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宠替嫁太子妃-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还要给凰公主留脸面——凭凰公主也配?太子认为她是不配的,所以凰公主就倒霉了。
“我们是带着魏国的好意而来……”凰公主的脸已经煞白,但还是不知错,依然抢在冯大人前面开口。
太子盯着她的眼睛打断了她:“三千里国土是不是?你认为凭我们大梁的铁骑,夺不来那三千里的疆土?!”
“我们大梁不接受威逼,不过利诱倒是可以的。”太子说话的时候脸一点也不红——那意思就是,只给好处少提条件的话还可以谈。
“如果相逼,孤不介意亲带铁骑踏平三千里疆土,直捣你魏国京城,相信到时候那冶铁的秘术也能手到擒来。”
他冷酷的看着凰:“记住,你们是来求人的,就要有点求人的觉悟。不是我们大梁求你们,是你们在求我们,还要相威胁?你是不是把我们的礼遇当作了我们的软弱!”
“大梁国的太子妃是谁,自然是大梁国太子做主;大梁国将来的太子是谁,当然要由大梁国来做主。你,听清楚了?”
冯大人感觉自己只是眨了一下眼睛,然后事情就如脱疆的野马般不受控制,由一件好事转变成了坏事。
“陛下!”他马上跪倒在地上,对着皇帝连连叩了几个响头:“您明鉴,我们魏国没有其它的意思,只是想要借大梁国之力助我们十一殿下登基而已。”
沈小小眨了一下眼睛:“你们,要我们大梁国出多少兵马压阵?”
冯大人看看紧闭双唇的皇帝,真想把自家公主丢出去算了,可是烂摊子他当然要收拾:“最好要有五十万,最少也不能少于二十万。”
这个数字是他们在魏国商量好的,太多怕到时候大梁国持兵自重,真的威胁到魏国君臣的安全。
太少,又怕那些已经成年的皇子们不怕,怎么也要让大梁的兵马加上支持十一殿下——也就是皇帝能相信的兵马,多过其余皇子们能指挥动的兵马。
沈小小眨了一下眼睛:“借兵,你们就付出三千里的土地?这算盘真打的太响了。”
“三千里的土地是什么样的?可肥沃,有多少民众?一年能有多少所出?”她学过的东西杂着呢,虽然官面上的东西不懂,可是民生她懂啊。
冯大人抿了一下嘴唇没有说话。
魏和梁好好坏坏多少年了,两国交接的地方贫脊的很: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连年的战祸,更多的原因就是两国交界的地方没有多少水源。
那三千里土地上几乎可以说没有人烟,又何来什么一年的所出之说。但是,他们魏国赌的就是梁国皇帝和大臣们的虚荣心。
明知道那三千里土地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因为那是魏国的,所以他们君臣为了名也会想要拿走。
太子淡淡的道:“就是一大片的荒地,没有人烟也不利于耕种。”
“哦。冯大人,我们大梁国的男儿们,可都是喝酒吃肉的汉子,那一身的力气可不是喝风长出来的。”沈小小很认真:“我们皇上可是用真金白银养出来的精兵啊。”
“那点荒地就算是我们皇上答应帮你们的礼物吧,可是答应归答应,真要出兵,没有金银粮草可不成。”
她眨了一下眼睛:“今天我们大梁南边春旱,北边呢夏涝,所以,嗯,要帮你们出兵,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粮草。”
“将士们为魏国做事,这兵饷是不是也应该由魏国来出?”她看着冯大人:“你们真有诚意的话,这些刚刚应该和皇上谈好了吧?”
皇帝淡淡的开口:“太子妃你坐下说话,身子不好就要多在意些。冯大人没有提过,想来是刚刚忘了吧。”
他精明着呢,自太子和太子妃联手后,魏国公主和冯大人就一直处于下风——他们是有不满,也有愤怒,可是只嘴上说一说要回去,但根本没有就退意。
魏国的皇帝,怕是活不久了吧?
皇帝眯起眼睛来,琢磨着趁此机会发兵倒是好时机,只是一动兵马百姓们就遭秧啊;倒不如,看看太子妃和太子能不能让魏国吐出更多的好处来。
魏国,那也是一个大国,就算现在有点乱子,那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硬攻真的不如智取。
把魏国压榨一番,让魏国一直不能休养生息,那他想要取魏国多少国土而不可得?
冯大人的脸都青了!
三千里的国土啊,就算是不太长东西的土地,那也是魏国的疆土,却只能换来一个口头上的承诺:他真想给自己两掌,为什么要把大梁国的太子妃给招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难堪嘛。
“是,太子妃所言有理,兵饷,我们魏国来出。”他却不能不答,因为这兵是魏国势必要借的。
不过是一些银子,多收些税赋,一两年也就缓过来了——冯大人如此安慰自己。
沈小小笑着点头:“父亲,麻烦您把这些写好,嗯,口说无凭嘛。”
林大丞相马上反应过来,立马取过笔墨来写国书:他虽然和沈小小不能共存,但是在面对魏国的相逼时,他和沈小小却是一路的,因为他林大丞相是大梁国人!
“这粮草——?”沈小小是一个字也不会放过的。
冯大人咬牙:“理应我们魏国承担。”再加上一两年,魏国还是能缓过来的。
沈小小给了林大丞相一个眼色,示意他不要着急:“好。这些最基本的说完了,那你应该和我们殿下谈一谈酬劳的问题。”
“雇佣我们大梁的精兵,怎么说呢,我们大梁的精兵可是皇上的心头肉,都是皇上精心培养出来的,为得是保我们在大梁的疆土,可没有准备过要为魏国出力呢。”
她长长的伸个懒腰:“我一个小女子不懂国事,不过就算是百姓家中相互借点东西用,还要给点相应的东西做补偿——这个道理,冯大人不懂,魏国皇帝陛下肯定明白的。”
她累了,说这么多话真心累,要知道她还没有睡够呢。还有,勾心斗角什么的,太讨厌了,所以就交给太子殿下吧。
太子做这种事情,只用脚趾头都比她费尽脑力要做的好;能者多劳嘛——她对太子展颜一笑。
敲竹杠!
太子一听沈小小说什么土地的肥沃,就在脑中闪过了这个念头:他深知沈小小的出身,而乞丐们除了乞讨外,还有另外一样求生绝技,那就是敲竹杠了。
不过,他从来没有想过,大梁的乞儿敲竹杠敲到了魏国的头上,而且敲的那叫一个响。
他看着自己的乞丐太子妃无比的满意,因为他的眼光好啊,不过是两个照面他就认为此人做他的太子妃很好,比林素君本人来做要好太多。
看,他多么的英明神武,这个决定绝对是他这一辈子最英明的。
太子要敲竹杠当然不能小家气了,他不是贪财的人——他向来自认是好人,天下一等一的好人,而且还是很会替人着想的好人:太子认为自己狮子大开口,全为了魏国着想。
魏国那么大的国家,当世数一数二啊,出的银钱太少他们魏国也不好意思,以后更不好意思让人知道,对吧?
强国就要有一点强国的样子,所以银粮什么的,那当然有的是,用出来的时候怎么能小家子气?
“酬劳什么的一会儿再说,咱们接着太子妃刚刚说的接着往下说啊;粮草和兵饷有了,可是将士所有的衣甲和兵器,是你们给准备还是我们准备?”
太子的双眼闪闪发光,里面明晃晃的写着银子两个字。
魏国公主再也听不下去了:“够了!”她魏国不是肥羊,而且梁国太子哪里像个储君。
整个天下也没有听说过,掉进钱眼儿里的太子爷。
“梁国还真让我开了眼,能见识到与众不同的太子殿下。”她是忍不住的讥讽,冷笑着说出这么一句让冯大人恨极的话来。
皇帝看着凰:“那依公主所见,我大梁太子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应下你们的要求,然后魏国需要的时候就发军相助,所有的银钱粮草都由我大梁自己承担?”
当他大梁是钱多的傻子啊。
凰居然理所应当的点头:“两国结为秦晋之好,我就成为太子妃,那魏国有难梁国理应相助。”
“于情于理,梁国怎么能以银钱来衡量此事?!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她拱了拱手:“请陛下三思。”
皇帝都气乐了:“魏国家大业大不在乎银钱,教养出公主这样的人来,很好很好,朕佩服。”
凰当之无愧的点头:“陛下夸奖了。我大魏的确是当世大国强国,行事大度从来不把金银之物放在眼中——只计较这些铜臭之物,又如何能放眼之远之大?!”
“公主所言极是。不过我梁国家小业小,今年又逢灾,唉,日子难过啊。”
他才不在意什么虚名呢,虚名有实际好重要吗?!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想要他真金白银的给魏国好处——借太子妃一句话,凭什么?
所以他大大的倒起苦水来:“不但去年本国有灾,接连三年,不对,丞相,我国有几年年景不好了?”
林大丞相和皇帝现在是君臣心意相通:“八九年了,皇上。已经八九年的年景不好,最不好的就是前年和去年了,接连的天灾啊,真是颗粒无收。”
沈小小听的脸皮都有点红了。
她跟着哥哥们乞讨,看过的、她跟着参与的敲竹杠不止一次,但是从来没有做到皇帝和林丞相如此的无耻。
“公主你也听到了,本国现在难啊,不要说是民间了,就是朕的宫中如今也不得不省一点儿啊。”皇帝摇头叹息,看了一眼他身侧的太监——太监立时转身离开了。
皇帝说宫中艰难,那国宴就要按着艰难的来算:不难也要难,皇帝说难就必须难——那些什么参翅鲍肚都不用了,那什么汤里要加水!
太子一锤定音:“公主,你看我们梁不是不帮你们,实在是无力相帮;这将士们吃不饱穿不暖,又哪里有什么战斗力?孤是真心为魏国好,所以才如此为魏国着想,不想大梁的将士去了后不能帮忙,还要劳烦你们多照顾啊。”
威胁,这是威胁!冯大人心里有个声音叫嚣着,可是他却不敢宣之于口,只能苦着脸哈着腰,小声求着凰公主:“殿下,臣求您了,臣给您跪下了,您就少说一句吧。”
不给大梁银子?大梁弄一帮老弱兵残去,不要说是威慑了,马上就能让众皇子们笑的满地打滚,然后非把十一皇子绑到城楼上去不可。
甲胄?给!
兵器?魏国出!
马匹——这个梁国没有?啊,梁国太艰难了,马都被将士杀了给裹腹:冯大人在肚子里骂娘,一个字都不信,可是嘴巴里却只能答“魏国有”,而且还要给最好的战马。
战车,给!
装粮草辎重的牛车、马车:连车带牲口,都给!
太子要东西要的眉开眼笑,冯大人那里就要吐血三升了;魏国的公主殿下极想发作,可是她的话已经放了出去,现在哪里还好意思承认魏国其实并不强大?
“好了,也就这些了,丞相大人可都记下了?”太子笑眯眯的话,终于让冯大人松了口气。
冯大人感觉太子上一辈子肯定是吸血鬼,不然哪里能这样一点一点要走了他们魏国几乎七八年的收入!
林大丞相郑重点头:“应该没有遗漏,不过臣还是再仔细过一遍。”面对魏国下刀,他绝对不会容许太了的刀子有哪怕一点点的钝。
“好,趁这个功夫,咱们来谈谈你们魏国借我们五十万大军的酬劳吧?我们把兵马给你们用了,我们梁国就空虚了呀,面对四周的强国真是危险的很啊。”太子再开口,让冯大人直接跪了。
冯大人泪流满面:“殿下开恩啊,我们两国以后是秦晋之好,您开恩啊。大梁兵强马壮,四周只有宵小哪里来的强国?!”
太可耻了。自从梁国君臣开始哭穷,他们一起改了口,不再开口闭口的大梁,而是改称梁国了:你们就是自称小梁,谁还敢把你们梁国当成软柿子?!
太子叹口气:“你们不想用我们梁国的兵马也好,孤也担心没有这五十万兵马,会有什么意外啊。只是,我们丞相年事已高,为你们写了这么久,怎么也给个润笔费吧?”
他才不求着你们用大梁的兵马呢,爱用不用,不用正好呢。不过,我们大梁的丞相那可是书画双绝,那润笔的银钱都是按寸来计算的,哼哼——他可不是黑心人,他只是看不得老年人做白工嘛。
冯大人呆了,看着太子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梁国的太子翻脸翻的比翻书快太多了吧?
太子看一眼皇帝“父皇,既然魏国两位没有其它事情,不如就开宴吧。再艰难也不能饿着我们的上宾啊。”
皇帝长长叹息:“皇儿说的是啊,是啊,来人,来——”
凰气的直咬牙:“你们、你们欺人太甚!我们一路过来,梁国百姓生活富足,何来的灾年一说?”
太子看着她:“公主有所不知啊,这人有米分都往脸上涂嘛,你们一路走过来,我们梁国百姓都在打肿了脸充胖子呢。”
“你看到的那些,都是假像。唉,惭愧惭愧!”他说完还以袖子遮了遮脸,就好像他真的知道什么叫做脸红一样。
凰跺脚:“你说的,不对!”
太子摊手:“我说是那就是,因为这里是梁国。公主,冯大人,你们是要再议借兵之事呢,还是要开宴?”
他都懒的说服魏国人相信他的话,反正他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了,你们如果要借兵,就要相信我的话,否则你们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吧。
凰终于明白过来了,她真的是来求人的;什么叫做求,那就是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她只有听人摆布的份儿!
冯大人连连赔不是,然后才让太子不情不愿的接着往下谈,最后商谈了一个价格:八百五十万两银子。
魏国先付一半,差的一半等到十一皇子登基之后,分成五年来还——太子算了算,也成。
以后五年里,哪怕梁国真颗粒无收呢,有魏国的这些金银,他也能让梁国不饿死一人。
皇帝笑的见牙不见眼,看着太子和太子妃那叫一个顺眼:这才真正叫作兵不刃血呢。
凰公主却在此时大叫:“如果我不能嫁给梁国太子为太子妃,所有,我是所有的,我之前所提,还有你们商谈的,全部作废!”
114章王不见王
太子的眼睛又眯了起来,看了一眼凰公主就收了回来。
沈小小没有看过去,因为凰公主在她说话的时候,实在是有些过于老实了:不管是沈小小反对她做什么右太子妃,还是沈小小敲魏国的竹杠,凰公主就算开过口,那反应都足可以用“老实”来形容了。
对于一个在宫中长大的公主,不管她的性子多么的跋扈,能平安长大且还能到大梁来搬救兵,便不会真的一点脑子都不长。
至少,她总会有些手段和心计的。
皇帝和冯大人齐齐看向凰,不过两人的目光有点不同:冯大人的目光能杀人了,而皇帝却是极为恼怒。
魏国求亲一事,他并没有忘了;魏国皇帝的国书他不用看,也知道肯定会有秦晋之好这么一条。
沈小小的脸上闪过懊悔,想不到这个该死的公主还能有聪明的时候,她和太子的一番苦心,最终都化成了她的筹码!
不过,真如此,她傻那太子也傻嘛?白了一眼公主,她转过了身去看向太子——太子的手轻轻的落在了她的肩膀上,回了她一个温暖的笑容。
“怎么了,又忘了我说过的话?”太子轻轻一弹沈小小的额头,说不出来的亲昵:“还是说,你不相信我。”
沈小小立时就放下心来,想一想也是,凰就算有些手段又怎么可能是太子的对手?
至于凰公主,她不想再和其废话了;说到底,人家是冲太子来的,由太子对付才是正理。
“我,有点累了。”她轻轻的对太子开了口,示意太子快一点儿——她真想回去好好的睡一觉。
“太子妃怎么不说话了?”凰抬起下巴对着沈小小:“太子妃又是反对,又是让我们魏国出银子出粮草的,如今怎么一句话也不说了?”
她等的就是这一刻。她怕的就是梁国的君臣无所求,那她和冯大人此行便不可能成功了——她不但不怕皇帝和太子有所要求,她还盼着他们父子能多要求一些呢。
梁国皇帝想在魏国弄到好处,便是梁国的弱点;有这么一个弱点在她手里捏着,她还真的不担心。
打蛇,要打七寸嘛;而她现在的小骄傲就因为,她这一下子打的正正好,不但太子妃无奈,皇帝和太子也只能依她所言。
至于和太子妃撕破了脸,凰一点也不在意;同在东宫为妃,她和太子妃之间便是对立的,注定了她们不可能成为朋友。
“陛下,只要您答应我的所求,让我入东宫为右太子妃,我的儿子承继大宝——我们魏国可以再出让三个城池,以及它们周边的所有土地给梁国。”
“魏国能出让如此多的国土,都是给我嫁妆;而我的嫁妆当然要交给我的儿女,所以我的儿子做太子,有什么不对?”
她说到这里看着皇帝:“就像现如今的太子,他为什么会是太子,就因为她的母后是带着一个国家嫁与陛下的。”
“有前例可循,陛下,我的要求并不过份。”她说完挺了一下腰,看了一眼沈小小,眼中闪着胜利者的光芒。
你和太子打算再好又如何?你们刚刚所有的努力,在此时都成了我的踏脚石而成全了我。
皇帝的脸色没有变,可是眼底却有什么暴了一下: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痛就是他的皇后了——世上皆知他的皇后是怎么来的!
不过无人会在他的面前提及,就连皇后也不会时时的提醒他此事;却不想,今天被一个魏国的公主指着他的鼻子,让他循旧例。
这叫做什么,打脸啊,狠狠的一掌甩在了皇帝的脸上,让他想忽略都不成。
太子咳了一声:“何来旧例一说?!我母后带着一国并入我大梁,是因为母后对我皇父情根深种,哪怕是弃皇位、哪怕是什么都不要了,也要同我父皇在一起。”
“你,凭什么同我母后相比?你能把魏国并入我大梁,还是能什么都不要,只要我肯纳你为右太子妃?!”
经他这么一说,皇帝的目光闪了闪,神色柔和了许多:同样的事情在凰的口中,那是在扫皇帝的脸面;可是在太子的口中,那就是一段佳话。
嗯,事情还可以如此解释嘛,以后可以让如此宣扬出去,让百姓们如此认为,那他这个皇帝不但无过,而且做为男人是大大的有脸啊。
凰闻言看一眼太子:“不说那么许多,我的所求太子你答应不答应?”
不答应,你们梁国什么也得不到。
太子伸手扶起沈小小来:“父皇,魏国使臣刚到,议事也议的差不多了;国事都求一个稳字,现在事关两国更应该稳妥为上。”
“此事应该从长计议才是。国宴已经准备好了,请魏国的使臣去更衣吧。”他欠了一下身子:“太子妃因救儿臣受伤,不易操劳过度,儿臣这便送她回宫。”
皇帝自然听懂了太子的话:“的确应该从长计议。皇儿且去吧。”
太子妃施礼告退,走了两步忽又想起了什么:“父皇,魏国公主名凰,我们宫中还有一位凤长公主——请凤长公主相陪,也免的凰公主无聊。”
“都是异国公主,想来更能谈得来。”她微笑着看向凰公主,没有半点失败者的样子。
凰公主皱了一下眉头:“你,不认为这个时候讨好我,太晚了吗?我已经知道,你对我抱着极大的敌意。”
“还有,你很不识大体,根本不配太子妃之位。做为太子妃理应为国为民着想,可是你呢?面对我魏国的善意,你居然为一己之私而推拒!”
她可是得理不饶人,说什么也要让梁国皇帝看清楚太子妃的真面目,如果就此废掉此人,她嫁给梁国太子就更顺理成章了。
“今天,如果我不能得到陛下的应允,陛下不下旨赐婚的话;本宫只有带着冯大人离开了。”
沈小小抬头看一眼太子,在他的眼中没有看到一点的担忧,心中也就无比的安稳:“公主,请便。”
她转身由太子扶着,走了。
凰公主憋了好大的劲儿,才用出了重重的一拳,可是自始至终太子妃都没有接口,让她感觉打空了:那个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你现在,可还反对我成为右太子妃?!”她就是不甘心,就是想要让太子妃难堪。
沈小小把头放在了太子的肩膀上:“问我个人的意思,我还是那句话,不同意。在东宫之中,有我没有你,有你便不会有我。”
她每一个字都说的清清楚楚,因为那是她的底线。
什么国家利益——那同她何干?!她在此事中只是一个女子,所以首先要照顾好她自己;还有,一个国家如果真到需要女子做出牺牲,以换取什么国家利益,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同时,这样一个国家,还需要她的忠诚吗?
凰听的脸色再次胀红起来,没有想到沈小小到了这个时候,依然不知道何为大局两个字。
“陛下,梁国的要求我们都答应了,那梁国的答复呢?如果没有答复,或者我的所求梁国有为难之处,那我就不领宴了。”她立时就反击了。
她相信梁国不会放过魏国给出的好处。
太子此时回头对皇帝轻轻一点头,皇帝板起脸来:“两国要结为秦晋之好,魏国就应该有诚意才是,公主的态度——朕有些担心啊。”
冯大人真想给凰两脚,今天这事儿如果不是魏国大出血,只怕早就黄了;此时他也不管凰的脸面了:“我们陛下来时让臣转告陛下,以后我们公主就是陛下的晚辈,如何管教还要陛下多费些心思。”
换句话就是说:凰给你们梁国了,是打是骂悉听尊便。
凰的脸色大变,转过头就要喝斥冯大人,却听到皇帝开口道:“嗯,那朕就放心了——朕如果今日下旨赐婚……”
冯大人弯下腰去:“成亲之后,我国便有人来和陛下商谈交割土地之事。”
“哦,那朕和丞相大人还要同百官们商量一下,事关重大,冯大人也可以回去同你们陛下好好的商量。”好处不能到手,皇帝还有什么可客气的。
说倒底是魏国有求于梁国,他可是真的不急。
冯大人的脸色一变,他深知国中的情形,所以一咬牙:“陛下赐婚,国土明天就可以商谈交割的事宜。”
“雇佣我国兵马的费用,也一并交割了吧。倒底,我们要早做准备嘛。”皇帝一脸的笑眯眯:“朕这也是为你们着想,准备好了,你们有需要兵马就可以立时开拔。”
冯大人再次一咬牙:“臣,遵旨。”他不答应,梁国真的拖下去,那魏国就真的危急了。
太子和沈小小一直未曾离开——凰听到事情商量妥当了,半点害羞也没有就跪在地上:“请陛下下旨。”她要让太子妃亲耳听到,她要让太子亲口答应她。
皇帝看一眼太子和沈小小,最终还是被魏国所给的利益打动,先让林大丞相把写好国书拿给冯大人,看到冯大人和凰都签字画押并用了印,才开口下旨赐婚了。
凰叩头后转身看向沈小小,眼中全是挑衅:你不答应,那又如何?
“太子妃不是说,有我没有你嘛。”她要看太子妃还有什么脸留下来。
沈小小挑了一下眉头:“你现在还是魏国的公主。”一日没有大婚,你一日就不是什么右太子妃。
太子招了招手,示意凰公主走过来;他的神色很平和,不像是要发作的样子。不过,凰公主岂是会怕发怒的人?所以她趾高气扬的走到了太子和沈小小面前。
“公主,”太子看着她笑的极为温和:“嗯,那个我们有的是时间可以耗,只希望公主你也有这个耐心。”
丫的,孤只用一个拖字决就能让你欲哭无泪——好处梁国拿了,可是大婚就是给你拖着,不知道你们魏国皇帝还能活几个月?
魏国公主听到太子的话脸色大变,她想到刚刚皇帝的赐婚没有说大婚的日期,立时就感觉不妙。
她回身去问皇帝大婚时间,太子就扶着沈小小离开:魏国公主你想大婚?等着吧。
没有大婚,梁国的兵马是不会踏出梁国一步的,除非是去收回大梁的土地。
太子看沈小小就想睡着的模样,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干脆把她打横抱起来:“要睡,就睡吧。嗯,你不担心东宫真的多个右太子妃?”
沈小小在他的胳膊里蹭了蹭,找到一个很舒服的位置就放心的合上了眼睛:“东宫的女人还少吗?可是她们哪一个、哪一个——”她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入了东宫,不入东宫,她也归你对付。”
本来,东宫女子们就是太子应付的,她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废什么心力;如果一个都不想理会的话,她也能在东宫过的舒服。
只不过,顶着一个太子妃的名头,如果什么也不理会,皇后那里不好交待;还有,她也不想招人怀疑。
她要做个旁人眼中正常的太子妃,然后站稳了脚跟才能为她的父母报仇血恨啊。
沈小小说完就沉沉睡过去了,半点也没有因为在太子的怀中不好意思;反而,嗅着属于太子的味道,她睡的无比踏实。
太子宠溺的笑了笑,轻轻的在她的耳边道:“对不住了,不过不会很久的,等到那一天……”他没有再说下去,大步向东宫而去。
那个凰?哼,他要好好的教训她:给了她台阶下,可是她偏要和小小过不去,那就是不可原谅的。
把沈小小放在床上,亲自给她盖好被子后,拿起她的手来吻了吻:“管她有天大的苦衷,也不能欺负你。”
世上的人有什么喜怒哀乐都同他无关,他只负责让一个人能天天快乐:任何人想要让沈小小不开心,嘿,他都会教会他们后悔两个字怎么写。
太子叮嘱香兰等人好好的照顾沈小小,步出房门才叫小银子过来;他不在屋内吩咐事情,就是怕扰到沈小小。
还有,这些无聊的事情就不应该让沈小小知道,因为沈小小有他嘛,做为一个男人怎么能让自己女人天天操心呢。
“马上让人去查一下魏国的情况,嗯,重点就是要查一下,现在谁是魏国十一皇子的对手;最大的、最重要的对手。”太子的眼中一片幽黑。
小银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