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香计-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这理儿。”童氏见目的已经达到,就往菜园子走去,她怕再耽误功夫午饭做晚了会挨姜老头两口子的骂的。
    阮氏回到家里把东西放下,然后拿了菜篮子,把大门和院门锁上,去了菜地摘了菜回来准备午饭。
    农家小户的午饭简单,煮一锅够全家人吃的米饭,再炒两个菜也就行了。
    午饭刚做好,美志和父子四个就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阮氏一见他们心情就好起来,打了水让他们洗手洗脸,她则把饭菜全都摆到桌子上。
    姜志和父子几个洗了手脸就直接上桌子吃饭。
    阮氏喜滋滋的告诉男人和自己的几个儿子,她那些簪花一共卖了九十多文钱。
    姜志和父子几个听了很高兴,那才几十多簪花呀,竟然卖了九十多文钱!
    姜志和乐呵呵的笑着打趣道:“哎呀,不得了!你才只做了三天的簪花就已经卖了九十多文钱!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赚六百多文钱吗?比我赚的多多了!你现在可是咱们家第一大功臣!”
    能够为家里赚钱补贴家用,阮氏也觉得很自豪,腰杆挺得直直的说道:“招弟她娘说,这是我才学会,手艺不熟,等我手艺熟了,每天至少都能够做二十多朵花,一个月下来赚一两银子不成问题!”
    姜志和父子几个眼睛都亮了。
    姜志和笑着道:“如果真是这样,咱们家不是也有希望盖新房了?”
    随即又不得劲地说道:“咱们家一群爷们儿,居然靠你这个娘们儿挣钱盖房,说来都丢人,我和儿子要想办法多赚钱呀!”
    阮氏贤惠,就算自己赚钱比儿子和男人多,她也不会因此瞧不起他们。
    阮氏往嘴里塞了一口红烧茄子,道:“你们也都尽力了,天天在地主那里干苦活儿够辛苦的了,回来有点时间还得捞田螺捞河虾送去卖给有财家,咱们一家人分什么彼此,谁赚钱不是一样的,反正不都是为了这个家!”
    姜志和家在吃午饭,姜有财家里也在吃午饭。
    周氏说话算数,他们家搬出来,家里一日三餐吃什么菜由姜有才决定,所以今天姜有财回来时,从镇上带了半斤五花肉和三两精瘦肉回来。
    今天中午她做的是馅饼加白米稀饭再配一碟酸辣黄瓜。
    姜有财的馅饼是用苋菜和五花肉剁碎的肉末做的馅。
    当地很少有人用苋菜做馅的。
    这种吃法还是姜有财前世一个有特色的饭馆推出来的新品,姜有财吃过一次,发现苋菜加五花肉拌成的馅好吃到哭。
    做馅必须得绿颜色的苋菜,正好这里的百姓种的全是绿苋菜。
    姜有财个人认为,紫红色的苋菜比较嫩,绿颜色的苋菜口感比较粗糙,但是做馅却很美味。
    俗语有说:“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由此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
    苋菜富含膳食纤维,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对人体极有好处的。
    姜有财还给姜大山单独做了一小碗汽水肉补身子。
    汽水肉湖北省的传统名菜之一。
    菜名里所说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饮料,而是蒸锅中的水受热蒸馏而产生的汽水。
    这道菜最适宜现蒸现吃。
    汽水肉滋味清爽鲜美,加上营养丰富,口感嫩滑,十分有利于消化,特别适合病中肠胃虚弱人作为病号营养餐。
    不论是儿童还是牙齿不好肠胃衰弱的老人都可以食用,前世姜有财就经常做给体弱多病的妈妈吃。
    汽水肉做起来并不复杂,把瘦肉切成肉末,加入姜粒、少许盐、酱油、胡椒粉,再打一个鸡蛋进去和肉馅一起搅拌均匀;
    等搅拌均匀后加上半碗凉水,可以和饭一起蒸,蒸熟之后,端出来,撒点小葱末就能吃了。
    姜有财曾经在空间里看到过汽水肉的做法,蒸好了之后端出来还要加些麻油和生抽。
    其实姜有财觉得汽水肉蒸好之后再加任何调料都会破坏汽水肉的鲜嫩,所以她在蒸好汽水肉之后是不会再加别的东西的。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着午饭。
    周氏虽然不是第一次吃姜有财做的酸辣凉拌黄瓜,可是百吃不厌,不禁好奇的问:“有财,你这凉拌黄瓜怎么能够做得这么脆这么入味?”
    姜有财咬了一口馅饼,苋菜的清香混着五花肉的肉香直在口腔里打转:“简单,挑嫩黄瓜,黄瓜不要用刀切,要用刀面拍碎,然后再切块,放一点点盐拌匀,静置半小时杀出水,把水倒掉,添加酱醋糖蒜末,再把现炸的花椒辣椒油泼到黄瓜上面,拌匀,就会香脆辣酸,无敌好吃。”
    周氏琢磨了一下:“我是两个地方出了问题,我的黄瓜都是直接切的,没有先拍再切,也没有除水。”
    她喝了两口稀饭,继续道:“不过一道菜想要做的好吃,真的挺浪费油盐的,就说除去黄瓜里的水要用盐腌制,然后把水倒掉,其实盐就跟着水一起倒掉了,太浪费了!”
    姜有财在心中无声的叹了口气,古代人的物质条件比现代人差得太远了,所以想要他们做出可口的饭菜来真的很难。
    她低沉着嗓音道:“娘,现在我们生活好了一点,就不要在饮食上抠得太紧,尽量吃好点。”
    孩子们跟着他夫妻两个过了那么多年的苦日子,周氏其实从内心上是觉得愧对自己的子女的,她其实也愿意他们吃好些,于是赧然的笑着道:“娘只是穷怕了,节约惯了,不是不让你们吃好点,你们该怎么弄就怎么弄。”
    姜有财道:“娘放心,我不会大手大脚的。”
    周氏嗯了一声。
    姜大山吃着姜有财给他单独做的汽水肉,问周氏:“那事你跟孩子说了没?”
    周氏道:“还没呢。”
    姜有财正吸溜溜的喝着稀饭,新米煮的稀饭就是好喝!闻言,抬起头来:“是什么事?”
    ”我和你爹商量,想要你搬回来住。”
    姜有财一听就明白了,肯定是昨天晚上姜家人把她关在院门外姜大山夫妻俩个心疼她。
    “我在老屋住得好好的,一个人两间房多宽敞呀,干嘛要搬回来住,如果我搬回来住的话,姐姐妹妹她们就会住得很挤!”
    “好什么好呀,昨天晚上姜家人都不让你进去!”周氏想到昨天晚上那一幕就有气,“你爹的意思是,咱们家日子现在又不是过不去,再给你另盖一间房不就得了嘛,又要不了几个钱!”
    姜有财想了想,点点头:“那也行。只是如果我要是搬过来住的话,我怕我们在姜家的那两间屋子会被姜家人霸占去。”
    姜大山大手一挥,像要挥走什么不愉快的事似的:“霸占去了我们就不要就是了,只要能够少跟姜家人打交道就行!”
    周四和招弟她们也都附和。
    姜有财知道,她们真是怕了姜老头那群无赖,惹不起那就躲得起。
    可现在问题是,就算她们躲起来,姜家人也会想办法找他们的茬儿!
    姜有财恶狠狠的咬了一口馅饼道:“本来分家我们家分得的东西就很少,可是我们给爷爷奶奶的供养却是最多的!
    要是我们再拱手把那两间房让给姜家人,姜家人不仅不会息事宁人从此放过我们一家,他们还会觉得我们老实好欺负,只怕会变本加厉的欺负我们,我才不会把那两间房让给他们呢!”

第162章·反挑拨

  
    姜有财说得不无道理,可是总不能为了守住那两间房子让姜有财跟那群豺狼一起住吧。
    姜大山进退不地问:“那怎么办?”
    姜有财边吃饭边想主意,问姜大山道:“爹,当年分家时,你们分割房产,爷爷给了你房契没有?”
    “给了。”姜大山疑惑得看着姜有财,不明白她怎么问这个。
    “那就好办了。”姜有财坏笑了一下,“我们把那两间房子给卖了。”
    “卖了?”姜大山等人都震惊的停下筷子瞪大眼睛看着姜有财。
    “那可是两间砖瓦房,至少能卖三十两银子,不知谁有钱能够买得起。”隔了一会姜大山道,卖了也好,省得便宜了姜家那群猪狗不如的东西!
    “这个不急,我们慢慢来就是了。”姜有财慢悠悠的吃着饭,“什么时候把那两间房子卖出去,我什么时候就搬回来住,至于这边的房子爹安排人手开始盖吧。”
    姜大山答了一声好。
    吃过饭后,姜大山和姜有财站在院子里商量着把姜有财的房子盖在哪里最合适。
    姜有财指着大门的墙壁说道:“就贴着正屋盖一间就行了。”
    姜大山不想委屈姜有财,决定给她盖一间十五平米的大房子。
    父子商量好了,就各忙各的去了。
    阮氏家,吃过饭之后姜志和父子就去睡上一觉午觉,到时辰了就都出去干活儿了,家里只剩下阮氏一个。
    阮氏一般下午是不去周氏家的,自个儿独自一人坐在家里做簪花。
    才做了没几朵,就听见有人在院门外喊:“志和家的,大中午的,干嘛把院门锁着不让人进呀!”
    阮氏赶紧把做簪花的东西收拾了送进房里藏起来,这才出来开了院门,见是李大娘站在门外,笑着道:“是李大娘来了呀,快请进,快请进!家里就我一个人,我在睡午觉,当然要把院门关了。”
    李大娘阴翳的看着她:“这都什么时辰了,你还在睡午觉?”
    阮氏反感地皱了皱眉,心想自己睡午觉什么时候轮到她管了?
    但毕竟是几十岁的人了,没那么幼稚,把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抬手摸了摸太阳穴:“我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是刚才头突然有些头晕,也不知道是不是中暑了,所以就赶紧躺下来休息一会子,到现在头还晕呢。”
    李大娘的脸色这才缓了下来,和阮氏一起往堂屋走去:“这天是太热了,你得注意一点,多喝点冷开水。”
    阮氏陪着笑道:“李大娘年纪大了,就更要注意防暑,买点绿豆煮绿豆沙喝。”
    绿豆产量低,这里的人都不怎么爱种植,所以想喝绿豆汤还得去买绿豆。
    李大娘叹息道:“绿豆多贵呀,哪有钱去买它?”
    两人进了屋,阮氏热情的请李大娘坐下,给她倒了一碗凉开水。
    李大娘喝了两口凉开水,开门见山的问道:“志和家的,我听别人说你在跟有财他娘学做簪花卖了赚钱是不是啊?”
    虽然听童氏这么猜测过,可是李大娘得确认一下。
    阮氏听她这么说,马上猜到肯定是童氏那个贱人在外面散布真相的,心中气得要死,可脸上笑得从容:“簪花这玩意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哪那么好卖!如果好卖的话怎么不见周大妹子继续在镇上卖簪花?”
    自从姜有财在县城联系了店铺寄卖她家的簪花,簪花供不应求,周氏肯定不用再在镇子上摆摊卖簪花了,可是别人并不知情。
    李大娘想想也是,之前不是看见招弟在镇上卖簪花就是周氏在镇上卖簪花,可现在她母女二人都不在镇上卖簪花了,可见簪花卖不动了,如果卖得动,她母女二人不可能有钱不赚的!
    因此对阮氏的话信以为真。
    阮氏暗暗的察言观色,这时很随意的问道:“李大娘,你这些话都是听谁说的?”
    李大娘这人性子直,外加没什么脑子,见阮氏问她,便无所隐瞒的告诉她:“是你隔壁姜家的是三媳妇童氏跟我说的。”
    阮氏冷笑,一脸不齿:“她的话你也信得!”
    李大娘分外惊讶:“她的话我为什么信不得?她忠厚老实不像是个会说谎的人。”
    阮氏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怎么我听李大娘的口气好像我就是个会说谎的人!周大妹子母女两个不在政治上摆摊卖簪花这可是事实!”
    李大娘慌乱的摇手:“我没这个意思。”
    阮氏忽然换了话题,神秘兮兮的指了指隔壁姜家的方向:“李大娘应该知道隔壁姜家的二媳妇被官府抓去流放的事吧。”
    李大娘嗤道:“这事谁人不知!”
    阮氏冷哼一声道:“李大娘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姜老汉的三媳妇去告的密才让姜家二媳妇身陷囹囵的!”
    “是姜家内部互咬?”李大娘吃了一惊,随即迷惑道:“不过我听许多人说牛氏的娘家是被他的仇家告到了县衙里,进而连累牛氏也被县衙里的人抓去定罪流放的,应该和姜家三媳妇没啥关系吧。”
    阮氏不屑笑了两声:“虽说牛氏娘家是被仇家把牛氏三兄弟当抢匪的事告到官府去害牛氏兄妹四个被定了罪,但是若不是童氏别有用心的告诉牛氏姜有财姐弟两个要去县上卖珍珠,牛氏怎么可能动了贪念,连累她几个兄弟全都吃了官司?”
    “哦?”李大娘八卦地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阮氏道:“李大娘肯定也是知道的,在姜家周氏觉得童氏心善,所以只和童氏要好,谁知这童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从周氏嘴里骗到有财姐弟要去县里卖珍珠的消息后赶紧告诉了牛氏。
    她为什么要告诉牛氏,当然是不安好心!
    她知道牛氏贪心,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肯定会想方设法在路上打劫有财姐弟。
    如果有财被牛氏的三个兄弟给杀了,那她就一箭双雕了,既能让大房没了主心骨,又可以让牛氏四兄妹杀人偿命,除去她所有的眼中钉肉中刺。
    退一步来说,如果有财姐第一逃过一劫,至少牛氏和她的三兄弟逃不掉打劫的罪名,大房和二房结的仇怨就更深了,她就能坐享渔翁之利!”
    李大娘疑惑道:“童氏为什么那么恨姜家大房和四房?”
    阮氏道:“李大娘,你又有所不知了,童氏因为没有儿子,很受二房和四房的气,她早就想报仇了,可没那个本事!至于大房,人家发财没带上她,她当然对人家恨之入骨了!所以她做梦都想大房和二房全完蛋!”
    李大娘倒吸一口冷气道:“谁会那么傻,把自家发财的门路告诉别人?换做童氏她也不会肯吧!真是没看出来,童氏居然是这么一个阴险的小人,喜欢在背后捅人刀子!”
    阮氏不齿道:“这就叫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人!”
    李大娘脸色凝重地说道:“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自从姜家大房发财之后,童氏像害了红眼病一样,逢人就说大房和他们几房再怎么说也是兄弟,自个儿闷声发财从来不照顾他们,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而且还绘声绘色的跟我们说姜家大房卤味生意加簪花生意一天下来赚好几两银子,不拉扯他们这些做弟弟的也就罢了,也不说多孝敬些钱给姜老头夫妇。”
    阮氏冷笑道:“大山兄弟被姜大叔夫妻两个勒索的都病倒了怎不见童氏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现在见人家发了财,没分她一点好处,她就到处煽风点火,不想要大房好过!”
    李大娘认同的点点头:“嗯,是这个理,再怎么说大山是兄长,轮不到她这个做弟媳的在一旁说三道四,简直是个长舌妇,闹得家宅不安她就高兴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李大娘就告辞离去了。
    阮氏在家里想了想,连簪花也不做了,把门一锁,直接去了周氏家,把中午她从她们家离去时在路上碰到童氏的情形以及刚才李大娘来她家两人说的话都悉数告诉了周氏一家人。
    姜有财午睡刚醒,准备和姜大山一起去田里劳动的,听了个阮氏的开头就没急着走,一直听完了才打算走。
    这时听到周氏不安的说道:“牛氏得知有财姐弟两个去镇上卖珍珠的消息应该不是童氏给她通风报信的。”
    阮氏正想说叫周氏几句,做人不要太老实。
    姜有财已经开口了:“娘和这种人讲是非实在是太可笑了!童氏在背后污蔑我们的那些话就是有凭有据有道理的?她们能污蔑我们,我们怎么不能冤枉她!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彼人之身!娘要是还这么老实巴交那就等着人家骑在你的头顶上撒屎撒尿!”
    周氏想了想明白过来,赧然道:“是娘说错话了。”
    又对阮氏道:“以后你就在咱们家做簪花,做完的簪花就放在咱们家里,别提来提去了,省得走漏了风声。”
    阮氏道:“恐怕不行,我现在已经得罪了童氏,谁知道童氏会怎么暗地里报复,我如果不在家里,她万一偷偷的在我们家放一把火,我们就吃不消!我以后就在自己家里做簪花,做好之后悄悄的送来。”
    周氏答了声好。
    姜有财见没什么事了,于是就和姜大山一起去田地里锄草。
    美玉婚期将近,马氏不得已去镇上给美玉买了一对最轻的银耳坠和一只最轻的银簪,又扯了两块大红的细布,还差几朵簪花马氏就不打算买了。
    大房周氏母女不是都会做簪花吗?向她们要几朵不就行了,趁机把那两块布料丢给周氏,让她给美玉赶制出来两身嫁衣!
    马氏虽然在大房那里吃了不少亏,可她有她的想法,几朵簪花又值不了几个钱,自己的侄女出嫁,他们送几朵簪花当贺礼已经够寒碜了,还敢不给!
    至于给美玉做嫁衣,只是叫周氏出点力而已,周氏也不好意思拒绝的!
    马氏来到姜有财家时,阮氏早就走了。
    一进院子,马氏就闻到从姜有财家厨房里飘出来的卤味香气。
    她狠狠嗅了嗅,咽了咽口水,走到堂屋,见只有周氏母女在家,心想,等谈完正事,走的时候向周氏要一碗卤味回去吃,姜有财那个杀千刀的不在家里,周氏肯定不是她的对手。
    周氏母女一见马氏,前一刻还边干活儿边说说笑笑的,这一刻脸色都淡了下来,起身向马氏问了一声“好”就都不吭声了。
    马氏也不在乎,扑到她们放成品簪花的笸箩里,拣牡丹芍药茶花这种卖价高的簪花一下子就挑了十几朵。
    她本来只打算拿几朵的,可是一看这些簪花这么好看,动了贪念,想给自己的宝贝女儿也拿些回去带,所以才拿了这么多。
    招弟姐妹们很是气愤。
    周氏想拦又不敢拦,怕落个不孝的把柄,被马氏抓住又要不依不饶,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娘,你这是干什么?”
    马氏把眼一瞪:“你眼瞎?你没有看见我在挑选簪花吗!老娘拿你几朵不值钱的簪花是给你面子,你还敢问!是不是不肯给?”
    周氏只得闭了嘴。
    挑好簪花,马氏把买的两块布料往周氏身上一扔,颐指气使的命令道:“赶紧给美玉赶制两套嫁衣出来,明天黄昏之前必须得把做好的嫁衣给我送过去,不然有你好看!”
    古代没有缝纫机,做一件简单的衣服还不怎么费时间,可是嫁衣做工繁琐,两件嫁衣想要明天下午交货,就算从现在起不眠不休的开始做还不一定能够做得出来。
    周氏就道:“时间太短了,我做不了。”
    马氏想,姜大山父子两个不在家,只有周氏和几个女儿,因此不把周氏放在眼里,见周氏敢违抗她的命令,一个嘴巴就甩到了她脸上:“你这皮痒的贱人,老娘还支使不动你了!”
    家里田地少,姜有财父子两个很快就把田里的活干完了,顺便还砍了一捆柴,刚一进院父子俩就看见堂屋里发生的那一幕。
    姜有财气急,把柴往地上一扔就冲进了堂屋,先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马氏,随即就问周氏:”奶奶为什么要打娘?”
    周氏捂着被扇的半边脸,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招弟几个气愤地把前因后果讲给姜有财听。

第163章·退婚

  
    姜有财指着马氏的鼻子怒道:“你所有媳妇都死绝了,只剩我娘一个了吗?两件嫁衣非要我娘一个人做,是想逼死我娘吗!”
    她越说越火大,把被马氏抢去的簪花又都抢了回来,扔在笸箩里。
    又抓起那两块布料甩在马市的怀里,然后把她往外推摔:“别说两件衣裳了,现在就是一件衣裳我们都不给你做!你这个老妖婆快滚!如果你再敢上咱们家找麻烦,我晚上趁你睡着了放一把火把你们姜家人全都烧死!”
    她真是恨透了马氏,她前世就从来没有见过像马氏这样完全不讲道理的人!
    怪不得以前看古代言情的时候,说十个婆婆九个恶,而且恶起来还挺叫人憎恨的,她现在深有体会。
    马氏被姜有财一口气给推出了院子,见附近正好有几个村民经过,眼珠一转,当即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嚎起来:“哎呀,我不活了,我被我孙子打了!老天怎不劈死这个不孝孙?”
    那几个路过的村民就都走了过来。
    姜有财收了怒气,面色平静道:“奶奶咬人的功力越发精湛了,我连动都没有动奶奶一根毫毛,奶奶就说我打了你,那奶奶把我打你的伤出示给大家看看嘛!”
    马是把脖子一梗:“你倒会钻空子,我受伤的地方在腹部和背部,我怎么出示给大家看!”
    姜有财慢悠悠道:“这个容易,请几个大妈大婶来给奶奶验伤不就得了。”
    马氏紧闭了嘴唇,顿时蔫儿。
    那几个围观的村民一看马氏的脸色已经猜到了真相,其中一个村民问姜有财:“你们这又是怎么了?”
    姜有财抚额道:“我都不好意思提,谁不知道美玉是和人不清不楚,人家朱家没有办法才让纳她为妾的,又不是什么光彩事,无论换做哪家,肯定是偷偷的把这样不守规矩的孙女嫁了。
    可我奶奶就不一样,她一来我们家就狮子大开口,要我们出五十两银子给美玉当陪嫁贺礼,还叫我娘给美玉置办嫁妆。
    各位叔叔伯伯,你们评评理,美玉又不是没有爹,凭什么让我娘给她置办嫁妆!再说美玉做了这么见不得人的事,先不说我们拿不出五十两银子的贺礼,就是拿得出来我们也不会给!
    不能叫外人看了,还以为我们家是认同美玉那不要脸的行径的!
    奶奶提出的全都是无理的条件,所以我们才不答应,奶奶就开始陷害我们。”
    那几个村民听了纷纷摇头,不咸不淡的劝着马氏:“马老太,你都已经一把年纪了,给自己积点福不好吗。”
    马氏都快被姜有财冤枉死了,冲着那些村民大喊大叫起来:“你们别听她的,她满口谎言!全说的是假话!”
    姜有财指天发誓道:“如果我说了一个字的谎言,我宁愿被雷劈死,可如果谁冤枉了我,谁不得好死!”
    她话音刚落,一道晴天霹雳劈在马氏的脚边,把地面都炸出了一个洞。
    马氏吓得跳起,惨叫一声,往自己家里飞奔而去。
    姜有财赶紧向四周扫视了一圈,看见自家院子墙头有一道火红的身影一闪而过。
    那几个村民都嗤笑着摇头:“这马氏做得太过分了,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所以才劈下一道闪电吓唬她。”几个人议论着走远。
    马氏回家之后,把买的银耳环还有银簪拿给美玉。
    美玉脸色当即就垮了下来:“奶奶这是敷衍我呢。”
    马氏只得耐着性子好言宽慰:“好孩子,你先将就吧,我这手上真的没什么钱,等我有钱了我再给你买好的。”
    美玉冷冷的讥讽道:“到那时我都已经进了朱家的门,只要我为朱家生下一男半女,什么金银首饰买不起,要你给我买!”
    马氏一听慌了,美玉言下之意分明有翻脸的味道,要真把她给得罪了以后自己休想从她那里捞到任何好处。
    于是说道:“你别生气,我把这银耳坠和银簪子跟你姑姑的换一换,你再满意了吧。”
    美玉傲慢的点点头。
    姜艳艳的那些银首饰不仅好看,而且分量也重。
    姜艳艳当即就干嚎了起来:“娘啊,你不说想办法帮我多攒些嫁妆好给我找个好婆家,居然还打我首饰的主意,你是不是我亲娘呀。”
    马氏都快被自己的蠢女儿气哭了,知道和她说不通,命令道:“你必须听我的,不然我就不管你了!”
    姜艳艳迫于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马氏把自己的银首饰和美玉的交换了。
    马氏又把熊氏和童氏叫来,把买的那两块布料一人分了一块,让她们赶紧一人给美玉做一套嫁衣出来。
    熊氏和童氏都心有怨言,但是想着马氏讨好了美玉,将来从美玉那里得到好处,她们也是有份的,所以就忍下这口气。
    朱百万见父母突然改变了主意要纳美玉当他的小妾,他是千百个不乐意。
    朱老爷怒了:“你既然看不中美玉那丫头,你怎么要跟她行苟且之事?”
    朱百万大呼冤枉:“不是孩儿主动和她行苟且之事的。”
    把美玉如何出谋划策,准备把招弟骗出来让他和招弟生米煮成熟饭,招弟就不得不嫁给他,可最后不知怎么的招弟没有来,来的是美玉,两个人不知为何就纠缠到了一起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与父母听。
    他之前不肯说出真相是有原因的,他怕真相传到招弟的耳朵里,让招弟知道自己曾经对她有那么龌龊的打算,招弟绝对会气恼,那自己和她就再无可能了。
    而且招弟没娶到手,他根本就不想迎娶美玉,怕招弟觉得他对她的心意不诚,所以极力阻扰美玉进他家的门。
    朱老爷夫妻两个听完朱百万的叙述就知道自己这个地主家的傻儿子的确是被美玉算计了,于是把真实情况告诉朱百万的爷爷。
    朱百万的爷爷这才改变了主意,不让美玉这个无耻的心机女进他朱家的门。
    可是姜家一门老小哪里知道事情风云突变,全都在为美玉的出嫁做准备。
    童氏和熊氏妯娌两个熬夜熬得通红,又添了一个上午,总算在吃午饭前把马氏分配到她两人头上的任务完成了。
    马氏拿起她俩给美玉做的嫁衣看了看,还算满意,嗯了一声,让她们两个退下。
    姜艳艳坐在一边,看着马氏腿上的那两件鲜艳的嫁衣,恨不能扑过去撕得粉碎。
    熊氏和童氏捶着自己酸痛的肩出了上房,各自开始准备做午饭。
    童氏有春香秋香两个女儿帮忙,菜早就从菜地里摘回来了,而且已经洗干净了,就等着她来炒。
    熊氏生的是三个小子,没人帮,于是提了个菜篮子出了院门。
    可前脚出去,后脚又急慌慌的跑了回来。
    熊氏一口气跑进了上房,对姜老汉老两口道:“爹,娘,我刚才出去看见朱老爷朱夫人带着几个仆从向咱们家里走来了!”
    姜老汉夫妻两个面面相觑,都觉得很奇怪,明天美玉就要嫁过去了,他们做公婆的今天来干嘛?
    不过既然人家要来,那他们必须得好好的招待。
    马氏吩咐熊氏:“你去跟童氏说一声,叫她别忙着做饭,赶紧泡茶,随时准备迎接客人。”
    姜老头觉得她到底是妇人家,本末倒置,从嘴里拔出旱烟,在椅子边缘敲了敲,白了马氏一眼:“人家朱老爷朱夫人来的这个时辰正是要吃午饭的时辰,你只给人家喝一碗茶,那是不打算让人家留下来吃饭喽,赶紧拿钱——”
    姜老头的目光在熊氏的脸上停留了几息就移开了。
    因为童氏要留在家里给客人端茶送水,所以抽不出身上集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