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师夫妇日常-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氏被孙畅音哭得头疼,却不得不耐着性子好言安抚。
有了孙畅音这一出,韩彦和舒予二人也没了游园熟悉府中环境的心思了,径直回了清风院。
孟氏昨晚上就给清风院重新安排了人手,丫鬟婆子一应俱全。
韩彦和舒予一到清风院,总管清风院的妇人就带着一众丫鬟婆子来请安。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我和二少夫人有话要谈,没有传唤,任何人不得进屋。”韩彦简洁地吩咐道。
管事妇人闻言一愣,却也不敢不听,连忙应诺,带着众人退去。
韩彦和舒予相携见了屋子,把大门一关,就隔绝了外人的窥探。
舒予伸手抚上韩彦微蹙的眉头,笑道:“我都还没有生气,你倒是先不高兴了。不知道,还要说你‘恃宠而骄’呢!”
回了京城的韩彦,和在獾子寨时隐隐不同,似乎是因回了“家”,而更加任性言行了。
韩彦闻言叹息一声,一把将舒予抱到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发旋叹道:“倒也不是不高兴,只是被这些事、这些人纠缠得久了,看了就心烦……”
舒予听着韩彦那满是无奈和哀怨的语气,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微微后仰身子,抬头挑眉笑道:“哟,这么说,你行情很不错咯?”
被舒予这么一调侃,韩彦也不禁笑了起来,挑眉傲然道:“那是当然。想当初我和庄贤打马游街的时候,不知道得多少姑娘倾慕追随呢!
“虽不能说是‘掷果盈车’,却也被丢了不少的帕子。”
舒予想象了一下那场景,忍不住惊讶问道:“京城的的姑娘都这么豪放的吗?”
她还以为京城的姑娘们大多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专读《女诫》呢。
“倒也不全是。”韩彦笑道,“不过姑娘家一旦疯狂起来,倒也着实让人难以招架。”
想到他和庄贤十次约架,有九次都得因为热心围观的姑娘都以失败告终,不能痛痛快快地打一架,韩彦就觉得心塞。
舒予轻哼一声,抬头意味深长地说道:“那要照这么说,能冲破那么多姑娘的包围嫁给你,算是我的运气咯?”
五载相处,韩彦焉会不明白舒予这是拈酸吃醋、心中不悦了,不禁笑了起来,伸手捏了捏舒予的指尖,低声笑道:“不,是我运气好!”
他攒了两辈子的气运,才能遇到舒予,并且和她一生相伴!
第370章 退敌
正院里,孟氏待孙畅音哭声渐歇,便忙吩咐丫鬟打了水来给她净面。
“瞧瞧,眼睛都要哭肿了,等回去你母亲看了该心疼了。回头又该来说姨母不爱护你了。”孟氏故意说玩笑逗孙畅音开心。
谁知往常很好哄的小姑娘,这次却依旧撇着小嘴,道:“姨母怎么会不爱护我?是彦哥哥他欺负我才对!”
孟氏心里“咯噔”一下。
孙畅音对韩彦的心思,她开始还真没有注意过,毕竟两人差着八九岁呢。
五年前韩彦年过二十的韩彦带着太子殿下悄没声息地离开京城时,孙畅音还不到十二岁,一个早已成年,一个还是个孩子,谁能够将他们两人想做一对去?
见孙畅音总喜欢“彦哥哥长”“彦哥哥短”的,被韩彦冷言冷语地相待,甚至无视,也只是掉过一阵金豆豆,转眼间便又追着人跑了,孟氏只以为她是因为家中兄长同样与她年纪相差甚远,而且两家关系甚好的缘故,把韩彦当成自家哥哥呢。
可是随着韩彦的突然“失踪”,孙畅音每每来府时总是要到清风院走一圈,满目哀伤的,整个人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活泼机灵,一次又一次,孟氏便看出不对劲来了。
这丫头分明是看上了自家那放荡不羁的小儿子了啊!
当时孟氏也曾想过,若是韩彦没有“失踪”的话,娶了孙畅音做媳妇,亲上加亲的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男女相差年岁再大些的也有。
可关键是韩彦不仅回来了,还在外头成了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样不缺,合情合法,那孙畅音再这么纠缠韩彦可就不对了。
孟氏稳稳心神,顺着孙畅音的话笑骂道:“子介这孩子一向是顽劣不服管教的,今儿他欺负了你,改明儿姨母亲自押着他到孙府给你赔罪。
“正好你二嫂初来京城,对于京城与韩家许多人事尚不清楚,姨母正打算带着她到亲朋故旧家里坐坐,多结识些人,也省得日后枯寂无聊呢!”
孟氏一边说,一边仔细地观察着孙畅音的脸色,果然见小姑娘听前一句的话的时候还开心得意得眉梢高扬,然而等听她提起舒予,立刻就变了脸色。
孟氏心中暗叹一声,狠狠心,只当作是没看见,随和地笑道:“到时候,畅音可要多多照顾你二嫂才是呢!谁不知道,你在京城的一种贵眷圈中,颇有盛名呢!”
孙畅音只觉得“二嫂”这两个字刺得她耳朵疼、心滴血,闷得发慌,勉强稳住心神,冲孟氏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来,到底心有不甘,开口试探问道:“姨母,彦哥哥在外头悄悄地成了亲,还把人给带了回来,你不生气吗?”
“子介可不是悄悄地成的亲。”孟氏笑道,“这门亲事,是康平县的谭县令亲自保的媒,老爷首肯了的,而且还请了镇国公观礼见证。”
孙畅音一听,脱口道:“这不可能!”
孟氏微微蹙眉,心中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温和地问道:“怎么不可能了?”
孙畅音作为内阁首辅的嫡幼孙女,自幼过的是锦衣玉食、众星捧月的生活,而孟氏因为和孙畅音的母亲是闺中密友,也一向是拿她当做自家晚辈看待的,宽和纵容得很,再加上孙畅音心中这会儿恼恨不甘,是以压根儿就没有看出孟氏的不悦来。
听得孟氏发问,孙畅音立刻回道:“我都听祖父说了,彦哥哥带着太子殿下,这些年来一直都住在辽东的一个小山寨里呢。山寨里的姑娘,怎么能配得上出身富贵、卓然拔俗的彦哥哥呢?!”
孟氏一听这话,看向孙畅音的目光便带上了审视的意味。
“你早就知道子介娶妻了?”孟氏站着身子,淡淡地问道。
孙畅音虽然恃宠而骄又正在气头上,但是本身并不笨,一见孟氏收敛笑容,语气也变得淡淡的,满满的疏离感,就知道自己方才的话惹了她不悦。
不安地垂下头去,孙畅音软软地辩解道:“也不早,就昨夜祖父从宫中归来之后,我才听说的……”
孟氏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她先前以为孙畅音得知韩彦业已成亲之时那副惊诧痛心的模样,是因为对此事并不知情,乍然间听闻,一时情绪失控罢了,却不曾想她竟然连舒予的出身背景都调查清楚了。
那么,今日孙畅音登门可就不仅仅是探望久别刚归的韩彦那么简单了。
就算是孙畅音没有存着拆散韩彦和舒予的心思,至少也是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的这个小儿媳妇,要给她难堪的。
回想起来,孙畅音自打进门起,好像还真的没有正眼看过舒予一眼,轻蔑的意味十分明显。
韩家的人,还从没有人敢如此轻侮。
到底顾念着昔日的情分,孟氏也不好直言责备孙畅音,轻叹一声,道:“既然这些你都打听清楚了,那想来你也应该知道,当初若不是你二嫂一家的收留相助,只怕子介和太子殿下都未必能够顺利捱到今天。
“为此,圣上还特地敕封你二嫂为‘清和郡夫人’,这可是许多大家闺秀穷尽一生都未必能够得到的殊荣。
“莫以出身论高低,畅音你身为内阁首辅的嫡孙,更该懂得这个道理才是。”
孙畅音被孟氏一番绵里藏针的话刺得脸颊通红,垂首不语,也不再抱着孟氏的胳膊“姨母姨母”地撒娇委屈了。
孟氏抬手轻轻地拍了拍孙畅音的肩头,轻叹一声,道:“姨母知道你或许不喜欢你二嫂,但是她既然嫁给了子介,就是我们韩家的人了。看在两家的旧交情分上,姨母不希望你做出伤情分的事情来。”
语气虽然依旧温和,但是态度却很坚决,你要是真的敢欺侮我们韩家的人,就是两家往日的交情再好,我都会生气的!
孙畅音猛地抬起头,怔怔地看向孟氏,她不明白,一个粗鄙平庸的乡野村姑罢了,偶然间有幸才能嫁入韩家,飞上枝头变凤凰而已,怎么会得孟氏的如此相护?以至于连她的面子都不顾了。
第371章 妾室
孟氏看着不解又委屈的孙畅音,坐下来,耐心劝解道:“你是姨母从小看着长大的,在姨母心里,你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才会跟你说这些话。
“你若是有不明白的,又不好跟姨母说,回去只管问你母亲。”
孙畅音委屈地红着眼眶,半晌,轻轻地点点头。
孟氏见状长吁一口气。
在正常母亲的眼里,韩彦那样浪荡不羁的人可不是自家女儿的良配,更何况两人还差着这么大的岁数。更重要的是,韩彦如今已经娶妻了。
好友方氏若是知晓了这件事情,定然不会纵容自幼百般娇宠的小女儿继续犯糊涂的。
伸手将孙畅音揽在怀里,孟氏笑劝道:“快别哭了,回头眼睛该肿得更厉害了。中午就留在府中用饭吧,想吃什么,只管跟姨母说,姨母吩咐厨房做了来。”
孙畅音摇摇头,带着浓浓的鼻音婉拒道:“出来时就跟母亲说好了,中午要回家吃饭的,就不叨扰姨母了。”
顿了顿,又道:“等回头亲戚走完了,我再来拜访姨母。”
她现在一想到韩彦娶了别的女人,而且还如珠似宝地爱护着,心里就疼得想哭,短时间还不想再看到韩彦,更别说和人家恩恩爱爱的夫妻两个同桌而食了。
孟氏也不勉强,闻言笑道:“既然如此,那姨母就不强留你了,免得你母亲担心。”
又转头吩咐身边的管事妇人:“你去送孙小姐回家。记住,一定要将人平平安安地送到孙府里头。”
管事妇人屈膝应诺。
“姨母,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孙畅音连忙拒绝道。
“姨母知道我们畅音是个大姑娘了。”孟氏笑道,“可是这年节时街上走亲访友的人极多,人来车往的,往年总会闹出些大小事故来。有她跟着你,姨母也能放心。听话,啊!”
孙畅音见孟氏一如既往地爱护她,心中的伤痛总算是略略减轻了些,勉强笑着致谢:“多谢姨母关怀。那我就先告辞了。”
“我送你出府。”孟氏说罢起身,牵着孙畅音的手,不由她拒绝,便迈步出了正堂。
孙畅音只得生受了。
等到了府门口,孟氏再三叮嘱管事妇人路上小心护着孙畅音,这才放她们登车离去。
看着缓缓驶出胡同的马车,孟氏扶额叹息,真不明白这些小姑娘都是怎么想的,终身所依,自然是要找个老实靠谱的,怎么会看上韩彦这么个跳脱无赖的性子。
早些年她要绞尽脑汁地劝回那些想要给她做小儿媳妇的痴心姑娘,还不能伤了两家的交情,费心费力。没想到好不容易等到韩彦成了亲,她还得做这样的事情……
孟氏摇摇头,转身回了府中。
午饭时成亲后分出去的庶子也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一同团圆了,见了韩彦与舒予少不得一番契阔,有人甚是还感怀地流下了眼泪。
舒予作为“新妇”,怕行差踏错,便一切都跟着戚氏行事。
让她诧异的是,韩端与韩彦两兄弟与庶兄弟们的关系看起来似乎很融洽,并没有因为嫡庶之分就心生罅隙、互相不满的。
戚氏有心提点舒予,便趁着众人围着韩彦寒暄说笑时,悄声告诉舒予:“府里的姨娘们省心,凡事都敬着母亲,庶弟妹们也守规矩,成亲后便各自分出去了,所以这些年来一直相安无事。”
韩迁尊重嫡妻孟氏,所以在孟氏诞下长女,过了两年又诞下长子,地位稳固之后,才允许妾室怀孕生子产女的。
不给妾室妄想的念头,她们在教育自己所出的孩子时自然也是本本分分,不多强求,所以家中嫡庶分明却又和和睦睦。
“早些年为了太子殿下也就罢了,如今大势已定,弟妹可要早作打算,早些生下个一子半女的。男人,可都是十分看重子嗣的。”戚氏低声说道。
有了孩子,哪怕男人纳妾,也绝对动摇不了自己的地位。
舒予受教地点点头,心里却感慨不已,不管别人是怎么过的,她是绝对不许韩彦纳妾的。
大家互相认识见礼之后,闲话片刻,便有丫鬟进来询问何时摆饭。
韩迁和孟氏便在子孙媳妇的簇拥之下,到了花厅。
花厅早就由一面屏风分作男女两席,男席以韩迁为首,女席以孟氏为首,各自落座。
舒予发现,那些庶嫂庶弟妹自觉地带着女儿将首席留给了她和孟氏、戚氏婆媳仨以及侄女韩芸,坐到了下首的席位上去,而且个个面含笑意,并不见半分委屈不满的。
这些人不是戏做得太好,就是她们打从心里觉得如此做理所当然。
舒予心中感慨不已。
待撤了席面,大家闲话一番起身告辞之后,舒予跟着韩彦一回到清风院,就关上门窗,郑重其事地说道:“咱们可事先说好了,有我在的一天,我是绝对不容许你纳妾的,通房也不行!”
想到要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舒予就觉得恶心想吐。
用手按住心口,舒予皱眉压下方才那股恶心的感觉。
韩彦被舒予这莫名其妙地警告一番,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有什么好笑的?”舒予斜睨了他一眼,杏眼圆瞪,鼓着腮帮子生闷气。
“好好好,是我错了,我不该笑的。”韩彦连忙握住舒予的手说道,眼底的笑意怎么都掩饰不住。
舒予白了他一眼,抽出手来,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双眼直视韩彦,认真地说道:“你别跟我打哈哈,我说的是真的!”
韩彦努力地绷住脸色,问道:“你怎么会突然来这么一句的?咱们当初不是说好的了吗?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可不打算做个食言而肥的人。”
“咱们当初是说好了的。”舒予面露忧色,嗔怨道,“可是我哪里知道你还有这么多的庶出兄弟姐妹?
“都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你生活在周围所有人都纳妾的环境中,保不准一时松懈,就忘了当初的誓言。
“我这是提前给你打预防针呢!
“别忘了,你当初可是对着皇天后土发过誓言的,要是胆敢违背……”
舒予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韩彦倾身封住了唇。
第372章 立足
好半晌,韩彦才放开舒予。
“你就尽管放心吧,我这辈子,唯你一人而已。”韩彦眼底火热,对着怀里脸色酡红、气息不稳的舒予低声笑道。
前后两世,他就寻到这么一个可心意的人儿,怎么能不好好好地爱护相守呢?
“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舒予拿手指戳着韩彦的心口,霸道的语气难掩柔情。
“绝不反悔!”韩彦竖指郑重发誓道,“若违此誓,定叫我……”
“失去我!”舒予抢先一步开口道。
所谓的誓言对于不是真心爱你的来说,不过是就嘴上沾点蜜,随口说来哄你开心的罢了,什么“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之类的不过是骗人的话,听听也就过了。
舒予觉得,用誓言束缚一个心已经不在自己身上的人并没有任何的意义。
真正爱你的人,最怕的就是失去你。
果然,舒予话音一落,韩彦顿时沉下脸来,紧紧地抱住她,低声但坚定地说道:“永远都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他不能想象没有舒予的日子自己应该怎么过,所以,他只能努力让自己每一天都是舒予所希望的样子。
舒予认真地看了韩彦片刻,点头道:“好!”
感情有时候特别像是一场豪赌,若是畏手畏脚地不敢去相信去下注,那么最终只能连一段纯稚热烈的时光都无法拥有。
情到深处,少不得一番缠绵。
痴缠片刻,两人想到还有正事要办,遂压下欲念,收拾整齐,到正院知会韩迁与孟氏一声之后,便乘车去了张宅。
元嘉帝感激张猎户一家对小望之的照料与庇护,赏赐的宅院地段好虽不说极好,但是却十分贴心,就在余记茶楼所在的古井巷旁边的百花巷,也是王耀祖一行人在京城所居之地。
韩彦和舒予乘马车到得张宅门口,下了马车,吩咐车夫看好马车,便相携进了院子。
门房是韩端选了个自己身边最得力的小厮临时充任的,见两人过来,见礼罢,赶忙就先一步去通知张猎户夫妇了。
等韩彦和舒予到得二门时,张猎户和张李氏已经激动地迎了出来,满脸的担忧和欢喜怎么都掩饰不住。
张李氏更是激动地红了眼眶,拉住舒予上下打量了一圈,强忍着泪意笑道:“平安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
听人说后宫波诡云谲、凶险万分,她这颗心从昨儿起就一直都高悬着呢,哪怕是韩彦和舒予出宫之后,立刻着人来知会一声,她还是不能放心。
如今亲眼见着韩彦和舒予两人齐齐整整的没有任何不适,张猎户和张李氏这才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对了,小望之呢?”张李氏一面朝后张望,一面问道。
话刚一说完,不待韩彦和舒予回答,张李氏就一拍脑门,又是激动又是失落地感慨笑叹道:“瞧瞧我这记性,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当然是要住宫中的……”
想想那么可爱机灵的孩子往后就不能常见着了,张猎户和张李氏就忍不住心里空落落的。
不管怎么说,都是叫了他们两年“祖父”“祖母”和两年“外祖父”“外祖母”的人呐……
“爹、娘,咱们进去再说吧。”韩彦笑道,一如当日在獾子寨一般谦和亲近。
“诶!”张猎户和张李氏见状心里多少宽慰一些,点点头,连忙笑着将两人让了进去。
一番寒暄之后,韩彦送上韩迁亲笔所写的请帖,说明来意。
果如舒予所料,一听说晚上要到京城最大的酒楼醉仙居见亲家,张猎户和张李氏顿时就紧张起来。
韩彦见状笑道:“原本家父家母是要亲自登门拜访的,不过今日家中照例团圆,下晌登门拜访又不合适,接下来只怕还要忙着太子殿下之事,再晚了家父家母又觉得失了礼数,所以思量再三,是便只能折中晚上到醉仙居一聚了。
“只是一起吃个饭先认识认识而已,爹娘不必紧张费神准备。”
一旁的舒予闻言笑道:“你这么说只会让人更紧张而已。
”你有这功夫,倒不如跟爹娘说说韩家都有哪些规矩忌讳的,免得到时候因为这些事情而生了龃龉。”
韩彦自然是笑道:“哪里有什么规矩忌讳的,往后都是一家人了,何须在乎这些细枝末节的。”
再说了,他本来就是个率真不羁的性子,最不耐烦那些所谓百年世家的规矩礼仪。
舒予不以为然,开口反驳道:“你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开口,或是压根儿就不重要,需知万一到时候因此而出了岔子,后悔可就晚了。”
怕韩彦不以为意,舒予又接着说道:“我虽然刚入韩家门不久,但是双目所看、双耳所听,也知道韩家是个极为重规矩的大家族。
“爹娘则一向是自由率直惯了的,要是不提前准备着,只怕到时候双方都会面子上不好过。”
倒不是她觉得一定要“敬着”韩家,她只是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家父母失了礼数,因此而生了轻慢之心。
张猎户和张李氏闻言,亦是郑重跟韩彦说道:“有什么规矩忌讳的,你只管说来。”
韩彦见状,只得举手屈服,将自己所能想的起来的韩家的重要规矩忌讳,一一都跟岳父大人和岳母大人说了。
张猎户和张李氏一向是自由自在惯了的,这些世家的规矩听得是云里雾里的,但是为了不给自家闺女丢人,他们还是努力地要把这些东西全都给记下来。
舒予虽然不忍心自家爹娘那么辛苦,却也没有开口叫停。
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张猎户和张李氏都要带着急需求医诊治眼疾的小平安住在京城,不论是元嘉帝的降旨褒奖还是作为韩家的亲家,他们都少不得受到京城众人的关注,人情往来、交际应酬的自然是必不可少。
要想游刃有余地适应京城的生活,这些世家贵族的规矩忌讳什么的,都是必须要了解的。
这和当初她和韩彦教导小望之宫规的道理是一样的。
眼下,舒予所能做的,就是将韩彦所说的那些杂乱繁琐的规矩忌讳之类的拣最重要的,整理出来,帮助自家爹娘快速掌握,熟练运用。
第373章 初见
一直到斜日西沉,韩彦和舒予才起身告辞。
临别之际,韩彦看着犹自紧张的张猎户和张李氏,诚恳地劝说道:“爹娘真的不必如此费心紧张,韩家虽然重规矩,但是家父家母都不是那等迂腐之人,更何况爹娘于我和太子殿下有恩,面对救命恩人,谁又会不满怀感激的?
“爹娘平日里如何,宴席上便如何,不必紧张。”
张猎户和张李氏听了一个多时辰的规矩忌讳的,都没有韩彦这最后一句话管用。夫妻俩相视一眼,不由地吐了口长气。
舒予见状,遂笑着附和道:“爹娘平日里就坦荡大方的,晚宴时定然不会失仪的。”
有了自家闺女的肯定加持,张猎户夫妇心中的底气愈发地足了。
“你们快些回去吧,晚了别误了事。”张猎户笑道,“等到了点儿,我们再乘车过去。”
一旁的门房闻言立刻笑应道:“大公子昨儿个就已经吩咐过小人了,亲家老爷和夫人若是需要用车,就让小人去日常租车的车行请了相熟的车夫来送,十分便宜又可靠。”
张猎户和张李氏闻言十分动容,舒予亦觉感动,笑道:“兄长真是有心了,回头定要好好地向他致谢。”
韩彦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何必如此客套。”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闲话两句,韩彦和舒予辞别张猎户夫妇,登车而去。
两人等回了韩府,少不得去向韩端致谢。
韩端笑道:“比之你们所做,我这点吩咐不值万一,你们快别跟我客套了。都是一家人嘛!”
韩迁和孟氏乐得见到一双儿子齐心协力、互相体谅,见状十分开怀,笑着催促道:“知道你们兄弟俩感情好,可是再晚可就对亲家失礼了。快些准备准备,咱们这就去醉仙居。”
大家笑散而去,各自准备。
不多时,一家人男骑马、女乘车,一路往醉仙居行去。
醉仙居的小二早就等在门口了,见韩彦等人策马催车过来,立刻笑迎了上去,恭顺地将一行人引到店中,直送到二楼包间。
包间里,早就上了茶果点心。
“几位且坐,小人下去迎接张老爷和夫人。”小二见机地退了出去。
韩迁看着小二离去的背影,转头吩咐韩端和韩彦:“你们两兄弟去楼下大堂等着,若是见亲家过来,就招呼一声。”
舒予见韩迁如此郑重其事,心中颇为高兴,面上却还不得不感激地笑辞道:“有小二在门口迎着了,就不用麻烦兄长……”
话还没有说完,孟氏就笑道:“你且让他们兄弟俩去后者,咱们坐下来吃茶说话,等着亲家过来。”
见孟氏如此说,舒予只得笑应了,冲韩端施礼道:“那就有劳兄长了。”
韩端拱手笑着回礼,礼罢,与韩彦拱手辞别众人,推门下楼等候去了。
不多时,便听得楼下响起韩端和韩彦的笑语声。
韩迁和孟氏当即起身,推门出去亲自迎接。
舒予惊了一呆,见戚氏也起身跟了上去,连忙收敛心神,追了上去。
虽然心里明白韩迁和孟氏如此重视此次会面,多半不是因为姻亲的缘故,而是因为感激张猎户夫妇这些年来对韩彦与小望之的照顾,但舒予还是很高兴。
至少,这是个好的开始。
张猎户和张李氏本来见到韩端和韩彦兄弟两人亲自在楼下等候迎接就已经很惊讶了,没想到还没走两步,抬头便见韩迁和孟氏亲自迎了出来,更是激动不已。
双方寒暄两句,韩迁便笑道:“有什么话,咱们还是到雅间里去说吧。请。”
“好好好!”张猎户笑应道,“请。”
一行人便说说笑笑地进了雅间。
掌柜的知道两家人有话要谈,又见时辰尚早,便没有派人去催问何时上菜,只是让厨房预先安排着。
雅间里,刚让请张猎户并抱着小平安的张李氏坐下,韩迁和孟氏就齐齐躬身致谢:“多谢二位对小儿和太子殿下的救助之恩。”
姿态谦恭,态度诚恳。
张猎户和张李氏惊得腾地站起来,连忙去扶人。
就是舒予也惊得看向韩彦。
韩迁冲舒予轻轻一笑,示意她安心。
舒予只得将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捧住,赶忙上前帮助因抱着小平安而不方便搀扶的张李氏扶起孟氏,端看后续如何。
“两位这是做什么?我们当初也不知道他们就是韩家的少公子和太子殿下啊!”张猎户连忙将人扶起来,连连摆手道。
“就是不知道,二位的这份善心和大义才更难能可贵呢!”孟氏真心笑赞道。
若是知晓了对方身份尊贵、有利可图,这才动手救助的话,那就不是善良,而是有意图谋了。
张李氏笑道:“大义不大义的咱们不懂许多,但是山里人见了迷路求助的旅人,哪里有视而不见的道理。这都是寻常小事,即便不是我们,别人也会做的,你们不必放在心上。”
韩迁等人见张猎户夫妻二人如此淳朴直率,心中好感倍增。
接下来的谈话,自然是融洽和谐。
韩迁和孟氏,还有韩端和戚氏,都给小平安准备了见面礼,金雕玉琢的,既贵重,又花了心思的。
张猎户和张李氏夫妇代小平安谢过了他们,又问起韩恪和韩芸为何没来。
多亏了元嘉帝之前的赏赐,他们现在也拿得出对等的见面礼了。
“除夕守岁,他们两个都没有睡好,一整天都迷迷糊糊的,我便放他们兄妹俩在家中休息了。”戚氏笑道,“改日再让他们登门给二位长辈请安。”
一番话说得客气有礼。
张猎户和张李氏见状极为高兴,连嫂子都这么和善,他们也不必担心闺女嫁到大户人家受人欺负了。
不多时,掌柜的算着时间,亲自上来问何时上菜。
韩迁看了看时辰,笑道:“这就上来吧。时间也不早了,大家也该饿了。咱们便吃边说。”
张猎户和张李氏笑应了,心里却明白得很,大户人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所以一顿饭除非韩迁等人发问,否则他们夫妻俩绝不主动挑起话头,专心吃饭。
第374章 病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