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舒予白了韩彦一眼,她可没看出他还信什么吉利不吉利的。
    他要真是迷信命运的人的话,就不会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现在了。
    韩彦知晓舒予那一眼的深意,嘿嘿笑了起来,低声软语道:“这不是遇上了你,我心甚悦之,故每行一步都忐忑戒惧,生怕有一丁点的波折,惟愿婚事从头到尾都顺顺当当的,因此才要博个好意头嘛!”
    言语之间,满满的爱慕与珍视,让舒予即便是想计较都不好意思再跟他计较了。
    韩彦趁热打铁,软语劝道:“况且你就算是不为我想一分,也该想着不能让张大叔和婶子他们担心才对。推迟婚期,外人会怎么揣测议论,他们又会如何担忧?
    “父母为孩子操持了一辈子,咱们为人子女的不说报答,至少不该让他们再为咱们担心才是!”
    舒予瞪眼,没有好气地笑驳道:“我如何不为你着想了?”
    才刚不畏生死地去雀子山救了他——虽然是他舍命护她在先,又亲自伺候了他大半个月,这会儿倒是转眼间就给忘了。
    还有那一班磨人的孩子,一直以来又是谁在替他教导?
    舒予只觉得心中气闷,恨不能挠韩彦两爪子才好。
    韩彦见舒予不悦娇嗔,方才恍然明白过来,自己刚才那番话着实有些欠妥当,也怨不得舒予动了气,后悔得恨不能将方才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地都捡起来。
    明知道随着婚期的临近,一向沉稳爽朗的舒予偶尔会使小性子闹别扭,可他还偏偏说那些不合时宜的话来招惹她。
    这下好了吧!
    韩彦连忙要告罪叨扰,舒予却又抢先一步嗔怨道:“况且爹娘就我一个闺女,我能不心疼孝顺他们吗?什么叫‘不说报答他们’?你可是在心里头怕他们成为你的累赘?”
    一个女婿半个儿,更何况老张家只有她一个闺女,韩彦可不得中一个儿子的用处嘛!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
    韩彦哭笑不得,只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他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啊!
    韩彦少不得一番告罪解释求饶,说好说歹,舒予总算是又重新展露笑颜了。
    笑罢,舒予又皱眉苦恼道:“韩大哥不会觉得我无理取闹吧?”
    其实她自己也清楚,自己这大约是得了婚前焦虑症。”
    她倒是在努力调整了,然后有时候情绪一上来,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大约,在她心里,韩彦就是那个可以包容她的一切,让她放心恣意使小性子的人吧。
    这和跟父母耍小性子还不一样,后者是仗着和父母天然的血缘关系和他们的宠爱耍赖皮,可是面对韩彦,这似乎更像是撒娇。
    每每事后,连她自己都会感叹自己这么爽直大方的一个人,竟然也学会了矫情。
    “倒连累韩大哥也跟着受委屈……”舒予歉然叹息道。
    “不委屈不委屈!”韩彦连忙笑道,话锋一转,轻声道,“原本就是我做得不够,才会让你焦虑不安的。我只是心疼你……”
    可是作为前后两世第一次成亲的新手,他偏偏又不知道该如何劝慰舒予这个准嫁娘放下心中这些纠结的小情绪。
    那满满的情意和怜惜,让舒予悄悄红了耳尖,脸上的笑容愈发地明媚了。
    “韩大哥这样就很好!”舒予笑道,明亮的杏眸水波荡漾。
    体谅她的小情绪,让她有着足够放松的空间来调试自己的心情,安心待嫁。
    “非是韩大哥做的不够,大约,是我自己想到习惯了的生活状态即将被打破,不知道未来会将如何,所以才会焦虑吧。”舒予叹道。
    除非本身就是喜欢冒险和挑战未知的人,否则大多数人面对这种境况,多多少少都有些困扰。
    这大约就是对未知的惶恐。
    当然,于和韩彦成亲一事而言,她更多的是期待。
    “你尽管放心!”韩彦闻言长舒一口气,紧紧包住舒予的手,立誓般地回应道,“不管前路是风雨还是坦途,我都将抓牢你的手不放。”
    经过上次的事情,他深刻地意识到,危难当前,他和舒予绝不会弃对方于不顾。
    既然如此,那就此生执子之手,风雨同舟!
    舒予展颜一笑,郑重点头。
    ……
    两人一路策马至康平县城,直接去了谭府。
    门房认得韩彦和舒予,立刻迎了上来,笑着将两人往里请,又小声解释道:“县尊大人亲自过来道贺,老爷这会儿正在客厅里作陪。”
    不然,以谭教谕对韩彦的看重,此番定然会不顾尊卑,亲自来迎接他二人的。
    

第253章 两厌

  韩彦和舒予对此倒不在意,笑道:“谭大人在县中颇有名望,谭小姐文定之喜,前来道贺之人定然极多。我们自去寻谭大人即可。”
    门房连连笑应,等进门之后,特地招呼了小厮和丫鬟和一名,分别替韩彦和舒予引路——一个去前厅拜会谭教谕,一个去梧桐院寻谭馨。
    舒予跟着引路的丫鬟穿过垂花门,先去正院给谭夫人问安。
    此时正院里衣香鬓影,夫人小姐们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多是在恭贺谭夫人觅得乘龙快婿。
    谭馨左挑右选的,终于选定了县儒学一个名叫叶泽铭的秀才——今年文会大比的魁首。
    叶泽铭自去年起参加文会大比,惜败给韩彦,早有经验,如今又得身为县儒学教谕的未来岳父开小灶指点,今年终于不负众望,一举夺魁,扬名全县。
    说来也凑巧,叶泽铭还曾经和柳开一起到栖霞山谭府参加过珍珠梅雅集,与韩彦也算有几分交情。
    舒予得知谭馨的定亲对象之后,也曾经悄悄问过韩彦,叶泽铭此人如何。
    “此子心性方厚善良,且又一心上进,若是能得谭大人扶持,将来少说也能考中举人,不比谭大人差。”韩彦笑道,“至于之后如何,端看个人努力。”
    考中举人,就意味着有了入仕的资格。
    仕途如洪流瞬息万变,有人如鱼得水,逆流而上;有人不得其法,一泻千里,这个还真不好说。
    舒予觉得,如果叶泽铭果真当得起韩彦这番评价的话,那么娶了谭馨这样品貌才学兼优的贤内助,不愁将来不能比谭教谕更进一步。
    毕竟,谭夫人和谭教谕相逢于微末之时,最初只不过粗略识得几个大字而已,远不能和如今的谭馨相提并论。
    ……
    因着和谭馨交好,有她和谭夫人母女的引荐,在场的这些夫人小姐们舒予大多都认得,待恭贺完谭夫人,并且送上两张油光水亮、完完整整的獾子皮毛做贺礼之后,便笑着和大家团团招呼了一声。
    有那么不认识的,她也一并微笑示意。
    等她将来嫁给韩彦了,甚至是回了京城,这样的应酬只多不少。
    男人们的斗争在朝堂,女人们的斗争在后宅,她总得努力去适应并且融入其中,做好韩彦的贤内助,不让他为后院操心才是。
    好在前世因为工作的缘故,她刻苦钻研过不少心理学、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又经年和孩子、家长们打交道,眼下虽然世殊事异,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前世的经验理论,但是情理总是古今相通可以借鉴的。
    舒予今日不是主角,在场诸人对她的了解也不过是“韩魁首的未婚妻”“獾子寨的女夫子”“重阳赏菊花会的女词人”“谭小姐的新手帕交”之类的名号,是以略略打量她一眼,笑着回应过她的招呼之后,便将心力又重新都放在了谭夫人的身上。
    谭夫人见状便对舒予笑道:“馨娘一早就念叨着你呢,你快去梧桐院陪她吧!”
    语气随意又亲昵,看得一众人艳羡不已。
    刘县令虽然是康平县的父母官,但是根基远没有世代在此居住且善于交际应酬的谭教谕深厚,甚至可以这么说,刘县令和谭教谕其实是康平县一明一暗两位长官。
    而孟氏不过是刘县令的宠妾,身份地位自然无法和谭夫人相比。
    可以这么说,在康平县,谭夫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夫人”。
    所以能得谭夫人像对待自家子侄一样亲切的招待,不知道是多少人所羡慕的呢!
    包括自诩为康平县“第一千金大小姐”的刘芳菱在内。
    刘芳菱自觉才貌俱佳,平时看谭馨都自觉高她一等,时时与她争强好胜,但是面对谭夫人时却很乖巧守礼。
    原因无他,谁让她娘亲是妾,而谭夫人是正室呢?
    天生气短!
    ——虽然,谭教谕此生只有谭夫人一个妻子,并无妾室。
    譬如眼下,如果孟氏是正室的话,那么应该是当之无愧地坐在首席,就是谭夫人这个主人家也得让她三分。
    可实际上,孟氏连谭夫人下首第一席坐着都很勉强,为了保住这个位子,明里暗里的不知道受了多少白眼和挤兑,连带着坐在孟氏身边的她,都觉得如坐针毡,浑身都不自在。
    每每想到此处,刘芳菱都咬牙暗恨,为何自己不如谭馨会投胎,托生在嫡母的肚子里。
    孟氏不知自家女儿这番心思,听得谭夫人这么说,立刻转过头来笑道:“菱儿也一起去吧!你平日里和馨娘最是要好,眼下她文定说不得紧张羞怯的,你们小姐妹好好在一处陪陪她。”
    对于孟氏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在座诸人早有领教,此时听了也不过是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并不戳破。
    毕竟,谁不畏惧刘县令的权势。
    饶是如此,刘芳菱还是觉得众人那意味深长的目光有如刀子,将她浑身剥得干干净净,难堪得只想远远地逃开。
    哪怕是和谭馨针尖对麦芒,和舒予相看两厌,也比留在这里的好。
    谭夫人知晓自家女儿一向不喜刘芳菱,所以刚才一直没有开口,就是不想坏了女儿文定的好心情。
    谁知孟氏偏偏不知道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故意当众说出这番让她无法开口拒绝的说辞来。
    她刚刚才主动让舒予去陪谭馨,这会儿孟氏顺杆爬,主动提出让刘芳菱去陪谭馨,她要是出言拒绝的话,将她对孟氏母女的不喜当众表露出来,未免不合适。
    谭夫人这里尚在犹豫,那厢早就坐不下的刘芳菱却主动起身,勉强笑道:“正是呢。馨娘文定,我正得好好的伴着她!”
    说罢,便走到堂中,对舒予笑道:“张姑娘,咱们一起去梧桐院吧!”
    一副和舒予很是熟络的模样。
    对于孟氏母女自说自话的本事,谭夫人和舒予俱是觉得无奈,然而当着众人的面,却也只得随她们去了。
    反正即便是刘芳菱自己好意思去梧桐院凑这份热闹,谭馨也绝不会纵容她坏了自己的兴致的。
    

第254章 恣意(月票120加更)

  一出正堂,刘芳菱脸上的笑意就消失了,等出了正院,更是故意和舒予拉开距离,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高傲和不屑。
    舒予对此早有预料,并不理会她,径直往梧桐院行去。
    刘芳菱见状不免恼怒,低声啐道:“不知所谓!”
    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姑而已,还接手了她看不上的男人,眼下沾了谭夫人母女的光,被人夸赞了几句,就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
    竟敢跟她甩脸子!早晚有她好看的!
    刘芳菱冷哼一声,干脆中途转了个弯儿,自去散心了。
    反正她和谭馨除了面子上的应酬,实则与跟舒予差不多,也是相看两厌,倒不如自去玩耍自在。
    引路的丫鬟见状,愣了愣,求助地看向舒予,见舒予点头示意她跟上去,便歉然屈膝一笑,连忙一路追了上去。
    总归是在谭府的地界儿,不能真的让这位睥睨天下的千金大小姐闹出什么事来,坏了谭馨小定礼,损了两家的交情。
    舒予皱皱眉头,自去梧桐院探望谭馨。
    梧桐院里,冯春等人早就先一步来陪着谭馨了,见舒予进来,少不得又伙同舒予一起打趣谭馨。
    至于刘芳菱母女那段插曲,舒予并没有提起,免得坏了谭馨的好心情。
    “听说谭姐姐当初可能拿着一长串的名单和画册,仔细考察挑选了一两年才定下的呢!”冯春笑道,“也不知道这位有幸雀屏中选的叶公子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够在这么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征服了谭姐姐的心。”
    谭馨正坐在妆镜台前由着青烟给她梳妆,闻言从镜子里瞪了逢春一眼,回击道:“听说康平县的媒人都快把冯妹妹家的门槛给踩破了,冯妹妹还是没有点头,也不知道将来什么样的神仙人物才能入了冯妹妹的眼。”
    冯春不比谭馨,本就性情疏阔,而且如今亲事定了下来,“脸皮”也跟着厚了起来,闻言顿时羞红了脸,跺脚不依:“什么神仙人物不神仙人物的,就他那蠢笨愚拙的样子,我才看不上呢!”
    徐卉在后面拆台,一边嗑瓜子,一边笑道:“哦~蠢笨愚拙?那人是谁?”
    司莞和徐卉一唱一和,挑眉笑道:“怎么徐姐姐没听说吗?那人祖籍京城,模样性情都极为出挑,好像是姓……姓什么来着?”
    “姓庄!”谭馨跟在后面说道,“听说和京城的尚书大人是本家呢!”
    “哇,这么厉害!”徐卉适时地惊叹道,瓜子都忘记嗑了。
    舒予一怔,顿时收起先前的漫不经心,支楞起耳朵,专心听冯春和三人斗嘴。
    尚书大人的本家,又是姓庄,不会和韩彦的故交好友庄贤有什么关系吧?
    “什么本家不本家的!”冯春被大家打趣得着了急,哪里还顾得上害羞仔细思量,闻言立刻辩驳道,“他们不过是冠着同一个姓氏而已,往上数三辈早就没了来往!”
    她家才没有攀龙附凤呢!
    “哦~”*3
    听得谭馨、徐卉和司莞三人这番意味深长的笑叹,冯春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她们联手激得漏了馅儿,顿时又急又气又羞。
    今日是谭馨的好日子,冯春不好跟她去闹,就去挠徐卉和司莞,三个人在屋子里追来逃去的,笑闹作一团。
    只听得冯春边追还边不甘示弱地揭对方的底儿:“徐姐姐年后就要出嫁了,如今竟然还说我!还有司妹妹也是,司夫人不是想把你说给她娘家侄儿吗?”
    徐卉和司莞不甘示弱,回击道:“那你还和那位庄公子去吃茶听戏呢!就在娘娘庙旁的茶馆!说,特意选在那里的茶馆,你们是不是去求签问姻缘了?什么时候定下来?”
    舒予在一旁听着她们互相“揭短”,差点笑岔了气儿,捂着肚子直“哎呦”。
    谭馨也是笑得不行,青烟不得不总是提醒道:“小姐别乱动……小姐别低头……小姐别大笑……”
    一不小心,就能给人画个大花脸出来。
    唉,这可真她梳得最难的一次妆容了。
    想想上次舒予和韩彦小定,对方端坐不动,极为配合。
    好不容易冯春三人互相揭底儿揭完了,又来闹舒予。
    “舒予姐姐可是九月就要出嫁了呢!”冯春抱着舒予的胳膊,不让她逃,笑道,“这可是咱们当中最早出嫁的呢!”
    “这有什么?”妆面上了一大半的谭馨也来凑热闹,“关键是舒予嫁了一个志趣相投的相公,两人夫唱妇随,都在三味书屋做夫子呢!”
    语气间满满的艳羡。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流传千古的老规矩。
    别看她们这会儿笑闹随心、自由自在的,一旦成了亲,还不是要困守内宅,安心相夫教子。
    哪里能如舒予一般自在随心。
    冯春等人闻言,俱是艳羡不已。
    尤其是徐卉,年后就要嫁到府城了,对方是书香世家,礼仪规矩最是繁琐,到时候再想要出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徐卉性子喜静,在内宅相夫教子,对她来说倒也不算是煎熬,否则当初她就不会点头答应这门亲事了。
    舒予本来一想到还有一个月余自己就要出嫁,心里正焦虑伤感着呢,听谭馨这么一说,不由地豁然开朗。
    对啊,穿越来到这个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能够遇到韩彦这样通达体贴的夫婿,不拿婚姻拘禁她,再是她的幸运,还有什么好焦虑担心的呢。
    “馨娘还说我。”舒予眉间舒展,不甘示弱地回击道,“你和叶公子二人喜好诗书,将来成亲后红袖添香夜读书,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呢!”
    说着,便给冯春三人使眼色。
    谭馨才是今日的主角,她可不好喧宾夺主。
    冯春三人会意,便一起来闹谭馨。
    几人说说笑笑,直到外面有丫鬟前来回禀说叶家人来了,几人这才收手,将妆扮一新、姿容靓丽拥至正院。
    谭夫人看着温柔端庄、姿容秀丽的女儿,一时又是欣慰又是不舍,拉着她的手,自去里间谆谆叮嘱。
    孟氏扫视一圈,不见女儿刘芳菱,眉头登时就皱了起来。
    这个关键露脸的时候,这丫头怎么就不知道跟在谭馨身边呢!
    真是白白浪费她厚着脸皮求来的机会了!
    

第255章 失踪

  孟氏想得明白,她虽然想给刘芳菱在京城说一门好亲事,让她不必受这穷乡僻壤之苦,然而刘县令这种微末官身在大关贵胄满地走的京城根本就排不上号,想要说个好人家很不容易。
    更别提刘芳菱还是庶女,到了京城当家做主的就是正室太太,由着她去安排,“眼中钉”“肉中刺”的刘芳菱能落得什么好亲事?
    所以眼下最好的法子便是在刘县令任地,凭借官势寻一个年轻有才华又家底殷实的女婿,到时候再让刘县令从旁帮扶。
    多的不说,将来考个举人,获得一官半职的,刘芳菱能做个正经的官太太,她这个做母亲的便放心了。
    譬如谭夫人还不是因为当初押对了宝,嫁了谭教谕,如今才能在康平县过得这般风光体面!
    谭教谕交游广阔,又因为职位的原因认得不少青年才俊,眼下谭馨小定礼,但凡是方便的都来了,正是刘芳菱露脸的好机会。
    只要她好好地陪在谭馨身边,那些观礼的人定然能将她的好看在眼里,还愁说不着一门亲事吗?
    可是偏偏眼下正关键的时候,她竟然跟自己玩失踪!
    孟氏又急又气,捂着心口直皱眉头,目光扫过在场诸人,最后定在了舒予的身上。
    方才刘芳菱正是和舒予一起离开的,她现在在何处,舒予应该最是清楚。
    趁着小定礼尚未正式开始,双方还在寒暄,孟氏悄悄给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丫鬟会意,悄悄挪步到舒予身边,趁着众人不备,低声道:“张姑娘,我家夫人有请。”
    孟氏是刘县令的宠妾,她身边的大丫鬟,舒予还是认得的。
    只是自己和孟氏向来没有什么交往,甚至因为刘县令想招韩彦做女婿的事情,孟氏和刘芳菱母女还一直觉得韩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连带着看她也不顺眼。
    不知道孟氏这个时候找自己做什么。
    舒予点点头,迈步跟上。
    “张姑娘,菱儿现在何处?”孟氏心中着急,又觉得对方不过是个乡野村姑而已,上来不曾招呼,便直接质问道。
    舒予闻言直皱眉头,念着今日是谭馨的小定礼,不想与孟氏计较,遂淡然道:“出了正院,刘小姐便自去消遣了,并未前往梧桐院。”
    虽然不知道这母女俩存着什么事情,但是事先说明谭馨与此事无关总是没错的。
    孟氏一听,顿时眉头紧蹙,语气也有些不善:“你怎么也不劝着她一些!”
    明明是向谭家示好,想要借机寻一门好亲事的,怎么女儿竟然连梧桐院都没有去?
    孟氏气急。
    舒予闻言好笑,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夫人以为,刘小姐会听我的劝告?”
    真不愧是母女俩,这高傲得以为全天下人都得听她们差遣的性子还真是如出一辙。
    孟氏顿时一噎。
    舒予说罢,也不理会她,微微颔首,便径自离去。
    气得孟氏捂着心口直瞪眼。
    果然粗鄙无知的村姑,真是无礼至极!
    可是眼下不是计较这个时候,孟氏得知刘芳菱早就单溜去了,心中着急上火又担忧的,连忙悄悄地遣身边的丫鬟去寻找,也不敢声张,否则岂不是坏了她的打算?
    “闺中密友”的小定礼,刘芳菱却故意不参与,还不得让人私下里议论揣测她们和谭家关系不好!
    如此一来,那些冲着谭教谕面子来的亲朋好友,哪里还肯和她们结亲?
    即便是有那么一两个心思活络的,为了自家前往,妄想借由婚事而巴着刘县令的,她们也看不上!
    孟氏着急上火地忙着寻人。
    然而一直到谭馨的小定礼结束,也没能找到刘芳菱。
    孟氏心中大急,已经又先前的生气变作了担忧,生怕刘芳菱遭遇了不测,也顾不得面子不面子的,连忙趁着空当,悄悄地把这件事情和谭夫人粗略地说了,请她帮忙寻人。
    谭夫人一听又气又急。
    气的是孟氏和刘芳菱母女不省心,明明是来府道贺的,却闹出这桩事情来;急的是刘芳菱如果真的在府中出了事的话,谭家少不得要赔罪负责。
    谭夫人定定心神,当即将身边得力的丫鬟都悄悄地派出去寻刘芳菱了。
    舒予因为一直注意着孟氏的动静,见状不由地眉头紧皱,却也无可奈何。
    好在一番人仰马翻之后,终于赶在宾客离府之前,将失踪的刘芳菱给找了回来,总算没有当众丢了面子,出了乱子。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刘芳菱哪儿也没去,只是走着走着累了,便寻了一间空房休息去了。
    随行的婢女怕出了意外,就一直守在那里。
    孟氏的丫鬟寻人归寻人,可以到处走,但又怎么好一间屋子一间屋子地搜寻,所以这才错过了。
    虚惊一场,众人都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你们信她的话。”待人都离开之后,谭馨得知事情始末,冷笑一声,道,“这么当众露脸的机会,若不是因为有别的她认为更重要的人事牵绊住了她,你们以为她会不来?”
    谭夫人和舒予面面相觑,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可她是上门道贺做客的,能够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的?”谭夫人皱眉不解。
    谭馨咬咬唇,压低着声音道:“母亲难道忘了,刘芳菱暂歇的那间屋子离着前院极近,打开窗户就能将前院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谭夫人愕然抬头。
    一个骄傲得不可一世的千金大小姐,会罔顾身份做出这等偷窥择婿的事情来?
    舒予却恍然大悟。
    她对于谭府的布局不是很清楚,自然没有想到这一茬。
    说起来刘芳菱是她们这一群人里年龄最大的,可是眼下大家定亲的定亲、待嫁的待嫁,冯春和司菀虽然不在此列,但是婚事也已经有了眉目,然而刘芳菱却还无着无落的。
    她心里着急,见今日青年俊彦颇多,动了心思,也是难免的。
    谭馨嗤声道:“母亲若是不信,只管将今日随身伺候她的丫鬟寻过来问一问,女儿猜测的是真是假便一清二楚了。”
    

第256章 不舍

  谭夫人闻言心下一动,然而却不能当着两个未婚姑娘的面儿询问这些事情,免得污了她们的耳朵,遂笑道:“不管真假,这件事情都到此为止了。
    “叶家人的意思是希望你们能够尽早成亲,帮着泽铭收收心,用心准备明年的乡试。
    “你有功夫操心这些个事情,倒不如安心绣嫁妆。正好舒予也在,你可以和她讨讨备嫁的经验。”
    舒予闻言汗颜,想说她其实一直都不知道该到底怎么备嫁,因为她根本就没做过这些……
    谭馨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直言道:“母亲让我和舒予学习备嫁?我怕自己会学成个女夫子归来!”
    舒予虽然和韩彦定了亲,但是和定亲前一样,一直都忙着教化子弟,结成桃李呢!
    舒予喷笑而出。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谭夫人瞪了谭馨一眼,也忍不住拿帕子掩唇笑了起来。
    一时间,屋子里欢声笑语的。
    谭教谕和韩彦相携而来,见到的就是这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不由地都扬唇笑了起来。
    “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开心!”谭教谕笑道,在谭夫人一侧的太师椅上坐下。
    舒予起身和谭教谕见了礼,这才和与谭夫人招呼完的韩彦双双落座。
    “在说让这俩姑娘好好备嫁呢!”谭夫人抿唇笑道。
    至于刘芳菱“失踪”之事,自然是不便提起。
    虽然看不惯孟氏和刘芳菱母女俩的做派,但是她也没有必要因此去坏人家姑娘的名节。
    谭教谕哈哈笑了两声,笑罢之后,面上便笼上了一层惆怅,怅然叹道:“当初那么一大点的粉团子,没想到,眨眼间就要嫁人了……”
    说着说着,竟是眼圈泛红,下一刻就要流下泪来。
    “大喜的日子,你这是做什么呢!”谭夫人见状心里也酸酸的,却强压住了,笑着劝慰道,“惹得孩子们也跟着伤心……”
    谭馨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家中穷苦,她月子里吃的鸡蛋一只双就能数得过来。
    这样的窘境下,奶水自然是又少又稀,看着怀里饿得连哭声都细弱得和猫儿一样的女儿,她的眼泪就跟那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刷刷地往下落。
    怕丈夫看到了自责,她就只敢偷偷地抹眼泪,哭完之后,就堆起笑脸,就抱着瘦弱的小谭馨去邻居家跟正好生了大胖小子的嫂子讨奶吃。
    ——当然只能等人家自个儿的孩子吃饱,谭馨再吃剩下的。
    饶是如此,她也感激不尽。
    他们家中穷苦,没有什么好报答人家的,便在那孩子到了启蒙的年纪,主动提出免费给人家孩子做先生。
    ……
    可是偏生谭馨这孩子打小就乖巧懂事得惹人心疼。
    记得有一次,家中实在是揭不开锅了,谭教谕心疼他们娘俩儿好几日没吃过一顿饱饭,就干脆一咬牙,要把自己最为珍视的书给拿出去卖了换钱。
    正好被她撞见了,苦苦哀求给拦了下来。
    才刚两岁的谭馨,迈着两条小短腿,用力抱起几本厚成一摞的书,吃力地挺起小胸脯举高,递到谭教谕面前,奶声奶气地说:“爹爹,给!”
    一向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谭教谕,当即就落了眼泪,抱着女儿嚎啕大哭起来,把小谭馨给吓坏了。
    可即便是如此,小小的孩子还是在惊吓之后,学着爹娘平时哄她的样子,轻柔而笨拙地拍着谭教谕的脊背,温柔地安慰:“爹爹乖,不哭~”
    谭教谕堂堂七尺男儿,硬是抱着才刚两岁的女儿哭了小半个时辰。
    哭过之后,一向清高狷介的谭教谕,为了娇软懂事的女儿,放下自己坚持了二十年的傲气,揣着一篇呕心沥血做出来的文章,弯下腰身,向早就没了联系的本家谭老先生求助。
    ……
    可以说,谭家能够今天,多亏了谭老先生的仗义相助。
    然而真正让谭教谕放下自己那无谓的清高狷介,低头求助的,却是谭馨。
    也正因为此,为官之后的谭教谕才能够“内方外圆”,交际应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