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帝女凰途-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清奇道。
青蛇无奈的道:“可是,古有荆苛刺秦王,公主不这么做,河西王若是用刺客呢?!”
李君玉微微笑了一下,道:“只有失败者,才会用这种非正常手段于战争之上。不过,的确是不得不防。”
其它峰主听了微微一笑,公主也是顾惜千机门的,至少没有将他们当成是牺牲品来用。因为,所谓刺客从来没有活着回来的。
公主之仁心,的确从不轻视江湖中人。
清奇道:“公主若要用奇阵,只管吩咐,我等定万死不辞!”
李君玉道:“多谢。不过还没到最后关头,等我有了良策,一定将河西王一网打尽,到时八位峰主可千万莫要推辞。”
“是。”众人一一笑应了。
正说着,有千机门弟子进来,道:“京城有信来。”
“是门主的信吗?!”青蛇笑问道。
李君玉早已经将信接了过来急急的展开了,青蛇道:“门主可说了什么?!”
“他说已派兵前来增援,叫我不可与河西王硬拼,先回京再说……”李君玉道。
她心中一暖,他是怕自己一时盛怒之下,做出什么不利于全军之心,急切之中,便容易失利。
“援兵到哪儿了?!”李君玉道。
“已出京城,不日便到,只是,河西王定有应对,还望公主早做决断!”千机门弟子道:“另墨砚公子叫弟子与公主说,京中不太安稳,怕是有河西王的内应,叫公主切莫因一时之怒,恋战不回!”
李君玉吃了一惊,道:“消息可确切?!”
“千真万确,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线索,”那弟子道:“河西王十分狡诈,他志在京城,定还有别的准备,墨砚公子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京城切不容有失!”
八位峰主也面面相觑。李君玉咬牙道:“好一个河西王。”
“公主,现在怎么办?!”清路道。
李君玉道:“且战且退,不过,不能叫河西王知道咱们的目的,否则,他若要切断我们与援兵的中路,举大兵而进,便会被他所困,他现对我们不知情,定然不敢再贸然出兵……”
“公主的意思是?!”清路道。
“金蝉脱壳之计!”李君玉道:“你们且听着,按着我的意思去安排,只要咱们离开了这里,他们必然会发觉,到时候必会奋起直追,我们与援兵会合后,便在这个地方,设下伏兵……届时,便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总而言之,不能叫他们往京城再近了……”
“混水摸鱼!”清奇笑道:“好计,再狠挫他们锐气后,河西王定然不知公主到底意在如何,便不知公主有退回京城驻守之心!”
李君玉道:“京城中有刺客,我实在不安心,几位峰可否先轻骑回京城看看,你们只要护好门主,这里,断不会有失!”
清奇道:“我与三位峰主一道去既可,公主放心,只要我们在门主身边,绝不会让门主有任何闪失!”
清路道:“那我们四人便留下来辅助公主成事。”
李君玉拱了拱拳道:“一切拜托了!”
清奇当下也不耽误,轻骑一匹,四人便悄悄的往京城方向而去。
李君玉当下扎下营寨,旌旗飘扬,鼓声擂鸣,一改潜藏踪迹的样子,实则,当晚就已经带着八千人马,轻装简行,丢下营寨,连夜走了。
河西王听到暗探回禀说已找到营寨,一时之间大喜,但因为顾忌着李君玉的实力,不敢贸然去袭营,只是守了两日功夫,便派密探再去盯,但到了此时,他们才觉得不大对劲。
“对方营寨,已经很久没有升起炊烟了……”密探对一将军道。
那将军狠了狠心,道:“去包抄,袭营去,且看看李君玉玩什么把戏!”
说罢,便带着人马分几路包抄下去,可是空荡荡的营寨中哪里还有人在,只成鸟窝了。
那将军大惊,忙策马回去禀河西王。
“李君玉弃营回京了?!”河西王大喜,道:“她定然已经知晓京城有异,她心乱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速调集大军,全力追击,快!”
当下动作频频,三军齐动,火速的集中兵力往京城追去。
一时过于兴奋,全以为自己的判断准备无误,追了一日半的功夫,终于在途经一坡山时,马失前蹄,多少骑兵陷落于濠沟之中……
前扑后继,多少兵马都没来得及撤退,一个挤一个,一个赶一个,如叠罗汉一般,根本来不及阻止。
已有大将察觉有异,一时大惊失色,急道:“……快停下,撤退,撤退,中计了,这是计!”
然后,他的话终究是没能说出第二遍,一柄短箭已经刺穿了他的咽喉。当下便栽于马下。
☆、第540章 火攻
第540章 火攻
河西大军已经大乱,后面已经察觉到前方失利,一时停下来的,后退的,到处拥挤,人马相踩,混乱不堪!
李君玉立即竖起一面旗帜,鼓声擂鸣,她身后的骑兵从四面八方一齐朝乱军杀了过去,当下厮杀起来……
“火攻!”李君玉又换了一面旗,那沙坑中早埋好了火油等物,多少人马都陷落于此,带着火的箭朝濠沟中胡乱射去,火油一碰到火,便窜起三丈高,一时人仰马嘶,惨叫声不绝于耳。
濠沟足有数十丈远,那火迅速连绵,窜成一条巨大的火龙,在空中飞掠,里面的人已变成火人,但依旧还有更多的人跌入进去,里面瞬时变成地狱。
而李君玉就站在火的后方,立于一高坡之上,面无表情,眼神中的冷血与嗜血,仿佛地狱中爬出来的恶龙,她虽是一个女人,可是她的眼神没有一般女人应有的软弱,有的只有面无表情。
这边的大将一直定定的看着,一时又绝望又哀伤,大叫一声,搭起一箭便朝李君玉射去。
然后李君玉只是用红缨枪草草掠开,依旧没有冲下来,或许她没有看到河西王在此,觉得根本没有下来大战的必要吧。然而她就站在那里,属于她的旗一直在后方飘扬着,便是她的强兵最大的后盾与倚仗,士气高昂,火光冲天,鲜血,惨叫,马嘶……染红了这一片片的土地,以及一张张杀到兴奋的,或是绝望无生的脸。
这样的李君玉,这样的李君玉……竟令人感到恐惧。
后面的大将已经十分绝望,眼看后面来的援兵已经被切断,这先锋部队,怕是要全折于此,他骑着马,往濠沟方向冲来,怒吼道:“……李君玉,你如此嗜杀,与魔鬼有何区别?!你不是想争天下嘛,为何如此不留情?!”
李君玉看着那人圆瞪着的铜铃一般的眼珠,不由微微勾了嘴角,在战争上说什么仁心,开什么玩笑?!
古来开国帝王手上哪一个不是鲜血堆着而踏上去的,只要以杀止杀,才能有后面开口所谓的仁义。
若今日她不杀,一味软弱,他日河西王踏平京城时,死的就是她的将兵,她的百姓。
她心中是有仁义,然而,她至少还能分得清先有实力才能讲所谓仁义。能问出这话的将领,莫非她只是一个女人,真的只是一个女人的思维不成?!或者他真的以为在战场上说几句话,她就会心软了?!
她战神之名,不是只是靠几句话得来的,全靠鲜血得成。
她得先有嗜血和冷漠,无谓这些敌军的生命,才能成全真正的仁义。
“犯我京城者,必诛!”李君玉声音清越,十分朗朗入耳,却清晰的透入在场的每一个人耳朵里。
李君玉挥着枪矛,指着他道:“回去告诉河西王,他的项上人头先寄放于他的脖子上,待他来京,我便亲自来取!”
大将大怒,道:“李君玉,你好狂的语气!可敢来与本将一战?!别躲在后面当缩头乌龟!”
“呵!”李君玉冷笑一声,道:“你是哪根葱,也配叫我与你大战!?”
她身后走出来一员副将,冷嘲道:“你以为你这样的东西也配与公主大战,等河西王来了再说吧,今日且留你一命,回去告诉河西王,河西之地,公主必定不会再让他回去,河西大军,也必不容活,一个不留!”
另一副将也冷嘲笑道:“敢犯天威者,罪不容诛!”
那大将大怒,十分狂躁,欲越过濠沟来战,然而,濠沟中有大火,他们之间,仿佛隔了一个地狱。
李君玉根本都没从坡上下来,冷冷的看着伏兵厮杀了好一阵,才偃旗息鼓,准备带兵离去,那大将冷笑道:“李君玉,你以为你回去还能再见到你想要见的人吗?!”
李君玉停住了马,冷瞥回头看他一眼,没说话。
那大将显然也已是十分愤怒了,道:“你回去只怕见到的是你心上人的遗体,哈,河西王岂会放过沈君瑜,早在你在此恋战的时候,沈君瑜只怕是只剩最后一口气了……”
“公主,休听他胡言!”副将怕她中计,忙道:“门主身边高手如云,万万不会有事。”
李君玉却勒回了马,脸上却是极为冷静,她捡起一枚箭,拉弓搭上,只听咻的一声,破空而去,如离弦之利器,眨眼之间,那大将发出一声惨叫,从马上跌落下来,原来是右手手臂被箭穿体而过。
手腕是一个将领握兵器,控缰绳最重要的位置,断了这里,就等于了断了武将生涯。
李君玉脸上依旧没有表情,道:“打仗不行,嘴皮子倒很利索,先留着你的嘴巴去给河西王传话,下次再叫本公主看到你,定取你性命!告诉河西王,叫他洗干净脖子,若是京城有失,我就算是死,也会叫他全军陪葬!”
她冷肃的语气,无端的给这本就鲜血淋漓的战场增添了更多的杀气,那些还在奋战抵御的士气,此时有些受了伤,有些还活着,但是看到对面她的表情,一时间竟是悲惧莫名。
那大将握着手腕,心中的悲愤可想而知,他大怒而不服道:“……李君玉,你若拿河西军陪葬,天下人会怎么看你?!”
李君玉没有回答,她想要的从来不是这样的天下。若没了他,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她率着大军,已经撤退,率先离开,徒留下这一地的鲜血与残肢,那员大将发出悲愤的吼声,“……啊……”
而李君玉肃着脸已经加马加鞭,与援兵一起齐力往京城进发。
“公主莫要太担心了,门主身边有十六卫,又有墨砚等人,断断不会让刺客近身,他这么说,是想动公主之心,切勿中计!”青蛇安慰道。
李君玉马不停,只是淡淡的道:“我没有太担心……”只不过是,若是他死了,她陪着他便是。似乎生与死,早已经分隔不了他们了。
况且河西王并不知道,她与他早已生死与共,若他有事,她定会有心灵感应,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只说明,君瑜现在还没出事。
不过她还是加快了脚程,飞速的往京城赶路。
对死不惧,然而,她还是怕他受伤。
至于河西王,在李君玉眼中,早已经是死物。
她要亲去京中看他一眼,才能真正的放心。
大军带着鲜血与锐气,火速的往京中赶去。此时冬日彻底离开,春光来临,京郊外,不少麦田也抽了新芽,有些野花也都一一的开了。看上去这人间有了新的希望。
且说那先锋部队收拾乱军,好不容易与后续部队集合的时候,看到这乱糟糟的犹如地狱的战场,不少将领也是刷的白了脸色。
“竟是计,竟是计!”河西王听完汇报,闻又有几千先锋强兵就这么折在了这场伏击里,真是气的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他跺脚后悔不迭,“她是故意的,故意造成后撤的假象,引诱我军进了包围圈,李君玉,不愧是李君玉啊……”
那员大将手腕废了,简直是痛不欲生,见了河西王,也是悲愤莫名。
河西王听完他的话,冷冷的说了一声,道:“区区女子,竟敢如此狂妄!”河西王气的胸口一阵一阵起伏,简直是被李君玉给狂扇脸面到扫地无存。
他怒道:“本王一定要杀了李君玉,一定要杀了李君玉,不然本王以何颜面,面对诸侯?!还谈什么争霸天下?!”
“王爷,现在还追吗?!李君玉若回了京,岂不是,岂不是放虎归林?!”谋臣道:“若不趁现在李君玉兵少杀了她,待她与京城合兵,便是强兵,京城怕是久攻不下,不是好事啊……”
河西王又岂会不知,但是,他连吃了三次败仗,吃了三次亏,他是真的怕又会中她的计。
“李君玉倒是计谋不断,这个女人,频出奇谋……”河西王道:“叫人拿不定主意。不过,还是要追着,三军先远远坠于她后面,本王就不信,待大军围了京城,叫苍蝇都无法进出,看她还能有什么诡计!”
谋臣却有点不容乐观,道:“现在士气低靡,只怕仅凭河东之师,是无法拿下京城的,王爷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啊,李君玉既然已经放了这个话,怕是绝不会和谈或善了,她是必不容王爷,欲杀王爷来立威的。京城她早当成是自己的地界,河东晋王与王爷是第一个敢犯的人,她是必要杀鸡儆猴,绝对不会开这个不好的先河,这是一场不死不休之战。然而,王爷还是趁早准备,若是能是拉拢其它诸侯掺合一回,也许几兵合围,说不定京城就拿下了,王爷,还是趁早做决断吧,只怕现在只凭河西之师拿不下京城了。就算勉强拿下来,也是两败俱伤,其它诸侯俱都虎视眈眈,万一他们趁虚而入,王爷所有的一切,便全是为他人作嫁衣了……”
☆、第541章 内应
第541章 内应
河西王岂会不知,他只是不甘心,但是现在要他硬吞京城,他也不一定有这么大的胃口,纵他有心,却也深为顾忌李君玉。
原本挥师而来时,就是因为李君玉不在京城,如今倒好,猛虎归林,他现在是进退两难。
他沉着脸,沉吟了好一会,却无法淡定,只能坐了下来,道:“本王真是不甘心啊,只是现在,本王吃了这种亏,士气不振,那些诸侯与各藩节度使比鬼还精,只怕,还是要做退步,他们才肯掺合一脚了,本王原本是围京第一人,现在,只怕是要退居二线了,就怕他们还一定肯答应……”
“李君玉这个话放出去,各藩镇定也各怀心思,确实料不到他们会如何作想,但试一试,总比这样僵持不下强,否则河西军只会日渐消耗,此消彼长,以后……”谋臣道:“若是能做一些让步,让他们向前一步,又有何不可,还有好处,至少他们顶着能去围李君玉,王爷在后方,也能微微保持些实力。”
“你说的,本王想一想,但是,”河西王道:“他们俱是人精,岂会猜不到本王的打算,若是拿兵,又是乌合之众,到时,又如四帝之兵一样,不成气侯啊……”
河西王显然十分烦躁,可是事已至此,他已经没了刚开始来时那股强大的自信了。只因李君玉出乎意料的突然回了京,打乱了他全部的计划。
其它大臣也劝河西王道:“王爷,若要围京,还是要早做打算啊,若是几藩镇一齐合兵,若先能拿下京城,就是值得的,其它的,待入了京再说,这天下,若说争霸,李君玉便是第一强敌,她若不死,其它诸侯王俱都顾忌重重,想要她死的人太多了……”
也有将领道:“她的云南大军尚在江南,一时来不了京城,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只怕以后待大军会合,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李君玉她放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与王爷不死不休,若王爷还是不早下决断,往后,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只怕再这样下去,就来不及了……”
河西王踱着步子,道:“本王要好好想一想,好好想一想……”
他于夜间在帐中辗转反侧,竟觉有李君玉于半空之中,仿佛遮掩了他问鼎天下的光芒。
不知怎么的,一想到她,竟是如芒在背,而这种心理压力与暗示也在他的臣子与将领士兵之中,这样的士气太受影响了,仿佛她是无法战胜的神。
河西王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若再这样下去,他的大军这样的士气,总有一天定会全军覆没。
河西王腾的从榻上坐了起来,“来人,笔墨伺候!”
他便立即与各藩镇节度使亲书一封,欲同他们共同进军京畿,他便可以让出为首之位。当下便密令人各自送出去。
谋臣得知动静,看着河西王犹豫的样子,便道:“臣觉得他们定早蠢蠢欲动,必然有人会心动。王爷稍安勿躁,且不必与李君玉交战,只围了京城既可,静待佳音。”
河西王现在的心情一如当年的曹操,或者说,他比曹操的处境艰难多了,至少当年的曹公,已经占了许昌,胁天子以令诸侯,可他河西王呢,如今只是一方诸侯,李君玉若在京城称雄,他岂能甘心服从?!
届时到底是服还是不服,若是不服,天子这令,既可发布讨伐檄文。所以,这是他问鼎天下的第一立足之战,他是绝不容输的,哪怕与各藩镇与虎谋皮,也好过与李君玉对敌强。
李君玉只要活着,这天下谁能从她嘴边虎口夺食,现在他宁愿引狼入室,也务必要擒杀猛虎,他才有称雄的机会。
李君玉,你胁皇子,占领京城以令诸侯,这般的逆谋,真以为是什么真龙天子吗?!呵,这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得到帝位,即使是武曌,也是背着夫家之名,才勉强为女皇。
你以为不让旁人去抓皇子,占领京城,就能号令天下了吗?!就怕你守都守不住。
此次无论如何,他都要号召各藩,群起而攻之。
就算你是什么虚妄的所谓战神,得不到各藩镇的臣服,也不能真正的问鼎中原。
河西王现在真是恨不得将李君玉给捏碎了才肯消除心头之怨恨。
此时的沈君瑜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春暖花开的京郊,心中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担忧。
墨砚上前来给他披上大麾,道:“门主体弱,不要站在风口吹了罢,公主不会有事的,不过是以讹传讹,有心人的把戏,以公主的身手,怎会受伤?!”
沈君瑜眼中是掩不住的担忧,道:“只是有些心神不宁,她纵有战神威名,可到底只是人,并非是神,是人,就会受伤。虽知道,有九成是以讹传讹,可是,还是不放心……”
“公主已经往京城赶了,等见到了,门主就能放心了,万万不会有事的,门主不是好好的吗?!”墨砚道:“星象之上也没什么变化。”
沈君瑜苦笑道:“这大约是关心则乱吧,若说从理智上,从策略上,我都不该这样乱了心神,可我……”
“我都明白门主只是情不自禁……”墨砚道:“只是,若是公主回来看到门主病了,岂不是更难受?门主回去吧……”
沈君瑜算了算日程,现在在城墙上再看,也看不出什么来,便点了点头,心神不定的下了城墙,刚上马车,突然一暗箭咻的一声,往马车射来,墨砚大怒,用剑飞速挡去,往来箭的方向戾气一指,道:“速去抓起来!”
早有千机门弟子领命而去。
沈君瑜却是连眉头都没皱,只对墨砚道:“又有线索冒出来了,别手软,务必叫明路全审出他们的同谋在城中的位置,大战在即,这些内应,不能再依他们去了……”
“门主放心,有弟子们盯着呢,既然能冒头,就逃不了……”墨砚冷气叟叟的道。
沈君瑜一点也不担心,点了点头,道:“回相府吧。”
那些内应,基本不可能近得了沈君瑜的身,如今既然冒了头,就有了线索,他们不可能逃得掉了。所以说,河西王打错了这步棋,他小看了公主,更小看了千机门的实力。
自从上次沈君瑜吃过卫贵妃一次亏,墨砚等人,早将沈君瑜身边围的水泄不露,跟护眼珠子似的,若是这一次再有闪失,他们也没脸活了。
岂能叫千机门三番两次的总被人小看。
十六飞身回到了马车上,道:“十五传来消息,公主坑杀火攻河西王先锋四千人,现在已经合兵,往京城来了,不过两日功夫便能回京!”
沈君瑜这才睁开了眼睛,略紧张的提高了音量道:“公主可有受伤?!”
“并未,”十六咬牙道:“是那些人以讹传讹,故意误导城内军心,门主不要太担心……”
沈君瑜的一颗心才缓缓的放了下来,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喃喃道:“她这样的人,定不会有事的,我就知道……”
说罢,脸上紧张的肌肉才缓缓的放松下来,露出一个笑容。
“门主多虑了,以公主的性情,再怒,也不会孤身涉险,中河西王之计的……”十六道。
沈君瑜心道,她到底是多了一世的记忆,到底是与前生不同了,更沉稳,更理智,真惹到了她,也更冷血残酷。
她是真的要诛杀河西王之师的。所以,才根本不在乎那些大军的死活。
这一次,京城之围,确实是吓到她了。她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门主,河西王吃了三次亏,必定会另寻良策,现下若是兵力不足,只能调遣肖将军入京了,只是,那齐帝也在蠢蠢欲动,若陷入两边交战境地,便大大不妙啊……”十六道。
“河西王必会号令其它各藩节度使共抵京师!”沈君瑜道:“传话出去,只说,与河西王与伍,敢犯京城者,虽远必诛,九族夷灭!”
十六兴奋的道:“是!”这一次,门主没有不必要的心软。
“我总要站在她这边的,不管她想要如何,我都听她的,她是我的主君!”沈君瑜道:“况且,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这话尽管轻狂,可是,也表明了京城绝不忍犯的姿态,若是天下英雄真群起而攻来,我与公主也不惧!”
十六大笑道:“门主以前不是追求稳妥吗?!”
“人,总要有热血和拼劲的,况且她不惧,我便不惧,只尽力辅佐于她,若是束手无策,岂不是是我无能?!”说着沈君瑜还笑了,眼睛里似有水花闪过,语气十分温柔。
“况且公主,何时走过固定的路,她总是出其不意!”沈君瑜道:“随机应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有她在,总是不怕的。
“是啊,”十六笑着道:“不远千里迢迢赶回来救京城之围,百姓们感动的不行,其实,为的都是门主……”
☆、第542章 万岁
第542章 万岁
沈君瑜耳朵红了,心砰砰直跳道:“尽胡说!”
十六暗笑,是不是胡说,有眼睛的人都知道。
“百姓们如何?!可有内应等人生了什么乱子?!”沈君瑜道。
“他们对公主还很担心,说是公主受伤,不少子民难受的哭了,弟子们都盯着呢,若是有心人误导,不会放过,”十六道:“门主对公主有信心,也要对子民们更有信心,他们就算担心,也是坚定的相信着公主的,如今不过是望眼欲穿的等人回来,没出什么乱子,只要公主在,便是他们最大的倚仗,他们心里坚信着呢……”
沈君瑜点点头,“春暖花开,若是京郊外再开战,麦田又要被毁了……”
十六听着也沉默了。
“税制之改,怕是要往后延一延了……”十六道。
“不延,只要在公主辖下,一定要立即实施!”沈君瑜不容质疑的道:“军费不足的地方,一起想办法,但是,想要天下,只有仁义之师,才能得到,有些事,万万不可总想着等到容易些的时候再实施,正因为艰难,苦过,一起走过的路才更珍贵,以后这些子民,将是公主最大的倚仗!”
“是,我明白了!”十六点头道。
回了相府,沈君瑜依旧忧心,虽然十五传信说,李君玉并未受伤,可是,没有亲眼看到,他终究是放不下心的。
一天半过后,李君玉的大军终于到了城外,风尘仆仆,京城百姓闻风而动,奔走相告,相约往城门奔去看大军回归。
不少百姓听到大军的呼喝声,已经泪流满面。他们一见李君玉进城,纷纷的跪了下来,不用人强迫,便哭喊着道:“……公主,万岁!”
这一声喊出来,声音也越来越大,几欲震天,李君玉也略微有些吃惊,忙下了马,对旁边的百姓道:“快快起来,不要如此!”
“公主征战劳苦,草民等欣阅公主还师!”有士人也被这一幕感动,他们低声道:“公主之功,保得京城片地安稳,草民等谨记在心!”
这一声声的,让跟在她身后将领也流了泪,他们流过血,流过汗,这一路回来几乎是疲于奔命,拿命在征战,可是,从不知道原本眼泪甚至更比血和汗更叫人动容,不少江湖中投入军中的糙汉子从未想过有这样的峥嵘,一时哭的不能自已……
打仗打的是什么,有人是为了土地,为了江山,也有人是为了养家,钱财,为了成名,可是,这一切的希望,在这一刻突然都不重要了……
他们觉得百姓的仰望才是他们的灵魂,能让他们片刻得升华与燃烧。
军队中的人已经乱了,进来以后,有些人本就是京城之人,有家人寻来,抱在一起哭笑,不能自已,百姓自动自发的,人挤人,到最后来迎接的百官反而挤不上前了,他们的表情是既高兴又无奈,还带着一点兴奋和喜悦,有些已经在默默擦泪了。
有公主在,他们的靠山就在,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信任,他们仿佛能触摸到深入灵魂的喜悦。
李君玉与百官们打声招呼,好不容易才在人群中看到墨砚,她便忙摆手道:“君瑜呢?!”
墨砚喜悦不已,见她不像有伤的样子,便道:“门主在相府,人太多,我怕挤着了,拦着没让出来……”
“我去见他,没出来才好……”李君玉朝百官抱了抱拳,道:“犒军事宜全仰赖于各位了……”
“不敢当累,公主只管前去,这里交由臣等既可,”百官忙道。
“军士们劳累,有些想回家的,先让他们回家休整……”李君玉又鞠了一躬,百官们吓的不轻,忙躬身行礼,哪里敢受她的礼,一一应了下来。
李君玉便离开人群,匆匆的去了相府。
街上全是热闹的喜极而泣的声音。
不少兵士红着眼睛抱着亲人,安慰着他们道:“公主一点也不严厉,一路虽然艰苦,可是,公主治军严明,有各位同袍在,打仗打的心甘情愿,就算为公主而死,也是甘愿的……”
说的各亲人都哭了,又道:“这样才对,这样的军士才是咱们朝廷的军风才貌。”
不少军士家在京中的已邀了一些家不在此处的同袍,或是孤家之人的同袍一起归家了,倒没落下什么人来,百官们早准备了酒肉,一一的发放下去。
军士们吃着酒肉,慢慢的红了眼睛,心中不知怎么的就是好热血,仿佛心都与这座城,这里的百姓连到一块去了。
“你们在军中可听说了?”有家属对着军士道:“相爷改了税制,以后种地,除了交三十税一,再没有别的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