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帝女凰途-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人接一人,一层又摞一层!
此时已是午后,渐至黄昏,血色残阳如血一般,似能吞没这片大地。空气中全是血腥味……
“……开始了!”有将领来回禀肖铮道。
肖铮道:“点火,放箭!”
顿时城墙下的大火将整座城墙都烧红了,箭枝不断,然而,依旧有很多人不顾一切的跳了下来,哪怕发出惨叫被烧死,被刀刺死,被箭射死,他们也不愿意再在这城中呆一刻……
赵胜在城下看着,仿佛看到的是地狱,就算在地狱也没有人这样不惧而赴死过!
城中人已经发了疯一般,一个挤一下的往下跳,有些人哪怕是从火中也发了疯的冲出来,俱都被前线的将士乱刀砍死。
肖铮看着城墙上的赵胜,冷笑一声,道:“……火箭手,朝城中放箭!既然不降,就烧了此城!”
众将士早等的急躁的不行,巴不得这一声吩咐,一听这话,立即燃了火箭,朝着天空射去,火箭在空中滑出一个优美的弧度,纷纷的落到了城中……
城中的火油一遇火果然都燃了起来,有许多的房屋上的茅草早就一遇火油全燃了,大火一下子就蔓延开来……
红通通的火势,像条火龙一般直冲天际!
这几日并未有雨,秋天本就干燥,此时的火像龙一般燃烧起来,哪里还能控制得住。
赵胜脸色煞白!其余他身后的战将们都面面相觑,在彼此眼神中看到了一些对生的渴望,和对绝境与死的不甘心。
这下子城中犹如地狱,无论是前进一步,还是后退一步俱都是死。
一时惨叫声不绝于耳。
肖铮眼神凛冽,道:“这个赵胜……配不上仁君这两个字……甚至连一员战将都配不上,叫人不齿!”
战争一直以来都是从未停止过的,有人哪怕是战神,也会有赢有输,但哪怕是输,有的人,也不会为了战争,而不保全自己的将士。
至少他肖铮,倘若会败,并不耻于投降,可是哪怕是投降,他宁愿自刎而死,也会选择保全自己的将士和军队,这样的战将,史上无数,可依旧能赢得历史的敬重,赢得军士们的忠诚和余念。
可是,这样的赵胜算什么呢?!君王,不算,战将,算不上。他的战争,不过是为一己之私,他的心中只有野心,根本没有将士们的生命放在心上,他只想要赢,将所有子民当成是工具。
这样的人,怎配为敌?!
胜败是兵家常家,可是,有的人,他就是输不起,哪怕他让底下的人死光了,他也会保全自身。
这样的人,呵,怎可为王?!
王护子民,子民护王。永远都是相互的,有王为子民殉国,只为保全子民与尊严,也有王,哪怕是受辱,也要忍辱偷生,哪怕子民沦于铁蹄蹂躏,也绝不愿意牺牲自己。
这样的人,永远得不到他肖铮的敬重。
所以,城中的将士,怨他们并州人马的狠吗?!当然怨,可是此种绝境之下,只怕更恨,更怨的人是赵胜吧。
可惜,赵胜这样的人,怕是永远都不会明白!
现在的局势也正如肖铮所预料的一模一样,赵胜只顾看着底下的局面,眼中只有狠毒,与不甘心,却完全无半分悲悯。
他的注意力太集中了,所以,当刀从背后刺向前胸而穿透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蒙的,似乎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他口中呕了一口血,扭过头看向冷静而灰暗的昔日最信任的战将,他颤着手,道:“……你,你们竟敢……叛朕!”
战将们有点不敢面对他的眼睛,道:“……陛下,臣等有罪,可是,只要陛下死了,这些余下的战士才能保全……”
“为,为了这些将士,你,你们……”赵胜的眼睛里全是不可置信,他怒道:“你们都是朕最忠诚的将士,哈哈,朕如此信任你们……”
“陛下,你不明白,你永远都不明白……”几员大将泣道:“……臣等也不想的,也不想的……可是陛下,那些将士并非只是贱民,他们也是子民,陛下既已大势已去,为何还留恋人世,迟迟不走呢……”
赵胜心中带着盛怒,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不是死于李君玉之手,不是死于肖铮之手,却死于自己的手下之手。
他万万都没有料到,莫非是自己杀父杀兄的报应吗?!
可是凭什么,凭什么,为了这些本应守卫自己的将士,却要杀了他?!
凭什么,凭什么呢?!
赵胜道:“……若不是朕,你们如何能当朕的左中手,掌兵马,位权臣?!”
☆、第636章 大火
第636章 大火
赵胜不愧是赵胜,也是当世一员骁将,哪怕临死,也是不忿的也是想不通的。 他突然一掌将那人给推开,也不管不顾身上的刀,拔出自己的刀,像一个恶魔一样,开始大开杀戒。
人之将死时的狠毒,一般人哪里能及?!更何况是赵胜是要人陪葬的狠毒,他几乎杀红了眼睛,挥刀,就砍死了几个心腹将领。
“朕既要死,就要你们全部陪葬!”赵胜狂怒道:“都去死吧,去死吧!到了地下,朕再找你们算算帐!想要独活,不可能……”
剩下的战将吃了一惊,见赵胜临死还有这种战斗力,有些不忍心的看到其它人被杀死,有些人也不得不拿起刀来反抗了,可是有几人一起抵挡也挡不过临死之人的狠毒。尤其是他们许久未用过饭与水,根本没有多少力气。
加上赵胜是拼命一般的也要人陪葬,一面吐着血,一面大杀四方,见兵砍兵,见将杀将……
城墙之上,顿时成了修罗场。
赵胜这般模样,吓坏了所有人,所以兵士看到此情此景,几乎不敢置信,却毫不犹豫的往下跳了下去。
城墙上的动静瞒不过肖铮,有将领来道:“肖将军,他们动手了……”
肖铮去看,果然看到城墙上那赵胜大杀四方的样子,而且胸口的那一柄剑,如此的显目。
他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再放箭,也不必再扔火油,已经不再采取进攻的攻略。他只是看着这方大火,静静的观着。
有将领道:“……这个赵胜,好狠!好狠!他是想让所有人为他陪葬吧!”
“他这样的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懂的……”肖铮道:“不过是个莽夫罢了,无德无仁无义。若不是生逢乱世,他这样的人,连只狗也算不上!”
“肖将军说的是,眼下咱们只静等便是了,此战倒是不费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啊……”有将领笑着道:“可惜没轮到咱们出场!”
众人都笑了,道:“没出场还不好啊?战功照样领,岂不自在?!”
众人都笑了。
肖铮也道:“我也没料到这般的顺利,看来,那赵胜其实很不得人心,他根本不懂什么叫征服人心。所有的,也不过是皮毛罢了。这样的事,在公主麾下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且不说公主不会中计,就算中了计,公主明知是绝境,必想想牺牲自己保全所有人,可是,偏偏也是这种心态,却让底下人恨不得以死相报,必会死战!岂会如赵胜这般无用,不得人心!”肖铮笑着道:“这种大开杀意的刀,公主是绝不对对上同袍的,这种事,城中的惨绝之事,也绝不可能在我军发生,我军哪怕是饿死,也绝不会食用同袍的身体,还是生食!!”
众人深以为然,一将领道:“将这赵胜与公主比,也太辱及公主了。昔日刘邦被围困,当年也没有人叛他,多数是有想要救他于水火,这就是得人心,与不得人心的区别了,可惜了,这赵胜不懂,他也永远不懂……”
“昔日的赵王也不懂,祈王,吴王更不懂,其实公主也不懂,可是公主知道疼惜将士与子民,她不懂,却更显发自内心。”肖铮笑着道:“恰恰是这种不懂,反而出于本意,更加纯粹,刘邦未必是出于真心,不过是拉拢心术,也非能与公主相提并论,心怀仁义,必成王道!”
众人笑了,纷纷点头。
“肖将军,咱们不妨再等一等,估计再一会,就能结束了……”众人笑着还搬来了椅子,给肖铮坐下来,肖铮也不客气,随椅一坐,与众人说起当年在云南抗外敌时的逸事,众人听的津津有味,尤其是听到李君玉不过以十几岁之龄,就能抵挡一面,作为一军统帅,震慑外敌,实在是让他们心甚向往之。
只是在此情境之下,显得有那些悠然和不合时宜。
不能怪他们没有对敌军的同情心,而是在战场之上,两军对阵,这种同情心,恰恰才是最不合时宜的东西……
夜幕渐渐降临了。大火烧了足有两个多时辰才渐渐熄灭!
此时的赵胜早已经因为力竭,血流尽而死,那些战将们也都没有讨到好,有的死了,有的伤残,奄奄一息,死去的兵士,能堆成一座山峰一样的高度。
城中像是没了生机,变成一座死城。
城墙发红发黑,还冒着热度。
偏偏此时,因为火热而升空,渐渐的形成了云,然后一场气热雨瓢泼而下,渐渐将这座城浇的没了余热。
肖铮看时机已到,便道:“……开城门,收拾战场吧。”
当下众将领命,将刀与尸体移开,将木柱移开,然后从城外拉开了机关,众兵士都入了城。
城中的景象几乎是惨绝人寰才能来形容。
并州兵马见了,也是心中难受。
有将领道:“这个赵胜,他若肯先死,这些人也不必非死不可,他这样的人,哪怕是死,也要拖着人入地狱!”
“多说无益!我们去将赵胜找到再说!”另一将领道。两人当下找到了赵胜的身体,人已经死透了。
两人割下他的首级,挂到了旗上。
有些人残了,生不如死,有些兵士不忍,直接结果了他们的性命,他们太知道,这样的人活着,比死还难受,人太仁慈,反而是对这些人的残忍。
被分食者有上万人,城中有很多血迹,几乎流满了整座城。
自相残杀时,又死了不少人,再加上被火烧,有些想寻死往下跳的更不知凡几,到最后十几万大军,真正没有致命大伤,存活下来的,只有不到万余人……
他们一出城就崩溃了,此时哪里还能再有反抗的心思,有的只有捂住脸大哭着蹲在地上的劫后余生。
几乎不需要人特意看守,他们也没有力气跑了,他们几乎是从地狱里侥幸活下来的,那种感受,整个人昏馈。
这万余人随地而坐,或躺,整个人都瘫掉了……
他们看着这座死城,被火被烟烧过后的余烬,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肢体,烧的漆黑的人一一被搬出来,然后一一被焚烧……
战场渐渐的被收拾了出来……
并州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冀州,现下整座冀州城都已并入朝廷的版图……
这万余人,自然也都纳入到并州麾下帐中。他们是连一丁点反抗的心思也没有了,有些小将,副将参将等也活了下来,回忆起这经历的三天,如同地狱一样,如同做梦一样的不真实,连做梦都能惊醒,他们对赵胜竟是再无半点怀念,有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回忆的恐惧……
战争本身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战争后的创伤,那些可怕的回忆。敌军也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敌军只一计,便令他们自行崩解,自行残杀,自行崩解……
此城被弃,并没有再重新修整,打扫战场后,肖铮便分了兵马去镇守冀州各城池……
消息传到并州府时,华林芳大喜过望,道:“果然是最好的结果,那赵胜一被关起来,自己就疯了,这比我预料中的还有顺利,几乎不费一兵一卒。”
“恭喜大人,肖将军去了冀州,肖将军说,可以将此消息写报于朝廷了……”亲兵笑着道。
“太好了,太好了……”华林芳道:“我这就给朝廷写折子,冀州既已拿下,半壁江山,甚至整个九州,还会远吗?!”
众人一一大喜。
守在豫州交战的董昌也收到了消息,他喜悦的道:“没想到肖将军能这般顺利的拿下冀州。太好了。”
身边的小将道:“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冀州兵马虽多,可惜赵胜是个没什么脑子的,中计并不奇怪。这下子,冀州一收复,只怕豫州就算有心思的,也得奄旗息鼓了!”
“咱们也得加油,”董昌笑着道:“冀州既是我军之地,咱们可以合兵,去围刘帝了,看他现下还能有什么主张!”
众人大笑。
江另一头的楚煙砂得到了消息,也是大喜过望,道:“好,好,好啊!我就知道肖铮是个好样的,他不声动色,竟然拿下了冀州,了不得,了不得,看来以后公主之下排名第二的战将位置,我要与他争一争了……”
他身边的谋臣也是大笑,道:“肖将军的英雄本色,不逊于将军啊,这下子,臣与将军也要努力一番才是,在公主来前,一定要再立些功!”
“的确,的确!”楚煙砂笑着道:“肖铮,董昌,加上本将军,当真是公主麾下的三员猛将,进则可为帅,退则可为兵为将,以后定助公主横扫天下!”
谋臣闻言深以为然,心中喜悦的道:“冀州既拿下,接下来的战事,怕是要更顺利些,马上要入冬,只要江水一上冻,依臣看,那临淄帝也挡不住将军的大军了……”
“的确!”楚煙砂道:“那本将便可以耐心再等待一番。肖将军身边有华林芳,本将身边有诸位,还请诸位以后多为本将献良策!”
☆、第637章 风光
第637章 风光
众人纷纷应了,道:“最近也有观地势,倘有计,一定禀告将军!”
楚煙砂喜不自胜。 他站到江边看向江的另一岸,眼中有锐光,道:“本将做梦也想过江,以后,便能与公主合兵,为公主战死也是值……公主对本将之恩,如同再造,恨不能以死相报!”
众将站于他身后,纷纷感动,道:“末将等皆尽全力助将军渡江。还请将军耐心等待!”
临淄帝现下病着,估计这个冬天,江南的兵马也不能耐他何了。
齐帝与刘帝听到冀州大战的消息以后,整个人也都是蒙了。
那肖铮经过此战,名震天下,威慑群雄。
一个肖铮,一个楚煙砂,再加上一个董昌,现下何尝不是三面合围,刘帝正处于三军中间,真是面如土色。
齐帝也是面如死灰,脸色惨白,道:“那肖铮明明年纪极小,却行事甚密,此事之前是一点消息也没透出来,这才多久,冀州就被他拿下了?!”
消息真的太滞后了,根本比不上并州城的人手。
“那华林芳也是极会用计,只怕此计布局甚久,只是那肖铮,明明年纪极轻,才二十边上,行事却滴水不漏,不可小觑啊,如今看又是一员猛将,与赵胜又不同,肖铮可是有谋有勇,这下子,冀州既失,临淄帝又……”谋臣喃喃道:“情况不容乐观啊……”
“此事刘帝为何不助冀州?他明明离冀州更近……”齐帝道。
“他要对敌董昌大军,再加上赵胜此人也不愿意人入冀州境内,因而十分防范,只怕刘帝也没有事先得到消息,并州十分周密,而且,臣以为以刘帝那个人,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会救!”谋臣道。
“是啊,不一定会救,”齐帝恍惚的道:“一个个的,全没有大局观,只以私利行事,这下子,谁还能是李君玉的对手,谁还能虎口夺食呢?!”
冀州一失,三大将合围,能将他们逼到死角。
“赵胜呢,”齐帝道。
“死了,首级悬城三日,现下好像还要送到董昌那里去,好像是打算送与刘帝观瞻!”谋臣道,“大约是想要威慑一下刘帝。”
“好歹毒。”齐帝脸色不大好,道:“冀州城呢,有没有人反抗?!”
“并没有,那一场火城之战,早将冀州余兵胆都吓破了,现下,连赵胜都死了,他们哪还有心力反抗,况且,赵胜在冀州虽受拥护,却也不受人真心拥戴,那十几万大军本来就有他的责任,许多百姓人家,还有些怨恨,加上并州人马,于民秋毫无犯,他们还能怨恨什么呢,只想要平静的过日子,算是平静无波的归附了朝廷……”谋臣喃喃道,“冀州城此次元气大伤,再也掀不起任何水花了,剩下的不多的人马,降的一点压力也没有。”
齐帝喃喃道:“那赵胜的确不成事。”
“最近秦王的活动频频,好像与江另一边的楚煙砂联系上了,那秦王一向也有奇谋,当年四王兵变,只他一人得以保全,他又恨临淄帝入骨,只怕……”谋臣喃喃道:“……只怕他又会出奇谋想要坑江南军了,陛下,现下我军怎么办?!”
齐帝坐立难安,来回走动好几回,到最后只得道:“再看看罢,朕……再看看……”
“那陛下还要与刘帝合作吗?!”谋臣道。
“刘帝?他也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阴谋极多,也就只比赵胜强上那么一点儿,与他合作,能有什么好处,不被他坑就算不错了……”齐帝低声道:“现在也不过是各顾各的罢了……”
谋臣大叹一声,心中有点忧虑,“那陛下有何打算?!”
“倘若真是势不可挡,我学那郭赞又何妨?!”齐帝道:“只怕那李君玉容不下朕,朕毕竟自立为帝过,她能不能容得下尚且两说。”
“陛下?!”谋臣吃了一惊,万料不到齐帝还有这样的心思。
“很吃惊?!”齐帝道:“你看看这天下,哪还有我们争雄的余地,只怕……我等也要早点做好心理准备才是,那李君玉真的很强啊,以后若是实在不行,我自降为王,为侯,为庶民,也愿意,只要能保全一家老小,与刘地百姓,也就值了,倘若她真不能容我,我便以一身之身保全境之活命,也能得个身后名……”
谋臣一听,眼眶都红了,道:“不知朝廷是个什么情境,就怕他们容不下陛下啊……”
“此事机密,是最后不得而为之的最后决策,不可泄漏,只看天命罢了……”齐帝道:“我总不能像那赵胜一向自私,哪怕死了,也没有留有一点好名声,”
“是,”谋臣心里有点难受,道:“只是陛下,有李君玉在,只怕难以再施展志向了……”
“天底下有志向的人多了,不缺朕一个。”齐帝倒是挺能看得开,一旦认清了大势,他反而能做出最好的决策。
“此事,臣一定烂在肚子里,”谋臣道:“或许会有转机也不一定,只要李君玉横死,这天下可就说不准了……”
“杀不了她,只能寄希望于横死。”齐帝喃喃叹道:“不问苍生问鬼神啊。”
想了想,又道:“那个名传天下的李筠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名传天下了,这名声,传的有点莫名奇妙。”
“他素有仁义皇叔之名,此次能顺利攻下翼州,与他脱不了干系,只是臣一直觉得实在有点古怪,可是又说不清哪里有古怪,他一个皇叔,虽有这名,却无兵无权,能有多大的能量,这名声,倒像是故意传出来的,”谋臣道:“只怕死的蹊跷,现下人死了也不得而知了。”
齐帝半晌无语,道:“帝王之术,只怕李君玉已经参透玄机了。这就是帝王之术。若没那李筠,只怕并州不能拿下冀州,可是,他却死了,死了后名声还能传的这样开……一个死人对活人是没有威胁的,所以他的名声才传的如此的开,如此的名震天下,甚至这威望还能盖得过功臣肖铮,真是不同常理,可是想一想也能理解,这一招,确实比那临淄帝高招太多,有与那封徐青为崇国公一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其中有什么玄机,怕是不得而知了……”谋臣道,“舍一城,舍一人,而得冀州全州府,没费一兵一卒,那个华林芳也实是不可小觑!”
齐帝深以为然。
消息传到京城李君玉耳中的时候,李君玉也甚为吃惊,叹道:“没想到冀州就这么轻意的就被拿下了……”
沈君瑜道:“这里还有华林芳的一封密信。打开看看。”
李君玉闻言打开,道:“李筠也死了。”
“李筠?!”沈君瑜道:“你竟如此看重他?”
“嗯,此人在前世可是个搅风搅雨的很厉害的人,到最后差一点与父王二分天下,若没有我,他也不会死,可惜,这一世,还没有成事,他就死了……”李君玉道:“我曾与肖铮说过此人,之前肖铮一直很在意这个人,大约是与华林芳说了,华林芳看出不对来,怕是容不得他。这么设了计,不仅杀了李筠,还得了冀州,也算人尽其用!”
“原来如此。华林芳也是个智虑千里的人。”沈君瑜道。
“这一次多亏了他们,冀州既得,接下来的仗就更好打了……”李君玉笑着道:“不愧是我麾下的猛将。得冀州,杀赵胜,几乎没用多少兵力。”
沈君瑜笑着道:“现在李筠死了,赵胜死了,那刘帝与齐帝想必也头痛不已……”
“不过,李筠这人,他的遗体也被送了回来,”沈君瑜道:“可要依华林芳所言,给他个封号才好。”
“应该的,就让他尊荣的死吧,”李君玉笑着道:“我去让礼部下旨,让他风光大葬,就葬于北陵,给他拟封号,以后祭享太庙。”
“这样才好,毕竟他名义上是为公主,为朝廷取冀州而献身而死……”沈君瑜道:“并州几乎震动,并州城准备的万民书,也是他组织的,他若活着,便是大害,现下死了,不过是个死后尊荣。你说的对,这个人,若是还活着,定然是个极大的麻烦。”
“那万民书的事,是华林芳为他设的局,”李君玉道:“为杀他而设的局,只是,他依旧得了许多人心。”
“百姓并不知所以然,只以为他是对朝廷真忠心罢了,”沈君瑜道:“不必与死人计较。”
人都死了,李君玉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想了想,便丢开了。让礼部为李筠风光大葬北陵。
李筠史上被称为李皇叔,谥号封忠义王,祭享太庙,天下闻名,在史书之上,名流千史,万古流芳,甚至还有人为此编出了一番忠肝义胆的佳话戏曲在民间传唱,百姓莫不为李皇叔的忠义而感动落泪……
肖铮原以为上了折子上去可能会被李君玉骂,谁知道,竟得了夸奖,一时之间十分高兴,也是松了一口气。
☆、第638章 李皇叔
第638章 李皇叔
原本华林芳与肖铮心里俱都是忐忑的,谁知道李君玉还夸奖了他们,两人喜不自胜。
华林芳笑着道:“公主并非是非不分,不是只知慈只知仁之人,原是我多虑了。”
“公主杀人如麻,此事,怕是不会太放在心上。”肖铮笑着道:“只要于民无伤,公主不会因此而生气的,这才是公主的底线。”
华林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就怕因为有伤天和,而被公主斥责。幸而公主绝非是食古不化,冥顽不灵之人。
华林芳笑了笑,道:“现下那李皇叔之名,可是名震天下,甚至盖过了肖将军的风头,肖将军可会嫉妒?!”
“嫉妒一个死人?!”肖铮笑眯眯的盯着他道:“若是你愿意去死,也能得这样的声名,你要不要?!”
华林芳哈哈大笑,看着肖铮道:“肖将军果真看得开啊……”
“一个死人罢了,再神传天下,不是更好吗?!”肖铮道:“况且,此事宣扬的永远是公主的仁义。”
华林芳更欣赏肖铮了,见他年纪虽轻,到底不争不傲,这样的人,真的是难得,尤其得立了功以后,情绪依旧平淡稳重,在他这样的年纪,是真的极为难得。
不过肖铮之所以不傲,全是因为在云南军中时被李君玉打击习惯了的,所以再有功,也觉稀疏平常,再强也是强不过公主的,所以对于成败之事,看的实在是十分平淡,十分平常心。
肖铮看事情也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一点尤其难得。
“现下冀州也是朝廷治下了……”华林芳一扬扇面,笑着道:“可要去市井中去看一看?!”
“好。”肖铮道:“现在将冀州布稳,只静待公主前来,倒不急于一战了。”
“我看肖将军是尝到了用计的甜头,现下不愿意硬打了吧?!”华林芳取笑道。
肖铮也不掩饰,笑着与他一同出来了,两人一身布衣,走入市井贬夫走卒之中。
“喧嚣市井之中,藏污纳垢,亦卧虎藏龙,”华林芳道:“不能小看,很多的高人,都大隐隐于此,这些底层百姓,有些看似无害,实则总出英雄,不能小觑。”
“天降大任,天生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长处。”肖铮道:“这些子民,朝廷定会一视同仁……”
两人串街走巷,走到一处茶馆,这茶馆有些破旧了,里面正在说着书。说的正是那李皇叔忠肝义胆,为解冀州百姓于水火,甘愿施苦肉之计,去骗取赵胜反帝的信任,而被杀害牺牲的事,后又被朝廷封为皇叔,得身后正名,可谓是英雄胆色……
正说到精彩之处,华林芳笑着低声道:“这速度可真是绝了,真快啊,竟传的如此的迅速!”
肖铮笑道:“并州的书生可是比咱们还急,他们正是解救于冀州百姓于水火呢,虽然他字字没有说公主仁义,可是字字的意思皆是公主仁义……所以才有忠臣良将甘愿为公主赴死,所以,死后也能得此荣耀……”
而这恰恰是他们设这一切局的目的,看这一切,如此的顺利,冀州百姓也心生向往的眼睛,两人满意一笑,便又回了衙门。
冀州易得,人心难得,所以,华林芳所要的正是这种征服人心。
而这一切,在民间自己的宣扬,恰恰才是最传播甚广的。如此,此计才算是真正的计成。
华林芳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且说那刘帝收到赵胜的首级的时候,大吐特吐,脸色刷的惨白。
“……这是那肖铮送与董昌,董昌又送过来的,”臣下道。语气略有些闷闷的,天虽寒冷了,可是那伙人,因怕头臭了,却还在匣中放上了冰块,那冻的僵冷一般的首级,真的将刘帝的胃都给催吐出来了一般的难受。
刘帝握紧了拳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底下文臣武将没有人说话,这一招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军不至,而叫人心怯的战术,实在是叫人无话可说。
至少他们心里是真的有点怯战了。
那肖铮与华林芳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降低他们的士气,而他的目的是真的达到了。
这种必败的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百官们心中造成的影响是恐怖的,他们纷纷讷讷不言,像是被压下来的鹌鹑,蔫头耷脑,没有人在此时说话。
刘帝年纪不轻了,吐过后,狠狠的喘着气,脸色苍白,道:“他们是想告诉朕,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朕,呵,朕岂会怕他?!岂会怕那两个无知狂妄的东西。肖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