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金凤:福慧双全-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的外孙,是个好样的,尤管家,安排他们住下,准备好他们考试的用具。”
  “是!”
  外婆去世,本来府邸是舅母掌匮,但风风火火的姨母却把这些都包办了。
  燕然家,住在个三间三进的跨院里,父母和两个小弟住第进,哥哥住第二进,燕然带着彩菊,住第三进。
  小莲已经十六了,又不懂京城的规矩,路过左山县时,丰娘把她娘俩送到胡家庄,让他们家团聚,那里的产业,也够他们和林大爷生活了。
  皇上很快又恢复了护国公和襄国公的爵位,京城里的贵族圈,被这巨大的变故冲击得晕头转向,以前和梁炳辉有亲的,现在即使没有被罢官贬斥,也都夹起尾巴老实做人,而被梁家打压的,个个抬头挺胸,神气活现。
  姨母家搬到了护国公府,但她家人,几乎天天来国公府,就连媒人给姨母的儿女提亲,也往这边跑。
  春闱成绩没有揭晓前,燕然家里的媒婆也才两三个,都是四品下官员家的子女,到了四月,威远侯女婿父子同登科的消息传出后,家里下子热闹起来,最多的时候,这个媒婆没走,那个都进门了。
  丰娘个也没答应,她推脱的理由是,丈夫和儿子还未选官,等他们定下来,再考虑儿女亲事。
  媒婆都很诧异她的说法,觉得有卫国公的面子,杜家父子还不可着空缺的官位挑选啊。
  威远侯依然是兵部尚书,他从皇上那里,把杜仲德要走了,兵部管理着各地驻军的粮草,这些核算发放,需要细心又耐心,为人公正,刚直不阿的官员,杜仲德乃是上佳的人选。
  兵部的检事是五品官,个新进的进士,本来是不能直接担任的,但杜仲德在西疆早就立下大功,皇上原本就要让他进户部,封的也是五品官,朝堂上,百官对这样的任命,没有个人说反对的。
  杜英睿是二榜五十二名,赐进士出身,他考了庶吉士,要过两年才授官,再说,他也才十六岁,家人并不想让他过早进入名利场。
  谁也没想到,杜英睿的个举动,让他成了京城里最出名的少年,比他十六岁便进士,所引来的关注还要大。
  卫国公和摄政王,两个府邸分为二,前面部分好说,后面的人工湖分为二,却不是朝夕能成的,因此,女眷暂时都不允许去那里,男孩子却不用受拘束。
  杜英睿这天和义表哥在湖边练武,看到了张熟悉的脸。
  他来到京城,便关起门来读书备考,完了之后,表哥带着在京城玩乐,还去了城外的庄园骑马狩猎,并不知道摄政王就是胡三爷,也不知道太子赵弘琛,就是昔日好友胡明世。
  燕然虽然知道这些,却没有忍心告诉哥哥,赵弘琛在封为太子的当天,回京的路上,遇到山体滑坡,被砸伤了头,成了傻子。
  赵弘琛这天被下人带着,也来到湖边,他脑子里或许还有些过去的记忆,每天凌晨,定会起床,可惜所学的武艺,多数忘了,他只有在湖边草地上,乱蹦乱跳,然后,就是坐在湖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发呆。
  杜英睿忽然跑过来,大喊着:“胡明世——”
  把两家人都吓了跳。
  “表弟,他是太子,快快行礼!”**着急地喊住表弟。
  太子傻了,皇上很伤心,没有重立太子,只是命令太医,全力救治,事情暂时搁置下来。
  赵弘琛这几天都会出现在湖边,卫国公府的人都习惯了,没有像刚开始那样,第时间去行礼。
  但杜英睿这样冒失地跑过去,那可就不允许了。
  “太子?”杜英睿愣了。
  **过去,先跪了下来:“见过太子!”
  杜英睿也跪下行礼。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东宫长史
  赵弘琛呆呆地看了看,点反应也没有,**便自己站起来。
  杜英睿走过去,拉着赵弘琛的手:“胡明世,你还认识我不?”
  看到好友茫然的眼神,他的眼圈下子就红了:“你好好想想,你定还记得我,我是杜英睿。”
  杜英睿拉着好朋友,说了半个时辰昔日在起玩乐的趣事,还诉说他在西疆,如何想念他,可是,赵弘琛的脸,直都是那样木木的。
  摄政王府的仆人,喊太子去吃饭,**这才把表弟拉开。
  杜英睿的眼泪下子就流下来了:“胡明世,你知道我多想你吗?六年了,我直鼓励自己好好读书,怕你学得比我好,咱俩再见,不能说到起。
  我直想,说不定我们会同时来京考试,会来个不期而遇,那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场景,呜呜,你怎么都记不起我了呢?”
  赵弘琛走了,杜英睿难过地饭都吃不下去。
  第二天,杜英睿早早来到湖边,直等到太阳高起,也没看到好朋友,他去敲摄政王府的后门,得知太子回府了。
  “回府了?”
  “是啊,太子平日都住太子府的,这几天是王爷派人接来小住的。”
  杜英睿失魂落魄地回到府里,窝在书房伤心去了。
  儿子就要去翰林院了,丰娘给他收拾东西,杜英睿却坐着面无表情。
  “睿儿,娘昨天去襄国公府,见到了他们的小女儿,比你大半岁,跟然儿样活泼漂亮,你要不要见见?我可以和国公夫人约好,你躲在边看眼,襄国公夫人可是都见过你了呢。”
  丰娘说了半天,见儿子不回应,还当儿子害羞呢:“睿儿,你都十六了,别的男孩子别说定亲,成亲都大把的,若不是襄国公护国公家里出了事,亲事也不会拖下来,这么好的女孩子,还不早就让人定走了。”
  杜英睿根本就没听见娘亲说什么,自顾自地想心事,他忽然紧握拳头,喃喃道:“就这么办。”
  丰娘以为儿子同意,喜上眉梢,她把儿子的件夹袍叠好,放进檀木箱子里:“睿儿,你姨母帮着选的小厮,你喜欢那个?”
  杨小强已经升级为护卫了。
  杜英睿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自言自语。
  “睿儿,你怎么了?是不是邪了?”丰娘这才意识到孩子不对劲。
  杜英睿被娘拉着手,这才惊醒过来:“没,没,娘,我没事,没事。”说完,跑了出去。
  杜英睿申时末,在街口拦住了摄政王的轿子:“王爷,对不起,我是心里急,才冒失的,本来是想问外公的。”
  摄政王显得非常疲惫,人也老了许多,他淡淡地问了句:“有什么事儿?”
  “我,我这样的,能不能入东宫为官?”
  “为什么这么问?”
  “我想照顾他,明世,我相信他只是暂时的,他肯定能想起过去的事情,肯定能,王爷你很忙,那么多的军国大事要处理,这个世界,肯全心全意为他好的人,不多,我想,我是个,我……”杜英睿还是第次见摄政王,在对方无形的威压下,有些语无伦次,但他还是鼓气勇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摄政王下了轿子,拉着杜英睿:“你愿意照顾弘琛?他这个样子,随时都会被废的。”
  “摄政王,你们先别废他,他定会好的。”
  “若是不好呢?”摄政王的眼神犀利起来。
  “我,我,王爷若是信得过,我愿意照顾他辈子,他是不是太子,对我来说,都是样的,他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家有难时,不顾自己安危,豁出来救我们的好人,我会记住这个情意,永远对他好的。”
  摄政王心里暖烘烘的,他早就听说杜仲德父子有些迂腐,现在总算是见识了,难怪威远侯亟不可待地要把他爹抢走,多么可爱的“迂腐”啊。
  是的,这父子俩都不适合混官场,但若是有这样贴心的助手,该是多么幸运。
  摄政王握了握杜英睿的手:“这事儿,我还得请皇上示下,你在家等消息吧。”
  “哎!”杜英睿点点头,看着摄政王进了大门,这才往自己家而去。
  摄政王回到家,王妃带着两个儿子来迎接,从头至尾,没人说起过赵弘琛,摄政王这才意识到,妻子、两个小儿子,和这个大儿子是真没感情,当着自己的面儿秀慈爱,那也就是给自己看的,他的心里有些难过,随即,又为儿子在小村庄的几年,竟然有杜英睿这样的好友而高兴。
  人生得知己足矣!
  嘉佑帝第二天听了摄政王的诉说,也是感动不已:“杜仲德的官儿,这是封的小了。”
  摄政王赶紧阻止:“那样的人也不能下子给官儿太大,位高权重,攻击的人也多,得历练历练,不然就是害了他们。”
  “呵呵,是朕着急了。”
  “微臣想让杜英睿做东宫长史。”
  “你看着办吧,太子的病,要抓紧治疗。”
  “是!”
  灭了梁炳辉,国家百废待兴,因为有摄政王、卫国公等尽力帮助,嘉佑帝反而轻松了,这几天身体比以前还好些。
  昊天这段时间,皇帝上朝就是打酱油,太子又病着,但老天似乎格外惠顾,国家风平浪静,无病无灾,摄政王也不是多事之人,日子过得十分顺当。
  皇上下旨,让杜英睿进东宫为长史,原来的长史官吴伟,升半级去了礼部。
  若不是太子病着,朝臣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个十六岁的孩子,去做东宫长史,可现在,他们心里羡慕吴伟,脱离了泥坑。
  摄政王要吴伟带杜英睿个月,教会他做官,然后再离开。
  杜英睿自动请求去做东宫长史的闲话,已经在京城传开,吴伟暗自庆幸有这样的傻瓜接替自己,便对杜英睿很尽心。
  长史,就是主官的秘书长,从吃饭穿衣到应酬交往,无所不管,无所不包,可现在赵弘琛的样子,只要吃喝拉撒睡,别的都不必,很好管。


第一百五十七章 长史只管玩乐
  杜英睿和吴伟做得并不同,他第件事,从胡家乡下的庄园里,把殷奶娘母子找了来。他虽然忠厚,但却知道人心难测,殷奶娘为何让赵弘琛吃下人饭菜?为何自己吃灶上给主子的饭菜?那肯定是不得以啊,事情过了五年,现在,殷奶娘才四十多岁,牙齿都快掉光了,那是什么原因?
  还有喜兵喜卒,当年,长得多么茁壮,现在,两人都面色泛黑,弯腰驼背。
  杜英睿见了他们,问的第句话就是:“你们怎么这么傻,那些饭菜,不会倒了?”
  殷奶娘下子就哭了:“这孩子,我们也想活着,可每天都有人悄悄检查我们倒掉的垃圾,院子就那么大,还全都方砖墁地。”连刨个坑埋了都不行啊。
  “你怎么不告诉王爷呢?”
  “王爷很忙,再说我也就是怀疑,我觉得厨房的人鬼鬼祟祟的,这只是个感觉,没有真凭实据,毒药又时半会儿不显露,我怎么说?”
  “真难为你们了。”
  “好孩子,我们贱命条,死了就死了,可公子得好好活着,他的爹,他的娘,都是金枝玉叶的贵人,于我有救命之恩,要不是夫人,我早就死了,现在每多活天,都是赚了。”
  “太子的母亲是谁?”
  “荣太贵妃的侄女儿,后宫那时候就是梁家的天下,荣太贵妃是先皇唯仅存的后妃,那天她病了,侄女儿,就是太太进宫探视,发现了梁炳辉的阴谋,荣太贵妃巧妙用计,太太冒死报信,摄政王才得以逃过劫,没想到,她却被个不相干的女人害了。”
  杜英睿不知道是哪个不相干的女人,见殷奶娘没说,便没追问。
  殷奶娘和喜兵喜卒到了东宫,可惜他们三个相貌变化太大,赵弘琛的眼光,只追寻着杜英睿,却不看这三个。
  “他知道看我,最听我的话,可见他还是有点记性,总有天,他会都想起所有的事来。”
  “嗯,公子定会好的。”
  杜英睿求太医为殷奶娘母子三个看病:“他们是以前照顾太子的人,若是太子记起往事,你们的功劳,定不会埋没的。”
  太医没法不给杜英睿面子,就算太子什么都不懂,可卫国公和摄政王两面大神的面子,敢不给吗?
  杜英睿刚开始,和喜兵喜卒给赵弘琛讲过去的故事,见他没有反应,这天,天上的风筝却让他凝神屏气地看了半天,杜英睿灵机动,让人拿了纸张和竹棒。
  赵弘琛刚开始,茫然地拿着毛笔,杜英睿开始画蝴蝶,当年,他做的第个风筝,便是这个样子的,燕然还建议给后面加了飘带,才飞起来。
  蝴蝶的样子,渐渐显露出来,赵弘琛忽然啊了下,他慢慢地在纸上,画了两根长长的飘带。
  “明世,明世,你想起来了?”杜英睿特别高兴,激动地嚷嚷。
  赵弘琛却茫然地看着他。
  杜英睿并不气馁,好朋友能想起这点,他已经喜出望外了,放了几天风筝,杜英睿让人打的铁环送了来,他和喜兵喜卒,还有杨小强换着滚,几个虽然已经长成了大小伙,但玩起来,依然兴致勃勃。
  赵弘琛刚开始不会滚铁环,杜英睿耐心地手把手教他。
  赵弘琛很快学会了,他高兴地对着杜英睿笑,嘴角垂下股晶亮的水线来。
  杜英睿很耐心地为朋友擦去,依然没有丝的沮丧,他很快又让人打出了股特大的陀螺,这天,还把做禁卫军的常宽找了来。
  常宽想起自己做的那个跟锅股的陀螺来,忍不住嘿嘿笑。
  赵弘琛也跟着他嘿嘿笑,他笑着笑着,却做起了抽陀螺的姿势,杜英睿赶紧把手里的鞭子给了他。
  赵弘琛的动作,还是很不协调,不小心,抽在杜英睿的身上。
  天气已经热了,杜英睿穿着细布的长衫,疼地他嘴角抽搐,但他依然笑嘻嘻的,对赵弘琛竖起大拇指:“很好,很有力量,来咱们让陀螺转起来。”
  他们现在的力气,可比当年大多了,小锅样的陀螺,下子便转了起来,赵弘琛嘻嘻笑着,追着陀螺甩鞭子。
  杜英睿不管是他想起了旧事,还是他就是因此而乐,只要赵弘琛喜欢的,他都不顾切地努力办好。
  吴伟在礼部听说了此事,心事重重地来找杜英睿:“杜长史,你这么做,不太合适呀。”
  “怎么了?我们小时候就是这么玩的,说不定太子忽然就想起旧事了。”
  吴伟急得转圈儿:“我怎么说你才能明白,你要注意外面的舆论,这对太子很不好。”
  杜英睿忽然盯着吴伟:“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哎哟,杜长史,纸包不住火,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哦,吴大人,看来还是我太不懂事了,我这就收起玩具,每天陪着太子读书,这可以了吧?”
  “嗯,这样才好嘛。”吴伟本来可以不管这些的,但他是个谨慎的人,也是个还想往上走步的人,杜英睿犯了错,万有人说他没教好呢?
  再说,提醒杜英睿,这个善良的孩子,定会感激的,现在摄政王和卫国公风头很健,或许这样也是让上位者瞩目的个好办法。
  摄政王和卫国公都十分清廉,除了心为国,没有什么特别嗜好,那些逢迎钻营的人,暂时都没法接近呢。
  吴伟走了,杜英睿开始注意东宫的这些太监,所有对自己巴结谄媚却对太子阳奉阴违的,全都被他想办法换了位置,他有意让他们去采买收货等。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几个太监巴结奉承杜英睿,当然心存不善,他们手里有了权力,没多久便露出狐狸尾巴,忍不住贪污受贿,杜英睿立刻痛下杀手,把他们清理了。
  皇帝听说了这个消息,又派身边的亲信太监过来,把东宫的太监狠狠训斥顿,杜英睿趁机把几个嘴巴不严的太监退了回去。
  东宫传到外面的消息下子就少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任她千般计
  可是太监处置的多了,人手就显得不足,杜英睿不想再要太监,他请求进宫,面见皇帝,想要找些诚恳善良的少年郎,陪太子玩耍。
  “若是太子将来康复,这些人也能放出去,过自己的日子,若是用宫里的人,没法处置。”
  嘉佑帝点头应允。
  杜英睿从乡下农村,军营,还有孤儿院,挑选了批人,请宫里的大太监教授礼仪,从挑选出十几个好的,放到太子身边。
  嘉佑帝在太子身边安插有人,确信这些人都是陪太子玩乐的,便不再关注。
  吴伟的警告,并没有让杜英睿有所收敛,东宫的保密工作好了起来之后,他想出更多游戏,和太子玩乐,除了铁环、陀螺、丢沙包、放风筝,他甚至把人分成两拨,顶拐儿。
  就是用手拉住只脚,单脚跳着,和人对撞,双脚着地的,便算是输。
  太子最喜欢这个游戏,每次顶赢了,都高兴地哈哈大笑,他从小练武,就算现在失忆,但身体的灵活性和力气还在,几乎没人是他对手。
  每天大量活动,太子就算间断了练武,身体素质也没下降。
  杜英睿几乎日夜守在太子身边,襄国公女儿和戚将军儿子定亲的事情,他都没听说。
  丰娘很生气,燕然温柔地安抚娘亲:“襄国公夫人不提这桩婚事,我觉得是好事儿,你别气了。”
  “怎么能是好事儿?你哥哥这么优秀,只是去东宫做了长史,她就变了卦,这让娘如何接受呢?”
  “娘,你觉得很丢面子,是不?”
  “嗨,不提了,娘哪里怕丢面子?娘就是觉得,这做人怎么点儿信誉都不讲?说好将姑娘许配你哥的,知会声也没有,忽然就许给了戚将军的儿子,算怎么回事呀。”
  “娘,我就觉得呀,这襄国公夫人很不好,襄国公也不是好人,或许,当年的老襄国公是个好人,但好人的儿子,不见得就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和咱们不是条道上跑的车,我们也没必要和他们捆在起。”
  丰娘还是有些不高兴,她当时见襄国公的女儿,可就喜欢上了呢。
  “娘,我觉得吧,幸好哥哥去了东宫,要不,娶了这样趋炎附势的媳妇进门,我们家可就永无宁日了。”
  丰娘摇摇头:“襄国公那个女儿是个好的,娘的眼光没错。”
  “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只看了眼,凭什么说她就是个好的?有人很会装的,襄国公夫人还不把你哄住了?”
  丰娘不说话了,小弟弟捷报跑了进来:“娘,饿了。”
  “哎哟,娘忘了,砂锅还在厨房炖着,咦,宋妈怎么没送来呢?”
  “娘,我看到好像送来了。”
  丰娘吃饭挑剔,家里又有两个小孩子,舅母就让他们自设小厨房,早午饭都是自己做着吃的。
  丰娘把眼光转向儿子。
  捷报撅嘴嘟囔:“好多青菜,还有豆腐,只有丁点儿瘦肉。”
  丰娘蹲下,和儿子面对面,耐心地哄劝道:“你胃口不好,吃肉多了不容易克化,青菜豆腐,还有肉蛋,什么都吃才能行,你看你哥哥,吃饭好,武艺也好。”
  “哪有?我比他好,他就是有股蛮力。”
  “娘只看结果,反正你打不过胜仗。”
  捷报气得跺脚,撒娇地哭起来,丰娘虽然温和,但却说到做到,燕然看弟弟下不来台,越哭越厉害,便哄他道:“我看到胜仗在偷偷笑呢,娘只做了小砂锅,你吃得少,下午练武就没力气,在外公面前,又比不过胜仗了。”
  “他就是有蛮力。”捷报嘴里不服气地辩解着,却乖乖去吃饭了。
  经过这样闹,丰娘便忘了生气,襄国公的女儿,从此便再也没有提起。
  过了两天,益王府送来帖子,邀请国公府的公子和姑娘去玩儿。
  燕然知道益王有个孙子比自己小岁,觉得这又是场变相的相亲会。
  “娘,我不去,赵弘昆就是个呆瓜,还自以为聪明。”
  “唉,燕然,你眼里谁不呆瓜呀,娘都愁死了。”
  “娘,不是我说,这些人都自以为聪明,个个的,只想沾光不想吃亏,女儿和他们起,能好吗?再说,真正的聪明人,才不怕吃亏呢,他们该让的时候会让,不该让的时候坚决不让,不像某些人,能占便宜就占便宜,真碰上硬茬,就低下头做软蛋,没有点出息。”
  丰娘叹口气:“然儿,娘心里有谱儿就是了,可是这次不是相亲。”
  “不是相亲,我也不想去。”
  “不行的,然儿,听话。”
  听娘亲无奈的语气,燕然奇怪地问:“你欠下人情了?”
  “嗯,娘没法子,是益王妃非要施恩的,娘挡也挡不住。”
  “没事,娘,去就去,任她千般计,我有老主意。”
  “哈哈哈”丰娘被女儿逗笑了,随即,又皱了下眉头,“唉,其实威远侯府的小公子还是很不错的,可惜——”
  “是啊,可惜让襄国公府的二姑娘给抢走了,是不是?”
  “嗯!”
  “那你还不觉得庆幸啊?幸好咱们没有和襄国公府结亲,就她们这样到处伸手的贪婪样子,出事是迟早的,到时候拖累咱们不说,还会连累外公。”
  “也是,可是你哥——”
  “娘,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看,你不如去看看那些翰林府的呀,或者礼部什么官员的女儿们,那些清贵人家的女孩子,比较适合哥哥。”
  “别别别,那些人家太讲礼仪,娘受不了,吃个饭都得讲座次。”
  “娘,你又不是姨母,她怕这些,你什么时候怕了?咱们家吃饭,不也讲座次吗?爹爹早就把你教会了。”
  丰娘想,可不是这样嘛,她也是受姐姐影响太大了,姐姐坚决不和读书人家结亲,她怕什么?丈夫就是个读书人呢:“嘻嘻,然儿,我都忘了。”
  燕然不愿出去应酬,还因为权贵家的女人个个无所事事,在起就是开攀比大会,比谁的衣服更有档次,谁头上的珠翠更名贵,谁的丈夫官儿大,谁又结了好亲事。


第一百五十九章 遇见
  当然,这些女人攀比的同时,还担负着家族的外交大使,他们用尽手段,巴结上位者,踩低下面的,挤开同级的。
  燕然的爹爹虽然官儿不大,可有个好外公,而外公和舅舅又非常宠爱她,巴结燕然的人还是挺多的,但多数都是想通过她,和国公府挂上关系,燕然每次拒绝都得动番脑筋,不能让对方得逞,还得给她们留点面子。
  燕然不怕背后说自己嚣张跋扈,但却不能不为外公着想,为了这样的小事,给外公树敌划不来。
  但这样的应酬,燕然觉得好累,只要能拒绝的宴请,就尽量不去。
  可娘亲既然这样说了,今天不去不行,燕然也不能输了人,命令丫鬟给自己梳头打扮。
  燕然身边,四个大丫鬟已经配齐了,她的外公还真有本事,给她找的都是宫女。
  受过严格训练,乖巧听话,手艺出众。
  梁炳辉倒了,后宫也发生了大地震,皇太后、皇后、淑妃,都是梁家的女儿,现在自然在冷宫比邻而居了,慈安宫、定坤宫、绿颖宫的宫女们全都发配到浣衣局,卫国公找到机会,给皇上诉苦说,他的老妻不在人世,媳妇女儿也在乡下十多年,孙女外孙女都没有合适的丫鬟和教养嬷嬷。
  嘉佑帝也是玲珑心肝的聪明人,自然听出什么意思,他心想施恩卫国公,只是没有机会,闻言便大手挥:“宫里这样的人多得是,国公看上哪个,给宗大总管说声便是。”
  于是,燕然便有了两个专管梳头、穿衣的丫鬟小谨小慎,她们都是良家姑娘,不幸成了绿颖宫的宫女,还有个教养嬷嬷姓徐,这个可不是梁家女人身边的,而是焦贵妃身边的,年纪大了放出来的。
  焦贵妃现在为皇帝管着后宫,徐嬷嬷却并不因旧主子势大,便轻慢燕然,而是尽心尽力,把燕然的事情打理得妥妥当当。
  燕然个子高,不适合再绾高髻,小谨便给她梳了个琅环髻,把头发往两边梳,这个发式没有刘海,小慎给她用了头饰,个黄金发,上面嵌满珍珠宝石的。
  燕然嫌太沉,而且头的金光闪闪,也太喧宾夺主,燕然自己挑了个红宝石的额饰。
  小谨和小慎拿着镜子,前后照着让燕然查看,嘴里还有些不满意地劝告:“姑娘,这也太简单了。”
  昊天京都流行色彩鲜艳的服装,女人也多画浓妆,厚粉花钿,把人的模样都遮掩多半。
  “好看就行,我又不是开珠宝店的,浑身上下闪闪发光,让人跟看大熊猫似的。”
  “什么猫?”
  “呵呵,你们别管,我这样就行了。”燕然说着,童心大起,得意地摆了个pose。
  小谨和小慎看着自家姑娘,时眼睛都直了,乌发红唇杏儿眼,樱桃小口悬胆鼻,上身穿件粉红底色桃红的碎花短襦,下面是元白的裙子,缀块红玛瑙的压妆佩,再挂个橙红色带流苏的绣花小荷包,静止时若睡莲含羞,行止间翩若惊鸿,她俩对视眼,起赞叹:“姑娘国色天香,戴不戴饰品,都是京城最漂亮的。”
  “贫嘴。”燕然
  小慎拿了拿粉盒,最后又放下了,姑娘肤色白皙红润,细嫩如婴孩,若是傅粉反而显得粗糙黑黄,她干脆连眉毛都不描了,便就这样素面朝天,反而更显美丽本色。
  燕然这样的确与众不同小谨和小慎仔细看了燕然的装扮,觉得没有问题,两人对视眼,起拍手笑道:“姑娘可真是天人之姿,不装扮都漂亮极了,这稍稍收拾下,京城的女人都不敢和你站块儿了。”
  燕然瞪了她们眼:“花言巧语,找打!”
  两个女孩知道主子轻易不动手,只嘻嘻笑着,收拾起摊开的衣服和妆盒。
  丰娘的丫鬟绿儿过来:“夫人请姑娘过去。”
  “我母亲也准备好了吗?”
  “是的。”
  “那就走吧,莫让母亲久等。”
  小谨和小慎今天都跟燕然前去,燕然还有两个大丫鬟小讷和小言,她俩个管燕然的私房,个是绣娘的女儿,帮燕然改动服装,缝补衣服。
  益王世子夫人带着女儿在二门迎客,见到杜夫人带女儿来了,满脸堆笑。
  世子夫人心得意,她今天给儿子选媳妇,这风声传出去,果然京城适龄的贵女打尽,卫国公这个外孙女可比自己儿子还大岁呢,看来,平日里都说她傲气,眼光高,也不就如此嘛。
  已经十四岁,过了年就该及笄了,杜姑娘想必也着急了吧?
  益王世子夫人让妯娌帮着把燕然娘俩送到待客的园子,丰娘去了园子里的花厅,燕然则被带到群少女聚集的紫藤萝穿廊。
  紫藤萝的花期早就过了,只留下繁茂的绿藤,密密匝匝,遮住天日,三四丈远,便是王府的菊花展,各式各样,高低错落,真的美丽非凡。
  院子里的女眷看到燕然,好几个都变了脸色,襄国公的二姑娘金樱更是咬紧牙关,恨恨地瞪了燕然眼。
  燕然却不认识金樱,她觉察到有人瞪自己,疑惑地看了眼。
  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脸抹地雪白,头上戴了个黄金的发,发上用红宝石嵌着菊花图案的装饰。
  这头饰太奢华,把所有女孩子都比下去了,只是她又穿了桃红的襦衫,配条果绿的长裙,颜色实在扎眼。
  难怪要把脸抹那么白,桃红配果绿,脸色略有些黑黄,便会被衬托得特别明显。
  看到燕然看她,那女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