得文成峰那番话,他是听出点门道来了,能短短几年间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开铺买地买房买人,如果没有人相帮,就算做起来也会麻烦不断,搞不好还惹来祸事。
陈办低着头,又想了一阵,蓦地抬头道:“好,哥听你的,我们明天一早就找东家,把死契签了。”
廖应来、秦鹏愣愣地看向这兄弟俩,又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从眼里看到了动摇和决心。
翌日一早,廖应来等四人吃过早饭,就找温氏说他们都想清楚了,都要签死契。温氏见四人是心甘情愿,便叫陈六声拿来契约文书,让四人看过后,签字画押,再交给好儿保管。廖应来等四人一旦签下死契,反而心头一阵轻松,想到以后能一家人都住在翠苑里,心情就像落日河上的春风,轻快飞扬。
时下正是农忙时,温氏集中这些长工,说等农闲了,就让他们分批回家,把家属都迁来,到时候温家会根据各家情况安排活儿。
四月,草长莺飞。
温氏把家中事情都安排好,一家人亲自送阿旺去彭城参加生员考试。
目送阿旺随众学子走进考场大门,好儿母子三人才转身离开。
这次送阿旺来彭城考试外,温氏还带上自家出产的桃李子、甜杨桃等水果,各装了两篮子,新鲜蔬菜四筐,酱泡菜每样取两小罐贮装,这是要送给陆家和明家的礼物,感谢他们对自家生意的暗中照应,以及老太爷和老太夫人礼待好儿一事。
陆老太夫人上次对好儿印象不错,这次听说好儿的母亲也来了,便让人带了温氏母子三人到她居住的荣华堂。
温氏已不再穿那种暗沉得连老人都不爱穿的衣裳,她一身素雅装扮,一只白玉如意簪子,一对翡翠镶珍珠耳坠,就能点衬出她的端庄秀美与温婉,丝毫不逊于城里大宅院那些妇人。倒是让陆老太夫人心里暗暗诧异。而温氏的举止言行大方得体,进退得当,又让陆老太夫人不禁流露赞赏。心中却更加惊异好奇,她是在大宅院里打滚过来的老人了,什么样的人事没见过,在温氏身上,及所教导出来的孩子,她看到的,可不是一介农妇那么简单。
一番闲谈相当愉快,陆老太夫人婉留好儿一家吃饭,温氏含笑婉拒。陆老太夫人也就不强留,吩咐身边的丁嬷嬷,取红丝木翡翠绣珠的匣子,从里面选三样礼回赠好儿母女,又让身边大丫鬟桔梗,去老太爷书房那取两盒上好墨砚过来。
丁嬷嬷面上飞快划过一丝惊诧,转身进去备礼。再出来时,原本和气的微笑疏和有礼中多了一份恭敬。
从陆家出来,一家子去自家酒楼用了饭,返回宅子。好儿好奇地打开礼盒一看,惊讶地叫道:“娘,娘,这礼物好漂亮啊!”
小树正在观摩自己和哥哥的礼物墨砚,闻声转身走到好儿身边,一看那礼物也睁大了可爱圆溜的大眼睛。温氏从外间进来,目光落在好儿手中的物件,顿时怔住。
“这……这太贵重了。”温氏从好儿手中接过来,怔怔看了好一会,才轻吐一句话。
她手中拿的,是一支绿雪含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