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色娇宠-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丁霖的脸色顿时变得沉重了一些,摸不透这个人什么想法。
而他们经过的茶楼楼上,有一个人比他们的脸色还要沉重,那就是桃枝。眼看着他们好像就要往风味楼的方向而去,桃枝一直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千万别去风味楼,千万别去风味楼……然而他们两个人,还真的在风味楼前停下了马。
第131章
蔺绍安听过风味楼; 风味楼平时除了给客官们打尖用; 还是一个汇聚京中名厨,能做出美味佳肴的酒楼。听说里面的一些名厨,还是从外省过来的; 一些菜品都是只在风味楼能吃到; 其他酒家根本尝不到。他也不是一个贪吃之辈,只是姚丁霖都主动登门拜访了,给了侯府管事一个邀帖,约他今日出来,说有事相商; 正好他也想再会会这个兵部尚书家的嫡长子; 听说他的父亲姚宗平已经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 竟然和表妹那边有关。
既然姚丁霖说已经在风味楼里订好了包间,倒也是一个好机会; 哪有不来的道理。
兵部尚书有意要笼络两个侯府; 但近水楼台先得月,显然姚宗平从两广任职回来以后,和定南侯府那边走得更近一些。但毕竟; 将来姚丁霖若当真娶了顾云芝为妻,他们两个也算是“亲上加亲”了一回。
蔺绍安和姚丁霖打马慢慢地从人群中经过,眼看快到了风味楼前,他干脆翻身下马; 牵住缰绳选择慢悠悠地往前行。
姚丁霖见他如此; 也依他情形效仿之。路上有些妇人打扮的女子; 瞧见他们的好模样,都不禁多看了两眼。
还有一些一看便知道尚未嫁做人妇的女子,见到他们时那脸带笑意,也笑得快和花枝一样。
蔺绍安每出门一回,已经习惯了这些女子的目光。在边关时,倒是没这么多模样较好的女子,那边气候条件有些差,经年累月会有风沙吹过,人的皮肤会因这些风沙而干裂。他没什么,也是运气好,似乎适应得很好,就是苦了一些士兵。为了打仗时心无旁贷,他的父亲蔺侦仲特地下达了一个命令,任何将士都不许与当地的居民有暗生情愫的情况发生,若有发现,当务之急就是斩。
这个命令颁布下来之后,当真没有人敢越了规矩。当然蔺绍安也对那些女子无甚兴趣,哪怕如今走在路上,有些年轻貌美的姑娘看到他时,会娇羞一笑,他都不为所动。
反而是姚丁霖,随着他父亲说要去顾府上门提亲的事越来越近,他叛逆的心情也越来越强烈。今日本想邀约侯府小世子去勾栏院里面歇一脚,又怕蔺绍安不同意,最后还是中规中矩地选择了风味楼这边。只是吃菜喝酒,好像又有点无聊,他们刚刚从桥上打马经过,河道边停留了许多画舫,里面坐着一些个正在弹奏琵琶的名伶,那声音实在是好听。
姚丁霖还在想,要不要派个酒楼的伙计,去把画舫里面的姑娘们请过来助助兴,看到蔺绍安对路边那些经过的如花似玉的姑娘都无甚兴致的,就想到他可能真的对顾府的那个小表妹有兴趣,这心里头暂时也只能装得下顾府小表妹一个人。听说之前苏英带着神机营的士兵去顾府里面闹事,就是为了看看这位顾府小表妹长得什么模样,何德何能让侯府的小世子非他不要,那日似乎当真是见到对方的容颜了,只是长得什么模样,不得而知。
京中许多世家的阔太太们,都喜欢带着自家的千金小姐多多去茶社小聚,或是打打牌九,相约一起看戏,也是为了世家之间更好地相融,顺便能知道哪个世家中有适龄的公子或是小姐,正好可以看准时机,谋个八字,凑个对什么的。
顾府立足京中也已百年之久,从顾府的老太爷开始飞黄腾达起来,受到皇帝的器重,虽然如今顾府里的两位爷不如原先的老太爷那么风光了,但是他们的年纪还不大,也都才四十多岁左右,谁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将来顾府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起码皇帝暂时不会动顾府里面的人吧。顾大爷如今是大理寺丞,二爷又曾经是隆宝帝的侍读,姚丁霖始终想不明白的是,他们家按说也是一个厉害的世家,为何从来没有听闻哪家的世家太太见过顾府的这位二小姐?
好像对外一致的说辞是,顾府二小姐从小体弱多病,好容易养到至今这么大,历经了千辛万苦,自然在小时候,没有那么多机会示人。
姚丁霖有点可惜,真想见见顾府的这位小表妹,大概是受到蔺绍安的影响,他在心中也喜欢称呼她为“小表妹”了。
本来他爹要给他向顾府提亲,他可以找顾府的嫡出的小姐做新娘子,也就是这位小表妹,如今却又不能够了。他幽幽地叹了口气。
转脸看向蔺绍安,蔺绍安正在把马交给风味楼的伙计,才回过身来也看他,示意他也把牵着的马交出去。
姚丁霖走上前两步,把手里的缰绳递给那个小伙计。
掌柜的突然出来亲自迎接他们,其中一个人,也就是蔺绍安,他没见过。看公子穿着华贵,仪表不凡,相貌也是人中龙凤的那种,便知道他非普通人。另外一个人他化成灰都认识,目前风头正盛的,兵部尚书家的公子。这姚大少爷经常来他们风味楼里吃饭,早就熟悉了。前两日就派了人过来,说要订一间最上等的雅间,把酒楼内最好的美味佳肴全部招待出来,他要宴请一位贵客。
想必姚丁霖口中的贵客,说的就是眼前这位仪表不凡的贵公子了吧。
掌柜的有请他们二人入内,低头哈腰地摆了一个“请”的手势。
因为蔺绍安才回京中,对这些酒楼客栈并不熟悉,由伙计带路,姚丁霖走在他的前头,两个人一起上到二楼。
风味楼里其中的一个伙计已经收拾好一间雅室出来,门大开着,正在抹桌子。蔺绍安才踏入二楼的地板时,看到那间屋子里一应俱全,有桌椅,有茶几,有临窗而设的装点用的盆景,还有罗汉床等等等等。
难怪姚丁霖喜欢来这种地方,蔺绍安面上提唇笑了一下,怕是他时常会带一些名伶过来听听小曲,甚至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伙计抹好了桌子,张罗着要请他们入内,蔺绍安和姚丁霖正好经过一间屋子,应是客房,里面出来一个人,做书童的打扮,手上端了一个铜盆,里面装了水。看面目表情,好像还有点纳闷,蔺绍安本是想从他的身边经过,谁料到透过打开的门缝看到了里面正坐着喝茶的一个人。
丁一原本想帮忙自家的公子,替顾云瑶把她脸上的那些灰尘都抹了,谁知“他”本人好像很抗拒的模样,丁一也不知道这个小哑巴到底抗拒什么事情,再三劝说下,“他”还是只会摇头。丁一在谢钰的吩咐下,也只好作罢。
正好屋内的茶水都喝完了,他想找一个伙计新添一壶茶过来,端着铜盆就打开门要走出来。巧的是,这边有伙计领着两位穿着华贵的公子过来了,他也不认识这二位贵公子,只对伙计说了一声:“小伙计,麻烦你和掌柜的说一声,咱们天字一号房的茶水没有了,去添一壶茶来,再上几碟下酒小菜,弄坛好的女儿酿过来。等一等再烧几道好的菜过来,炸花生米,猪耳朵边这些都要,别忘了,钱就算在我们的房钱里,待会儿我就下楼去结……”
话还没说完,本来只是从他们门口匆匆路过的两位公子中的其中之一,忽然走到了他的面前。
丁一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只被他俊美的容颜晃得一个闪神,从来没见过一个男人好看得像个女人一样,他心里一惊,视线又落到蔺绍安的身上,发现他虽是精瘦,和房里的纪公子差不多,身形很好,应是练家子。
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他还是眉清目秀,却不让人觉得他阴柔。
跟在他身后的那位公子,明显年纪稍小一些,穿着也一样华贵,长相还有气场,却远远不及前一个年长些的。
“景善,没想到你在这里。”
熟悉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顾云瑶顿然僵坐了片刻,有些诧异,也更加的如坐针毡。
表哥他……怎么也来了?
第132章
顾云瑶猛地吸了一口气; 在桌子底下伸了伸腿脚; 还是打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若说纪凉州还没认出她来,表哥就不可能那么傻,一眼看不出她是谁来。
他们四个人莫名聚在一起; 感觉可以凑够一桌牌九了。
顾云瑶都没在意表哥带来的人是谁; 趁蔺绍安向纪凉州问候的时候,她执起笔,往墨汁里润了润,刷刷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改日再会”。
被蔺绍安吸引的谢钰,还没注意她在纸上写了什么; 等注意到的时候; 顾云瑶已经站起身; 埋着头,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去了。
丁一还有点纳闷; 看着“他”突然离开的背影; 有些为自家的公子鸣不平:“他这小哑巴,怎么好生生地要走了,真是没礼貌。”
“丁一……”谢钰略略蹙了眉; 让他少说两句,随即笑了笑,把这墨迹未干的笔墨叫他瞧瞧。
丁一看到上面的四个字,更是纳闷:“要走就走吧; 走得这么匆忙做什么?”
蔺绍安没能看到先行出门的小厮的脸; 大概是自己的唐突认人之举吓着那少年了; 颇有礼地和众位致歉道:“方才在下是瞧见友人了,一时有些激动,估计是吓着那位小兄弟了,扰了众位的雅兴,蔺某很是歉意。”
丁一笑说道:“这位公子言重了,那小哑巴啊,性情古怪得很,我家公子都说要收留他了,他每回都这样,来得匆忙,去得也匆忙,叫人当真想不明白他脑袋里究竟想了什么。”
“丁一。”这回语气稍微沉了一些,怕是他们家公子不高兴了,丁一只好“哦”了一声闭嘴。
听到丁一这么说,蔺绍安有点好奇了,正好谢钰的手里还抓着离开的小厮留下的笔迹,他随便看了一眼,这一看,竟是叫他恍惚了片刻。
顾云瑶曾经给他寄过信,从小到大历时五年两百多封信,现如今在他的手中,那笔迹就算如何故意变换,有些撇捺间的小小习惯,可能本人都没注意到,蔺绍安却是记住了。
刚才的人……
他猛然转脸看向纪凉州。纪凉州已经搁下茶盏,定定地看着他,眼里无波无澜的,仿若方才什么事都没有,只问候他道:“承明兄。”
……
桃枝接到顾云瑶的时候,感觉她家姐儿历经了艰难险阻才能顺利逃脱。两个人一起打道重回顾府,不管是其他伺候她的丫头,还是顾老太太那边,都没发现她在晌午之后就偷偷溜了出去。
经过忐忑的一天结束以后,一连过了好几日,已是十月下旬,天气越来越冷,顾老太太的屋子里都已经开始点炭盆子了,薛妈妈同样得到老太太的授意,问她要不要也先用上银丝炭,顾云瑶想了想,觉得自己的身子还没那么娇弱,便说再缓个几天才用。
前世的时候因为顾府受难,去了地方之后,顾云瑶养成了喜好跟着百姓们一起种田得到收成的性情,如今倒是拘在这深闺大院子里面,只能在后院的一个地方开发出一小块田地来,虽然有点遗憾,但什么也比不上一家人康康健健的好。正好小佛堂院子中央的银杏古树十月中结了果子,看到祖母在里头敲木鱼念经文,她拿着一根长竹竿正在把银杏果子都给抖下来。桃枝和夏柳两个人各自兜了一个小篮子,站在她旁边一脸担心地问:“姐儿,这活还是我们来吧,这银杏果弄不好,碰着了,会烂手烂脸的。”
“没事,我小心一些就行。”比经验,她可是比她们两个人都要厉害。毕竟是她的贴身大丫头,农活什么的,她们打小没干过。
顾老太太念完了经,走出来,看到她们几个的小篮子里面都抖落了不少银杏果,就是一声叹息:“你呀,孝敬给佛祖的东西你都要拿。”
银杏树种在小佛堂的院子里,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按照道理来说,都应该是佛祖的。顾云瑶听到顾老太太这么说,双手合十,闭着眼睛,对着供奉释迦牟尼佛身像的方向,敬拜了一下:“对不起啊,佛祖大人,求您原谅一下,您在天有灵,救人救世救难,胜造七级浮屠,这果子若是落在地上,那就是无用武之地,枉它们长了这么多时候,岂不可惜?”
头上忽然被人敲了一记,顾云瑶才睁开眼睛,是顾老太太敲她。瞧她这嘴巴能说的,顾老太太没再说什么,包括果子的事情,几个人一起欢欢喜喜拿回文舒斋了。
刚抖下的银杏果并不能吃,交给后厨那边去解决了,得先用水泡一段时日,等到泡到快烂了为止,把外面的皮剥掉只留核,就是能吃的部分,到时候还得晒。
顾云瑶交代完后厨那边如何做之后,晚点去顾老太太那里想陪陪她,这几日也派人去侯府那边问明了情况,听说蔺老太太的身子越来越好,她也就安心了一些,毕竟表哥在京城,没什么比孙儿陪在身边,令蔺老太太更开心的事了。
随着一天天的变化,顾云瑶的个头也渐渐抽高一些,去到顾老太太的安喜堂时,看到许久未见的大房的两位哥哥,还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不仅是她长高了,两位大房的哥哥的身量,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
顾云瑶虽然也长高了一些,只能堪堪顶到两位大房哥哥的下巴处,若是纪凉州的话,可能只抵在他的胸膛。
顾钧书和顾钧祁是孪生兄弟,小时候调皮起来会互换身份,肖氏有时候都分不出两个孩子谁是谁。只有顾云瑶能分得出来,因为一个人的眼神骗不了任何人,相比较之下,身为弟弟的顾钧祁要沉稳淡然得多,顾钧书的性情则不知道像谁,从小就调皮捣蛋,但随着年纪增长,也能明白事理了。
看到二房的这位妹妹过来,几个孩子欢聚一堂,顾钧书颇有些高兴。
正好门外又跨进来一个人,是惠姨娘所出的孩子顾钧文。
文哥儿如今也已经长高了,他现在在家塾里进学,很用功,二房里面唯他一个儿子,前几年被顾德珉交代,抱到赵姨娘屋子里去养了。他想受二房,甚至受整个顾家,受顾老太太的喜欢,就必须要想办法出人头地。如今顾德珉没有续弦的打算,谁知道往后会不会有这个想法,他年纪也没那么老,又是个出自书香门第之家的京官,家世普通一些的女子,能够娶进门。
偏偏文哥儿是庶出子,只能在读书上面用点心。顾云瑶对这个弟弟谈不上喜欢,不仅因为他是惠姨娘的儿子,还因为小时候他胡闹,抢顾钧书的毛笔,抢到最后害得自己落水了,也害得顾钧书挨了板子。
拉着惠姨娘一起挨板子,才能显得公平。但这件事情本不该赖顾钧书,顾钧书当年有句话说得很好,那毛笔是蔺绍安送给他的礼物,他凭什么要让。因为前世的许多事情,顾云瑶也认为,自己的东西便是自己的,因为文哥儿是府内年纪最小的公子哥儿,是她的弟弟,就应该让?
他们几个公子哥早上没能来请安,此刻也算是补上了。顾老太太命人给他们上了茶,因为顾云瑶喜欢喝碧螺春,所以她叫人给上的茶也是碧螺春。
茶水在唇齿间留香,顾云瑶轻轻滑着盖子抿了几口。耳边听着顾钧祁在汇报近段时日他去面见的一些京中的老师,还有肖氏曾经提过的锦绣坊娘子的在中书科做中书舍人的儿子,谈及了对明年春闱的展望。
顾老太太听着直点头,微微一笑地看着他,觉得这个孩子越来越有出息了。
顾钧书这边没什么好汇报的,只能说如今是秀才身份,下回会好好努力,去考个举人回来。
顾云瑶其实已经挺意外了,他能考个秀才回来什么的,凡事要和弟弟顾钧祁去比较,还得承认自己的才华和学识确实不如弟弟,对他来说确实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为了心无旁骛地参加科考,大伯母那边上次听了她的话,把他们的婚事都给退后了,还好大房的两位哥哥,没人去怨她。甚至顾钧祁还有点感谢她。
轮到顾钧文说话了,那张酷似顾德珉的脸,叫顾云瑶看到他的时候,心里有一种异样的难以言说的滋味。
顾钧文慢条斯理地道:“祖母,我向来敬重二哥,他才华横溢,非比寻常,明年春闱定能高中,所以孙儿也一直以二哥为榜样,望有朝一日能有他这番作为。不过孙儿也明白一点,若是二哥明年高中了,没准在京中当职……”
顾云瑶听到这段话以后,就觉得不太对劲。看着他的脸,发现顾钧祁也正在看向他。
果然连二哥也意识到他的话里有话了吗?
顾钧文继续道:“当年父亲和伯父二人能同时留在京中为官,实属蒙受圣上鸿恩,但若是将来,我与二哥两人,势必只能一人留在京中为官。每每想到这里,科考之事,我便不敢拼尽全力了。”
顾云瑶一听,就皱起了眉头。这句话的意思是,二哥往后就算是有出色的成绩,那也是因为他这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让了步?
第133章
大孟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延续了百年; 从建国之初; 便沿用前朝的科举制度,加以改良,成为如今大孟朝特有的制度。关于京中为官这件事; 顾钧文其实说到了点上; 为了防止一些世族大家独揽政权,也为了防止朝中为官者都出自一个家庭的成员,大孟朝特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家中已经有在京中做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家族的其他成员就应该避嫌; 做不了比正五品还要高的官员。
有的人甚至还会因为这点; 而被发配到地方上去做官员。
还有科考的问题; 比如原来惠姨娘的父亲林泰,在身为内阁首辅期间; 他的大儿子林政以及另一个已经死去的小儿子; 为了避嫌,防止有人说他们因为父亲的权力,而顺利高中得到官职; 就不能轻而易举参加科考了,也只能等到林泰致仕回家,才能去参加科考。
不过没能等到林泰致仕,他就已经被皇帝剥夺了权力; 京中为官的人; 甚至是吃一口皇粮饭的人; 哪一个不是在刀口浪尖上生活?所谓伴君如伴虎,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顾云瑶是没想到,在赵姨娘身边生活这么久的顾钧文,还能自视甚高成这样,说出这么一番不堪入耳的话来。
毕竟是顾德珉的姨娘,顾云瑶平日也见过那位赵姨娘,性情沉稳,有礼有节,当初做她爹的姨娘时,就是个良家女的出生,但很难看出她只是平民人家出生的女子。
这些话,也不知道是谁教会顾钧文说的。
也有可能他的想法就是这样,有点目中无人,有点自以为是。
往常别人可以念在顾钧文年纪小,或许为他说些什么,譬如小孩子嘛,童言无忌,不知天高地厚也很正常。可他如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被人抱在怀中,说话还有点撸不直舌头的孩子。
顾钧书的反应有点迟钝,也听出这个三弟在讽刺他二弟,脸色一红,开口就道:“你说什么……”被在旁边的顾钧祁拦住了。
摇摇头,顾钧祁让他不要多说。
顾钧书皱着眉,他的脾气一直都很暴躁,听不得别人说他,还有说他身边的人半句不好,看到顾钧祁是这么一个态度,他想不明白自家的弟弟为什么一点都不生气。而他却是皇帝不急急太监,顿时连顾钧祁也想跟着一起教训了:“你为什么又要拦住我?!”
顾云瑶知道顾钧祁为什么要拦住他,如今他们几个人都在祖母这边,祖母还没开口说什么话,几个孩子若是因为一个点而产生了争执,让顾老太太作何想法?还有不管顾钧文说话如何难听,如何话中有话,他毕竟年龄小,作为三弟的身份摆在那里,顾钧祁若是主动开口与他引发争执,传到其他人耳朵里会如何想?这大房这边仗着是长兄之类的身份,专欺负起二房年龄小的弟弟来。
事情的原由其他人瞧不清楚,文哥儿说的话也要仔细想明白才能理解。
主要是顾德珉没有其他的儿子,他如何疼爱这个唯一的儿子,下人们都长着眼睛看着。
顾云瑶搁下茶盏,正好茶水有点凉了,她的指尖还热着,微微一笑说道:“三弟弟都能预料到将来之事吗?”
顾钧文看向她,心头瞬间涌起一股难受的滋味,儿时他就是怕她,他还记得当初她从侯府里回来时,冷着一双能凉透人心的眼,咄咄逼人地看着他时,他当时就被她的眼神吓得噤若寒蝉。
顾云瑶明白,东厂还有锦衣卫他们审讯犯人时,会提前用杀威棍灭灭对方的威风,就是唬也要唬住对方。眼下她就是想要唬唬文哥儿,逼视着他,叫他的双眼都不敢移开她的视线。
顾云瑶笑道:“三弟怎么不说话了?”
不是不说话,是根本说不出话。
顾钧文被冷汗浸透了一身,稳了稳心神说道:“二姐您多虑了,我方才所言,只是惋惜日后不能与二哥同朝为官。”
真的会说。
顾云瑶的面容早就换了一副神态,原本嘴角是勾出了一丝笑,可此刻众人齐刷刷看过去,只觉得她的笑容里,真的有种能凉透人心的力量。
顾钧书几乎是两眼放光地看着他的这个二妹妹,顾钧祁就不说什么了,嘴角轻轻地一翘,也是暗自带了赞赏的心情看向她。
顾云瑶眼里目前只顾着看顾钧文,倒是没在意大房两位哥哥的眼神,还有顾老太太那边的情形。她笑说道:“三弟你现在还这么小,不说春闱,你连秀才都还没去考,连童生都不是,这三年复三年,每三年才有一次科考,考不中,落榜的人那是大有人在。我比较赞赏你说二哥是非比寻常、才华横溢的人物,你说的很对,二哥他在你这般大的时候,都已经考中秀才了,你连童生都还没考到,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好好读书,加紧用功,先把童生考到再说。”
顾钧文被说得脸色一燥,暗自咬了咬牙。
顾云瑶话还没说完呢,继续道:“科考的事,谁也说不准,没准三弟你一辈子都只能做一名童生,那也不打紧,这世间上,年过七旬的长者一辈子只考到童生也是很寻常不过的事,毕竟除了有才华以外,文章写的好以外,还得看主考官欣赏不欣赏你所写的文章。若是不欣赏,写得再好,也只会被变作废纸一张,无人问津。”
“二姐你!”顾钧文双眼睁圆了看着她,还想叫顾老太太帮忙说几句话。但是他可忘了,整个顾府上下,谁人都知道,在这一辈里顾老太太最喜欢的便是顾云瑶了,连大房的两个嫡孙都不如她受宠爱。
顾老太太手缠着佛珠,拿顾云瑶这有时候伶牙俐齿的模样没任何办法,出言制止他们几个小辈继续争吵:“好了,今日我已经听完你们几个人近日的状况,钧祁钧文两个人,功课都做得不错。钧书还要再多加努力,切勿玩物丧志。”
居然被单独拉出来教育,顾钧书也是无奈,本来应该没他什么事,结果怎么成他背了锅?
他唉声叹气了一下。
顾钧文人不傻,很快想明白顾老太太严重偏心顾云瑶,这件事上若多说下去,便会成了他的错。
他弓着身,给老太太弯腰一礼,在顾云瑶身上吃了亏,却也不能再说什么。
顾府的下人们都知道,五年前顾云瑶一个人力战惠姨娘和顾云芝母女两个人,靠的就是这张嘴。还有从惠姨娘那里学来的“善解人意”,动不动就哭得梨花带雨。
顾钧文先行退了下去。
顾钧书和顾钧祁还想留下来和她说会儿话,尤其是顾钧书,打小就很钦佩这个能扮猪吃老虎的二妹妹,甚至是很喜欢。
顾老太太因有话要单独和顾云瑶说,就让两个孙儿也先下去。顾钧书和顾钧祁两个人这才没留。
顾云瑶走到顾老太太的身边,她拉着她的手让她坐下。顾云瑶在顾老太太的身边坐了下来。
顾老太太叹了口气,看着她精致的五官,想到再有两三年她就要及笄了,及笄礼其实她一早就为她准备好了,真正让顾老太太担心的是,顾云瑶将来的终生大事。
顾老太太捉起她的手腕,在她的手心里,很细弱无骨,她这么娇小,顾老太太真怕她日后会吃亏。
“你表哥那边的事,已经解决了吗?”
说来残酷,又不得不说。
顾云瑶抿了唇,压下心中的苦涩,道:“祖母放心,表哥那边,我早已与他说过了。”无论蔺绍安有没有听进去,她与他之间,确实不大可能了。
顾老太太知道现在说这个话为时过早,也有点残忍,但确实因为肖氏曾经提及过的齐国公家,她有做这方面的考虑:“早前,齐国公家有派人过来请我去德昆茶社吃茶看戏,在下月十五。除了我们顾家,还有其他几家的太太。你爹本欲想让我把芝姐儿带过去,说她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见见世面。但我想带你去。”
下月十五也就是十一月三日,过后不久就是立冬了,顾云瑶听后立即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她爹如今很少关照惠姨娘和顾云芝母女二人,却也愁顾云芝的婚事。女大当嫁,再这么下去,顾德珉也怕别人笑话他家有个嫁不出去的女儿,所以才跑来求顾老太太想想办法,京中女客间的来往,也只能由正经出生的太太带着。大房那边……伯母肖氏肯定不会帮这个忙,肖氏和惠姨娘之间一直有私人恩怨,要带也只会带顾云瑶。
二房没有可以出面的太太,现在能指靠的唯有顾老太太本人。
顾老太太想问她的想法,顾云瑶不觉想到前世的时候,顾云芝和那个齐国公的三公子詹子骥之间,闹出私奔的丑事,害得她丢尽颜面。往常觉得詹子骥想都别想进顾府这个门,如今却又多了一个主意。
詹子骥还是别想进顾府这个门,但也不能那么简单地就放过他。
顾云瑶同意道:“祖母,就依您的,下月十五去茶社看戏。”她顿了顿,缓缓地说道,“不过云瑶有个小小的不情之请,能不能把芝儿姐姐也给带着?”
第134章
离下个月十五还有好一段日子; 顾云瑶总想着; 要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安排他们两个人的见面,前世的时候詹子骥和顾云芝如何暗通款曲上的,她还不得而知; 单从往常顾云芝瞧见蔺绍安还有纪凉州的模样; 大致也能想个明白。顾云芝太想为自己攀一个高枝了,任何手段她可能都会动用。既然前世他们两个能够相互喜欢上,那今生应该与前世也不会相差太大吧。
到底有情人还能不能终成眷属,顾云瑶其实还是挺想看看的。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想办法把簪子拿回来。
桃枝一听到她家姐儿又想去那个什么风味楼; 摇头如拨浪鼓:“姐儿; 上次您还觉得那里不够热闹吗?您一个女儿身; 突然穿了男人的衣服在外走动,若是被其他人发现; 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还有她要见的那个谢家公子; 桃枝根本不了解谢家公子的品行如何,无论顾云瑶如何想与谢钰说好话说美话,在她看来; 姐儿不会是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