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妾之女-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听说,城外铁梨庵里的签灵得很。这几日天气甚好,不如咱们一处去铁梨庵里求签?也是散散心了。”
  伯太夫人笑道。
  温氏欣然应允。这也是叫两个孩子——总不好真的盲婚哑嫁,到了洞房才知道对方长了什么样子。
  那边儿阿琇见母亲与一位陌生的夫人说得很是相投,用胳膊碰了碰旁边的七姑娘,挤眉弄眼了一回。
  一时宴会过了,客人们也都纷纷起身告辞。慧怡长公主面带微笑,叫世子夫人与贺长安送了众人出去。
  到了次日,贺长安没给阿琇下帖子,她跑到国公府来找阿琇玩耍了。
  这次,贺长安打扮得与昨日又不一样——依旧是一身大红色的衣衫,却不是长裙,而是有些像男子穿的练功服。袖口处紧紧束着黑色的护腕。就连头发,也没有再挽那些繁复的发髻,就只束了起来,用一只小小的金冠固定住了。看上去,就多了许多的英气。
  她这一来,阿琇见到了还有些意外。
  “安姐姐你不是说,过两日请我去玩么?”怎么自己就上门来了呢?
  贺长安摆了摆手,“我出来散散心啊。”
  她实在是闷得慌,家里的姐妹又都说不到一起去。想着与阿琇能说到一起,便禀告了长公主后,出来松散半日。
  阿琇拉着贺长安的手往自己的院子走,见贺长安脸上带了些郁郁之色,就知道她定是在家里又生了闷气了。
  “说起来,这还是姐姐你头一次来我家吧?你来看看我的院子,这会儿可美啦。”
  她喜欢花草,这会儿正是菊花开的时候,小院子里被摆满了各色的菊花。
  进门后,也就有一股子清冷的香气扑面而来。
  贺长安看着那杂七杂八都胡乱放在一起的菊花,笑了笑,“阿琇妹妹,你这可真是……”
  绿菊墨菊这样的名品菊花,怎么都和常见的摆在了一处呢?
  “我也都不大懂,单纯喜欢它们开花时候的味道。”阿琇还颇为自豪,“姐姐你来,我的屋子里也都是花香呢。”
  贺长安进了阿琇的闺房,但见处处精致,却又不显得刻意,看得出,住着是极舒服的。尤其是阿琇这里不熏香,屋子里有两盆水仙正开着花。新蒙的窗纱是杏色的,看上去温暖极了。
  “你这里倒是不错。”贺芳华坐在窗前,见那桌子上居然还摆着一只快要做完的荷包,顿时大惊,难以置信地问道,“阿琇,你还会做这个?”
  阿琇抢过来,“别小看了人。我如今,针线活也是拿得出手的!”
  又问贺长安,“安姐姐,寻常你不是不爱出门吗,今天怎么跑出来了?”
  贺长安啊了一声,整个人都往后弹了,有气无力地说道,“还说呢。我祖母正和父亲生气,母在哭,家里乱成了一团。我实在是憋闷,就来寻你说话了呗。”


第117章 荣王更为凶险
  阿琇忙着叫丫鬟送上了茶水果点,自己托着下巴目光灼灼地看着贺长安,一副等听八卦的乖巧模样。
  论年纪,贺长安比阿琇要大上三四岁。不过,两个人脾气相投,话也能说到一起去。
  往后靠了靠,给自己找了个舒坦的姿势,又端起茶来轻轻啜了,一口热茶缓缓地顺着喉咙流下,贺长安觉得心里头舒服了许多。半晌,才叹了口气。
  “你知道,祖母为我看了一门亲事。”贺长安很有些男儿的粗豪,提起亲事来,也不似旁的女孩儿那般扭捏。就连慧怡长公主有时候也会说,这丫头八成是小子投胎的。
  阿琇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个,忙问,“是谁家?”
  默默盘算了一下京城里的适龄公子,阿琇也没有想出哪一位能被慧怡长公主看中的。
  莫非,是宗室中的?
  果然,就听贺长安说道,“是肃王世子。”
  肃王如今在宗室中不大显,却也是个铁帽子王。
  若不是凤离这两年时常往靖国公府里跑,大家私底下都说安王妃已经与靖国公太夫人定下来了,慧怡长公主原本是看中凤离的。
  不过,肃王世子本身也是个很有前程的年轻人,年纪与凤离相仿,也能说一声文物双全,在宗室中算是出挑的人物。只是因为皇帝跟前,不及凤离得圣宠。当然,论起这个原因,还是因为老肃王是个墙头草。当今圣上未登基时候,夺嫡正激烈,肃王在当今和康王之间举棋不定。
  “我听说过,据说也是个很有能为的人呢。”阿琇双手一拍,眨眼促狭笑道,“长安姐姐有福。”
  贺长安苦笑,“什么有福?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不就闹起来了吗?”
  慧怡长公主心高气傲的,为孙女看亲事,自然也挑剔的厉害。她看中了肃王世子凤枢,原也是桩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她与肃王妃提了一下,两下里都满意。慧怡长公主甚至提出,要往宫里去,请皇帝赐婚,叫亲事更光彩些——作为皇帝唯一的妹妹,这点儿体面还是有的。
  就是贺长安的母亲,齐国公世子夫人听说后,都拍手念佛,从心里头感激婆婆。
  坏就坏在,贺长安不是齐国公世子的长女。她还有个庶出的姐姐贺长馨。
  贺长馨只比贺长安大了几个月,也正是该说亲的时候。
  虽同是慧怡长公主的孙女,但长公主一向不喜欢贺长馨弱风扶柳的模样,尤其是贺长馨性格行事与她姨娘,那个江南的歌姬很是相似,就更叫长公主看不上了。
  长公主不同于顾老太太。
  当年阿珠也险些被白姨娘养歪,顾老太太狠下心来,请了宫里最严厉的嬷嬷来教导阿珠。几年的功夫,终于也还是把阿珠给扳正了。
  但长公主不一样。她本就是天潢贵胄,看不上的人,自然就懒怠理会。哪怕贺长馨是她头一个孙女,长公主也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过,更别提如贺长安一样带在身边教养了。
  贺长馨的生母,那位江南的歌姬,在齐国公世子跟前很是得宠。又为世子生下了庶长子,自然在府中也有几分体面。为此,哭到了世子跟前,不敢说慧怡长公主偏心,却哭贺长馨被自己拖累了,做姐姐的亲事还没有着落,妹妹却已经有了人家。
  齐国公世子被她哭得心里难受极了,不禁埋怨起世子夫人来了——按理说,不管嫡庶都是世子夫人的女儿,怎么能厚此薄彼呢?再说,他私下里也认为,长女容貌极好,性情又柔顺,又很是识大体,比起喜欢舞刀弄棒的贺长安来,更适合做个王府的世子妃。
  因此,竟是亲自走到了慧怡长公主跟前,说起与肃王府的亲事来。亲事照旧,只是想换个人选,把姑娘换成他最喜欢的女儿贺长馨。
  “你说说,这是亲爹能说出来的话吗?”桌子上摆着一瓶新剪下来的菊花,贺长安随手拔下来一枝在手心里揉搓着。鲜红的花汁染红了她的掌心,她也浑然不觉。白净可人的鹅蛋脸上带着些愤愤之意,“一门亲事而已,我又不是舍不得。就只是我不明白了,莫非我就不是他的女儿?总怪祖母偏心,也不看看他自己!”
  这年头,敢说自己父亲不是的人,还真没几个。可见,贺长安是真的伤心了。
  “姐姐你喝水。”阿琇把茶盏又往贺长安跟前推了推,“上好的菊花茶,清心明目的。”
  败败火么。
  贺长安一口气将茶水都灌了进去,继续说道,“祖母听父亲说完了,人都愣住了。阿琇你不知道,我长到了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着祖母这个样子呢。”
  想想慧怡长公主那如同晴天霹雳落在头上的神色,贺长安捏了捏自己的眉心,手上的花汁就将她的眉间染红了一片。看上去,倒是叫这个英气的姑娘多了点儿柔和。
  “姐姐莫气了。总有长公主殿下为姐姐做主呢。”阿琇虽然爱听八卦,不过人家的家务事,她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听不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贺长安啊了一声,蔫头耷脑地叹道,“我是没什么。不过祖母生气,我母亲知道了父亲的意思后,又哭到了祖母跟前去。祖母气狠了,叫人绑了柳姨娘到公主府,只说都是她挑唆的,要把她发卖了了事。”
  柳姨娘是齐国公世子心头上的人,哪里舍得她?跪在了慧怡长公主跟前苦苦求情。
  看着实在是不像话,慧怡长公主才打发了贺长安出来,不想叫她看见长辈那种不堪的模样。
  阿琇同情地看着贺长安。
  她的印象里,贺长安是个明快爽朗的女孩儿,爱说爱笑的,几时有过这样的萎靡的时候呢?
  “还是你好。你家里父母疼爱,几个姐妹也是相处很融洽,没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贺长安感慨。
  阿琇与凤离的事情,她也听长公主说过。先时她还纳闷呢,凤离那个人,看着就是个不容易把人放在心里的,怎么就栽在了一个小丫头手里。现在,她好像有些明白了。
  阿琇,活泼泼的讨人喜欢。尤其,她的眼神总是那样的清澈,无论对谁,都不见半分算计。
  能够养出这样单纯又通透的性子来,定是在家里事事都顺心遂意。
  也是,沈家九个姑娘,嫡出庶出都有。可姐妹之间,彼此都甚是和睦。哪里像她家里一样,一个一个的乌眼鸡似的,恨不能一时掐个风生水起呢。
  阿琇也觉得自己家里甚好,当下就点头,“安姐姐说得对,我家里姐妹,也就从来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呢。不过姐姐,如果世子一定要你把亲事让给你姐姐,你要怎么办?”
  “呸!”提起庶姐,贺长安脸上都是鄙夷,轻轻地啐了一口,“人家肃王府又不是没头没脸的人家,真当谁都能去做世子妃?”
  不是贺长安以嫡出自傲,这只是事实。
  若贺长馨也是嫡出,哪怕是贺家二房的嫡出呢,也有几分希望去做个王府世子妃。退一万步说,哪怕就是身份上差了些,但凡贺长馨能够自重些,明明是公府千金,偏生一副娇娆做派,见个外男说话恨不能一句话娇喘三声,哪家王府要这样的世子妃?
  “她们不知天高地厚。我把话放在这里,若是我,肃王府愿意做亲。换了贺长馨,他们立马不提这亲事你信不信?”
  阿琇重重点头,“信。姐姐也很自信嘛。”
  说了好一会儿话,有丫鬟进来说温氏回来了。贺长安起身,“我今日做了恶客,也该去见见沈夫人。”
  阿琇谦让了一回,还是领了贺长安去见温氏。
  温氏手里头正拿了一封信,那是从北境送回来的。
  见到了贺长安,温氏也笑着问了她几句话,留了贺长安吃饭,又叫她们小姐妹去自在说话。
  直到了过半晌日头西斜了,贺长安才告辞离去。
  温氏这才叫人将阿琇叫到了正房,将那封信交给阿琇。
  “阿离叫人送回来的。”
  阿琇小脸一红,“他,他干嘛给我送信哪。”
  口嫌体正直地接过了信,抱在怀里一溜儿小跑地就回了自己的屋子里。
  光线已经黯淡了下来,阿琇叫人点起了灯,深吸了几口气,才将信封拆开了,展开细读。
  “呀!”不过看了几行,阿琇就惊喜地叫了出来。凤离的信写得很是平淡,无非就是问了几句阿琇日常可好,又告诉了她自己在北境的情况。
  信上说,他和温老侯爷沈焱等人赶到北境的时候,战事正紧。有了老侯爷到来,本有些不稳的人心迅速安定了下来。沈焱又是一员悍将,已经带着人与北戎兵士交战了两次云云。叫阿琇赶到惊喜的,是凤离在信上说道,林沉的伤势虽重,却多是红伤,并未危及要害,人在他到之前,已经醒了过来,目前性命无碍。
  倒是荣王更为凶险。
  北戎忌惮这位镇守北境多年,叫他们吃了无数亏的大凤亲王。叛将在开了雁回关大门,伏击荣王的时候,多少支羽箭射在了荣王身上,险些把他扎成了刺猬。
  其中一支,箭头上浸了毒。
  御医使尽了浑身解数,算是暂时保住了荣王性命。只是,还需一些时日才能将荣王送回京城。
  “还要一些日子啊。”看到最后,阿琇喃喃自语。


第118章 别的,她并不强求。
  凤离一时半会儿地回不来,但得知北境暂时安稳,阿琇就很没良心地把他抛到了脑后,开始操心起七姑娘的亲事来了。
  忠勤伯太夫人与温氏之间已经有了默契,约定就在重阳后一同往铁梨庵里去礼佛求签。
  阿琇软磨硬泡地跟着七姑娘一起去相亲了。
  不过见到了忠勤伯家的二公子后,有些颜控的阿琇还是多少有点儿失望的。
  忠勤伯家里姓赵,赵二公子模样生得不算难看。不过是阿琇见过的一众男子,都是极为出色的模样,上到温老侯爷,下到凤离,哪怕是就连顾老太太都说长得一般的靖国公,也是高大威武。赵二公子眉眼平淡,气质也甚是普通,简单说来,那就是个路人长相。
  据说赵二公子的生母极得老忠勤伯的宠爱,为了她再没有别的妾室了。偏偏,她又是忠勤伯太夫人的表妹,姐妹之间感情甚好,哪怕共侍一夫了,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姐妹之情。
  阿琇原本以为,那位如夫人定然是一位容貌既出色,又颇有玲珑手段的人。没想到,从赵二公子的模样来看,好像有些偏颇了。
  赵二公子一身京城里很是流行的青衫,一派读书人的装扮,站在忠勤伯太夫人身边,眉眼略微下垂,并没有如毛头小子一般银相亲就四处乱看。
  看上去,是个稳重的性子。
  这一点上,温氏就很是满意。她都打听过了,赵二公子性子多少有些刻板,但对嫡母很是孝顺敬重,与长兄之间关系也是不错。往后就是分了家,凭他是忠勤伯太夫人亲手养大的这一点上,也不会受委屈。想来,亲事若成,七姑娘往后日子也不会艰难。
  无论是温氏,还是忠勤伯太夫人,对这门亲事都是从心底里满意。
  阿琇侧头看看七姑娘,见她微低着头,粉面羞红,眼角眉梢都带着羞怯,比起往日的静美,更有一番楚楚可人的姿态。显然,七姑娘自己,对于赵二公子,也是有些期待的。
  不过……
  赵二公子的目光,也正落在七姑娘身上。
  平心而论,靖国公府的九位姑娘,模样都是一等一的。最出挑的当然是阿珠,但阿珠娇花弱柳之姿,却是风雷之性,泼辣起来连阿琇都觉得招架不住。七姑娘就不同了,虽不及阿珠倾国倾城的美貌,却也是容色秀丽,气质柔和的美丽姑娘。
  赵二公子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亮色。
  阿琇就眯起了眼睛。看上去,赵二对她七姐姐,并不期待?
  只是说不期待,也只是因赵二并不似当初胡武对四姑娘那样会挠头傻笑。若说赵二不满意七姑娘,又似乎说冤枉了他。
  这样的感觉很是不好,就好比说眼前站着的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个木雕。没有心,也就谈不上欢喜与否。
  这就叫阿琇很是担心了。
  从铁梨庵回到了国公府后,温氏先去了春晖堂,与顾老太太说起这一日的相看。七姑娘大感羞涩,先行回了房里。
  阿琇就磨在顾老太太身边,听着她与温氏说起这门亲事的满意之处来。
  听到后边,忠勤伯府那边希望能够早些将亲事定下。太夫人已经说了,就要请冰媒人上门来正式提亲。
  阿琇终于忍不住了,扯了扯顾老太太的袖子。
  “九丫头有话说?”
  “我觉着,赵二公子……”阿琇小声地说道,“似乎对这门亲事并不那么热心呢。”
  她指了指自己的眼睛,“这里是骗不了人的。他不喜欢七姐姐。”
  顾老太太与温氏都笑了起来。
  “傻丫头,人不大,倒是怪机灵的。”顾老太太就抚摸着阿琇的头发,感叹道,“这天底下,哪儿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呢?他才见了你七姐姐,若是就神魂颠倒了,咱们倒要疑惑他的为人了。”
  “那,那也不一样啊。当初四姐夫才见了四姐姐一面,就羞臊得不行,连话都不会说了。”
  这样的男子,成亲后才会对妻子好呢。
  “各人性子不同,怎么能一概而论?”
  虽然温氏也觉得两情相悦,成亲后才会更加圆满。只是正如顾老太太说的,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两情相悦?多的是盲婚哑嫁。有些夫妻直到了洞房,挑开了红盖头,才知道成亲的那个人长了什么样子。
  “我打听过了,赵二公子人刻板了些,却不是个没有规矩的人。七丫头性情与你们姐妹都不大相同,说好听了,是和顺。说得不好了,便是有些软弱。所以她的亲事,我想着,还是稳妥为主。”
  若是换了阿珠或者八姑娘,温氏也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同样是庶出,阿珠和八姑娘都爆炭似的,她不担心会受欺负。七姑娘就不同了,与其纠结她日后的丈夫是不是对她钟情,倒不如去考虑会不会宠妾灭妻。
  温氏虽从前没有见过赵二,但就打听出来的话看,那是个处处讲究规矩的人。
  讲究规矩好。
  讲究规矩,日后便不会乱了嫡庶。即便没有热热烈烈的情爱,也会正妻该有的敬重体面。
  顾老太太点头,“正是这话。”
  她也赞同温氏。
  “啊?”阿琇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心里一瞬间闪过许多话,却又不知道如何说。
  她一张小脸纠结得不行,叫顾老太太直笑,“这孩子……”
  九丫头是个心地明净纯良的好孩子。哪怕年纪是最小的,却也是最看重姐妹的。
  “我去找七姐姐说话。”阿琇垂下了头,蔫头耷脑的。
  她明白顾老太太和温氏的意思,也知道这是对的,可到底叫人觉得遗憾。为什么,就不能两情相悦呢?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世间最美满的。
  “去吧,回头叫人将晚饭送到你七姐姐屋子里,你们一处吃饭。”温氏好笑地看着女儿,嘱咐道,“只是不要乱说。这不过是他们第一面,谁知道往后会怎么样呢?等亲事定下,叫他们两个多些接触,也就彼此看好了也说不定。”
  阿琇答应了一声,蔫蔫地出了春晖堂,顺着游廊往七姑娘住的屋子里去。
  游廊的栏杆上摆着不少的盆花,阿琇见花儿开得好,随手就揪下了几朵捧在手里。初秋的晚风徐来,夕阳余晖格外明亮,嗅着手中花香,阿琇心情又好了起来——她娘说的对,谁知道往后呢?
  七姑娘屋子里头,几个没出阁的姑娘都在了。六姑娘和八姑娘正一边一个,按着七姑娘,叫她说一说赵二公子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一向软软的七姑娘怎么好意思就大喇喇地说外男呢?红着脸求饶。
  “那可不行。咱们姐妹间有什么话不能说呢?要不是我母亲一直说不合适,我今儿也就和九妹妹一样,跟过去自己看了。”六姑娘眉飞色舞的,指着七姑娘通红如桃花一般的脸颊大笑,“你们快看,她脸红的都要着了!”
  阿琇进门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七姑娘被两姐妹压在床上,可怜兮兮地含着一泡眼泪的模样。
  可真是叫人心疼!
  “啊呀呀,七姐姐我来啦!”阿琇将手中的花丢在桌子上,三两步跑到了床边,抱着站在床边的八姑娘的手臂就往下滚,“不要欺负七姐姐,有什么冲我来!”
  战斗力略显底下,被八姑娘反手扣住了同样压在床上。
  八姑娘狞笑,“冲你来?”
  腾出一只手就往阿琇的腰间咯吱了下去。
  阿琇最是怕痒了,仰面躺在床上笑得喘不过气。
  五姑娘坐在窗下,斯斯文文地摇着手里的菱花扇,直摇头。
  最后,还是阿珠看不下去了,站起来把床上的四个人分开。
  阿琇看看三个姐姐,彼此都是鬓发散乱,狼狈得可以。
  七姑娘抹着眼睛,叫丫鬟来给她们把头发好歹拢了拢,又扶了扶鬓间摇摇欲坠的金钗,小声地说:“你们都是坏人。”
  “这是有了人家,腰杆子要硬啦?”六姑娘一指头点在七姑娘额心,“叫声好姐姐,往后受委屈姐姐给你做主呀。”
  几个人头对着头,凑在一起说起了赵二。
  除了七姑娘,只有阿琇见过赵二公子,便都目光灼灼地看着阿琇。
  阿琇咳嗽了一声,端了茶水起来,被阿珠一巴掌拍在脑门上,喝令,“别卖关子,快说。”
  揉了揉脑门,阿琇只好清清嗓子开始说这一日看下来的情形。
  “论出身当然是不错啦,我还听说虽没有走科举的路子,但已经捐了个官儿,如今身上也有个不算大的实职。”
  赵二捐了官,如今在五城兵马司里,是个副指挥史。
  说实话,这五城兵马司副指挥史听着不错,但只是七品。且这五城兵马司,是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整个儿一个大杂烩。要说前程,也是有限。
  从这上头讲,赵二远不及四姑爷胡武。甚至也不如阿珎阿瑶的姑爷——好歹那两个身上都有功名,只要春闱得中,日后前程可期。
  当然,这话也得分两头说。
  勋贵人家的孩子,多得是纨绔子弟吃祖荫的。赵二能有个差事,做得也还不错,已经是很好了。
  “论起模样来,倒是周正。就是人看上去有些刻板,不像是个能轻易动心的。”最后,阿琇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下七姑娘。
  七姑娘并不傻,低头轻声道,“我明白九妹妹的意思。只我……我只求日后能够安稳度日。”
  别的,她并不强求。


第119章 凤离便握住了阿琇的手
  七姑娘鼓着勇气说出了心里的话,人也似乎轻松了起来,抬头看着几个正有些忧心地看着自己的姐妹,笑了一下,弯弯的眉眼有如秋日午后的风,让人舒服。她轻声道,“我知道我自己,是个再胆小没用的一个人了。姐妹们敢做敢说的,我都不敢,只敢跟在你们身后唯唯诺诺。”
  “才不是啊。”阿琇连忙插嘴,“个人脾性不同,七姐姐你从来都是温柔和善的性子,怎么能说是唯唯诺诺呢?”
  确实,七姑娘不像其他姐妹那般。如阿瑶,也是沉静的人,但阿瑶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国公府一干女孩儿之中最年长的一个,便很有一番长姐风范,无论做什么,总会思虑周全,处处照应到。五姑娘也是安静的性子,但她是三房的嫡女,三房就只有两个金贵的姑娘,和顺背后,五姑娘与六姑娘其实也都有些傲气。
  唯有七姑娘,是真真儿的温良到有些软弱。
  这也不能怪她。本就是庶出,姨娘不受宠,在父亲面前,也不是最被疼爱的。
  阿琇很是理解七姑娘,抱着她的手臂,“七姐姐最好了。”
  “我以后,也会好好儿的。”
  “你说得对。既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守住了本心,好好去过日子。”阿珠在旁边说道,“你看大姐姐二姐姐和四妹妹,如今过得都很好。祖母说过,咱们都是沈家的女孩儿,不管什么时候,后边都有沈家撑着。”
  待字闺中的几位姑娘里,阿珠最大。她说这一番话,也是说给五姑娘几个听的。
  六姑娘重重点头,抢着说道,“三姐姐说得对!咱们都是沈家女,不管到哪里,都要把日子过好。可也不能叫人欺负了去。真有不长眼的……”
  她握了一下拳头,“这么多姐妹可不是吃素的。”
  天色暗了下来,原本温氏已经安排了丫鬟,叫阿琇几个姐妹都陪着七姑娘吃饭。但阿琇眼尖,看着窗纱外边有人影闪过,想了一下,只说自己累了,要回去歇着,一边说,还一边朝着阿珠使眼色,往外边歪了歪头。
  阿珠视线扫过窗外,似乎是明白了,也起身,“出去了一天,七妹妹也累了,不如咱们有话明天再说。”
  五姑娘六姑娘和八姑娘也就跟着起身,一起告辞了。
  七姑娘将姐妹们送到了廊下,才站住了脚步。
  走出小院子门口的时候,阿琇回头,正看到廊柱后边一片衣角。
  那是七姑娘的生母,范姨娘。
  范姨娘是个很老实的女人,这么多年在后院里,也没见她作过妖。平日里,都只和八姑娘的生母刘姨娘安安分分在自己的那个小小的院子里过活。
  今天温氏带着七姑娘相看了。范姨娘做娘的,怎么可能不担心?约莫是听说了七姑娘回来,赶紧来打问消息的。只是屋子里几个姑娘都在,便没敢进去。
  “做了妾的女人,就是这样。”
  阿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阿琇抬头,便看到阿珠也正转头看着院子里。只一眼过后,便又回过了头。只是阿珠声音漠然,可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眼之中,却又有着悲悯。
  大约,她是想起了白姨娘吧?
  “姐……”阿琇想说,七姑娘是范姨娘的命根子。为了叫七姑娘日子好过,范姨娘压根儿就不敢往七姑娘跟前凑,生怕母女两个之间太过亲密,会叫温氏心里生出芥蒂来。
  一个做母亲的人,满心爱着孩子,却又生生将那份儿血缘亲情压在心里头。
  不知道范姨娘,得有多少的夜里自己躲着哭泣。
  白姨娘不同。在白姨娘心里,孩子,永远比不过她的情爱重要。
  从前对阿琇是这样,后来对阿珠也是这样。
  她不配阿珠为她难过!
  “你想什么呢?”
  阿珠就见阿琇脸上一会儿露出难过的表情,一会儿又攥起了拳头,咬牙切齿的,抬手就在阿琇脑袋上拍了一下,“见了鬼么?”
  好好儿的伤感气氛都被这一巴掌拍走了。
  阿琇顿时就怒了,“干嘛又打我!会傻的!”
  “本来也没见你多聪明。”阿珠嗤笑一声,上上下下打量着阿琇,“也不知道祖母从哪里看出来的,打你小时候就夸你聪慧机灵。”
  她老人家嘴里,阿琇那就是蕙质兰心。阿琇若是认了第二,天底下都没有人敢认天下第一伶俐了。
  轻轻拧住了阿琇的脸蛋子,阿珠叹道,“真要是聪明,怎么就被个老菜帮子套住了呢。”
  凤离那点儿狼子野心就不说了,偏生阿琇还就吃他那套。这还没及笄呢,满心里头都是凤离了。前阵子凤离才出京的时候,没有信送回来,阿琇那副忧心忡从的傻样子啊……阿珠觉得,简直就是叫她这个做姐姐的不忍直视了。
  除了在凤离跟前,阿琇还能装一装羞涩外,旁人面前她那脸皮都是杠杠的,抬头对着墨蓝色的天,颇为得意,“阿离哥哥是颗水灵灵的鲜嫩小白菜。”
  人家风华正茂呢。
  想一想清朗如月的凤离,大好年纪都要用来等自己长大,阿琇暗喜,只觉得两辈子的红鸾运约是都凑在了这一处。
  她嘿嘿笑了两声,主动就挽住了阿珠的手,“好姐姐你也别急呀。我想着,等阿离哥哥回来的时候,林五哥也该同回来呢。”
  “他回不回来,与我有什么干系?”阿珠甩开了她,留下一句话,自顾自地走了。
  从小时候就知道阿珠最是个口是心非的人了,阿琇也不在意。左右看看,七姑娘的小院子门口,就剩下了自己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