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氏不好松这个口,只转身似是生气了。
可宁绍棠却不似从前那样会心疼,会哄她,只抹去脸上眼泪,大步走了。
金奶娘又回身劝梅氏,“大哥儿就算有错,可大奶奶再怎样,也不该对他动手。怎么着,他都是你往后的依靠,真惹恼了,弄得母子生分,倒不好了。”
梅氏却也一肚子委屈,“我如何不知这道理?可他既是我肚子里生出来的,怎就不知体谅体谅我?二姐儿得了这些好东西,娘却一样也不给相公送去,回头相公若知道了,岂不也要伤心?”
金奶娘心道,那也是他先伤了别人好不好?这连亲生儿子都跟老子生了异心,可见宁怀瑜做人做的不得人心了。
也就是梅氏,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就这么一门心思的巴着宁怀瑜,生怕他受了一丁点的委屈。纵是她,有时也觉得梅氏贤惠太过了。
可这话她也不好说,只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瞧大哥儿那样子,定是不肯把东西拿出来的,大姐儿和三姐儿的东西又是女孩儿用的,没法送。”
可梅氏却忽地因此生出个主意,“还有茶叶呢!”
金奶娘却道,“这样不好吧?统共就这么一盒子,若给了大爷,再往娘家送岂不更加难看?”
梅氏道,“去把那蔷薇花露和毛笔都拿来,再从外头随便买几样差不多的得了。”
她也只能欺负庶女了。
可金奶娘心道,那宫中内造的东西,跟市面上买的能一样么?若让明眼人看出来,可要怎么解释?
不过宁萱宁芸到底都是庶女,平日也不大受宠,金奶娘也不愿为这点小事跟梅氏顶撞,便去找到姐妹二人,把她们欢欢喜喜刚收起的花露和毛笔又都要来了。
梅氏又添上几样土产,打发人给家里送去,只把那最贵重的茶叶悄悄给宁怀瑜送了去。
她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谁知宁四娘当晚就知道了,可是气得不轻。
尤其第二天见几个孩子来请安时,宁绍棠脸上还挂着个淡淡的巴掌印,宁萱宁芸都眼睛略肿,显是偷偷哭过。她越发心疼,对梅氏也越发失了望。
只是在孩子面前,到底要给她留几分颜面,只背后在徐妈妈跟前怒斥,“她自己要做贤惠妻子没人管得着,何苦荼毒我的孙儿孙女?去,拿我桌上的经书,让她抄上三十卷!只说替老爷打醮时要用,省得她成天闲着只会折腾孩子们!”
这个倒是使得。
反正梅氏出身书香门第,让她抄书不是理所当然么?徐妈妈去分派任务了。
而宁绍棠此时,却是悄悄找到了宁芳。
“谢谢妹妹赠我这棋谱和棋盘,只我住的外院嘈杂,恐人多手杂弄丢了,横竖这棋谱我昨晚已经抄录了一份留下,这些就请妹妹替我收着,日后等有了正经往处,再给我便是。”
他真是被亲娘整怕了。
那天他都故意那么说了,梅氏不也不顾脸面的把两个妹妹的东西收走了?还自以为做得人不知鬼不觉,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说破而已。
宁绍棠是真怕,梅氏一糊涂,便在他不知情的时候把东西送走孝敬了他爹,才想把东西寻个稳妥地方藏起来。
两个亲妹妹那里是万万存不住的,给祖母又太不象样了。思来想去,还就是宁芳这里最稳妥。他娘就是再想讨好他爹,也没个跑到大侄女这儿来搜刮东西的。
宁芳见他脸上那巴掌印子,便猜出了七八分,也不追问,只专门替他寻个匣子把东西锁好,并笑道,“我看大哥哥爱下棋,便在顾先生跟前提了几句。你别看他年纪大了,却也是个好下棋的,听了便让你有空找他试试。大哥哥你看几时有空?只要你三局里能赢他一局便好,否则我可得输上春雨阁的一只烧鸡一壶酒呢!”
宁绍棠听了这个,倒是来了兴趣,只怕自己赢不了,那春雨阁的烧鸡和酒可贵着呢!
宁芳却掩嘴笑道,“你大胆去吧,那钱已经有个冤大头出了。”
宁绍棠奇道,“谁啊?”
宁芳道,“茵儿呀!我说跟人打了赌,须得一两银子,赢了就有烧鸡吃,她二话不说就把这月月钱给我了。”
宁绍棠终于也笑了,“你这样捉弄茵妹,仔细她日后找你麻烦!”
宁芳老神在在的摆手道,“无妨无妨,你茵妹妹在钱财上最不当心。这银子给了我,没三天就忘了,就算哪日真想起来,拿一盒子糖给她,就绝不会生气了。”
宁绍棠道,“那怎么行?这样吧,若赢了便罢,若输了,这酒钱我出,烧鸡钱却要你出,谁让二妹妹你是小财主呢,也容我占回便宜了。”
宁芳故作无奈道,“好吧好吧,谁让我是出了名的嘴馋?好个烧鸡什么也是常事,只如今怕是连半个金陵城都传遍了,哎哟,我这名声哟!”
看她捏着嗓子故作哀怨,宁绍棠哈哈笑着走了,但心中却是暗暗感激。
他如何不知,宁芳是假借赌局,想给他寻个良师?再想起爹娘一向对自己的忽视,倒也不觉得那么伤心了。
毕竟,他如今也有会关心他的堂妹,还有心疼他的祖母叔婶。而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可不仅仅只有依靠父母才能活得好的。
少年原本满是阴霾的心里,忽地就漏进了一丝阳光,渐渐开朗了起来。
忽地想起那日宁芳曾无意提起春风起,放风筝的时节到了。便让小厮去给他寻了竹篾,决意要给弟弟妹妹们亲手糊几个风筝才是。
妹妹们对他好,他也是愿意对妹妹们好的。
第189章荣光
等宁家二姐儿得了宫中赏赐的热闹过去,四皇子负责的盐税案也基本告一段落了。他已回了金陵城,基本上的官员该怎么处理,也都有了着落,只是等候京城的圣旨而已。
骚乱了大半年的江南,终于也能悄悄透口气了。
如今有事的已经关进大牢,没事的便不会有事。
眼见得正是草长莺飞,桃李芳菲的阳春四月,出来踏青游玩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而宁家和三清观约定打醮的日子也到了。
宁怀璧是在前一晚赶回来的,跟他一起进家门的,除了预料中的大舅舅夏明启,居然还有四舅舅夏明达,而且这位四舅舅还是带着厚礼来的。
宁芳就觉得奇怪了。
这位四舅舅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这回跑来,是有何事相求呢?
此事当着人面不好说,背着人时,宁怀璧才悄悄点着女儿的小鼻子道,“这可都是你惹的祸!要不是你得的那些东西,能把人招来么?回头就罚你招呼你四舅舅去。”
宁芳惊道,“这可不关我的事,送礼的是娘,该找她才对!”
谁知夏珍珍正好进来听见,一把揪起她的小耳朵,“你娘忙着呢,没空!亏你前儿还跟弟弟妹妹们讲孝感动天的故事,这会子你就去替你娘分忧,给弟弟妹妹做个表率吧!”
宁芳忙喊爹爹救命,可宁怀璧却拍掌大笑,“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你娘说得极是有理,你爹也救你不得了。”
宁芳故作忿然的去了,可心中却暗暗为了爹娘感情日渐和睦,感到欢喜。别以为她年纪小就没注意到,如今爹爹回来,可都是歇在娘那正房里呢!
还有前些天,针线上给宁怀璧做了几件新春衫,可夏珍珍提起来一看,就说窄了。原本针线上的人还不信,说是比着旧衫子做的,可夏珍珍却说,宁怀璧做官后,因时常在乡下跑动,倒比从前健硕了一些。后来针线上的人依言放宽了一些,果然穿着正好。
呵呵,夏珍珍要是对自己丈夫不够了解,怎么可能知道得这么清楚?
不过这是好事,宁芳只有高兴的份,但要是爹娘不这么联合起来对付她,她会更高兴。
说是让她分忧,不就是想让她去打听消息么?
大人之间有些话不好直说,但通过孩子转述,就容易得多。接了任务的宁芳,去找人了。
“大舅舅!”去了客房,宁芳没去找夏明达,却先找了夏明启,“这是我让厨房特意炖的马蹄百合鹌鹑汤,健脾益气,您先喝了垫个底儿。”
夏明启已经洗漱干净了,收到外甥女的爱心汤十分高兴,很给面子的把一盅汤都吃完了,才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咱们的织机总算是整好了,今年的桑叶好,春蚕也养得好,不用到年底,舅舅现在就能给你一笔分红了。”
说着话,他便掏出一千两银票,塞给宁芳。
可宁芳眨巴眨巴眼,笑眯眯收了,“那就谢谢大舅舅了。”
夏明启揉揉她的小脑袋,很是欣慰。
宁怀瑜出事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织机之事,也没怎么打听,等知道了,宁家早已经把人赎出来了。
虽然妹妹没跟家里开口,但夏明启知道,必过得不容易。所以提前拿了一千两银票过来,给他们应急。
可他知道,若是直接给妹妹妹夫,他们必不肯收。正想着要怎么塞过去,可巧宁芳来了。而且还如此聪慧,一下就猜到他的用意,所以没有半分推辞的收下,这对于夏明启来说,才是最能让他放心的做法。
宁芳也是知道如此,才没有客气的收了钱。
反正蚕丝生意都有账,她家眼下确实是困难些,这钱只当提前预支的,回头等有了赚头,还给大舅舅便是。
可大舅舅的正事办妥了,她还带着任务呢。
不客气的爬到夏明启腿上坐下,宁芳问,“眼下正是忙的时候,大舅舅怎么亲自来了?打发大表哥来,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若夏继祖要来,肯定是压不住四叔的。所以夏明启亲自放下生意来了,肯定是怕夏明达给她们一家找麻烦。宁芳故意这么问,就是想让大舅舅先来说个缘由。
夏明启笑了,这丫头,真是太鬼了!都学会兜着圈子问话了。不过这事,他也确实想找个机会先跟妹妹一家打个招呼。
伸指弹了宁芳额头一记,“还不是你这丫头招惹出来的?”
宁芳一怔,真是她的锅?
夏明启这才说起缘由,原来自夏珍珍打发人把御赐的礼物送了回去,整个泰兴县都震动了!
无数人跑到夏家道喜,就为了能亲自看一眼御赐的东西到底长什么样。
夏老太公一高兴,索性在家连唱了三天大戏,就为了显摆外孙女给他挣的那份体面。
宁芳听得目瞪口呆,她是知道外祖父素来有些偏心眼,可这样显摆,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又会不会引得旁人不快?
可夏明启却满脸光彩道,“你是个聪明孩子,舅舅不怕跟你说实话,这事就该这么大操大办。咱们商户人家,多给人瞧不起,虽说你爹如今当了官,咱家也能给人高看一眼了,可毕竟比不上这事荣耀。你都不知道,你娘把那打着黄笺的东西送回家时,旁人硬说咱家半夜里有红光冲天。这事肯定是假的,但咱家就得这么认了,你懂么?”
宁芳一惊,她还是太低估了御赐,在普通百姓心目中的份量了。
宁家不会那么显摆,是因为宁家所处的金陵本就是大城,官员众多,得到御赐之物虽然光彩,但也不是特别显眼之事。所以此时宁家反而要低调一点,保持谦虚才得人敬重。
但在泰兴县那样的小地方却不一样,老百姓别说御赐之物了,甚至除了县太爷,连级别高一些的官员都见不着,所以冷不丁某家有了御赐之物,那可是轰动全县的大事。
虽已过去多日,可夏明启至今想起来仍是与有荣焉,“咱家摆酒那几天,门槛都快给人踏破了,甚至连县里的官老爷都打发人上门送礼。你外祖说,活了这么大把岁数,真是从来没有这么荣耀过。这辈子能挣这么份荣耀,他真是死都能合眼了!所以,真是要好生谢谢你才是。”
宁芳给夸得脸红了。
暗暗庆幸得亏她娘没听她的,特特把东西快马加鞭的送回去,若只放在家里,等谁来捎,这一“捎”,得“捎”掉多少体面和荣耀?
她可以不在乎,宁家可以不在乎,但夏家却不能不在乎。
只宁芳也不好意思担这份谢字,“这也不全是我的功劳,是皇上看在程家舅公的面上呢。再说最早教我做那饴糖的,可是大舅舅您啊!”
夏明启揉着她脑袋笑道,“可若没有芳儿讨人喜欢,你舅舅就是再能干百倍,又怎能跟那些贵人搭上关系?这份人情,大舅舅记下了。不过也因此,招出你四舅舅的事来。”
第190章当家
宁芳诧异,“怎么?”
夏明启笑道,“你外祖把东西显摆了几日过后,便按你娘说的,一一分了。这个谁也争不得,恼不得。只你三舅舅又不在家,去收茶了,你三舅母接到消息,竟是敲锣打鼓,披红挂彩的亲自前来接,还说回去也要摆酒庆贺。这一番热闹,岂不就让各家亲戚朋友又都开始打听,各自都分到了什么?”
哈!
宁芳明白了,定是四舅舅分到的东西少了,没三舅舅的值钱,说出去没面子,所以特特补了厚礼前来,想再要点什么。
可宁芳也很苦恼,“东西早送完了,我手上如今就剩一只笔一块墨,娘那儿更是什么都没拉下。若四舅舅要,也只好拿这个去了。”
夏明启道,“这个你四舅舅倒也想到了,也不是来要东西的。不过上回你娘不是答应了要给你二舅母的几个丫头做媒么,你四舅母就动了心。”
宁芳惊道,“可四舅舅家几个孩子都成亲了呀!若是给孙辈说,那也太小了,还没断奶吧?”
夏明启无奈道,“你四舅舅是没有合适孩子,可亲戚家有啊。听说他们已经在外头夸下海口,应承了几门婚事,想嫁进你们这样的人家。还不肯跟我说实话,只嚷着要来还礼,硬是跟过来。你先去跟你爹娘说一声,可千万别轻易应承。”
宁芳听得啼笑皆非。
夏珍珍的好运岂是能轻易复制的?再说,就算有这个运气复制,可夏珍珍初嫁时那十年的矬磨又岂是好捱的?若非遇到宁四娘和宁怀璧这样重情义明事理的婆婆和丈夫,这会子自已还泥菩萨过江呢,又哪有宁芳的出头之日?
这些人,只看着宁芳挣回的荣光就恨不得取而代之。可大户人家的儿媳妇,哪是这么好做的?
好比宁四娘,就算答应了给二舅舅家的两位孙女相看女婿,可在金陵城观察了半年多,不也没有轻易张嘴么?可四舅舅倒好,跟上赶着做买卖似的,想当然的便跑来了,这可让人怎么说?
回头宁芳把事情跟爹娘一说,夏珍珍当即就生了气,要送人回去。
宁怀璧倒是劝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也是人之常情,有这想法也不稀奇。”
可夏珍珍道,“可问题是你上哪儿再去找那么多鸡犬来配?”
宁怀璧忍俊不禁,“行了行了,这事若找到你头上,你只推说办不了,让他来寻我。”
夏珍珍奇道,“你愿意当这媒婆?还不如我做坏人,推了得了!”
可宁怀璧指着那张一千两的银票,收敛笑意道,“这钱虽是大舅兄给的,到底也姓夏,就冲着这份恩情,你就不能做这坏人。放心吧,我有法子应付。”
夏珍珍问不出来,只好拿着银票去找婆婆了。
宁四娘倒没什么好担心的,“既怀璧应承了,找他便是。这银票不必给我,你自收着。就算添到家用里,也要把账记好,回头仍是从公中还这份人情便是。”
夏珍珍原想说当家的不是婆婆么?就算要记账什么,怎么交待她了?
可徐妈妈已经捧着账本过来了,“太太如今病着,连大夫都说了要好生调养,哪里还操得了这许多心?少不得麻烦二奶奶了。”
夏珍珍有点懵,“可还有大嫂啊?”
大嫂读书比她多,就算要交账,也该给梅氏才对吧?
徐妈妈道,“大奶奶那里哥儿姐儿都大了,操心的事多。还得照管在外清修的大爷,哪里有空?前些时太太大奶奶都不在家,二奶奶也把家里打理得挺好,继续接管着就是。”
夏珍珍这才犹犹豫豫的把账本接了,等她一头雾水的走了,宁四娘倒笑起来,“旁人家的媳妇儿都是恨不得抢着当家,咱家这个倒好,跟拿烫手山芋似的!”
徐妈妈也笑,“二奶奶胆子虽小了点,但行事却是不差。从前那些年,全是为了生孩子耽误了,如今断了念想,人反倒精神起来。”
宁四娘点头,“如今虽把安哥儿寄在她名下了,到底不是亲生的。前些天,听说辛姨娘还闹了一回,是吧?”
徐妈妈道,“什么都瞒不过太太。”
宁四娘道,“这媳妇虽不聪明,却是个厚道的。别说我跟前,就是二郎跟前,她也没吭一声。罢了,你去把二爷请来,我有话说。”
等宁怀璧过来,母子二人关起门来说了会子话,宁怀璧又往宁守仪,宁守信几个长辈房里走了一趟。
辛姨娘自不知何事,只特意抱着顺哥儿,在他回来时拦了宁怀璧,“顺哥儿实在是太久没见爹了,方才一直吵着想找爹爹呢!”
反正儿子还不会说话,管她说什么,也只是瞪大眼睛瞧着。
谁知宁怀璧很快道,“等明儿忙完了正事,正好我也有话要跟你说。今儿风大,先抱孩子回房吧,仔细冻着了。”
他这一下令,负责照顾顺哥儿的乳母顿时就来辛姨娘怀里接孩子了。
如今夏珍珍把下人职责分得可清楚,若顺哥儿有事,甭管什么理由,她们这些身边伺候的人就得受罚。难道她还指望辛姨娘替她顶锅?
“二爷说得是,要不姨娘跟二爷说着,奴婢先带哥儿回房了。”
眼看孩子给抱走,宁怀璧也迈开长腿,说走就走,辛姨娘还能跟谁说?
只能怏怏回了房,心里却开始猜疑,宁怀璧到底要跟她说什么?
是不是夏珍珍恶人先告状,说了什么?那她可要打起精神,好生想一想。
这一夜,辛姨娘是翻来覆去着实没睡好,但夏珍珍睡得却香。
她原本捧着账本惴惴不安回了房,可宁怀璧三言两语就把她的顾虑打消了。
“娘只是让你管着账本,又不是让你来当家,有什么好怕的?横竖大事都有娘拿主意,你还担心什么?”
哦!
夏珍珍一下如释重负,原来是让她当个账房先生啊,那就不怕了。
等宁怀璧洗漱过后,再转过头回来,却见放下心事的妻子,已经打着小呼,香喷喷睡了过去。
宁怀璧又好气又好笑,要不是想着第二天事多,真想闹她一回!
如今既然睡过去了,那件事就先不告诉她了,哼,等明儿再吓她一吓。
第191章记名
一夜无话。
次日是去三清观打蘸的正日,天上星星还未完全淡去,长房一家便都早早起来。皆换了素服,去掉华丽金饰,到宁四娘这里会合。
不仅是长房一家人,连来做客的夏明启夏明达兄弟俩也一身素服,早早到了。看儿孙们皆收拾得齐齐整整,宁四娘原本很是满意,谁知忽地慌慌张张闯进一个丽人。
看她衣裳倒还素净,可脚上却穿了一双葱绿底绣桃花的娇艳绣鞋。脸上还挂两只黑眼圈,不是辛姨娘,又是哪个?
她昨晚因心事太多,睡得太晚,早上未免就迟了些。衣裳首饰什么的倒是注意到了,可早上黑灯瞎火的,一下子没留意,就穿错了鞋子。
眼下还没请安,就见宁四娘目光不悦的盯在她脚上,辛姨娘这才发现,一下子尴尬不已。
要说她平素为人最为得意的便是自己的礼仪规矩,偏偏这当着众人的面,出了个大丑,心中懊恼,可想而知。
夏珍珍倒是好心,替她解围道,“快回去换了吧。对了,昨儿我让人给顺哥儿也送了一套素色内衣,换上没有?”
辛姨娘哪里知道?
这些伺候孩子吃喝拉撒的麻烦事,她全是交给身边丫鬟婆子管着的。此时夏珍珍问起,要她怎么答?
但抱着顺哥儿的奶娘却忙扯出孩子身上一角原色棉内衣道,“换上了!丫鬟来时交待得很清楚,连肚兜带鞋袜里衣,全是二奶奶送来的。金项圈也没戴,只这副银手铃没摘。”
夏珍珍点头,不再多说。
剩下几个孩子全是她亲自打理的,自然也不会出错。
宁四娘忍不住赞了句,“你想得很是周到。”
夏珍珍略红了脸,但一旁夏明启却觉得很是与有荣焉。
原本最让全家人操心的妹妹终于也开始懂事的,这事回头跟爹娘一说,肯定又能让他们高兴好几天。
但宁芸忽地紧张道,“我,我不知道,我里头肚兜还是红的……”
“难道你娘就没教你吗?”突然一声凌厉的质问,是宁怀瑜回来了。
他穿着一身料子极好的青色缁衣,右手腕上还缠着一串一百零八颗的金丝黑楠珠串,行动间衣衫飘扬,檀香阵阵,越发显得仙风道骨,气韵逼人。
宁芸给吼得立即眼泪汪汪。
梅氏慌张出来回话,“是,是我疏忽了。”
宁怀瑜还要发脾气,宁四娘却道,“行了,孩子又不是有心的。各自都再检查检查,若有什么不妥当的,速去换了过来!”
她这么一发话,又有几人赶紧回房了。
其中包括南湘儿。
原先她想着自己是外孙女,没什么要紧,所以穿了一条秋香色绣粉色樱花的新裙子,可见大家这样慎重,她还是趁着没人注意,换下来吧。
因换的人多了,辛姨娘也没那么尴尬。只是心里仍是不爽,只恨夏珍珍故作好人,实则心中藏奸,要出她的丑。
等换好衣裳回来的时候,她就决意在众人面前,求一个公道了。
重新收拾停当,用过素斋,一家人在清晨的曙光里,跟着宁四娘先去了宁府家庙。
宁守信和宁守俊已经在了,开了家庙,作为长辈代表,带着长房祭拜。夏明启兄弟俩身为外人,不好过来,便到外头去帮忙准备车马。
辛姨娘趁机提出一事,“如今两个哥儿渐大,是否也该正式起个名字了?否则回头做法事时,都不好记名。”
妾室一般是不上族谱的,除非生了孩子。但宁四娘当年为了表示对辛姨娘的看重,在迎娶她之后,便把她记入了族谱。
辛姨娘此时提到安哥儿顺哥儿的名字问题,便是想把他们记到自己名下。这样一来,就算夏珍珍把安哥儿抢去抚育,但也不能剥夺她身为生母的资格了。
如果今天今日宁守仪在,她可能还忌惮三分。因为宁守仪是那种典型的大老爷作风,虽不喜欢夏珍珍的商户身份,却是极重规矩之人,只怕不愿她个妾室越过主母说话。
可今日过来帮忙主事的长辈,却是素来对辛姨娘印象不错的宁守信,她就决意博一把了。
趁着大家没有防备,说不定就把事情办成了。
夏珍珍听得脸色一白,连宁芳都心头一惊。谁也想不到,辛姨娘会在此时突然发难。她就是有心维护她娘,如今还有长辈在呢,得如何开口?
谁知宁四娘竟似早有预料,淡淡道,“说得极是,哥儿们是该有个正经名字了。”
说完她看向宁怀璧,而宁怀璧扫了辛姨娘一眼,不慌不忙道,“昨晚我便跟几位叔伯祖商议过了,安哥儿以后就记在夏氏名下,取名绍棣。顺哥儿记在辛姨娘名下,叫绍枞。还有萍姐儿,一起把族谱上了,所以今日特意请二位叔祖过来,也是做个见证。”
宁守俊点头,“都是应该的。”
昨儿宁怀璧去找他们,说的就是此事,所以并不意外。
然后宁守信亲自执笔,把长房三个孩子的名字全都正式记在了族谱上。
辛姨娘一张脸青白交错,她还想打夏珍珍个措手不及,却不料竟是自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原来昨天宁怀璧跑来跑去,竟是为了这等大事,还瞒了个滴水不漏!
再看夏珍珍那同样一脸震惊又欢喜的表情,辛姨娘心中更加妒恨。
凭什么宁怀璧就要对这样的蠢女人这么好,事事替她想得如此周到?
可如今事情已成,这让她一个妾室,又能说什么?
眼睁睁看着两个孩子的名字落定,辛姨娘堵得心口都疼得慌。要不是不好发作,她简直都想甩手而去!
宁四娘瞟着她那脸色,心中叹息。
原先她把辛姨娘迎进门来,是看中她的懂事明理。可如今相处日久,才发现辛姨娘实在是有些心胸狭隘,且过于算计。
这样的女子,别说因家庭变故,弄得不得不做了妾室,便是她做了主母,也是聪明有余,却不能宽厚待人,实非家室之福。
但如今娶都娶了,又不能把人退回去。宁四娘想想,等回了房便道,“我身子不爽利,定是不能去那三清观的,我看辛姨娘似是脸色也不大好,你要不要也留在家中?”
第192章俗人
宁四娘原想若辛姨娘实在不高兴去,不如留下,趁着家中没人,也叫辛姨娘来谈谈心,开导开导她。
谁知辛姨娘却是误以为宁四娘要给她一个下马威,顿时道,“就算妾身有什么不舒服,也万不敢耽误了给老爷打醮的大事。现在外头皆知,太太身子不好,您不去也无人会怪,但绍枞却是一定要去给祖父尽孝的,妾身可不敢躲懒。”
看她似还隐有讽刺自己装病的意思,宁四娘只觉一番好心被狗咬,顿时失了兴致,对辛姨娘一个千金小姐沦为妾室的那点子怜惜也没有了。
偏南湘儿个不懂事的还要赞她“贤惠懂事”,“……看,自顺哥儿有了大名,姨娘便开始叫他‘绍枞’,立即显得规矩起来。”
宁四娘都懒得说这个外孙女了。
人家有些长辈七老八十了,还管五六十的孩子叫小名,莫非都不规矩了?只是表示亲热而已。
而且小孩子虽定了大名,但一般成亲前还是叫小名居多,是为了怕不好养活。怎么到她这儿,叫小名就不规矩了?
只是今儿人多,尤其宁怀瑜还在,怕又起争执,惹得全家不快,所以宁四娘也不多话,只交待南湘儿一句,让她出门听话,便回房休息了。
南湘儿一下子愣在那里,脸涨得通红,她又不是顺哥儿,怎么宁四娘谁也不交待,偏偏就交待她一人?
宁怀璧看这个外甥女一眼,跟女儿道,“芳儿,你带着妹妹,跟顺哥儿还有表姐一辆车,路上多照顾着姐妹兄弟们。”
哈!
宁芳答应得无比痛快,对这个不识相的表姐,还有矫情的辛姨娘,她很愿意展现自己的老大风范。
宁怀瑜却有些不悦道,“湘儿自己有车,不必跟姐妹们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