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帝女凰途-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南王扫了一眼卫氏,暗怪她多此一举,非要这时候将母亲请回来,还嫌不够乱吗?!
可是儿子吃了亏,他也是心疼的,只是此事却不能闹大,免得再争事端,他不禁叹气道:“是儿子不好,景瑜身边的人安排的少了些,如今我已增派二十高手护着他,以后再不会出这样的事了,此事是儿子疏忽,母亲责罚儿子罢。如今云南也很乱,窜了不少外省流民进来,我已派人加紧驱赶。难免就会有极端之辈,母亲回府也好,安全,城外流民越来越多,越到后面怕是越会出事。”
老王妃见他打马虎眼,一肚子的气,冷笑道:“你少胡弄我,真以为我老眼昏花了?!那些流民不成气候,能在云南境内伤了景瑜?!霸先,我都知道,除了慕容家,还能有谁?!慕容家真是欺人太甚……”
“母亲,你想多了……”李霸先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承认的。
老王妃冷嘲一笑,道:“咱们镇南王府也不怕他,越发的无法无天了,君玉呢?她竟也对长兄受委屈熟视无睹?!仗着些军功,心越发的大了……”
☆、第115章 冲突
“怪道说女儿家外向,向着外族对付自家人,吃里扒外……”老王妃语气中全是愤怒。
“母亲……”李霸先一向与这个母亲说不出道理来,尤其是她一根筋在气头上,认定什么事的时候。
他揉了揉太阳穴,道:“此事哪有那么简单,外面的事母亲不懂,母亲既已回来了,就好好休息吧,儿子还有许多事要处理,待闲了再与母亲叙话,儿子告退!”
说罢瞪了一眼卫氏,示意她不要无事找事,这才走了。
“逆子……”老王妃使劲的驻着拐杖,心中越发的气不顺。只是她一向偏心儿子,倒也没再多说,只是沉着脸憋了一肚子火道:“君眉在哪儿?!”
卫氏低声道:“君眉犯了错,被王妃禁了足,如今还在院子里跟着嬷嬷学规矩。”
“她能犯什么错?!”老王妃一向疼李君眉,闻言道:“叫她过来,我问问她,这个孩子莫非也受了委屈,景瑜不敢说,我不信她也不敢说。”
老王妃知道李君眉心直口快,见卫氏犹豫,便怒道:“还不快去叫?!”
卫氏便忙让人叫李君眉过来了,只是心中却有点担忧,怕这孩子会乱说话。
李君眉一听老王妃回来了,娇躯一震,便来了劲,一行到老王妃面前就扑着跪了下来抱住了她的腿便是一阵委屈,道:“祖母,祖母不在府中,我都快被人给打死了,呜呜,祖母为我做主啊……”
而此时的李君玉刚到军营就已有小将过来汇报道:“小将军,出事了……”
李君玉吃了一惊,道:“怎么回事?!”
“外省因有流民入城,有官兵去驱赶,晨起时,发生大规模的争斗,死伤无数,双方各有损伤,如今,还在对峙,流民因无衣无食,饿死病死者有几百人……”小将急道。
李君玉一听忙往外走,道:“外面的情况糟成这样了吗?!”
“都是因为这雨,江南现在已成为重灾区,许多百姓无处可去,尽往这边涌来了,说实话,现在也就云南情况稍好一些……”小将低声道:“但是官府并不肯让他们进城……”
李君玉沉了脸,道:“他们好大的胆子,谁下的令?!”
“小将军父王……”小将低声道:“……如今云南本省形势也不大好,王爷还叫官府抬高粮价,趁机捞取巨财,甚至克扣了官粮,不许发放……如今官商勾结,城内的形势也很严峻。这些官员,全都听任王爷行事,丝毫不曾将我们军中人的意见放在眼里,不听不从便也罢了,却更是草菅人命,城中民众因粮被泡了水,庄稼也全没了,如今都在喝西北风……再这样下去,只怕真的也要饿死人了……将军,此事,你可要快快拿主意才好。不然任这些官员胡作非为,咱们拼命救人也是白救啊,若是淹死了一了百了,好不容易救上来,再饿死,岂不造孽?!”
“外祖呢,知道吗?!”李君玉道
☆、第116章 贪官
“慕容大人正在招待宫中来的内监。暂时脱不开身……”小将道。
李君玉沉了沉眼,道:“……别惊动人,带上些人,微服去城中看看情景再说……”
小将面色严肃,点点头便忙去了。一行人悄无声息的着了常服,骑了马就往城中而去。
李君玉知道这些贪官污吏不能再等了,必须要搜集证据尽快快刀斩乱麻的解决,而现在镇南王只顾着世子进京一事,无暇顾及太多之时,是最好的时机。
这一世,再不让这些贪官污吏横行霸道。
她不仅要掌握云南军权,还要尽快掌握整个云南府。这一世,岂可再有半分犹疑。
待到城中时,看到眼前情景,即使李君玉早有了心理准备,也是心中一冷。身后几位小将不忿的道:“将军,城中状况竟然已经坏到此种地步了,你可要早做明断?不然我等忙活了这么几个月,全白费了?!”
街道上全是脸色惨白凄然的民众,各大粮行前围的水泄不通,百姓们看着高昂的粮价望洋兴叹,经过这么久的雨天,很多人变得衣衫褴褛,多少人将衣服和被子都拿出来换了吃食,如今家中也不剩什么了,一个个神情麻木,已有许多人开始想法子卖儿卖女。
“现在是夏天还好,待到了冬天,他们无衣无食,只能饿死……”身后小将既不忿又伤心,手按在刀上,看着街上来来去去拿着刀将百姓当成猪仔一样赶的官吏,恨不得一刀结果了他们。
李君玉脸色极沉,却没发作,只道:“去城门那儿看看……”
一行人便忙过去了,城门这边状况更糟,城门紧闭,这里调了不少官吏和军士在守着城门,从城墙上看出去,雨雾蒙蒙中,数以万计的百姓正在聚拢,两方对峙,眼看还要暴发第二次的进城冲突。不少老弱在队伍后面倒下,到处都是哀哀哭声,听的人直心碎。即使是李君玉这一世心硬不少,听到这种声音,心中也是堵的发慌。
更别提身后的几个才十几岁的小将了,一个个俱都红了眼睛,咬着牙道:“……简直可恨至极。不叫他们进城,是要逼他们反吗?!再这样下去,城外吃人的状况都会发生。江南的官员也是吃素的,竟也不管,沿途也不知死了多少人……真想将这些贪官全部杀光,只顾自己,全然不顾这些百姓,小将军……”
李君玉眼底沉沉的,道:“回去,我要与外祖商量,先下手为强……”
几人心定了定,道:“我们就知道小将军定然会管。这云南府,我们只认将军,只认战郡主为主,小将军无论要做什么,我等哪怕豁出性命,万死不辞!”
“好!”李君玉道:“回去先收拾军队,待到晚上,我要将这些人全部拿下……”
“好。”小将军道:“小将军还需拟定个章程才好,万不能漏了任何一个……”
“早有名单,等与外祖商量了,不会漏了一个……”李君玉怎么可能没有准备
☆、第117章 先发制人
这一次,是要彻底的伤李霸先的根本了。李君玉道:“……你们回去饱餐一顿,好好休息,今晚子时,听令行事。”
“是。”众人热血沸腾的应下了。他们当下上了马,就纵马离开。
李君玉回到营地后,慕容沛已在帐中,李君玉说了打算,慕容沛道:“好,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反正你在上份折子中,已经向陛下做了心理准备,此事要果决行事,斩后再奏,并不迟。一定要打李霸先一个措手不及……至于陛下,万不至于为这些官员怪你,他反而还会欣赏你断了李霸先的一臂……”
慕容沛道:“待折了这些官员,借此,玉儿,你可以控制云南府的一半,若要真正的不受辖制,必须要拥有后盾,否则以后还是要看镇南王的脸色。”
“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想为百姓做些事……”李君玉道。
“正因你没想那么多,才可贵。”慕容沛眼中全是欣慰,道:“此事你别愁,我去找幕僚商量,这些人下去了,我自会安排人顶替他们的位置,保管云南乱不了,以后云南府控制在咱们手中一些,也不必处处再看镇南王的脸色。向来军政不分家,云南政事也很重要。”
慕容沛道:“你先回去,叫底下人莫要透露风声,晚上再按名单安排行动。先发制人。”
李君玉点了点头,便退下去了。
慕容沛赶忙叫了慕容千过来,告知他此事,道:“晚上,你将那些内监灌醉,想办法让他们无暇分管此事。他们不能插手。能不监视,都是好的,否则他们回京一告状,皇上定然以为玉儿是有所机谋之人。”
慕容千道:“父亲放心,此事交给我应付。只是父亲要当心。镇南王此时已经乱了,若是再断他一臂,他说不定会狗急跳墙。”
“怕他个鸟!”慕容沛冷笑道:“趁现在有皇上支持,不夺过来,何时才夺,玉儿无此心便罢了,玉儿既有此心,岂能心软?!”
“说的对,”慕容千笑着道:“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岂怕他?!”
慕容千便忙去了。
慕容沛心服李君玉的当机立断,但防意外,他还需做万全准备,便忙回了慕容府,与幕僚进了书房,谈及此事。
此幕僚也是他心腹之一,听完一叹道:“小将军心思真正可贵,难为一片为民之心。甚是难得……”
说完,便道:“大人放心,属下有万全策略,包管一个不留,名正言顺。事后就算追究,人都死了,也来不及了……只是事发之后,大人需当机立断,控制整个云南府的局势。镇南王这几日为世子入京一日,怕是有的忙,恰巧是大好时机,真是天助。”
慕容沛低下头,听着他在耳边密语,眼睛都亮了。
“良计。”慕容沛叹道。
“此计就是一个字要诀,快!”幕僚小声道:“待抓了这些人,小将军去处理,大人首要之务,便是要迅速控制云南府全局,待天亮之时,大局已定,镇南王即使跳脚,也是无用的了……”
☆、第118章 爱重
慕容沛心中大定,道:“有先生此计,我心中稍定。玉儿纯有一片为民之心,不为权势,只是,她所做的这一切,我自然要为她打算,能收服民心。此份功劳,她当得……”
“这是自然,民心所向,才是天道所归。”幕僚道:“小将军至纯至真,所为一切只为本心,不为权势,这份心性,非常人所能有。小将军所为,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慕容沛心中甚慰,十分高兴。
“只是继与镇南王撕破脸之后,玉儿再做这事,只怕与镇南王是要彻底的崩了……”慕容沛道:“一旦彻底的撕破了脸皮,以后少不了争权夺势,一开始必会成为皇上的棋子。”
“远在天边的棋子,皇上又能牵制多久呢?!”幕僚一笑,道:“所以,一开始沦为棋子,可是好事。对小将军行事也是好处多多。”
慕容沛心中欣慰一笑。
李君玉本想回慕容府见见母亲,却见王府中有人来接她,是老王妃身边的人,语气略有些生硬,道:“老王妃回府,速叫姑娘回去。”
李君玉身后的小将们听的心中冷笑,今时不同往日,即使是亲祖母,也万没有这般说话的,所谓狗仗人势,连下人都敢这样待小将军,可见小将军在府中也不知有多受气?!凭什么?!小将军有才有能,竟在王府中这般的不被看重,她为王府争了多少光?!
他身边诸人尽皆不忿,脸色异常。李君玉也只是微拧了一下眉头,知道事情又找上门了,只回头道:“我回府一趟,你们好好休息,晚上莫要饮酒,好好当值……”
他们自然知道李君玉的真意,便忙郑重的道:“小将军放心,定不辱使命。”
老王爷的两个老嬷嬷见她如此受爱重,不动声色的微有些诧异。她们是不明白军中之事的,只以为就算有功,也不过是女子,军中爷们岂会将她放在眼中。
李君玉也不理她们,骑着马就回府了。
人一走,十几位小将,道:“……王府中人与慕容府人对小将军的态度,简直对比鲜明。差别太大了……”
“王爷虽也对小将军很好,可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们虽是粗人,又怎么能看不出来?!”众人面面相觑。
“无论如何,我们誓死跟随小将军便是了,不管小将军与王府关系好不好。”众人听言也都一一点头,他们再是粗人,却也感觉到了一些变化,尤其是王府中世子位定后,总觉得以后,誓必会有分歧。
什么世子?他们只认小将军,战郡主。
众人看李君玉的马匹跑的远了,这才回转,回去饱餐,休息,准备晚上的大战。
而此时,负责传讯以信息收集的十五正在与沈君瑜汇报云南府发生的事情。
“很多流民集在城外,辰时发生冲突,现在被镇南王的官兵压了下来,但是大规模的怕是还在后面,镇南王完全不顾百姓死活。此人空有野心,却根本无爱民之意,目光短浅……”十五一叹道:“只有慕容府与小将军还在管此事,只是现在还无良策。”
☆、第119章 再等等
十五继续道:“镇南王如愿以偿,庶长子已封世子,世子之母卫氏也母凭子贵,被封夫人位。李君玉被封战郡主,其余副将也都论功行赏,加封了官职。皇上招世子与王妃一同进京,实则为质,王妃得封号贤字。门主,皇上用意,昭然若揭。”
沈君瑜道:“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云南,快要变天了……”
十五道:“门主可是料到了什么?!如今百姓流离失所,门主,咱们需要向慕容大人献策吗,总不能不管?!流民成了这般,看着真叫人心痛,不少人已经开始集结,若不管,他们定会聚集,成了反民,以后是连活路都没了,此时只能由军中的人迅速出手才能稳定局面,也不知谁能当机立断,决断此事……”
沈君瑜压下心中的焦躁,道:“……再等等。”
十五眨了眨眼,应了一声,只是他依旧不是太明白在等什么。
“门主是在等李君玉可有些明断吗?!”十五猜测道:“只怕她还年轻,不一定有此魄力。若是有,此子大有可为……但是若是下手太狠,只怕也是心狠手辣之徒,真是明主吗,不见得……”
这么一说,竟也不知到底是希望她明断,还是不明断了。无论哪一种,好像都不太好。
沈君瑜道:“说一说镇南王府的关系吧。”
“是。”十五便继续道:“镇南王府主要是卫氏与王妃,卫氏是京城名门卫家的庶女,嫁与镇南王为妾,至今才抬为夫人位,概是因为慕容家打压的缘故,如今母凭子贵,才升到有品阶位。王妃是慕容家的独女,慕容家男儿无数,慕容老太君却只此一独女,从小娇宠,当今却因一纸赐婚嫁入镇南王府,慕容家家族显赫,十分尊贵,但是王妃的生活却并不如意,她进府后,一直被卫氏无形打压,在王府中,王妃如同隐形人,至于李君玉,镇南王对她十分不重视,她若是没有舅舅与外祖培养,怕也没有今日之功,因而她十分亲近慕容家,才让皇上有借她打压镇南王的意思。”
十五见沈君瑜没什么反应,继续道:“慕容王妃低估了这个妾氏的野心,或者说,她完全没顾得上她,或者是因为不在意。王妃与镇南王的关系很淡,说有夫妻之情是不可能的,因她没有嫡子,这些年来一直被卫氏压着在后院十分不显,直到李君玉立军功开始,她才渐渐的走向人前,才会有皇上招她入京为质一事,此事对她来说,也不知是福是祸。”
“王妃一直遗憾没有为李君玉生个兄弟,可给她依靠,如今一看,就算生了兄弟,只怕也不及李君玉。她的作战能力,确实罕有。军中对她推崇备至,特别是年轻一辈,他们年轻傲气,却尊服强者。”十五道:“想来王妃这个做母亲的,现在看到女儿如此出息,也没有遗憾了。镇南王府还有一些庶子庶女,都不出色,各不出彩,倒也没什么要紧之处……”
☆、第120章 缘或孽
“只有李景瑜。他一被封世子,就被陛下招入京为质,特下旨意说当以嫡母同行,其目的,是为辖制镇南王与郡主。这封号战字,意义非常。”十五道:“李君玉似早对卫氏母子不满,常以嫡出身份压之。只是这些事都是最近才发生,以往李君玉十分谦和温馴。或许是因为镇南王本就对妻妾处理有失偏颇,才导致的结果……”
沈君瑜听了,道:“卫氏可是卫贵妃的妹妹?!”
“正是,”十五道:“卫氏名卫长泱,是卫家庶女,其母十分低贱,因而她在卫府不受重视,只是其母尚有几份美貌,卫氏也肖其母,此女心计颇深,以妾之位,几乎与王妃平分秋色,有其过人之处,后宅女子的手段也不可小觑呢。”
“原是如此。”沈君瑜道:“卫贵妃与卫家在京中横行霸道多年,独揽朝政,卖官鬻爵,坏事做尽,卫贵妃在后宫一家独大,卫氏有这本事能在镇南王府立足,也不奇怪,都是出于同门,想来心性差不多。”
“李君玉竟能忍这么多年,想来性情定很谦和……”沈君瑜淡淡的道。
十五见他向着李君玉说话,便知他心里定是已倾向李君玉的,便道:“正是这个道理。这个卫氏应十分不简单。现在有些要争的东西已经摆到台面上来了,以后镇南王府会如何,还真难说?”
“一个受镇南王支持的世子,一个是受慕容府与军中拥护的战郡主,这云南……”十五道:“还真不好说,门主再等等也好。就怕李君玉此人,空有其心,却无谋,或太莽撞,不肯听劝……”
“昔日尚有吕布虽勇无敌,却也因无谋而死于曹孟德之手。”十五道:“……李君玉不知会不会是第二个吕布?盖功高善战之人,总会有些狂傲性情。”
陈宫虽有纵天纬地之能,扶持一个吕布,哪怕累的吐血,也是无用的。
“有勇无谋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听得进去劝。”沈君瑜道:“再看看,她这样的才能……是上天的恩赐。若是命数,我认了。”
十五点点头,道:“属下会密切盯紧那边,一有动静,定会报告门主。”
沈君瑜点点头,表情和眼神里都透着几份高深。
李君玉,她是如何被逼到以女儿之身披着战衣上战场的?!若非走投无路,她又何须走军中的出路?!
莫名的,沈君瑜对她产生一种好奇。
天下奇女子常有,可是能上阵杀敌,勇猛男子尚有不敌者稀。
她定然有她不同寻常之处。
莫名的对她的遭遇,竟也有些共鸣之处,他也不知道这是为何,可是,这的确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心灵感应。
仿佛是前世有约,一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就是震震的。
也许只是因为名字太相似的感应,可是……他是真的很想见她。
但也因心里的这份多余的期待,让他心理有些负担,生怕现实击碎了他想象中的美好与期待。
李君玉,如同刻在心间的名字,到嘴边,心中都是热乎乎的。
也许,真是上天赐的缘或孽。逃不脱了
☆、第121章 长子
镇南王此时完全顾不上老王妃,只是坐在书房里与幕僚议及世子入京一事,众人脸上俱都是沉重。
“圣旨已下,世子必须要去的……”一清客道:“否则便是抗旨不遵,现在陛下防备着王爷,有心联结郡主,用意是想架空王爷。若是不去,陛下只怕已准备好了后招。”
镇南王几乎坐不下来,他站着走来走去,眉目间全是沉吟,道:“本王对长子寄望很高……”
“属下们都知道,只是事情已经至此,世子必须送去,否则陛下必有除心,光凭有诏不遵这一罪名,陛下大可大作文章了……”清客低声道:“属下们知道王爷对长子期望很高,只是相信世子吧,世子十分通透,精明人情世故,颇肖王爷,在京城不见得是坏事……”
另一清客看镇南王还是沉吟不语,便道:“王爷可是在想,若出变故,世子是弃或不弃?!”
镇南王被说中心事,一时间更是坐立不安。
“以后事自有可为,王爷何必急于一时,世子如今是不去也得去……”清客低声道:“多准备点人,往后……偷偷带着世子出京便是,总会有办法的。”
镇南王点点头,虽然心里早已经下了决定,可是还是很堵心。最后一叹,道:“事已至此,他们母子进京也好,本王以后做事也更方便些。”
“正是此理。”清客笑着道:“比起世子,战郡主才是真的麻烦,现在战郡主与王爷离了心,王爷早做准备才好。”
“此逆女,本王既惜她之才,又恨她不忠不孝之心……”镇南王道:“只怕她是真的心大了,竟亲近皇上,又顾着慕容家,竟完全不顾父女之情了。”
“以属下看,事情不一定到了最糟的境地,郡主若不怨,若不期待,陛下给了她折子,她大可隐忍不发,可是却主动来找王爷说明,只怕心中不一定真恨王爷……怨必定是有的,王爷只要用心修复关系,不见得有不可为……”清客笑着道:“依我看,陛下下诏宣王妃一同进京,郡主若不糊涂,自然明白这层意思,某不信她心中不恨。”
镇南王道:“此女自从战场回来后,本王越发的看不透她了,她之事延后再议……”
“王爷,世子一事已成定局,现如今能将郡主拉到王爷阵线之中,才最最要紧。”清客道:“世子虽已被封为世子,却无实质兵权,王爷,镇南王府立身根本,便是云南大军,若是掌控不了郡主,镇南王府根基失矣。”
“就怕她根本不听本王的,心已经大了……”镇南王阴沉着眼神道。
“若真如此,郡主不能不除。但王爷不妨试试再说……”清客道:“郡主若对王爷忠心,如虎添翼。”
“本王试试,只愿她别逼本王……”镇南王道:“她怕是对她的庶长兄有意见,连对本王也有了意见。皇上真是好一招挑拨离间计。本王都有些措手不及。”好在,一切还算来得及
☆、第122章 郡主
镇南王道:“最近千允默还未病愈吗?!”
众清客面面相觑,道:“前日去见过,千兄还有些咳嗽,怕是因这天气反复无常引起。”
镇南王道:“如此一来,倒不好叫他陪世子入京了,本王得另挑人。千兄却是最好的人选,他足智多谋,在京城中,也能给世子很多意见。可惜了……”
镇南王正在思忖着人选,众清客微有些尴尬,却没有毛遂自荐的,见王爷为此发愁沉思,便告退出来了。
几人一同回了一处小院中,相视无言,都有些心知肚明,他们愿意效忠镇南王,却不愿意跟随世子。世子心性还不知如何,他们岂愿意跟着世子入京。
众人心中都带了些担忧,都不愿意在前途未明的情况下,被派去跟着世子入京。尤其是世子还不知如何心性和前程的情况下。
一个当了质子的世子,有没有前途还真两说。
“千兄一向足智多谋,他这病的蹊跷,莫非早看出不对,借病避开了,好高招吧,他一向看的比咱们还远……”一清客打破沉默道。
“是啊,”另一人也赞同,低声道:“千兄如此,只怕不愿意跟随世子了……”
众人一惊,面面相觑,道:“除了世子,这府中还有哪个公子可扶持?!世子尚有智谋,其它公子心性不明,但都足不出户的在读书,谁知道以后会如何?!千兄这是何意?!”
“其它公子都十分守规矩,以后的事讲不定,以千兄的眼界,不可能寄希望于其它心性未明的公子的,依我看,千兄莫非瞧上了郡主?!”另一人道。
众人心中大惊,脸色微变。
“世子有机谋,只是,却阴险毒辣,并非良主……”清客道:“王爷虽也如此,但至少对门客旧部等人,俱都十分厚待,可是世子……”
众人脸色一变,世子虽然平常伪装的很好,可是,他们都是极精明的人,岂能看不出来一二。
王爷几个儿子的个性都各有不同,可是全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战郡主。
几人都有些坐不住了,道:“千兄……真是敢赌。竟敢将未来赌到一女子身上吗?!他莫非还在观望?!”
“唉,镇南王府的未来不明啊,照此下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世子与军权分离,这是第一回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人低声道:“以后定是死局……”
“那我们……”众人有点无奈的道。
“咱们只跟随王爷……”一人低声道:“世子以后也许会是弃子,郡主必会与王爷离心。镇南王府四分五裂,真叫不幸。咱们只静心跟着王爷便是。千兄再有心思,也是二择主,受不受郡主待见都难说……”
众人一径的沉默了,郡主虽功高,却亲近慕容家,谁知道她会不会是明主。
他们岂敢孤注一掷的豪赌。
他们以为王爷定能压制住战郡主,岂知道李君玉将要露出锋利的爪牙,能将云南搅和到天翻地覆
☆、第123章 教训
而此时,千允默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既装病犹豫,只怕久了必会被王爷看出来。
既已心存犹疑,不如早些去投郡主那里。若是去得晚了,只怕会被郡主嫌弃他迎高踩低。
此时,恰恰是最好的时机。
他不想跟着镇南王再蹉跎。他知道……战郡主只要有心,镇南王怕绝不是对手,虽然他还没有看出来她的决心在哪儿。虽然还没有等到她动作。
千允默已下定决心,待明日定去投明主,他又岂能猜得到今天晚上,云南天翻地覆。战郡主不动则已,一动必将对手置于无法反抗之地。此决断力,正是他想要的……
李君玉进府时,身后依旧跟着护卫,一进府就将王府机要之处都守住了。她淡定的去了后院,她知道老王妃既来请,定会麻烦重重,不过她也浑不在意,若是前世,也许她早已忐忑不安,只是今生,不爱她的人,她又何必敬重。
对于后宅之事,她也懒得折腾,倘让她不高兴了,她也懒得花心力折腾太多。看不顺眼了,拥有绝对实力的她,直接动手便是,省得为一点后宅之事伤脑筋。
当然,若是人敬她一尺,她也会敬人一丈,但没事找事的人,她也绝对不会客气。
她进入后院的时候,看到老王妃身边的人严阵以待,她就心里乐了,莫非以为这些老妇嬷嬷还能制得住她不成?!
还未怎么样,就想对她动武?!这心都偏到臂膀窝里去了。
她笑了笑,进去笑着道:“祖母回来了?!回府前怎么也不说一声,孙女儿也好去接你……”
老王妃眼中全是刻薄,冷笑一声,道:“郡主是大忙人,哪里有空理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