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摄政王,伏鬼默认是在大盛太子被救起的同一地方,但当初大盛太子被救起之地,也有大批大旭兵卫在那团仔细搜寻,并未见得摄政王身影,此点便已有疑,且伏鬼还言是他亲自那大盛太子落水之地将摄政王救起,而照如此说法,摄政王沉没于水,已接近一盏茶的功夫才被伏鬼救起才是,但寻常之人,又如何能在水中憋足一盏茶的功夫?便是有内力护体,在水中憋气的时间,半盏茶的时辰已是极限,何能,忍得到一盏茶的功夫!”
  凤瑶瞳孔骤然一缩,面色,也兀自冷了几许。
  王能扫了扫她的反应,犹豫片刻,继续低沉恭敬的道:“属下也怀疑,摄政王如此之举,是想让长公主与大盛太子,越发积怒成仇。且摄政王昨夜突然出现,恰巧阻拦长公主杀得大盛太子,这目的,自也是想在危急之际帮长公主一把,让长公主对他,彻底卸下心防。”
  凤瑶兀自而坐,一言不发。
  半晌,她才稍稍回神过来,清冷而道:“此事,你可曾与旁人言道过?”
  王能恭道:“仅是昨日属下质问过伏鬼,便不曾对其余之人言道过了。”
  凤瑶点点头,“此事事关重大,本宫自得多理理。接下来的时日,你差大旭兵卫好生戒备,也择几名机灵的人,好生去查查摄政王前两日究竟在忙些什么。”
  王能神色微动,当即点头,眼见凤瑶已不再吩咐,他开始极为识趣的恭敬告辞。
  待得王能离去,凤瑶才彻底松神下来,目光,则静静落在不远处的雕窗,兀自沉默。
  王能不可能骗她,是以,那颜墨白昨夜失踪之举,着实可疑了。
  连司徒夙都能被大盛兵卫迅速从江中救起,那颜墨白,又如何能在大批大旭兵卫搜救之中而困于水里憋够一盏茶的时间?倘若不是他有意失踪,有意避而不见,大旭兵卫要在短时间内寻到他,自也是,轻而易举。
  再者,昨夜她姑苏凤瑶癫狂而怒,也大多是因他失踪的变故,是以新仇旧恨一并冲击而来,她暴怒难耐,差点,便已要了司徒夙性命。
  越想,心底便越发复杂,思绪嘈杂起伏之中,整个人,也莫名的紧绷开来。
  若是,颜墨白选择在这时候背叛她,算计她,她姑苏凤瑶独身在大楚,孤立无援,定会跌得一败涂地。
  下午的时辰,凤瑶全在屋中度过。
  待得沉默得累了,便开始入榻小憩,待得小憩醒来,便坐在软榻休息。
  目光偶然垂落之际,也扫到软榻一旁的几案上叠放着两本书,而待指尖一动,捧书一观,才见这两本书,竟然都是兵法。
  忆起今日初醒之际,便见颜墨白正坐于软榻,想来这两本书,自也是颜墨白的了。只不过,而今行路途中,那等风雅的人不看棋谱,不看琴曲,不看奇闻轶事这些文类之书,却偏偏,择了兵法而看。
  如此,那人恶补兵法又是为何,难不成是要重操旧业,行军打仗?
  正思量,屋外突然有脚步声靠近,则是片刻,一道温润儒雅的嗓音扬来,“长公主,黄昏已至,该出来用膳了。”
  凤瑶瞳孔一缩,并未言话,待将兵书放回原位后,才稍稍理了理金丝衣裙与头发,举步朝不远处的屋门而去。
  屋外,江风却极为难得的停了,周遭之处,水天一色。
  对面,那大盛之船依旧与大旭的船只并排而行,甲板上,也仅有几名兵卫站定守候,看似倒是莫名的有些人单力薄。
  “吃了几顿的鱼羹,此番倒是有些腻了,是以,伏鬼他们准备了烤鱼宴,加上香葱姜末,口感醇厚,想必长公主该是喜欢。”
  耳畔扬来一道柔和的嗓音,平缓得当。
  尾音一落,颜墨白便牵了凤瑶,转身至一侧的甲板旁坐定。
  此际,甲板上早已摆好了桌椅,桌上,烤鱼成盘,色泽俱佳,正微微的冒着热气。
  “此番江风已停,在这屋外用膳倒也闲情逸致,不知,长公主可喜?”
  凤瑶抬眸,满目复杂的朝他扫了一眼,低沉而道:“虽是闲情逸致,但却曝露在大盛之人的眼皮下。难道,摄政王不怕你我在此吃得正欢,周遭便突然有大盛的暗箭袭来,将你我射成骷髅?”
  颜墨白温润而笑,“这倒不会。有微臣在,定护你周全。长公主放心便是。”
  这话听着倒是极为温柔缠绻,一股股清风柔和之意也是展露得淋漓尽致。
  眼见他开始伸手将最上面那条烤得金灿灿的鱼递至她面前,凤瑶眼角微挑,伸手接过,却是并未急着吃,仅是满目复杂幽远的望他,低沉而道:“昨夜摄政王落水,且在水中沉浮许久才被救上船,不知,摄政王可受风寒?”
  她嗓音极低极沉,却是嗓音落下,颜墨白便勾唇轻笑出声。
  “你笑什么!”
  凤瑶嗓音一冷。
  颜墨白则稍稍止住笑声,眸色在凤瑶面上流转片刻,随即慢腾腾的道:“长公主倒是难得关心微臣。只不过,长公主见微臣这样,可像感染风寒的模样?”
  凤瑶将目光从他身上挪开,淡漠而道:“不像。”
  颜墨白稍稍叹了口气,似也不准备拐弯抹角,仅是神色微动,平缓幽远而问:“可是今日王能与长公主说了什么,致使,长公主怀疑微臣了?”
  这厮又是一猜一个准。
  她本打算委婉套他的话,奈何还未开始委婉,这厮便早已识破她的心思了。
  凤瑶眉头稍稍一蹙,低沉而道:“摄政王既是聪明如此,不若,便劳摄政王为本宫解解惑,你昨夜,如何能在水中憋气憋那么久,直至伏鬼将你拉出水里?”
  “微臣本是青州水乡长大之人,水性极好,长公主自也知晓。如此,能在水中憋气憋那那般久,也是自然。”
  凤瑶清冷凝他,“事到如今,摄政王还不准备说实话?”
  颜墨白无奈而笑,“长公主仍是不信微臣?”
  这话入耳,凤瑶不打算回话,仅是默认。
  纵是水乡之人,自也不会在水中憋气憋那么久,除非神人死人。
  今日,也并非想将这事挑开来说,但这颜墨白无疑是太过精明与厉害,竟是要主动将她的心事拆开来说。
  这种被人看透,被人隐约引导与掌控的感觉,着实压抑不善,看来,此事过后,她务必得再度多长几个心眼,在这颜墨白面前,也要越发的谨慎应付才是。
  周遭气氛,无端的沉寂了下来,颜墨白并未立即言话。
  待得凤瑶兀自思量片刻后,颜墨白才伸手入袖,微微而掏。
  凤瑶蓦的回神,目光顺着他的动作凝向了袖口,却是片刻,便见他从袖口中掏出了一只短笛。
  “微臣的确没本事憋气憋够一盏茶的时辰,但待憋至身体极限时,便突然想到身上揣了短笛。如此,两手握笛,堵上笛孔,再凑笛而吹而吸,如此,自可再多撑半晌。”他慢腾腾的再度出声。
  这话入耳,凤瑶神色越发复杂,半信半疑,思绪摇曳,却终归未再言话。
  这人总有理由将她的所有问题都抵回来,是以多说,也无用。
  凤瑶暗自深吸了一口,兀自垂眸,不打算多言,却是正待要垂头吃鱼之际,颜墨白则突然出声,“长公主可是到了如今,还不曾信微臣?便是微臣好生配合你演戏,甚至为了长公主不惜与大盛摄政王作对,长公主对微臣,仍旧心有怀疑?”
  凤瑶瞳孔微缩,不言话。
  颜墨白再度平缓而道:“旁人所言,未必是真,有些人或事,需长公主自行去揣度与考量。再者,想必长公主该是对微臣改变态度,略微在意了吧?”
  他嗓音微微有些挑高,却是当真不知这厮怎能将这话说得这般堂而皇之。
  凤瑶淡道:“摄政王可是太自信了?”
  颜墨白微微一笑,面色平缓幽远,温润如初。
  “长公主若不在意微臣,昨夜,又如何会以为微臣亡故,从而对大盛太子大打出手。有些事,长公主虽不愿承认,但并非不曾发生,但既是已然发生,那些所谓的怀疑之意,便该收敛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微臣当如初衷一样,对长公主与大旭,绝无二心。”
  这话层层而来,听着倒是认真诚恳。
  凤瑶静静观他,一时也不曾在他面上观测出任何异样,只是心底仍旧绷着一根弦,总觉得心有焦虑与戒备,不曾真正放下。
  “本宫今日,不过是随意问问罢了,并非当真怀疑摄政王,反倒是摄政王解释这么多,倒也是多余了些。”
  她沉默片刻后,才低沉而道。
  颜墨白神色微动,也不再多言,仅是目光一垂,朝凤瑶面前的烤鱼扫了一眼,“长公主信任,便是微臣之幸。也罢,今日之事便不提了,长公主趁热吃鱼吧。这鱼,乃伏鬼亲自而钓,加上做法也略微改变,想来该是味道丰然,极是鲜美可口。”
  凤瑶淡然点头,低低垂头,兀自而食。
  这烤鱼,虽色泽俱佳,香味浓烈,咬上一口,外皮也略微酥脆,只可惜,却是,咸了些。
  入得大楚的边境,黄昏的天色便也暗得快。
  江风浮荡之际,寒气四伏,着实比大旭的气候凉薄许多。
  夜里,周遭依旧一片平静,无声无息,凤瑶被颜墨白拖着对弈几局后,便困意来袭,兀自睡去。
  翌日,水路已是行完,大盛与大旭的船只齐齐靠岸。
  那寒风猎猎的码头上,略微有乳白的雾气氤氲,略显凉薄。且那码头并不大,但此际却立着黑压压的人群。
  那些人,皆整齐而立,满身铠甲,个个皆精神肃穆清冷,无疑是兵卫之人,而那人群中,则有大旗飘扬,旗帜上的‘楚’字极为招摇显眼,突兀明然。
  竟是,大楚兵卫。
  凤瑶神色微动,倒是突然忆起前两日颜墨白与她言道过提醒大楚之人来迎接,但依照目前这阵状,着实是略微隆重了些。再加之此番又有大盛同行而来,想必大楚这般隆重的迎接,最重要的,也该是迎接司徒夙才是。
  思绪至此,凤瑶神色略微复杂半许,并未言话。
  待大旭一行人全数登上码头,寒风之中,那大楚之人仅是朝她扫了一眼,便有小兵突然而来,邀凤瑶前往马车而行。
  凤瑶满面淡漠,正要与颜墨白踏步往前,不料片刻之际,那司徒夙也缓缓登了岸,但这回,大楚之人却并非仅有小兵去接,反倒是那策马立在前头的几名大楚将领纷纷热络朝司徒夙靠拢,恭敬而迎。
  这番局势,凤瑶倒是有些看不懂了。
  那楚王明明是想邀她大旭来共商国是,准备对付大楚,却是不料啊,这大楚太子一来,楚王便失了志气,竟这么快,便开始在司徒夙面前点头哈腰的恭迎了。
  “狗腿。”
  正这时,行在身后的伏鬼突然煞气如常的冷讽了句。
  这话着实是说得有些大声,傲然之中,也带着几许不可一世与冷嘲与鄙夷,瞬时之中,在场之人竟莫名的全数听见,纷纷转眸朝凤瑶一行望来。
  凤瑶神色微动,只道伏鬼倒是骂得好,但虽是解气,片刻之际,竟有大楚之人突然而道:“大旭长公主。”
  短促的几字,嗓音极大,无疑是在毫无规矩的呼喝。
  凤瑶足下应声而停,并未回头,身边的颜墨白则懒散温润的出了声,“不知阁下,可是大楚**将军,刘钰?”


第245章 月牙之殿
  这话一出,周遭无声,凤瑶稍稍回眸,便见那在场之人皆默,目光,也纷纷落在了颜墨白身上。
  则是片刻,颜墨白轻笑一声,“本王素闻大楚的骠骑将军刘珏,虽骁勇善战,但却喜好特殊,且刘将军的喜好,极是隐晦,难以启口,连大楚皇上都不知。呵,本王此行,倒也可稍加提醒楚王,好生管管军营之事,如那等心怀不轨却又品性不端的大将,自是该……撄”
  他说得极为缓慢,悠然之中,也夹杂着几许懒散与调侃,只是尾音,却故意拖得老长。
  凤瑶一字一句的听着,心中倒也有些微愕然,待得目光朝颜墨白一扫,一道微紧的嗓音便同时扬来,“不知,您是?”
  这话问得着实紧然恭敬,哪儿还有半点方才朝凤瑶呼喝的气势。
  伏鬼冷哼一声,“睁大你狗眼,这乃我大旭摄政王,也乃大旭长公主驸马。”
  伏鬼特意将长公主驸马几字咬得极为清楚,煞气的嗓音阴冷如常。只是凤瑶倒是未料到,这几日的伏鬼也着实稍稍变了性子,竟从不苟言笑之人,变为了如此话多之人。
  她眼角稍稍一挑,不动声色的转眸朝那刘珏望去,此番细致打量,则见他满面起伏,那张刚毅的面上,却陡然增了几许复杂与畏惧。
  是了,畏惧。
  至于是在畏惧颜墨白身份,还是畏惧颜墨白口中所言的特殊喜好,这二者,不必多想也知,这刘珏在畏惧第二点偿。
  群人当前,刘珏一时未言话,待沉默片刻后,他突然上前站定在颜墨白面前,竟开始恭恭敬敬的行了礼,更还一改态度,朝凤瑶躬身而拜。
  “本王今日,也不过随意说说罢了。如刘将军这等识时务之人,本王,倒也无心揭发了。”正这时,颜墨白倒是略微满意的轻笑一声,话刚到这儿,嗓音便稍稍一挑,“只是,我家长公主身子倒是薄弱,寻常马车不避风,倒容易让她受凉。”
  刘珏眉头一皱,无奈恭道:“摄政王恕罪。此番迎接,上头只准备了两辆马车,一辆是给长公主,一辆则是给大盛太子,是以,上头也将马车早已分配好,许是无法再在这当下弄出辆奢然贵重的马车来。”
  “无妨。本王瞧那辆通体为金的马车便是最好,想来我家长公主该是喜欢。”颜墨白慢悠悠的道。
  刘钰一怔,面色越发愕然无奈,随即为难而道:“摄政王,那辆马车是给大盛太子的,您看……能否先让长公主入另一辆马车,毕竟,此处离楚京已是不远,半日车程便可抵达楚京了。”
  颜墨白轻笑一声,并未言话。
  刘钰恭然而立,额头都稍稍漫出了半许薄汗。
  则是片刻,颜墨白懒散开口,“若是,我家长公主不愿委屈呢?”
  “这……”
  刘钰着实不知该如何收场了,天知道这大旭来的长公主如此讲排场,也确实不知这大旭摄政王如此口舌如簧,难以应付。
  上头也着实只准备了两辆马车,大盛国力强盛,不可懈怠,是以自得安排大盛太子入乘那金色马车,而大旭终归为大盛附庸,加之大旭长公主又是个女流之辈,何来比大盛太子乘坐的马车还要精贵!
  只是他刘珏千算万算也未算到,这大旭的摄政王如此难以应付,咄咄逼人之意,竟是比宫中的二皇子还要来得凶恶。
  刘钰眉头皱得厉害,待沉默片刻,才再度抬眸朝颜墨白一扫,眼见颜墨白面色悠然而又坚持,他心有泄气,最后终究是将目光朝凤瑶落来,恭敬无奈的道:“长公主,此番着实只准备了两辆马车,上头也已吩咐过了,那辆金色的马车务必给大盛太子,您看……”
  他终归是将话题抛在了凤瑶身上,满面小心的祈求。
  凤瑶面色淡漠,目光清冷,却是未及言话,不远处便突然扬来一道低沉嗓音,“那辆金色马车,给她便是。”
  熟悉的嗓音,低沉幽远,但若细品,却不难觉察出几许僵硬与虚弱。
  大概是伤势与风寒不曾全数康复,是以嗓音也有些嘶哑虚弱,只是她姑苏凤瑶,又何须他司徒夙来让。
  凤瑶微微抬眸,清冷的目光循声一锁,便见司徒夙正立在不远,满身锦袍,墨发高束,整个人装束倒是一丝不苟,但那张俊脸,却微微苍白,瞳孔阴沉却又无奈,正,满目包容宽容的望她。
  看来,那夜厮杀拼斗,仍是未让这厮长记性。他那满眼的宽容与包容,也着实像是在可怜她罢了。
  “不必了。”
  仅是片刻,凤瑶便将目光从司徒夙身上挪开,清冷而道。
  短促的几字一出,倒是怔住了刘钰,一时之间,倒让他不曾全然反应过来。
  “那辆金色马车,本宫,赏给大旭太子了。”凤瑶继续道。
  这话落下,不再耽搁,清冷转身往前。
  颜墨白则在后方懒散一笑,“我家长公主心怀仁慈,刘将军也不必为难了,将那辆马车赏给大盛太子便是。”
  凤瑶兀自听着,却不言话,足下平缓而又淡定,脊背,也傲然威仪的挺得笔直。
  待行至另一辆朴素狭窄的马车旁,颜墨白亲自伸手,将她扶上了马车,待得她刚在马车内坐定,颜墨白便撩着帘子进来,缓慢如常的坐在了她身边。
  “长公主方才,如何将马车让给大盛太子了?”他开口便是这话。
  凤瑶心有烦躁,淡道:“不过是不想坐了,难道不可?”
  颜墨白缓道:“长公主在大盛太子面前,又何必如此屈就。倒也枉费了微臣一片苦心了。”
  “不过是随意威胁了刘钰几句,便也是苦心?”凤瑶清冷如常的道,这话一落,转眸观他,却恰巧迎上他那双深邃悠然的瞳孔。
  “当然。微臣与刘钰句句争执,就是想让长公主坐那辆奢华马车,不料长公主一开口,倒将微臣的努力全然打散,呵。”
  这话入耳,嘈杂之意越发莫名,奈何思绪翻转之中,却无端的不愿就此多言。
  待默了片刻,凤瑶缓缓将目光从他面上挪开,主动转了话题,“今日那刘钰,倒是极为忌讳摄政王。不知,摄政王手头上,究竟有何把柄?”
  这话一落,颜墨白勾唇一笑,却并未立即出声。而身下的马车,也开始缓缓颠簸,摇曳往前。
  两人挨得极近,马车颠簸之下,身子频繁相触,如此近的距离,凤瑶甚至能闻到颜墨白身上淡淡的熏香,察觉到他身上的温热。
  她神色微动,默了片刻,本打算往旁边挤,不料身形刚动,颜墨白便似看透了她的意图,平缓而道:“这马车看似并非结实,长公主可莫要将马车挤坏了。”
  凤瑶眼角一挑,稳住身形,面色也蓦的沉了半许。
  她姑苏凤瑶再厉害,端然也不会当真挤坏这马车才是。颜墨白这话啊,无疑是在调侃于她。
  她眉头稍稍一蹙,语气也沉了半许,“本宫方才之言,摄政王还未回话。”
  这话一落,颜墨白答得及时,“长公主久居皇城,自是不知这天下战将的奇闻轶事,微臣以前,好歹也在沙场呆过,是以对各国之将的品性,倒也略有耳闻。”
  “繁杂之言,不必多说。摄政王说重点便是。”凤瑶淡声插话。
  颜墨白凝她几眼,“并非微臣愿拐弯抹角,而是,刘钰的癖好,实为特殊,难以启齿。”
  凤瑶倒是来了兴致,转眸望他,态度坚持。
  颜墨白朝她打量几眼,无奈而笑,只道:“那刘钰,有龙阳之癖,大楚军中但凡有颜的兵卫将领,皆不曾逃脱其爪牙。”
  凤瑶瞳孔一缩,面色微愕,顿时了然过来。
  军中有龙阳之癖的人,该是不少,但若统帅战将都如此,自也有些损坏国之威仪。再者,楚王那人也算是心狠手辣,嫉恶如仇,倘若知刘钰有如此癖好,坏他大楚威仪,想来那楚王,定也是不易绕过刘钰才是。
  想来也正是因为这点,刘钰才不敢在颜墨白面前造次。只不过,这等癖好,该是密事才是,这颜墨白,又如何知晓的?
  倘若世人皆知这点,那楚王必定也该知晓,如此,颜墨白便是提出这点,自也不会威胁到刘钰才是。
  思绪繁杂摇曳,一股复杂疑虑之感摇曳而起。
  未待她回神,颜墨白便已平缓而道:“长公主不必疑虑什么,刘钰龙阳之癖,确为密事,但微臣在前几日便已差人打探好来使品性,刘钰这点事,微臣也是昨日才收伏鬼回报,知晓的。”
  这话入耳,凤瑶又是一怔,不由抬眸朝他望去,阴测测的道:“摄政王倒是好生厉害,本宫心思,竟都逃不脱你的法眼。”
  “微臣与长公主接触频繁,亲昵至甚,与其说微臣擅长揣度长公主心思,还不如说,微臣熟悉更熟知长公主。”他答得平缓。
  清风儒雅的嗓音入耳,圆滑之至。
  凤瑶无言抵抗,只得稍稍挪开目光,“楚王大寿在即,大旭大盛皆来贺岁,想必周遭列国,也会到场。到时候,望摄政王莫要行过激之事,安分些。”
  她再度忍不住出声叮嘱。
  这颜墨白着实是个异数,行事也时常令她出乎意料,而今到了大楚的地盘,自得安分守己一些,毕竟,而今列国皆至,暗潮涌动之间,此番能否平安渡过曲江,平安归得大旭都不敢确定,是以,凡事低调为好,不可太过风头与争端才是,安稳渡劫才是。
  思绪翻腾,她满怀复杂,奈何身边的颜墨白,却并未立即言话。
  她心底一沉,正待转眼凝他,不料还未动作,他却突然而道:“微臣,自会安分。”
  这话说得懒散平缓,但却独独不曾认真,语气中也不曾卷有半许诚恳。
  凤瑶忍不住暗自一叹,目光朝颜墨白望来,欲言又止一番,却终归未再道出话来。
  多说无益,特别是面对颜墨白这样极有主见的人。看来此番大楚之行,她不止要防着大盛大楚以及周遭列国,还得,防着颜墨白莫要主动兴事。
  越想,一股股无奈疲惫感便满布全身,车内的气氛,也顺势全数的沉寂下来。
  正午,一行人终于是入了大楚京城。
  车马浩荡而来,穿街过市,阵状极大,车外,无声无息,压抑莫名,凤瑶忍不住稍稍掀帘一观,则见街道百姓分居两侧,怯怯的朝一行人打量,面色怯弱,不敢声张一句。
  这等场面,俨然与大旭百姓夹道而观的场面迥异,大旭百姓是好奇而又诧异,议论声声,而这些大楚的百姓,则是怯怯难耐,浑身微缩,俨然如受了惊的白鼠。
  “楚王荒淫无道,昏庸暴虐。天子脚下,这些京城百姓深受其害,惊恐如此,也是自然。”
  正这时,耳畔突然扬来颜墨白的嗓音,算是恰到好处的解了凤瑶心中的讶异。
  她顺势放下帘子,低沉而道:“摄政王如何对那楚王之性知晓得这般清楚?”
  颜墨白极为难得的一本正经的缓道:“长公主难不成忘了,微臣乃青州长大的人?”
  凤瑶一怔。
  他这才转眸朝凤瑶望来,“青州与大楚一河之隔,这边,青州渔民淳朴富饶,那边,楚国渔民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连大楚边境之人都过人心惶惶,饥不择食,可想而知,天子脚下,更是,打压一片。”
  凤瑶心头有数,稍稍将目光从颜墨白身上挪开。
  她对楚王并非太过了解,但也略微耳闻,只是本以为世上谣言定是被世上之人添油加醋的传得过了,但却不料,那有关楚王的谣言哪里过了,明明是真实写照。
  连大楚京城的百姓都这幅怯弱的模样,也不知那楚王,究竟威仪狠烈到了何等地步。
  一时,心底倒逐渐生了几缕复杂与好奇,却也正这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长公主,摄政王,楚京别宫到了,请二位下车。”
  恭敬的嗓音,自车外而起。
  颜墨白并未耽搁,率先慢腾腾的挪身下车,待凤瑶也挪身至马车边缘时,他抬手而来,极是自然的将她扶了下来。
  相较于码头上的失礼,这回,刘钰倒是亲自来迎,小心热络的朝凤瑶缓道:“我楚皇寿宴,是在后日。是以,今日与明日,便劳长公主与摄政王在这行宫落脚休息。待得楚皇大寿之日,再由大楚亲卫军接二位入宫赴宴。”
  颜墨白勾唇一笑,“如此,倒也可。”说着,抬眸朝前方那偌大威仪的行宫宫门一扫,“只是,不知楚王大寿,究竟有几国要领前来赴宴。”
  刘钰恭敬道:“不多。楚皇就邀了五国而已。”
  凤瑶瞳孔一缩,“哪五国?”
  刘钰猝不及防的怔了一下,目光朝凤瑶落来,恭道:“大旭,大盛,大齐,楼兰,还有,大英。”
  大英。
  最后两字入耳,凤瑶蓦的一怔,瞳孔也顺势皱缩一团。
  那大英极少出现在世人面前,且极是神秘。传闻,那大英之人玄术了得,无人能克,若大英有心争夺天下,这天下列国,定无法阻挡,纷纷成其城池。
  如此,那与世无争的神秘大英,竟突然来楚贺寿,这般说来,难不成那大英,也准备走下神坛,开始,融入俗世,从而,角逐天下了?
  思绪翻腾摇曳,凤瑶满目厚重,一时之间,足下也稍稍而僵,待得片刻,她才回神过来,目光下意识的朝颜墨白一落,却见他满目从容温润,清透莫名,似也是,早已将她惊愕与讶异全然看穿。
  “长公主,摄政王,请吧。”刘钰将颜墨白与凤瑶双双打量一眼,再度而唤。
  颜墨白懒散点头,突然伸手握了凤瑶的手,牵着她缓缓往前。
  那行宫的宫门,着实威仪霸气,门槛极为宽敞,同时入得五六人都不成问题。
  凤瑶一行先行入内,司徒夙一行接着而来。
  只是,也不知楚王是有意还是无意,已提前将大楚落脚之地安排在了别宫极的北边,而凤瑶大旭一行人,则安排在了南边。
  如此格局,无疑是大盛与大旭对立,也算是互不相扰,凤瑶略微满意,并未觉得有何不若,奈何待刚入得南边的月牙殿时,还不曾在软榻坐定,便闻颜墨白突然朝身后跟来的刘钰懒散而问:“这南边之殿,为何唤作月牙殿?”
  刘钰怔了一下,忙道:“这个,臣下倒是不知了。只是以前听闻,这行宫是专程为董鄂妃所建,是以这殿中的名字,也该是董鄂妃起的。”
  颜墨白嗓音微挑,“哦,是吗?但本王怎听说,大楚已故前皇后小名,便唤作月牙。董鄂妃以月牙二字来命名这南面的别宫,就不怕,招鬼?”
  这话一出,倒是顿时将刘钰吓得不轻。
  他浑身都抑制不住的颤了颤,面色惨白。当年前皇后惨死时,他还仅是幼童,不经世事,后听胆大的小伙伴嬉笑言道前皇后死的时候,眼珠子掉了,脖子掉了,四肢也掉了,血水与蛆虫溢了满地,这些东西,便也成了他年幼时一直惊恐印刻在心底之事。
  而今成年了,虽不弱小时候那般胆小,但那种狰狞之感仍是长年累月的积在心底,鲜少想起,加之楚皇与董鄂妃也早有命令,不得大楚上下提及前皇后此人,是以那前皇后便在岁月里彻底封存了,无人敢提及,也无人愿提及,他心底的那烙印与惊恐,便也早已封存。
  但如今,那前皇后,竟被这大旭之人,再度,提起。
  刘钰心底惊跳,心底的烙印骤然清晰,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转眸朝周遭扫了一眼,极是忌讳小心的朝颜墨白道:“摄政王,楚皇与董鄂妃数年前便已下令,大楚上下不得再提前皇后之名,望王爷谨记,前皇后已为大楚禁忌,王爷切莫再提此人,免得,惹了杀生之祸。”
  这话一出,心底又突然反应这南面的宫殿名为月牙,刘钰双腿登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