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为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荷领了命,小心翼翼的将小郡主抱起出了正屋,一抬眼就见到了候在抱夏里的周氏。
夏荷想起崔良娣的话,欲言又止,暗道这事还是和田嬷嬷、施嬷嬷商量后再做决断。
她将小郡主交给了周氏,轻声道:“先带郡主下去休息吧。”
周氏满心激动的接过小郡主,眼角噙泪的微微福了福身子,抱着小郡主快步的往一旁的厢房走去。
夏荷看着她的身影摇了摇头。
她听闻这个周氏也是个命苦的,丈夫在孩子还没出世时就去了,迫于生计,她将生下才三个月的孩子托付给兄嫂,自己自卖到太子当了奶娘。
若是告诉她,娘娘想要换了她,不知她能不能受得住这份打击。
夏荷正想着这事,却见她之前派出去打听消息的小丫鬟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怎么样了?”夏荷一把逮住那小丫鬟问道,“崔贵妃娘娘可曾到了?”
“没有,”那小丫鬟如拨浪鼓一样的摇着头,“刚刚从京城出发的最后一趟车队也已经到了,贵妃娘娘并没有同行。”
“怎么会?”夏荷一脸的不敢置信,“那太子爷呢?太子爷可有曾过来?”
“皇上让太子爷留在京城监国也没有过来,来的只有姜良娣娘娘。”那小丫鬟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如实禀报着。
怎么会这样?
夏荷转身又进了正房。
此时的崔莹莹正一手拿着靶镜,一手拨弄着头发,见到夏荷进来,不禁问道:“你说我明日是梳个牡丹头好,还是弄个飞天髻好呢?”
不待夏荷回答她,却又听得她自言自语道:“牡丹头端庄一些,而飞天髻就娇俏一点,我与殿下多日未见,还是打扮得娇俏些好一点。”
“娘娘,皇上让太子殿下在京城监国,明日不会过来了。”夏荷虽不想让崔良娣失望,却也不得不说,“府中只派了姜娘娘过来。”
“殿下不过来?”崔莹莹有点失望的放下了手中的靶镜,随即目光一转道,“那就梳个牡丹头,姜妧那个人明日一定会打扮得光彩照人,我一定不能输给她……”
“娘娘,贵妃娘娘也没有来……”夏荷咬了咬唇,轻声道。
崔莹莹那拨弄头发的手也就迟疑了一下。
“你说什么?姑母也没来?”她满脸疑惑的看向夏荷,“姑母可是宫中最尊贵的女人,她不来,可有什么说法?”
夏荷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道:“这次皇上只带了德妃娘娘和静贵人两个,李淑妃她们也一个没来。”
“怎么会这样?”崔莹莹的手就抖了一下,她拽住夏荷道,“不是说让大家都来给小郡主朝贺么?为什么宫里位高权重的娘娘们都没来?”
夏荷一脸的为难,宫里的事情,又岂是她一个身在太子府的宫女能打听得到的。
而崔莹莹却开始慌乱了起来。
之前,她见自己产下一女已是万念俱灰,暗道今后姜妧定会压过她一头。
没想女儿生下来才三日,皇上竟然就封了柔嘉郡主,不管这个封号是由太子殿下请封的,还是由姑母进言的,但至少证明了这是一种皇家态度,是她今后继续与姜妧一争高下的资本。
而现在大家的态度却又值得玩味,莫名的让她的心里多出了一丝不确定。
第114章 待见
第二天天还没亮,姜婉便起了床,她和萧睿暄随意喝了碗粥,用了些小糕点后,就开始按品大妆。
参加这种与皇室有关的活动就是麻烦。
昨晚萧睿暄破天荒的没有闹她,而是像哄孩子似的让她早点入睡,可今日她还是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样,坐在梳妆台前,也是频频的低垂着脑袋。
“夫人!”拿着一盒宫粉却无处下手的丁香甚至有点急了起来,“您再这样误了时辰可不能怪我!”
姜婉打着哈欠的抬头,看了眼丁香道:“天气这么热,你还是别给我弄那些了,万一出点汗将粉化开了,岂不是更难看?”
“夫人说得有道理。”夏依和兰依手中捧着姜婉要穿的大红罗衫从屋外进来,“夫人生来白净,你只需给夫人用点唇蜜就好了。”
姜婉看着那件大红罗衫就开始头疼,前两日已开始入伏,一想到要在这三伏天里,里三层外三层的穿着命妇府在日头下暴晒,她就已经开始大汗淋漓。
而此时萧睿暄已经换好了他的世子冕服,一身深蓝色的袍子,比她也轻松不了多少。
“你放心,我们算得上是皇室贵胄,比那些大臣命妇们等候的时间都会要短一些。”萧睿暄一眼就看出了姜婉的担忧,“在朝贺完后,你就去一旁休息的偏殿,在那里我安排了人,到时候你可以好好的休息休息。”
“唉~!我还是觉得皇上在这三伏天里兴师动众的太过劳民伤财。”姜婉一脸无奈的任由丁香她们服侍自己穿衣。
萧睿暄却是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道:“好大的胆子,竟然敢非议当今圣上。这话若是传了出去,我看你有几个脑袋。”
姜婉俏皮的冲他吐了吐舌头,然后看着身边的人正色道:“你们不会把话传出去吧?”
“婢子不敢!婢子们什么都没听到。”丁香、夏依和兰依俱是神色一正的答道。
姜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和萧睿暄一道出了春华院,这才发现早已准备好的二伯母乔夫人早已在那等候着他们。
姜婉和乔夫人见了礼,各自登上自家的马车往行宫而去。
幸好晋王府的别院与行宫离得不太远,也就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他们的马车就到达了宫门外。
此刻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早已有了别家先到的马车正在晨曦中排着队,等待着入宫。
“是晋王府的马车么?”忽然听得车外有人在远处喊了一嗓子,“晋王府的马车从这边走……”
赶车的车夫一听,将手中的马鞭一扬,只听得“啪”的一声,马车又动了起来,缓缓的向另一旁的宫门走去。
姜婉端坐在车内,隔着竹板窗帘看着那列渐行渐远的车队,不由的感叹道:“还是特权阶级好啊。”
萧睿暄看着她,笑了笑的嘱咐道:“等下如果受不住的话也不要硬扛,反正我这个晋王世子是出了名的羸弱又克妻,再多个病弱体虚的世子妃想必也没人会质疑。”
姜婉诧异的看着萧睿暄,哪有人会如此肆无忌惮的抹黑自己?
她握了握萧睿暄的手,笑道:“我不会硬扛的。”
外臣们朝贺的地方安排在了琼宵殿,而内外命妇则被安排在了芳菲阁。
姜婉和萧睿暄在仪门下了车,萧睿暄被领往外臣们朝贺的琼霄殿,而姜婉则被带至了芳菲阁。
芳菲阁外早已搭好了几顶供大家等候休息的帷帐,公侯世家的在东南家,官宦人家的在西南。
姜婉代表的是晋王府,自然就被人领到了东南边的帷帐里,虽然时间还早,里面却早已经热闹了起来。
姜婉一进了帷帐,便见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福康长公主府的郑夫人同样穿着件大红罗衫的命妇服,正坐在一张罗汉床上与人正聊着什么,当姜婉低着头进入时,她站起身来,笑着迎了过来:“瞧,咱们的晋王世子妃来了。”
被她这么一笑,姜婉闹了个大红脸,一抬头就见到了之前坐在郑夫人身旁的康王妃。
姜婉也就上前行礼。
康王妃也就拉着姜婉的手,让她坐下,与她寒暄着类似有没有吃过饭之类的话题。
帷帐里的人听闻她是新晋的晋王世子妃,不免也就心带好奇的围了过来,有几个自持与康亲王妃和郑夫人相熟的,便笑闹了起来:“晋王世子妃?这可是新娘子呀,怎么也不给我们介绍介绍?”
被人这样围着起哄,姜婉的脸又是一红,加之她早上并未敷粉,一张脸就红得越发的明显。
“你们一个个的也不怕吓坏了人?”郑夫人见了,赶紧上前解围,只见她拉起姜婉指着离她最近的那人道,“这位是永宁侯府的方夫人。”
原来是方圆圆的母亲。
姜婉见着她,微微福了福身子,行了一个晚辈之礼。
“这位是镇国公府的佟夫人。”姜婉顺着郑夫人的手看过去,只见一高瘦的妇人神情微微有点倨傲的站在那。
姜婉有点玩味的看了她一眼。
晋王妃是出自镇国公府的二小姐佟碧玉,镇国公府也还算得上是萧睿暄的外家。
若说没有皇上的传召,晋王与晋王妃不准私离驻地而缺席他们的婚礼还情有可原,而就在京城的镇国公府也没有派人来参加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而现在她对素不相识的自己也是一副鼻孔看人的模样,她究竟是想传达一个什么样的讯息呢?
是晋王世子不受人待见,还是不受他们镇国公府的待见呢?
要知道上一世托镇国公佟维的福,姜婉和姜妧曾不止一次的接见过这位镇国公夫人,那时她表情谦恭得像是另外一个人。
姜婉在心中想着,却还是毕恭毕敬的给这位镇国公府的佟夫人行了个礼,而郑夫人又带着她向别家的夫人走去。
姜婉就听得身后有人议论:“你刚才为什么要摆出那副模样?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御赐的晋王世子妃。”
“那又怎么样?”不料那佟夫人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我们镇国公府还没到要巴结一个晋王府丢在京城里的质子。”
第115章 朝贺
虽然那佟夫人的话说得很小声,可她的话还是一字不漏的进入到了姜婉的耳朵里。
她回头看了眼那佟夫人,只见那佟夫人依旧神情冷淡的扫了她一眼,好似并不惧怕被她听到一样。
而听到了佟夫人的话,不少夫人们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看向姜婉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晋王世子妃,在外人看来,也许就只是一个名头好听而已。
虽然这些年表面上该属于晋王府的体面一样都没少,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晋王世子在京城名为治病,其实是晋王府为表衷心而押在京城的一枚质子而已。
姜婉在心中吐了口气,假装没见到那人的眼光。
能够与萧睿暄在一起,便是她今生最大的幸福。
不一会的功夫,芳菲阁前的前坪上响起了三声净鞭声,帷帐里的众人便不再作声,而是按照各自丈夫的爵位、品级列队站好。
现在的大梁朝,亲王级别的王爷仅有三位,那便是管着东北的安亲王,管着西南的荣亲王和管着西北的晋亲王。
而康亲王府因为老亲王的过世,他的儿子承爵,建武帝保留了其康王的封号,却削了亲王之称,不再享有亲王待遇。
倒是姜婉,因为代表了亲王级别的晋王府,反而排到了队伍的第一个。
“怎么?今日领贺的人是晋王世子妃么?”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姜婉就听到了身后的碎声细语。
她侧耳倾听了起来,只听得有人继续道:“她一个成亲不过三五天的小丫头片子懂什么?可别闹出笑话来。”
“就算闹出笑话来又与你何干?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这一次姜婉听出了是那个镇国公府的佟夫人在说话,她侧过身去,淡扫了那些人一眼,有的人赶紧噤了声,只有那佟夫人是一脸看好戏的表情看着她,仿佛想挑衅她一样。
这个佟夫人真是有点意思。
姜婉在心里暗暗的想着。
这些公侯夫人的行事作风个个圆润,说话做事总是让人挑不出错。
毕竟万事留一线,除非是双方早已撕破了脸皮,不然这面子上的事,大家彼此间还是会有所顾忌的。
可这佟夫人却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强烈的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这究竟是她的个人情绪,还是代表了整个镇国公府呢?
按理说自己与她并无私交,那就更不存在什么私下里结了怨。
若是镇国公府与晋王府交恶,又好像更不可能,毕竟那晋王妃还是镇国公府出去的二小姐。
那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那就是镇国公府对晋王世子萧睿暄的不喜。
姜婉不由得想起自己那个远在西北未曾谋面过的婆婆晋王妃。
萧睿暄并不是她亲生的,而晋王世子的位置只有一个,萧睿暄坐了,那她的儿子就只能站着了。
这样看来,镇国公府的敌意貌似来得好像也不是那么的莫名其妙了。
姜婉正想着这事,耳边再次响起了净鞭声,紧接着芳菲阁里隐隐传来了丝竹之声。
其实姜婉曾在私下里和萧睿暄抱怨过,不过是封个郡主而已,哪里需要如此的兴师动众?
因为被朝贺的小郡主只是当今太子的女儿,那么宫中的娘娘们自然是不用给孙女辈的小郡主朝贺。
而太子殿下的后宫们,算起来也是这位小郡主的长辈,她们也不需要屈尊降贵。
那么就只剩下她们这群外命妇了,毕竟君臣之礼还是要守的。
只是这么一来,这个进殿领贺的任务就落到了外命妇里排在第一位的姜婉身上。
她下意识的理了理身上的衣冠,准备进殿朝贺。
上一世,姜妧贵为太后,而身为太妃的她每逢重大的节庆便要领着一众内外命妇给姜妧朝贺。
所以她并不害怕在这种事情上出丑,毕竟这对于她而言早已是轻车熟路。
姜婉端走在众人之前,低头颔首的进入正殿内,当她正要行礼时,却发现坐在高台之上受礼竟然是穿着一身礼服的窦德妃,只见她怀抱尚未足月的柔嘉郡主端坐在那,而姜妧和姜姝则分坐于她的两侧,一同接受着外命妇的朝贺。
姜婉扫了眼姜姝,自那日选妃大典之后,就未曾再见过她。
只见面如莹玉的她戴着一顶七翟冠,身穿青色的线罗圆领鞠衣,腰系玉革带,眉眼之间隐隐有了妇人才有的娇俏。而另一侧的姜妧,也是和姜姝做一样的打扮,只不过身上的鞠衣换成了青蓝色,眼神也比姜姝多了些看透世事的沧桑。
“晋亲王府世子妃姜婉,恭贺柔嘉郡主万福金安!”随着殿里的司礼太监的一声吆喝,将姜婉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她赶紧拧住心神,朝着身前的高台跪拜了下去,恭恭敬敬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这才听得那司礼太监又喊了一声“起”。
姜婉一脸恭顺的站了起来,不动声色的垂首退到了一旁,不再看向那高台之上。
因此她也就没有见到高台之上姜妧向她投来的复杂目光。
姜妧双手交叠的端坐在高台之上,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去看那穿着一抹正红色的姜婉,可就算她把指甲都掐进了肉里,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飘向姜婉的眼神。
有些东西,求而不得之后,就会变成一种魔怔。
若说她姜妧的魔怔是什么?便是那一身正红色的衣袍。
那是正室身份的象征。
正是这身衣袍,她被方青青压制了多少年,正是这身衣袍,让她和崔良娣这么些年争了个你死我活。
然而姜婉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她只知道殿内的人越来越多了,温度也变得越来越高,而特意摆放在屋内四角的冰块明显已经顶不住,有宫女悄悄的打开了大殿的槅扇窗,想让大殿变得更通风透气一点。
姜婉板着手指头算着,暗想着还有多少人朝拜后,她们才能撤去偏殿稍事休息。
就在此时,一个穿着枣红色内侍服的小内侍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在她耳边轻声耳语了一阵,姜婉随即做出很是吃惊的表情,跟着那位内侍出了芳菲阁。
第116章 称病
姜婉的离开,在等候的公侯夫人间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大家纷纷猜测着她离开的原因,那嗡嗡的讨论声,瞬间就引起了高台上窦德妃的注意。
窦德妃年近四旬,长得端庄华贵,是宫里出了名的老好人。
可即便是这样,她还是不免皱了皱眉头,侧过身子和身后的侍者交待道:“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好像是因为晋王世子妃的离开而引起了骚动。”从刚才开始,就一直留心着姜婉的姜妧自然是将刚才那一幕都瞧在眼里,因此“适时”的向窦德妃解释道。
“朝贺不还没有完毕么?她为什么可以自行离开?”窦德妃的脸上就有了一丝不悦。
她可不喜欢这种不被人放在眼里的感觉。
稍过片刻之后,她派出去的内侍一路小跑的回来,俯身在她耳畔低声细语了一阵,窦德妃的脸色这才恢复了正常。
“哦?那晋王世子爷现在怎么样了?”窦德妃不免关注的问道。
“听说已经在承德殿的偏殿歇下,由世子妃在那照看呢。”那内侍老实回答道。
“既然是这样,那还是晋王世子爷的身体要紧,就随她去吧。”窦德妃一脸的和颜悦色,哪里还能看出片刻之前还是一片阴霾。
姜妧听着这些只言片语,也大概猜出了一些,心中不免就有了些幸灾乐祸。
到底还是嫁了个病秧子,表面再光鲜,这以后的日子怕还是有点不好过。
承德殿的偏殿里,萧睿暄斜躺在一张罗汉床上,漫不经心的捏着一旁果盘里的葡萄就往姜婉的嘴里送。
姜婉剔了眼在殿中走来走去的程子修,轻轻的将头别了过去。
她可不想在外人的面前上演什么亲密秀。
萧睿暄笑了笑,将葡萄丢进了自己的嘴里,又用竹签插了一小块西瓜递给姜婉,笑道:“先解个暑。”
程子修停下了踱来踱去的脚步,一脸不耐的看着他们两道:“你把我拘在这,就是为了看你们俩秀恩爱的么?”
“非也!”萧睿暄笑着站了起来,“我都发病了,堂堂程大御医却不在场,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而且我将你放了出去,不过也是与那群糟老头们呆在一起互相恭维,你岂不会更加难受?”萧睿暄剔了一眼程子修,大有一副我救了你,你却不知感恩的架势。
“得了吧!”程子修没好气的瞪了萧睿暄一眼,“与其让我在这看着你们你侬我侬的,还不如让我和那群糟老头在一起呢。”
姜婉却不想再见到这二人斗嘴,于是转换话题道:“这仪式还要进行多久?”
“那可说不准。”萧睿暄看了眼姜婉道,“我之前不是告诉过你,可以称病出来么?为什么要傻傻的站在那个殿里?我不使人去找你,你还不知道自己出来了?”
“你这样称病真的没问题么?”姜婉看着神色如常的萧睿暄奇道,“毕竟外面还有那么多太医呢,如果派进来的不是程太医,你的把戏岂不是就穿帮了?”
“呵呵,怎么可能让那群人来给我诊病?”萧睿暄却是得意的笑道,“他们可都是诊了五六年都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只有程太医用他的独家秘方帮我把病情控制住了,所以他是皇上唯一指派给我的御医。”
姜婉知道在这件事上,自己肯定是辩不过萧睿暄的,于是她走到窗边,隔着窗棂看向窗外道:“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那当然是等吃饭!”说话间,萧睿暄又躺倒在罗汉床上,变得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姜婉正要问他做什么妖呢,就只见一队宫女和内侍从偏殿的另一侧走了过来,在见到姜婉后,为首的那位女史福了福身子,道:“见过晋王世子妃,皇上让我来问一问,晋王世子爷可觉得好些了。”
姜婉看了眼萧睿暄,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而一旁的程子修却踱步过来,慢条斯理的道:“刚给世子爷扎过针,可能要过段时间才知道有没有效。”
那女史看了眼萧睿暄,叹道:“但愿世子爷没事,今日真是太热了,没想世子爷竟然会晕倒在琼宵殿里,就连皇上也被吓了一跳呢。”
程子修没有说话,却是偷偷的给姜婉使了个眼色。
姜婉不明所以的眨了眨眼,也没有接话,程子修只得叹了口气:“事发突然,想必世子妃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所以她也是急得茫然不知所措。”
那女史便看着姜婉笑:“世子妃娘娘还真的不必太过担心,世子殿下这也不是第一次发病了,虽然每次都是来势汹汹,倒也能化险为夷。”
听着她安慰自己的话,姜婉却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
但想到做戏做全套,她也只得露出心有戚戚焉的表情,执起衣袖虚拭了一把眼角,轻声道:“刚才程御医也是这么跟我说的,可我这心还是七上八下的不得安宁。”
那女史又再安抚了姜婉一阵,然后就离开去复命了。
萧睿暄听得她离开的脚步身,这才睁开眼坐了起来,摇了摇头道:“每次最烦这种来探病的了。”
“别不识好歹,这可是皇恩浩荡!”程子修拱了拱手道,“等下的宴席你还参加吗?”
“为什么不参加?”萧睿暄翻着眼睛看向程子修,“我们今早可是只喝了半碗粥出来的,不管怎么样,也得让我的世子妃尝尝这宫中御厨的手艺才能离开吧?”
其实她并不喜欢御厨的手艺!姜婉在心中腹诽着,可又不好和萧睿暄明说。
而程子修却将萧睿暄的那张脸瞧了又瞧,用手摩挲着下巴道:“如果你等下要去赴宴的话,这张脸怕是不行。”
“有什么问题吗?”萧睿暄却是正色的看向了程子修。
“还不够苍白。”程子修想了想道,“要知道你可是刚刚经历过晕厥的人,面色应该比现在更难看才是。”
说完,他走上前,用手指在萧睿暄的下巴处拨了拨,然后在他的脸上迅速撕下一层“人皮”来。
第117章 庭宴
虽然姜婉早就知道萧睿暄在出来示人前,都会在脸上戴上这么一个面具,可她却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他将面具撕扯下来。
“疼不疼啊?”看到程子修给萧睿暄撕扯面具的动作,姜婉就情不自禁的倒吸了口凉气。
去掉面具的萧睿暄此刻显得很是神采飞扬,一双眼顾盼神飞,看得姜婉的小心脏几乎都要漏跳了一拍。
“要不要试试?”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戏谑。
“才不要。”刚才萧睿暄撕面具的模样,就让姜婉联想到自己学生时代撕扯吸黑头面膜的样子。
不用试,她都觉得毛孔发疼。
萧睿暄看着她笑了笑,没有继续话,而程子修却是一脸不耐烦的将萧睿暄的脸扳了过去,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外加一支只有半截的毛笔。
只见他将那支半截的毛笔插入那小瓷瓶中蘸了蘸,然后就往萧睿暄的脸上涂了起来。
那样子,还真的像是在刷面膜。
姜婉好奇的看着,想要凑近,却又怕打扰到程子修的操作,因此她只能扯长了脖子瞧。
“晋王世子妃夫人~!”就在姜婉正瞧得起劲的时候,一个内侍的声音隔着槅扇门突然在殿外响起。
姜婉神情一紧的站起身来,低声道:“谁?”
因为这是在行宫里,她身边的丫鬟和萧睿暄的长随都没能带进来,所以姜婉只能自己应门。
“奴婢是霓霞宫的小禄子,”只听得那个声音继续道,“瑞公公让我来问一声,世子爷可觉得好些了?皇上已经移驾霓霞宫,再有得一柱香的时间便要开宴了……”
瑞公公是常年跟在皇上身边的大太监,他能在百忙之中派个人来报信,足可见他还是将萧睿暄放在了心里。
姜婉回头看了眼萧睿暄,而萧睿暄则对她点了点头。
姜婉只想快点将那内侍打发回去,于是将那槅扇门轻启了一条缝,侧着身子挤了出去。
她面带微笑的打量了眼门外那位弯腰而立的小禄子,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八分的银锞子交给了他,笑道:“多谢公公!世子爷刚刚已经转醒,只是这会子还觉得有些头晕,稍事片刻之后,我们再去霓霞宫向皇上请罪。”
那小禄子捏了捏手心里的银锞子,自是满心欢喜的退了下去。
待姜婉再返回室内时,程子修已经帮萧睿暄全部打点完毕,萧睿暄那半干的脸上,显得比刚才又苍白了许多。
萧睿暄站起身来,掸了掸身上有些褶皱的礼服,执起姜婉的手道:“我们也过去吧,毕竟让大家等太久不好。”
姜婉却将手抽了出来,反手虚扶住萧睿暄道:“世子爷刚刚才苏醒过来,想必正是头昏眼花,我还是扶着点好。”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霓霞宫正殿里设宴款待的是皇子、王爷、公主等皇亲国戚,而功勋世家被安排在东偏殿,朝臣则是在西偏殿。
待姜婉和萧睿暄二人坐着软轿赶到霓霞宫时,正殿里已经坐满了人。
之前去给他们报信的小禄子见了,满脸堆笑的跑了过来,问了个安后,则领着他们从偏门进入正殿。
正殿里分席而设。
建武帝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盘坐在紫檀木雕砌的高台上,面前摆着一张金丝楠木的九龙案,各自换了一身衣裳的姜姝和窦德妃分别跪坐于他的两旁。
而高台之下,左右两边各十六张黄花梨的大案摆成了两溜,各府的皇子、皇子妃,王爷、王妃,公主、驸马等都依各自的品级席地而坐,独空下了右边为首的那一张。
小禄子轻手轻脚的引着萧睿暄和姜婉入殿时,殿内已是觥筹交错。
“臣萧睿暄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睿暄在高台下站定,执起双手,在身前平举然后向着高台上的建武帝行了个大礼,跟在他身后的姜婉见势也跟着一起拜了下去。
此时的建武帝正手持着西域进贡来的水晶杯,和高台下的七皇子萧睿呈说着话,他看了眼萧睿暄,如同一位长者关爱后辈一样的说道:“是萧睿暄呀,你觉得好些了么~!”
“臣汗颜,在京城将养了这么些年,可这身子却还是这般的不中用。”萧睿暄低垂着头,说话间却又显出有些中气不足。
建武帝不禁皱着眉的打量着萧睿暄道:“不是说程御医的调理之法很有效吗?怎么依朕看却好似没什么作用?”
“程御医说我这是从娘胎里带出的不足之症,得常年用各种奇珍异草慢慢的调养着,切不可操之过急。”萧睿暄不卑不亢地答着,面色虽不佳,神色却淡然。
建武帝听闻后,沉默了一小会,指了高台下那张一直空着的黄花梨大案,叹了口气道:“入座吧!”
“谢主隆恩!”萧睿暄又朝着建武帝一拜,正准备起身时,身子却踉跄了一下,竟没能站得起来。
姜婉赶紧上前搀住了他,好似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萧睿暄扶起来一样,然后二人就这样搀扶着落了座。
高台上的建武帝看了摇了摇头,而坐在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