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女毒妃-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巡抚立刻将丁家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语气间隐隐提到了竟陵同知和宣抚使,虽未明说,但在场的诸位却明白了他的意思!

    曹运年在一旁没有作声,他和竟陵同知并没有什么交集,但和宣抚使周翱却积怨颇深,眼下他和张巡抚共立一侧,张巡抚有意借机清除异己,他不趁此落井下石,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苏青梧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一口:“既然张巡抚有了怀疑的人,那就尽快查明真相才是,这样对皇上也算是有个交代。”

    张巡抚心中一喜,苏青梧这般态度就等于默认了他的想法:“我尽快去查,三日内定然给苏大人一个结果。”

    出了大堂,金夫人回到后院,眼中的笑意更浓。

    “夫人,奴婢听说好像是查到了一些线索?”

    “不仅仅是查到了一些线索,是眼看就要有定论了。”

    “老爷办事雷厉风行,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这次可不是老爷的功劳,而是张大人指导有方。”

    金夫人勾着唇角,心情甚好:你张巡抚说了,要三日内给苏青梧一个结果,也就是说要么三日内将事情调查清楚,查找出真凶结案,要么竟陵同知和宣抚使就是他要给出的那个结果。而且,张巡抚更加倾向于第二种,没有了宣抚使,老爷也算是去了一块心病。

正文 第109章 五十人归来

    沐云瑶安心的在家里养伤,整个竟陵城却一片沸沸扬扬。

    丁家所有的店铺都被查封,许多百姓一问,才知道霓云坊的那场大火极有可能是丁家人放的。一时间百姓们对丁家再无好感,纷纷宣扬着,应严惩丁家给沐姑娘一个交代。

    丁家人被抓入了狱,略一审问便交代是受到竟陵同知和宣抚使的指使,这才恶从胆边生,决心放火烧了霓云坊。

    此言一出,满城哗然。

    竟陵同知和宣抚使在外的名声都还算不错,也有不少百姓拥戴他们,如今听闻竟然是他们指使人放火烧了霓云坊,不少人疑心是不是调查出了错。

    紧接着,张巡抚公开审问两人,引得不少人前去衙门门口听证。

    两人皆不承认烧了霓云坊,可一番调查之后,却是却牵连出其他令人难以置信的秘事。

    竟陵同知以权谋私,贪污河道银两数十万,且以自己的妻子丁悦心献媚上官,帮他隐瞒罪证、同流合污。

    宣抚使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当堂和竟陵同知打成一团,现场一片混乱,张巡抚的惊堂木都要敲断了,才勉强维持住局面。

    后来陆续曝出来的消息更是让人惊掉了下巴,丁悦心竟然同时和五个男人有着亲密关系,丁家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的飞黄腾达,完全是靠她褪去一袭罗裙换来的。

    顿时丁家人人喊打,连丁悦岚等其他几名丁家的女儿也受到牵连,名声毁于一旦。

    不管霓云坊的大火是不是他们放的,竟陵同知和宣抚使都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苏青梧将竟陵城发生的事情写成了折子上奏到朝廷,因事情紧急,害怕引起民心变动,以驿马连夜将消息送入京都。

    消息一入京,便引的言官屡屡上奏,要求皇上严惩此事。

    沐云瑶自然也听说了竟陵同知和宣抚使的事情,还派了锦兰去打探一下丁悦岚的消息,只可惜问了半晌,也没能得到什么准信儿。

    休养七八日,她身上一些细小的伤已经完好如初,只有手心上的伤口还隐隐作痛,算了算日子,估摸着六两等人快回来了,便想要去锦绣园。

    哪怕只是去隔壁,苏清也死活不答应她出门。沐云瑶使出了浑身解数,做了一连串的保证,才得以带着锦兰和锦巧来到了隔壁。

    秦管事一听到消息,连忙匆忙的迎了过来:“见过沐姑娘,姑娘的伤势如何了?”

    “劳秦管事挂念,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看姑娘的脸色依旧带着憔悴,还是要多休养才是,老奴准备了一些燕窝,人参,只是不敢贸然给姑娘送过去,怕引得夫人误会,待会儿姑娘走的时候一定要带着。”

    “那就多谢秦管事了。”

    沐云瑶坐到了凉亭边上等着,约定好了十五日的同一时间,在此等待那五十人回来,别人先不管,六两一定会准时归来。

    正想着,便有下人前来回禀:“姑娘、秦管事,卫一、云春等人回来了。”

    沐云瑶眼中一喜:“将他们请进来吧。”

    秦管事也满心好奇,不知道在秦淮两岸呆了半月,那些人有没有什么变化。

    六两为首,走进来后,率先向沐云瑶行礼,之后便沉默地站到了她身侧,眼神却一直静静地望着她,带着一丝丝说不明的神色。

    卫一和云春略微落后,面上的神色依旧浅淡,仿佛和之前没有什么区别,可仔细观察,气度上又有些不同。

    沐云瑶挨着扫过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去准备一下换好衣裳,便来这里泡壶茶吧。”

    “是,姑娘。”

    很快五十人便换好了衣裳走过来,到各自的桌案后坐好,对着沐云瑶和秦管事齐声行礼。

    秦管事不由得瞪大眼睛,人还是那些人,可气度上已经截然不同,之前他们脸上也带着笑,可那笑容就算是再灿烂也有股冷冰冰的味道,如今却让人觉得舒心、自然了许多。

    沐云瑶微微点头:“开始吧。”

    五十人齐齐开始动手泡茶,行动间白色衣袖款款而动,注水入砂铫叮咚有声。不多时便有茶香传来,茶盏杯盖轻触,发出一道清脆的响声,而后五十人再次齐齐行礼,双手聚拢跪坐于桌案之后。

    秦管事面上带了惊喜之色,这些人已经有了沐云瑶泡茶时五六分的神韵,尤其是这么多人一起动作,已经是格外的震撼人心:“姑娘觉得如何?”

    下面的人也纷纷抬头望着沐云瑶,希望得到她的肯定。

    沐云瑶却是微微的摇了摇头:“过了。”

    “过了?”秦管事不解,“请姑娘赐教。”“我们茶楼开门迎客,那么多客人中真正爱茶的有几个?我想不足十之一二,众多客人中有的是为了交际应酬、有的不过是附庸风雅,若是我们不能做到独树一帜,那么多茶楼、茶庄,为什么别人要选择来

    我们这里?”

    沐云瑶说着,起身坐到桌案后面,开始动手泡茶。

    她面色带着几分苍白憔悴,身上穿着的衣衫也极为普通,可一动手,众人却都把视线放在了她的动作上,分明是一样的泡茶手法,她做出来偏生比别人多了几分行云流水般的美感。“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这茶庄并不单单是为了赚取银钱,若是不能将尽可能多的人吸引过来,那这茶庄就开得毫无意义。你们回来之后神色的确比之前生动了许多,可要记住,我们这里是茶庄,要的是洗

    去铅尘、志存高雅,你们展现的不是自己,而是手中的茶,所以你们的气息也要和茶融入在一起。”

    她声音清脆,一边泡茶一边娓娓道来,出口的话竟仿佛随着茶香一直飘到了人的心底,只感觉心神宁静,唯独她的话在脑海中静静回荡。

    沐云瑶收敛动作,将茶盏轻轻的放在秦管事面前,她的笑容没有刻意的追求温柔和美,甚至看上去有些浅淡、疏离,可众人却觉得她就是应该如此,甚至忍不住生出几分向往、倾慕的心思。

    沐云瑶抬眸看着众人:“你们要讨好客人,却不能谦卑、谄媚,反倒是要让他们主动放下戒备之心,将你们引为知己,这样才能得到你们要的东西,其中的分寸还要自己掌握。”

    这种东西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她也无法用言语说清楚,这些人中已经有人初窥门路,再多多练习一下,便能功成圆满了。秦管事不由得暗自赞叹,要论起调教人,还是沐姑娘有手段,让他都不得不心生佩服,当初挑选出来的这五十人,都不算格外的出彩,却胜在忠心敦厚,能够坚决的执行王爷的命令,可现在他忽然有种感觉,这五十人将来说不准能成大器,远远地出乎王爷的预料。

正文 第110章 老天都在帮她

    听了沐云瑶的一番话,下面的人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仍旧不明所以。

    沐云瑶也没有着急催促他们,而是叮嘱他们没事的时候多加练习,而后便和秦管事去了前院花厅。

    秦管事连忙吩咐人将燕窝、人参等一些滋养身体的药材拿过来,沐云瑶道谢之后让锦兰和锦巧一一收好。

    “今日过来,除了迎接卫一和云春等人,还有件事想要和秦管事商量。”

    “姑娘有话请讲。”

    “霓云坊那边被大火烧毁,但有传授刺绣针法的功劳在,随时都能重建起来,倒是我们的茶庄,筹备了这么久,也该开业了。”

    “姑娘说的是,不知道姑娘可否为茶庄想好名字?”

    “暂时还没有,这两日我会仔细想了,命人做了牌匾送过来,还请秦管事多多叮嘱卫一和云春等人勤加练习,到时候还指望着他们撑场面呢!”

    “请姑娘放心,我两番见识了姑娘的泡茶手艺,心中有了分寸,便比照这姑娘的模样督促他们,定然要让他们学出个样子来。”

    “好,那就有劳秦管事了。”

    “姑娘客气。”

    粤西,钺王府邸,接连收到沐云瑶的两封信,钺王眼中的光芒越发的冷冽,尤其是第二封,霓云坊竟然接连出事。

    于恒将随着信送来的盒子送上来:“主子,这只盒子也是沐姑娘送过来的。”

    钺王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东西,眉心略微舒展,竟然是两万两银票……对别人来说,这两万两也许根本不会放在眼中,可对粤西而言,两万两银子足以解燃眉之急。

    粤西本就苦寒,再加上父皇对他历来厌恶,户部对于粤西的态度就更加冷淡、敷衍了,现在就连军费都敢随意拖延。说出去谁信呢,他堂堂一位皇子,竟然要受到官员的掣肘!

    钺王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将银票拿出来摊在桌上:“于恒,你说若是连自己的东西都保护不住,那我这个王爷还有什么意思,传信下去,动用朝中的人,帮沐云瑶将竟陵城掌控住,霓云坊本王保下了!”

    “是,主子。”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于恒忍不住心中一颤,“属下立刻去办。”

    沐云瑶不知道,钺王因为她的一封信动了火气,此时她正想着该为茶庄起什么名字。

    苏清端了燕窝粥过来,看她仍在思量,不由得心疼:“快别想了,越是想越找不着头绪,歇一歇,说不准灵光一闪就想起来了。”当初她为霓云坊起名字便是这样。

    沐云瑶随手将书卷扔到一旁,亲昵的蹭到苏清身边,微微动着鼻子一脸的馋像:“娘亲的手艺就是好,这燕窝粥熬得真香。”

    “你的舌头比那小狗儿的鼻子都厉害,稍微有点不对便能尝出来,娘亲这也是被你逼得没办法,做东西时连敞开盖子都要格外仔细,生怕沾染了烟火气,惹得你没胃口。”“还是娘亲最疼我,这世上只有娘亲最好。”沐云瑶扑到苏清怀中撒娇,她五感敏锐,味道略有不对,便能尝出来,但她从不挑剔,便是觉得味道不好,也能安然吃下去,只是苏清却不愿意她受委屈,百般

    的帮她做出合口味的饭菜。别说,这段时间,娘亲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苏清含着笑看沐云瑶将整碗燕窝粥喝完,催促着她去休息:“别想那劳神子的名字了,若是实在想不出来娘亲会帮你的。”

    “好,那我去歇着。”沐云瑶乖巧的点头。

    苏清满意,看她到床上躺好,这才出去轻声带上房门。

    等了一会儿,沐云瑶起身将书卷捡回来,坐在窗边继续翻看。

    六两悄无声息的站在窗外,沐云瑶无意间抬头,便对上他一双冷眸,顿时心中一惊,硬生生打了个冷颤:“六两,你要把人吓死不成?”

    六两眼中闪过一丝窘迫:“主子,对不起……”

    沐云瑶拍了拍胸口:“没事,还没问你,秦淮一行可顺利?”

    “嗯,”六两的眼神又落在沐云瑶的手上,“小姐受伤了?”

    “不碍事,一点小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若不是为了应付苏青梧而动了些手脚,她手上的伤早就应该不痛了,“你刚回来,回去歇两天,免得显得我这个主子不近人情。”

    六两又看了沐云瑶一眼,在那双清透眼眸的注视下,竟然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只能闪身躲出院子。沐云瑶眨了眨眼睛,打开窗户撑着下巴来回看了看,不由得感叹一声:懂武功就是方便,自己是不是也跟着六两学两招防身,至少遇到危险的时候还能多些自保手段,还有,短短时间,六两好像又话多了

    一些……

    又过了两日,皇帝的批复传回竟陵城,金夫人派遣了银红将沐云瑶请了过去。

    这段时日,金夫人忙着走动关系,没顾上来看望沐云瑶,今日见到她面色红润不少,心中不由高兴一些:“身上和手上的伤如何了?”

    “劳夫人挂念,已经大好了。”沐云瑶一边行礼,一边回话道,“我看夫人的脸色不是很好,这段时日事情杂乱,夫人要多加注意才是,前三个月本就是最不安稳的。”见她还这般记挂着自己,金夫人觉得心中熨帖,也不枉费她这段时间东奔西走:“这两日有些害口,过段时间便好了。今日叫你过来,主要是霓云坊的事情,皇上知道竟陵城发生的事情勃然大怒,竟陵同知

    和宣抚使不日将会被押解入京问罪,皇上有意对你进行补偿,你可有想要求取什么东西?”

    沐云瑶猛的愣住,抬头不敢置信的望向金夫人:“夫人,您这话可是我想的那个意思?”

    金夫人脸上笑意灿烂,微微点头肯定了她的猜测:“皇上也是被那些言官闹得烦了,所以才传出了这个意思,不过受益的是你,只是这其中的分寸,你可要掌握好。”

    沐云瑶连忙点头,心中已经笑开了花,太好了,这真是连老天都在帮她!

    “夫人,我已经想好了。”“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要仔细思量才是。”皇上开口答应任由沐云瑶求取,虽然是金口玉言,可若是超出了限度,皇上现在答应下来,之后的雷霆之怒便会让人尸骨无存,沐云瑶这么快想好,让金夫人心中没底。

正文 第111章 给皇上回礼

    沐云瑶却是坚定的点头:“其实我心中早就有个想法,只是不敢奢望而已,如今天大的福气砸在头上,终于能让我梦想成真。”

    听她这样说,金夫人更是觉得儿戏了:“你先说来听听。”若是不成,再劝解她改一改便是。

    “我想向皇上求幅墨宝,就写上霓云坊三字,然后等我重建秀坊之后,便做成牌匾挂在上面,想来今后再也没有宵小之辈,敢对霓云坊动手!”

    金夫人一听,不由得连连点头:“我还怕你匆忙之间想不到合适的,没想到你思虑得比我还周全,的确,这个好。那待会儿苏大人找你谈话,你便把这个要求告诉他。”

    银红进门禀报:“夫人,老爷派人来,说是请沐姑娘到前厅去。”

    “知道了。”金夫人冲着沐云瑶点点头,“快些去吧。”

    苏青梧坐在张巡抚一侧,听到下人的通报声,喝茶的动作一顿,眼神不由自主的看向门口。

    沐云瑶缓步进来,动作一丝不差的规矩行礼:“见过诸位大人。”

    她这几日养伤,身体已经恢复了大半,只是面色还是有些苍白,下巴也比之前尖了一些,让那双清透的眼睛显得越发的大了一些,略一抬眸便有光华缓缓流动,格外的动人。

    苏青梧收回视线,心中却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天晚上手臂感受到的温软,她人长得小小的,骨头却仿佛是软的,让人碰一下都要格外的小心,生怕不小心给捏出个好歹来……

    “苏大人?”张巡抚有些疑惑的看向苏青梧,京都中传来的消息,自然还是由他来说比较合适。

    苏青梧连忙回神,开口道:“沐姑娘的霓云坊对竟陵城有功,皇上有意嘉奖,又因之前赏赐过东西,一时间想不到还有什么合适的,便专门传来口谕,询问姑娘可有什么想要的?”

    从一进门,沐云瑶便注意到苏青梧身旁坐着一名中年男子,他虽穿着普通人的衣衫,但面白无须,身上略带一股阴柔之气,一看便是内侍出身,想来这位便是来竟陵城传达皇上口谕之人。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她先是转身对着京都的方向盈盈下拜,恭敬的叩首之后才面向苏青梧:“苏大人,承蒙皇上赏赐,民女心中诚惶诚恐,民女和娘亲初来竟陵城,受到竟陵城百姓和金夫人多方照拂,心中

    感恩不尽,想到自己无以为报,唯有一身刺绣手艺还能拿得出手,便将其公开传授,只为回报竟陵城一二,万不敢居功。”

    苏青梧微微眯了眯眼睛,眼角的余光扫到身侧站着的徐公公,唇角微微扬了扬,早前沐云瑶可是说传播刺绣手艺是为了赚取银两,这会儿却变成了回报竟陵城,年纪不大倒是会看碟下菜!

    “沐姑娘的心思实在是难得,不过皇上金口玉言,既然说了要赏赐你,便大胆开口就是。”

    沐云瑶满脸的惊喜和感恩,那双清透的眼眸看得人心中发颤,她又转身对着京都的方向拜了拜,这才略显迟疑的开口:“说起来,民女的确是有个都斗胆的愿望。”

    苏青梧身侧的徐公公忍不住开口:“姑娘有什么愿望但说无妨。”这小姑娘的一双眼睛生的真是灵秀,让人一看,便不由自主的跟着生出几分喜意。

    沐云瑶脸色微微一红,眼中的羞窘,几乎要溢出来,惹得徐公公越发的好奇,心中不由得暗自忖度,看她这副神色,难不成还能生出陪王伴驾的心思?

    沐云瑶迟疑了片刻,终于开口道:“我想求得皇上一副墨宝。”

    徐公公一愣,随即在心中暗暗给了自己一巴掌,真是在宫中呆久了,把人的心思都想黑了,眼前这小姑娘不说年纪小,单是看那清透、澄澈的模样,也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察觉到徐公公对沐云瑶生出的好感,苏青梧不由得仔细审视,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眼前这位徐公公名叫徐笠,可是最有可能升任内侍总管的人,平日里做事滴水不漏,很是得到皇上的信任,不知道有多少人挖空了心思想要得他一个好字,最终都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可沐云瑶却

    仿佛一下摸中了他的脉门。

    徐公公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姑娘想要求皇上的墨宝?”

    “是,皇上圣恩浩荡、真龙之身威严赫赫,这墨宝也带着真龙气息,定然能够庇佑民女福寿安康。”

    沐云瑶笑意绚烂,眼神晶亮,巴掌大的小脸仿佛在放光一般,看的徐公公都忍不住愣怔,这位小姑娘了不得呀!

    他在宫中伺候皇上,就连最为正直的言官有时候都要奉承皇上,可从来没见有人能把奉承的话说的如此真心。

    “既然如此,那我回去便把姑娘的话原样报上去。”

    沐云瑶眼中的笑意越发的明亮:“多谢大人。”原样报上去好啊,她如此表现,不就是为了让眼前的这位公公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嘛!

    “大人,明日我的茶庄就要开业了,有一批我亲手炒制的茶叶,不知道可否请大人为我呈递给皇上,就全当做我的回礼,表达我一番感激之情。”

    徐公公愣了愣,他见过许多接受皇帝赏赐的,可从来没见过收到赏赐后还要给皇上回礼的:“这个的话……”

    沐云瑶微微垂下眼眸,手指不安的绞了绞,声音带上了些低落:“我最擅长的便是刺绣,只可惜伤了手,没办法绣制屏风回报皇上,便只能拿之前亲手炒制的茶叶出来,希望皇上能体会到我的一片感激。”

    “不瞒姑娘,皇上入口的东西都要经过层层筛查,这茶叶也是要指定的贡品,姑娘亲手炒制的茶叶情谊难得,但怕是入不了宫城。”

    沐云瑶眼中满是失望,随即又闪过一道希翼:“竟然是如此吗?那不知道我可否把茶叶送给大人,请大人将茶叶带到京都去喝,这样,也算是我的心意送到京都了。”徐公公一愣,随即忍不住笑开:“那好,正好我也爱茶,可以品尝一下姑娘的手艺。”眼前的小姑娘一番赤子之心,倒真是极为难得。

正文 第112章 茶庄——不羡楼

    “多谢大人,我手上有茶园,开办的茶庄明日也要开业,我定然好好经营,将不羡楼的名声传扬出去,说不准几年以后,我的茶庄开办的大了,便能开到京都去,到时候我便能去皇宫外叩拜皇上圣恩。”

    苏青梧一直打量着沐云瑶,眼中光芒变幻:“不羡楼?一个茶庄叫不羡楼,这名字可有什么说法?”“我把茶庄开在了一处园子里,园子里有一座六层小楼,我想让此处变成真正懂茶、爱茶之人能够互相交流的场所,茶圣有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

    竟陵城下来。因此,这座小楼便叫不羡楼,里面品茶是不要任何银钱的。”

    徐公公微微点头,沐云瑶说的话引起了他的兴趣,倒不是觉得她能有多好喝的茶,毕竟他连宫中的贡茶都被赏赐过,主要是他也是个爱茶之人,不羡楼描绘的又太过美好,难免想去逛一逛:

    “不羡楼,的确是个好名字,单凭这个名字也值得一观,方才听姑娘说你的茶庄明日开业,不知道可否请我们也去坐一坐?”

    “若是几位大人能去,不羡楼自然是蓬荜生辉,我亲自泡茶招待几位大人。”沐云瑶满脸欢喜,看得人心情舒畅。

    “好,那就这般说定了。”

    “是,那明日上午巳时,恭迎几位大人到来!”

    沐云瑶欢欢喜喜的出了前厅来到后院,对着金夫人行礼致谢:“多谢夫人提前提醒。”看她的模样,金夫人便知道一切顺利,不由得也替她高兴:“一切顺利便好。”若是沐云瑶的霓云坊能得到皇上亲笔赐下的墨宝,那么就相当于一块金字招牌,只要霓云坊不倒,这份教化百姓的功绩就会一

    直被人传颂,最终还是她和曹运年获利。

    “夫人,明日巳时我的茶庄开业,还请夫人赏光。”

    “等了那么久,终于开业了,我自然要去捧场的,到时候也尝尝你泡茶的手艺,只是你手上的伤……”

    “不碍事,如今都已经结痂好了大半。”上天如此帮她,就算是手断了,她也要坚持下来!

    “那就好。”

    沐云瑶从曹府出来直接去了锦绣园,秦管事见她如此匆忙的过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听他说完,不由的整个人愣愣的出神:“姑娘是说一位公公要来咱们这里喝茶?”

    “是,我看那位大人面白无须、说话声音略显尖锐,周身的气息也格外的独特,仔细想来应该是从京都来的内侍大人。”

    沐云瑶知道秦管事是钺王的人,害怕他的身份会被那位公公认出来,因此提前过来也是为了和他打声招呼,若是不方便,大可早些避开。

    秦管事回过神来,惊奇的看着沐云瑶:“姑娘这个时机选的真是恰当,若是运作好了,说不准能让咱们的不羡楼一举成名!”

    听到了茶庄要叫不羡楼,他心中都忍不住惊叹: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单凭这首诗,他觉得也要来这里喝一杯茶。听到他赞同,言语中也没有避讳的意思,沐云瑶便知道秦管事对隐瞒自己的身份有信心,想来也是,若是能随意被人认出来,也不敢大摇大摆的在竟陵城活动:“希望真能如您所言,让不羡楼名扬竟陵城。

    ”

    “只是那五十人泡茶还有所欠缺,明日若是来的客人多了……”秦管事心中有些后悔,若是早知道,应该劝着王爷选一些天资聪颖之辈,说不准这会儿早能领会沐姑娘说的泡茶精髓了。沐云瑶略一思量:“明日有几位大人捧场,金夫人想必也会邀请其他夫人前来,便不接待普通客人了,卫一和云春等人也许略有欠缺,但是一起泡茶时场面极为震撼,不如开业时,便让他们一起泡一次茶,

    权当做展示了,然后挑选手艺最好的几个前去招待客人。”

    秦管事一想,微微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待会儿我便招呼他们再去练习。”

    “好,我也去园子里转一圈,看看明日应该展示哪些地方。”

    “对了姑娘,既然咱们的茶庄有了名字,是不是连夜去订做一块牌匾挂上?”

    沐云瑶摇头,唇边带上一丝笑意:“自己定做的多没意思,我看能不能找人赏赐一块。”

    秦管事一开始没明白什么意思,等到沐云瑶离开之后,才猛得站起来,面上一片狂喜,是真能得来这份赏赐,那么王爷的大计定然可成!

    之前还觉得王爷借园子给沐云瑶开办茶庄有些耽误事,现在看来,这简直是挖到了一个大宝贝,他现在就去写信告诉王爷,这宝贝无论如何也要请到王府去!

    沐云瑶忙碌了大半夜,一直在脑海中不断的想着明日的事情,到了后半夜才睡着,两个时辰之后便醒了过来,却丝毫不觉困倦,反而神采奕奕。

    苏清端了点心和燕窝粥过来,面上带着紧张之色:“瑶儿,待会还有的忙,现在赶紧吃点东西。”

    “多谢娘亲。”沐云瑶兴高采烈的将东西吃完,抬头注意到苏清仿佛欲言又止,不由问道,“娘亲怎么了?可是有什么话要叮嘱?”“这……瑶儿,得知我幸,失之我命,你平常心态便好,万不要太过紧张,反倒是容易出错。”昨日,沐云瑶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和她说了一遍,心中的那些计划也一一说明,苏清听到之后,反倒是比沐

    云瑶还要紧张,还未开始,便有些患得患失了。

    沐云瑶不由得笑开,上前抱住苏清,在她颈窝里蹭了蹭:“有娘亲的支持,我便感觉事情一定能成,您就在这里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好。”看着沐云瑶的模样,苏清紧张的心里渐渐的安稳下来,帮着她换上衣衫,将头发梳好,透过铜镜细细的打量,“瑶儿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沐云瑶笑弯了眼睛:“我这是随了娘亲,娘亲长得好,我自然也好看。”

    苏清不由得在她脑袋上点了点:“这脸皮可不是随了娘亲的。”沐云瑶听了不依,缠着苏清一直到她承认自己说错了为止,眼看距离巳时还有不到半个时辰,她才带了锦兰和锦巧来到锦绣园。

正文 第113章 玉竹叠翠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