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单雄更加用心,宁芳住了两天,只觉处处舒心,就知道他着实是个老成可靠之人。否则程岳也不会把他闺女选在自己身边,又把温泉庄子交他打理了。

    至于请来的一大家子亲戚客人,从庆平公主到宁四娘,都表示非常之好。

    除了泡温泉,这边山庄因有地热,比别处暖和得多。且风景怡人,没事四处走走,比闷在家里舒服许多。

    住了几天,徐嬷嬷都打趣着说,自己脸上的老褶子都平复许多。

    这话虽略有些夸张,但几个老人家的脸色确实是眼看着红润起来。小孩子就更别提了,一个泡汤泡得粉嘟嘟的,跟新出笼的粉包子似的,看着就想咬一口。

    更兼有卢太医这么一位擅长内科调理的名医在此,结合温泉又给宁四娘调整了一下方子,吃着宁四娘自觉舒服许多。

    她原是江南人,温润气候里呆惯了的,来到京城气候干燥,尤其是冬天寒冷,自然不惯。如今到了这里,竟有些回到江南的感觉,颇有些乐不思蜀了。

    当然,有这想法的也不止她一个。

    京城诸事纷扰,众人难得有时间,什么俗务也不理的出来玩几天,所以都挺愉快。

    只宁芳却不能这么清闲。

    陪一家子住了四五天,把自家的温泉庄子也理清楚了,有些不到之处,也指出来让单雄改了,她便该去忙正经事了。

    那十倾地的大庄子,她还没去视察呢!

    这日正想着这事,宁四娘却是跟她先提了起来,“你有什么正经事,赶紧忙去。这边祖母就托个老,带着大伙儿多住几天。回头你要回京,打发人来送个信,咱们一并回去就是。”

    庆平公主道,“是极是极,这里不要你了。你快走吧,没了主人,我们这些客人还自在些!”

    众人听得无不莞尔。

    不过如今住得舒服,大人还好说,几个孩子正玩在兴头上,若冷不丁说要走,只怕都是要哭鼻子的。

    且庆平公主还想到一层,让宁芳代表英王府出去做做善事,也好树个名声。要是旁人也跟去,就不好说了。

    宁芳心里明白庆平公主好意,嘴上却道,“看来这都是嫌了我,要打发我走呢!”

    庆平公主道,“可不是嫌了你么?把你祖母借我几天,也心疼心疼我,我把郭让给你。遇事就打出我的招牌,也好吓唬吓唬人。”

    郭让虽老,却足智多谋,且对京城一带情况极为熟悉,跟着宁芳出去,也能帮衬她些。

    宁芳领情,却笑,“就借一个郭让啊?不如把阿织也借我呗。”

    庆平公主笑骂,“美得你了!小小个人儿,还得多少人伺候?”

    戴良和宁琅对视一眼,笑道,“不如我和宁世叔也跟着王妃去吧,我们出不了力,帮着跑个腿也好。这边庄子上,就拜托齐兄和卢太医了。”

    宁芳还想推辞,宁四娘已经应了,“这样很好。你们回头都是要做官的人,去看看民间疾苦也是有好处的。这里有卢太医和齐贤侄陪着,他们出去的人,也才不担心。”

    于是这事就算这么说定了,各人回去收拾行装。

    只宁芳还没进屋,就见石青在门口等着她了,见面就回报了一个消息。

    “八皇孙来了。”

    宁芳一愣,八皇孙高礼是六皇子的长子,原本跟她算是无冤无仇,甚至在为他选皇孙妃的时候,宁芳还是小小出过一把力的。

    但后来却也因此事,二人发生了一点小小的龌龊。虽然没有正面冲突上,但却是心知肚明,藏有小小芥蒂。

    后来宁芳出嫁过寿,按着礼数都给八皇孙送了请帖,可全是石沉大海。英王府除了收到六皇子的贺礼,他那里是什么都没有的。

    所以这会子八皇孙会找上门来,实在是让宁芳有些惊讶。

    且石青说,“瞧八皇孙那样子,似乎不大想让人知道。”

    那肯定有事了,还是不好让人知道的事。

 第494章流民

    不管八皇孙为何而来,但上门是客,宁芳不至于连招呼客人的这点肚量都没有。

    “请他到小客厅去,我马上就来。”

    不多时,宁芳换了件见客的衣裳过去,八皇孙已经焦急的在那里转了无次圈了。看她还依礼命人摆了屏风,八皇孙更着急了。

    “不必客套,让你的人都下去。我有话说!”

    宁芳能容他走进屏风内来,却不肯让人都下去。

    “殿下勿怪,就算您有天大的事情,可妾身也不能替您出去抛头露面,总要留几个心腹当差。您若实在不愿,那还是请回吧。”

    孤男寡女,一于名声有碍,二来宁芳也怕没了外人,他会胡乱张口。到底留几个下人,他爱惜颜面,也会多些分寸。

    果然,看她斩钉截铁的表明态度,八皇孙无法了。

    最终只能任宁芳留下了石青孔雀二人,这才开了口。可他这一开口,还着实挺吓人的。

    “王妃可知,外头正有数千流民,在围攻温泉山庄!”

    乍一听有流民围攻,宁芳也吓了一跳。不过细想想,她又觉得不对。

    “西山这一带不是驻扎着军队守卫么?再说地方官府能不赈灾?一共来了多少流民?青壮几何?”

    八皇孙没想到她虽年轻,又是女流之辈,居然遇事不慌,还挺沉得住气。这一系列的问题,把他问得有些无言以对。

    西山这一带因是皇家温泉山庄,又离得京城极近,所以不仅是有驻军,还是驻了重兵的。

    至于地方官府,为了维护京师安稳,哪里敢放任流民冲击京城?就算再怎样艰难,也是要千方百计把百姓留在本地,不敢逾越半步。

    但有流民过来,也是实情。

    只是人数没那么多,且多数是老弱妇孺。无非是因着前几日大雪,实在是太冷了。虽有官府施粥,但这些流民缺衣少炭的,一夜之间便冻死了数十人。于是这些老弱妇孺便循着本能来到温泉庄子周边,蹭点暖气而已。而负责护卫的军队,自然也无法对这样的百姓下狠手。

    但八皇孙故意这么吓唬宁芳,自然也有他的理由。他原是想趁着宁芳六神无主,才好让她依自己的主意行事,可人家如今不上当,他只好说了实话。

    等他含蓄委婉的说完,宁芳简直想呵呵他一脸!

    八皇孙瞧她那神色,自己也怪不好意思的,“如今事已至此,还请宁书女,啊不,英王妃看在昔日的情份上,帮这一把,日后必有重谢。”

    “不必了。”宁芳很果断的告诉他,“这事我可以帮你,却不是要你回报,而是看在天家颜面上。主辱臣忧。尤其你我如今身处的,还是皇上赐我的温泉庄子。所以就算为报君恩,我也会替你遮掩。但我这庄子条件有限,日后若有何差池,须怪不得我的头上。”

    这话说得既占了大义,又通情达理。八皇孙原本还提着的心,即刻放下了。

    “如此多谢,那我即刻把人送来,并令人派兵驱逐流民,必不使王妃这里受到侵扰。”

    看他兴冲冲要走,宁芳心里翻个大大白眼。从前还没觉得这小子蠢得厉害,如今却是知道了。

    “八皇孙且慢,如今皇上都在节衣缩食的赈灾。有流民因天降大雪才冒死闯进皇家温泉,八皇孙不想着如何抚恤,反派兵驱逐,这让朝臣们怎么议论?万一冲突中有人伤亡,原本一桩小事,也给闹大了。”

    八皇孙惊道,“可这好几千流民呢,还能是小事?”

    宁芳道,“几千人有什么可怕的?又不是土匪,不过些手无寸铁的寻常百姓而已。行了,这事我来想办法,不过八皇孙你也要暂且留下来,跟我搭把手。”

    八皇孙很惊愕,“我也要留下来?”

    还敢吩咐他做事,这女人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就算他有事相求,可也是堂堂皇孙,岂能被人妇人指挥?

    宁芳冷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请八皇孙想一想,若有人回头把此事报到皇上或六皇子跟前,您要如何自处?倒不如借这机会,想法干点事弥补,回头就算追究起来,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然,这也是我的一点浅见。若殿下实在要走,我自然是留不住的。我答应您的事依旧算数,您请自便吧。”

    给她这么一说,意志不甚坚定的八皇孙又动摇起来。

    细想想确实有理,可又怕宁芳让他干不好干的事情,便道,“那你先想好要我做什么,想好了让人来告诉我,我等你一晚上。明早你不说,我可走了。”

    真是个没种的!

    宁芳心中越发鄙视,可面上学着程岳那样淡淡,“殿下请回吧。另有一事,我这儿请了太医院的卢太医在此,要不要——”

    八皇孙连连摇头,“不必不必!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不仅没种,还绝情。

    宁芳更没好感,让石青送走八皇孙,便让孔雀去收拾屋子了。

    原说想叫杜鹃她娘来帮忙照顾,可孔雀道,“既是贵人,恐怕单大娘招呼不来。横竖此事奴婢已经知晓,不如就由奴婢留下服侍。老太太那边,可以说是王妃担心庄子没人,才留奴婢下来照应的。”

    宁芳皱眉,“那也太委屈你了。”

    孔雀却笑,“伺候贵人是奴婢的本份,能替王妃分忧,奴婢高兴还来不及呢。”

    宁芳想想,只好如此了,只交待道,“也别太惯着了。哼,打量我不知道他们干了什么好事么?”

    孔雀道,“王妃既然都明白,就更不必为这种人操心了。只当桌子上落下一层灰,让奴婢们去清扫就完事。”

    话虽如此,宁芳到底是有些不高兴的。

    一边吩咐人收拾行李,一边打点好了屋子。等把八皇孙送来的人安顿好,宁芳又让石青借口送八皇孙回去,查探一下流民的情形。

    待石青回来把实情一说,宁芳倒是添了几分忧心。

    “这样大雪天,那些灾民夜里就歇在地上?”

    石青道,“这还是驻军的守将格外开恩的缘故,否则百姓无故接近皇庄一里地,就要格杀勿论的。现在允许他们在庄子外围歇着,已是比外头暖和多了。”

    宁芳皱眉,可到底也没说出把人都接到自家庄子上来的话。

    她不是自私,而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她虽有善心,却也没打算拿自家去冒险,且她也不是神仙,没这个能力养活所有流民啊。

    不过石青也说,“奴才回来之前,曾在灾民中略问了几句,若有做工换吃住的地方,不少人还是愿意去的。”

    宁芳赞赏的看了他一眼,不愧是程岳调教出来的人,主子不必吩咐,都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英王府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都不可能大规模的救济这些灾民,但给愿意劳作的人提供温饱,还是可以的。

    正好宁芳打算去几个庄子巡查,带些百姓同行,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你先去歇着,明日一早便去找八皇孙,跟他说说我的意思。若能在附近多找几个庄子接收流民,好歹也能让这些老人孩子熬过这个冬天了。”

    石青点头,“那奴才现在就去吧,时间长些,也好分说利弊,让八皇孙有个准备。说不定还能请驻军帮帮忙,我瞧他们那位守将就是个不错的人。”

    宁芳道,“换个人去吧,你跑了这么半天,也冻坏了。”

    石青道,“不必,我年轻,跑跑没事,回头王妃让灶上给我留碗热汤就是心疼奴才了。”

    宁芳这才让他去了,又让鹭鸶在灶上留了些宵夜,给晚上还要辛苦忙碌的下人们。

    单雄看到,难免又赞了一回,还悄悄跟杜鹃说,“跟着这样仁厚的主子,你也多殷勤着些,回头吃不了亏的。”

    杜鹃应下,又让她爹拿些好吃食,单开个小厨房。

    “这些天,孔雀姐姐会派人来取一日三餐,最好让娘和弟弟亲自去照应着,且什么都别问,只管干活就是。”

    单雄身为庄子里的大管事,自然知道今儿八皇孙是神神秘秘送了人来的。只是什么人,女儿不让打听,他就不问了。

    反倒是单大娘无意中瞅了一眼,悄悄回来说,“瞧着细皮嫩肉的,竟似个大家小姐。只是脸白得吓人,路都走不稳,象是刚掉了孩子。”

    单雄低斥道,“管她什么人,你只当没瞧见。回头若传出闲话,我必不依的!”

    单大娘也知道好歹,“我这不就只跟你说,让你心里有个数么?否则别人拿刀子逼我也是不能讲的。”

    单雄却道,“我们这些下人,心里要有什么数?照主子吩咐做事就完了,赶紧把这事忘了,只当没瞧见就是。”

    单大娘不多言语了。

    翌日天亮,宁芳没露半点声色,跟宁琅戴良一起出发了。

    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八皇孙,他居然躲了!

    也没躲远,就躲到附近的军营里,假装说是巡查灾民情况,实则是明哲保身。想让宁芳当那出头鸟,先去救灾,如果进展顺利他再出来摘桃子,如果事情有变,他好及时跑路。

 第495章照耀

    听了他派人留下的话,宁芳简直无语。

    如今他还要求到她呢,都如此小心算计,要是平常,还不知怎样嘴脸。

    别说石青看不下去,忿然劝宁芳干脆别管这烂摊子,直接去巡查自家庄子得了。就连庆平公主派来做帮手的老太监郭让,都摇着头道,“皇庄这儿情况复杂,王妃又不是正经皇族,若管好了,那还没什么。管不好就是惹麻烦上身,还是走吧。”

    可宁芳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袖手旁观,“说这话可能有些酸,但我这王妃正经也是拿一品诰命俸禄的。虽不敢谈食君之禄,忠君之忧,但起码得在能帮的时候,帮这些百姓一把吧。”

    宁琅很感动,他读书多年,一朝高中,自有一番为国为民的热血抱负。

    如果此时宁芳不管,撒手离开,他也觉得没有错,但宁芳肯留下来管这摊子闲事,就更让他敬重。

    “王妃高义,我愿助您一臂之力!”

    戴良曾经跟随宁怀璧当了几年师爷,考虑得更周全些,做善事,尤其是做这种事关皇家的善事。可不是光凭一腔热情就够做好的。

    “王妃虽好心想给这些百姓找些差事,但这边多半都是老弱妇孺,这样雪天泥泞,可要怎么带人过去呢?若路上有些差池,又该如何是好?”

    此事昨晚宁芳就考虑到了,“这就要去请军队协助了。这些乡亲们能到这里,家里必是有青壮男人协助的,能干活的也是他们。所以我是打算让王府出面招募,军队协助送上一程,你们以为如何?”

    这主意不错。

    给这么多的乡亲围着,驻军们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万一人数多了,冷饿交加,百姓哗变怎么办?如果有人肯帮忙带走一批百姓,军队自然愿意协助。

    且又不费他们的钱粮,不过出些力气而已。

    诸人觉得可行,就由戴良和宁琅出面,去找驻军统领商议此事了。

    那驻军统领唐千户是个极明白事理之人,昨晚收到消息时,本就愿意。今日听说宁小王妃亲自前来,这么有诚意,他也不含糊的表示,可以搭一把手。

    “只是,人要送到哪里去呢?”

    石青道,“我们王府离着不远,在杜老将军的驻地,就有一个大田庄,先把人送那儿去吧。若安顿不下,再想其他办法。”

    这也是宁芳昨晚琢磨许久的。

    首先论起远近,实在是那里最为方便。若不下雪,青壮走上一天,晚上就能到。

    其次,她也不能确定能有多少百姓愿意跟来。万一人太多,带回自家田庄只怕要出乱子。倒不如干脆带去被那些兵痞子孙占据的地方,第一可以确保流民不敢作乱,第二就算作乱,那些驻军也不会坐视不理。

    毕竟程家只收了一成的利息,另有九成还是在杜老将军他们手里。

    利益相关,有时比千言万语更有效力。

    至于突然带这么多灾民回去,那些庄子里的兵子兵孙们会不会有意见,有多大的意见,宁芳也正好借此机会试探一二,算是一石二鸟之计了。

    听说有十顷地的大田庄安置,唐千户是大大松了口气。

    这么多田地,少说也有上千户人家,上万的百姓。

    安置这一千多灾民,哪怕全去,也是奉养得下的。然后,他便很热心的组织了大嗓门的士兵,开始在灾民中嚷嚷。

    只不知是不是那些士兵太凶,吼得太大声,反把那些灾民吓得蹲地不敢吭声了。

    见此,戴良很有经验的走到了灾民中间,极和气的拉起家常。

    “大家不要怕,我们不是赶大家走,是给大家寻个正经吃饭的地方哩!这边靠着温泉,虽说要暖和些,可连个挡风遮雪的棚子都不许搭,万一再下场雪,大伙儿可怎么过?老伯您兴许还顶得住,可我瞧您这小孙子冻得够呛。哟,还咳嗽着呢,吃药没?”

    那老汉这才战战兢兢的接了句话,“哪里有药哟!娃娃也是可怜,才八个月呢,媳妇就没了奶水,一路逃难过来,可是遭大罪了。”

    戴良道,“那可得赶紧找大夫看看,我们队伍里就有一个姑娘,可是在宫里学了医术出来的,从前都是给贵人娘娘们看病的,可厉害呢。您要肯跟着我们走,我保证让她回头第一个给您孙子看病。当然,您要不走,这会子也让她给你孙子看。只这里条件不好,熬药什么的,可就得你自己想办法了。”

    老汉颇为心动,又很犹豫,“可你要带我们去哪儿呢?我们这些穷汉子,倒不怕你贪我们的钱财,反正我们也没有。可我们除了农活,啥也不会干啊!”

    瞧出大伙儿担心,戴良道,“我们也不白帮你们,带你们走,也是要你们干活的。我们王妃有个好大的田庄,这不是正想请人挖个渠修个路什么的。回头等到开春,也好耕种啊。你们肯去白干活,我们王妃省了银子,请你们吃个饭看个病什么的,不也是小意思?”

    这话说得在理。

    这些灾民别的不会,种地都是懂的。今年雪大,若是不及时清理沟渠,明年开春一化雪,必遭淹埋,就得整整耽误一季粮食了。

    旁边有个老妇人插话道,“可那些都是力气活,得年轻人来,我们也干不动啊!”

    宁琅听出些眉目,也跟过来帮腔,“您也有活干,我们王妃还买了好多羊毛亚麻,要人织布编毯子来着。您会吗?不行织筐编席子的活也有。”

    宁芳在车里听着,赶紧交待几句,让石青过来道,“王妃刚刚说了,你们过去干活,钱是没有的,不过给你们的羊毛麻线若织出毯子麻布来,除了交一定数量给我们,剩下的可以给你们自己留着。待到明年开春,你们也能领几匹麻布,几张席子毡毯回去搭个窝棚了。”

    这么一说,许多灾民心动了,在那里议论纷纷。

    还有人大着胆子问,“那我不光会织麻,还会织好棉布呢,有这活计吗?”

    石青道,“自然是有的,我们王妃从前还养蚕呢,你们有本事织出绸缎来,我们都收!”

    这下子,更多人站起来了。

    “那要木匠呢,有帮着打家具的活么?”

    “我家丫头还会绣花呢,做的鞋垫手帕从前还卖钱的。”

    “我媳妇会腌好咸菜,我还会酿酒呢!”

    ……

    众人正七嘴八舌的说着,谁知底下有个老汉忽地道,“这饭都吃不上了,还酿酒,大兄弟你也真舍得糟蹋。哎!我说,我没别的本事,就有四个儿子,力气都挺大。娘们织布啥的都能拿些走,我们要是帮着挖渠修路,回头有什么东西可拿?”

    戴良笑,“只要你们肯去,什么活都有。卖力气的,也可以用你们干的活换这些席子毯子。”

    宁芳忙让石青又急急补了句,“也可以换好粮种,菜种子也有!”

    “真的?还给好种子?”

    这下好多灾民不淡定了。

    他们逃难路上,为了活命,大半都把自家的粮种吃了,正愁明年开春怎么办。虽说这样灾年,官府开春时也会发,但一般发的粮种就没那么好,种不出多少好粮食。

    光为了好粮种,这些灾民觉得可以博一博了。

    那有四个儿子的老汉站了起来,问戴良,“你这人说话可算数?”

    戴良道,“我堂堂一个举人,说话能不算数么?再说这还有英王府的王妃在呢,她能骗你们的?”

    “你说啥?英王妃?”那老汉忽地激动起来,“可是带兵打败了西胡,出征那天老天都放金光的英王媳妇?”

    戴良惊讶,“老伯您很可以呀!连这些军国大事都知道。我们王妃,正是领兵打仗的英王媳妇呢!”

    老汉喜不自胜,“我一个同乡侄儿也是当兵的,跟着你们王爷去打了回仗,回来可把那小子牛得不行!要早知道是你们英王府,我老汉早站出来了。哎,老四家的,你也别躲着了,出来出来!这可是你亲儿子说的,那英王是老天关照的人,你儿子跟着他没死。咱们也跟着他媳妇去吧,错不了的!”

    有这老汉一吆喝,顿时呼啦啦出来一片人。

    也不全是老汉的熟人,主要都是听说英王被老天关照过,所以大伙儿觉得他媳妇也靠谱。

    有人谨慎,多问一句,“那英王出征,真的有金光照耀啊?”

    石青顿时开始吹嘘,“可不是么?这事一般我们王爷都不让说,可你向这些当兵的打听打听,是不是我扯谎。出征那天,满天的乌云,黑压压的啥也看不见。哎,可就这么巧了,我们王爷一祭天,立即乌云退散,太阳出来了。那金光闪闪的,照得人眼睛都花了!”

    老汉点头,唐千户也帮腔,“这是真的,当时好多人亲眼看到了。英王府名声可好得很,人家又不是没自己的佃户,用得着骗你们这些穷汉子去干活吗?”

    于是,灾民们的信心,就这么被一场程岳几年前弄出来的金光,又照耀了一回。

    相应的,连英王妃也被盲目信任了。

    因为有人说,“既然老天爷看得到英王这样的贵人,肯定也是看得到他媳妇的。万一他媳妇没安好心,那不得天打雷劈啊!”

    英王他媳妇……

    好吧,只要能达到效果,宁芳也不介意被老天爷监督的。

 第496章进村

    于是,一千多老弱妇孺,一下愿走的有七百多。

    剩下三百多比较谨慎,还想留下来观望,那宁芳就管不了了。

    让这七百多人按每家籍贯登记了姓名,发放了号牌,宁芳领着就上路了。至于他们的青壮儿孙,因为分散到了郊县各处乞讨,实在是难以一一通知。

    唐千户表示,他可以派人在这儿等着,等那些青壮回来看望自家老人孩子时,再通知他们过去寻人。

    这样自然最好,但宁芳的压力也大了许多。

    这意味着她除了这七百多老弱妇孺,还得安置好几百的青壮。

    捏着刚刚整理出来的名单,宁芳只希望那片田庄的百姓能尽到起码的义务。

    毕竟,今年杜老将军把秋收的一成粮食送来,英王府可是一粒米都没收的。

    因当时听到灾情,家里便决定拿这些粮食做善事了。宁芳还倒贴钱买了不少麻线羊毛,预备着给灾民做活。

    可等着走到天都黑透,赶到那处叫做白虎庄的田庄时,迎接她的,却是漆黑寂静的田庄,和先行赶去的石青邵阳,那忿懑又无奈的脸。

    看石青和邵阳有满肚子的委屈想说,宁芳摆了摆手,只问,“我记得从前回报,这里有个大粮仓,早就收拾出来用作赈灾的,如今那房子还能用吧?”

    这倒是可以。

    看二人点头,宁芳道,“天色已晚,先带灾民们去粮仓休息,生几堆火,熬些滚滚的米汤来喝。还有同行的士卒,走了这么久,总得给人家吃顿热乎的。然后跟唐千户说,请他先帮着安顿百姓士卒,过会子我请他吃饭。”

    邵阳微惊,这庄子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找不着。王妃还想请客?上哪儿请?

    可石青想想道,“依奴才所见,这白虎庄最好的宅子有两所。一个是庄头南家,一个是保甲丁家。且两家离得极近,方便落脚。”

    宁芳道,“那你就带人过去,把两处宅子都收拾出来。至于他们两家,在此地多年,想必亲友极多,去住个三五日也无妨。”

    邵阳心想,那两家人哪有这么好说话?

    事实上,就是他们两家带头闹事,才搅得本地庄户们不愿接纳安置灾民,连王妃都没处歇息。

    可石青已经把他拉着往外走了,邵阳不解,“瞧那两家,早就关门闭户,说要睡觉了,这会子可怎么收房子?”

    石青冷笑,“睡了就不能叫起来?还是说你今儿受他们的气,受得挺痛快?所以这会子不忍心了?”

    邵阳道,“这说的叫什么话?我又不是呆子,给人欺负了还给人叫好的。若不是怕硬来会给王爷王妃脸上抹黑,我早揍那姓丁和姓南的了。只是咱们这么做,真的没事?”

    石青道,“王妃下的令,便有事她也会兜着。只咱们手脚轻些,不要闹出声响最好。”

    邵阳道,“那怎么可能?就南家那不讲理的老太婆,你还没动手呢,她就鬼哭狼嚎起来了。”

    石青睨他一眼,“这还用我教你么?”

    邵阳琢磨一会儿,嘿嘿笑了,“那石兄弟你在外头守着,让哥哥带人进去,保管清清静静。”

    石青道,“那就这么定了,你先去南家,我围着丁家。这夜深人静的,可不要惊扰到妇人孩子。”

    邵阳乐呵呵的去了。

    宁芳在车里没下来,只隐约听到几声狗叫,随即就没了声息。

    而带来的灾民们也很自觉,既说了不让打扰本地百姓,都没闹出太大动静。安安静静的守着火堆,等着粥熬好了,再排着队领了来吃。

    吃了饭,宁小王妃还让宁琅领着医女玉笙,带着画眉等几个大丫鬟去看望那些生病的老人孩子。有些药材车上就备着的,饭后就熬了起来。

    灾民们肚里吃到热乎东西,守着火堆,又闻着药香,就算原本心里还有些惶恐,都渐渐安定下来。觉得英王妃没有骗人,跟着她还是很不错滴!

    那有四个儿子的鲁老汉,自觉是个领头人,跟英王府更亲近些,越发吹嘘起来。

    “我都说了,英王爷是个老天照应的人,王妃自然也不差。瞧咱们如今这屋子上头有瓦,下头地也是干的,可不比在那温泉庄子外头的泥地里强百倍?”

    有人附合,却也有人生出小小不满,“只可惜睡着还是凉,要是有些干稻草烘得暖暖的,睡起来就舒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