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连珠炮似的问着,一边就要往产房里冲。
    孟氏赶忙出来拦住他,好笑道:“谁家头胎生孩子这么快?”
    从舒予发作到现在也才半个多时辰,又是头胎,孩子哪里生得出来。
    正说着话,韩彦抬脚就要进产房,孟氏赶忙拦住他,低声训斥道:“哪里有男人进产房的道理?你且在外头好好等着罢!”
    韩彦怎么肯放舒予一个人在产房里忍受分娩之痛,而自己却在外头干等着什么都做不了呢?是以连忙向孟氏开口恳求道:“母亲,舒予一个人在产房里,指不定怎样受罪不安呢!我得进去陪陪她!”
    孟氏挡在门口,坚决不让,正色坚决道:“这天底下就没有男人进产房的道理!你且给我在外头好好等着。”
    说罢,见韩彦满脸着急与忧色,孟氏又好声劝慰道:“你放心,有我和你大嫂看着呢,舒予出不了岔子。况且,你与其在这里胡闹,倒不如赶紧去门口瞧瞧,派人去请的御医过来了没有!”
    虽说舒予身体康健,而且临盆的心态也极好,但是女人生产就是打鬼门关前走一遭,谁又能保证一点差错都不出呢?
    所以权贵之家,遇到家中妇人生产这样的事情,都会想方设法地请来御医或是名医到家中坐镇以防不测的。
    产房里的舒予听到韩彦和孟氏母子俩的争执,生怕韩彦再犯起拧来,不顾孟氏的阻拦冲到产房里来,闹僵了去,连忙就着戚氏扶着她的手,忍着袭来的宫缩腹痛,走到窗下,一面大口地呼气避免因疼痛紧张而导致宫缩减慢,一面隔窗安慰韩彦道:“相公,我没事的。你就听母亲的话,在外面安心等着吧!”
    私心里,她当然希望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父亲能够守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迎接肚子里小生命的到来,为之欣喜和赞叹。
    但是时俗如此,非个人之力所能扭转,而且韩家又一向重规矩,她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而使得孟氏与韩彦母子生隙不快。
    韩彦听懂了舒予话里的谆谆叮嘱和担忧,却无法阻止自己不去忧心舒予的安危,连忙应道:“你放心,我这就去看看太医来了没有,一会儿就回来陪你!”
    孟氏听到前半句话时,不由地悄悄松了口气,但是这气才吐到一半,又蓦地听到韩彦这剩下的半句话,一口气顿时卡在心口,不上不下,憋闷得她心口直疼。
    孟氏气得额角青筋直跳,她仿佛已经看到了好不容易“正常点儿”的小儿子又犯起浑来,成了小时候的那个让人气得咬牙又无奈的混世魔王。
    好在窗户那头的舒予一听韩彦这话,就赶忙开口劝阻道:“不,你一会儿还是不要进来了,我……我不想你看到我分娩时的狼狈的样子……”
    虽然当众这么秀恩爱有些让人说不口,而且比起这个,她其实更希望韩彦能够进产房来和她一起迎接肚子里小生命的到来……
    但是,为了孟氏与韩彦那好不容易培养修复起来的母子温情,为了孩子能够出生在一个安稳和美的氛围里,还是算了吧。
    戚氏用空出来的那只手,悄悄冲舒予竖了竖大拇指,紧接着就听到窗外的韩彦神情款款地安抚舒予道:“你别担心!无论你什么模样,在我心里都是最美的!”
    戚氏忍不住笑了起来,又是无奈又是羡慕。
    成亲多年来,哪怕是私下里,韩端都没有跟她说过这样甜蜜如糖,让人脸红心跳又热血沸腾的情话,更别说是像韩彦这样当众表白了。
    舒予听见戚氏强忍着的轻笑,忍不住红了红脸颊,就连宫缩的痛感似乎也因此而减轻了些。
    正在此时,就听得产房的孟氏终于忍无可忍,大声嫌弃地赶人:“什么美不美的!还不快点给我滚出去请太医!”
    夫妻情话什么时候说不好,偏偏要在这当口上演深情款款,也不看看到底什么最当紧。
    好不容易赶走了韩彦,孟氏扫了一圈强忍着笑意的丫鬟婆子,板着脸呵斥道:“都杵在这里做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去!要是二少夫人有了丁点差池,我就拿你们是问!”
    众人纷纷屈膝应是,如鸟兽散,然而嘴角的笑意却怎么都抑制不下去。
    后来众人私下里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纷纷感慨道,能把生孩子这样让人紧张的大事上演得如此欢快喜庆,大约这世间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吧。
    

第431章 产子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韩彦再次回到清风院时,不仅请来了宫里最善妇科的御医,而且还带回了康平帝。
    闻声特意赶出来拦着韩彦进屋的孟氏,乍一抬头见了康平帝,不由地一愣,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赶忙下拜问安:“臣妇拜见圣上。”
    一院子怔住的丫鬟婆子见状,也跟被人按下了启动开关似的,赶紧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口中三呼“万岁”。
    产房里正疼得满头大汗的舒予和一旁鼓励安慰她的戚氏听到了,不由地双双一愣。
    康平帝的到来,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要知道,眼下孙长玉等人忌惮韩家圣宠正隆、权势日大,盯他们盯得正紧,康平帝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他们的眼中,除却在王平等人护卫的寝宫里可以稍稍放松一二,其他几乎毫无隐私可言。
    这个时候康平帝微服夜访韩家,还不知道在朝堂上要掀起多大的风波呢。
    舒予在宫缩阵痛的间隙,忍不住为此事深深忧虑。
    戚氏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她正在犹豫要不要出去见驾,就听得外头康平帝稚嫩却沉稳的声音响起:“诸位平身。朕只是来探望舅母的,各位不必拘礼,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务必保证舅母母子平安!”
    这是下圣旨了啊。
    众人一听,连忙应命起身,忙得脚不沾地。
    笑话,圣旨都下来了,她们敢抗旨不遵吗?
    除非是不要命了。
    戚氏闻言,长吐一口气,回头对舒予笑道:“听见了吗?圣上金口已开,你这一胎定会平安顺利的!”
    舒予点点头,眼中泪水盈盈。
    疼的。
    真的,她正在忧虑康平帝微服夜访韩家的事情会在朝堂上掀起多大风波,根本就没有想哭的,可谁知就在此时宫缩的阵痛突然袭来时,根本就容不得她做任何理智的抗争,身体就已经自动做出反应了。
    戚氏还以为舒予是被康平帝此举感动得热泪盈眶,点点头,一脸欣慰地喟叹道:“圣上待你赤诚,总算是没有辜负你当初的救护、养育之恩。你且安心分娩吧。”
    见戚氏误会了,舒予也没有开口解释,实在是疼得连喘口气都觉得费劲,让人半点说话的欲望都没有,只觉得痛感一阵又一阵地袭来,让人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更别说是下地了,然而却又非常地想要上厕所。
    舒予知道这些都是即将分娩的征兆,但是奈何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反应啊,她一遍又一遍地跟稳婆说,她想上厕所,谁知稳婆却安抚她说,让她尽管躺在床上解决,没关系的。
    舒予忍不住想骂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谁能够接受被这么多人围观,直接躺在床上解决生理问题呢?
    可是偏偏包括戚氏在的众人,甚至是知她甚多的柳妈,此时闻言都一脸赞同地点点头,帮着稳婆劝她好好地躺在床上,保存体力,一会儿等宫口全开时,好攒着力气生孩子。
    舒予一人势单力薄的,无奈只能“屈辱”从命。
    可事实证明,稳婆是对的。
    因为当她真的控制不住,自暴自弃地要在床上解决个人生理问题时,却发现根本就排泄不出任何东西来。
    舒予明白,孩子,马上就要等不及出生了!
    从她进产房到现在,才过去约莫一个时辰而已,大约是因为她体质极佳,又在临产之际运动呼吸得法,所以才能这么快就迎接肚子里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舒予在产房里不哭也不喊痛,只是顺着宫缩阵痛的规律,大口大口地呼气,以便宫口能顺利全开,肚子里那个着急的小生命能快一点来到这个世界。
    戚氏等人在一旁看得连连惊叹。
    她们自己生产过,知道生产时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有多么厉害,也见识过太多的妇人生产时不是疼得大哭就大喊狼狈难忍的情形,这么一比,舒予的沉稳和坚韧简直是太让人叹服敬佩了。
    戚氏赞叹道:“古有关公刮骨疗伤,今有弟妹含笑分娩,真是让人敬佩万分!”
    别说是头胎了,就是当初她二胎生韩芸时,也疼得哭湿了大半个枕头呢。
    舒予听罢哭笑不得,她可比不得关公那样的英雄人物,不用麻沸散,直接刮骨疗伤、谈笑下棋,她只不过运用合适的促产方法,帮助肚子里的孩子早一些来到这个世上罢了。
    只是眼下分娩在即,她疼得心口、胃里……到处都想要痉挛蜷缩的,也没有心情去应和或是反驳戚氏的话了,只能扯出一个比哭好看不了不少的笑,敷衍戚氏。
    大半个时辰之后,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舒予终于能长吐一口气了。
    “是位公子!”稳婆小心翼翼地捧起孩子,欢喜地冲舒予道喜:“恭喜二少夫人,贺喜二少夫人,母子平安!”
    像韩家这样的权贵世家,最是看重子嗣的传承、家族的绵延,而且眼前的这位二少夫人还是鼎鼎有名的清和郡夫人,名下甚至有封邑的,比许多宗室之人还有体面,不论是在韩家,还是在康平帝那里,都极有地位。
    不见她分娩连宫里的康平帝都惊动了,亲自带着太医过来了吗?
    眼下清和郡夫人母子平安,不论是韩家还是康平帝,肯定都少不了给她们一个大大的红封的!
    稳婆心里高兴地盘算着,一面手脚麻利地将刚出生的婴孩儿包好。
    然后就听得舒予一叠声地着急问道:“孩子健康吗?手指脚趾都全乎吗?还有……”
    急促的语气把稳婆都给问愣了。
    待回过神来之后,稳婆连忙笑着应道:“二少夫人尽管放心,小公子身体康健着呢!白白胖胖的,哭声也洪亮,将来定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也对,生个健康聪明的儿子,就能够在婆家彻底立住脚了,二少夫人的这种心思,她明白的!
    毕竟,再有郡夫人的封号,也改变不了她出身乡野的身份嘛。山间猎户的门楣,可比世代官宦的韩家低多了。
    稳婆自以为摸清楚了舒予的心思。
    

第432章 赏赐

  正接过襁褓里的孩子抱在怀里的戚氏,闻言也笑着安慰舒予道:“大侄子健康着呢!你别瞎担心,只管好好休息着!”
    舒予这才长舒一口气,整个人松懈下来。
    她不在乎生男生女,只希望孩子健康平安。
    这是普天下每一个做母亲的最为朴素的愿望。
    稳婆将孩子交给戚氏,便到院子里高声报喜去了。
    一直守在院子里的孟氏、韩彦和康平帝,以及中途赶回来的韩迁和韩端,闻言都忍不住长松一口气。
    “赏!”康平帝开心道,“每个人都重重有赏!”
    高公公早就备着呢,听得康平吩咐,立刻躬身应命,打赏去了。
    赏额,自然是格外地丰厚。
    这可把稳婆给高兴坏了。
    自然,如柳妈等人也是极为开怀的。
    先不管赏额几多,单是能被皇帝赏赐,就够她们说道荣耀一辈子的了!
    康平帝都赏赐了,作为主家的韩家自然也不能没有表示。
    孟氏招来红英,笑着吩咐道:“赏。”
    红英笑着应了,捧了装着赏银的托盘自去打赏。
    孟氏则忙着去产房去看望舒予和孩子去了。
    韩彦和康平帝也要跟着冲进去,却被孟氏和高公公给赶忙拦住了。
    “产房这会儿正污秽着呢,圣上怎么能进去?且等一等,等里头收拾妥当了,圣上再进去也不迟。”当着康平帝的面,孟氏也不好像单独对着韩彦似的打骂呵斥的,只能好言相劝道。
    怕韩彦犯浑,孟氏又多补了一句:“舒予现在还未收拾妥当,圣上这会儿进去,只怕她会不自在呢。”
    康平帝闻言犹豫地看向韩彦。
    韩彦想到舒予先前说的那句不想让他看到她狼狈的一面的话,只得按捺下来,急声催促孟氏道:“那母亲快些命人收拾妥当了!”
    那急切的语气弄得孟氏哭笑不得,只得连连点头应了,转身进了产房。
    进去之前,还不忘记给韩迁和韩端使眼色,让这两父子看着韩彦和康平帝一点,别让他们爷俩儿不管不顾地闯了进去。
    韩迁与韩端会意,无奈地笑着点了点头。
    按说,舒予分娩,他们两个是不适合守在清风院的,不过康平帝执意要在这里等待,他们作为臣子,自然也不好不在这里陪着。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产房内的血污才收拾干净。
    孟氏出来,笑着请康平帝进去。
    康平帝向孟氏微微颔首致谢,便急不可待地拔出冲进了产房,半点也不顾帝王的威仪。
    韩彦则紧挨着康平帝挤进了产房。
    爷俩儿那迫不及待的模样,看得孟氏哭笑不得。
    且说康平帝与韩彦一到产房,便直奔内室而去。
    舒予知晓这爷俩儿吵着要进来,便强撑着疲惫的身体,让柳妈帮自己简单地擦洗一下,束起头发,包了头巾,又换了身干净的衣裳,躺在换了全套的整洁暄软的被褥上,不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疲累憔悴,徒生担忧。
    康平帝和韩彦一路疾奔过来,见舒予一身整洁、笑盈盈地躺在床上看着他们,不由地心中一暖,加快了脚步。
    “舅母!”
    “你怎么样?”
    爷俩儿的关切疾呼同时响起,话刚落音,人也就冲到了床前。
    戚氏不想打扰他们一家人叙旧,冲康平帝行礼问安之后,便带着柳妈等人出去了,让他们一家三口,哦,不,现在是四口了,好好地说会儿话。
    “我好着呢,你们不用担心。”舒予笑道。
    倒也不全是安慰他们。
    她身体素质一向极好,孕期又保养锻炼得当,眼下虽然才刚刚分娩过,但是除了疲累一些,并无别的不适。
    虽是如此,但是看着舒予那微微苍白的脸色,韩彦和康平帝爷俩儿还是忍不住心疼担忧。
    “虽说是如此,你也得好好地休养一段时日。”韩彦抬手替舒予抿起鬓角的一丝碎发,心疼地道,“妇人产子,是件极耗气血的事情,需得用心调养。
    “否则,万一落下了病根,可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康平帝也紧跟着说道:“对对对!我已经吩咐下去了,让太医院将那些给产妇补气血的药材全部都给舅母送过来!一定会将舅母补养得跟早前毫无分别的!”
    十分地豪气。
    舒予感动之余,又不免哭笑不得,笑着劝说道:“太医院乃是我大周名医和药材的汇聚之地,经过历代积累,各种药材极为丰富。圣上要是把那些产妇补气血的药材全部都赏赐于我,只怕我得腾出整个清风院来装储呢!”
    韩彦也笑着劝道:“圣上厚爱,我们铭感五内,但是要赏赐也不能竭库而为呐!”
    别的不说,等将来康平帝娶后选妃充盈后宫,后妃们有些疾症,又该去哪里寻药材呢?普通的药材不担心,关键是那些珍稀难得、有市无价的药材。
    而且康平帝若真是如此大手笔地赏赐了舒予,只怕孙长玉等人风闻此事,又得上书弹劾、劝谏了。
    到时候,朝堂少不得又是一番动荡。
    康平帝不悦地小声嘟囔几句。
    他以为当了皇帝,就能把更多更好的东西给舒予了,没想到却反而比做山野顽童时更加不自由了。
    康平帝想说宫里没有产妇,用不着那些药材,但是也知道韩彦和舒予这么劝说也是为了自己好,遂不甘不愿地接受了,点头道:“好,那我一会儿就吩咐高公公,让他们择些珍稀的补气血的药材过来!”
    以韩家的权势,寻常的药材要弄来几车也不是问题。
    韩彦和舒予赞许地点点头。
    康平帝这才重新开心起来,凑上前去看正在舒予身边睡觉的小婴孩儿。
    刚刚出生的孩子,皮肤还微微泛着红色,带着一丝透明的亮,在羊水里泡过的头发服服帖帖地趴在头皮上,泛着水光,看起来并不十分好看。
    然而康平帝却稀罕得不得了,小心翼翼凑上前去,想伸手去摸摸他的脸颊,却又不敢,连忙又说回来,只敢在襁褓上抚摸。
    看得韩彦和舒予欣慰不已。
    在他们心里,康平帝就跟自己孩子别无二致。天底下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手足情深呢?
    一家四口围着小小的孩子,喁喁细语、浅浅欢笑,一室温暖。
    

第433章 夜宿

  当夜,康平帝留宿在韩府。
    接待圣驾,韩迁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吩咐孟氏去整治客房,要按照最高规格的来准备。
    谁知康平帝却摇头拒绝了,坚决要留在产房,与舒予和幼弟同宿。
    ——在舒予的坚持下,孟氏最终同意让她先试着母乳喂养一段时间,若是奶水不足或是精力不济,再让早就请来候着的奶妈哺乳照养孩子。
    韩迁原本不同意的,产房本就是清风院的东厢房临时而设,各种陈设就连清风院正房都比不上,又刚刚清理过血污,怎么能够接待圣驾呢?
    所以一再苦劝。
    但是不论韩迁等人如何劝说,康平帝都坚持自己的决定。
    最后还是韩彦笑着劝解韩迁道:“不过是留宿一夜而已,父亲何必如此争执?既然圣上喜欢,那就让他留在清风院好了!”
    说罢,又转头跟康平帝说道:“正好臣也好久没有考校圣上的功课了,晚上臣也留在东厢,一来照顾圣上起居,二来也能顺便考校圣上的功课,看圣上这一段时间以来,学问是否有所进益。”
    康平帝听到前半句还欢天喜地的,但是一听说韩彦晚上还要考校他的功课,那笑容顿时僵在脸上,瞬间又是一副愁眉苦脸的可怜模样。
    虽然他现在做了皇帝,韩彦待他多有尊重,但是一旦拿起戒尺,韩彦就立刻化身为过去那个三味书屋的夫子,待他这个学生是严厉非常。
    虽然很怕韩彦考校功课时自己答不上来会挨戒尺,但是一想到可以跟舒予和幼弟同宿,康平帝还是咬咬牙,下定决心,点头应道:“好!”
    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那副敢怒不敢言的小模样,看得韩迁等人忍不住会心一笑,欣慰又怅然。
    如果韩琬还在世的话,看到自己的孩子这般可爱机灵,肯定会开心欣慰的吧……
    韩彦当然不可能真的趁夜考校康平帝的功课。
    等到管事妇人吩咐另外搬了两张榻放在舒予旁边,又拿来新做的被褥铺上,整治一新后,韩彦便遣散了屋里伺候的人,一家四口躺在床上小声而开心地说笑聊天,直到不知何时沉沉睡去。
    夏季天亮得早,康平帝还要赶在早朝前回宫换上朝服冠冕,免得授人以柄,自然得起得更早。
    寅时一到,高公公便在门口恭请康平帝起身。
    早朝之事非同小可,韩彦心里也算着时辰呢,听得外头高公公恭请圣驾,便将还在沉沉睡着的康平帝直接用外袍裹好了抱出去,低声交代高公公道:“圣上年幼,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缺不得觉,回宫这一路上,公公万不可催他起身,只管让他再安睡片刻。”
    大约是闻到了让他安心信赖的气息,躺在韩彦怀里的康平帝迷迷糊糊地打着小呵欠,双手攀住韩彦的衣襟,竟然连眼睛都没有睁一下,就又沉沉地睡去了。
    高公公见状自然不敢再出生打扰,连忙躬身应诺。
    先帝故去,他作为伺候过先帝的老奴之所以能够顺利留在朝中,并且深得康平帝的信赖和倚重,除了先帝生前的安排之外,还要多亏了韩彦的举荐。
    高公公对此铭记在心。
    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他亲眼到康平帝待韩彦和舒予夫妻俩有多么地信任和倚赖,简直是将他们当着亲生父母一般孝敬爱戴,高公公自然更加不敢怠慢了。
    韩彦怕打扰康平帝安睡,干脆也不假他人之手,直接将康平帝一路抱上早就备好的马车,又一再交代王平小心护送,一直目送马车消失在巷口,这才转身回了清风院。
    这一番折腾下来,舒予早就醒来了,正好刚出生的孩子睡饱了醒来,这会儿正闹着要吃,舒予便干脆起身靠在床头,将孩子抱在怀里,喂他吃奶。
    虽然指导别人哺乳孩子的经验极为丰富,但是自己亲身喂养孩子还是头一遭,是以舒予的动作难免有些笨拙,生怕自己一个用力不稳,就伤到了怀里柔软又脆弱的孩子。
    韩彦进来时,正好看见舒予靠坐在床头喂孩子,便连忙坐了过去,将舒予滑落肩头的披帛往肩头拉了拉,心疼地说道:“小心着点儿。夜里风凉,可别冻着了。你现在可半点都经不得风。”
    披帛暖了肩头,温情暖了心里。
    舒予心里暖烘烘、甜滋滋的,抬头笑着应道:“门窗都关着呢,不妨事的。”
    况且韩彦进出都轻手轻脚的,就连帘子也不敢掀得太高、太快,免得带起的风吹到了她这个“弱不禁风”的产妇。
    “总归要小心一些的,月子里的事情可没有小事,现在不注意,万一要是落下了病根,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事情!”韩彦不以为然又心疼地劝说道。
    说罢,低头看着舒予怀里正大口大口地用力吸着母乳,却憋得小脸通红都没有满足的孩子,再看看舒予也微微皱眉,一副不适的模样,韩彦不免心疼,遂劝说舒予道:
    “母亲早就请了奶妈来府里候着,你若是奶水不足,不必非得亲自喂养。你看,圣上也不是你从小奶大的,可你不是一样地疼爱他,他不也一样地跟咱们亲近吗?”
    相处多年,要说舒予心里想什么,韩彦大多都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
    被韩彦说破想法,舒予不免有些脸红,倒不是羞窘的,而是觉得自己这样“自私”,有些对不住嗷嗷待哺的孩子。
    “再等一等吧。”舒予心中有些犹豫,低声叹道,“先前见那些妇人哺乳,也不是都一开始就很顺利的。奶水嘛,总是越吃越多的!”
    前世做育儿师时,她见过太多产妇强忍着疼痛哺乳孩子,又不断地进补下奶的汤汤水水,最终母乳丰沛,将孩子养得白白胖胖的例子了。
    如今要她不试一试就放弃,她总觉得不甘心。
    韩彦知晓舒予一向有主意,只要是她决定的事情,除非是后来证明是错误的,否则她极少动摇。
    譬如,在义无返顾地嫁给他这件事情上。
    

第434章 融融

  想到过去的风风雨雨、蜜意柔情,韩彦神情不免又温柔了几分,遂款款劝道:“既然如此,那就再等两天看看吧。若是奶水还是不足,你就不要再如此辛苦了,还是把孩子交给奶妈来喂养照料吧。
    “况且白日历也就算了,夜里孩子也得吃上几回,这样你岂不是没有休息的工夫了?夜里睡不好,时间久了,再好的身体也会被拖垮的。”
    舒予知晓韩彦生长在这个时代的富贵之家,早就习惯了孩子生下来之后就直接交给奶妈喂养这样的事情,遂也不再跟他多辩争,只是笑着点点头,柔声应道:“我知道了。”
    私心里,她对于奶妈这类职业人是比较排斥的,单是想一想自己千辛万苦生下来的粉嫩嫩的孩子被别的女人抱在怀里,吃她的奶水,她就觉得跟原本属于自己的稀世珍宝被人抢了去似的,心里空落落的,酸楚不已。
    或许,隐约还有些愤怒。
    这样的心情,她不说,韩彦多少也能猜到一些,所以在孟氏要请奶妈入住清风院喂养孩子时,他还帮着舒予劝说她暂时放弃了这个主意。
    “孩子才刚刚生下来而已,只知道睡觉,也不确定舒予就没有母乳亲自喂养他啊。”韩彦得知舒予有意自己喂养孩子,就率先开口劝服孟氏道,“再说了,圣上当初就是舒予亲自照养出来的,品行才学无一出众优秀,母亲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样反驳母亲的话,由他这个儿子来说,当然要比让舒予这个做儿媳的开口更加合适。
    孟氏原本还有些犹豫,在听到韩彦提起康平帝之后,就暂时打消了请奶妈喂养小孙子的念头。
    或许这么说有些大逆不道,但是作为长辈,谁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孙比之帝王也毫不逊色呢?
    都说谁养大的孩子就像谁,那,暂时还是不要将自己小孙子送给那些徒有奶水的奶妈喂养好了,免得跟她们一样“胸大无脑”。
    ……
    韩彦和舒予夫妻两个依靠在一起,抱着怀里这个新出生的小生命,喁喁私语,一片温馨。
    躺在舒予怀里的孩子,纯稚可爱,吃了半天奶水,也不知是饱了还是累了,渐渐地松开嘴巴,天天睡去。
    屋外,夜朗天晴,星月皎洁。
    ……
    第二天一大早,孟氏和戚氏婆媳俩就相携来了清风院,直奔东厢而去。
    见舒予要起身与她们招呼,孟氏赶紧拦住她,笑道:“你只管好生歇着!圣上寅时离府回宫,这一番折腾,只怕你也没有睡好觉。更别提还有个小的闹腾你了!”
    说到小孙子,孟氏脸上笑容更盛,连忙问道:“孩子呢?还睡着吗?”
    舒予转头看了看躺在里侧的正闭着眼睛恬睡的孩子,回头笑应道:“夜里闹了几次,这会儿大约是困了,正睡得香呢!”
    戚氏闻言遂笑道:“夜里孩子若是哭闹,除却是饿,其他的你一律交给丫鬟婆子去做。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好身体!”
    孟氏闻言连连点头,笑道:“这个你大嫂最有经验,你可得好好地跟她讨教讨教!”
    舒予深以为然。
    戚氏生了韩恪与韩芸一双儿女,身材却依旧窈窕曼丽,脸上也看不出多少岁月的痕迹,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广,平添了几分成熟女子的韵味,十分耐看动人。
    她见过韩端的那两个妾室,倒也颇有姿色,年轻的那个甚至还长得颇为艳丽,单看很是引人注意。但是往戚氏这个主母面前一站,便瞬间被比成了一朵凄苦的小花,除却长相,半点韵味也无。
    譬如雉鸡之于天鹅。
    戚氏闻言却笑着不依,上前凑趣道:“母亲这话月娘可不敢当。当初月娘刚嫁入府中,什么都不懂,还不都多赖母亲不厌其烦、悉心教导?
    “这要说请教啊,万事哪里有请教母亲最为恰切?”
    说罢,还拉着舒予一起凑趣道:“弟妹,往后咱们可都得跟母亲多学习请教呢!”
    舒予笑着点头应和:“正是,正是!”
    孟氏闻言笑得不行,指着戚氏笑骂道:“偏你生得一张巧嘴,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少!”
    又回头瞪舒予道:“你如今也跟着她学坏了,连母亲都敢打趣了!”
    戚氏和舒予连连笑称“不敢”。
    一屋子的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