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师夫妇日常-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间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一派盛世太平的景象。
两人便指着街上的花灯行人小贩,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直到明心斋的门被从外面敲响。
咚咚咚。
不长不短的三下。
冯春便回身展颜笑道:“肯定是谭姐姐来了!”
说着话,人便迎了出去,亲自去开门。
舒予也收回目光,转身迈步迎了上去。
门一打开,果然见谭馨笑盈盈地站在门口。
“冯妹妹也早来啦!”谭馨一面进来,一面笑着招呼道,又问舒予,“怎么没见张大叔和婶子还有小望之他们呢?”
“小望之坐不住,家父家母便带着他下楼去玩耍了。”舒予笑着回道。
大家互相打过招呼,便都围窗而坐了,边赏灯边说话,自在又融洽。
大约过了一刻钟,有婢女过来敲门。
谭馨起身笑道:“应该是母亲来了。走,舒予,我替你引见。”
还记着这茬儿呢!
舒予心里暖暖的,笑着点点头。
能领到父母面前郑重介绍的朋友,那肯定是打心底认可的知交好友。
冯春佯作吃醋不依,抓着谭馨的衣袖撒娇道:“谭姐姐有了舒予姐姐,就不喜欢我们了!怎不见你要替我引见?”
谭馨哑然失笑,抬手笑着捏了捏冯春肉肉的脸颊,笑道:“这种飞醋你也要吃?咱们俩打小一块长大,你就跟母亲另外一个女儿似的,还需要我引见?”
冯春便咯咯地笑了起来,松开谭馨的衣袖,笑道:“那行,谭姐姐带舒予姐姐去吧。记得帮我给伯母带声好,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
说罢,笑着送两人出了雅间,目送二人一路往上三楼行去。
第188章 大喜
谭馨一面走,一面低声和舒予解释道:“三楼多是各位大人和家眷们的赏灯之处,按说我也应该陪在母亲身边的。
“但我觉得高处不胜寒——站得高,虽然可以俯视花灯如海,却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热闹欢欣。赏灯嘛,图的就是个热闹喜庆,当然还是要融入其中。
“所以往年,我都是和冯妹妹她们在二楼的明心斋赏灯欢聚的。那儿不高不低,不远不近,俯视既可见花灯如河,亦可以感受到街市热闹喧腾的烟火气。”
生活既需要我们离得稍远一些去观察体悟,更需要我们融入其中,用心去感受。这就是生活的哲学。
舒予点头表示理解,笑道:“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大隐隐于市’。”
谭馨一愣,掩唇咯咯直笑,道:“我不过是寻个最好的位置看花灯罢了,听你这么一说,倒显得别有深意起来!”
舒予朗然笑道:“随心而出的哲理,才最是真切动人!”
谭馨哈哈大笑,直呼舒予是个“妙人儿”。
两人很快转过楼梯,到得三楼。
比之一楼的喧嚷热闹、二楼的清雅欢声,三楼则稍显肃穆,雅间的门一关,走在外面,几乎不闻里面人声。
大约是人一旦站的位置高了、年纪大了,就不自觉地持重起来,哪怕是在元宵灯会这种热闹欢腾的节日,也会不自觉地端庄静穆起来。
谭馨带着舒予一路到得见性斋,等婢女敲开了门,这才相携进去。
里头早已坐三人,其中一个是刘芳菱,另外两个则是不认识的妇人。
舒予飞快地扫了一眼三人的位次,只见两位陌生妇人临窗分庭抗礼而坐,而刘芳菱的座位紧挨着其中的一个年轻娇媚的妇人,心下便有了猜测。
只怕那年轻娇媚的夫人就是刘芳菱的生母孟氏,而另一个年纪稍长、端庄持重的妇人则是谭馨的母亲,谭夫人。
果然,刚这么想着,就见谭馨冲年轻娇媚的夫人屈屈膝,笑着称呼一句“夫人”,又冲年长持重的妇人娇声喊了“母亲”。
至于平辈论处的刘芳菱,谭馨只是笑着点点头。
真要是特地见礼问好,那才是见外呢。
果然,孟氏见状脸上笑吟吟的,并没有任何自家女儿被谭馨怠慢的不悦。
“这位姑娘看着倒是眼生,不知是哪家的小姐?”孟氏笑着问道。
心里却想,为了做好县尊大人的贤内助,她早就将康平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摸了个遍,却从没有见过眼前的这位姑娘,不知道她是哪家的亲眷。
谭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一旁坐着的刘芳菱倒是先冷哼一声,开口了。
“是韩魁首的表妹!”刘芳菱语气轻屑又恼恨。
一看到舒予,她就想起重阳赏菊花会上自己的惨败而归。
虽然事后她的《咏菊》一诗同样被刊印在县儒学的每月诗文集刊上,但是却乏人问津,大家都一窝蜂似的吹捧舒予那首粗浅如话的《采桑子》有多好多好去了!
这简直比父亲想要她嫁给韩彦这件事情,更让她觉得愤怒和丢脸!
孟氏母女同心,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凝住,下一刻,脸色黑沉如水,端起茶杯轻啜起来,连个眼神都懒得再施舍给舒予。
这俩表兄妹一个不自量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竟敢肖想她家菱儿;一个没眼力见儿,仗着自己喝了两口墨水,就敢落她家菱儿的面子,俱是可恨。
谭馨悄悄地握紧了拳头,对孟氏母女的做派实在是看不上眼。
不管怎么说,舒予都是她特地请来的客人,这两人如此明显的轻蔑,岂不是也没有把她和母亲看在眼里?
谭馨深吸一口气,不理会她们,亲热地拉着舒予,向自家母亲引见道:“母亲,这位就是我和你提过的舒予,心性豁达、文采卓然!”
一旁的孟氏母女听闻这话,顿时涨红了脸。
谭馨这话是什么意思?暗讽她们既无才学还心性狭隘吗?
她到底知不知道,如今这康平县是谁的天下!
谭夫人也看不上孟氏母女,不过碍于情面,不能将人往外赶罢了,闻言遂冲舒予和蔼地笑道:“好孩子,近前来让我仔细看看。”
知道谭夫人母女这是特地在孟氏母女面前给自己撑场面,舒予遂恭顺上前,笑盈盈地屈膝行礼问安:“舒予见过谭夫人。”
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礼数周全得宜。
“好好好!”谭夫人连忙亲自扶起舒予,拍着她的手笑赞道,“温和雅致、知书达理,真是个好姑娘!”
说着话,将手腕上的一只玉镯褪下来,直接套到舒予的手腕上,笑道:“今次出来赏灯,也没有准备什么好东西,这只镯子,就当是伯母给你的见面礼了!”
镯子成色一般,关键是谭夫人维护她的这份心意。
舒予一惊,从善如流,连忙改口道:“伯母厚礼,舒予愧不敢受。”
说着话,便要去褪下玉镯,还给谭夫人,却被谭夫人一把扣住。
“又不是什么难得之物,有什么受不得的?”谭夫人和蔼笑道,“你和馨娘交好,那也就是我的晚辈。长者赐,不可辞。”
谭馨也在一旁帮腔笑道:“母亲真心相送,你就收下吧!除非,你不想交我这个朋友。”
话已至此,舒予当然无法再推拒,遂爽快收下,诚心道谢:“多谢伯母!”
谭夫人笑着点点头,越看舒予越是喜欢。
她自己就不是扭捏的性子,自然也喜欢舒予这样爽直乖巧的后辈。
出于礼数,谭馨又向舒予介绍孟氏,道:“这位是孟夫人。这位是刘小姐,你见过的。”
谭馨维护自己,舒予也不想让她丢了面子,遂客气地向两人行礼问好,却并没有面对谭夫人时的亲近。
孟氏母女将舒予前后的差别待遇看在眼里,不免更是气闷。
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眼前这个讨人厌的乡野村姑和谭夫人母女一样没有眼色,不知道谁才是这康平县真正的贵人!
却也不便发作,只能强忍着。
谭馨知晓孟氏母女的心结,遂笑道:“夫人,方才令爱说得不对,舒予如今可是韩魁首的未婚妻子呢!”
“什么?!”
孟氏母女齐声惊呼,大喜过望,手里的茶杯都差点没端稳,洒落出许多水渍来。
第189章 定亲
谭馨便趁机将韩彦求娶舒予,并且请谭教谕做媒人的事情简单地提了提。
孟氏母女听闻明日韩彦和舒予就要去娘娘庙请灵微道长合八字、请婚期,顿时大喜过望,再看向舒予时,神情遂变得复杂起来。
比之先前的轻蔑恼恨,多了分感激,感激舒予解救刘芳菱于危难之中。
和这件事情比起来,舒予在重阳赏菊花会上落了刘芳菱面子的事情,就不值得一提了。
面子什么时候都能够捞回来,但如果嫁给了韩彦,这一辈子可就全毁了——一个流落异乡的教书先生,无权无势,就是再才学出众,在康平县这穷乡僻壤之地,又如何能出人头地?
谭馨点到为止,见孟氏母女神情稍解,便拉着舒予告辞而去。
洒金街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直持续到深夜,才渐渐地安静下来。
县衙后院,孟氏正一脸无辜又无奈地体贴叹道:“未免老爷忧心,妾身和菱儿本来是打算咬牙同意这门亲事的,大不了,日后请老爷帮扶那韩彦一把,让他多少能得个官身……
“但是谁曾想事情就是这么不凑巧,韩彦竟然看上了别人,还请了谭教谕保媒……这真是……唉……”
孟氏连连叹息,温柔小意,一副全然为刘县令打算的模样。
刘芳菱也连连点头,一脸无辜又无奈。
身边的女人是什么样的,刘县令焉能不了解?更何况孟氏母女之前为了这桩还在考量中的亲事,没少跟他耍那些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
他只是懒得与她们母女计较罢了,谁知道她们竟然顺杆爬,反倒是一副全然为他考虑的模样。
刘县令不悦地瞪了孟氏一眼。
然而事已至此,却也无可奈何。
既然韩彦自己找了可心的媳妇儿,而且谭教谕还从中插了一手,那此事也只能就此作罢。
“这件事情,本就是我一时起意。既然无缘,那就算了吧。”刘县令遗憾不已,摆手叹道。
孟氏母女对视一眼,脸上的兴奋怎么都遮掩不住。
刘县令有心想教一教妾室和爱女“莫欺少年穷”,然而一看到她们母女面上为他忧虑,实则掩饰不住兴奋的模样,又觉得实在无力,便挥挥手,将她们遣出屋去。
第二天一大早,谭教谕便亲自来到客栈,与韩彦等人一同前往娘娘庙,请灵微道长合八字、请婚期。
路上舒予小声跟自家爹娘说道:“韩大哥已经拜托过谭大人了,请灵微道长合八字、请婚期之后,为爹娘答疑解惑。爹娘不妨先想一想,一会儿见了灵微道长该怎么说。”
张猎户夫妇原本不得不熄灭了的念头,此时又忍不住冒了出来,闻言一脸激动地连连点头。
灵微道长法力高深,如果能够为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有幸再得一子承继香火,那将来他们两口儿到了底下,也对得起张家的列祖列宗了。
舒予见自家爹娘兴奋期待的紧张模样,心底暗自叹息。
就是爹娘不说,她也猜得出来,两人一直渴望拜求灵微道长,十有八九是为了求子。
可是她一向觉得如果两人身体都康健无恙的话,那孩子何时来、是男是女,其实大多都是缘分使然。
娘生了她之后,十几年间未曾再有孕事,现在再想怀孕,只怕并非易逝。
这种事情,求神还不如求医。
只是求医无用,就只能是寄希望于神佛了。
一行人到达娘娘庙,早有道姑在山门处等候,负责接待,一路将人引领至后院,态度恭敬。
张猎户夫妇俩见状不由得暗自感叹,果然是身份不同,境遇就天差万别。
上次他们诚心拜求,非但不得其门而入,还被那小道姑轻侮蔑视,这次却被人恭敬相请,这全都是因为有谭教谕相随的缘故。
谭教谕领着韩彦和舒予一路进入厢房,拜问灵微道长,张猎户夫妇则带着小望之在院中等候。
厢房陈设简单,除了几只蒲团,只有香案一张,香炉一只,香烟袅袅幽香。
灵微道长手持拂尘,微微合目,敬慕端庄地坐在上首。
舒予抬头看见灵微道长的模样,不由地暗自惊讶。
作为名扬一方的得道高人,灵微道长竟然比她想象中的要年轻得多,看起来约莫三十来岁,而且姿容明艳过人,算得上是她穿越以来,见过的最为漂亮的妇人。
然而与一般妇人不同,灵微道长神情萧散、道骨仙风,就那么静穆地坐在蒲团上,似乎世俗隔绝、超然物外,让观者不由地心生敬畏,不敢亵渎。
双方寒暄过后,谭教谕说明来意,并将韩彦和舒予的八字奉上。
灵微道长抬手接过,扫了一眼,便搁在一旁,双目微阖,掐指推算。
气氛瞬间静穆沉凝起来,众人不由地敛气屏声,静待接过。
良久,灵微道长才缓缓开口道:“乾为天,乾道成男;坤为地,坤道成女。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莫测高深,听得众人都忍不住随之凝肃起来。
好在最后灵微道长很是温和地断语道:“阴阳相合,此乃正道;六合相应,乃是大吉。两位实乃天作之合,定能夫妻和睦,子孙绕膝,终身无咎。”
众人闻言,不由地长舒一口气。
就是舒予,虽然知道灵微道长极有可能是看在谭教谕这个媒人的面子上,故意将一分好说成了十分,却还是忍不住开心,对未来神往不已。
“多谢道长。”谭教谕合掌感谢。
韩彦和舒予亦合掌道谢。
灵微道长微微颔首,又凝眉掐指推算婚期。
很快,便推算出几个吉日,供韩彦和舒予挑选。
“正月二十六、六月初十、九月十六、腊月二十六,都是大吉之日。”灵微道长清声道。
至于到底选定哪一个,那就要看男女双方自己的喜好和方便了。
“多谢道长。”谭教谕三人再次致谢。
临别之际,韩彦恳请地看了谭教谕一眼。
谭教谕会意,冲灵微道长恳托笑道:“这位姑娘的父母还有一些难事,劳烦道长解惑。”
灵微道长并不推辞,清声应道:“慈悲为怀、造福天下,乃是贫道毕生所向,不敢有所推辞。”
谭教谕三人再次合掌道谢,退出厢房,请张猎户夫妇入内。
第190章 婚期
没想到灵微道长竟然真的同意接见他们,张猎户夫妇十分惊喜,紧张地将双手在身上抹了又抹,这才微微躬着身子,跟在引路的道姑身后进入厢房,态度十分虔诚恭敬。
谭教谕等人去前殿等候,顺便烧柱香,拜求个家宅平安。
没多久,张猎户夫妇两人便一脸愁苦地从后院出来了。
舒予见了不免担心,但想到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便忍着没问。
等一行人回了客栈,谭教谕和韩彦自去房间商量小定的事情,舒予便趁机问道:“林微道长怎么说?可有解决爹娘的困惑?”
事到如今,张猎户夫妇觉得没有必要再瞒着自家闺女。
“唉……我们本来是想求子延续香火,将来我们老了,你也能有个依靠的。可谁知灵微道长说,子女缘要看天意,天意如此,咱们也只能耐心等着看有没有奇迹了……”
言下之意,两人这般年岁,再想怀孕生子,并非易事。
不过好在他们对此早有预料,而且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当初的心思也早就慢慢地淡了下来,对此虽然觉得无奈失望,可也没有倍受打击、萎颓不振。
舒予不知道该怎么开解自家爹娘对于求子承继香火这件事情的执着,毕竟是千百年来深入骨髓的思想,代代传承,不是她几句话就能够让他们真正放下释然的。
只能笑着宽慰他们道:“我虽然不是小子,却也并不比男儿差!爹娘尽管放心,将来我定会尽心尽力,奉养你们终老的!”
张猎户夫妻俩相视一眼,眼底浮起一层水雾,重重地点点头,咧嘴笑道:“你说得对!有你这样的一个女儿,可比十个小子都中用得多嘞!”
话虽如此,可是一想到张家自他这一代绝了户,张猎户心中还是郁郁难解。
……
正月二十六的吉日肯定是赶不上的了,不过却可以作为小定的良辰。
剩下的三个,六月初十张猎户夫妻嫌太赶,不舍唯一的女儿早早出嫁;腊月二十六韩彦又觉得太难熬,只想快点把媳妇儿娶到家中,于是两厢商议之后,最终决定折中,将婚期定在九月十六。
那时寨子里正逢秋狩大比,本就欢腾热闹的,气氛正适合成亲。
“正月二十六小定时,还要劳烦谭大人辛苦跑一趟。”临别之际,韩彦殷勤诚恳请托。
韩家人此时都远在京城,就只能劳碌谭教谕这个媒人跑这一趟了。他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却绝不能委屈了舒予。
谭教谕爽然笑道:“你尽管放心,届时我一定准时赶到!”
等送走了谭教谕,韩彦便嘱托张猎户夫妇留在客栈里,代为照看小望之,又找借口请舒予陪他一起上街。
向掌柜的打听了康平县最好的银楼、脂粉、绸缎之类的铺子,韩彦便带着舒予直奔目的地而去。
舒予一听,这才知道韩彦招呼她一起上街的目的,不由地好笑,却也没有阻止,只是笑着调侃一句:“哪有韩大哥这样的,拉着人家姑娘亲自去挑小定礼物。”
韩彦重视这门亲事而且力所能及,要置办丰厚的小定礼物给她和家人体面,她当然不会拒绝。
有时候坦然接受别人的好意,就是对对方的最好的回报。
见舒予看破他的心思,韩彦嘿嘿一笑,倒也不否认,坦诚道:“我没有买过姑娘家用的东西,也不懂那些脂粉钗鬟、绫罗绸缎的,万一要是买来了你却不喜欢,浪费银钱且不说,关键是坏了你的好心情。
“我希望咱们成亲,能够从头到尾都顺顺利利、可心欢悦的!”
韩彦眼底的认真,让舒予忍不住唇角上扬,也不再与他争辩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了。
一路采购,韩彦大方阔气,进门便让掌柜的将店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舒予由着他开心畅意,却在选购的时候只选择那些既实用又实惠的,只有偶尔拗不过韩彦时,才挑选一两样拿出去倍有面子的物什充门面,再多了就坚决不收了。
韩彦现在不缺银子不假,但是比起他将来要做的那些事情所费,这点积蓄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等韩彦和舒予拎着一堆东西回到客栈时,少不得又被得知情由的张猎户和张李氏数落一顿。
“你看重舒予,看重这门亲事,我们自然是高兴的!”张李氏颇不赞同地说道,“但是过日子就跟那树叶似的,稠得数不清,讲究的日细水长流,可不能这样大手大脚的。
“况且对于我和你大叔来说,不在乎嫁女时在外人面前有多风光体面,最重要的是你和舒予成亲之后,两个人有商有量、和和美美的,不用我们操心。”
张猎户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就是就是!你可一定要记住,一时的风光,可抵不上一辈子的用心善待。”
戏文里怎么唱的?
非支动余丽情,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张李氏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韩彦禁不住眼眶微热,心里暖暖的。
这是没有将他当外人,才会如此直言劝诫啊!
“哎,我记得了!日后我一定加倍对舒予好的,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韩彦立誓般地许诺道。
等到回去的时候,张李氏坐在车上,一面护着小望之,一面护着那些钗环脂粉、绫罗绸缎,一再叮嘱张猎户小心赶车,生怕那些贵重的东西给颠坏了、颠散了。
刚入山进得寨子口,就恰好碰到白起跑马归来,韩彦遂勒马笑问道:“白起兄弟这会儿是否得空?”
白起扫了一眼马车上的礼盒、锦缎等物,猜到它们的用途,不由地眼神一暗,嘴角却扬起,笑应道:“有空!”
说着,策马跟随而上。
途经张家时,舒予驾着赤霓,同张李氏和小望之先回了自己家,张猎户则驾着马车,先帮韩彦把车上的东西送过去。
等到得韩彦家中,帮忙将车上用作小定的礼物存放好,张猎户便笑着告辞了,并不耽误韩彦与白起说正事。
待送张猎户离开,韩彦和白起这才回屋相对而坐,边喝茶边说正事。
第191章 释然
两人寒暄过后,白起终究忍不住,状似好奇地笑问道:“韩大哥怎么采购了这么多东西?可是有什么事情?”
韩彦倒也不瞒白起,爽然笑回道:“今次去康平县,已经到娘娘庙中请灵微道长合过八字,乃上上之吉。并且请道长择定了婚期,就在九月十六。
“下定的日子也定下了,就在本月二十六,那些都是我提前准备的小定礼物。”
虽然对此早有猜测,然而经韩彦证实之后,白起还是忍不住心里一惊,眼色一暗。
再回头看那些东西时,更是暗暗叹息。
礼盒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他暂且不知,但是单从那几匹几乎全是地质上佳的绫罗绸缎,就可以猜测得出,这些小定礼物定然价值不菲。
这可丝毫都不必当初王家人给韩霞准备的小定礼差。
白起想,即便是将来他要成亲了,也绝对准备不出这么丰盛的小定礼物。
礼物价值的多少虽然并不是关键,但至少可以看出韩彦对这门亲事、对舒予的重视。
如此想来,舒予嫁给韩彦,并不会受委屈。
这么一想,白起虽然难免失落且自愧弗如,然而更多的是想通之后的释然,一直以来郁积在心头的阴霾,似乎一下子便四散开去,心里瞬间澄明起来。
有什么能比自己仰慕的人各得其所、相互爱重重要呢!
脱去重负,白起整个人顿时浑身一轻,扬唇真诚祝愿道:“韩大哥对舒予真是情深意重,那我就提前祝福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一辈子和和美美!”
韩彦敏感地察觉到了白起整个人精神气的变化,却不知是何缘故,然而听得白起祝福他和舒予,嘴角立刻就翘了起来,眼底的欢悦抑制不住的流泻而出,连连笑回道:“多谢,多谢。”
白起看在眼中,更是放心松快,以茶代酒,敬韩彦一杯。
韩彦端起茶盏,仰头一饮而尽,心中的欢悦丝毫都不加掩饰。
白起就两人的亲事又说了些吉祥话,这才转入正题。
“对了,韩大哥找我是要说什么事情?”白起笑问道。
韩彦人逢喜事精神爽,再之信任白起,遂直言笑问道:“不知你的东家最近有没有打算开辟新的商路?”
白起惊讶扬眉,不解地问道:“韩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韩彦遂笑回道:“还是上次我和你提过的建立京城和辽东之间通讯往来的事情。”
白起惊讶,随即赧然回道:“对不起,韩大哥,这件事情,我只怕是无能为力……”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韩彦笑着打断。
“你不必觉得抱歉。”韩彦笑道,“我还是那句话,你已经帮我良多,是我应该好好地谢谢你才对!”
白起连连摆手,愧不敢受。
韩彦笑着摇摇头,遂直接笑问道:“你还记得我每次寄信到的,余记茶楼吗?”
白起直愣愣地点点头,不明白韩彦为何突然调转话题,提问这个。
“余掌柜祖籍辽东,经常要往家中寄送信件,一封信往往要两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抵达,要是有急事往往会耽搁下来,十分不便。
“近日余掌柜发现王记马行的商队经常往来于辽东和京城之间后,送信十分便捷快速,心中羡慕。
“余掌柜自己没有商队之称,所以便想和你们东家合作,以王记马行的商队为基础,建立起京城和辽东之间稳固的通讯途经。一来利己,二来借此盈利。
“所以在上次的回信中,故友特地提到了这些,问我能不能从中牵线搭桥。”
韩彦笑着将他和庄贤商量好的说辞,转述给白起。
白起一惊,脱口问道:“竟然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这好比是瞌睡时恰恰有人送来枕头,这位余掌柜真是想到了韩彦的心坎里。
韩彦笑着点头道:“无巧不成书嘛!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当然了,这件事情成与不成,最终还要看你们东家有没有这个意思。”
但是他想,只要能够盈利且利润足够打,王耀祖应该不会拒绝的。
不管怎么说,替人送信可比贩卖军马安全多了。
白起凝眉仔细地想了想,猛然间抬头击掌,惊呼道:“韩大哥要是不说,我还没有想起来呢!
“上回长驻京城的商队头领回来后,东家曾经特地把我给叫了过去,问我最近是不是经常托商队往京城捎信?又是为了什么?”
“那你怎么回答的?”韩彦连忙笑问道。
白起遂笑回道:“自然是实话实说,就说是帮好友送信。东家得知后,并没有刨根究底。”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怎么会出卖韩彦呢?
再说了,即便是想“出卖”,他也不知道韩彦信件的内容和投寄之人啊。
韩彦悄然松了口气。
不是他不信任白起,他只是担心王耀祖商人本性,为了求证余掌柜的提议是否有价值,而动了那些信件的心思而已。
如今看来,王耀祖为人虽然贪财,但是该有的底线还是有的。
“那你们东家有没有和余掌柜合作的打算?”韩彦急于知道结果。
白起摇摇头,叹气回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东家也只不过是问了我那么一句而已。”
韩彦闻言不免叹息,默然思索片刻,这才开口问答:“对了,你上次不是说年后你们东家准备亲自往各地去察看一番吗?那么他打算先去哪里、都要去哪些地方呢?”
“原本是要先去江南的,毕竟物以稀为贵,在北地,那些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绝对都能卖个好价钱。”白起笑回道,“不过,具体的行程,还要到出了正月才能确定。”
韩彦笑着点点头,致谢过后又请托道:“那麻烦白起兄弟帮我留意一下你们东家的行程。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能够在他出发之前,无论成与不成,都先将这件事情敲定下来。”
怕白起理解不了他的心急,韩彦笑着解释道:“眼下我好不容易与亲友故旧取得联系,而且九月还要和舒予成亲,少不得与亲旧书信往来频繁一些。
“如果此事能够早日达成的话,那也就不必一直麻烦你去欠人情了。”
欠下的人情虽然不需要他去偿还,然而却要白起背负。
第192章 不舍
白起闻言连忙笑道:“韩大哥这是哪里的话?咱们寨子里亲如一家,更何况是你我这样的关系!不过是送一封信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知道你为人仗义。”韩彦笑道,“可亲如一家的是咱们,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