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人人都说她如今如何如何得宠,但她从来不会真正在皇上面前撒娇,逾越君与臣的分寸。
这也是连材公公最佩服她的一点。
他在宫中,见了这么多的皇子皇孙,论头脑清醒明白,再没有第二人比庆平公主更甚。
只可惜她是女儿身,否则有些事,还真不好说了。
“皇上知道,儿臣跟英王府离得近,颇得程宁两家照顾。这些天,也时常到太医院去看那三个小家伙。英王妃那个财迷,见一回,就要管儿臣讨要一回红包。也不知是不是钱花得太多的缘故,如今瞧着那三个小东西,总觉得贵重起来。”
她说到这儿,永泰帝也不觉笑了。
庆平公主心下稍安,继续说笑,“因此,如今听着宫中有些人,非把那三个孩子说成什么妖孽,儿臣自然是不大高兴的。便想着来皇上跟前,替他们说几句好话了。”
在最初的龙子风波过后,宫中的风向忽地一变。
宁芳那三个龙子,变成了三个妖孽。
还是假山洞里生出来的,天知道是不是幻化人形的小妖怪?
更有甚者,跑去建议钦天监的张天官,让他把孩子要来,搁鼎炉里烧一烧,好看看他们的原形。
张天官这样八面玲珑的人,气得只好,只好“病”了。
至于宫中另一位大师,妙法寺的住持方丈,在一听说这个流言之后,他就立即闭关了。
徒弟们说,方丈这回闭关,少则要个一年半载的,除非皇上有事,其余人等,不要打扰。
但此时,庆平公主突然大大方方就提起这个话题,让永泰帝瞬间眼神微眯。
“那你,想替他们说什么好话呢?”
庆平公主目光清澈,神色不变,“皇上,那三个孩子饿了会哭,醒了会尿。既不会变什么法术,也不会一夜之间就突然长大。所以请恕儿臣眼拙,实在是看不出他们三个有任何特异之处。如果一定要说跟寻常孩子不一样的地方,那只一个。”
“什么?”永泰帝眼神凛冽起来。
庆平公主苦笑道,“大概是一母同胞的关系吧,他们三个总似约好了那般。一个哭,其他两个也会跟着一起哭,就算隔着房都不行。且如今最小的弟弟只吃得进英王妃的奶,两个大点的哥哥都没得吃。于是每回轮到无忧吃奶时,无怨无悔总是哭闹不休。”
“无怨,无悔。”永泰帝轻轻念着这两个名字,意味不明的笑了笑,“行了,我知道了。”
可他这语气,分明不象没事的样子。
庆平公主心中一沉,有些不好的预感。
“皇上,您要不要见见这三个孩子?”庆平公主突然提出一个,连永泰帝都没想到的建议。
“皇上,您是真龙天子,这辈子见过的人,经过的事,比寻常人几辈子加起来都多。这三个孩子到底是妖孽还是什么,您看一眼,不就都知道了么?”
永泰帝看着她,眼神却突然凌厉起来,“朕是见得多了,但还真不知道英王妃是怎么顺着那条密道,到了假山那里。又是怎么把假山炸开,跑出来的!”
“嗯,听英王说,英王妃是被杜继带进皇宫密道,那杜继人呢?说他在混乱之中失踪了。可他为何要把英王妃带过去产子?若是他没失踪,等英王妃生下孩子,他原本又是怎么打算的呢?”
“还有那假山,英王说,是被雷劈过,又被他府上下人以暗器炸开。那暗器,是他偶然从一个江湖人手上得到,那这样威力巨大的暗器,能不能给朕也弄一个?”
“庆平,你既跟英王府交好,不妨去问问程岳,这些事,他要怎么给朕一个交待!”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庆平公主知道,多说无益,干脆的行过礼,便告退了。
而此时在太医院,过来商量给孩子办满月酒的程峰,也提出一个,让两个弟弟意想不到的建议。
“分家?大哥你怎么突然想起要分家?”
程峰伤感道,“这件事不是我突然想起来的,而是已经想了很久了。你们不要怪大哥,在孩子刚满月的时候,提这样让人难受的事。咱们三兄弟,感情又一惯的好,这突然要分开,大哥心里其实比谁都难受。可——”
“没有可是,既然大哥不痛快,那就不要分家!”程岭心里明白,大哥为什么会提起这事,若不是大嫂昏招百出,至于这样么?
不过就算因此,他也不愿兄弟三人,因这些事便生分了。但他也不好明说,只道,“如果要分家,我心里也是不痛快的,三郎想必和我一样!”
程峰道,“三郎这些时不在家,有些事不大清楚。可二弟你日日在家,我为什么要分家,想必你是心知肚明的。既然如此,何必难为大哥?”
程岭急道,“这怎么叫难为呢?一家人住一起,谁没个上下牙齿打架的时候?可难道因此,大家就要拔牙了?”
程峰苦笑,“如今只是上下牙齿打架的事么?你若觉得无妨,能把家里那些事,说给三郎和三弟妹听么?”
程岭,程岭还真不能。
孟大夫人自得知宁芳生了三子后,整个人都变得异常亢奋起来。
就算是丢失钱财的痛,她都忘了。也不哭了,整天带着丫鬟婆子不停的做小孩儿针线不说,还一定要扯上谢二夫人,甚至每天他一下朝就来堵他。
倒不是让他做针线,挑花色什么的,而是谈起了一件要命的大事——
过继。
“弟妹生了三个,这是我这么多年在菩萨跟前诚心诚意求来的!当然,老二你们家也有份儿。所以这孩子,就是老天补偿给我们三家的,一家一个,谁也不许赖!”
以上,是孟大夫人的原话。
这让程岭怎么说得出口?
就算他们这些年确实受了委屈,老天确实也亏待了他们,可关小弟妹宁芳什么事?
孩子是她怀的,也是她辛辛苦苦,几乎拼掉性命才生下来的。如果将来这几个孩子大了,各自长大成亲,再开枝散叶。程岭觉得,那时候倒可以跟弟弟弟妹商量一下,能不能从那些孙子里过继一个到他们房头,日后总算他们两房也有个香火了。
可如今程岳宁芳刚刚当了爹娘,还是头胎,就算是一回生了三个,那也都是爹娘的心头肉啊,你挖一块他们能不疼的么?还要一次挖两个!
又不是地里的白菜,想拔就拔的。
程岭不知道别人,但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这种事的。
这些话,程岭都没法听,所以这些天他都有些不敢回家了。
只苦了谢二夫人,成天被大嫂在耳边唠唠叨叨,一劝就要挨骂,怎么都说不通,实在是憋屈得很。
这事程峰难道在背后不劝妻子吗?不知道劝了多少回了,可孟大夫人学精了。自己丈夫她不敢得罪,她就只盯着程岭两口子说。
程峰又不可能成天跟跟在妻子身后,盯着她干什么说什么,又是这么多年的老夫老妻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想来想去,也只有分家了。
而他有这个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
自从宁芳嫁进来,带给家里新气象,偏偏被孟大夫人各种掣肘之后,他心里就有了这个念头。
孟大夫人眼看都要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想要改变她是不大可能的。就算一时把她这念头按下去,日后总会反反复复。
尤其除夕那夜,府里遇着生死存亡这样的大事时,孟大夫人的表现实在是太不合格了。
别说对进门没几年的宁芳,她对谢二夫人这个相伴多年的妯娌,都显得有些无情了。
平常无事倒还好,这一有事,就显出真性情来了。
程峰想分家,也是不想将与兄弟之间这么多年深厚的感情,白白耗损在孟大夫人这些毫无意识的伤害里。
那还不如现在就分家,彼此远着些,反落得个见面亲热。
所以又道,“我要分家,并不是不跟你们做兄弟了。大家还在一个京城,就是分门别户的过日子而已。就象杜老将军,分了家,子孙不是更知道上进了吗?说不定,咱们分个家,也能让皇上高兴高兴呢。”
他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显然决心已定。
程岭不知道该怎么劝,只看程岳,“三郎,我跟大哥讲不通,你来说!”
程岳却眸光微垂,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时,庆平公主来了。
第573章交待
庆平公主带来了永泰帝的话,也带来了自己的担忧。
“我知道你们府上皆是重情重义之人,可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只怕这宫门,是不好出了。”
所以必要的牺牲也是没办法的,杜继和朱五姐儿也只好交出来了。
但朱五姐儿年纪小,又有本事,皇上大约是会用到她的。所以她和她娘还有外婆,倒可以博一线生机。
至于杜继,估计下场不太好。
可他算计宁芳在先,不应该付出些代价吗?再说那天要不是危急之中,宁芳不计仇的趁乱将他放走,他早是死尸一具了。现在就算还上一命,也没什么可说的吧?
但程岳显然另有打算。
在谢过庆平公主之后,他转头道,“劳烦两位兄长随我走一趟吧,带上三个孩子,咱们去见见皇上。”
程峰程岭皆是一惊,“三郎你要干什么?”
程岳温言道,“所有事,都要做个了断的。庆平,劳烦你去陪陪王妃,省得她着急。”
“不用了,我跟你们一起去。”宁芳在屋里听到,已经让人扶着她出来了。
她虽然生产已经足月,可一胎三子,实在是元气大伤。太医建议,她这月子至少得做三个月,最好能静养半年。是以这些天,程岳一直没让她下床。
但这一次,程岳看着她坚定的眼神,让人抬了顶软轿来,“芳儿你抱着三郎,大哥二哥,麻烦你们抱着大郎二郎。”
宁芳看了两个孩子一眼,眼神复杂,似是有许多不舍,但还是默然点了点头。
程峰程岭皆是满头雾水,不知道这小两口要干什么。但先过永泰帝这关,确实没错。
庆平公主一瞧这情形,什么都不问,便跟着他们一家子又往回走了。
宁芳道,“你实在不必跟去的。”
为他们得罪皇上,实在是划不来。
庆平公主道,“我又不是为你,是为我三个干儿子。到时若你们有事我不会管,但我三个干儿子,我是一定要保下的!”
程岳三兄弟听了,竟是不约而同,行了个大礼,“多谢公主高义!”
庆平公主红了眼圈,“我很不希望你们谢我,所以你们……哎,看着办吧!”
伴君如伴虎。
程家人的生死,便只在帝王一念间了。
御书房。
听说程家三兄弟,连同宁芳和三个孩子都来了,永泰帝有些意外,也不算太意外。
有些事,该解决总是要解决的。
他也想知道,程家到底要给他一个怎样的交待。
于是程岳打头,带着一家子进来,给皇上的第一个交待就是,“陛下,臣等三兄弟,打算分家了。”
程峰程岭都愣住了。
三弟,这是真的打算分家?
如果说程峰是为了避免孟大夫人不识趣,给弟弟弟妹找麻烦,他是为什么?
程岳又道,“因程家并无长辈在堂,祖父又曾与先皇结拜,故此陛下亦算是臣等的家长,不可不告。”
永泰帝眼神一眯,这是想用分家,来分化帝王对先太子血脉的敌视?那程岳未免也太小看一位帝王,小看他了。
可程岳紧接着,给出的第二个交待就是,“臣妻侥幸,一胎三子,臣与妻子商议过后,决定将长子与次子分别过继给二位兄长。从今日起,便交由二位兄长与嫂子抚育,此志不改。此事,也须得告诉长辈一声。”
“不行!”程峰顾不得君前失仪,急急道,“三弟,你这是干什么?三个孩子一母同胞,都是你和弟妹的骨血。你是不是听到府里的传言,你大嫂那人不懂事,你不要理她!”
眼看大哥已经违礼,程岭也顾不得了。就算要受罚,两兄弟一块受着吧!
“大哥说得是!你若担心我与大哥身后凄凉,待三个孩子长大,各自娶了妻生了子,再过继一个到我们名下就是。什么交由我们抚育,这让弟妹怎么想?”
宁芳淡淡笑了,“二位兄长不必多心,方才王爷说很清楚,此事是我们商量过后,一起决定的。陛下!”
她突然抬眼看向永泰帝,“臣妻这三个孩子来得艰难,太医也说,我将来可能再也无法生育。臣妻想请求陛下,能不能念在臣妻当年侍奉过陛下的份上,为我这三个孩儿赐名?陛下鸿福齐天,定能护佑我三个孩儿,平安长大。我与王爷,一世都感激陛下!”
永泰帝这下,眼神才有所缓和。
很多事,他其实早知道的。
比如英王府除夕之夜的一场大乱,比如宁芳确实已经很难生育。
如果英王府只是分家,但宁芳没有送出两个孩子的话,他不会相信程家三兄弟是真的要分家了。
但要是她把两个才满月的孩子送出去,那么当爹娘的,必然都会偏心自己孩子。而三兄弟分别在三对父母的膝下长大,等他们将来长大了,又能有多少齐心协力?
比如他宫中的皇子们,自相残杀都做得出来……
好吧,关于此事,皇上不愿意多想,只问,“朕之前的问题,英王好似还没有回答朕吧?”
“陛下的问题,恕臣实在无能为力。”但紧接着,不等永泰帝生气,程岳就给出他的第三个交待。
“臣自知无能,恳请皇上收回臣的王爵。臣想携妻儿,回上溪村,程家先祖之地,为先祖守孝,静思已过,终生再不踏入京城半步!”
什么?
这下连庆平公主这个旁观者都惊呆了。
程峰程岭更是毫无准备,脸上的错愕之色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永泰帝看着程岳坦诚的双眼,慢慢捻动起手中的珠串。
如果只是权宜之计,他不会连两位兄长也不告诉。而他如果真的去了王爵,回到乡下,不出三年,这脱离政治的人,还能翻得起什么浪?
暗地里招兵买马?
简直笑话!
上溪村所在的江南,历来是朝廷的鱼米之乡,也是人口稠密,官员重点监防的地方。
程岳若有什么异动,那镇守金陵的魏家瞬间就能得到消息,报到京城。
这点子忠诚,皇上还是信任魏家的。
再说,那样一马平川的地方,又没什么大山沟子,程岳要怎么拉起队伍造反?
再说上溪村那儿有什么?
有宁芳的老家!
就算分了家,可还是一个宗族,谋起反来要一起株连的。
程岳能不顾宁家上上下下几百口子的性命?
而且他两个亲生的哥哥,两个亲生的孩子还押在京城,给他当人质呢!
他能狠得下心,连累他们全都去死?
不得不说,程岳给永泰帝的三个交待,确实是打动他了。
也许他最后不一定会剥夺程岳的王爵,也不一定会让他回乡,但程岳此时表示出的态度,无疑是让皇上满意的。
程岳都甘心自毁前程,甚至把家都拆了,那么追究杜继到底上哪儿去了,假山是怎么爆炸的,这些事还有意义吗?
但到底要怎么安置他,安置程家三兄弟呢?
永泰帝还真没想好。
看他久久无语,似是拿不定主意。
忽地有婴孩浅浅的嘤咛之声,在这静得连呼吸之声都听不到的御书房里,十分醒目。
是程家小三郎无忧。
因体质最弱,所以他也格外敏感,有一些风吹草动,便时常惊醒。这御书房的味道和他素日呆的地方不符,小家伙呆了一时,便察觉到了。
庆平公主心思一动,从宁芳怀里接了孩子,抱到了永泰帝跟前。
“这小东西,怕是要睡醒了。皇上您瞧一眼,若肯他赐个大名,也不枉他到御前一场。”
永泰帝看着她怀里,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不觉皱眉,“怎地这般小?”
都满月了的孩子,还是没有寻常孩子一半大。
比他夭折的十四皇子刚出生时,都小太多了。
庆平公主絮絮道,“三胞胎,能不小吗?生下来时更小,只比老鼠大一圈,这还算是好歹养开了些呢!”
人对特别弱小的东西,多少都有些怜悯之心。何况这孩子虽小,但眉眼并不难看。相反,因父母的优良基因,还挺好看的。
格外秀气。
永泰帝不觉道,“听说这孩子至今没睁开过眼睛,是真的吗?”
“是真的。”回话的是宁芳,“正因如此,臣妻才厚颜,想恳请皇上能给他赐个名字。皇上洪福齐天,定也能让他沾些福气,早日开眼。”
这话听得永泰帝暗暗点头。
别看宫中人说什么三龙降世什么的,他是一概不信的。
这龙椅既然传到了他家,自然就是他们这一支了。再跟英王府,没了干系。
所以这孩子只是恰好出生在那里,又恰好出生在了大年初一,才给人平添了许多传奇。
但这三个孩子的出生,也是被人下了药的,连钦天监的袁天官都说,算不得准数。所以,他卜出来的三个孩子的命数,也是平平无奇,不过是比旁人多些富贵罢了。
要是这程家小三还是个瞎子——
“呀,孩子睁眼了!”庆平公主惊呼起来,就见程家小三郎,不耐烦的用肉肉的小拳头,揉着惺松的睡眼,然后突然,迎着永泰帝审慎的视线,头一回睁开了他的眼睛。
第574章继承
要是太医在此,定会告诉皇上,小孩儿生下来,其实是没有多少视力,基本看不清。
可永泰帝不知道。
他只看到程家小三郎,睁着那一双还带着婴儿蓝,干净透亮,没有半点瑕疵的眼睛时,突然就象看到了他刚刚过世的十四皇子。
而小无忧“瞧着”这个陌生的老人,还无意识的从樱花般的小嘴巴里,吐出个晶莹的口水泡泡。
他有点饿了。
小家伙儿实在可爱极了!
“皇儿——”永泰帝一下子恍惚了,象是看到了死去的十四皇子。
就算他的心是石头做的,可他对于年幼的十四皇子的死,是心存愧疚的。
要不是因为被他算计,十四皇子何至于被华妃带着,一起活活烧着?
那么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儿,他能有什么心机,能害到谁,又能算计到谁?
如果当时他早想到这一点,或者说,他没有那么狠心,想知道容妃华妃都会有些什么后招,故意把孩子放在那儿,是不是他就不会死了?
所以这一刻,皇上对突然睁眼的程家小三郎,突然就心软了。
还对着这个小不点,伸出手去。
“璜儿?”庆平公主故意曲解了永泰帝的意思,“是玉字旁的璜,还是指钟声的那个鐄?”
永泰帝回过神来,看着被送到自己怀里,瞪着一双无辜又干净的大眼睛,挥胳膊划小腿儿的程家小三郎,考虑了一下,摇了摇头。
“是竹林的那个篁。这孩子生得不易,望他就如那竹子一般,平安长大。”
这一刻,皇上的祝福是真心的。
金玉虽好,却都比不得一世平稳安宁。如果可以选择,他也希望他的十四皇子,能够象普通孩子一样,快快乐乐的长大。
庆平公主暗松了口气,心想这小东西真是程家的福星。
这眼睛睁得太是时候了,恰好讨到皇上欢心,程家这一关,算是勉强过了。
于是轻笑,“竹报平安,本就是好兆头。到底是皇上,这名儿起得好。”
程岳道,“臣代全家,谢过陛下赐名之恩!既如此,那臣这两个侄子的名字,也一并从竹字辈,沾一沾陛下的隆恩了。望他们将来能虚怀若谷,韧而有节,却不是做那空心无用之人,能为陛下分忧,为社稷立业!”
这就是彻底表明英王府的态度,他们不会谋反,只做皇家的臣子了。
永泰帝道,“但愿他们日后,真的能懂你今日这番用心。嗯,你这孩子既已满月,也别老留在宫中,一并归家去吧。”
如果真的要反,留在宫中也无用。倒不如先让人回家,等他想好了要怎么处置,再行发落。
这下,程家三兄弟及宁芳也都松了口气。
起码可以回家好好歇歇,不至于象在宫中这样,成天提心吊胆的。
程家人很快告退,庆平公主也跟着走了。
永泰帝一个人静下来时,忍不住想起当年自己继位时,父皇交待的话。
“如有机会,还是清除干净吧。”
父皇当时没有指名道姓,但永泰帝知道,他说的就是程岳全家,先太子一脉。
其实最早,当周王从程岳先祖手上夺了大位时,就想这么做了。
可他当时刚刚坐上龙椅,不仅不能杀人,还得把一支血脉好好供养起来。等到了永泰帝父皇继位,才总算找了个机会,把他们过继到了英王府。
从这点看,程兴当真是他们这一脉的福将。
不仅拥立有功,还因为无后,替他们解决了先王血脉这个大麻烦。
等到永泰帝继位的时候,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行着这件事。
当年,在十六岁的程岳回乡下等死时,他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
那时的程峰程岭,早已失去生育能力,只要程岳一死,要不了三十年,英王府就自会灰飞烟灭。
可谁也没想到,会突然杀出个小宁芳。
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不过是玩笑般,成天给程岳送吃的送喝的,竟是把他医好了。
那一刻,永泰帝其实是有过一丝怀疑的。
难道是天意,让英王府气数未尽,命不该绝?
可很快,他还是坚定的,在暗中推行着让这一支灭绝的计划。
很快,程岳就传出克妻的名声。但凡是跟他说亲的姑娘,多半都没有好下场。数次下来,他自己大概也意识到什么,连个通房丫头都没要。
可谁知,兜兜转转,最终却让他娶了那个曾救他一命的小姑娘。如今,这小姑娘还替他生下三个儿子。
如果说以前的永泰帝还是铁石心肠,可现在的他,却有些动摇了。
在经历了三个儿子连带孙子的手足相残之后,他这些天,其实一直在想着程岳那天质问他的话。
他可以抹灭整个英王府,但他能抹灭得了程家三兄弟身上的的血脉吗?
在这个宫里,在这张龙椅上,在不远的太庙里,在郊区皇陵里躺着的列祖列宗们,真的会乐意见到他们的自相残杀吗?
宫里的五龙假山炸了,好多人都以为不吉,但永泰帝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
天子当以九龙为尊,这个五龙算什么东西?
他记得小时候,将这个问题问向父皇时,父皇还曾经夸奖过他,有脑子,会思考。因这假山是开国时便在,原归程岳之祖所有,所以父皇其实是不大喜欢的。
私下曾说,这假山无非是世人杜撰出来,哄人罢了。他们一家既然做了天子,他们才是人世间的真龙。否则,这假山如果真的有灵,为什么程岳一支会失去皇位?
只是当帝王的,有时候也得哄哄底下的臣子和百姓。所以他们愿意相信这假山镇守的是龙脉,就由它继续镇守好了。
严禁闲人接近,只是不想有人拿这里做文章。如今毁了,永泰帝反倒觉得解开他的一道心病。
因为自此之后,庇护程岳一支最后的神灵也失去了。
而且,不管这假山是被雷劈的,还是被程岳用什么炸药炸开,总之这份罪孽都得背负到他的头上。
如今他愿意分家,甚至舍弃两个亲生的儿子,只守着最弱小的幼子,是不是也怕遭到报应,才不得不行此无奈之计?
弱者永远是让强者鄙视的,尤其是一个衰老的帝王。
就象是老掉牙的老虎,看到有年轻人比他更加不幸,那总会让他心情愉悦不少。
所以,永泰帝此时开始认真考虑,如果英王府已经彻底没了反意,那要不要同意程岳回去看守祖坟呢?
英王府。
终于回家的宁芳还没好好洗去风尘,孟大夫人便到了。谢二夫人在后面拦着她,一脸的焦急与无奈。
宁芳淡淡扫了满脸急迫的大嫂一眼,道,“明日摆满月酒时,两个孩子就会正式记到大哥二哥名下。三郎名字已定,两位嫂嫂不如回去,跟大哥二哥商量下,给两个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
谢二夫人急道,“这样不行!不管怎样,二郎我是不会抱过去养的!”
孟大夫人道,“你胡说什么?都定好的事情,岂容得你反悔?三弟妹啊,你这回生孩子,也着实辛苦了,回去大嫂就给你送些补品来!”
看她一脸喜滋滋的样子,谢二夫人气得肝疼。想再劝劝,可宁芳却轻声道,“二嫂,谢你当日照顾我五妹了。”
宁萍在苗夫人家歇了几日,便回去了。
却不是回英王府,而是又回董大师那里去了。
懂事的小姑娘不想给人添麻烦,横竖皇上已经平定了大局,就不会再有人拿她来威胁姐姐姐夫,回董大师那里,还可以继续精研画技。
这是个真心热爱画画的小姑娘,所以最后连最疼她的谢二夫人也没拦着。在确认她的安全之后,还是把她送回去了。
宁芳很感激,只是此时,她也实在没力气应酬二位嫂嫂了。
“我累了,真想歇着了,请嫂嫂们先回去吧。”
“走走走,我们这就走!”孟大夫人拉着谢二夫人就走,出门还不忘数落着她,“从前没孩子的时候想孩子,如今有了孩子,你矫情什么?你要实在不乐意,抱来给我,多少我都愿意养活!”
谢二夫人转头再看着宁芳透着深深疲惫的小脸,无可奈何的走了。
待二位嫂嫂离开,程岳进屋,给小妻子揉捏着疲惫的双肩,“可是后悔了?你若悔了,我即刻把大郎二郎抱回来。这府里,还无人拦得住我。”
宁芳苦笑,“这事是我主动提出来的,还在圣上面前都说过了,怎会反悔?我只是,有些担心罢了。”
担心孩子,尤其是大郎,跟着孟大夫人,会学一肚子的小家子气。
程岳握着她的手,“你放心,回来的路上,我就跟大哥二哥说了。我程家的孩子,万万不可长于妇人之手!大哥已经答应过我,会亲自教养大郎。”
宁芳一惊,抬眼看他。
却见程岳脸上是跟她一样的苦笑,“你担心,我又何尝放心得下?就算是亲兄弟,到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