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妾之女-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这样。三皇子没留神吃了亏,骂九皇子不敬兄长。九皇子便说五公主一向病弱,三皇子却建议她和亲北戎,是何居心。先时只是言语冲突,说着说着,三皇子就动了手。”靖国公补充。
阿琇囧囧的,这也行?
第204章 沈安是被人抬着回来的
“三皇子……”阿琇很是不解,三皇子的儿子,都比九皇子凤容年纪大了。按说,不应该这样没脑子啊。
皇帝叫洛吉入宫学,却闭口不谈和亲,那就说明皇帝本身无意叫大凤贵女嫁入北戎。
三皇子脑子被驴踢了,宫宴上提出叫五公主和亲?
“然后呢?”
两位皇子都动手了,皇帝什么反应?
初一摇了摇头,“陛下就很生气了,叫把三皇子九皇子拖了下去。然后,就散了。”
“这可真是。这件事,谁出门去,都不许谈论。”顾老太太环视了一遍春晖堂里的儿孙们,“皇子们怎么闹腾,陛下气归气,也不会如何。外人评说,只怕就要招祸了。”
众人都郑重点头。
下一刻,便听到顾老太太继续说道,“这就是妻妾众多的祸端了。若是专情一人,哪儿来的这么多事!”
众人沉默,阿琇咳声,总觉得老祖母对皇帝陛下很有意见的样子,幸灾乐祸不要太明显了。
就只是初一为自己的小伙伴九皇子凤容很是有些担心。原本很得帝宠的,万一因为这事儿被皇帝冷落了又如何是好?
不过转念想想,换他在凤容的位置上,如果有人提出拿他姐姐去和亲,那他泼人一脸酒又算了什么?不打得对方爹妈都不认得,决不算完!还哪里有什么功夫去想什么帝宠不帝宠的呢?
“回来早些倒是也好,能一同守夜。”靖国公觉得气氛有些凝重,憋了一句话出来。
一时守了夜,等过了子时,放过了烟花才各自散了。
要说这两位皇子险些互殴,也是叫皇帝看得目瞪口呆。最呆的还是北戎王子洛吉,好好儿地吃着宫宴喝着御酒,无端端就被三皇子一句话扯了出来,宫宴散后回到了四夷馆里,洛吉对着随从好一阵的抱怨,“成亲不成亲的我都不急,倒叫他当了枪头用。”
大年初一百官朝贺后,皇帝将凤玄宣到了宫里来听自己诉苦。
“朕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这一个一个的,总不能叫人安生。”已经脱下了朝服的皇帝歪在龙榻上边,连冠都去了,只光光的个发髻上头插了跟龙头簪,病恹恹的模样。
几个侄子暗潮汹涌,凤玄可不打算掺和进去,也不想接着皇帝这个话茬说下去,劝了一句,“孩子多了,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皇兄莫非还真为此伤了龙体?”
仗着皇帝的宠爱,凤玄修长的手指划过茶盏上的纹路,懒洋洋地说道,“瞧着皇兄如此模样,实在是叫臣弟难过。”
“朕什么模样?”皇帝不悦了。
“嘞上条抹额,那就跟坐月子似的……”话没说完,皇帝气得直接将枕头砸了过来。
“混账的东西!”皇帝指着凤玄骂道,“眼里还有没有朕啦?”
“都是实话。”从小被皇帝带大,凤玄也算知道自己的皇兄是个什么脾性,把枕头从脸上摘了下来,殷殷勤勤地塞回到了皇帝怀里,嘴里劝着,“您也说了,这一把年纪了。这么多年来,什么没经历过呢?如今为了两个毛孩子动怒,不值当的。”
皇帝一声长叹,“儿女都是债啊。”
转过头,目光炯炯地盯着凤玄,“兄弟也是。”
“是是是,我非但是债,还是孽债。皇兄,去岁咱们说好了的,等您这两位新贵妃的册封大典后,就让我回北境。这拖来拖去的,过了年了。为了不叫您堵心,要不我……”
“娶了王妃再走!”
皇帝摆手,“娶了王妃留个后,要不,朕愧对先帝。”
凤玄扶额,他就知道,与皇兄一处说不过三句话,便会绕到这个上头来。
索性就拖了椅子来坐到了龙榻边儿上,与皇帝正色道,“臣弟不是说了么,王妃须得是人间绝色才行。”
“可这天下,要什么样的美人儿没有?”皇帝捶胸,“只要你松口娶亲,朕下圣旨选秀都成哪。”
眼瞅着这老兄弟都要奔着四十了,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孙子都有了!
凤玄哈哈一笑,“选秀出来的,不过俗品。我的王妃,不能带半点俗韵。这神仙似的人,以后生出来的世子才是英杰。”
“那人家仙女儿,也不能看上凡人来嫁你啊。”皇帝只觉得老兄弟这想法,实在是太有些个叫他为难了。他君临天下,可也管不到人家神仙身上去啊。
凤玄反驳,“那古人还有仙女看上放牛郎的哪,好歹我也是先帝之子,天潢贵胄。怎么就叫人……叫神仙看不中了?”
他站起身来,脸色郑重极了,“若不能得仙子一般脱俗的人物为妻,我宁可终身不娶!”
皇帝张着嘴,一时半会儿的,想着斥责一下这个老兄弟,竟然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了。
半晌后,皇帝颓然地摆了摆手,“随你吧,朕倒要看看你能找到什么天仙来。”
“那我回北境的事……”凤玄得寸进尺地试探。
皇帝刚要说一句“想走就快走”,有内侍垂首进来,“陛下,丽娘娘在外边求见。”
皇帝顿了一下,抬了抬手指,“让她滚回瑶华宫去。”
内侍应喏,躬身退了出去。
“看吧,这就是庸脂俗粉了。”凤玄唯恐天下不乱地添了把火。
皇帝被他挤兑得险些老泪纵横,“快闭嘴吧你!”
凤玄想了想,还是决定直言进谏一把,“贵妃糊涂,好歹赔了皇兄多年。皇兄该罚罚了,消了气就好。两个侄儿呢,赶上了这样的母妃……臣弟还是那句话,皇兄您意思意思就算了吧。”
“你也滚!”
凤玄揉了揉鼻子,灰溜溜地滚了。
正月十六开笔开玺,新年头一遭朝会,几个御史联名上折子,弹劾两位皇子。
当然,皇子间的事儿,怎么能叫干架呢?皇帝下了谕,三皇子九皇子举止失仪,各自禁足,另叫工部建皇子府。不用问,这个皇子府是给凤容建的。
宫里,也不大不小的有了些变故。头一个,就是林贵妃丽贵妃两个,同样得了罚,在各自宫里闭宫思过。
不过这些,靖国公府里的女人们并不关注。
因为,沈安要参加春试,除他外,这次应试的还有阿珎的女婿范晋。霍青时也是今年应武举春试。若是中了榜,四月初还有殿试。
此外,八姑娘的大婚,日子定在了三月初。
都是费神费力的事儿,谁还有功夫去管什么皇子贵妃呢?所幸沈安那边自有二老爷打点,二太太虽然不好出院儿,可儿子春试的衣裳鞋袜都是她自己张罗的,这个谁也抢不去。
至于八姑娘,嫁妆等早就齐备了。温氏所要做的,不过是再带着人细细清点两次,若有一两样疏忽的,便赶紧着人补齐。
比起沈安和八姑娘,温氏更担心霍青时。
这孩子,父母有等于无。
温氏特意将霍青时叫了来,嘱咐他,“春试日子就快到了。你无事的时候,便往我们四姑爷家里多走两趟。好歹他是咱们大凤头一个武探花,有些经验的。”
“这还用姑母说?”霍青时笑道,“我早就往胡二哥家里走了多少回了。”
阿珏与他年纪差不多,胡武却是要更加年长几岁。
霍青时也不从国公府这边论称呼,只叫胡武一声二哥。
闻言,温氏也笑了,“就说你是个精明的。”
一旁的阿琇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温氏和霍青时都看她。
“这有个什么好笑的。”温氏有时候都搞不清楚这个女儿在笑什么。
阿琇忍笑摇头,“没,没什么。”
霍青时眯起了眼睛。
阿琇顿时敛容坐好了,眼观鼻鼻观心,十分的淑女。
“表妹?”
阿琇抬头眨了眨眼睛,那神色无辜极了,“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个笑话儿,与表哥无关的。”
从小一起长大的,霍青时哪里不知道她?知道这丫头心里不定想到了什么,说和自己无关,他傻了都不信。
不过,阿琇是已经订了亲的人,也不好如小时候那般呵两下痒痒或是笑闹一回。
霍青时起身告辞后,温氏才问阿琇,“到底笑什么?”
阿琇摇头,“没什么呀。娘,表哥比猴儿还精明呢,哪里用得着您为他担心这个呢。”
“又胡说!”温氏听见了猴儿两个字,斥了一句。
二月初九,春闱首日。
天还没有亮,国公府里众人就都已经起来了。沈安穿着一身儿素净的长衫,先往春晖堂里拜过了顾老太太,又拜了一回家里的几位长辈,然后才提着自己的考篮,带着两个小厮,去门口坐了车往贡院去了。
二太太倚在院子门口,也不知道是欣慰还是伤感,哭成了泪人儿。
春试一连三场,每场三天。
阿琇觉得,她堂哥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底子是有的。就只一样,看他那小身子板儿,有些清瘦,很不像他们沈家男儿的健壮身形。
也不知道这九天的功夫,沈安能不能坚持下来。
不但她担心,这九天里头,顾老太太嘴上说着随缘,可阿琇分明就看见她老人家每日里早起去偏间儿里拜菩萨。
好在,九天的功夫一晃就过去了。
散场那天,初一自告奋勇去接堂兄,温氏又安排了四个孔武有力的护院跟着。
结果,沈安是被人抬着回来的。
第205章 中了武状元哪
沈安被护院们抬了回来,将国公府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还是初一紧跟在后边,挥着手喊了两句,“大哥就是睡着啦!”
才叫人都放下了心。
温氏忙指挥着人将沈安送回去安顿好,想了一下,还是打发了人去请了大夫来。
又着人去厨房里吩咐将预备好的粥汤都送去沈安院子里。安排好了,才带了人往沈安那里走了一遭。
二老爷二太太都已经在那里了。
到底是父母,哪怕是听了初一说只是睡着,也是焦急得不行。尤其是二太太,守在沈安床边哭的什么似的。
沈安有父母守着,温氏和后边赶过来的三太太都不好多待,劝了二太太几句,便相携而出,带着初一一同来到了春晖堂里。
顾老太太已经知道长孙回来了,正心急地等着人过来。
一看温氏妯娌和初一来了,忙问,“安哥儿呢?”
初一笑嘻嘻的回道,“大哥哥上了马车就睡着了,到家了连叫都叫不醒,还是让人抬进来的。如今还睡着哪。”
听闻这个,顾老太太松了口气,甚至还念了声佛,“睡着了就好。我还担心他那身子骨熬不过这九天哪。”
安哥儿从小被拘在,不似初一这般顽皮。他性子也文静,六艺之中射御勉强过关,一味地读书做文章而已。
之前秋闱的时候,就叫人担心了一回。
“母亲放心吧,已经叫人去请大夫了。回头为安哥儿好生看看,厨房里粥汤也都备下了,等他醒了便可先用些。”温氏笑着说道,“再安心等上十天,也就有消息了。”
对于到底能不能中了春闱,顾老太太看得很开,“安哥儿还年轻,中了自然好,不中也还耗得起。”
又转头去问两个儿媳妇,“可打发人去亲家家里了?”
阿珎的夫婿范晋也是本次春闱。
范晋父母在外任上,兄弟也都不在京城。范家老宅中,唯有范晋和阿珎服侍着致仕了的范老大人住着。
想着阿珎年轻,尚未经历过这些事情,范老大人又有了年纪,也不好叫他费心。早早儿的,三太太便回了一次娘家,帮着阿珎细细地安排了许多。
三太太见问,忙回道,“自然。昨日我还去看了阿珎,她也都安排妥当了。阿晋比安哥儿壮实多了,想来没什么的。”
虽然这么说着,娘家侄子参试,三太太心里多少也有些担忧。
顾老太太便与她说,“明儿一早起来,你就过去看看吧。阿珎一个人,照应着全家老老小小的,也怕她支应不来。”
三太太笑眯眯地应了。
十日后放了榜,范晋与沈安毫无意外地都在二榜上。范晋名次极佳,会试第十名。沈安则是不上不下的,在百名开外了。
参加了武试的霍青时更加厉害些,会试的第三名。
看榜的人跑回来报喜,靖国公府满府里都是喜气洋洋的,只等着三人殿试的结果了。
殿试要在三月初。可是巧了,与八姑娘的亲事前后脚。两件事儿凑在了一处,把整个国公府里忙了个人仰马翻的。
疲乏之余,温氏头晕眼花地与丈夫说道,“当初定日子,怎么就定了这个月!”
靖国公要好些,内帷琐事与他干系不大。殷勤地为妻子揉肩,感慨着,“家有贤妻,夫复何求呢?”
三月初六,八姑娘出阁。
三月初十,殿试。
三月十二,武试大比。
赶在三月二十那天,文武两榜同放。
范晋殿试中发挥极好,一篇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又言之有物,再加上长得也是清秀出彩,很是得了一番皇帝的青眼,被钦点了榜眼。
至于沈安,或许是因为殿试有些紧张了,反倒不如春试时候考得好了,只在二甲最末,险些就与如夫人齐名。
不过不管怎么说,到底这二人都是中了的。抢了看榜这单子好事儿的大管家挤在宫门口看了一回,颠儿着就跑回了国公府报喜。
最欢喜的莫过于三太太了。她家里几个兄弟也是读书人,就连如今做到了闽浙总督的长兄,当年科举也没有这个好名次。只是沈安名次在后,她也不太好表现出来,只抿着嘴一直笑。
温氏是个细心的人,一边安排了家丁去大门口放炮竹,一边与私下里又与三太太商量了,先让三太太的陪房旺财和他女人一同回范家贺喜。
又有得了消息的阿珏五姑娘六姑娘七姑娘的婆家也都来人贺喜了,温氏又只好带着人往二房里去接待了一次。
如今只剩了阿琇一个没出阁儿的,看着母亲忙乱,也就跟前跟后的忙。
抽出空子来,叫了大管家来问,“霍家表哥武举大比如何啊?”
大管家一拍脑门,“瞧我这糊涂的,只顾着咱们家大爷和姑爷的喜信儿了!”
请了两声罪,忙又赶着叫人备了马要去看武举的榜。
阿琇抬头看看天,细声细气地建议,“还是叫个腿脚伶俐的去吧。”
大管家也是有些年纪的人了,老胳膊老腿的,阿琇还真担心他心急之下骑马出去会摔着。
“姑娘擎等着吧!”大管家笑着说了一句,“表少爷的能为,定能高中的。”
转身又是小跑着出去了。
不过人才走了不一会儿,便又折了回来。阿琇还在廊下晒着太阳呢,就见大管家气喘吁吁跑来,嘴里头喊着,“姑娘,姑娘!大喜呀,表少爷……”
停下来喘了口气。
阿琇:“……”
这怎么还带大喘气的呢?
“到底中了第几名?”阿琇拧着手帕子,催道,“好管家爷爷啦,您快说啊!”
“中了,中了武状元哪!”大管家这叫一个激动。霍家表少爷常来常往的,虽然说没啥血缘关系,可这京城里谁不知道,霍家少爷得管自家国公爷和太太叫声姑父姑母呢?
大管家嘴都要笑的裂开了。
好么,今儿是真的大喜了。国公府姑爷,文榜眼!表少爷,武状元!还有自家的大爷,名次靠后点儿,那说出去也是响当当的二甲进士哪!
阿琇喜不自禁,转身就快步往里边走,“我去告诉娘!”
温氏听说霍青时也是榜上有名的时候,顿时大喜。她看着霍青时长大,在心里,这与儿子也没什么区别了。
“我就猜他这一科稳了。”温氏手放在心口上,勉强叫自己心情平静了些,“早就备下了东西。琇儿,去叫人来,我吩咐几句。”
阿琇走到外头,叫了温氏的大丫鬟木樨进来。
温氏吩咐,“你快去将吴亮家的叫进来,让她去霍家走一遭。”
木樨答应了一声,又去找了温氏的陪房吴亮家的,细细嘱咐道,“你带两个人,一起去霍家那边看看。青时家里人少,他那……你们看着些,问问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吴亮家的答应了,忙着走了。
温氏这才松了口气,对阿琇叹道,“你表哥中了是好事,可你那个舅母,未必会替他预备什么。”
“不是还有舅舅么?”阿琇替她娘宽心,“就算舅舅也不上心,
表哥自己也是能安排妥当的。娘你放心吧,明天我就去看看。”
正说着话,外边有人进来,说是安王府送了贺礼来了。
这一阵儿,凤离尚未出了热孝,不管是前几天八姑娘出阁,还是今日沈安中了进士,总是喜事,他更不好直接上门了。
温氏让直接将来人请到了春晖堂,自己领着阿琇也整理了一下衣裳,一同过去了。
春晖堂里,顾老太太穿着一身儿老红色的簇新衣裳,满脸喜色的。就连发髻上,都将素来喜欢的碧玉头面换了下来,戴了副金镶玉的。
安王府来的人,温氏与阿琇都认识,是老太妃身边的心腹,刘嬷嬷。
这位嬷嬷从小就跟在太妃身边,忠心的很。她一辈子没嫁人,到了岁数便自梳了,只陪在老主人身边。因此,在太妃跟前很是有些地位的。
就连凤离,见了她的面也一向客客气气。
刘嬷嬷正坐在脚踏上,与顾老太太寒暄道喜。见了温氏和阿琇进门,连忙起身含笑问好。
“嬷嬷。”阿琇笑眯眯地走过去,“嬷嬷快坐。”
“姑娘看着比先前气色好了许多。”刘嬷嬷笑着说了一句,转头对顾老太太说道,“太妃每日里都要将姑娘念叨上几遍的。”
“这是她的福气。”顾老太太笑呵呵地说道。
刘嬷嬷便凑趣,“老太太也是有福气的,太妃听说府上大爷中了进士,欢喜得什么似的。只是不好亲自过来,叫了奴婢来,与老太太大爷贺喜。”
说着,命人礼单呈了上来。
顾老太太也并不看礼单,只道了谢。
刘嬷嬷便告辞了,临走的时候,看了阿琇一眼。
阿琇会意,也起身道,“我送送嬷嬷。”
与刘嬷嬷一同出了春晖堂。
“姑娘若是有空,可能去看看太妃吗?”刘嬷嬷脸上拢了一层愁。
阿琇纳闷,“太妃奶奶怎么了?”
刘嬷嬷与阿琇边走边说,“从大爷的事后,太妃的身体便一直不大好。这些天,又着了些恼怒……奴婢想着,每次太妃见到了姑娘,都欢喜些。”
虽然有些不合规矩,刘嬷嬷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阿琇想了想,“我一两天便过去看看吧。”
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纳闷了。
还有谁,能叫太妃恼火呢?
不过看刘嬷嬷的样子,是不会多说什么了。
第206章 改错
阿琇有些担心老太妃。
那位老太太与她祖母其实是有些像的,心性却是更要刚硬一些。有什么事情,能叫老太太又起烦恼呢?
二房里。
二老爷与二太太都很是欢喜。
“我的儿,这些年的功夫总算是没有白费……”二太太拉着沈安的手垂泪,“我这心里头也,也放心了。”
沈安也很是激动。他殿试发挥不大好,还以为会落第。没想到,就这样还捞到一个二榜,哪怕是二甲最后一名,总也没有落到三榜去。
“我这也是运道了。”沈安是个斯斯文文的年轻人,清瘦的脸上露出笑容,“只差一点点就落到了三榜去。真到了三榜,也不好见人了。”
什么如夫人同进士的名头,实在是不好听。
二太太便嗔怪地拧了一把儿子,“胡说什么呢,就算是三榜,也是正经的学问人呢。明儿出去拜座师与同年交,可不许这么没头没脑的说话,叫人恼了你呢。”
大多数情况下,二太太其实是个很八面玲珑的人。
二老爷面色严肃,也点头,“你母亲说的对。你这名次并不大好,与我心中预想的有些差距。”
“是。让父亲失望了。”沈安垂头。
二太太不大愿意丈夫泼了儿子的冷水,好言好语地劝儿子,“你父亲的话,也是想叫你更出彩的意思。”
沈安只笑了笑。
一时一家三口人,彼此沉默了起来。
二老爷忽然起身,对二太太说道,“安儿这几天都要出去走动,你多看顾些吧。”
这是几年以来,他第一次对二太太如此和颜悦色地说话。
二太太的眼睛,顿时就亮了一下,嘴唇都颤抖了起来,“我,我都知道,哪里用你来再嘱咐呢。”
她每日里关在院子里,无事可做,亲手为沈安缝制了好几件新衣,此时想了起来,一叠声吩咐丫鬟,“快去,把我做的衣裳都拿了来,叫安哥儿试试。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再去改!”
声音里带了些颤抖,叫沈安眼睛都湿润了,“母亲。”
二太太拍着儿子肩膀,“我有谁呢,不过你与你姐姐罢了。”
提起了远在省外的阿瑶,她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想起阿瑶的夫婿陈昭,二老爷也是沉沉地叹了口气。
陈昭人品不错,文章做的也好。在他看来,论起学问来,陈昭功底远在儿子之上。若是安心在京城里备考,也该是这一科的。
说不定,到时候郎舅二人同科及第,也是一段佳话。
可惜了。
“走吧,去春晖堂里。你祖母也该等的急了。”
沈安应了一声,起身,看着二太太。
“你还等什么?”二老爷这句话,却是问了二太太的。
二太太忙也起身,“看我,都要喜傻了。”
数年来头一次,一家三口人同时出现在了春晖堂里。
沈安进门就给顾老太太跪下了,顾老太太笑得满脸都是花儿,连声叫他起来。再看这个长孙,怎么看怎么好。
“不错,真是不错!”顾老太太夸赞,“我就说安哥儿从小就知道用功,必然不会庸庸碌碌的!”
沈安连忙说道,“祖母厚爱我罢了。”
温氏与三太太又都给二太太道了喜。
二太太脸上带笑,神色又有几分矜持,“同喜同喜。总算安哥儿争气,没有落了咱们家里的名儿。”
温氏与三太太只抿嘴笑,妯娌三人落座。
因都是女眷,二老爷略微与顾老太太说了两句话,便出去了。
二太太忽然想起了范晋也是这一科考,忙问温氏,“我恍惚记得,咱们家大姑爷也是今年的春试?不知道他名次如何?”
这话温氏有些不大好说。毕竟,范晋中了榜眼,沈安却只是二榜后边儿,不管她怎么谦逊,二太太的心性,也得以为是她在炫耀。
倒是顾老太太没那么多的避讳,笑呵呵的,“这话你问着了。阿珎的女婿,三鼎甲的榜眼。不但他中了,霍家的青时你可记得?从前还在咱们家里附学,也是中了的,不过他另走一路,是武状元。”
二太太:“……”
原本很是欢喜雀跃的心,一下子被泼了盆冷水。
沉默了片刻,扯了扯嘴角,“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了。我给大嫂子和三弟妹道喜了。”
嘴里说着恭喜,到底脸上不大好看,几年来禁足的日子,仿佛叫从前那个八面玲珑的二太太都变得木讷了起来。
两只手也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垂下眼,心里涌起一股浓浓的无力感。她自问比起两个妯娌来,行事和心机都并不逊色。可是为什么,自己的日子就过成了这样儿呢?
她并非是个一定要掐尖抢上的人,可总也希望自己的一双儿女出人头地。
为此她费尽了心,教导阿瑶琴棋书画,做大家闺秀,教导安哥儿好生念书,以后不靠祖荫就能有个好前程。可是这比来比去的,怎么就……处处不如人呢?
她的阿瑶,下嫁到了那样个人家去,她婆婆还在挑三拣四,逼得阿瑶夫妻俩不得不避出京城去。阿瑶的女婿,顶着个举人的身份做官,仕途也是有限了。
她的安哥儿,从小就苦读诗书。凭着良心说,二太太也觉得自己儿子并不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这中了春试,她本是欢喜的,二榜怎么了,二榜也是进士哪。可……想想温氏中了状元的外甥,三太太中了榜眼的侄子,二太太心里着实发堵。
堵的难受。
她因为儿子名次不佳堵心,霍家那边,李氏也在为霍青时的名次太好堵心。
白天的时候,喜报传来,跟着就是许多的人来贺喜。
霍骏早就欣喜若狂,他家里的军职都是世袭,他还好些,有军功傍身。军职传给了次子,可霍骏心里门儿清,次子绝不是能够撑起门户的孩子。
霍家门楣若想光耀起来,还得是看长子。
原本他因军职一事,对长子是有些愧疚的。
如今好了,霍青时凭着自己中了武状元,日后前程可期。想着同住在这条街上的胡武,当年还只是中了个武探花而已,都能授了从四品的职位,在神机营里任职。
哪怕是大老粗不大懂得什么圣心不圣心的,霍骏也觉得,无论如何,霍青时的前程不会比不上胡武的。
至不济,霍青时身后还有老侯爷和温氏帮衬着。
看着丈夫细小眼看的模样,甚至还拍着小儿子的肩膀叫他要跟长兄好生学一学,李氏的心就像浸入了一坛子老陈醋里。
明明不舒坦,听着来道喜的人一句一句的恭维,还要做出一副慈母的模样来,半天儿过去了,李氏只觉得自己的脸都笑僵了。
直到了晚间,吃过饭后,霍青时说是还要回讲武堂,霍骏小酌了几杯,微醺上头,叫了几声,霍青时随口应了,人却还是走了。
李氏便扶起了有些醉意的丈夫,嗔怪道,“孩子是去做正事呢,你做父亲的别管的太多。”
话没说完,就被霍骏推开了。李氏没留神,踉跄了两下险些摔倒,顿时急了,“你做什么!”
“你不许说话!”霍骏自己站着也是费劲,往后退了两步,直接坐在了床上,眼睛发红,摆着手,“你……不许说话。我对不住青时……他是个好孩子。明儿,也得叫他母亲知道知道,状元哪,武状元!我们老霍家,头一份儿!”
李氏只听到了那一句“叫他母亲知道知道”,心里便是一沉,“你说什么?”
从她进门后,霍青时生母的痕迹,已经被抹得不剩什么了。
甚至在京城里,往来的几户人家都并不知道,她只是霍青时的继母。
“什,什么他母亲?”李氏磕磕巴巴地问道,“他母亲的灵位,都摆在老家呢。”
看着丈夫猩红的眼睛看过来,李氏有些害怕,勉强地笑了笑,走过去坐到了霍骏的旁边,柔声劝道,“去年咱们进京也是匆忙,不是说好了么,将大姐的灵位先放在老家,等这边儿安顿好了,再请过来?”
一起过了十几年,李氏很是会揣摩霍骏的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