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咱们秀水河子镇一年一度的文坛盛会,就是在县府都小有名气呢!
    “去年,县中的林举人还特地应邀前来,在雅集上分享了他乡试的经验呢!这可是十分难得!”
    柳掌柜说着,一脸的激动神往。
    要不是他这辈子做了商户,无意也无能科举,他说什么都要挤破脑袋进雅集,跟林举人好好地学习讨教呢!
    “去吧,去吧!”柳掌柜见韩彦脸上并不见多少热切,立刻热心地劝说道,“虽然参加雅集的人才学参差不齐的,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嘛,总会遇上可以讨教的对象的。
    “别的不说,就谭老先生那半生积累的丰富的县、府、院三试的应考经验,就十分难得可贵呢!”
    谭老先生拼搏半生,才考了个秀才的功名,这其中的应考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有前人指路,这道途中就能少走不少弯路,通畅许多呢!
    见韩彦不为所动,柳掌柜继续游说道:“你好好地想一想,难不成你就甘心在獾子寨做一辈子的教书先生?”
    韩彦闻言一时怔愣,等明白过来柳掌柜话里的意思后,不禁哑然失笑。
    他不为所动是因为他早就考取了进士,自然就对这、府、院三试的应考经验无甚兴趣了,没想到柳掌柜竟然会误会他是无心科举仕途。
    不过,柳掌柜的这份热心,韩彦还是感激领受的。
    “好啊。”韩彦爽快应道,“若是谭老先生再来贵店的话,还请柳掌柜帮我捎句话,就说六月初九,在下一定会准时赴约的!”
    “好好好!”柳掌柜一叠声地应笑应道,“韩先生尽管放心,这句话我一定帮您带到!”
    两人又就珍珠梅雅集的事情闲话几句,柳掌柜便把账目都算清楚了,又特地给抹去了零头。
    韩彦道过谢,结了账,便带着纸墨书籍告辞了。
    柳掌柜亲自将韩彦送出了翰墨斋,目送他牵马到了斜对街的张家布庄,这才转身进去。
    若是他看得不错,这位韩先生,将来在科举一途上,肯定比谭老先生走得还要远!
    提前结个善缘,既是他的一片心意,也算是为将来下注。
    ……
    那厢韩彦刚到张家布庄门口,还未来得及拴马进去,张李氏等人就抱着几块质地绵密、花色新鲜细棉布,说说笑笑地出来了。
    小望之还换了一身湖蓝色的小褂,簇新簇新的,上头压折的衣痕还很明显。
    “婶子又给小望之买新衣服了。”韩彦心里一暖,面上却笑道,“小孩子的衣服穿一季就小了,家里那几件夏衣足够他穿过这个夏天的了,婶子又何必破费?”
    “什么破费不破费的!”张李氏瞧着小望之虎头虎脑、咧嘴欢笑的可爱模样,欢喜地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道,“我和你大叔就舒予这一个闺女,平日里就是想疼这样可爱的小孩子都没处疼,这都还得全赖咱们小望之成全!”
    “就是就是!”张猎户也笑呵呵地说道,“再说了,小望之模样长得俊儿,要是成日里穿得破破烂烂的,岂不是白瞎了这张脸?!”
    面对两个宠娃入骨的长辈,韩彦除了无奈笑叹,又能多说什么。
    “望之,过来。”韩彦招手让小望之近前,笑着问他,“奶奶给你买了新衣服,你有没有跟奶奶道谢。”
    小望之便抱着两只小拳头,笑嘻嘻地冲张李氏晃了晃,咧嘴笑道:“奶奶,谢,谢!”
    “小望之可真乖!”张李氏欢喜极了,弯腰将小望之抱了起来,又对韩彦嗔怪道,“什么谢不谢的,一家人,多外气啊!”
    韩彦笑着连连称“是”受教。
    琐事办完,一行人便启程回家。
    因为张猎户中午喝了不少酒,山路又盘旋崎岖,安全起见,所以回程便换作了舒予赶车。
    韩彦则骑马同行。
    路上,舒予将先前碰见白起的事情和韩彦说了,末了又笑道:“白起还说,王记马行最近新进了一批上好的瓦剌马,韩大哥若是去买马,他一定会给你留一匹最威猛的神骏呢!
    “没想到,韩大哥竟然直接从李掌柜那里买了马回来。”
    说罢,舒予看了一眼身畔如闲庭信步一般轻松地在山林间踱步黑马,又笑赞道:“不过,眼前这匹马倒也不错。”
    头高胸阔,四肢强劲有力,毛色黑亮,可比她家那两匹马好了太多了!
    韩彦笑道:“回头见了白起,我再向他好好地道谢并道歉。”
    感谢他的热心帮忙,抱歉自己让他的一片好心落了空。
    舒予笑了笑,不再管韩彦和白起这些“哥俩好”的琐事,好奇问道:“韩大哥,这匹马价格多少?”
    韩彦抬手摸了摸马脖子上的猎猎鬃毛,笑道:“十五两。”
    “这么贵!”
    舒予还没说话,张猎户倒先忍不住惊讶瞪眼,愕然脱口问道,“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银子?”
    寨子里的孩子们交的束脩,可远没有到这个数。
    

第71章 转机

  “先前手里头还有些积蓄,凑在一起倒也勉强够了。”韩彦笑着将这个话题敷衍了过去。
    心里却在想,十五两银子买了一匹良马,还从李晖嘴里套出了不少有关王记马行和王继高,甚至是辽东军的消息,简直是物超所值啊!
    想到李晖无意间透露的那些消息,韩彦就不禁眉头微蹙。
    这世上最了解你的人,果然是你的对手。
    李晖在生意上虽然不是王记马行的那位王爷的对手,但是对于对方的底细倒是摸得清楚。
    “这位公子,你千万不要被王记马行那些花言巧语给蒙骗了,觉得偷偷买一匹战马算不上什么事儿!”李晖当时怕他真的弃之而去,做不成这一单生意,头脑一热,急忙劝阻道,“买卖战马,这可是杀头的重罪!”
    据李晖所说,王记马行的生意之所以这么好,除了靠着叔父王继高打通了上下关系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选购的马匹的质量确实都很高,所以销路也极好。
    除了壮硕威猛的瓦剌马,王记马行一年中还会采购数十匹战马,大周和瓦剌的都有。
    一个小小的边地马行,一年竟然能够采购数十匹战马,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这其中只有半数是来自于大周辽东军中,那也是极大的损失。
    要知道,自打先帝重返故国,执掌权柄之后,大周的军备就一直努力增强,尤其面对的敌人还是骑兵强盛的瓦剌,所以大周军中战马的需求一直都是居高不下。
    遇到官牧马匹不足的时候,朝廷甚至还要花大笔的银子从民间采买。
    为了保障战马的供应,先帝驾崩之前特地在官牧之外又开设了民牧,即将太仆寺所属的官马交由属地的民户家养,由朝廷给予一定的补偿。民户所养之马若是能生育出小马驹,甚至还可以凭借此而免除差役之苦。
    可见朝廷对于马匹的重视。
    现如今大周虽然对于马匹的需求有所缓解,但是战马,尤其是上过战场驯化过的优秀战马,却依旧紧缺。
    所以朝廷才会规定,胆敢私自拐带买卖战马,一经核查属实,绝不姑息。
    王记马行竟然能够在这种情形之下,每年从大周和瓦剌军中采购数十匹战马,这若是被查处出来,可就不是掉脑袋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那个参将王继高实在是胆大妄为!
    而镇国公朱远在这件事情当中,到底是御下不严,一时失察,还是……
    韩彦眉头紧锁。
    一旁赶车的舒予看了他一眼,没有做声。
    反正韩彦今日的反常也不止这一桩,她都快习惯到麻木了。
    然而等到得家中,看见韩彦将所购纸墨、书籍都一一拿出来整理时,舒予到底忍不住,瞪大眼睛打趣道:“韩大哥这回去秀水河子镇,难不成是将全部的家当都带去了?”
    请他们去百味居大吃大喝就不说了,还花十五两银子买了一匹资质上佳的良马,现在更买了这么多纸墨,尤其是“四书五经”这些科考书籍!
    这么算下来的话,韩彦这一趟没有个二三十两银子是不够的。
    “你所料不错。”韩彦摊手苦笑,“我回可是把最后一点家底儿都给掏光了……”
    接下来,他就真的只能靠打猎和束脩为生了。
    张猎户闻言,瞪眼竖眉愤愤道:“你不好意思开口,回头我跟他们说去!
    “你只是负责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又不是将他们的读书耗费都包圆儿了!”
    这不是摆明着欺负老实人嘛!
    谁不知道读书是件烧钱的事情?
    还真以为他们那几袋子肉干很值钱呢!
    张李氏瞪了丈夫一眼,嗔怪道:“你是学堂的夫子啊,还是学堂是你开的?你就是心疼望望之他爹,也不能莽莽撞撞地胡乱出这个头!
    “否则,大家不光埋怨你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只怕还得背后嚼舌根子,说望之他爹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指不定跟咱们抱怨了什么呢。”
    又对韩彦笑道:“你可别听大叔的,他就是想一出是一出,没个成算。”
    话锋一转,又皱眉担忧道:“不过,你大叔说的也对。你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可不是要将他们读书认字的花销都包揽了。
    “读书可是要花大钱的,这一时半儿的你能负担得起,可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要花的钱也多着呢!”
    一家人倾尽全力供养一个孩子读书都很困难,更何况是韩彦这样一个人供着一学堂二三十个孩子的纸笔文墨的消耗呢!
    有人这样关心自己,韩彦很开怀。
    不过,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谋算私心的。
    故而闻言淡然一笑,洒脱回道:“其实也没花多少钱,不过是些纸墨罢了。
    “至于这些书嘛,我是做夫子的,自己不准备教材,难道还要伸手跟学生们讨要不是?
    “那才是笑话呢!”
    见韩彦自己都毫不在意,张猎户夫妻就是心疼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是想着以后自家多补贴韩彦一些,免得他一心为了学堂的孩子们,苦了自己和小望之。
    然而,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
    六月初三一大早,白明提着书篮,带着小儿子白亮,赶在学堂上课之前,匆忙赶到了三味书屋。
    韩彦见了,笑迎出去,开口问道:“白大叔怎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我还真有事儿。”白明笑呵呵地说道,探头朝学堂里看了一眼,又扭头对韩彦笑道,“先生,咱们还是进去说罢。”
    韩彦微微蹙眉。
    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外面说,偏偏要进学堂里去说?
    里面这会儿可都坐满了来上学的孩子呢!
    这万一要是白明提起什么不合适的话题……
    白明却见韩彦没有开口阻止,径直走了进去,在韩彦授课的书案旁站定,又将手里提着的书篮放道了书案上。
    韩彦只得随后跟上,进了学堂。
    就见白明揭开书篮上的盖布,先从里头将白亮日常用《三字经》、笔、砚台和笔洗堆在一旁,又从里头拿出一锭新墨,并十来张纸,一一摆在桌案上的显眼处。
    

第72章 来访

  韩彦莫名其妙,扭头看向白明以目光征询。
    白明笑着解释道:“以往是我想的不周到,只想着送孩子进学堂来读书,却忘了给他多准备些纸墨这类消耗快的文具,倒一直都让韩先生破费了。”
    韩彦恍然大悟,忙笑着谦逊道:“白大叔客气了。我这个做夫子的,为学生们准备学习的文具,原本就是应当的。”
    “不不不!”白明连连摆手,一脸正经道,“哪里有什么应当的!
    “要是真有理所应当,那也应该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孩子准备文房四宝才对。
    “要不是白起昨儿托人捎了许多纸墨回来,又还特地写信说明情况,大叔还没有想到这茬儿呢!”
    白起?
    韩亚讶然,他还以为会是张大叔不忍见他辛苦,特地帮忙说项的呢。
    没想到竟然是白起。
    这小子!
    韩彦轻笑一声,笑赞道:“白起兄弟真是思虑周全。”
    大儿子得了韩彦当众称赞,白明很是高兴,见目的已经达到,便挥手告辞:“韩先生先给孩子们上课吧,我就不耽误你们了,告辞。”
    “白大叔慢走。”韩彦笑着将人送出了门。
    再回身时,就见白亮已经麻溜地将书案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好,一路小跑着往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也是个机灵有眼色的孩子。
    韩彦摇头轻笑,踱到书案后坐下,朗声道:“今日我们来学习天文一章。‘三光者,日月星’。”
    “三光者,日月星!”孩子们端坐在凳子上,双手后背,脆声跟读。
    “‘三光者,日月星’,此句意为,天地间的三光,分别指的是我们白天所见的日光,以及夜晚所见的月光和星光。
    “我们因天光而摆脱黑暗,万物因天光而育化无穷……”
    学堂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韩彦清朗的教授和孩子们清脆的应和。
    就连枝叶下的夏蝉,此时似乎也被这书声陶醉,噤声蛰伏。
    ……
    有了白明的率先垂范,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再到学堂读书的时候,也陆陆续续地带上家人提前给他们准备好的纸墨等物。
    张猎户听韩彦说了事情的原委,长松一口气,一拍大腿,笑赞道:“还是白起这小子机灵,厚道!”
    只是在秀水河子镇上偶然间听他们提了一嘴,说是韩彦要采购一堂学生所需用的纸墨,他就赶紧托人将白亮纸墨等物送回了家,主动减轻韩彦的负担,真是不错!
    韩彦笑道:“白起兄弟为人处世,确实厚道纯善。”
    真想不出,白明那么算计精明的人,是怎么培养出这样的儿子的。
    韩彦倒不是计较,只是白明那日的话让他想起,弟弟要上学读书,作为哥哥的白起肯定不会甩手不管的,以白起的便利,只怕没少往家里拿些自己用剩的笔墨纸砚,甚至是书籍给白亮。
    可是除了入学第一天,白亮是自带文房四宝的,打从第二天起,他就和学堂里其他的孩子一样,笔墨等物都是用学堂准备的公用之物了。
    韩彦原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毕竟,白亮也是他的学生,虽然家中比其他孩子读书条件好了些,但是几张纸、半锭墨的,他还不至于小气计较。
    可是白明今日却特地当着一堂学生的面,那么说,那么做,争当第一个为他考虑周全的人……
    韩彦摇头轻叹,这个白大叔,有时候还真有那么点无利不起早的意思。
    ……
    初八傍晚下学之前,韩彦交代孩子们说:“明后日学堂休学两天,大家回去之后将这一旬教授的内容认真温习、训练,开学后考校。”
    孩子们齐声应诺:“是,先生,学生记下了。”
    “散学。”韩彦起身,叮嘱道,“大家路上小心。”
    晌午落了一场雨,虽然夏天的雨来得及,去得也快,但是这会儿路面还有些湿滑。
    孩子们齐声应了,拱手施礼跟韩彦和小望之告别:“先生再见,小师弟再见。”
    韩彦微笑颔首作别。
    小望之则用力地挥动手臂,笑咯咯地跟大家挥别。
    等孩子都离开之后,韩彦检视一遍,将门窗都关好,上了锁,便牵着小望之踏着薄暮归家。
    树林间升起袅袅的炊烟,伴着初升的白雾山霭,弥漫开去,遮挡了天光,青翠苍碧的山林开始变得森暗浓阴。
    还未进家门,韩彦就闻得一股子浓油赤酱、烈火烹炸的鲜香辛辣,暗自揣度,莫不是家中来了客人?
    不然家中晚饭一贯是遵循舒予所提倡的“简单而清淡”的原则的。
    果然,推门一看,就见韩勇和张猎户围坐桌前,正兴高采烈地说着话。
    “韩大叔来了!”韩彦笑着上前打招呼,又低头吩咐小望之,“这是韩爷爷。跟韩爷爷问好。”
    小望之便将两只小拳头抱在一起晃了晃,咧嘴笑称“爷爷”。
    “小望之真乖!”韩勇鼓掌赞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小望之小小年纪的就如此懂得礼仪,将来定然会和贤侄一样,成为一位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读书人的!”
    因着是同姓,三味书屋开馆授徒之后,韩勇并未改口像其他人一样,称呼韩彦一句“韩先生”。
    韩彦微笑谦逊道:“韩大叔谬赞了。小望之顽皮得很,学堂里的孩子都不比他做得差。”
    “那怎么能相提并论?”韩勇笑道,“那些孩子最小的也有四五岁了吧,咱们小望之才多大!”
    说罢,话锋一转,韩勇又笑问道:“我听说,前寨里有个孩子年纪大了,家里给说了亲,打算今年内成亲,所以最近都没去上学了?”
    韩彦笑道:“是有这么一个人。五月底的时候就跟我说了,要回家准备成亲,今后就不去学堂读书了。”
    还不到十五岁的孩子,就要辍学回家成亲,韩彦觉得委实过早了些。
    虽然世人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但是在他看来,功业未就,何以为家?让妻子儿女以后都陪着自己吃苦吗?
    不过,既然这是人家家里的决定,他也不好横加干涉,劝过两句之后,见对方执意要辍学回家成亲,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第73章 心动

  “不读就不读了吧。”韩勇笑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怨不得旁人。”
    语气一顿,又笑道:“前些日子霞丫头跟你说她想去学堂里读书,你当时说学堂里坐满了,安排不下。这回前寨的那个不去上学了,他的座位是不是就空出来了?”
    韩彦端茶的手一顿,借着垂首起身的动作遮住眼底瞬时的惊讶,再端坐抬头时,神情已经如常无波,坦然笑应道:“正是。”
    没想到绕了那么大个圈子,竟然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他就说好端端的,韩勇为何会突然关心起他的学生的近况了。
    原本打那以后,好长时间都没有见韩霞有其他的动作,他还以为韩霞是放弃了呢,原来对方一直都没有放弃求师的念头。
    若韩霞是个男孩子,又真的是一心向学,对此他只会欣喜,可是偏偏……
    “那你看看,霞丫头现在能不能入学堂拜师读书?”韩勇倒是直接,坦率笑问道。
    “只要韩大叔觉得合适,随时都可以。”事已至此,韩彦也不好再推脱。
    韩勇能够将前寨里的那个学生的情况打听得清清楚楚,可见是一直都在等着这个机会呢。
    不管怎么说,自从他们爷俩儿落居獾子寨之后,韩勇都帮助他良多,现在学堂里恰好有了空位,韩勇又直言相求,他还真不好直接拒绝。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韩勇见韩彦答应,就先松了一口气,又觉得自己这样“挟恩求赏”为难韩彦未免有些不厚道,遂干笑两声,无奈叹息道,“也都怪我平时太过宠她了,宠得她现在无法无天的……”
    竟然还闹着要跟寨子里的小子们一样进学堂读书了!
    偏偏他打小就疼这个闺女,只要她一哭一闹一绝食,自己就绝对没辙儿。
    这不,明知道这件事情会让韩彦为难,他还是在好不容易等到前寨的那个小子退学成亲,空出位子的机会时,厚着脸皮,亲自登门相求。
    “她要是在学堂里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不好跟她一个丫头片子计较,就只管跟我说,我来管教她!”韩勇忙又说道。
    姑娘不比小子,真要是犯了错,韩彦能好意思跟她较真?
    只能是他这个当爹的来了。
    “好。”韩彦也不客气,爽快地笑应道。
    心里却对韩勇能否教训得了韩霞而表示深深的怀疑。
    韩霞若是真能服韩勇的管教,哪里还能有眼下这一桩事?
    他看得明白,韩勇也并不赞同韩霞一个姑娘家,却要成天跟着一帮大小不一的男孩子同处一室,一起读书,毕竟不大方便。
    可是却耐不住女儿的纠缠,就只能硬着头皮走这一遭了。
    一旁的张猎户见事情圆满解决,老兄弟舒心了,韩彦似乎也没有为难,顿时放了心,一面给两人倒茶,一面乐呵呵地说道:“喝茶,喝茶!”
    顿了顿,又笑道:“既然贤侄都决定收下霞丫头了,那干脆现在就让她出来拜师吧!正好赶在吃晚饭前把这事儿给完成喽!”
    韩勇高兴地点头附和:“对对对!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叫霞丫头过来拜师好了!”
    一鼓作气,夜长梦多嘛!
    韩彦却一脸懵然,脱口问道:“现在?”
    会不会太着急了些?
    这大晚上的为了收徒就让人家姑娘摸黑过来,总归是不太好吧……
    显然,是韩彦想多了。
    只见韩勇当即站起身来,几步推门出去,冲灶房那头高兴地喊道:“霞丫头,先别忙活了,快过来拜师!”
    韩彦:……
    竟然连人都带来了,准备得这么齐活麼……
    得亏他刚才没有直接拒绝,否则一会儿大家面对面地坐着吃饭,多尴尬,多煎熬……
    ……
    晚饭后,拜师成功的韩家父女开心地告辞而去。
    张猎户虽然没有烂醉如泥,但是也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待人一走,就被张李氏打发去东间炕上睡觉去了。
    至于她自己,则忙着去灶房刷锅刷碗,收拾干净。
    舒予一面哄小望之睡觉,一面打趣韩彦:“看吧,我预测得不错吧?韩霞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肯定会说动韩大叔出面的!韩大叔一出面,你还怎么好拒绝?”
    要是没有恰巧有人退学空出座位这件事情,韩彦还好推脱,可是现在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韩霞能轻易放过才怪了呢。
    墨眉轻挑,杏眼飞扬,水波潋滟的眸子中全是兴味和揶揄,就像是一只调皮狡黠的猫儿,仰头卧在那里,随时都准备抬手挠你一爪子,不轻不重的。
    韩彦心头蓦地一动。
    眼前的姑娘鹅蛋脸儿半边映着灯光,明亮灼人,半边背着光,温柔沉静,似矛盾又很和谐,让他想起山林间的月色,总是这样浓淡宜人,各有风情。
    心里蓦地想起那句靡艳多情的词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舒予见韩彦半晌没应答,只是看着自己发呆,似含笑,又似惘然的,小声嘀咕一句“没趣”,起身抱着熟睡的小望之自去西间睡了。
    棉布帘子被掀起,又重新落下,隔断了韩彦的追随的视线。
    罗袜生尘凌波去,汤沐烟波万顷。
    ……
    第二天一大早,辗转反侧大半夜的韩彦就已经起床了,梳洗完毕,换上张李氏昨日才给他赶制出来的宝蓝色长衫直缀,准备去秀水河子镇上的谭老先生家,参加一早就定下的珍珠梅雅集。
    临行前,张李氏将一个荷包塞到他的手里。
    韩彦用手随便一捏,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一些散碎银子和铜板,连忙又将荷包还了回去,坚决推辞道:“这些钱我不能收!婶子的一片好意我心领了,这荷包您还是赶紧收回去吧!”
    “你这孩子,婶子给你你就拿着!自家人还客气什么!”张李氏说着,将荷包又给塞了回去,佯怒叮嘱道,“出门没点钱财傍身怎么能行呢?更何况还是去谭老先生那样的人家参加文会!”
    大家都是读书人,难免心高气傲,互相各种挑刺。
    韩彦上回从秀水河子镇上回来,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这会儿身上只怕是分文无剩了。
    自己不给他备点银钱以应急,怎么能行!
    

第74章 运气

  “婶子,我们是去参加文会,又不是逛街买东西。”韩彦失笑,“讲究的是‘以才取人’,又不是‘以财取人’。这些银钱,我不能收的!”
    “什么‘以才取人’还是‘以财取人’的?”张李氏佯怒道,“婶子没上过学,听不懂!”
    说罢,将荷包往韩彦手里一塞,自去灶房里忙碌去了。
    韩彦本来还要推辞,然而听得西间里舒予起床时的的响动,心里一顿,追出去扬声说了句“多谢婶子”,便急忙告辞,去马棚牵了马,翻身跃上,疾驰出门去了。
    昨晚上那些似突如其来的旖旎荡漾的情思,如一阵清风,吹散了一直以来横亘在两人的迷雾,露出一角动人风情来,现在想一想,还让人心思浮荡不已。
    这个时候,他突然有些不敢面对日日相对的舒予。
    这种胆怯来得莫名,又似乎理所应当。
    韩彦心里乱糟糟的,纵马一口气跑出老远,才慢慢地放缓了速度。
    东天里,一轮朝日喷薄欲出,艳丽的朝霞铺满了半个天空。
    舒予一面教小望之自己洗漱,一面对着朝霞皱眉,赶紧漱了口,转头冲灶房扬声问道:“娘,韩大哥出门带了雨具吗?”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这天儿,看着要落雨啊。
    一片噼里啪啦的忙碌声中,张李氏高声应道:“没有!这孩子,大约是怕去晚了失了礼数,急匆匆地就走了。”
    又问:“怎么了?今天有雨吗?”
    舒予点点头,看着那轮晕染开来的红日和层层的云霞,道:“看样子,午后可能会落雨。”
    顿了顿,自己又笑道:“不过,那时候韩大哥估计还在谭老先生家里呢,倒也无惧。”
    要是真赶上了落雨,身为东道主,谭家就算是不留客夜宿,也得给客人准备雨具不是。
    ……
    韩彦一路纵马疾行,到得秀水河子镇上,先直奔王记马行而去。
    三间阔的店面连成一片,宽阔敞亮,在秀水河子镇上是独一份儿。
    门楣上挂着一块匾额,上有“王記馬行”四个大字,两边的楹柱上刻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馬行萬里腾空起”,下联是“人去千山踏尽开”,都不是名家笔法,却胜在拙朴大气。
    除此之外,整个门脸儿都没有其他过多的装饰,倒与别家无甚区别。
    韩彦到的时候,小二刚刚打开大门,还在忙着擦拭并悬挂马鞍、马鞭、络头等马具。
    见有人下马要进店中,其中一个小二赶紧放下抹布,机灵地迎了出去,满脸堆笑地做请道:“客官您请进。”
    说着话,飞快地瞥了一眼刚刚拴好的那匹高头黑马,心里瞬间有了判断,笑道:“客官需要什么要的马具?本店有各式马鞍、马络头……”
    骑着这样的高头大马,显然不是来买马的,那只能是配马具了。
    原本的那副马具,确实有些配不上黑马的神骏。
    心里有了底儿,小二再介绍的时候,就转将韩彦往价格高一些的马具那儿领,口中还热情地介绍道:“客官您瞧,这一副马鞍,是用上好的皮革裹了的,质地结实又柔软,坐上去……”
    见小二热情周到、滔滔不绝地推销自家货品,韩彦赶紧笑着打断他,点明来意:“多谢。不过,我是来寻人的。”
    小二一愣,原来是来寻人的,不是来买东西的,那他刚才的那些话不是都白说了吗?!
    尽管心里失望不悦,但是良好职业素养还是让他保持住了恰到好处的微笑,问道:“不知客官要寻哪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