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之间,凤瑶似是对赢易的心思全数了然,奈何此际却并非抱团宽慰之际,她仅得强行咬牙稳住胳膊的疼痛,松了柳襄的手,便继续朝周遭之人拼杀。
  这群黑衣人犹如死士一般,无论是伤了还是残了,都要提着最后一口气朝凤瑶几人围攻,此际赢易也是受伤,她仅得拉着幼帝一道在赢易身边杀着护着,只奈何,纵是万般坚韧,热血拼杀,但终还是有疲倦无力之际。
  待得凤瑶全然乏力,终是有些坚持不住之际,许儒亦突然领兵而来,几千名兵卫踢踏飞跃,奔腾而来。
  那些层层而来的马蹄声极是厚重,犹如地动山摇般壮然。
  终是来了,来了。
  凤瑶心头大松,紧皱的眉头也微微而卸,却也正这时,这群黑衣人中,也不知何人扯声道了句‘撤’,短促的一字刚一落下,整裙的黑衣人竟是极为训练有素的收了弯刀,纷纷四散而逃。
  “追!务必得抓到几名活口!”
  凤瑶眼睛稍稍一眯,目光朝黑衣人们凝着,阴沉沉的发话。
  这话还未全然落音,在场暗卫们率先策马追去,许儒亦则率军急行过来,担忧的目光朝凤瑶一落,正要紧急下马,却是不待他动作,凤瑶便迅速迎上了他的眼,阴沉沉的道:“抓活口为重!皇傅且亲自过去督军。”
  许儒亦眉头一皱,面露几许担忧与挣扎,却是犹豫片刻,终是为凤瑶留了大批兵卫,自己则率领上百兵卫策马狂奔。
  凌乱不堪的场面,终是消停了下来。
  不远处那城隍庙会,依旧人山人海,灯火鼎盛,似是没人察觉到此地方才的厮杀朝场面。
  风来,凉薄入骨,那一股股冰凉的空气,竟还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味,令人稍稍呼吸,便欲作呕。
  地上,尸首横斜,阴沉烈烈,一时之间,也有些难分是黑衣人折损得多还是大旭暗卫折损得多。
  幼帝眼睛早已哭肿,浑身发着抖,待得目光扫到凤瑶那血流不止的胳膊,心口一揪,再度忍不住伤心而唤,“阿姐你怎样了?伤口可疼?”
  稚嫩的嗓音卷着抑制不住的哭腔。
  凤瑶这才应声回神,目光朝幼帝一落,仅是稍稍朝他摇头,低声宽慰,“阿姐没事。”
  这话一出,她极是淡然的抬手在受伤手臂的穴道处点了几下,而后才将目光朝柳襄与赢易扫去,则见这二人,衣袍上也皆是血渍,略显狼狈,只是柳襄那妖异如华的面上,仍卷着几许柔情,那笑容里似是积满了古怪深情,令人全然无解。
  “方才,多谢长公主出手救柳襄。”眼见凤瑶目光落来,柳襄分毫不避的将瞳孔迎上了凤瑶的眼,柔情娇然的出了声。
  凤瑶瞳孔微缩,并未回话,仅是朝柳襄再度淡扫一眼,便将目光落到了赢易身上。
  此际的赢易,青袍破烂,腿脚处血迹遍布,他面色苍白无色,墨发也早已凌乱无章,他似是累了一般,整个人斜躺在马车车板上,一动不动,然而那双幽远悲凉的瞳孔,则静静的朝凤瑶落着,一直落着,便是迎上了凤瑶的眼,他也不将目光挪开半缕,就这么悲伤的与她对视着。
  凤瑶心口微沉,一股复杂之意漫遍全身。
  她不喜赢易这般盯着她,似是满身积了难以排遣的悲伤一般,令人揪心发痛。
  她强行按捺心绪一番,挪身至他身边,先行伸手点了他腿上的穴道,随即才低声问道:“除了腿上受伤,皇弟还有哪里受伤了?”
  她语气缓慢,不曾掩饰的卷着半缕复杂与宽慰。
  赢易却是不领情了。
  他极为难得的将目光从凤瑶身上挪开了,呆呆的望着头顶漆黑如墨的天空,薄唇一启,突然道:“臣弟方才还以为,皇姐会护臣弟,却不料,皇姐护了皇上,护了柳襄,却独独,不护赢易。”
  悲凉的嗓音,似是夹杂了大片大片的失落,这话入得凤瑶耳里,自然也是莫名揪心的。
  她不是不救他,而是方才情况紧急,不曾见得他有危险罢了。再者,柳襄身上流着能救幼帝的血,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让柳襄死,是以,方才突然拉柳襄一把,也是不得不为之事。
  只是这一切,她本以为赢易懂,奈何赢易终还是失望落寞了。
  又或许,如今赢易孤身一人,加之又断了一臂,身心皆受重创,是以才会心思敏感脆弱。
  “方才本宫若能见得你受危,本宫定也会救你。”凤瑶沉默片刻,才低沉无波的回了话。她语气直白淡然,不曾掩饰的夹杂几许认真。
  赢易静静凝她几眼,凉然而笑,却是不说话了。
  夜色早已深沉,迎面而来的风凉薄四起。
  不远处,庙会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周遭人流如云,灯火交织,入目依旧是一片盛景之况。
  大战一场,凤瑶身心俱疲,目光也仅是朝不远处那人头攒动之处扫了一眼,清冷的瞳色无法被那盛世热闹之景点燃半许,她仅是随意淡漠的望了一眼,无心多呆,随即便领着一众人缓缓回宫。
  待抵达皇宫,凤瑶先行将赢易送回了寝殿,并招来了御医为其包扎伤口。整个过程,赢易一言不发,兀自沉默,待得一切完毕,凤瑶也准备领着幼帝离开时,他则突然抬了头,极为难得的朝凤瑶出声道:“皇姐,今夜之事,是臣弟使性子了,而今突然想通,深觉……”
  不待他后话道出,凤瑶便出声平和的打断,“今夜之事是本宫考虑不周。但若下次见你受危,本宫定会好生护你。”
  赢易神色微动,噎了后话,朝凤瑶凝了片刻,认真乖巧的点了头。
  凤瑶心底稍稍松却半许,再度朝他嘱咐两句,随即便牵了幼帝,缓步出殿。
  殿外,风声密集,大有变天之兆。
  幼帝缩了缩小小的身子,低声道:“阿姐,可是今夜要下雨了?”
  凤瑶抬眸扫了一眼头顶漆黑的天空,入目黑沉一片,看不见任何光景,只是,迎面而来的风的确比前一刻还要猛烈几许,宫灯微微里,道旁的花树也被烈风摇得落了枝叶与花瓣,想来,自然也是疾风骤雨的前兆。
  “嗯。许是要下雨了。”
  她神色微动,沉默片刻,漫不经心的朝幼帝回了话,足下步子也稍稍加快半许。
  此番话题,无疑是有些生硬与尴尬,幼帝眉头紧皱着,本打算一直心虚不言,但见凤瑶兴致不高,情绪不悦,是以心底也越发压力。
  “阿姐,今日征儿擅自出宫游玩,是征儿的错。征儿以后无论去哪儿,定会提前与阿姐商议,待得阿姐同意了,征儿才去。”
  待犹豫挣扎片刻后,幼帝终还是主动自行的认了错。
  只因今夜出行之事竟会酿成祸患,是他不曾想到过的,而今历经了刺杀,才陡然发觉,今夜的一切竟是那般的事态严重,甚至严重得令人心生畏惧。
  他态度极好,脱口之言也小心翼翼。
  这话一出,凤瑶却是不说话。
  待得幼帝越发心虚紧张时,凤瑶终是平缓无波的出声道:“征儿也是懂事之人,有些话不必阿姐多说,征儿自己也会心里有数。是以,你不必在阿姐面前保证什么,只是你时刻都要记得,你是大旭的帝王,无论做什么,都得三思而行,不可鲁莽。”
  “征儿知晓了。”
  幼帝神色微动,乖巧低声的道。
  凤瑶稍稍垂眸,目光朝幼帝落来,话锋一转,继续道:“今夜城隍庙庙会,是你三皇兄怂恿你去的?”
  幼帝猝不及防怔了一下,目光略微躲闪,随即急忙摇头,“不是,是征儿自行决定要出去玩儿的。三皇兄最初仅是随意提了一下今夜是城隍庙庙会,但知晓征儿执意要出宫时,三皇兄也是不允的,还曾劝过征儿不要出去,是征儿执意要出宫的,三皇兄拦不住征儿。”
  是吗?
  凤瑶眼角微挑,目光在幼帝身上肆意打量,心底之中,终还是存了几许幽远与复杂。
  幼帝的语气无疑是焦急躲闪的,如此便也证明,今夜城隍庙之行,赢易,自然是在其中起了蛊惑作用的。
  就亦如,赢易明明知晓幼帝对宫外的万事万物皆是好奇,却偏偏待幼帝身子骨稍稍好转便如此在他面前提及庙会之事,是以,纵是赢易也如幼帝所言劝阻过他不要离宫,但赢易,也终归是挑起今夜事端之人。
  若他不在幼帝面前提及城隍庙庙会之事,今夜的所有之事,都不会发生。
  是以,那赢易啊,究竟是改好了还是未改好?又究竟是当真浪子回头,还是,故意蛰伏?
  思绪蜿蜒,磅礴幽远。
  凤瑶满目复杂的将目光稍稍从幼帝身上挪开,平静淡然的应了声,“嗯。”
  短促的一字,并未表明任何立场,更也不曾表露出是否信任幼帝的这番话。幼帝听得有些模糊朦胧,一时不知凤瑶心思,待壮着胆子抬起头朝凤瑶打量,眼见凤瑶视线幽远,似在出神,他眉头越发一皱,犹豫片刻,再度低声道:“阿姐,今夜当真是征儿一人擅自做主出宫去玩儿的,与三皇兄毫无关系。三皇兄此番回来,断了一臂,今夜又还受了伤,皇兄本是可怜了,阿姐莫要再怪罪他什么了。”
  凤瑶应声回神,淡然无波的朝幼帝点头,心思蔓延嘈杂,无心多言。
  一路上,二人未再言话,心思各异,兀自沉默,则待将幼帝送入寝殿后,凤瑶也未太过久留,仅是嘱咐幼帝早些休息,随即便转身出殿。
  殿外周遭,宫灯微微,光影绰绰。只是夜风越发猛烈,竟是吹得周遭的宫灯摇晃不堪,似是随时都要落下来一般。
  殿外不远,那一袭红袍轻杉的柳襄,正立在灯火阑珊处。凛冽的风不住的将他的衣袍与墨发卷起,起起扬扬,整个人竟越发的显得萧条鬼魅。
  凤瑶立在廊檐上,朝柳襄凝了片刻,才压下眼底的起伏之色,缓缓朝他行去。
  光影里,柳襄唇瓣勾着笑,整张妖异风华的面容上全是笑,只是这笑容落在凤瑶眼里,却越发的古怪狰狞。
  今夜多事不平,谁都浑身戒备警惕,独独这柳襄,竟还能笑得出来!
  凤瑶眉头微皱,缓步过去,站定在了他面前,随即薄唇一启,阴沉的嗓音幽幽而起,“你笑什么?”
  她问得极是直白,语气中夹杂的威仪与清冷不曾掩饰。
  柳襄也不惧,那双修长的双眼迎上凤瑶的瞳孔,柔声道:“心有喜悦,是以便忍不住笑罢了。柳襄本是以为,在长公主眼里,柳襄定是低贱之人,却不料危急之际,长公主竟会出手救柳襄。”
  “今夜救你,不过是看重你身上的血罢了。”
  “柳襄知晓。”他答得坦然,面上的笑容也分毫不减,“便是如此,柳襄也高兴。毕竟,柳襄在长公主眼里,终也是个受你看重的人物。”
  说着,目光突然滑至凤瑶受伤的手臂,面上笑容也微微一滞,随即稍稍抬手便朝凤瑶的手臂触来,“长公主手臂受伤了……”
  凤瑶瞳孔微缩,下意识抬手劫住了柳襄探来的手。
  柳襄神色娇柔,无奈的朝凤瑶笑笑,“我只是想看看长公主的伤口,再好生为长公主包扎罢了。”
  “本宫早与你说过,在本宫面前,你最后是安分些。倘若再敢肆意对本宫动手动脚,本宫对你,定不客气。”凤瑶满目清冷的回了话。
  嗓音一落,随意松了他的手,抬脚便走。
  柳襄则急忙转身,目光朝凤瑶脊背一落,柔声问:“长公主不想知晓今夜皇上为何会主动离宫吗?也不想知晓为何今夜国师不在皇上寝殿守着?”
  凤瑶足下一顿。
  柳襄则勾唇笑笑,缓步朝凤瑶行来,待站定在凤瑶身后时,他便柔声平缓的道:“国师不在皇上寝殿,是因刘太傅突然身子不适,性命堪忧,被许皇傅请去太傅府了;而皇上今夜执意要出宫去看庙会,是因三皇子为皇上描述庙会时描述得太过吸引人了,惹得皇上心有向往。且皇上本也是有意提前问长公主意见的,只可惜,三皇子则道问了长公主许是就不会同意皇上出去了,虽是随意的一句提醒,看似好心,也看似是在劝慰皇上,但却让皇上反应过来,不差人知会长公主便擅自出宫了。”
  说着,眼见凤瑶瞳色越发起伏,柳襄稍稍敛了面上笑容,破天荒极为难得的深眼朝凤瑶凝着,“今夜跑去长公主寝殿通知长公主的宫奴,是柳襄悄悄所派。若不是柳襄今夜偷偷让人告知长公主皇上出宫之事,许是今夜,定成大患。”
  冗长的一席话,一字一句皆全数钻入了凤瑶的耳里,心里。
  她算是将柳襄的话彻底听进去了,只是心底的怀疑与复杂,汹涌澎湃,摇晃剧烈。
  她静静立在原地,满身清冷,一言不发。
  则是片刻,柳襄继续道:“我知长公主对柳襄并非亲近,亦或是历来都不曾信过柳襄。但长公主身边的某些人,更是不得不防。想必纵是柳襄不点破,长公主也该是知晓柳襄所说的是谁,毕竟啊,有些人看似温良,实则却是包藏祸心,柳襄虽看似不靠谱,但柳襄对长公主,倒也是真心的呢。”
  柳襄这番含沙射影的话,入得耳里,她心底自是了然。
  今夜之事,赢易嫌疑的确颇大,但也说不准是巧合罢了,也说不准是这柳襄亦或是外族之人用的挑拨离间的计罢了。
  是以,柳襄的话,她此番听听也就罢了,但若说提防,柳襄与赢易,都该好生审视甚至提防。
  正待思量,夜风层层而来,吹得满身凉薄。
  她仍未回话,柳襄则静静立在她面前,柔和娇然的望她,兀自沉默。
  却是不久,一道迅速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打破了周遭的压抑与清宁。


第428章 势力不小
  凤瑶与柳襄双双循声一望,便见那抹白衣儒雅的人影,迅速离近。
  “长公主。”
  待站定在凤瑶面前,许儒亦低沉着嗓子唤了一声,却是尾音一落,眼风便扫向了柳襄,瞳孔起伏皱缩,面露阴沉。
  柳襄勾唇轻笑,挑衅似的迎上许儒亦的眼,柔声道:“皇傅这般盯着柳襄作何?都像是要将柳襄吃了似的?总不至于因着长公主今夜救了柳襄,皇傅便又吃醋了吧?”
  直白的嗓音再掺杂调侃的语气,无疑是率先不留情面的将许儒亦洗刷了一遍洽。
  许儒亦面色越发一沉,落在柳襄面上的目光也是森冷阴沉。
  “柳襄,你莫要忘了你身份!”许儒亦威胁阴沉的回了话钤。
  柳襄状作害怕,朝凤瑶身后缩了缩,“皇傅生起气来,倒也是好生吓人。想来皇傅也该是有事要与长公主禀报,柳襄便不再打扰了,告辞。”
  嗓音一落,识趣的转身离开。
  许儒亦未出声,凤瑶也未留。
  待得柳襄彻底走远并消失在夜色尽头,凤瑶才唇瓣一启,低沉无波的问话,“可抓到活口了?”
  许儒亦面色一紧,极是认真的朝凤瑶点了头。
  夜色暗沉,下半夜,骤雨狂袭,凛冽的狂风与骤雨将天地全数笼罩,似要全然湮灭甚至摧毁一般。
  大旭难得下这么大的夜雨,雨声与风声层层交织,经久不歇。
  满城之中的人,今夜都因风雨所扰而酣睡不得,有些穷困之人,则屋顶漏雨,被褥浇湿,一家人仅得缩在偏隅一脚躲避风雨,瑟瑟发抖。
  大雨倾盆,似要覆没整个大旭京都,街道上,流水四溢,扩散成河,迅速在各处肆意流淌,场面凄厉壮阔。
  奈何千里之外的北国大盛,则是月黑风高,气氛紧蹙,国之上下皆人心惶惶。
  大周大军压境,已驻守在国都都城外,随时都可攻城而来。
  此际的大盛,无疑是生死存亡之际。
  国都之人,皆震撼畏惧,百姓纷纷不曾安睡,皆是怀抱幼童亦或是包袱,瑟缩在屋门边,随时都准备逃难。
  偌大的大盛皇宫,极为难得的四方沉寂。未有笙歌漫舞,未有酒肉酣香,有的,仅是一众的朝臣齐齐跪在东宫太子寝殿那偌大的空地上,一个个身形料峭如山,纵是双膝发痛发僵,也不愿动得分毫。
  守在殿外的宫奴们眉头大皱,着实不知如何是好。
  这些跪地之人,无论老少之臣,皆是主张投降的人。
  大周兵力压境,又以先皇尸首与大公主性命要挟,是以这些朝臣早已是坐不住了,主张不战而降。
  只奈何,威武英勇的太子殿下,又如何会主张在乱城贼子面前投降。更何况,那大周无疑是欺人太甚,不仅杀了先皇,挟了大公主,更还要,破大盛国都。
  是以,太子殿下不会妥协,这些朝臣也不妥协,两方竟在大周大军压境之际,双双对峙。
  只是,如此紧蹙对峙的局面,气氛森冷陡峭,但这些朝臣全然不知,在他们入宫跪求之前,太子便已率先离宫,去校场操练兵力去了。
  太子有意背水一战,与大周拼个鱼死网破。
  他们这些宫奴虽不问政事,但自然也猜得到主子心思,只是本也是心有惧怕,担忧大盛覆灭,但如今,朝臣面前,他们也只得强行镇定的守着这座空殿,故意装作太子仍在殿中的样子,稳住这些朝臣之心。
  此际的国都校场,三军齐刷刷的铠甲加身,士气威武。
  国破在即,男儿志该保家卫国,再加之大周挟先皇尸首而来,又以大公主性命要挟,此等之事无疑辱没了大盛国威,令三军将士皆是愤慨憎恶。
  士气大盛。
  不得不说,大周新帝挟大盛先皇尸首与大公主而来,弄巧成拙的,竟壮了大盛士气。
  只奈何,如此局面于司徒夙而言,无疑是煎熬重重。
  国之将士尚且可拼命杀敌,但他司徒夙却还不得不考虑自家父皇的尸首,甚至还有自家大皇姐性命。
  校场的主堂内,司徒夙满身的华袍早已退却,换了身常日行军作战的铠甲。他面色微微苍白,神情阴冷深邃,却又隐约卷着几分虚弱。
  前些日子才在大周的楚王宫吃了闷亏,身子大伤大创,并未全然愈合,此番又受大周兵力压境,此等压力,差点要压垮他的脊梁。
  此番之仗,他极为难得的没有任何决胜的把握,有的,仅是拼死的决心。
  只因,对方是颜墨白,是往日父皇曾分毫不加掩饰的夸赞过的颜墨白,是曾经在曲江上让他吃了闷亏的大旭摄政王,更也是,突然一跃而起,成了大周新帝的颜墨白。
  如此之人,无疑是心狠手辣,腹黑阴沉,若论硬拼,他司徒夙,许是不是那人对手。
  大堂气氛紧烈。
  司徒夙神色凝重幽远,不说话。在旁站着的副将们面面相觑,也不敢主动出声。
  则是许久,司徒夙那幽远的瞳孔终是微微一沉,回神过来。
  “拿笔墨来。”
  他低沉沉的出了声,语气威仪厚重,却似又压了万重山般喑哑。
  副将们不敢耽搁,顿时应声而动,将纸墨全数放在了司徒夙面前的矮桌上。
  司徒夙稍稍坐直身子,提了墨笔,犹豫片刻,随即便手腕一挥,顿时在纸上落笔。
  待得一排墨字而成,司徒夙将纸笺折好,低沉幽远的道:“差信使,送去国都外的大周营地。”
  副将们纷纷应声,片刻之际,便有副将主动上前拿走了那叠好的信笺,极快出殿。
  奈何,信笺被信使刚刚送入大周营地,大盛信使便被捉了,信笺落入伏鬼之手,待刚刚送入颜墨白帐篷,颜墨白眼皮未抬,懒散随意而道:“撕了。”
  短促的两字,漫不经心。
  此际他正满身白袍,温润清雅的坐定在长案旁,修长的指尖正握着另一张信笺,仔细审视与评判,似是对大盛太子差人送来的信笺,全然未放入眼里。
  伏鬼眉头稍稍而皱,面露几许难色,犹豫片刻,终是恭敬出声,“皇上,此际大周与大盛即将开战,事态紧急,皇上为何不看看大盛太子的信?万一,大盛太子欲在信中主动告饶呢?”
  这话一出,颜墨白神色微动,漆黑如墨的瞳孔慢腾腾的落在了伏鬼面上。
  他历来如此的淡定从容,懒散温润,那双深邃的眼似如悬崖深渊,欲将旁人全数吸入他那双深渊里,从而,威胁着,禁锢着。
  伏鬼朝他对视了一眼,便目光一紧,随即下意识垂头下来。
  却也正这时,颜墨白薄唇一启,漫不经心的出了声,“大盛的战将,历来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倘若此番大周兵力压境,司徒夙不战而降,如此,他就不是司徒夙了。”
  伏鬼犹豫片刻,低声道:“司徒夙虽为大盛战将,但他前些日子在楚京受的伤并未愈合,且此番我军又挟了大盛先帝尸首与大盛大公主,是以,此番双重施压之下,司徒夙许是也会妥协。毕竟,属下认为,司徒夙也该是性情中人。”
  颜墨白勾唇轻笑,“司徒夙虽是性情中人,只可惜,却仍旧是个想叱咤风云的莽夫。”说着,嗓音一挑,慢悠悠的继续道:“他若当真有意告饶投降,此番这信,自然也该他亲自送来,只可惜,他未来,自然,也未有主动告饶之意,如此,这大盛的国都,朕与我大周儿郎,自然得好生驰骋,酣畅淋漓的,杀个尽兴了。”
  懒散随意的嗓音,卷着几分云淡风轻的优雅。
  只是那脱口的话语内容,却是生杀予夺,狰狞重重。
  何谓杀个尽兴?
  是要屠尽满城?
  伏鬼瞳孔发沉,起伏不定。纵是一路跟着自家皇上风雨而来,却也从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他会屠尽满城的百姓。
  便是往日拼杀,杀的也都是该杀之人,但如今,黎民众生,终归是,何其的无辜。
  破天荒的,伏鬼心有震颤,也头一次生了半许恻隐,却是片刻后,他强行按捺心绪,低声恭敬的道:“属下知晓了。只是,那送信之人要如何处置……”
  “自古有言,先礼后兵。司徒夙既是为朕送了信笺,朕自然得回他一份礼。你说,人头之礼,如何?”他再度从容懒散的出声。
  伏鬼神色微变,心头了然,待沉默片刻,低沉道:“人头之礼,许是也可。只是,两国交战,历来不斩来使……”
  “朕要颠覆他整个大盛,又何惧斩其来使。”说着,嗓音一挑,话锋也漫不经心的一转,“战场之上,最忌讳的便是心软与恻隐。伏鬼你且莫要忘了,纵是此番不吞大盛,大盛也会反过来吞了大周。天下之中,诸国鼎立,本就是尔虞我诈,群雄角逐,谁若心软,谁便,万劫不复。再者,开弓历来无回收之箭,你我,从来都不曾有任何退路。”
  伏鬼瞳孔蓦的一颤,心口隐隐发沉,紧张难耐。
  自己的心思历来是瞒不过自家主子的。
  伏鬼将头垂得更低,强行按捺心绪,恭敬道:“皇上明鉴。属下这便去割了那来使的脑袋,用锦盒装着送给大盛太子。”
  他语气也突然狠硬开来,尾音一落,便要转身就走。
  “慢着。”
  正这时,颜墨白那清风儒雅的嗓音再度响起。
  伏鬼下意识一怔,稳住身形。
  颜墨白继续道:“今日苍鹰,仅带回了这一张纸笺?”
  伏鬼恭敬点头,“的确仅有一张。”
  颜墨白神色微动,修长的指尖肆意懒散的摩挲着手中的指尖,随意把玩。
  伏鬼静立原地,兀自而候,待得半晌,终是忍不住问:“皇上,可是信笺出了问题?”
  颜墨白懒散摇头,瞳色沉寂幽远,从容得当。
  “信笺倒是无问题。只不过,信笺上的字,出了问题。”仅是片刻,他出了声。
  伏鬼猝不及防怔了一下。
  颜墨白双眼稍稍一眯,斜眼懒散睥睨着指尖上的信笺,凝了片刻,继续道:“‘祸害遗千年’这几字,倒是出自她的手。只不过后面‘柳襄得长公主心仪,大宠’几字,则明显是那人附加上去的。”
  伏鬼沉默片刻,缓道:“许是长公主写的不尽细,那人便将与长公主有关的要事一并写给皇上了。”
  颜墨白摩挲着信笺的指尖蓦的顿住,懒散摇头,“那人是聪明人,但凡不曾百分百确定的消息,定不会报给朕。但如今,那人专程在信笺上写下柳襄得宠,想来,是他确定之事了。只不过,凭凤瑶如今之性,何能对一人如此容易上心?毕竟,满心破碎,甚至对情爱之事极为抵触厌恶,任凭柳襄媚术滔天,也无法真正取得凤瑶喜欢呢。”
  伏鬼顿时明白过来,面色一变,“皇上是说,那人后面添上的字,是在故意欺瞒皇上?”
  颜墨白并未立即回话,唇瓣微微而勾,却是极为难得的勾出了一抹淡笑。他指尖微动,开始将手中的纸笺撕成了两半,将凤瑶所写字迹的那一半指尖好生叠好,揣入袖中,随即将另一半纸笺随意仍在面前的长案,漫不经心的道:“欺瞒自是必然。且那人,是敌是友很快便可见分晓了呢。”
  说着,嗓音一挑,“埋伏在大旭城外营地中的大周精卫,有多少?”
  伏鬼正了正脸色,恭敬低沉的道:“五千六。”
  “差人领朕口谕入大旭京郊营地,令蛰伏于大旭营地的精卫暗入大旭京都,烧了平乐坊。”颜墨白神色幽远,平缓无波的道。
  伏鬼怔了一下,面色起伏不定,“皇上三思。容倾势力不小,且我等还未查出他背后势力,此番若冒然行动,许是容易打草惊蛇。”
  “不必查了。往日柳襄被瑞侯送入宫中,朕便已是怀疑他作祟,虽不曾拆穿他亦或是对峙,但自然,也不过是无心打草惊蛇,只可惜如今,那人竟胆敢盯上朕之软肋。如此,相识一场,自不过是场作戏隐瞒罢了,又或许,那容倾,早就知晓朕与大英的关系,毕竟,百晓生威名,四方皆扬,并非摆设。呵,他既是有心试探朕,朕自然,要还他一份回礼。”
  他嗓音依旧懒散,平缓之中,卷着几分随意的雅致。
  伏鬼却是心口一紧,顿觉事态严重,当即道:“兹事体大,倘若容倾当真猜出皇上与大英的纠葛,自会对皇上亦或是长公主不利。如此,倘若当真要杀容倾,差此地的兵卫奔去大旭营地传信无疑是慢了些,且军中本有苍鹰……”
  颜墨白缓道:“伏鬼莫不是忘了?近些日子那容倾,最是擅长捉朕的苍鹰?”
  伏鬼后话一噎,面色一变,顿时会意过来。


第429章 两方对立
  偌大的大盛国都,街道上再无往日繁华热闹之景,宽阔的道路极是空旷清冷,人烟不见。
  整座城池,无疑是戒备重重,谁人都不敢掉以轻心,生怕突然之间,那城门外驻扎着的大周精卫便冲入城门来了。
  却是如此紧烈的气氛里,突然,有人策马而来,稳稳停在了城门外,待得大盛守城兵卫齐刷刷的将箭羽对准那马背上的人时,那人则将身后背着的锦盒取下举至头顶,“我大周皇上,有回礼送给大盛太子。”
  威仪冷冽的嗓音,直白得毫无惧意洽。
  在场大盛兵卫皆是朝那马背上的人细致打量,待确定无恙后,才有守城将领阴沉吩咐,“放篮子下去,让那人将锦盒放到篮子里。”
  如今两国即将交战,双双对立,是以此番自然也是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