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香计-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次是发了狠要改掉朱百万的臭毛病。
    朱百万在外头连三天都没有坚持住,既没有吃的,而且晚上还得露宿在外头被蚊子咬,所以很快就屈服了,像个乞丐一样回到了家里,痛哭流涕的向朱老太爷等人保证,他这就回学堂去好好读书,再也不去骚扰招弟了。
    姜有财一家大小一直在留意朱家的动静,得知了朱百万向朱老太爷等人作出的保证之后,全家人才大松了一口气。
    可这生活就是一波未起一波又平。
    童氏哭诉着找上他们家来,说是因为阮氏到处诽谤她,害她在村里受排挤,在家里马氏她们也不待见她。
    事情是这样的,李大娘把阮氏的那些话传播出去后,那些八卦的村妇们又翻出许多童氏背地里说姜家那些人的坏话。
    童氏在姜家不过是个受气的小媳妇,是个弱势群体,在姜家受了气,她还不敢吭声。
    可是只要是个人心中长期郁闷,无论如何都会找个发泄的方法,不然还不得被逼疯了!
    童氏发泄的方式就是背着姜家人到处说他们的坏话,包括姜老汉夫妻两个,包括姜艳艳还有熊氏等人,一个都没有放过。
    因为童氏每次跟人家诉起苦来都是一副可怜兮兮的苦瓜脸,所以别人同情他,因此没有把他所说的那些话传到姜家人的耳朵里。
    可是阮氏所说的童氏为了一箭双雕而故意从周氏那里套到姜有财姐弟去县城卖珍珠的信息,又别有用心的告诉牛氏,让许多村妇们对童氏刷新了看法,大家聚在一起,把童氏曾经说过的那些话翻出来一说,发现了一个真相,诶!童氏真的是个两面三刀的人!
    如果说童氏只讲姜家人的坏话,那是因为在姜家受了太多的压迫和苦难,大家伙儿都能理解。
    但是她还会当着这个村妇的面背地里讲那个村妇的坏话,然后又当着那个村妇的面背着讲这个村妇的坏话,总而言之,在她的嘴里就没有一个好人。

第166章·卖掉老屋

  
    关键是那些被童氏背地里嚼舌头的村妇也没谁得罪她。
    不过那些被童氏背地里讲坏话的村妇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在婆家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而且还都生了男孩子。
    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被童氏妒忌恨上了,因此在背后不遗余力的抹黑她们。
    现在童氏与世无争的忠厚人设已经崩塌了,她到处抹黑别人,别人自然也不会放过她。
    那些被童氏背地里诽谤过的村妇们便把童氏曾经跟她们说过的姜家人的坏话故意告诉姜家人,姜家人因此也知道了童氏两面三刀的真面目,自然不会饶了她!
    童氏本来在姜家就没有任何地位,现在更是雪上添霜。
    虽然明知道自己落到这种田地全都是拜阮氏所赐,但是阮氏凶悍,童氏不敢找她算账,柿子捡软的捏,于是就赖上了周氏一家,想让周氏当着大家伙的面澄清她真的没有向牛氏告密,全都是阮氏胡说!尽量恢复她的名声。
    周氏心中冷笑,童氏背后暗算了她家多少,居然还敢这么理直气壮的让她为她正名,梦没睡醒吧。
    因此冷冷道:“你有没有从我这里骗消息然后告诉牛氏,真相如何只有你自己知道,我怎么能够给你作证!”
    童氏见一向忠厚老实的周氏居然也学会了冤枉她,很是气愤:“大嫂,我一直把你当好人,没想到你居然是这种落井下石的小人!”
    招弟见童氏侮辱自己的母亲,于是反击了几句:“三婶,我娘是好人,你没有看走眼,是我们看走眼了,你是个阴险的小人!你要是不背着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说他们的坏话,爷爷奶奶他们会不待见你吗?
    你这张嘴不知阴了多少人,那些被你阴的人肯定会对付你!你现在落得里外不是人全都是你咎由自取!你居然怪到我娘头上来了,说是我娘在落井下石,难道是我娘逼着你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
    童氏惊诧得合不拢嘴,这一家包子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的都变得厉害起来?
    还没等她想明白就被招弟几个硬推出了院子,马氏她们再怎么说是爷爷奶奶,招弟姐妹不敢冒犯,怕落人口实,可是这个童氏也只是个婶子,没必要让着她!
    童氏只能灰溜溜地离去了。
    招弟姐妹几个都很兴奋,原来挺起腰杆和别人斗也没有那么可怕,怎么以前她们就那么胆小!
    等姜有财从县里回来,招弟姐妹几个就叽叽喳喳把刚才姐妹同心修理童氏的事告诉她。
    姜有财向她们竖起大拇指:“大姐,你们真棒,对付这种人渣不用手下留情,只管迎头痛击,她们怕了,自然就不敢再招惹我们了。”
    招弟姐妹都认同的点头。
    十天后,姜有财的那间屋子就做好了,在这期间姜有财把这家在老屋里的那两间房交给牙侩卖掉,事成之后给牙侩一成的抽头即可。
    这一点还是姜有财根据前世的中介想到的,前世凡是有想卖掉房产的人都会把房子交给中介卖,中介不收取卖房人的任何费用,只收取买房人的佣金。
    姜有财以为在古代没有中介,后来无意中得知牙侩就是中介,于是就把她家老屋的两间房交给牙侩卖掉。
    只是没想到在古代,作为提供房源的一方牙侩也要抽成,而且还抽得挺多。
    不过姜有财想,如果这两间房自己卖的话恐怕猴年马月都卖不掉,交给专业卖房的牙侩早点脱手也不错,不然自己还得在老屋和姜家人一起住下去。
    虽然牙侩收取抽头,但是卖出的价比姜有财一家预期的要多五两银子,所以给一成的抽头还是很划算。
    买去姜有财家老屋的那户人家是一对中年夫妻加一对年龄在十五六岁的儿子,当家的姓韩。
    姜家人是在韩家人搬进姜家大院时才知道姜有财家不声不响地把两间房子给卖了。
    虽然马氏在找大房一家麻烦时,两次险些被晴天霹雳给劈中,总觉得太蹊跷,太邪乎,似乎大房一家被老天保护一样,因此不敢再轻易上大房家搞事。
    可大房一家不声不哈的就把这两间房卖了,之前连声招呼都不跟他老两口打,这是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姜老汉夫妻两个一起去姜大山家兴师问罪。
    姜老汉一进屋就很不善地指着姜大山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遭雷劈的不孝子,谁让你把祖业给卖掉的?怎样给我卖掉的怎样给我赎回来!”
    姜有财抢在姜大山之前冷哼一声道:“爷爷这是无理取闹?那两间房子虽然是祖业,但也是我父亲名下的祖业,我父亲想卖给谁是我们家的自由,轮不到爷爷在这里指手画脚!爷爷想要赎回祖业自己掏钱去赎,我们是不会掏这个钱的!”
    “你!”姜老汉干瞪着眼指着姜有财说不出话来。
    马氏黑着脸道:“虽是你父亲的产业,真的想卖我们也拦不了,但问题是你们怎么能够卖给那种人家?”
    姜有财反问道:“我们又没卖给小偷,更没卖给杀人犯,只是卖给一户正正当当的人家,这有什么问题?”
    马氏憋红了脸道:“那户姓韩的人家有两个十几岁的小子,你姑姑又是待嫁的年纪,和咱们住在一个院子里,合适吗?”
    姜有财嗤笑道:“奶奶,你赶紧把心放进肚子里去吧,咱们姑姑丑成那样子又肥得像猪一样,谁见了她都会呕吐,就算别人眼睛瞎了都不会打姑姑的主意的,奶奶实在是想得太多了!”
    马氏气的不行:“虽然别人不会打你姑姑的主意,但终究是外人,又是男子,和我们相处一个院子说出去也不好听,而且外人和我们住,万一有摩擦怎么办。”
    姜有财不以为意道:“我们只管卖房,其他问题一概不管!”
    马氏见不能让姜大山一家把姓韩的一家赶走,话锋一转,说道:“听说你们那两间房一共卖了三十五两银子,现在你们手上有钱了,这个月的孝敬钱应该可以给我们了。”
    姜有财冷哼:“我们正是因为手头不宽裕才把老屋的那两间屋子卖了,奶奶只有一见我们手上有钱就千方百计的想要过去!”
    马氏冷笑道:“你骗谁呢?你们家手头紧?手头紧的话就不会给你单独盖这么大一间房!”
    姜有财怼了回去:“我爹娘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爷爷奶奶又不是没有做过把我关在院门外的事,现在是夏天,把我关在院门外还没多大的问题,如果到了冬天,我被关在院门外那可就惨了!我爹娘心疼我,当然得给我盖一间房搬回来和他们一起住。”
    姜大山在一边帮腔道:“正是因为手头没钱,所以给有财盖房子的钱全都是借的,我们卖了老屋的那两间房才有钱把外债全都还上了。”
    姜老汉老两口既没能给自己出口气,也没捞到半点好处,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姜大山的病又好了些,加上他在镇上摆摊已经很熟练了,一个人也忙得过来,就不要周氏再跟着他一起摆摊了,只要周氏每天早上帮着他一起把板车拉到镇上去,把摊摆好就行了,好让周氏带着女儿们每天在家多做些簪花卖。
    周氏见家里条件好了许多,这天帮着姜大山把板车推到镇上摆好摊之后,就去了几家布庄转了转,买了些专门做蚊帐用的白纱布回来,准备给女儿们做几顶蚊帐,她们现在用的都是破破烂烂打满补丁的蚊帐,实在是太寒酸了。
    回到家里周氏就开始动手做蚊帐,招弟几个仍然做簪花。
    一顶蚊帐还没有做成功,王媒婆来到她们家里。
    因为上次王媒婆给招弟说亲的事阮氏告诉了周氏一家,所以周氏一家看见王媒婆就很反感,于是直接驱逐:“王婶子,我们家可没人请你做媒,请你去别家吧。”
    做媒婆的都是脸皮厚的跟城墙似的,王媒婆根本就不在意周氏的态度,将手里的绸缎帕子甩了两下,掩嘴笑着道:“虽然你家没请我做媒,可是别人家请了我上你们家提亲来了。”
    招弟一听这话,带着妹妹们进了房间去做簪花。
    王媒婆自来熟的在一张凳子上坐下,也不介意没人给她倒口水喝,巴拉巴拉的开始说了起来:“我今天来是给你家有财说亲的。”
    周氏蒙圈了,向来只有男方去女方家提亲的,很少有女方家跑到男方家提亲的,因为那太跌价了。
    周氏纳闷,这是谁家这么看重她家有财,所以才这么迫不及待的上门提亲,想把女儿嫁给她儿子?
    周氏虽然很好奇,但是并没有往下问,因为她自己心知肚明,有财是个女孩子,谁都不能娶。
    于是淡淡道:“我家有财还小,不想这么早做亲,王婶子请回去吧。”
    可王媒婆硬是赖着不走:“虽然你家有财还小,可人家也只是和你们家有财订亲,又不是急着要有财把人家小闺女娶回家,你何苦一口拒绝呢。”
    周氏仍然坚持道:“就算是订亲我们家现在也没这个打算,王婶子请回!”
    王媒婆巧笑着道:“那是你没听我说完,如果你知道我是给你儿子说的是哪家的小闺女,你肯定忙不叠的答应!”
    周氏见王媒婆像钉在她家的椅子上似的怎么都赶不走,只得上前强行拉起她,把她往外推:“管他多好的姑娘,我们都不要!”
    王媒婆还抓紧时间说道:“我给你家有财说的是你们村的翠花,那小闺女长得水灵灵的,这十里八村的小闺女就没有一个如她的,而且只比你家有财小一岁,两个孩子又一个村里长大的,也能够算得上青梅竹马,彼此了解,以后大了成了亲,那肯定是和和睦睦的……”
    王媒婆还在絮絮叨叨,周氏已经把她推出了院门外,哗啦一声把院门给关上了。
    王媒婆的声音戛然而止,黑着脸盯着紧闭的院门看了一会子,往地上狠狠的吐了一口吐沫:“什么玩意儿!才吃两天饱饭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我上门给你家说亲还是看得起你们,居然还甩脸子!简直了!”一甩衣袖去了翠花家。
    翠花娘正在家里等信儿呢!
    其实翠花是定过亲的,只是出了被姜有财无意中撞到她在野外随地小便的丑闻,人家男方那边强势退婚了。
    翠花娘正郁闷呢,有人给她出谋划策,说姜有财家里现在日子过起来了,既然她的闺女是被姜有财无意中撞见了尿尿,那就许配给姜有财好了,所以翠花娘就请了王媒婆去姜有财家说亲。
    姜有财那孩子长得瘦瘦高高,而且面容英俊,她是看得上的,当然,最主要的是姜有财家的条件现在越来越好了,将来女儿嫁过去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翠花娘见王媒婆来了,又是请她坐,又是端茶倒水的,陪着笑问道:“王婶子去了有财家有财娘怎么说?
    王媒婆响亮的打了一声唉声,道:“快别提了,有财家现在只是勉强解决了温饱,周氏就眼睛长到天灵盖上了谁都看不起!说她家有财非小姐不娶!看不上翠花!这也就罢了,还把翠花说的一文不值!”
    翠花娘听了脸色铁青,等王媒婆走了之后,午饭也不做,气冲冲地跑到姜有财家院门前破口大骂。
    说什么她家闺女的名声毁在了姜有财的手里,姜有财不懂事也就罢了,做父母的也没有一点愧疚,而且还嫌弃她女儿,一家不得好死!
    姜有财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饭,闻言出了厨房,见姜大山夫妻两个全都黑着脸往院门口走去,她也跟着过去。
    俗话说,男不与女斗,所以这种情况下姜大山不方便开口,于是周氏开了口:“翠花娘,你是不是午饭吃多了,所以跑到我家门口撒泼来消食了?我们家有财已经声明了好几遍,她什么都没看见,也不知你这做娘的是怎么想的,非要逼我们家有财承认他看见你女儿尿尿了,自己毁掉自己女儿的名声,怎么现在反倒咬我们一口?你女儿和我们家半点关系都没有,我为什么要嫌弃她!这话可真是叫人摸不着头脑!”

第167章·不速之客

  
    翠花娘被周氏堵得一时语塞,当初女儿跑回来说,她们尿尿的时候姜有财出现在她们身后,翠花娘本想把这件事秘而不宣。
    因为她知道不论姜有财有没有看到什么,这件事如果闹出去的话,名誉受损的是她女儿。
    可不知怎得这事牛氏也知道了,于是就特意跑到她家怂恿她去找周氏的麻烦。
    翠花娘生来就争强好胜,当时只是勉强咽下那口气,可是经不起牛氏的挑唆,
    再加上另外几个小闺女的娘也被牛氏说动了,于是大家结伴去找周氏的麻烦。
    后来偷鸡不成倒蚀把米,翠花娘心中不是不后悔的,只是她这人做错了事也会硬着头皮不承认。
    再提姜有财和自己小闺女的那点破事,只会使自己的女儿更加受损,而且自己也占不到半点便宜。
    所以翠花娘不和周氏为这事再纠结了,而是把腰一叉:“有财娘,你还真是敢红口白牙说假话!刚才王媒婆来你家想给我闺女和你儿子促成好事,你不答应也就算了,还把我闺女取笑一番,这不是嫌弃我闺女又是什么!”
    周氏这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王媒婆在背后搞鬼,冷笑一声道:“你也是几个孩子的娘了,怎么这么幼稚,媒婆说的话你也信!谁不知媒婆的嘴、没量斗,你去却偏偏信了媒婆的话,这真叫人说什么好?
    你请的王媒婆到我们家一说是来提亲,我连问都没有问她是给谁家跑腿,又是给我哪个孩子提亲就立刻拒绝了她,根本连提都没有提到你们家翠花,又怎么可能嫌弃她!你啥都没弄清楚这样大中午的跑到我家院门口无理取闹好吗?”
    那些看热闹的村民见翠花娘是因为这点小事骂上门来,都笑着道:“翠花娘,长点心吧,怎么媒婆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不认识你的人还以为你是傻子!”大家说笑着都散去。
    周氏夫妻两个也都进了院子,把门关上。
    翠花娘在原地站了一会子,没意思,也回去了。
    翠花娘堵在姜有财家院门口大骂的事她男人和她婆婆也很快知道了。
    翠花娘刚一进屋,她婆婆气得发抖道:“你已经把自己的闺女的名声搞成这样,难道你还不肯罢休吗?还要去有财家闹,非要闹得翠花以后嫁不出去你才高兴了!”
    她男人也气得打了她两下:“一个女人不好好留在家里伺候公婆干家务活儿,连午饭都不做就跑到人家家门口撒泼大闹,成个什么样子,你再这样我就休了你!”
    翠花已经有十一岁了,每次她娘这么一闹,她都觉得无脸见人,坐在房里哭个不停。
    翠花娘什么也不敢说,只得进厨房做午饭去了。
    翠花娘托媒婆上姜有财家提亲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那几个尿尿门事件的小闺女的娘也都心思活络起来,想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姜有财。
    有的托媒人直接来说亲,有的怕被拒绝,于是跑到姜有财家套周氏的话,结果不论是明的还是暗的周氏一律都是坚决拒绝。
    时间长了,那些小闺女的娘心渐渐就冷了,不再打姜有财的主意,姜有财一家这才恢复了宁静。
    这天,姜有财一边卤制晚上摆夜市的卤味小吃一边做午饭,里正领着一个人到了她家。
    经过厨房时,里正走了进来,交给姜有财一只生鸡,两条一斤左右的鲫鱼,一块五花肉和两个猪腰,笑咪咪地说:“有财小子,爷爷今天在你家吃饭,这些食材你要做的好吃哦。”
    姜有财讶异,里正上她家吃饭自带食材?
    她正要问原因,看见厨房门口有个脑袋一晃而过。
    姜有财记性好,凡是见过一两面的人她都有些印象,她一眼就认出那个人来,那不是庆香楼的东家陈老爷吗?
    心里猜到几分,笑着道:“放心吧,里正爷爷,我绝对不会糟蹋这些食材的。”
    姜有财在心里酝酿了一番,决定那只生鸡就做成手撕鸡,手撕鸡不但味道好,而且是凉菜适合夏天吃。
    一斤左右的鲫鱼最鲜美,那就吃原味的好,原味的当然首推清蒸。
    既然庆香楼的东家陈老爷有可能考自己的厨艺,那么这块五花肉就不要做成红烧五花肉这种常见的菜肴,干脆做清汤狮子头。
    两个猪腰么……就做爆腰花!
    决定好了之后,姜有财就开始掳袖子做菜,当然是最先做手撕鸡。
    手撕鸡属于川式凉菜,一般选用三黄鸡来制做,不过古代的天然散养的土鸡不比三黄鸡差,而且里正带来的这只土鸡才只一斤左右,这种不大不小的土鸡肉质才最为鲜嫩。
    前世姜有财做手撕鸡时都是用电饭锅焖熟,但是古代没有电饭锅,那就用蒸笼是一样的。
    姜有财特意在蒸笼里放了一点松针,可以去掉鸡肉的腥味。
    手撕鸡做好之后兰花帮忙端到堂屋。
    陈掌柜瞪圆眼睛惊奇的看着这盘手撕鸡。
    只见盘子里的**皮金黄,晶莹而散发甘香,讲真,只看其色,只闻其味,就令人食指大动。
    虽然这只鸡不像通常酒楼里卖的鸡,要么是整只,要么是切成块,这只鸡是蒸熟了之后用手撕成小块的,因此装盘就没有用刀切成块或者整只鸡那么好看。
    但是做这道菜的人却是很有心思的,在盘子里以香菜做装饰,就显不出手撕鸡的杂乱无章。
    里正有点小得瑟的看着陈掌柜:“我就说我没说大话吧,虽然有财小子年纪小,可是做出来的饭菜真的很可口。”
    陈掌柜收了收神:“这盘菜卖相是不错,如果单凭卖相就肯定这盘菜好吃,还言之过早。”
    里正已经夹了一块手撕鸡送入嘴巴,一口咬下去汁水都溢了出来,味道很鲜美,肉质很q弹。
    他信心实足地看着陈掌柜笑:“那陈老板尝尝就是。”
    陈掌柜也夹了一块手撕鸡放在嘴里细嚼慢咽,慢慢品尝。
    嗯~肉质细腻,油脂适中,鲜美含汁,嚼之既不油腻也不柴硬,并带有浓郁的鲜香味,直至骨髓。
    陈掌柜吃的不由得连连点头,里正在一旁笑了,知道他对这道菜很是满意。
    紧接着,清蒸鲫鱼也上桌了。
    姜有财做的这道清蒸鲫鱼鱼汤白如牛奶,肉质洁白细腻,鱼肚子里放了茶叶去腥去腻,不过装盘时姜有财把茶叶包拿了。
    这道菜的特点是,口味清淡,鱼味鲜嫩,很适合老人吃,而且吃下肚也没什么饱胀感。
    里正和陈掌柜各吃了大半条的清蒸鲫鱼。
    这时清汤狮子头也上了桌子。
    陈掌柜和里正愣了一下,狮子头属于淮扬名菜,楚地人也爱吃也会做,不过不叫狮子头,叫四喜丸子,只是本土人做的和淮阳的狮子头味道不同。
    而且狮子头选料为猪腿肉,而里正给的是一块五花肉,食材不同,做出来的东西就会大打折扣。
    陈掌柜已经先入为主,这道清汤狮子头味道不会太正宗。
    但他还是夹了一个清汤狮子头在自己碗里。
    第一口清汤狮子头吃进嘴里,陈掌柜立刻惊艳的瞪大了眼睛。
    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赞的清汤狮子头,肉嫩得跟小豆腐似的,真正做到了入口即化,而且吃不出半点肥腻,只有鲜美,即便味道不正宗,应该也很受欢迎。
    里正连话都不跟他说了,低着头一勺一勺的舀着清汤狮子头吃。
    最后上桌的是爆炒腰花,爆炒腰花制作的难点在于臊味是否去除干净,口感是否鲜嫩带脆。
    姜有财的爆炒腰花无半点臊味,而且味道鲜嫩,味道醇厚,滑润不腻,令人吃起来就放不下筷子,陈掌柜暗暗称奇。
    这时又上来一盘青菜来,还是一盘凉菜。
    陈掌柜暗暗皱了皱眉,这是一盘豆角,连切都没有切,一根根盘在碗里。
    陈掌柜还是第一次看见有人这样做豆角吃。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夹起一根豆角来,这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一整根完整的豆角,而是把豆角从中间劈成两半。
    陈掌柜把豆角送入嘴里咬了一口,比常规做法把豆角掐成段要好吃的多,不仅清香,而且克服了豆角不容易入味这一缺点。
    能挖空心思把一道青菜做得这么美味,可见做菜之人是用了心的。
    陈掌柜吃了不少手撕豆角,见再没有菜送上来,有些期待地问里正:“不知还有没有菜~”
    里正扫了一眼桌子:“这些菜还不够你吃?”
    “不是。”陈掌柜往厨房的方向看了一眼,“我是想尽可能的多尝些菜嘛!这孩子年纪这么小,我怕他就只会做几道菜,那即便我请他到我的酒楼里,也撑不起来整个台面。”
    里正笑道:“放心吧,有财那孩子不知几会做菜,每次我来他家里吃饭,很少吃到重复的菜。”
    不过他还是对站在一边传菜的兰花道:“你进厨房问问你哥还有没有菜。”
    兰花“哎!”了一声,就往厨房跑去,很快又跑了回来,摇晃着两手道:“我哥哥说已经没菜了。”
    陈掌柜遗憾的哦了一声,放下筷子,对一直坐在下首陪着但并没有动筷的姜大山道:“有财他爹,我是听里正介绍你家有财特别会做菜,所以慕名而来,果然名不虚传,我想请你儿子去我酒楼里掌勺做大厨,不知你肯不肯答应。”
    做大厨工钱高,一个月下来有二三两银子的工钱,而且风不吹雨不淋的,关键是不用操心生意的好坏,姜大山当然很想答应,但是他得问过姜有财才行,这小子主意大着呢。
    于是搓手,显得很为难道:“我们家有财每天还要做买卖~”
    姜大山老实,他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可陈掌柜是生意人,听在他的耳朵里就觉得姜大山在跟他不动声色的讨价还价,于是道:“有财他爹,你别担心工钱,只要有财做的菜好卖,能振兴我庆香楼,我是不会亏待他的。”
    姜大山知道陈掌柜误解了他的意思:“这样,我让有财和你谈。”让兰花去厨房把姜友财叫来了。
    姜有财听完陈掌柜的来意,问道:“陈掌柜放着自家厨子不用怎么非要来请我?”
    陈掌柜怔了怔,笑着道:“这做菜和卖酒是不同的,卖酒如果年份越远酒就越好,可是酒楼里的菜肴要经常推陈出新,不然老是那么几个菜食客容易厌倦,而且别的酒楼的厨子还容易模仿,很快就会没什么生意。
    而我家那几个厨子也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江郎才尽,已经推不出什么新式菜了,所以我才想请小哥去我的酒楼当大厨推出些新式菜肴。”
    姜有财沉思道:“这个……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工钱就算了。”
    她这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会这么积德行善呀,给人家干活儿居然不要工钱。
    陈掌柜简只觉得自己人老昏馈听错了,于是不确定地问道:“小哥刚才说什么?”
    姜有财淡淡一笑:“我是说我不要工钱。”
    “啊!那怎么好意思!”陈掌柜有些不安了,“我怎么能够叫你给我白干活儿”
    姜有财又是一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而且我也没打算给陈掌柜白干活儿,我打算在陈长柜这里拿提成。”
    “怎么个提成法?”陈掌柜觉得姜有财这想法很奇特。
    “每卖出一道菜,我和陈掌柜按三七分成,我三陈掌柜七,除此之外,客人赏给我的的小费全部该我得,陈掌柜看意下如何。”
    陈掌柜自然满口答应,一个大厨一个月得两三两银子的工钱,而他庆香楼已经被死对头醉香楼挤得根本就没什么生意,不然她也不会病急乱投医到处找新厨子。
    讲真,要是自己看走眼了,姜有财去了庆香楼并不能使庆香楼起死回生的话,自己每个月还得付他高昂的工钱,对他也是不小的负担。
    但现在姜有财不要工钱只拿提成,那如果酒店生意不好就不用付他工钱了,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所以陈掌柜满口答应了。
    接下去是商量姜有财什么时候去,姜有财就说把家里安置妥当了她就去,也就三五天的时间。

第168章·第一天上厨

  
    里正和陈掌柜离去后,周氏和招弟们才从房里出来,刚才的谈话她们在房里可都听得一清二楚。
    周氏担忧道:“有财呀,你咋提出眼人家陈掌柜分成哩?万一没人点你做的菜,你不是把时间白耗在庆香楼里了!”
    姜有财自信满满道:“娘,我这么做对自己对陈掌柜都比较公平,你想呀,我做的菜如果卖得动的话肯定就有分成,那就肯定赚得到钱,如果我做的菜没人吃,卖不动的话,陈掌柜也不用白给我钱,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周氏想想姜有财的话很有道理,如果姜有财做的菜不欢迎,而她还在陈掌柜那里领一份高工钱,这钱就算拿到手里也不安心。
    周氏叮嘱道:“那你就去庆香楼试半个月,要是不行你就回来,咱们还是一心一意的做咱们的小本生意。”
    姜有财答了声“好”,去厨房又做了两盆菜端来,大家一起吃。
    按照姜有财前世的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