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帝女凰途-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君玉身后三十几员将领,百里家五子,与百里云川道别,道:“父亲保重!”
“你们此去,定要听公主调令,不得擅专!”百里云川道。
“是……”百里墨轩等人皆应了。其它人也都一一应诺了百里云川,楚兮道:“此去,定不叫凉州的家人失望……”
百里云川对文轩一拜道:“他们十几人还年轻,略有些鲁莽,倘有不听之处,还望文大人多多指点一二……”
文轩忙道:“百里大人请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
百里云川对李君玉道:“公主,保重!”
“百里大人也保重,且在京中安心的住着,待我得胜归来!”李君玉豪气的笑着道。
杨千重为首,众官道:“谨祝公主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谨祝公主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
声浪略过一遍又一遍,李君玉上了马,在寒风凛凛中,举起红缨枪,道:“走了,各位保重!”
说罢鼓声阵天,她纵着马,慢慢离开了,身后的众将也都一一向众人抱拳,上了马跟随李君玉左右而去。
三军齐动,如流水般渐离京城而去。
杨千重与众臣都有点感慨,有点说不清的感受,他们正想说话,突然见身后有一人飞一般的冲了出去。
众人都吃了一惊,只见郭怀直往前奔,大叫道:“……公主,公主,你等你回来,等你回来……”
骇的众人吓了一大跳,杨千重忙变色道:“将他拦住,带回来!”
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皆看了一个清清楚楚,一个个皆是目瞪口呆。
郭怀还没近前,就已被押后的忍无可忍的战将给单手提起,然后送了回来,冷冷道:“郭公子,请不要打断行军秩序!”
郭怀泪流满面,挣扎道:“……我只是舍不得公主,与公主道个别罢了,你别拦着我……”
那战将也是嘴角一抽,杨千重忙让刑部的人接过了郭怀,道:“给将军添麻烦了,将军请上马,还请不要耽误了行程!”
那战将拱了拱手,这才上马离去了。
杨千重皮笑肉不笑的看了一眼依依不舍的郭怀,淡淡的道:“郭公子,请回吧,众目之下,作小儿女之态,未免叫人笑话,郭赞大人竟是这般教子无方吗?!”
郭怀冷冷的瞪他一眼,道:“我知道你们都不待见我,都排挤我,都不喜欢我……可是你们再拦着,也不能拦着我喜欢公主……”
众官员听的眉头直拧着,还有许多百姓听到了,纷纷议论起来,有些士子还眉飞色舞,显然十分兴奋的八卦了。
程观言笑着对郭怀道:“郭公子喜欢公主这是自然的,咱们也喜欢公主,这里人人都喜欢公主,敬重公主,公主深明大义,让人敬重,如郭公子这般狂热的,怕是也有不少,不过郭公子还年轻,以后还请略克制一些好,这里百官俱在,如此严肃行军的时候,千万以大局为重,各位,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皆纷纷附合。
郭怀不忿,他明明不是这个意思,都被他们故意曲解了,郭还还想再说,杨千重已经朝他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那二人拉住郭怀,笑着道:“天寒地冻,公主也走了,想必军中将士定已知公子的心意,公子可是郭大人交付于京城,千万莫要冻着了才好,我等送郭公子回府吧……”
说罢竟大踏步离了人群,郭怀一肚子的话却被堵回了嘴里,一时气闷伤的不得了。
杨千重与程观言无奈的对视一眼,无关男女,人优秀,都会有这般狂热的人扑上来,只怕这郭怀还只是第一人,以后怕是有更多。
杨千重笑着道:“公主已经走了,各位请回吧……”
他看李景熙眯着眼睛盯着郭怀走了的背影,就知道他心里不自在,便笑着道:“小王爷,一个质而已,不必伤筋动骨,何必放在心上,盯紧些也罢了……”
☆、第645章 辩斥
第645章 辩斥
李景熙回过神,笑着道:“杨大人说的是,以后少不得盯紧些便罢了,总不能因为他这样疯疯颠颠的,反倒惹的满城风雨,引姐姐让百姓们这般议论私事,姐姐身正之人,就怕有人以后歪曲了,给姐姐留下了多情的名声。 ”
杨千重笑着道:“怕是如此,以后我也会多盯着点儿的,只是小王爷也不必太过害怕了,但凡史上明君,谁不是毁誉参半,这些事,以后怕是少不了。人尊崇,才引人注意,才会有非议,非议也不见得是坏事。”
李景熙笑着点头,与各官员都纷纷回了城。
倒是好些好事的百姓低头窃声笑着道:“刚那人便是郭怀,听闻爱慕公主爱慕的不得了,这样的场合也敢冲出来……”
“公主这般的,只要眼睛不瞎,谁不喜欢?!”有人接口道:“可惜这郭怀怕是配不上公主的……”
“就是,感觉他脑子不太好,也不识大体,相貌也就一般吧,与沈相比起来还是逊色了些,沈相无论是相貌,还是气质,还是学识,地位……”有一士子摇了摇头,道:“要找出与沈相不相上下的人来,怕是也难!这郭怀差的也太远了……”
众人也是深以为然,笑着道:“怕是公主也是瞧不上这郭怀的,他冲出去,依旧也没让公主回一下头。”
众人哈哈大笑,都在笑着郭怀,哪怕看的清楚,也挡不住一颗浓浓的八卦之魂,所以郭怀的名声,倒是极响亮的了。
京城中都知道了他的名,知道他爱慕公主,偏偏公主瞧不上她。百姓们口中颇也有些瞧不上郭怀的意思,他们依旧觉得只有沈相那样的仙人,才能配得上公主。智谋武备,才是真的天作之合。
倒是有些看透了的士人,私下笑着道:“那郭赞野心不小,只是想要笼络住公主,这郭怀却不大济事……”
另一人低声笑着道:“他大约来之前是没想过有沈相这样的人在,这郭怀在沈相面前也不过是被生生衬成了丑小鸭罢了,他更不知道公主与沈相情投意合,一往情深,这在京城不是秘密,可是郭赞不知道啊……”
“他就算知道了,也不以为然,他这样的人心里怎么会有儿女情长,只有野心勃勃……”另一人笑着道:“只是郭怀这样子,他只以为只要相貌过得去,就能迷惑得住公主了?!将公主想成了色令智昏之辈,也太小看公主了,当初那李月白,什么下场,他只怕没打听过,听闻李月白也是相貌极英俊的……”
众人都笑了,寥寥几个人,在茶楼上面笑着,道:“当初公主初来京城,可是闹了不少笑话,可是,只有她笑到了最后,也许只有她才是最清醒的人……那些人啊,还是不明白,公主这样的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大智若愚,大忠若奸……”
“那郭赞,怕也蹦不了几天,待公主收拾了江南,益州还能如何?!”有人笑着道:“这郭怀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若真要杀他,估计也是费事,就这样笑着,不过是笑柄而已……”
众人一笑,这京城中总有人无比清醒,看的到从表面到深层里的更深更本质的东西。
他们看到别人能看不到的李君玉的可贵,也能看得到别人表面下的野心。
这世间,从不乏聪明人。就算是在市井之中的人,总有一些高人,隐于世间。他们未必没有才华,只是有些人志不在庙堂罢了,可是他们依旧关注时事,直到慢慢的被这个公主吸引,成为她默默的拥护。
人虽各有其志,但每个人都有其信仰,无事的时候,自然他们隐于市井,可是若是有事,他们也会为其信仰而殉城,上次京城三次之危,他们心中的担忧并不比任何百姓与军士少,哪怕需要他们的热血,他们也不吝惜并不坚硬的手臂和热血。
郭怀的事,沈君瑜早知道了,他只是淡然一笑,道:“不必理会他。”公主都不放心上的人,他又何须介怀?!
“可是这个人,前些日子天天来相府前想见相爷……”墨砚道:“万一他以后再来怎么办?!”
“以前他来是为见公主,现在公主出征了,他还来做什么?!”沈君瑜不甚在意的道。
“可是总是看着不舒服,影响也不好。”墨砚道:“这来来往往的人都看着呢……”
“你觉得百姓的眼神不好?!”沈君瑜笑着道:“你觉得在郭怀与我之间,他们会向着谁?!”
“这还用问吗?!”墨砚道:“不对,拿门主去与他比,也太低就了。”
“你都明白,外面的百姓不明白?!”沈君瑜道:“盯紧他便是,不必在意。”
“是。”墨砚笑了笑,道:“也对,京城百姓不过是看他的笑话罢了。徒添一笑柄,只是看着总是心里不舒服。”
“他必须好好活着,不要找他麻烦,益州的事未平定之前,他只要不谋反,但凡些须小事,随他去吧……”沈君瑜道:“一个郭怀而已,我并非容不下,有他在,也能彰显公主的仁德。”
只要李君玉不是真的对郭怀动心,他又岂是容不得人的人。
“只是若以后……”墨砚道。
“以后的事也是几年后的事,”沈君瑜道:“那就待公主回来再说。”
墨砚释然,道:“公主此去,少则一两年,多则七八年,怕是才能真正的平定江南全境,大江南北……”
“我只要她平安着稳一些,不过太过于心急……”沈君瑜道:“文轩此人智虑千里,又有华林芳才智果决,在他们二人辅佐,江南决战,不必太过担心。现在人心思安,天下归心,不管用几年,挡不过大势所趋,倒是京城的后勤事宜一定要做好……”
“冀州府又刚定,我还须与众位大人商量一番农本事宜,此是重中之重,”沈君瑜虽觉李君玉走了,他有点不习惯,可是,要做的后续之事太多太多了,也就容不得有太多的时间不舍,伤感了。
而此时,李景瑾安排在驿馆的并州来的几个代表的万民书,还是传开了,京城中本来也在准备这件事,只是还是被并州府的人抢了先,一时之间热闹起来,有许多人寻到他们的住处,前来与他们会面。
两方见到面,也是行了礼,各过聊过并州与京城事宜之后,便熟了起来,干脆他们就留在京城也一起参与组织此事了。再加上李君玉现在出征了,只怕得要回城后才能召见他们,他们一开始无所适从,现在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当下就找到了新的动力,便准备在京城安定下来,全力组织此事……
这万民书之事到底也弄的有点大了,难免影响大了些,影响一大,就有争议,一有争议,似乎士子要参与的辩论也必不可少……
他们便都积聚到了京城的弘文馆去,有些固执己见的人,依旧拿李君玉的女子之身说事,总会引起公愤,此事渐渐的就有引人失控之意,李景瑾见再不控制,就要出事了,便劝了李景熙,道:“他们的情绪还是要压一压,不管如何,再如何辩驳也改变不了事实,他们说,姐姐也少不了一块肉去……你也另太在意了,只要压一压大家的情绪,莫要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不要将事态扩大便成了……”
李景熙道:“你说的我明白,我心里再不舒服,也拦不住这些人的嘴,哪怕姐姐以后当政到老,也还是会有人会以她是女子之身说事的,我都明白……”
“你明白就好!”李景瑾拉了拉他,道:“走吧,进去!”
李景熙再不愿,也是进去了。
两人一进门,很多人已经看到他们二位了,便忙向他们行礼,道:“两位小王爷。”
“不必多礼,”李景瑾忙道。
大部分学子都是站在他们这边的,面上依旧有些不忿,可是看到他们后,才渐渐的克制了些。他们还未说话。
那对面的一行人,却是一脸不屑,也不行礼,只冷笑道:“王爷?哪里来的王爷?!两位无功无德,无才无能,并未有金册印宝,何时能称得上王爷一称了?!”
李景熙哪怕是盛怒,却也是笑了,道:“几位说的也甚是有理。”想激怒他,他也便就是不怒。
“大家称呼我们兄弟为小王爷,确实是太客套,也太抬举,太过尊称,我们兄弟委实不敢当,不过是有名无实罢了,这一点,我必须得承认……”李景熙道。
他身边的一士子已是气的脸色铁青,怒道:“你们可这般的看公主不顺眼,连两位小王爷也要牵连,他们俱都是朝廷六部之官员,身为宗室,自然当得上这小王爷之称?!”
“哎,莫要生气……”李景熙还反过来劝他。
那士子急的不行,道:“王爷,你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大放厥词,委实可恨!”
“莫气,大家莫激动,我们也是为此事而来……”李景瑾忙安抚道。
☆、第646章 争议
第646章 争议
对面的人冷笑道:“莫非是来抓我们的?或是为李君玉辩驳的?!”
另一人道:“对,李君玉再有本事,也只是个女人,这是事实……”
这边又有人不忿了,似乎群情激愤,好像再加把火便能打起来一般。
“如你所说,女子是女子,寒门是寒门,一言以蔽之,各人都该谨实本份了,那诸位之中也有寒门中人,请问是不是朝廷也该闭上科举之路呢?!”李景瑾笑着道。
对面的人脸色变了,道:“你们威胁人?!”
“误会,我不是威胁之意,只是事无常理,人也无常态,一切,都各有天数!”李景瑾笑着道:“我们此来也并未是为姐姐说一句话,我们不说,是为避嫌,可是天下人会说,天下人会明白,你们当然可以说明你们的道,可是在座各位都各有各的道,说道都不要紧,只是大家要辩驳也只在这弘文馆便罢了,不要影响外面的百姓的生活与生产便好,现下物资不丰,百姓灾荒过后都不好过,还是不要让他们参与太多的这些纷争,安心的生活才是真的,拜托各位了……”说罢便是一拜。
众人面面相觑,倒是对面的人脸色微微有点变了,他这一拜,倒显得他们无理,并且像是一点不关注民生一般,这个李景瑾可真是会说话,一下子就将他们对立于百姓的对立面了。这个人……
李景熙却不容他们开口,道:“是啊,大家要辩驳在这里便可,不要再扩大才是,以免生乱,我没有雄辩的口才,也没有巧舌如簧的本事,更不会为姐姐说维护的话,我只坚信,文尽其用,我们读圣人之书,终究是为了经世致用,说再多,我也没时间说,只希望能有些时间为百姓多做些事,少让姐姐有后顾之忧,还请各位成全……”说罢也是一拜。
对面的人已经脸色不好看了,面面相觑,这种时候好像说什么都不对,到最后脸色不大好的也回礼一拜,道:“言重了,我等只在这弘文馆便是,出了馆门,并不会说这些不是,以免影响军心民心,我等虽以公主女子之身说事,但也并非是会拖人后腿之人……”
李景熙一副感激莫名的样子,道:“那便不打搅各位了,多谢。”
他与李景瑾出来,有许多人来相送,拱手道:“两位王爷果真是胸怀宽广,这般的话也容得下,王爷高义。”
李景瑾笑着道:“家姐也经常教导我们兄弟一定要有容人之量,家姐现在出征不在,我们便更会常常想起家姐的教导,更不敢忘了。”
“公主她……”众人叹道,心中叹服,道:“里面这些人,两位王爷放心,我们集众人之智,一定能驳倒他们,两位王爷虽不便说什么,可咱们不会与他们客气,定不让他们辱及公主威名!”
“就是!”众人纷纷附和。
“多谢各位为家姐说话,如此维护,此事我们不便出面,此次说话也是迫不得已,”李景熙道:“只要莫影响到正常百姓的生活便好,他们说什么都不要紧,这世上的人有千万种,若是真容不得,岂不是昏人所为?姐姐她是万不会与他们计较的,一点言语微词,家姐不会在意,你们也是,莫要太过在意,太放在心上,有人如你们这般,达则济与天下,为民做事,自然也有人固执己见,墨守成规,不会改变,一万人读圣贤书,便有一万个见解,他们的观念,虽不敢苟同,却也不会容不得,还请各位莫要太过在意这些言论,在这弘文馆当好好读书才是,天下未定,等公主回来,必是用人之际,尔等当好好进仕,以后为百姓效力,方不负圣贤教导,和朝廷的期望!”
“受教!”众人叹服一拜。
兄弟二人也还礼,这才上了马车走了。
“公主真是高义啊,可惜这天底下总有一些人眼睛瞎了,呵,非要纠结于公主是女子之身……”一士子道:“却不知公主这般的明君,是天下人的福气。如此的会容人,连两位小王爷的气度也是让人叹服。”
“我看他们是吃不到葡萄说酸话,大约在公主身上,除了她是女子这个弱点,再也找不到别的弱点了,所以这才抓着不放!”另一人笑着看马车走远了,道:“小王爷说的对,光用嘴有何用,将士们在前杀敌,我等也不能虚度光阴,当好好读书,以后为公主效力才是,与他们打嘴仗能打出个什么来,只当是狗吠听一听也罢了……”
众人听了释怀大笑,便纷纷进了馆中,不理会那群人了。
那群人气的臊的面红耳赤,怒道:“……禄蠹之辈!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众人冷笑一声,看他一眼,也没理会他。有人只忍不住道:“有本事就别科举啊,就你们清高,不是禄蠹!”
那群人依旧不服气,怒道:“……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众人捧了书坐在一起,道:“读书也只读了个皮毛,这些人懂个什么,别理他们,咱们要注意影响才是,不要耽误了我们读书和百姓生活,至于他们……就让他们好好的捧着皮毛去也罢了。”
“莫气,莫气,多气伤身,为这类人也没必要。”另一人劝大家笑着道:“所谓修身养性,只当他们是为咱们历练也罢了,这点气若受不得,以后入了官场,事儿多着呢,还不得气死……”
众人说了便笑将起来,道:“……我猜过这两年怕又有恩科了,公主虽未登尊位,但是发了黄历,又铸了新币,想必朝廷的法度是一点不会拖延的,恩科只怕还有。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尽力才是。”
众人笑了附和。
那群人见无人理会,渐渐的也没了战意,到底是有点讪讪的,臊的慌,到最后也不理会他们,各自为群去看书了。
这边的人冷眼看了他们一眼,轻轻的哼了一声。这些人还是太年轻,自以为读了几年圣贤书便以为捧着了圣经一般。
他们哪里知道,两位小王爷是前面恩科的主考官,上一次的恩科的官员全是他们的门生,只要两位小王爷不想取用的人,谁人会取用?!
他们再蹦达也是断了仕途了。
哪怕公主再大度,也断不用取用这些反对自己的人给自己添堵,哪怕他们再有才学,能容得下他们在京城活动,就已经算是仁义了。
公主这样的人哪里找去,若是有些小气的君王,偷偷弄死了也罢了,谁会这般容忍?!
事实恰也与众人所料一般,李景熙一上马车就沉了脸,他在京中多年,也是培养了好些亲信的,他低声对身边的人道:“查清楚他们的底细,我要他们的全部资料,以后再开恩科,一个都不要取入朝中隔应人……再有才能,再有才学,心胸不足,只顾嘴仗的人,只怕也做不好事。”
“是!”身边的悄无声息的出去了。
“三哥还是这般记仇,”李景瑾失笑道:“不过,天下之大,能用的人太多了,多有暗叹怀才不遇的人,可惜,哪里真的有这么多怀才不遇的人呢,有些人,不是运气不好,只不过是到手的所有机缘都抓不住,他们没了仕途也没什么好可惜的……”
“可惜他们做什么?!眼高手低,还未为国出一分力,便妄想非议于国有功之人,这样的人要了也没什么用。”李景熙道:“还是沈相说的对,朝廷需要的永远是能做事的人。没什么好可惜的。”
兄弟二人达成一致,对此一点负疚感也没有。
所谓不作不死。有些人,哪怕是机遇砸到了眼前,他们也是抓不住的。
万民书,争议,不断。
而李君玉行军赶了两天的路途时,天就下雪了。下雪天赶路实在是受罪,她也不急于一时,便道:“此雪来的早,怕是下不了几天,原地扎营休息,等雪化了再出发也不急,让军士们注意保暖,此时安全,不必太过劳累防敌袭!”
“是。”众人听闻,便依言扎下营来。
文轩笑着道:“瑞雪兆丰年,才刚入冬便有这场雪,明年一定会风调雨顺。”
“但愿吧,”李君玉道:“若再闹灾荒,百姓太苦了,百姓本就生活不易,一年到头收的粮食,交了租赋也没剩下几个粮食,还要养活一家老小,着实不易!”
“连年征战,等天下平定,也不知还能剩下多少百姓,这中原,真是满目疮痍。”李君玉皱眉道,“现在下这雪,怕是又有不少人要冻死了……”
已有兵士穿上了更厚的衣服,穿上厚鞋,去折了柴火,点燃取暖生火作饭了,营地上,倒是安静。
文轩看李君玉担忧,便劝道:“以后就好了,公主……”
李君玉叹了口气,坐到了帐中,百里墨轩进来道:“公主,末将等人想去寻一寻附近可有猎物,倘有野猪等物,也可加一餐。”
“去吧,别走太远,此处山林虽不高,但也深,注意安全。”李君玉叮嘱道。
☆、第647章 开花之计
第647章 开花之计
“是……”百里墨轩与其它的将领们带了一些兵士便爬上了山林。 路径早就没了,在其中若不注意,是很容易迷路的。
此处恰是西山附近,皇家猎物以前便在此,只是多年荒芜,无人照料,怕是早没什么猎物了,有些怕也是跑了,或是被人猎去吃了。能不能猎得到还是两说。果然,他们到最后一无所获,连根猎物的毛都没猎上。
想来当初闹灾荒时,有流民来过,想必哪怕是虫子也不剩了。想到其中的缘故。李君玉心里也怪不舒服的。
现在虽处处安静,可是过于安静,才能想到这片土地所经过的惨烈。
这个时候,连鸟兽都少了。
这场雪下了不过一天半便停了,李君玉等雪化后,这才再次拔营起寨,道:“争取在于更冷之前到达并州与冀州府,不然天冷起来,在路上实是受罪。”
众军便急行军,一路快马加鞭,火速往并州奔去。
且说那秦王,见众人皆紧张的看着自己,便笑道:“此次渡江之战,其实我有一计可施。”
“王爷请说……”楚煙砂忙拱手道:“王爷若有计策,某洗耳恭听,一定遵循。”
“将军太谦虚了……”秦王笑着道:“其实也不算是多大的良机,只是想让将军静心等待良机,只是在等待的同时,也不必闲着,我的计策便是在这等待中多了一个选择。”
秦王放下茶杯,道:“渡江之战,第一,是等江水结冰,第二,是等江对面的防御变成朝廷的兵马,到时,渡江还是问题吗?!”
众人都吃了一惊,道:“末将等人竟没有想到,是啊,这般干等着,才是最无用的……”
“没错,我的眼睛就一直盯着渡江了,竟也没有跳出来看到这个问题,”楚煙砂大喜道:“还请王爷继续为我指一条明路,”
秦王笑着道:“其实怕是将军自己没想到罢了……”
他走到沙盘边上,笑着道:“将军读兵书,可读过有一计叫树上开花?!”
“自是读过,”楚煙砂忙道。
“此计若是反其道而用之呢……”秦王点透道。
楚煙砂一怔,随即悟了出来,道:“王爷你的意思是?!”
“将军其实可以布势,树上开花,在于虚张声势,现下将军虽止步于此,等时机渡江,但是可以假意大举进攻,给对面的人造成一种错觉,”秦王笑着道。
“疑兵之计。”楚煙砂道。
“正是。”秦王笑着道:“此计的精妙在于布势,威敌,”
“将军大可以在江边造船,声势越大越好,让对面觉得将军恨不得时时就要渡江了……”秦王道:“然后再频频再派些小船去骚扰对面,放放冷箭,再刺探一番敌情,此是诱兵之计,对面一见此,必然会增兵,紧张防范,而将军紧盯不放,敌军必疲。”
“可是江南兵已经被将军打怕了,他们虽在水战上有优势,可是必也不敢来攻,只能驻守,并盯紧了这边……”秦王笑着道。
“如此,便可分兵,”楚煙砂大喜道:“去攻江水这边剩下的城池……”
“正是。将军先假意欲渡江,实则划江而夺其江南剩下的属地,直到江水这边的城池归我军所有……”秦王笑着道:“届时,董昌只要再里应外合,在对面与敌军交战之时,将军便可顺利渡江,他们也能云南大军联合……”
“好,好计!”众人大喜,拍手称妙,道:“如此一来,我军也不必苦心一直等待,更寄希望于江水结冰,反而等到了另一种可能,只要我军出动,只怕江南兵又得分兵,到时他们自顾不暇……”
“的确。”楚煙砂道:“虽然现在董将军正在应付刘帝,无暇分兵,可是,公主既将前来,一旦与对面会合,必会势如破竹,只要破了刘帝,董昌,肖铮,还有公主,定能打通江水对面的城池,届时,稍会接应一番,我军便可顺利渡江,一定会顺利收复江南众地!”
“没错!”秦王笑着道:“就是这么简单。”
“是简单,可我就是没想到,这个脑子真是不及王爷想得通透……”楚煙砂喜道:“只看到眼前的江水是个大难,竟完没想到另辟奚径,只想要一定要渡江,去会师,哪里想到……多谢王爷提醒,此计甚是妙啊,妙啊……”
楚煙砂几乎是大喜过望,看着沙盘上,笑着道:“这江水还有一条小小的支流,我军便可以暗渡此水后,将大江这边的城池收的七七八八,到时,江水将江南临淄朝劈成两半,只要公主一在那边与他们交战,临淄帝断再无生还的本事……”
众人都是大喜,道:“王爷,将军,我等立即就去造船坞,一定动静弄的越大越好,让对方信以为真!”
“就去江边伐木,多派些兵士呼喝声,一定要让江对面增兵,”楚煙砂道。
众小将立即赶忙去了。
“太好了,多谢王爷指点!”楚煙砂重重一拜道。
秦王笑着忙扶起他来道:“将军不必客气,我等皆是为公主,为朝廷,都是一样的……”
“惭愧啊,”楚煙砂道:“王爷的眼界,我却看不到。全局观,却比不上王爷。”
“将军的眼界是在战场之上,而我略胜于将军,眼界在于诸候,而你我却皆不及公主,公主的眼界是放眼于天下……”秦王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