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受到舒予的担忧和安抚,韩彦回过神来,浑身的冷冽低沉之气逐渐消散,双拳缓缓地松开,反握住舒予的双手,笑着安慰她道:“别担心,我一直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我还要看着小望之荣登宝座,看着长姐沉冤得雪,和你生一群可爱的孩子,携手走天涯……”
    韩彦低声笑语,说着说着,脸上的阴郁逐渐被温暖和期待。
    低沉悦耳的声音,将未来的美好蓝图一一描绘,让人闻言眼前如浮现那画面一般,不由地心生向往。
    “好,我等着!”舒予仰头看着韩彦,杏眸明亮,满是全然的信赖和期待。
    韩彦低声一笑,倾身在舒予额头上轻啄一下,温软宁馨,不带半点情yu。
    ……
    有了镇国公的支持,韩彦做起事情来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镇国公的意思是,之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小望之的真实身份,他怎么都该去拜见少主才对。
    韩彦却不赞同,劝阻道:“师兄身为一军主帅,却屈尊去拜访一个孩子,别人见了必然会生疑。到时候,反而坏事。”
    况且,他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和小望之说明他的真实身份。
    镇国公一想也是,遂不再坚持,只等着以后有机会,再趁机正式拜见。
    

第283章 贤妻

  春去夏来,转眼又到秋季。
    八月初九,一年一度的文会大比又开始了。
    这一次,韩彦从曾经的参赛者,变成了如今的裁判员,而参赛的人当中也有了他的学生的身影。
    白亮诸人也没有辜负韩彦和谭教谕的期待,只用了短短半年的时间,就适应了县儒学的学习和生活不说,而且在年轻的一辈当中名列前茅。
    此次谭教谕有意考察白亮诸人近期的学习成果,因此特地准许他们不必参与评比选拔,可以直接进入初赛。
    韩彦坐在台上,看着底下曲水旁白亮等人奋勇争先,虽然最终只有白亮一人杀进了决赛,但是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欣慰——蒙童和秀才举人相比,本就有难以逾越的鸿沟,能有一个白亮进入决赛,已经是实属难得。
    决赛在第二日举行,这次评判决赛诗文的仲裁由韩彦和叶泽铭共同担任,而一向负责此事的谭教谕,此时却在县衙署和刘县令交接县中的日常政务。
    刘县令任期已满,最近要回京述职,所以康平县的一切事务暂且由谭教谕代为打理。
    “其实也不用我多交代,你在康平县多年,对于日常政务都十分熟悉,定然能暂代好县令一职的。”将一切都交代清楚,刘县令笑道。
    说句实话,自打他到了这康平县,就一直畏忌谭教谕多年经营的权势,虽然谭教谕一向本分守己,尊重他这长官,但是他却一直都不敢放松下来,更不敢和其正面起冲突。
    如今终能卸任归去,不由地长吐一口气。
    按照大周的官员外任的惯例,此番他即便是不能够留京任职,也会调任他地的,和谭教谕这番“孽缘”算是彻底了结了。
    谭教谕闻言连忙拱手道:“县尊大人谬赞,下官当不得。这些年来多亏了县尊大人指挥调度,这康平县才有了如今的景象,县中官吏百姓,都很舍不得县尊大人离去。”
    虽然是场面话,但是也有真心在。
    刘县令为人清高傲气,虽然有时刚愎自用,顽固得让人头疼,但是书生气的他却从不屑于玩一些阴司手段,在他手底下当差,至少不需要时刻费心思揣摩长官的心思,更不用担心长官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私下里给自己穿小鞋——刘县令一向是当骂就骂,当赏就赏的。
    这些场面话,刘县令听听也就过了,并没有当真。
    两人又是好一番客套,谭教谕这才告辞离去。
    文会大比的决赛胜负此时也已经出来了,白亮无缘夺冠。
    不过,作为一个蒙童,能够进入决赛,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荣耀了,白亮深知自己与县儒学的前辈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因此并不气馁,反而通过此次大比,窥见自身的许多不足,也找到了以后做学问的方向。
    韩彦见白亮胜不骄败不馁,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些清楚的规划,满意地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将他决赛的诗文的优劣一一指出,并教之改进。
    等文会大比结束之后,韩彦偕同舒予和小望之去谭府拜访。
    辽东府在镇国公的掌控之中,韩彦自己又功夫出众,不怕有什么大小意外,因此也是时候带小望之出来转一转,结交些人了。
    作为大周未来的天子,如何能不从小就与臣民打好关系,一个受臣民拥戴的天子,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谭教谕不知道小望之的真实身份,只把他当成好友家的孩子,寒暄夸赞了几句,便把他交给儿子谭轩去招待了。
    韩彦和舒予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笑着叮嘱小望之要听谭轩的话,不许调皮闯祸。
    谭轩身为家里的独子,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玩伴,这会儿见了小望之,开心得很,当即拉着他去四处逛玩耍了。
    目送两个孩子离去,韩彦拱手笑道:“谭大人,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谭教谕以为韩彦是要和他说说白亮那几个孩子的事情,遂笑道:“我们书房里说话。”
    谭夫人闻言笑道:“那我去厨房安排饭食。”
    见谭教谕和韩彦出了院子,谭夫人又转头跟谭馨交代道:“你和舒予去你院子里说话吧,正好跟她讨教讨教婚姻之道。”
    谭馨年底就要和叶泽铭成亲了,往后为姑娘时自由自在的日子就越来越少了,趁着这段时间纵情放松一下,将来也少遗憾。
    而且她见韩彦待舒予是少有的好,尊敬她,却并不是相敬如宾;疼爱她,却并不将她当成娇弱到只能依赖他的娇花。
    舒予闻言不由地面色一红,不好意思地笑道:“伯母这话让我如何敢当。是我们小辈应该多多向伯母讨教才对。”
    谭夫人从来不问外事,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将家中打点得井井有条,夫妻和睦、父慈子孝,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是谭教谕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就连谭教谕也时常感叹,若不是娶得贤妻,只怕他也不一定有现在的成就。
    谭夫人倒也不谦逊推脱,闻言抿唇笑道:“我教我的,你教你的。馨娘在家时自在惯了的,我怕她到了婆家也不知道收敛性子,你好好教教她。”
    她是过来人,看得出来舒予虽然跟成亲前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眉眼之间却自有一股少妇的柔媚多情,刚柔并济,才使得韩彦愈发地爱惜她。
    谭馨倒是不害羞,闻言挽着舒予的胳膊,笑嘻嘻地说道:“还请舒予先生不吝赐教,多多教我为妇之道。”
    逗得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这孩子,倒是什么话都说得出口。”谭夫人笑叹道,却并没有责备的意思。
    自在也就这几个月了,何必拘着她。
    自家的女儿自家了解,虽然偶尔天性烂漫爱撒娇了一些,但是苦难中长大的她,自由性子就较之旁人沉稳,不需要她多操心。
    “你们自去说话吧,饭做好了,我再着人去叫你们。”谭夫人笑道。
    舒予施礼告辞,和谭馨挽着胳膊,一路说说笑笑地去了梧桐院。
    

第284章 举荐

  书房里,谭教谕和韩彦两人分主宾坐定之后,先就文会大比的情况简单说了两句,韩彦就直接切入了正题。
    “过些时日县尊大人就要回京述职了,不知谭大人有何打算?”韩彦笑问道。
    谭教谕并没有多想,闻言笑道:“能有什么打算,如同往常一样暂代县令之务,耐心等待新的县令到任呗!”
    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了。
    韩彦见谭教谕是真的没有多想,遂倾身问道:“难道谭大人就不想自己做这个一县之主吗?”
    谭教谕闻言一惊,瞪眼沉默良久,这才叹息一声,苦笑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当然也想更进一步。
    “不过,你也知道,咱们康平县虽然只是个小县城,却因为地接瓦剌,成为边镇重地。
    “如今瓦剌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妄图并吞我中原之地,此种情形之下,朝廷怎么会放心由没有任何建树的当地人来任这个县令?”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教谕一职上一待就是这么多年,一直都没能更进一步了。
    “谁说谭大人没有任何建树的?”韩燕笑道,“谭大人一心经营县儒学,为我大周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这不就是最大的贡献吗?”
    谭教谕闻言,连忙摆手笑道:“当不得当不得!县儒学的学子中秀才不过一半,举人更是寥寥。放眼大周,比这成绩更差的县儒学屈指可数……”
    这么一说,感觉自己为官多年,还真是政绩惨淡……
    谭教谕忍不住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韩彦闻言却不以为然。
    “账可不是这么算的。”韩彦笑道,“在谭大人任康平县县儒学教谕之前,整个康平县秀才不出十个,举人更是难得,就连岭南瘴厉之地也不比这儿更差。
    “可是您看现在,单是在县儒学中进学的秀才就有二十余人,举人更有六位,前些年还有人考中了进士……”
    韩彦还没有说完,谭教谕就连忙笑着纠正道:“是同进士,同进士。”
    虽然笑得有些尴尬,但神情已然没了方才的颓丧。
    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并且确实凭借读书而改变了自家的命运,所以就任县儒学教谕一职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像谭老先生当初帮助他那样帮助更多的人。
    当然,不可否认,他这么做也是为了个人政绩。
    可是彰显政绩的方法有千千万,他却偏偏选择最辛苦的一中,勤勉教学,用知识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同进士又如何?”韩彦笑道,“加上同进士,整个辽东府的进士才多少?”
    辽东府因为地处大周和瓦剌的边界,一向崇武轻文,就算是现在边地安宁少有战事,专意习文走科举入仕之路的人也不多。
    谭教谕点头附和,身为一县教谕,他对于整个辽东府的文教情况再清楚不过了。
    “由此可见,谭大人对于康平县的文教事业有着卓越的贡献。如此还说自己没有建树,谭大人真是太谦虚了。”韩彦朗然笑道,一脸赞佩。
    谭教谕听了半晌,终于琢磨出味儿来,倾身低声问韩彦:“你是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所以今日才有此一问?”
    韩彦有个了不得的同门师兄,在辽东府说一不二,难不成是镇国公那里有什么暗示?
    这么一想,谭教谕整颗心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他在康平县任县儒学教谕多年,一直都没能再动一动,虽然借此而在县中积累了不少人脉,也颇有声望,但是到底意难平。
    如果他能够再上一步的话,那么上头没有人压着,将来想要在康平县大兴文教事业也就更加容易了。
    韩彦见谭教谕猜到了,笑着点点头,低声应道:“我成亲的时候,国公爷见过谭大人一回,印象颇好。
    “正好近日县尊大人即将回京述职,康平县令一职空缺,我便向国公爷举荐了谭大人。
    “谭大人在康平县为官多年,声望颇高,又确有政绩,国公爷认真考虑之后,便叮嘱我事先来问问谭大人的意思。
    “若是谭大人没有异议的话,不日国公爷就会派人亲自来接洽,确认无误之后,便向朝廷举荐,在县尊大人卸职回京述职之后,由谭大人继任康平县令一职。”
    谭教谕闻言十分激动,一向沉稳温和的双眼这会儿满是光芒,踌躇满志,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激动道:“多谢多谢!”
    虽然韩彦说的是镇国公对他印象颇好,但是为官多年他如何不明白,即便是镇国公对他的印象再好,要是没有韩彦这样深得信赖和器重的人诚意举荐,日理万机的镇国公,又如何会欢心到一个小小县令的变动。
    这其中,只怕韩彦没少在镇国公面前替自己说好话。
    以前他以为自己只是随手帮了一个落魄的年轻人,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个年轻人竟然会给自己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谭大人客气了。”韩彦诚恳笑道,“若不是谭大人当初的无私帮助,也没有我的今日。我如今不过是回报大人当初的无私相助而已。”
    若是当初谭教谕没有看在谭老先生的面子上,亲自给他下帖子邀请他参加康平县一年一度的文会大比的话,那么他就不会那么顺利地从小小的獾子寨走到康平县,绽放自己的光彩,结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越来越多的事,最终和同门师兄镇国公建立了过命的交情,为小望之将来的回京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
    几日后,收拾好行囊正准备携家回京述职的刘县令,得到镇国公的亲自召见,
    刘县令惊愕之后,不由地狂喜,难不成是在韩彦成亲的当日,仅有一面之缘的镇国公十分欣赏他,特意要提拔他的?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此番回京述职等着他,肯定是迁升啊!
    刘县令怀着一颗狂喜之心而去。
    一日后,又垂头丧气地怏怏归来。
    镇国公确实在韩彦成亲的当人碰到了颇合眼缘的人,只不过那个人不是他,而是谭教谕。
    镇国公此番召问他,问的都是谭教谕的情况,看其是否能堪任康平县令一职。
    唉,白白欢喜一场……
    

第285章 后悔

  刘县令一路回了康平县县衙后院,心中的郁郁之气还未曾消散,不免少了平日的温和自持,竖眉瞪眼,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烦得慌。
    孟氏服侍了刘县令近二十年,对他的情绪变化最是敏感,知晓他这是在镇国公那里碰了钉,便愈发地小意柔情,侍奉得刘县令心中极为熨帖。
    到底是陪伴多年的红颜知己,有什么心事都习惯和她说道两句,刘县令冷静下来之后,便将此次受邀前往辽东军大营拜见镇国公的事情和孟氏都说了。
    孟氏听完极为惊讶,瞪眼脱口道:“镇国公打算亲自举荐谭教谕来做康平县的县令?!”
    康平县的县令并不值得惊叹,关键是举荐人是镇国公!
    能够入得镇国公的眼,只要往后在任上平平顺顺的,不出差错,那将来官运亨通自然是不在话下。
    见刘县令叹息点头,孟氏抿抿唇,酸溜溜地嘀咕道:“他倒是好命……”
    刘县令一听这话,原本勉强压下的郁郁之气又升了起来,皱眉冲口道:“这好命原本是咱们家的,偏偏被你们母女两个拱手让给了别人!”
    孟氏一愣,不明所以,连忙一面堆笑小心伺候,一面软语问道:“老爷这说话,妾身可就听不懂了……”
    娇嗲的声音里满是委屈。
    可惜刘县令这会儿心里正烦着呢,没工夫享受她这番楚楚可怜,一想到那么优秀的女婿就这么被孟氏和刘芳菱母女联手给弄没了,他就恨不能劈头盖脸训斥两人一顿。
    “你不懂?”刘县令哼哼,冷睨了孟氏一眼,愤愤道,“我看你是装不懂!他谭诚知要是有能耐巴上镇国公,何至于在县儒学教谕的位子上一待就是这么多年?”
    孟氏人不笨,闻言怔愣片刻,很快便明白过来,惊愕地拿帕子掩住唇,不敢置信地问道:“老爷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是韩彦从中出的力?”
    “你以为呢!”刘县令懊恼不已,瞪了孟氏一眼,怒气冲冲道。
    孟氏见状,顿时不敢出声为自己和女儿辩解了。
    刘县令宠爱她们母女归宠爱,但是什么都大不过他的仕途。
    如果当初她没有和女儿极力搅和了这门亲事的话,只怕现在搭上镇国公这股东风,青云直上的就是刘县令了。
    孟氏懊恼不已,却不敢在刘县令面前流露分毫,免得给她们母女俩招来更大的罪责。
    暗自思忖良久,孟氏才小心翼翼地上前给刘县令奉了杯茶,主动请罪道:“老爷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再耽搁了启程回京述职,惹了圣心不悦,就更不好了。
    “这件事情说来都怪妾身,是妾身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见,错过了这门好亲事。妾身在这里给老爷赔不是了,还请老爷教导我……”
    刘县令本就宠爱孟氏,如今见她知错就认,又软语温存地道歉,一心悔改,心中的怒意稍解,伸手接过孟氏双手捧来的茶盏,低头轻啜一口。
    孟氏见状,知道自己的道歉刘县令接受了,连忙愈发地曲意逢迎起来。
    “妾身当初不同意这门亲事,也是因为没有看到那韩彦身后还有这般关系,想着菱儿的终生幸福固然重要,可找个能够帮衬老爷的女婿一样重要,所以这才再三斟酌的……”
    孟氏可怜巴巴,掏心掏肺。
    刘县令抬头看着她楚楚可怜、无辜纯真的脸庞,一心一意地为他打算,心底残存的那点子怒意也顿时都消散了。
    唉,算了,是他教育妻女无方,这才让这母女二人如此短视,错过了韩彦这个乘龙快婿,说起来,这件事情他也有责任。
    孟氏见刘县令心中怒意已退,遂趁热打铁,娇声软语:“老爷放心,等回了京城,妾身定会替菱儿寻一门好亲事,将来好帮衬老爷的!
    “菱儿是老爷一手教导出来的,品貌才学就是比之世家女子也不遑多让,到时候定然能找到一个家世殷厚的好夫婿的!”
    刘县令“嗯“了一声,神情颇为得意。
    刘芳菱虽然是个姑娘,但却是所有孩子里最聪慧可人,得他欢心的。
    孟氏见状,眼睛一转,抚着心口,哀声叹道:“只是,回了京城,菱儿的婚事自有姐姐操办,妾身只怕……”
    刘县令闻言眉头一皱,顿了顿,不耐烦地挥挥手,哼声道:“你放心好了,菱儿是我的掌上明珠,定不会让任何人委屈了她的!”
    他不喜女人之间勾心斗角互相陷害,但是更不能容忍有人违背他的意愿胡乱行事。
    在刘家,他才是一家之主。
    虽然当初能够顺利进学参加科考,有幸得到一官半职,多亏了岳家的帮衬,但是他能走到今天,却完全是凭借自身的本事!
    当初屈辱弯下的腰身,如今也该挺直了。
    孟氏等就是刘县令这句话,闻言立刻感动地落了泪,对着刘县令千恩万谢、小意温柔,直把刘县令侍候得乐淘淘快活似神仙。
    ……
    等刘芳菱得到消息之后,不免又发了一通脾气,连带着见到孟氏也气鼓鼓的,暗暗恼恨她当初撺掇自己一哭二闹三上吊,借着刘县令的宠爱,逼退了这门亲事。
    抛去出身不说,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韩彦都是个极为出色的人——外表俊朗潇洒,性情稳重谦和,才学力压群儒,武力能擒敌……
    可惜,自己当初怎么就被母亲三言两语地给骗了过去呢!
    刘芳菱每每念及此处,就忍不住气得心口直泛疼。
    孟氏好不容易安抚了刘县令,结果没有想到在刘芳菱这里竟然遭到了埋怨冷待,不由地心生气闷,觉得刘芳菱不能理解自己的一片慈母情怀,遂也干脆不再理会她。
    母女二人斗起了闲气,一直到刘县令卸任回京述职,都没能缓和。
    ……
    刘县令一走,谭教谕便暂代起康平县令一职。
    没多少时日,京城的调令传来,擢拔代县令谭诚知为康平县县令。
    一时间,谭府门庭若市,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真正促成此事的韩彦却不过是送上一份贺礼,并没有来凑这份热闹。
    锦上添花出风头的事情,还是留给别人来做吧,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第286章 部署

  “你决定和小望之坦白他的真实身份?”舒予皱眉,飞快地瞥了一眼西间里熟睡的小望之,十分惊讶不解。
    韩彦点点头,低声道:“翻过年,望之就虚岁有四岁了,有些事情得早些准备起来。”
    怕舒予不理解,韩彦又特意解释一句:“师兄得到线报,脱欢最近不怎么老实,他准备过些时日,找机会向圣上进言,将明年天子秋狩的地点更换在雀子山。”
    舒予杏眼圆瞪。
    雀子山,那可是与瓦剌最为接近的一座山岭,上回脱欢就是在那里设计埋伏镇国公的。
    “圣上会肯吗?”舒予犹疑,“毕竟,当初先帝御驾亲征,最后一战,就是驻扎在雀子山……”
    也就是在那一战当中,先帝中了敌人诱敌深入的计谋,率兵冲入瓦剌境地,就在他自以为将要建立不世之功的时候,瓦剌老可汗冲杀出来,杀得大周将士片甲不留,先帝也因此而被俘。
    虽然先帝后来侥幸逃脱,但是被俘的经历犹如噩梦,不仅束缚了先帝,也束缚了元嘉帝——这对父子对于瓦剌充满了恐惧,别说是边境了,就是辽东府也坚决不肯涉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了促成了镇国公在辽东的说一不二、声势喧天的地位。
    韩彦冷哼一声,道:“在哪里跌倒,就该在哪里爬起来。一蹶不振,避而不敢正视,如何配为人君?若是果真如此,大周的气数也快要到头了。”
    舒予知道韩彦说的在理,但是一想到要对小望之坦白他的真实身份,她就忍不住担忧心疼。
    “他还不到三周岁呢,这样会不会不合适?”舒予低声劝道,“而且眼下就快要过年了,正是阖家团聚、开开心心的时候,就这么冷不丁地告知小望之他的真实身份,不太好吧……”
    她去年九月十六嫁给韩彦,小望之这会儿正沉浸在自己“父母双全”喜悦中不可自拔呢,突然间告诉他,他的亲生母亲其实早就为了保护他,被他父亲的宠妃给害死了,而他的父亲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
    这可比之前只有韩彦一个“父亲”还要可怜呢。
    童年的阴影,注定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她不希望小望之自今往后的余生都生活在母亲为他而死的愧疚和父亲不爱他的孤寂之中。
    韩彦见舒予眉头紧皱、目露哀求,心中不由地哀求,心中不由地一软,叹息一声,将她揽在怀里,轻声劝解道:“我和你一样舍得小望之难过伤心,恨不能自己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可是,你要知道,小望之不是一般的孩子,他肩上承担着长姐的冤屈、大周的未来,他不得不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付出更多。”
    一味地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孩子去对待和疼爱,那只会害了他。
    舒予坚持,嘟哝道:“可若是长姐还活着,她肯定不愿意小望之受这么多的苦楚,而只希望他能够像普通的孩子一样,有个快快乐乐的童年,平安顺遂地长大,然后成亲,生子,含饴弄孙……”
    韩彦闻言一愣,面色僵住。
    当初,一脸戚容的长姐不舍地看着他怀里小小的孩子,满目哀求:“彦弟,孩子姐姐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能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护他平平安安地长大……”
    远处,已经有嘈杂的脚步声传来。
    无尽的嘱托,长姐根本就来不及多说,只能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被他紧紧地护在怀里的孩子,猛地转过头去,挥手道:“走!”
    一盏油灯倒地,点燃了垂地的帐幔,迅速地蔓延开去。
    无尽辉煌的火光之中,他一咬牙,抹干净眼泪,在赵太后和王皇后的帮助下,从提前策划好的小道逃了出去……
    韩彦怔愣在当地。
    他想,如果当初长姐有机会细细地叮嘱他的话,一定也会像舒予似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小望之能够平平安安地长大,过自己平凡但富足的一生,而不是趟进这趟浑水之中,面临重重艰难险阻。
    舒予看着愣神自责的韩彦,心中很是歉然,然而对于自己的想法却很坚持。
    她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才这么说不免有些矫情,但是她是真的不愿意不足三周的小望之就这么被迫迅速成长起来。
    至少,也不应该是这么没有计划地简单粗暴地告诉他这个事实。
    “我们再好好地商量商量,看看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告诉小望之更为合适吧。”舒予不忍见韩彦为难沉郁,遂先开口退让道。
    韩彦感激地握了握舒予的手,低声说:“好。”
    也怪他太冲动了,没有提前和舒予好好地计划计划这件事情。
    既然如此,此时暂且抛开不提,韩彦转而和舒予说起了其他的安排。
    “如今康平县全在谭县令的掌控制中,咱们完全不需要担心。
    “至于辽东府及周边地区,师兄也早就开始部署安排了,力争将一切都牢牢地掌控在咱们手里。”
    韩彦低声道:“师兄坐镇辽东多年,这些事情并不难做。
    “眼下最重要的,一是想法子将明年天子秋收的地点放在辽东,让圣上御临此地;二是防备那些趁着东宫空置,别有二心的人。
    “等到圣上见了小望之,确认了他的身份,一切便可暂时告一段落。”
    舒予点点头,笑道:“这些事情有你和国公爷安排,我自然是放心的。而且政事大局什么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管照看好小望之就行!”
    韩彦抬手轻轻地点了点她的额头,笑道:“你倒是谦逊!却不知辽东军上下对于你是赞不绝口!”
    别的一概不论是,单是勘测并且绘制舆图以及沙盘的新法子,就够全体将士崇拜赞叹的了。
    舒予杏眼眨呀眨,抿唇轻声笑道:“那也是韩先生您教得好嘛!”
    韩彦被舒予这一笑笑得有些心猿意马,原本放在腰侧的大手开始不老实地上下游移,伺机往里钻去。
    “是吗?”韩彦闷声低声,埋首在舒予颈间,声音含混不清,暧昧得让人脸红心跳,“那我倒还有些‘新招式’,要交给你……”
    

第287章 行动

  最终,韩彦还是不忍心看到小望之震惊和难过,答应年后再告知他身份详情。
    因为按照他和镇国公的计划,今生极有可能提前一年说服元嘉帝到雀子山秋狩,所以一切都得提前准备起来。
    他不仅要完完整整地还给元嘉帝一个儿子,还要让他看到这个不幸流落民间的儿子的优秀出众,着意维护,免得将来入京之后,赵贵妃再故技重施,妄图谋害小望之。
    一个平庸的儿子和一个优秀的继位者,孰轻孰重,元嘉帝心中一本清账——有了出色的继位者堵住朝臣的嘴,谁还会拿子嗣说事,逼着他广纳后妃、雨露均沾,从而坏了他和赵贵妃的感情?
    韩彦做出决定之后,便开始忙着联系京城诸人,以图准备万全,不出差错。
    至于如何告知小望之他的真实身份的事情,自然就留给了舒予。
    舒予看着一天天长大并且愈发聪慧的小望之,心疼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和他说这件事情,因为不论怎么说,都会给小望之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作为慈母,舒予唯有一个“拖”字诀应对。
    这一拖,就拖到了年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