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疯妃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娘听了大惊失色,冲上去抓住山茶咬牙:“是不是你在小姐跟前胡说什么了?”
  山茶面无表情:“小姐十二了。前几日,她已经跟着我去看账本,又跟夫人说了要学管家,也开始试着调理小丫头。月娘,你呢?”
  月娘放了手,呆了。
  小姐十二了……
  那自己就十六了……
  前唐规矩,世家小姐们,十一二岁开始相看,十三四岁备嫁,十五岁及笄就要出阁了。
  三年后小姐就该出阁了……
  三年后自己十九。
  月娘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她抱着头蹲了下来。
  前几天,沈濯总是看着她叹气,口中念念有词:“月娘月娘奈若何……”
  她明白了。
  自己跟不上小姐的脚步,开始给她拖后腿了。
  小姐在等自己明白这一点。
  月娘靠着墙坐在了地上——
  该怎么办?怎么办才好?
  听说沈濯已经能钻到厨房里跟着厨娘学做八宝豆沙包,桐香苑早晨来请安的人空前的齐全。
  沈府规矩,每日卯正和酉正,妇人们都会带着孩子去桐香苑晨昏定省,伺候韦老夫人用早饭和晚饭。
  韦老夫人心情好了会留孩子们一起吃,有时候留一两个,有时候一个都不留。
  唯有沈濯,从一回到京城,就天天跟韦老夫人一起吃。有时候中午都会跑来蹭一餐,而不是回如如院。
  众人都想见见已经好多了的沈濯,当然,目的各不相同。
  谁知,沈濯却没来。
  罗氏照例行了礼,把沈承抱给韦老夫人亲热片刻,方笑着对韦老夫人道:“微微好了很多,闹着要来。我想着她刚好起来没几天,照着张太医的医嘱,还得清清淡淡地吃几天粥水。就她那个娇气劲儿的,走两步就嚷嚷,倒找麻烦,就没让她来。母亲只放心就好。”
  韦老夫人正拿昨日刚得的一只五彩纸风车哄沈承,闻言头也不抬,笑道:“我就怕你早早地把孩子折腾了来。正好,咱们娘儿两个想到一处去了。那猴儿我惹不起,让她休养好了再来闹我。我也正好歇几天。”说毕,呵呵地笑。
  众人只得跟着凑趣,也笑起来。
  沈家三夫人米氏扶着微凸的肚子站起来,笑对罗氏道:“我这个样子,没敢去看望二小姐,怕大嫂还得分神照看我。既然她已经好了许多,我一会儿去瞧瞧她。”
  罗氏忙命自己的心腹大丫头:“芳菲,快扶三夫人坐下。”嗔一句:“乱来!”又亲密地笑道:“她一个孩子,哪里就让你这婶娘这样客套起来?三郎国子监事情多,见天不着家。我都没说去照看你,尽一尽做大嫂的职责,怎么反要让你来替我七想八想的了?你只好生养着罢。
  “那个活猴儿,我都不敢让她瞧见你。你算是不知道,前儿个刚能起身,就跑去厨房撒野。拿了一个被炭火不小心燎了半边的桐叶扇,黑乎乎的,看着跟拎了把菜刀一样。吓得丫头们满院子乱跑!”
  韦老夫人哈哈哈地笑。


第十四章 护犊子的娘们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米氏笑道:“姐儿聪明,是好事。”
  冯氏也笑着插话:“濯姐儿可真是好起来了?不再说忘了什么了罢?”
  说着,下意识地溜了一眼坐在一边的沈簪。
  三姐妹一溜椅子坐在旁边,个个都瞧见了冯氏这一眼。
  沈溪立刻转头也去看沈簪,眨巴眨巴眼,没吭声。
  沈佩年幼,但见三姐姐转头看大姐姐,她便也有样学样地去看。
  沈簪立刻红了满脸,咬了咬牙,强笑着也跟着道:“大伯母,一会儿我们去瞧瞧二妹妹去,我得了好东西,正要送给她解闷儿呢。”
  沈溪笑得天真,抢在罗氏前头截口:“大姐姐,你得了什么好东西?我也要看。娘才说不许我们去闹二姐姐,你就非让大伯母带你去。那我也要跟着!”
  冯氏就着女儿这话头儿,皱眉道:“簪姐儿,你二妹妹才好些。我也跟你说了,太医叮嘱必要十天的休养期。你这孩子怎么就这样不懂事呢?自作主张。”
  罗氏就似是看不到她们一般,又对韦老夫人说:“只是微微这孩子啊,也不算就全好了。我刚才还特意去问她到底是怎么掉下池塘的……”
  一句话,已经把二房那一番作态全揭了出来。
  沈簪急着知道沈濯到底想起了什么。
  冯氏和沈溪则是担心这个时候沈簪又在如如院闹出了什么幺蛾子,会牵累到自己身上……
  米氏看了罗氏一眼,神色微动。
  冯氏则一下子就停了话头,略带紧张地看向罗氏。
  沈溪眨眨眼,却转头去看沈佩,拿了自己的帕子去给她擦嘴角并不存在的口水——就好似丁点儿也不在意罗氏在说什么一样。
  沈佩不明白三姐姐在做什么,张口就想问。
  沈溪的眼底立刻闪过一丝冰寒。
  沈佩吓得小脸儿都白了,忙照着她日常教的: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腿上,坐正坐直,僵硬着身体,由着沈溪摆弄。
  沈簪则心头狂跳,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两只搁在膝上的手紧紧地握了拳头。
  罗氏叹了口气,道:“她说还是想不起来。”
  从冯氏到沈簪沈溪,都齐齐地松了口气。
  米氏看着二房的紧张样子,于心不忍,轻柔笑道:“孩子们调皮,难免的。大约那一刻还是吓坏了,所以想不起来。不是听说,张太医讲过,这个症候,越是受伤前后的事情,越想不起来么?孩子小,还是莫要逼着她想了。”
  罗氏点头蹙眉道:“正是三弟妹的这话了。我是不想逼她。可这毕竟关乎簪姐儿的名声。老这么不上不下的吊着,万一哪个下人嘴碎,真传出去说什么嫡庶,什么长幼,什么亲疏的。我以后可还怎么见二叔,怎么见老太爷呢?”
  沈簪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再没了刚才的气焰。
  韦老夫人权当都没听见,只管逗着沈承玩了一会儿,便告诉众人:桐香苑今日不留饭。
  众人再闲话一阵,纷纷散去。
  临出院门,米氏见二房先走,关切地拉了罗氏,轻声道:“大嫂,算我小人之心……”
  罗氏一听就知道她说什么,心头一暖,便亲手扶了她的胳膊,笑道:“三弟妹别多心,你说,我听着。”
  米氏看了一眼来往的人,又压低了三分声音:“我瞧着簪姐儿的表情不对劲儿。她是个孩子,鲍姨奶奶和小鲍姨娘却不是。好在大嫂如今就住在如如院,门户自然是紧的。”
  罗氏见她这样郑重地提醒自己注意如如院门户,连连点头,轻笑道:“我知道了。咱们是亲妯娌,不说外道话。我们家如今有了个承儿,你肚子里有了这一个。不仅我得守好如如院,你也要守好醒心堂。”
  米氏身子一震。
  沈家弟兄三个,二老爷沈信诲反而是第一个成亲的。而且,妻妾三个,却只生了三个女儿。十三四年了,连个儿子毛都没见着!
  大房已经是一儿一女合了一个好字。
  自己这一胎若是一举得男,就相当于嫡房两支都有了血脉后代。那庶出的二老爷沈信诲岂不是要嫉妒得发疯?!
  他可是在刑部供职的,阴私害人手段知道得不要太多!
  米氏只觉得后脊背上一阵发凉,紧紧地握了握罗氏的手,用力点头:“大嫂说得极是。我回去就令我的奶嬷嬷好生小心着。”
  罗氏笑着拍拍她的手,安慰了一句:“也别草木皆兵的。这府里还有一位老夫人坐镇呢,她老人家可是最疼三弟的,不会眼瞧着让你吃亏。”
  妯娌两个说了几句,各自散去。
  沈簪一路疾行回了花锦院。
  小鲍姨娘见她回来,满面疼爱,笑着迎上来:“回来啦?今儿可得了什么彩头儿没有?!”
  沈簪直通通进了内室,一声厉喝把众人都赶出去,自己坐在床榻上大发脾气:“我就说她醒了准没好事。姨奶奶非让我沉住气沉住气!我沉住气了,又有什么用?大伯母今天话里话外的,就差直说了。不管这事是不是我做的,她都会让人在外头把这件事按在我身上,让我身败名裂!”
  小鲍姨娘心里一跳,忙哄道:“姐儿小声些。姨奶奶还不全是为了你好?那时候她身边满满的都是人,想算计都插不上手去。姐儿先别急,跟我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夫人都说什么了?”
  沈簪把事情一一说了,又发狠道:“那日早知是这个结果,我便再推得大力一些,直接让她撞死在池子边上了!”
  小鲍姨娘唬得魂飞魄散,死死地摁了她的嘴:“姐儿噤声!这话也是能直接嚷出来的?!你还要不要命了?”
  沈簪甩开她的手,咬了唇,忍着气道:“依你怎么着?”
  小鲍姨娘寻思半晌,方道:“我去找姨奶奶。她老人家在如如院里必定还留着人手的。不是还有好几天么?”说着,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
  沈簪厌弃地盯了她的背影一眼,低声恨道:“什么都不懂,出了事就知道找姨奶奶,找姨奶奶!”
  我怎么会摊上这样蠢的娘!


第十五章 露一面,战一场
  消息传到沈濯这里,沈濯笑了起来。
  呀呀呀,看来罗家阿娘的战斗力还是蛮彪悍嘛!看来自己可以放心地去小露峥嵘咯!
  第二天一早,罗氏要去桐香苑时,发现西厢静悄悄的,想必是沈濯还没起床。摇摇头叹口气,自己且先往外走。
  芳菲笑着圆场:“昨儿夜里听见厨房里说,二小姐张罗着要用鲜花儿给老夫人做饼吃,闹得挺晚的。”
  沈承抱着王妈妈的脖子,鄙夷地看着芳菲:“姐,虫!”
  王妈妈吓得忙低声哄他:“哥儿没瞧见,别瞎猜。姐姐可不是懒虫,昨儿一大早不是还捉了蝴蝶等你回来玩的?”
  沈承想了想,有道理,便不再宣扬自家姐姐的懒散。
  罗氏轻笑着抬手摸了摸沈承毛茸茸的头发,怜爱骄傲。
  桐香苑里,这时候正是热闹非凡。
  沈濯的声音在里头大呼小叫。
  “不行!祖母又不老,为什么要穿驼色?换那个秋香色的来!”
  “凭什么不能戴步摇?偏要戴步摇!而且还要那个金镶玉的!”
  “你们疯了!干嘛给祖母涂大红的口脂!祖母这样好的气色,用这个提神吗?乱来乱来!用这个粉嫩粉嫩的!”
  一屋子鸡飞狗跳。
  韦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
  还有什么,比得上被心爱的孙女亲手打扮,更能令老太太开心呢?
  等到众人陆陆续续来齐,韦老夫人竟是被笑嘻嘻的沈濯搀了出来。
  众人眼前一亮。
  韦老夫人很多年没有闲心这样打扮自己了。
  那件秋香色的绣罗袍应该是三年前过寿时,罗氏亲手给老夫人裁剪缝制的,又用藕荷色丝线搭着银线绣了牡丹花开;再配了深紫色的百褶裙,极是华丽明亮。
  今日的妆容浅淡,老夫人一向用的大红色的胭脂口脂都换了浅粉,整个人显得格外慈祥宽仁,冲淡平和。
  仍旧梳了圆髻,却用了几个小小的金镶玉步摇,虽不觉奢华,却精神百倍,甚至有了几分活泼。
  米氏呵呵地用帕子掩着嘴笑起来:“微微病了一场,胆子倒是越发大起来。母亲就这样穿着吧,真好看!”
  罗氏又好气又好笑地瞪了沈濯一眼:“一早也不说一声就跑了,害我以为你还没起身,一大群人轻手轻脚地出院子!”
  沈濯规规矩矩地给冯氏和米氏行礼,然后冲着罗氏做鬼脸:“说了娘还会让我来?!我才不说。”
  沈承在王妈妈怀里,上下打量了韦老夫人一会儿,忽然一伸手:“祖祖抱!”
  众人哄堂笑起来。
  冯氏又妒又羡:“我们承哥儿长大了必定是个最护着他姐姐的。瞧瞧,这一要抱,比甚么夸奖都厉害!”
  众人深以为然,连甘嬷嬷都笑眯了眼连连点头:“二夫人说的对极了。”
  韦老夫人更加高兴,先接了沈承在怀里亲昵,接着一叠声地吩咐:“甘嬷嬷去拿前儿那个玉蝉,寿眉去传玫瑰花露来,玉露把昨晚我留着的那碟子桂花糕端来——如今没处寻鲜桂花,我的微微宝贝,凑合着吃这个吧,也好吃。”
  都是给沈濯的!
  旁人都没有!
  沈簪实在忍耐不住众星捧月一般的沈濯的笑脸,又狠狠地盯了沈承一眼,哼了一声,低声道:“谁知道还能护得了几天……”
  坐在她旁边的沈溪听见,手指微微一颤。
  沈佩离得稍远,没听清,转头问:“大姐姐,你说甚么?你大点声,我没听见。”
  众人的说笑没停,却都转过头来看向沈簪。
  沈簪忙瞪了沈佩一眼,神情严厉:“我何尝说什么了?”
  沈佩吓得转过身去扁了嘴。
  今日正好是莲姨娘亲自抱了沈佩过来,见状忙把沈佩揽在了怀里,神情恬淡地看向沈簪:“大小姐是说了句什么的。四小姐没听清,婢妾也没听清。想必三小姐听见了。”
  沈溪大眼无辜地看向沈簪:“大姐姐,我听见你说……”
  她听见了?!
  那个话若是让人知道,自己就死定了!
  沈簪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沈溪才不怕她瞪眼睛,自顾自地往下说:“你说怎么好几天都没看见二姐姐的贴身丫头月娘了。”
  众人被沈溪提醒,才发现,几乎是跟沈濯形影不离的大丫头月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小丫头。
  沈簪长出一口气。
  沈溪没听清?听错了?她才不信,这必是她自己想问月娘的事情呢。
  却解了自己的围。
  沈簪不做声,权当默认。
  冯氏意外地笑了:“昨儿听说大嫂把月娘禁了足。怎么,还没放出来么?”
  沈溪也好奇地盯着沈濯:“对呀,月娘姐姐是怎么得罪二姐姐了?她不是比山茶姐姐和秋嬷嬷都得二姐姐的宠么?”
  沈濯笑了起来:“说错话了呗。一个丫头,也值得大姐姐和三妹妹都这样关心。”忽然哦了一声,转向韦老夫人:“说到山茶姐姐,我倒想起一桩事来。
  “山茶姐姐不是原名六奴么?当年,祖母刚赐了她给我,我们去逛园子。逛了一圈儿,临走遇见了大姐姐和三妹妹。三妹妹见了她就夸说长得好,极像旁边才开的一株山茶。大姐姐也说像,又说六奴这个名字不响亮。我当时也没多想,就从善如流,六奴就改了山茶。
  “前儿撞了头,一时不记事儿了,问起山茶姐姐旧事来。才想起了这一桩。可是祖母屋里的姐姐们,一等的寿眉、玉露,二等的黄芽、飘雪,哪一个不是茶名儿?虽然山茶二字没有冲撞的意思,可毕竟犯了个正字。
  “我就想请祖母的示下,我可就把六奴姐姐的名字改回去了,可使得的?”
  沈簪脸上都再也挂不住笑容,整个人都发僵了。
  这不是明言自己当年便起意挑拨沈濯和韦老夫人的关系?
  沈溪垂下眼帘,且去把玩手里的手帕,似乎沈濯刚才话里话外,并没有带上“三妹妹”三个字。
  韦老夫人心知肚明,却也高兴沈濯醒悟了过来,笑着携了她坐在身边:“改不改的,什么要紧事。都随你。”
  罗氏的眼神儿飘向了冯氏:“二弟妹,如今家里的事还是你代管着,那就请你让他们各处传一声儿,山茶的名字改回六奴了。”


第十六章 买祖母一笑
  冯氏尴尬到了一百二十分,勉强笑道:“不过是姐儿们的玩笑。就老夫人那话,改不改的,什么要紧……”
  见沈濯嘴一张,似是又要说什么,连忙截断:“不过濯姐儿孝心可嘉,我一会儿就告诉管家改去。”
  事情就这样揭了过去。
  韦老夫人心情好,张罗着留沈佩和沈承吃饭。
  沈承却一直在跟沈濯手里的玉蝉较劲。
  沈濯逗了他一会儿,就妥当地将玉蝉放在了他的小胖手上,让他握好,又嘱咐王妈妈:“看着哥儿玩,不能往嘴里搁,也不许他用指甲使劲儿抠。”
  丝毫没认为这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田黄玉蝉是韦老夫人特意留着给她的,而沈承一个小小幼童根本就不懂这东西的珍贵。
  王妈妈连声答应。
  韦老夫人见沈濯这样大方,又肯心疼照看弟弟,喜笑颜开,抱着她狠狠地亲了一口,笑道:“你还得吃药,各种东西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祖母就不留你吃饭了。”
  沈濯当然知道韦老夫人想做什么。
  沈佩莫名其妙被沈簪吼了,二房却没有一个人去安慰她。
  都是女儿,二房却厚此薄彼得太明显了。
  韦老夫人要安抚沈佩,却不想当着众人扫二房的脸面,所以才留了沈承作陪。
  沈濯笑着答应了,转身却小姐架子十足地吩咐寿眉玉露:
  “祖母那么些鲜亮衣裳,白收着霉坏了。你们好生搭配着给祖母穿。我们家祖母年轻时也是大美人,凭什么连六十大寿都没做就天天鸦青灰黑?二位姐姐都是祖母教出来的好眼光,必不用我再多来一回了,是不是?!”
  说到最后一句,双手插在腰上,十足一个听见个“不”字就要打一架的样子。
  众人在旁边,又是笑,又是叹。
  罗氏轻轻地戳她的肩胛骨:“好好说话。那是祖母的人,不可放肆!”
  玉露脸上不悦之色一闪,却反应极快地开口:“二小姐训诫得很是,婢子们领命。”
  寿眉苦笑着摇头,道:“二小姐想必是要再来两趟的。你当我们不愿意老夫人穿鲜亮些么?回回挑出来左劝右劝,她老人家就是不肯……”
  韦老夫人哼了一声:“可算有了告状的人了是不是?”
  寿眉愁眉:“瞧瞧,我话还没说完呢就急了。看来今儿晚上我又要被罚跪脚踏了!”
  韦老夫人撑不住哈哈地笑起来。
  玉露忙张罗着给罗氏和沈濯等人打起了帘子。
  寿眉则留在韦老夫人身边,笑眯眯地看着沈佩:“四小姐有什么想吃的么?”
  罗氏带着沈濯出来,远远地瞧见沈溪在院子外头的花丛里玩儿。
  沈濯假作不知,且推芳菲:“我才吃了祖母给的桂花糕,要走走消食。你快陪我娘回去用饭。一会儿承哥儿回去,娘就吃不踏实了。”
  罗氏看了沈濯一眼,心内微动,若有所指地笑道:“身子才好,不要太着急。早些回,娘等你。”
  沈濯挑挑眉,笑着点头。
  咱们母女可真是心有灵犀。


第十七章 让杀机来
  罗氏走了。
  沈濯只带着玲珑和茉莉往前走。
  沈溪不出所料地从花丛里转了出来:“二姐姐,我才摘的芍药,送你回去插瓶。”
  沈濯虚情假意地道谢。
  沈溪试探地问她:“今儿二姐姐说月娘被禁足是因为她说错了话,想是已经记起来怎么伤着的了?”
  沈簪就在不远处的树后躲着。
  沈濯眼尖,早就瞧见了。
  还以为她是自己跳出来作死,敢情还是被人指使的!?
  沈濯笑道:“月娘跟秋嬷嬷顶嘴来着。小妮子被我惯坏了,今日能不听秋嬷嬷的,明日就能不听我娘的。再不给她个厉害,往后不定惹出什么祸事来呢。我觉得我娘给她禁足禁得好。”
  沈溪竟是什么都没问出来。
  若无其事地回头对自己的丫头连翘道:“娘说让咱们早些回去是吗?”
  连翘木头一样的脸:“是。”
  沈溪就拉着她的手,跟沈濯道别,小孩子一样跳蹿蹿地走了。
  沈簪的身影也一晃不见了。
  沈濯知道沈簪已经得到了她想听到的答案。
  转了个身,深呼吸。
  茉莉看着沈濯忽然间变得幽深的眼神,觉得后脊背有些发凉:“二小姐,你怎么了?”
  沈濯回眸看她,却又似没看着她,半晌,才重新聚焦到她脸上,笑了笑:“我没怎么啊,你应该问问,旁的那些人,都怎么了……”
  玲珑看了看沈溪的背影,奇怪地问:“我还以为得是大小姐来问这个话呢,怎么倒是三小姐更关心?”
  沈濯笑了笑,没说话。
  风觉得自己在动,幡说其实是我在动。慧能禅师坐在旁边袖手:我心不动,你们俩动来动去有个毛用?!
  这世上最自作聪明的一种生物,就是绿茶。
  别急,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
  沈簪回到花锦院,小鲍姨娘正悬着心,一见着了,劈头就问:“怎样?!”
  沈簪眼神阴沉:“滴水不漏。”
  小鲍姨娘顿时一惊:“怎么可能?二小姐才几岁?又是那样毛躁的脾性。这不会真是因祸得福吧?”
  沈簪一愣:“姨娘这是什么意思?”
  小鲍姨娘说漏了嘴,只得把家里最近的流言说给她听:“说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上一个失魂却没有死的人,就是在张太医伯祖父手里治好的那一位,其实是本朝的太祖爷。所以,二小姐这失魂症既然能好,以后就必定是大富大贵的命格……”
  沈簪觉得自己都快要烧着了!
  从沈濯入府就开始在心底里点着了的嫉妒,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顶端。
  她究竟是凭的什么?!
  她跟自己一样的祖父,却有那样的祖母,那样爹爹,那样的亲娘!
  自己呢?!即便是一家之主的沈老太爷把自己当成掌上明珠,其实在她们,和外人眼里,也不过就是土气的村女罢了!
  冷笑一声,沈簪脸上的杀机明晃晃不加掩饰:“那也要过了张太医说的那十天,她才有命去享那个富贵!”
  小鲍姨娘忙抱了她苦劝:“大小姐可万万别冲动!姨奶奶说,她自有安排……”
  沈簪一把推开小鲍姨娘,一言不发地回了自己的房间。
  小鲍姨娘看着自己空落落的双手,伤心地哭了起来。


第十八章 清场(上)
  三天的时间,就是一眨眼。
  并没有一个人试图去探望月娘。
  月娘也没有要出来的欲望。一个人在房间里,发呆。眼前一幕一幕晃过的,都是自己和二小姐像一对亲姐妹一般,在清江县里高高兴兴玩耍的样子。
  回了京之后,一切都开始不同。
  嬷嬷们,姐姐们,山茶,小丫头……
  三天的时间到了,可月娘并不想出来。
  山茶——这个时候已经叫六奴了,走到门口,站了一会儿,方出声道:“小姐说,让你去见她。”
  月娘一动不动。
  六奴垂下了眼帘:“小姐说,现在不去,以后就都别去了。”
  沈濯坐在外间的桌边,秋嬷嬷站在另一边,玲珑和茉莉站在她的身后。
  进了屋,六奴站在了秋嬷嬷的下手。
  月娘看了一会儿,有些茫然。
  因为沈濯的面前,还有乌压压一片人。
  自己应该站在哪里?
  沈濯看见她了。
  月娘瘦了一大圈儿,脸上再也没有那种混不吝的、灿烂到有些发傻的笑容,眼圈儿是黑的。
  干干净净的,没了掬香阁的翠黛笔画出来的远山眉,唇上没了梅花口脂点出来的红润,腮上也没了香浸胭脂晕染出来的鲜艳。
  沈濯弯了弯嘴角,招手叫她:“月娘,你站到这里来。”
  月娘有些机械地走了过去,顺着沈濯的手指,站在了六奴的下首。
  沈濯这才转向众人,笑得没心没肺:“照着老神医的说法,我后天就全好了,就能出院子了。明天祖母她们想必都会来,老神医也会请了来,最后给我看看脉。你们再好生辛苦这两天。等我好了呀,你们通通都有赏!”
  众人跟着一片恭喜和欢呼。
  沈濯转向窦妈妈,笑着歪头:“窦妈妈刚说明儿个要告假,怕是使不得。不过,今儿没什么大事儿,你今儿去罢。明天只怕祖母她们来得早,你可要在她们起身之前回来呀!”
  窦妈妈踌躇片刻,点头:“那奴婢这就回去了。家里有些个急事儿。”说完,匆匆就走了。
  众人交头接耳,意味深长地交换着小道消息。
  窦妈妈是个老寡妇,一个宝贝儿子自幼学武,听得说又闹着要跟镖局护着胡商去西域呢。窦妈妈这是回家揍人去了。
  沈濯又对茉莉笑道:“你别躲,我听见了,霍掌柜瞧上你大兄弟了,答应收他为徒。你爹爹高兴,想接你回家热闹热闹,是不是?”
  霍掌柜是罗氏的陪嫁,那间银器铺子的掌柜,最会挣钱的。
  跟了霍掌柜当徒弟,别说银器的制作手艺,只怕怎么管店、怎么卖货、怎么跟富贵人家打交道,都能学个不大离。
  这是要栽培下一个银器铺子掌柜的节奏啊!
  所有人都又妒又羡地看着茉莉。
  茉莉红了脸,点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她没想那么远,她只想到了家里的小弟小妹终于能吃饱了。
  她娘本是韦老夫人的梳头娘子,可惜七年前被马车撞断了腿,拖了没半年就去了。丢下她爹一个木讷老实到了家的花草匠人,和大大小小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第十九章 清场(下)
  从她分进如如院,服侍了沈濯,一贫如洗的家里,境况已经好了许多。
  如今沈濯帮着她求了罗氏,十岁的大弟有了着落,家里可以着实地松一口气了——不论能不能有那个福气学手艺,得了霍掌柜的真传,至少,正长身体的男孩子有一个可以吃饱饭的地方了。
  再者,家里的口粮也能宽裕些。
  沈濯笑着冲秋嬷嬷点点头。
  秋嬷嬷拿了个鼓鼓的布袋给茉莉,笑道:“回去吧,割两斤肉,好生勉励你兄弟几句。总归勤快人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是赏钱。
  茉莉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跪下砰砰地给沈濯磕了好几个头,被玲珑拉了起来,接了布袋,擦着泪走了。
  众人轻轻地轰然一声。
  二小姐甚么时候对旁的下人们这样好了?以前只疼月娘一个人的啊!
  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月娘,低低地私语起来。
  月娘望着窦妈妈和茉莉离去的方向,心情格外复杂。
  沈濯这才笑嘻嘻地站起来,拍拍手:“你们都好好当差,我哪个都不会亏待的!”
  众人只觉得自己明白了,恍然大悟地又是一声“哦”。
  千金买马骨啊?
  小姑娘家家的,收买人心的手段也这样露骨粗糙。
  有几个人,悄悄地撇了撇嘴。
  沈濯等众人散去,方若无其事地对秋嬷嬷道:“听说二婶娘查咱们院子的账?嬷嬷和六奴去忙吧。我有月娘和玲珑陪着呢。”
  秋嬷嬷看了月娘一眼,点点头,和低着头的六奴走了。
  玲珑有眼色地把沈濯扶回了房间,忍不住问了一句:“小姐,你今日早起就嚷不舒服,刚吃了药,就躺下吗?”
  沈濯脱衣上床,道:“嗯,头疼,坐不住。我有些想睡,月娘陪我,你在外头看着吧。”
  月娘看着玲珑从里间儿出来,又去了外头门廊上坐着,终于敢确定了,二小姐的确想跟自己单独聊聊。
  有些浑浑噩噩的,月娘走了进去。
  沈濯靠在迎枕上,自己正伸了手揉太阳穴。
  月娘本能地跪在脚踏上,关心:“小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