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芳华-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师傅不悦,当徒弟的赶紧打抱不平。赵安小声道,“有什么好得瑟的?领个板子还笑,真是脑子坏掉了!”
可赵同一拂尘立即敲在他头上,也不说话,黑着脸就走了。
赵安摸着脑袋,撇了撇嘴。
真以为他傻么?
王妃肯赏人板子,就是把人当作自己人了。师傅才领了回差使,便翘起了尾巴。如今看别人更受器重,自然是要妒忌了。可就为了这份妒忌,难道也要去领顿板子吗?那才傻透了吧。
赵安心里虽嘀咕着,到底跟去伺候了。
很快到了隔日,因要等着宁怀璧从衙门当差回来,所以宴请舅舅们便定在了傍晚。
宁芳提前抽了点空,处理一件搁置了许久的事情。
等候多日,喜鹊总算是迎来了她的审判日。但她的这个命运,却不由她来决定。
一道屏风之隔的外间,她可以清楚的听到,宁芳在问赵丰年。
“我不问你跟喜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明白告诉你,你若要娶她,你们家的人,就得从下溪村管事的位置上退下来。你还要娶她吗?”
浓浓的苦涩,从喜鹊的心底蔓延开来。
她早该想到了。
只是当时总是自欺欺人的觉得,二姐儿平素待她们那么宽和,应该不会这样绝情。
却忘了二姐儿更教过她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她家和赵家差不多,都是人丁兴旺的家生子,当主子的怎么也不可能把这样两家人放到一处管事。而她和赵丰年,细想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无非是她给赵丰年送过几回针线,赵丰年回了几样吃食而已。更多算是她一厢情愿,而在赵丰年心里,最想娶的,还是画眉吧。
只是自己当时不知怎地,好似糊涂猪油蒙了心,一定要去争,结果倒把自己弄到这样难堪的境地了。
如果要赵家放弃在下溪村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管事资格娶她,这样的亲事,便是赵丰年同意,赵家上下又如何能够痛快?
这一刻的喜鹊,是真正心如死灰了。
一片静默里,赵丰年似乎想了很久,又似乎只想了一瞬,便做出决定。
“奴才和喜鹊姑娘私相传递东西,是奴才们的不该。辜负了王妃的厚待,是我等的错。如今事已至此,奴才无话可说。只一句,我愿娶喜鹊。”
什么?
喜鹊原本绝望的心,却是被最后一句惊到了。
而赵丰年此时的心情,更加复杂难言。
他早知喜鹊的处境了,王妃出嫁都不肯带她,又一直对她不闻不问,显然是不会再用了。此时,他若再给自己辩解,让喜鹊如何自处?
一个跟人有过私情的女子,哪怕他们没有当真做出过什么,可又怎么找得到好姻缘?
那么等待喜鹊的唯一的路,便是回乡。可这样被打发回去,就更没脸了。
所以赵丰年不管喜不喜欢,他只能娶喜鹊。唯有这样,才能在主子心中,留住一点忠厚名声。
千不该,万不该,当初不该为了一点虚荣,就收了喜鹊的针线,如今受到怎样的责罚,都是报应。
宁芳微一抬眼,画眉便从隔壁把喜鹊带了过来。还拿了一个包袱,里面装着二十两银子,一副八件套的崭新银首饰和两匹大红缎子。
“如果你不愿娶喜鹊,那么这回要跟着大哥哥返乡的,就是你们两个。但你既还愿意娶她,那便留在京城吧。我那糖果铺子,总是要人打理的。还有三姐儿四姐儿,还想添些糕点买卖,也是要人帮手的。”
“至于喜鹊,你私心太重,我是没法子再用你了。但我从前答应过,你们服侍我一场,我总要照应着你们,都能有个好归宿。如今你自己选了赵丰年,往后的日子就由你自己过去。这些东西算是谢你服侍过我一场,你好自为之吧。”
喜鹊没想到宁芳还肯替她准备这些好东西,跪下哭得不能自己,“姐儿,姐儿我真的知错了。你原谅我,原谅我吧。我往后一定好好服侍你,好好服侍王爷……”
宁芳叹道,“你说这话,便是还未真正知错。算了,百灵,把她送回宁家,禀明母亲,挑个好日子尽快让他们成亲。”
喜鹊越发糊涂了,她不是道歉了吗?怎么就不知错了?可还想解释,却被百灵拖出去了。
赵丰年重重磕了个头,满怀歉意道,“谢王妃开恩。往后我会管着她,不会让她乱来的。这些日子,听说三小姐四小姐要做糕饼生意,小的也在京城转了转,如今略有些想法,能去跟她们说说么?”
这才象个样子。
宁芳道,“去吧。我虽不喜你跟喜鹊这事,但你若做得好,我也不会亏待你。”
但若做的不好,她也不会缺了顶替的人手。
赵丰年听得懂,再次磕了个头,走了。
出去追上百灵,也不要她相送了,自拖着喜鹊到了无人处,才放手冷道,“你怎么还不懂呢?王妃此时还愿待你好,并不是原谅你,而是念着你过去服侍一场的旧情而已。这是她为人的厚道之处,你却要她原谅。你有什么脸去求她原谅?就凭你那些眼泪,能值几个钱呢?”
喜鹊哽咽道,“可我,我以后会改……”
赵丰年道,“可你已经造成的伤害呢?如果你以后再犯错呢?岂不是再一次伤她的心?别说你以后再不会犯错,这世上没人能保证自己不犯错,圣人也不行,所以这些话不必再说。这天底下又不止是你一个人会服侍,没见王妃身边那么多人么,哪一个不比你出挑,她凭什么非你不可?”
喜鹊给说得哑口无言,半晌才讪讪道,“我,我不说就是了。这回连累你了……要不,要不我去信给家里说,让我哥嫂回金陵去,还是叫你家管事。”
赵丰年眼中全是失望,“你怎么蠢成这样?且不说你能不能说动你哥嫂退让,就算你家同意了,你以为那管事之职是你家的,你说给谁就给谁吗?
我不怕丑话说在前头,我这会子愿意娶你,并不是我有多喜欢你。只是我若不娶你,就会坏了自己名声,所以才不得不娶。
以后你就算蠢一点,但若谨守本份,老实听话,咱们还能做对和睦夫妻,否则我若生出外心,你可别怪我!”
喜鹊又羞又愤,眼泪涌了出来,“你若不是真心想娶我,那又何必?我也不是死赖着嫁你的!”
可赵丰年冷哼道,“不嫁我,你就只有回乡一条路可走了,到时顶着跟我有私的名声,你还能嫁到怎样的好人家?横竖我已经在王妃面前表明心迹了,你若实在不肯嫁,也不必麻烦王妃,咱们直接去见二太太,求她让大少爷带你回乡下去吧,当我多稀罕你么?”
第441章升天
喜鹊这才觉得寒彻骨髓。
回乡下,她是没有勇气的。可要留下来,那往后的日子必不好过。
赵丰年彻底撕破二人之间的面皮,就是让她以后在他面前再无倚仗,只能低头做个小媳妇。
可她还有选择吗?
“你到底要怎样?快点决定。我还有正经差事要办呢!”
被赵丰年一吼,最终喜鹊还是跟在他身后,乖乖去见夏珍珍求婚期了。
赵丰年暗暗松了口气。
他其实并不是这么狠心的人,可如果娶到喜鹊这样一个不够聪明,还有几分任性的老婆,男人就非得狠得下心来不可。否则往后净扯后腿,他日子还过不过了?
其实,喜鹊的不甘,他是懂的。
今天第一次进到王府,他也是被震撼到了。
从前只觉得宁家就是极富贵讲究的人家,可进到英王府,他才知道什么叫钟鸣鼎食。
这个词儿还是他从宁芳以前给他弟弟的字帖翻印件里学到的,当时只觉得莫名敬畏,可如今亲眼看到,才知道多么让人仰望。
这样的人家,就算不能当主子,能当个奴才也比旁处体面。
今儿他还偷眼瞟过几眼宁芳,她自然依然是宁芳,可就是比从前精致华贵了好些。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势,是从骨子里渗出来的。也难怪喜鹊还是忍不住哭求,想要留下来服侍了。
所以赵丰年觉得,只要能留在王府,家里失去乡下的差事也是值得的。
很快到了宁府,下人成亲这些小事,并很不必夏珍珍费神。交待徐妈妈帮着翻翻老黄历,给二人尽快择个佳期,赏下几两银子,就算给足面子了。
喜鹊自回去做嫁衣,赵丰年便去了宁茵宁芸那里谈正事。
他是当真走遍了全京城,很是看了些糕点铺子的。如今跟二位小姐说起来,也确有不少好建议。
而那边,夏珍珍忙着替几位兄长打点行装,收拾礼物。
等宁怀璧忙完公务回来,夏珍珍特地给他挑了身,用宁芳孝敬的布料做的新衣,才打发丈夫陪着三位舅兄去王府做客了。
就算离得极近,可既要正经请客,宁芳便做到礼数十足。
尤其亲爹亲舅舅,特意下了帖子不说,到了点儿,还专程打发了四乘大轿前来接人。进了二门又换凉轿,一路把人抬到宴客的小楼。
依旧是上回招待福慧郡主的地方,也依旧传来了府里的小戏班,但演出的曲目却换了一批。
这回是几个正经有手艺的仆婢们,在吹箫弹琴,极是清雅,且适合谈事情。
等见了礼,四舅舅夏明达就先拍起马屁。
“到底是外甥女有孝心,如今舅舅们也托赖着你的福,能过些好日子了。”
这说的什么话?难道从前宁芳没嫁进王府,他们日子都不好过么?
一向最疼宁芳的大舅舅夏明启,顿时沉了脸。
可夏明达想着明日就要返程,又难得有机会见一回宁芳,索性厚着脸皮,不顾大哥的脸色道出来意。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今舅舅也不是让大外甥女你包庇做什么坏事,只是家里有正经事想求你拉拔下,你可不要推辞。”
见他话已说破,夏明启气得差点拍了桌子,“芳儿再如何,也才刚进王府。她小孩儿家家的,什么都没摸清楚,你不想着体谅她,就想着找麻烦,这是当舅舅该做的吗?来前答应的好好的,怎么这会子就八卦了?走走走!芳儿,你小舅舅定是中了暑,说胡话呢,咱们这就家去!”
看他当真扭了夏明达胳膊要往外走,宁芳忙让人拦着,又笑道,“若是让舅舅们这样走了,那可真是要让人笑话我了。爹,麻烦您坐到舅舅们中间,一人帮我斟杯酒,都消消气吧。为了准备今儿这宴席,我还特意弄了些宫里的葡萄酿,搁冰上镇了大半日,特特配上的琉璃盏,你们要是不喝,可就辜负我的心了。”
宁怀璧拉着两个舅兄重又坐下,一人斟了杯酒,劝道,“芳儿诚心诚意请你们来,可不能这样打她小孩子家家的脸。四舅兄有事尽管说,大舅兄也别动气。若能办,芳儿自然会办。若不能办,勉强她也没法子,可是也不是?”
宁芳心头暗笑,老爹还是偏心眼。
话说得漂亮,可还是护着她的。
不过她也不能老躲在爹的身后,所以这时候,她便坦率的说了,“爹说的是。这些年外祖和舅舅们对我家诸多照应,外甥女就算年幼,也是铭记于心的。所以四舅舅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听听,能办得到的,我绝不推辞。”
夏明达大喜,“就冲外甥女这话,舅舅我先干为敬!”
他把面前一满盏葡萄酒灌下,这才张口,“四舅舅也不是想难为你,只是如今存俭得了功名,可家中那么些堂兄弟却都籍籍无名,大家心里难免不自在,就是我和你三舅舅走出去。都觉没面子……”
三舅夏明昌忙道,“你说你的,别刮拉上我!我家出不了读书人,那是他们自个儿不争气。总不能为了那些不争气的孩子,让存俭也不上进吧?”
夏明达横他一眼,不满道,“三哥你这人就是不实在!算了算了,你不要拉倒。芳儿你别怪舅舅厚脸皮,我老实说了吧,我就想着给你侄儿捐个功名。否则你堂堂王妃的外家,连个功名也没有,岂不让人小觑?”
宁芳垂眸轻笑,这种小觑,她还真不在意。
可宁怀璧怕是女儿不好回答,先替她开口了,“舅兄若是此意,倒不如多请几个好先生。回头若是孩子成器,大不了我舍了脸面,再去求求风荷书院的先生们就是。”
夏明启忙道,“这才是正理!若你家孩子也肯好好读书,叫亲戚们怎么帮忙都可以。但你要买卖功名,是那么容易的么?”
夏明达索性耍起无赖,“若能考得上,我至于舍了老脸在这说么?这不是考不上,才想求着外甥女的。好歹她如今可是王妃,办这点小事,应该不成问题吧?那官家子弟,多少考不上花钱捐功名的?你们宁家三房不也是花钱买来的?”
看他把宁家也刮拉上,夏明昌听不下去了,“你也知道那是官家子弟,咱们这些商户人家怎么跟人比?就算是那些财大气粗的盐商,也得把孩子过继给有功名的族人,再掏出大把银子才能勉强捐个功名,可你舍得么?”
夏明启更是怒道,“自己不说督促孩子上进,成天想着这些歪门邪道。就算给你捐个功名,也是连累名声!”
夏明达给兄弟们说得下不来台,羞臊道,“横竖我不是求你们,行不行的,芳儿你给个痛快话吧!”
宁芳轻轻一笑,“舅舅们莫急,其实这事,我还当真想过。”
什么?
夏明达眼睛亮了,可夏明启却急道,“芳儿你可别胡来!你年纪轻,不懂事,哪知这其中的深浅?”
因近年支持夏存俭求取功名,常跟书院夫子们打交道,他算是对这些了解比较深的。
商户人家捐买功名难,一个是难在出身,二个是门路。三个,也是更重要的,是难在找不到官宦出身的保举人。
象宁家,本身就是官宦世家,那么若有子弟要捐买功名,自家就可以找到保人。
但如果是商户人家,那些有功名的官宦人家替他们保举,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万一这买了功名的人家,日后犯了事,被人拿住把柄,政敌就能攻击他的担保人。
所以一般的官宦人家不是落魄到了极点,都不会轻易给外人做保举。有这资源,不如留给自家子弟。
夏明启不是看不起自家兄弟,只是夏明达家的几个孩子虽没犯什么大错,却全给养成了纨绔性子。
尤其分家之后,夏明启没少在大街上看到他们鲜衣怒马,招摇过市。
这样的孩子,若是给有心人抓着把柄,人家犯不着整治一个小小的商户,却可以因此攻击英王府。
夏明达急了,“大哥你这说的什么话?芳儿都说了没事的,你干嘛拦着?我知道你家存俭有本事,能自己考功名,但你那些没本事的侄儿侄孙,就活该看着他们憋屈死?”
夏明启还想再说,可宁芳不欲让舅舅们再争执下去,弄得彻底撕破脸,抢先开口。
“舅舅们都别争了,且听我把话说完。这功名虽好,到底只是个虚名儿好听。若遇到那些正经读书人,保不定还要受一顿奚落。于是我就想着,能不能干脆捐个官儿来做?回头问了问王爷,倒也可行。横竖是个虚职,又不领俸禄。只要不挑拣,捐个八九品的小官儿,咱们王府倒是可以去求个告身的。”
这话一说,别说夏家三兄弟,宁怀璧都惊讶了。
读书人求取功名为的什么?
不就是为了当官么?
若有现成的官做,除了那些一定要附庸风雅的人,谁还愿意花钱捐功名?
夏明达豁地站了起来,激动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气,“芳儿,你,你这话当真?”
第442章惊喜
宁芳挑眉自信一笑,“自然当真。舅舅也说了,我如今可是堂堂王妃,若是说这些话都不算数,那岂不让人笑话?只不过若是捐官,倒不好给兄弟堂侄他们,不如几个舅舅自己来吧。”
“好好好!”夏明达激动得直搓手,“你说,要多少钱?舅舅我这就捐一个!”
“不行!你当是买白菜么?”夏明启黑着脸道,“就算芳儿能帮着捐官,这官儿也该是给爹的!”
光听着能捐官都让夏明达跟吃了蜜蜂屎似的,真要是把这官儿落在他头上,还不知怎么轻狂,所以他是坚决不会同意的。
此言一出,夏明达象是被重重击了一拳,又扑通坐下了。
他就算是商贾,可孝道这个大帽子压下来,谁扛得住?
夏明昌也道,“真若捐官,该给爹捐一个才是。所需银两就由咱们三兄弟平分,也算是给爹娘尽孝了,如何?”
话都说到这份上,让夏明达如何反驳?
爹娘年事已高,尤其是娘,这回若不是病得不好,也不会赶着叫他们回去。若能给老爹带个官儿回去,哪怕就一天呢,也是对爹娘的大孝敬。
所以夏明达再不情愿,也只能忍着心塞表示,“那就给爹捐吧。”
宁怀璧也松了口气,这样最好。
若是三个舅兄为此争执起来,他都不知该如何劝解。毕竟捐官不比其他,若女儿真有办法给他们弄个官身,那简直算是改换门庭了。
挡人钱财,便如杀人父母,更何况是这样大事?
可宁芳却似浑然不知,又悠悠道出一件让他们更加震惊之事。
“几位舅舅大概有所不知,如今我既已是王妃,论理可以恩荫三代。便请王爷替外祖和外祖母求了个六品员外郎及老安人的诰封,这会子你们来了,正好带回去。”
六,六品?
员外郎!老安人!
三位舅舅的眼睛再次瞪大了,甚至连夏明启都惊得站了起来,但宁怀璧却显然欢喜起来。
员外郎有名无实,从前朝起,便成了有钱人买卖的一个官位。多给乡间士绅大户,或是官宦人家的长辈。
但能讨到六品,实在是光彩之极。
这也是宁芳如今的王妃身份,所能要到的极限了。
至于为什么没给宁四娘及过世的祖父,宁怀璧也是懂的。
女儿这是想把恩荫爹娘的机会留给自己,由宁家子孙堂堂正正靠功名官位,给长辈求来封赏,可比她这样靠姻亲求来的更让人傲气。
但夏太公夫妇年事已高,已经等不起儿孙争气,所以宁芳才先把诰封的机会给了他们,能让老人家走得风光体面。
所以宁芳连解释都不需要,宁怀璧只觉妥帖。
当看到宁芳命人捧出朝廷册封的织金卷轴,夏明启激动得手都在抖。
“既如此,那我们再求什么的话,便是贪心太过了!芳儿,够了,真的够了。舅舅在这里,替夏家全族谢谢你!”
看大舅舅要给自己施礼,宁芳赶紧侧身避开,“舅舅可是折煞我了!这些本是我应当做的。好教舅舅知道,这些可是不花钱的。至于给你们谋求的官职,却是另算。”
夏明达听得喜笑颜开。
爹娘有了荣光,他脸上也有面子。可爹有娘有,都比不上自己有。若是能再给自己求一个,那才叫踏实。
“外甥女你可真是好本事!钱咱家是不愁的,只愁没门道。要不咱们三兄弟干脆一人出一份,各求一个官职如何?”
夏明启才要瞪他,宁芳已经开口了,“四舅舅这话可就难为我了。能荫封外祖外祖母算是我嫁进王府才沾上的光,也是王爷出面,爹爹及祖母皆欲回报外祖外祖母多年照拂之情才格外同意的。但给舅舅们买官却是要走正经门路,又不是菜地里的萝卜,谁有钱就能拔一个。若如此,皇上的官职也未免太不值钱了!”
这番软中有硬的话,臊得夏明达顿时红了脸,借着酒劲都盖不住,只得道歉,“芳儿莫恼,是舅舅多喝了两杯,昏了头了。”
夏明昌也忍不住埋怨起来,“四弟不是我说你,这么大把年纪的人了,就算多喝了几杯,说话好歹也得过过脑子。亲家厚道,把这样天大的喜事让给夏家,你不说感激,还好意思得了便宜又卖乖?
再说我和大哥都在呢,我们都没同意的事,你这当弟弟的三番五次往前冲,有把我们这些当哥哥放在眼里吗?仗着自己是个舅舅,就在芳儿跟前耍无赖,有你这做长辈的样子吗?你光给芳儿道歉怎么够?快给妹夫也道个歉!”
他们已经认定,这事已经是宁芳和宁怀璧宁四娘商量好的,所以心中对宁家更多了几分感激。
夏明达就算给骂得挺没脸,却也心服口服的给宁怀璧又赔礼道歉了。
宁怀璧知道这是女儿要给自家做脸,也就不多解释了。只道,“芳儿说得对,给岳父岳母的,乃是她的孝心。这捐官却是给几位舅兄的一个倚仗,你们还是不要推辞了,横竖家里不短那几两银子,便捐一个,省得辜负了孩子的一番好意。”
夏明启细想想,确有道理。
如今宁怀璧已经是六品官身,宁芳更是一品王妃。
如果夏家舅舅们还是个光溜溜的商贾,不说别的,夏珍珍和几个孩子脸上都不好看。
可若是捐官,他当老大的该是头一份才是。
但他家存俭已经考取了功名,看四弟那样,分明早就妒忌了。只怕族人也有同样心思,再霸着官职恐怕不妥。但要是给功名心最盛的四弟,他是万万不能同意。
夏明启左右一看,忽地有了主意,“既如此,这官职就给三弟吧!”
啊?
夏明昌顿时惊道,“给我做甚?要给应该是大哥才对!”
可宁怀璧却难得的也插了嘴,“我也同意给三舅兄,你如今做的是茶叶生意,跟官府打交道更多。若有个官身护着,倒比其他两位舅兄,能省好些麻烦。”
夏明达原还想张着嘴争一争,可听了宁怀璧这话,只好又闭上了嘴巴。
因为茶商和盐商一样,都是门槛极高,且被官府控制的。
夏明昌的妻子汪氏,也因有祖上传下的风水宝地,有个大茶园,才能涉足茶商这一行。可就算这样,也少不得被官府盘剥。
所以夏明昌总打扮成出尘的儒士模样,一半虽是他自己喜欢,更多却是为了迎合官府老爷们。故此若论起谁最需要,三兄弟里没人能比他更加需要这个官身护着。
且大哥都不争了,怎么可能给他这个小弟?
所以夏明达道,“我也赞同给三哥。”
横竖落不到大哥头上,他心里也能好过点。
宁芳唇边扬起一抹浅笑,“那便这么说定了。我知道几个舅舅都是财主,凑个三千两银子没什么问题。若赶得及,看能不能在你们走前便办出来,你们好带着回乡。”
只要有门道,钱算什么?
三兄弟一下就凑了出来,夏明启最后还多添上一张五百两的银票。
“如今要返乡了,身上钱财不多。这些拿去作打点使费,若不足再跟我们说。”
夏明昌道,“这钱回去我还大哥。”
宁芳一笑,坦然当着他们的面,命人把所有银票都给程岳送去了。
正事说完,又请几个舅舅吃酒。
因逢着喜事,人还是挺高兴的。就算夏明达略有遗憾,也多吃了几杯。等众人都有六七分酒意,宁芳方命人撤去酒席,又上了醒酒开胃的酸笋鸡丝面。
盯着每个舅舅和老爹都痛快的吃了一大碗,宁芳这才放心。说了会子闲话,又给每人上了一盅冰镇乳酪,消暑解乏。
听着窗外有人和着琵琶,在晚风中唱起柔美小调,被殷勤伺候一天的夏明达,心中几分不甘也消散不见了。
一个当了王妃的外甥女,都没怎么在他们面前拿架子,还这样的热情周到,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他今儿没眼色了一天,这会子想做点有眼色的事。便主动谢了宁芳的招待,开口告辞。
宁芳正想说什么,忽见赵同在窗外冲她使了个眼色,不由得微微一笑。
“也好。我陪舅舅们也去见见王爷,只他身上不便,恐要失礼了。”
舅舅们忙道没事,还说若不方便,不见也罢。
宁怀璧道,“知王爷受伤,几个舅舅本来还想给他寻摸些好药,只怕王府另有良医,故此也不敢提。”
这样的人情宁芳自然会领,又道了谢,才把舅舅们带到竹林小屋。
因如今程岳已过了最危险的感染期,所以也不必强求换衣换鞋了。只是在进门前净了手,便跟着宁芳进屋。
程岳因在养伤,不好穿得太过正式,但也换了身见客的长衫,头发也梳得纹丝不乱,还身板笔直的坐了起来。要不是身上药味太重,看起来跟常人无异。
宁芳挺担心的,低声问了句,“你坐不坐得住?舅舅跟前,不必勉强的。”
程岳嗔她一眼,先道了个歉,“因身子不便,不能亲自给舅舅践行,是我的不是。”
他这气场太强大,几个舅舅可不敢托大,忙忙回礼,“何必客气?你保重身子才最是要紧。”
程岳也不虚套,往旁边目光一扫,赵同就把一份卷轴送了来。
夏明达方才已经见过,给爹娘的诰命就是这个东西,此时再见,未免直了眼。难道这么快,就已经办下来了?
只听程岳淡淡道,“因事情办得急了些,只能委屈三舅舅先挂个小小的校尉之名。不过好在也算七品,在这京城算不得什么,但去到乡下,应该还能唬住几个人。”
七,七品?
夏明达眼珠子瞪得溜圆。
本就醒了大半的酒,更是一丝不见了。
方才宁芳故意说只能谋个八九品官,就是等着这一刻。如果她把话都说满了,哪有如今的效果好?
第443章荣光
夏明昌显然也给这意外的馅饼砸得不轻,话都说不清楚了。
“是,是七品校尉?那,那银子不够吧?哎呀!你花了多少?快说,舅舅回了家立即补给你!”
看之前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人,居然敢以舅舅自居了,程岳眼中多了一分柔和。
“三舅舅别急,没多花钱,就三千两。到底是武官,没有文官金贵。只因要得急,多给的那五百两也用了二百,还退了三百,一会儿让芳儿给您。”
“不要了不要了!”夏明昌连连摆手,原想说送他们夫妻,可又觉得这点钱显得太小气,临时改口道,“就算上头打点好了,底下小鬼也难缠。三百两银子又不多,你回头拿着赏人吧。”
程岳这才一笑,“那就谢过舅舅体谅了。”
夏明昌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接过那卷织金小轴,似有千金重,不由得苦笑起来,“这,这实在是该给大哥的。”
夏明启心思很正,半分没有妒忌,只是欢喜。
“该你的,就是你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