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长公主身后,跟着孙女于宁,十三四岁的样子,小鼻子小眼小嘴巴,十分的白净,虽然不算漂亮,但娇嫩可爱,招人喜欢,她给摄政王妃见礼。
  摄政王妃把胳膊腕子上带的珊瑚珠手链拉下来,套在于宁手腕上:“点心意,别嫌弃。”
  都是皇家贵胄,谁没有些好东西,但摄政王妃这样热情大方,还是赢得了大长公主的欢心。
  “麟棅媳妇,忒客气了。”句话民间常用的称呼,把两人拉在了起。
  摄政王妃笑容满面:“宁县主玉雪可爱,我是实在忍不住。”
  “皇上驾到——”外面忽然传来太监喝道的声音,花厅的贵妃纷纷跪倒。
  大群人拥着皇上走过去了,她们才都站起来。
  “没想到宝珠小郡主如此贵不可挡,皇上又是赐名又是亲自来探视。”
  有人小声嘀咕了声,大长公主轻轻哼了声,但立刻为自己打遮掩:“呵呵,皇上这代可没有公主呢,宝珠可不真的很稀罕。”
  摄政王妃轻轻搀扶着大长公主:“我们也该去叩见皇上。”她回头看了看于宁,“县主,起去吧。”
  大长公主觉得摄政王妃真是体贴,她笑了下,举步往外走去,萧夫人给孙女个眼神,两人也起上前。
  宴息室里,皇上刚刚落座,便问太子:“宝珠呢?”
  “屋里呢,我这就抱来给万岁瞧瞧。”
  宝珠刚刚睡醒,奶娘给她把了尿,又喂了奶,收拾好了小襁褓,太子抱了走出来。
  嘉佑帝还是第次看到这样小的宝宝,稀罕地很。
  宝珠打了个哈欠,睁着黑溜溜的眼睛看着皇上。
  “哎哟,她看朕呢,呀,她还笑呢,哎哟,还会吐泡泡……”看着皇帝是真心喜欢孩子,丰娘和护国公夫人对视眼,都涌出笑容。
  皇上小心翼翼地双手托着,让小宝宝站在他腿上,宝珠大概觉得这样站着,比躺着新鲜,高兴地蹦了起来。
  嘉佑帝又惊又喜:“哎哟,她还会蹦呢。”
  圈的大人都觉得稀奇,纷纷围拢过来。
  就在这时,门口守着的太监通传:“大长公主到——,摄政王妃到——,萧夫人到——”
  皇上觉得特别扫兴,燕然上前,从皇上手里接过女儿。
  嘉佑帝叹口气,叮咛了句:“有空儿,带她到宫里给朕瞧瞧。”
  大长公主和摄政王妃刚好走进来,听得清清楚楚,忍不住攥了攥拳头。
  大长公主带头,给皇上行礼。
  “平身——”
  大长公主笑着对嘉佑帝道:“皇上如此喜欢孩子,何不应了众臣的奏议,多给太子娶几个侧妃夫人,为皇家开枝散叶。”
  嘉佑帝看这三个女人身后,就跟了两个妙龄少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转头看着太子,赵弘琛急得拼命摇头。
  皇帝笑:“太子刚刚病愈,此事暂且不提。”
  “皇上,现在给太子娶侧妃,过两年不就有孩子了?到时候带到宫里,多热闹。”大长公主急了,她孙女已经到了年纪,若是不定下来,不就没机会了吗?当年她并没有对嘉佑帝伸出援手,现在的身份多少有些尴尬,等赵弘琛上位,她越发远了层,想要重回权力心,就更难了。
  她男人前阵上折子弹劾忠勤伯,就想取而代之呢,却不想皇上派了襄国公去西南,把他们晾在边。
  嘉佑帝对姑母这样不依不饶有些腻烦,他对大长公主笑了笑:“有个孩子就行了,多了太吵。”
  大长公主没想到会有这样个回答,时无话可说。
  摄政王妃赶紧接了句:“皇上,有个女孩儿,还需要个男孩儿呀。”
  嘉佑帝看了燕然夫妇眼:“你俩听见了吗?赶紧的,再生个。”说完扬长而去。
  众人急忙行礼送别。
  摄政王看了看老婆,又看了看大长公主和萧夫人,面无表情地扭过头去,和太子起送皇上。
  宴息室的男人都离开了,摄政王妃狠狠地捏了下拳头,心那个恨啊,但好容易出了山庄,绝不能就这样被送回去,她眼珠子转了转,向燕然走来。
  “太子妃呀,今儿东宫大宴宾客,你怎么这样清闲呢?”
  燕然笑了笑:“我这不要陪大家吗?”
  “这个,哎哟,你还是年轻啦,宴客的事儿多繁杂啊,厨房上什么菜品、什么时候开席、门口谁来迎接、回事处收礼、回礼,这些可都是主管匮的当家主妇的事儿。”
  屋里的贵妇都停止说话,悄悄看向这边。
  摄政王妃好歹还曾经是赵弘琛的继母,今天她来说这些,也不算僭越。
  燕然很讨厌她来指手画脚,若是真心为自己好,那就该悄悄给她说,而不是当众显摆自己能行。。


第二百二十一章 白活
  燕然脸上笑着,言语可就不客气了:“王妃这样说,可就有些谬误了,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来做,我就是长了三头六臂也不成啊。”
  摄政王妃摇头失笑:“当然不是让你做,而是你得布置监督啊。”
  她说着,给旁的贵妇个无奈的笑容,意思是说:瞧瞧,这都不懂。
  “王妃,昨天不是要布置好吗?今儿个太迟了吧?”
  摄政王妃不能说对,可又没法说错,只能咬住另方面:“你就这样放心那些下人?他们万有个疏漏什么……”
  “今天还要训练下人?不是比今天才布置事务更来不及了吗?至于监督仆人的事儿,那是管事和管家该做的。”
  说到这里,燕然笑了下:“难怪王妃宴客,总是找不到踪影,想和你说说话都难呢。”
  这是说她管家无方了吗?“你——”摄政王妃气得。
  燕然并不见好就收,她要痛打落水狗,次就得让她觉得痛,不然不长记性,下回还要来狂吠。
  他款款几步,走到娘亲身边坐下:“姨母和娘教我说,做主人的,只需要把事情和责任交代清楚就可以了,该谁做的就谁做,谁出差错谁受罚。好的主子,就是能够赏罚分明,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她微微笑:“姨母,然儿做的,可对?”
  护国公夫人点点头:“对,我然儿虽然年轻,可这十来年也不是白活的。”
  摄政王妃张口结舌,她每次宴客,都跟个穿花蝴蝶样,到处都是她的影子,不光要陪客人,还要去厨房、回事处监督检查,显得自己什么都懂,处事周到,没想到今儿让个年轻后辈给挤兑了。
  太子妃十来年白活,自己这三十年就是白活了。
  没有比这更打脸了,若是王爷知道了,还不更坚决地把自己关到庄子上?摄政王妃还想说些什么,有个婆子悄悄进来,在她耳边嘀咕了些什么,摄政王妃的脸涨成猪肝色,她低下头冷静了会儿,才深吸口气和屋里的人告别:“弘璋有些着凉,我得回去了。”
  “哎哟,怎么回事,你刚来他就不舒服了?”大长公主十分惋惜。
  “璋儿早上起来便有些闷闷的,我还当他最近读书累的,没想到是身子不爽。”
  燕然站起来送客:“那我就不挽留王妃了,孩子的事情,可比赴宴会客要紧呢。”
  竟然说她轻重不分,摄政王妃脸上发青,可她已经没时间在这里斗嘴,只得悻悻地说了句:“太子妃好好待客吧,助你心想事成啊。”
  燕然不卑不亢地来了句:“那就借王妃吉言了。”
  其它人见燕然年纪不大,心里有谱,时也不敢再闹,满月宴总算是圆圆满满的办下来了。
  护国公夫人走的时候,和燕然告别:“姨母要去西疆陪着你姨夫,然儿你可要打起精神,现在不比你做福王妃的时候,举动都有人盯着,你可是生活在风口浪尖上。”
  “姨母,你这就去吗?北疆正冷了。”
  “没事,你姨母在哪里生活了十多年,现在的日子,怎么也比那时候好多了。”
  燕然拉着姨母的手:“那你可要多保重。”
  “放心,你姨母四十年的日子不是白过的。”
  丰娘悄悄给女儿说了句:“有事给娘捎个信儿,自己多保重。”
  “是,娘!”
  送走亲戚,燕然让管自己私库的讷言取皇上赐给自己的银灰貂绒大毛披风,还又挑了几张狐狸皮,些补益身体的草药,用盒子和包袱收纳,派人送给了姨母。
  这个时代医药水平太低,燕然老老实实按照嬷嬷的话,在屋里养足了百日,外面已经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了。
  赵弘琛当了几个月的太子,虽然也跟着皇帝和摄政王处理朝政,但毕竟是敲边鼓的,责任还没那么大,每天下朝,他都抱抱女儿,和妻子卿卿我我,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嘉佑帝身体好了年,立冬不久又病了场,这回差点都救不过来了,他干脆颁诏让太子监国,自己专心跟从任元子修起道法。
  不摸具体情况,看表面昊天朝似乎还挺好的,等所有的事务压在赵弘琛廷身上,他才发现朝廷上下千疮百孔,到处都是漏洞。
  太子下子就消瘦起来,经常晚上不回来,即便回来,抱抱女儿,和燕然亲热会儿,赵弘琛还要在书房看半夜的奏折。
  这天太子回来,眼睛里布满血丝,燕然特别心疼,边服侍他换去朝服,边轻声问:“太子昨晚没睡?”
  “睡了,没睡好!”
  “朝廷上虽然事儿挺多,可也要件件地解决,你别把自己累垮了。”
  赵弘琛叹口气:“这三年风调雨顺,国库都没攒下什么钱粮,若是明年有个万呢?连个大的天灾都经不起。”
  “殿下,既然这样,为何不趁冬季,让官员带着百姓兴修水利、道路,以备不测呢?”
  “吾亦有此意,但吏治败坏,政令不通,根本不敢指望下面的官员会听话。”
  “吏治没有败坏到这样的程度吧?殿下忧心太过了。”
  “……”赵弘琛没有说话,心里默默地叹口气,从今冬开始,昊天朝的灾难便接踵而至,北地大旱,个月没有滴雨,夏季末好容易下了场雨,农民赶着种了点秋粮,北方鞑靼部却发生蝗灾,飞蝗遮天蔽日地来到昊天,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为救灾钱粮不足,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动荡不安。
  前世,他登基便面临这样的困境,那些日子,他夜不能寐,差点没累死。
  “殿下还是好好睡会儿吧,说不定个好梦,让你明天精力充沛,就想出好办法了呢。”
  燕然命人摆宴,两人起吃过晚饭,她让奶娘把宝珠抱过来。
  在孩子面前,丈夫才能抛却那些烦心事,略事休息下。
  宝珠已经会翻身了,大眼睛圆脸盘,就跟个洋娃娃般。
  燕然轻轻哼唱歌谣,她躺在床上,小胳膊摇呀摇,小腿蹬啊蹬,摇晃着戴了缂丝蝴蝶花帽的小脑袋,喜眉笑眼地配合,别提多可爱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融融
  赵弘琛终于笑了,燕然趁机让他躺会儿:“身体好才能有精力做事,来,你趴下,我给你松松筋骨。”这事儿当然可以假手奴仆,可是燕然却不喜欢在家人欢聚时,有外人来参脚。
  她为此跟着太医学了推拿和按摩,手法虽然还不够娴熟,但赵弘琛已经非常满足了。真的是太累了,燕然还没按摩多久,他就睡熟了。
  燕然让奶娘把女儿抱走,自己坐在丈夫身边,陷入沉思。
  国家没钱,这皇帝的日子就不好当,现在丈夫虽然不是皇帝,可也和那个差不多。
  如何才能让他心安呢?若是明年真的有天灾,怎样度过才好?
  “杀……,杀死……,蝗虫……”
  看他梦里还在惦记国事,燕然阵心疼。
  赵弘琛除了装傻事瞒着自己,算是有错之外,其余方面做得还是非常好的,不要说坚决不肯娶侧妃,就连家宴都帮自己安排好好的。
  燕然在摄政王妃面前侃侃而谈,全是理论,具体的实践,她还没机会呢,丈夫如此温柔体贴,她这个当妻子的,是不是也为他做点什么?
  燕然看着太子提回来的袋子奏折,想了想,打开看了起来,她没有直接批阅,却把自己的意见,用纸片写了下来,供他参考。
  赵弘琛实在太累了,这几天每天都只有两个时辰的睡眠,他本打算睡两个时辰就起来,谁知觉就到了丑时末。
  饱睡令身体状态达到最佳状态,他觉得精神饱满、头脑清晰。
  看看王妃睡得正香,赵弘琛轻轻地下床,光脚走到卧室外面的事务厅。
  伺候的太监靠着椅子打盹,听到声音赶紧跑来,赵弘琛摆手让他轻些。小太监伺候主子洗漱,然后送来早餐。
  赵弘琛示意太监拿过奏折袋子,微微叹气:“早朝前是看不完了。”
  他抽出本奏折,准备边吃,边看。
  奏折里夹了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娟秀的字迹,看就是王妃的手笔。
  赵弘琛目三行,大致浏览了遍,心里忍不住叫了声好,比自己昨天想的,还要周到妥贴。
  他略思考,便把燕然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做了总结,笔走龙蛇,批复在奏折上面。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有些奏折根本就瞎扯,不用多思考,多数燕然的处理意见已经比较恰当,让他节约了不少时间。
  不到个时辰,他把所有奏折都批完了,然后,身轻松地让太监伺候自己穿了朝服,出门坐轿匆匆离开。
  燕然本来打算和丈夫再讨论讨论,谁知昨晚累了,竟然觉睡到了辰时初,太阳都照到了树梢上,她自嘲地笑了笑,摇铃让下人进来伺候。
  太子早起,从来都不会惊醒她,以前是她有孕、需要休养,可现在,她连晨练都开始了,身体已经完全没问题,他还是这样体贴入微。
  后世提倡男女平等,丈夫做到这步,并不少见,可这是古代,以男人为天的封建社会,个丈夫自觉自愿有这样的心意,可就非常难得了。
  燕然洗漱之后,喝了点羊**米粥,便到外面的院子里,跑步打拳,还拿着火铳练了会儿瞄准,这才回来,洗去汗渍,重新换了衣服,准备早餐。
  宝珠已经起床,吃饱了,奶娘抱着送过来,就躺在燕然饭桌旁的摇床里,对着娘亲呵呵直乐,燕然每吃口饭,她就吧嗒下嘴,小样儿特别可乐。
  燕然吃过早饭,和女儿玩会儿,直到她不停地哈欠,这才抱着她哄睡了,交给奶娘。她这才去议事厅,打理家务事。
  太子没有侧妃,也没有通房,现在监理国事,跟随他的官员也都跟到那边去了,事务便没多少,无非府里日常用度的采买,还有迎来送往的礼仪。
  说到这里,皇室的事务还是比普通人家多,历经百年,再怎么也繁衍成了几十个家庭,光是嫁娶、生日、生老病死这些,每个月至少也有三四回。
  当年伺候燕然的徐嬷嬷,推荐来个老姐妹刘嬷嬷,带了几个太监宫女,专门负责这些事儿,除非比较敏感的人家,她们要过来请示,其余不需燕然操心。
  另外就是奴仆的管理、赏罚,内院有徐嬷嬷,外院太子交给太监王鸿。
  王鸿早年还了秀才,曾经做过知县的师爷,后来为了躲避梁炳辉陷害,托关系进了内宫,虽然被迫净身,但他的心态和人格,却并没有扭曲,处理事务干练明达,乃是东宫不可或缺的总管事。
  燕然般听取个时辰的汇报,处理了家务,就该吃午饭了。
  她多少有些现代人的习惯,喜欢午休起来,和那些贵妇交往,名义自然是“喝下午茶”,连丰娘都习惯了下午带着两个小淘气,来这里坐坐。
  嘉佑帝身体不好,以前只有早朝,大概午时初便散朝了,现在太子监国,他精力充沛,大臣们在朝廷吃顿午餐,下午继续议事,直到申时。
  然后,太子还要留下几个肱骨大臣,有时会商谈到天黑,他还要批阅奏章至深夜。
  或许,昨天燕然伸手帮忙,让他感觉妻子比那些大臣更能和自己想到起,这天散朝,他并没有留下内阁臣子,而是带了些重要的奏折,早早回到家里。
  燕然下午没有安排,正神清气爽地和女儿在床上玩耍。
  小珠宝在练翻身,左脚蹬,小肩膀闪呀闪,骨碌下就从仰躺到趴着,她趴着翻成仰躺更利落,小胳膊收,肩头缩缩,骨碌就过去了。
  燕然逗得哈哈笑,她便也跟着笑,笑够了,再翻。
  太子回来,娘俩正乐呢。
  夫妻关系融洽,太子回府,并不要人步步传报,而是直接便进了内堂。
  看到自己最爱的两个人幸福的笑脸,太子身疲累顿时消散空,他摆手制止燕然过来迎接,而是走到她身边坐下。
  小珠宝还不懂认人,但也知道是爹爹回来了,她趴在床上,两手撑起身子,给父亲个“无齿”的笑脸。
  太子亟不可待让人帮着换了衣服,拿了毛巾擦了手脸,便伸手抱起女儿,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亲:“今天乖不乖?”
  燕然替女儿回答:“乖,宝珠可乖了,吃饱了,和我玩儿,玩累了,睡觉,点也不闹人。”
  “很好,来,爹爹亲亲!”
  燕然看他父女两亲亲热热,心里也暖暖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议
  吃过晚饭,宝珠睡了,赵弘琛邀请燕然到议事厅。
  “殿下,我帮你按摩下吧。”
  “不用,我今天午后小睡了会儿,很精神。”他说着,轻轻拉起燕然的手,“然儿,昨晚你帮我看奏折,累了吧。”
  燕然摇摇头:“不累,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希望对你有帮助而已,太子,我这是不是干政呀?”
  “呵呵,是又怎样?只要你不是为了己之私,谁敢有异议?我今天和王爷提起你昨天个批复,他还以为我从哪里挖了个高人隐士呢。”
  燕然笑了笑,开玩笑,自己在这个时代,还真算是个高人呢,她比这个时代的人,见识不知多了多少。
  几百年上千年的积累,她哪怕只在这知识海洋舀了瓢水,也在某些领域令他们骑马都追不上。
  两人在议事厅坐定,丫鬟送上茶点,赵弘琛摆手让她们退下。
  “然儿,我需要你帮我。”
  “你说,我定尽力。”
  赵弘琛激动地隔着茶几,拉着燕然的手:“我最喜欢你这痛快劲儿,不像有些人,扭扭捏捏,酸的让人倒牙。”
  燕然笑了下,贵妇那样的女人最多了,自己想要什么,不明着说,绕着圈子让人猜,累不累啊。
  “然儿,我朝现在国库空虚,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安寝的程度。”
  “嗯!”燕然点头,等他继续。
  “想要充盈国库,无非是开源节流,你也知道,自从除了梁炳辉,京城风气大为变化,奢靡之风令行禁止,能节约的,都节约了。”
  “嗯!”
  “剩下就是开源的事儿,我想开放海禁。”
  燕然笑了笑:“王爷定不答应!”
  他们说的王爷,就是摄政王,虽然父子名分不再,但血亲之情依然。
  “你怎么知道?”赵弘琛特别惊讶。
  “开海禁不仅不能立刻充实国库,还得花大钱打造海防,扩充海军。这些都是烧钱的事儿,殿下此刻开海禁,时机不成熟。”
  他咽了口唾沫:“然妹妹可有妙计?”好吧,说急了,哥哥妹妹的都上来了。
  燕然微微笑:“殿下昨夜睡梦里,还不停地说什么‘蝗虫’‘旱灾’,你现在担心国库空虚,主要害怕没钱赈灾,对不?”
  “对,对!”
  “我想,赈灾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发放救济,还可以以工代赈。”
  “如何以工代赈?”赵弘琛又急切,又担心,唯恐妻子只是画出个大框框,里面没内容。
  “殿下,我曾经看过些地方志,不要说北方,就是号称鱼米之乡的南方水乡,依然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垦。”
  “嗯,地方官员报过数字,有河道滩涂、盐碱地,还有的是山岭,不能耕种。”
  “是的,我在《四海志异》看过如何改造盐碱地,说是修出大坝,利用汛期,让大水漫过盐碱地,水冲走了盐碱,地就可以种了。”
  “唔,嗯?你意思是,用这些工程吸纳灾民吗?”
  “是的。”
  “可是——”
  “钱,是不是?”燕然笑,“谁受益,谁掏钱呀,若是那些盐碱地已经有主,便让地主掏钱,掏不起,那就折价,比如原来亩地五两银子,现在变成好地二十两,他就四亩折亩,多出来的地则卖掉。”
  “好,好办法!”江南富庶,那些财主的库房,比国库可要充盈多了,而且,汉人最大的爱好,便是买房子置地。
  房地产是国人心最大的情节,燕然不怕他们不上钩。
  “执行的官员得选好了,不然出了钱的拿不到地,有些贪官篡改改良土地数目,坑国家肥自己。”燕然提醒道。
  赵弘琛点头:“我明天就和父王商量,从官员抽部分公正清廉的,派往江南先行勘察,嗯,还要提前抄录土地登记的鱼鳞册,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燕然又提醒了句:“有些不高的土山包,也可以栽种桑树、茶树,你派人勘察时,让他们多请教地方乡绅老农,桑、茶也是农业大方向,不仅是种粮的土地要开发。”
  “好,妙计,高见!”
  赵弘琛丢下要批阅的奏折:“有你的锦囊妙计,我何必再瞩目这些鸡肋办法。”他笑了下,两手抄抱起燕然,“哈哈,是你解放了我,本宫今晚,就好好服侍服侍你。”
  燕然根本没防备,吓得惊叫声,随即红了脸,她轻轻捶了下丈夫的胸脯:“小心御史参你本。”
  “嘿嘿,他们要是知道你有这么大的能耐,恨不能我天天服侍你……”
  有了办法,赵弘琛下子轻松多了,他在前年,便悄悄储备了人才,现在,只需要明里暗里起下手,那些事情便不在话下。
  筑坝淹田,兴修水利,还需要大量懂工程的人手,这可是赵弘琛的弱项,他想重用工部的萧侍郎,摄政王却不同意。
  萧侍郎能力虽然不错,人品却有问题。
  水至清则无鱼,私心谁没有?但若使用得法,充分调动起他的能力,控制住不让他**泛滥,能吏为何不用呢?
  赵弘琛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让妻子出马。
  萧夫人给燕然送了好几次礼,都让她退回了,这天,她又让人送来了面玉如意。
  羊脂玉晶莹玉润,没有任何瑕疵,雕工更是精致细腻,让人看就心生爱意,果然是上品珍宝。
  燕然不仅收下礼物,还发帖子请萧夫人过两天来喝下午茶。
  京城里的贵妇,都眼巴巴盼着喝太子妃的下午茶,很多不起眼的小翰林庶吉士的妻子出来之后,无不挺直腰杆扬眉吐气,她们的丈夫,随即便在京城消失,去了外地公干。
  太子妃说了,这些人若公正廉洁,尽力完成了朝廷分派的差事,朝廷定不会亏待他们。
  知道自己被关注,前途有望,哪个年轻人不拼把呢?时间,昊天朝官场的风气都为之改观。
  虽然有御史弹劾太子妃干政、卖官鬻爵,但摄政王是她公公,太子是她丈夫,皇上不管事,根本不能奈尔得了燕然。
  而且,敢弹劾燕然的,要么是政敌,要么,就是真的清官廉吏,有副刚直不阿的硬骨头。
  后者的妻子也很快就被燕然招去喝茶,然后,他们也被委以重任。
  正直清廉的御史知道太子妃也是为了朝廷,自然不会再批评她,反而有人说太子妃坏话时,还为她解释。
  那些政敌的御史,见太子妃心为国,而且,还表示愿意在仕途上帮助他们,个个心思复杂,有人真的背叛了旧主,投奔到太子旗下。
  京城的官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注重夫人外交。
  萧侍郎的夫人接到请柬,乐得合不拢嘴儿。


第二百二十四章 许诺
  燕然让厨房做了些小点心,又备了江南才贡上来的香片,萧夫人到的时候,她还去二门迎接了。
  萧夫人是嘉佑帝的姨母,年届六十,头发花白,她是长辈,又有年纪,但看到燕然来迎接,还是激动地说话声音都发颤:“太子妃亲自出迎,折杀老身了,这样冷的天气,你凉着怎么办。”
  “姨祖母这样大年纪都不会凉着,我年纪轻轻的,如何会那样娇气?姨祖母请进来坐。”
  燕然轻轻挽着萧夫人,老太太激动地直喘气儿,脚步都禁不住踉跄了下,差点摔跤,还是身边伺候的婆子急忙扶了把。
  “小心,姨祖母,地上滑。”
  “是,是!”饶是萧夫人老江湖,此刻也禁不住方寸大失。
  两人进了会客厅,贴身的仆人帮着解去大毛披风,分主宾坐下。
  “姨祖母,请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萧夫人端起杯子抿了口茶,品了品:“哎哟,太子妃这是什么茶,怎会如此之香?”
  真正的好茶,才不会熏香做成花茶,但萧夫人年纪大了,味蕾退化,自然觉得香片好喝,或者,就是违心恭维燕然的。
  “姨祖母真觉得好?”燕然对伺候的丫鬟摆手,小慎便出去了,很快拿了个茶叶包进来。
  “点心意,姨祖母莫嫌。”
  “哎哟,太子妃忒客气,得您的赏,老婆子三生有幸。”
  萧夫人觉得太子妃点架子也没有,真把她当长辈对待,心大定,和燕然寒暄起来:“今年这天儿真怪,冬天都没有雪,昨天日头还暖洋洋的,今儿个便寒风凛冽刺骨裂肤。”
  这话说得真好,燕然微微笑,顺着说道:“俗话说的,羊马年,广收田,猴猴时时收年,饿死鸡年走狗年。就是说啊,这老天爷最是难捉摸了,总是有多半的日子,让人无可奈何呢。”
  “是啊,是啊!”萧夫人脸的笑容,茫然地回答。
  燕然知道她没听懂,继续道:“自从扳倒梁贼,已经连续三年风调雨顺了,太子非常担心明年未必还有好日子,眼见着今年冬天都快过完了,还是粒雪都不见,弄不好明年就是个旱年,哎哟,百姓日子不好过,太子的日子就不好过啊。”
  “可不是这个理儿。”萧夫人顺着道,她才不关心老百姓过得怎么样呢。
  燕然拿出萧夫人送的如意,她的脸色下子就变了,嘴唇噏动,却说不出话来。
  “姨祖母,我让银楼估了价,这柄如意最少值千两银子,侍郎奉银又不高,我算了下,你要攒出这些银子,可得两三年呢。”
  萧夫人假惺惺地拿帕子在眼睛上按了下:“太子妃可真真体恤我们,老爷这个工部侍郎都当了十年了,也没有寸进……”
  没想到她倒是会接话,下子就要上官儿了。
  燕然微笑了下:“姨祖母,你的心意我理解,要想让姨祖父的官儿再升级呢,也不是不可能,但太子刚刚开始监国,就这样大力提拔姨祖父,就怕有人说长短。”
  “哎哟,这个不会的,老爷都当了十年的侍郎了,升下他们凭什么指责呀?”萧夫人着急地解释着。
  燕然微微笑了下,端起杯子喝茶,萧夫人意识到着急着相了,也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水:“太子妃,咱们还是亲人呢,你不帮我们,可就没人帮我们了,你姨祖父都老了,几个孩子,也都没什么出息。”
  说着,她便拿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