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帝女凰途-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帝的拳头却是紧紧的握了起来,面上却是不显,然而内心有一种巨大的失落,以及失望,甚至有点深深的忌惮。
羽翼已成,正帝知道自己大约是动不了她了。
她已经深深的在京城扎下了根。
正帝看着殿门,甚至突然间有点说不清的惶恐。
李君玉已经进来了,身上沾了些血,但不乏杀气,进来跪下道:“臣幸不辱命!已斩杀所有刺客,皇伯父可安然无恙?!”
正帝勉强笑了笑,道:“受了些惊吓,不碍事,公主可曾受伤?!”
“不曾!”李君玉笑着道:“老师和母亲也在?!”
“玉儿没事就好,我和你先生,前来看一下陛下可安好,安好就好?!”慕容沣道:“那些刺客是什么人?!”
“要么是赵王余孽,要么是敌刺客……”李君玉皱了皱眉道:“不过全扮成了京城精兵的模样,只怕是赵王的人。若真是他的人,必定早在京城设下埋伏,以后还要多加小心才是。”
正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半晌,才道:“既然已经死了,也不必再深究,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说,公主,你先回宫休整一二,剩下的事,朕再与你计较!”
“是。”李君玉应了一声,便告退了。
正帝浑身疲惫,对乐正霖与慕容沣道:“二位也退下罢……”
“是……”二人知道惊险已除,当下便退出殿外。
殿内只剩下阴沉沉的正帝,正帝只觉得自己心肺都烧得疼,那么多人,偏偏无人可奈她何。
是他自己作孽,终养虎为患!
悔矣,悔矣!
正帝剧烈的咳了起来。
乐正霖回到寝宫,终于缓缓的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一关算是险过了。以后在宫中,只怕要更加小心。
“老师,你没事吧?!”李君玉跟了过来道。
“我没事,你去看看王妃……”乐正霖道:“她大约是受了惊。”
李君玉看他的确没事,这才松了一口气,又不赞同的看着他,怨他不该再回转。
“公主。”乐正霖定了定神道:“有一言说着也许不合时宜,可是我还是要说,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忘了自己坚信要做的事,若是有顾不上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头,无论,前进路上倒下多少人……我想王妃也是这么想的,公主,天下人的希望全是公主身上了,临淄王在江南称帝,各诸侯也忍不住裂土建国,中原大地四分五裂,就连太庙都崩塌于人心,不光是天道,此不祥之举,已是让人心大乱,还望公主以大义为重。”
乐正霖道:“也许为师说的有些残酷,可是,不管是王妃,还是为师,哪怕是死,也是希望公主能结束这一切的。”
“……我都明白。”李君玉道:“可是,就算如此,我也有我的坚持和大义。就算不识大体,我也认了,要取之天下,我也绝不希望牺牲任何一个不该牺牲的人……这不是我想要的。”
乐正霖一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没听进去。
李君玉拱了拱手,叮嘱两句又匆匆的走了。
“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呢,可是,也正因为这份不舍不弃,才让人心肠软和,难能可贵啊……”乐正霖笑了笑,可也正因如此,才让人生死以报,对她信任与忠心。
“母亲!”李君玉上前道。
慕容沣早在等着她,看到她就抱了抱,眼眶发酸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总算是有惊无险。以后要更加小心了。”
“嗯,母亲也是。”李君玉道:“他不敢动手,他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实力了,必输于疑时,他没赢面,绝对不会轻易动手,母亲放心,以后若是他诏见,母亲万要小心。”
“放心吧。母亲没那么笨。”慕容沣道。
“我说的不是这个,母亲,你和老师,一个都不能少。”李君玉道:“否则我一定会把整个皇宫翻过来,母亲,你也不想让女儿担负弑君之名吧?!”
“你这个孩子?!”慕容沣道。
“母亲,下次不允许了,不然女儿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来,若不是君瑜给我送了信,及时赶了回来,万一他真动了手,一切就都迟了……”李君玉道:“我说到做到,还望母亲,不要总是置自己安危于不顾。”
慕容沣见她说话语气十分生硬,红着眼眶点了点头道:“好,下不为例。”
李君玉这才松了一口气,道:“母亲,你先回皇贵妃那儿,若是无事,不要离开长门宫,我先回东宫收拾一番,还要出宫去见君瑜,商量一番后面的事情……”
“好,你快去吧……”慕容沣见她身上还有血腥气,便忙叮嘱了好一番,便看她匆匆的走了。
慕容沣回到长门宫,依旧有些心神不宁。
皇贵妃握住她的手道:“姑母,安心,相信公主。”
慕容沣最后坚定的点了点头,也许,真的不需要牺牲。
不然对玉儿来说,这个打击太大了一些。
李君玉收拾了一通,就匆匆的去了沈相府。如今她已毫无避忌,也不在意会不会被正帝知道了。
沈君瑜看到她平安,松了一口气,又正色说到当前局势。
“太庙崩塌,天有异象,正月又有国丧,临淄王等又在封地建国,京城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人心大乱……”沈君瑜道:“公主,到时候了……”
“现在要等什么时机?!”李君玉问道。
“等赵王进京。”沈君瑜笃定的道:“杀了赵王,平定叛乱,稳定京中民心,再起讨伐大旗,代朝廷讨伐逆贼。届时,我坐于京城大后方,公主就可以征讨四方叛贼。”
☆、第450章 臭棋
第450章 臭棋
“好。 ”李君玉道:“我都听你的,临淄王与各王都在封国称帝,他们必不能齐心。到了时机,只需各个击破,不需几年便能平定。”
“我知道你的能力……”沈君瑜笑了笑,道:“现在只等刘资回京了……”
“他会回来的……”李君玉笑着道:“赵王不容他走,他往那里逃,还能逃到哪儿去呢?!遇到追杀,自然会再回来……”
沈君瑜终于松了一口气,道:“现在所有准备,都只看眼前时机了。”
李君玉握住他的手,道:“你只需好好养身体,这些事情有我呢,我坐阵京中,乱不了!”
沈君瑜就是喜欢她这副自信的样子。
李君玉见他没有急着将手给抽出来,一时间心中十分高兴,道:“君瑜,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你想要的天下……”
沈君瑜笑了笑,道:“好。”
而此时云南与江南交界郡县,千允默收到千机门传来的密信,一时心中大喜,忙递给慕容沣道:“大人,门主的来信,门主说到时机了……”
“好,好,好!”慕容沛也是大喜不已,道:“太好了,云南大军一直雄居不发,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现在,可不就是讨伐逆贼之时吗?!”
“哈哈哈……”慕容沛展着信,轻松的带着兴奋的眼光笑了起来。
千允默道:“各王称帝独立,天下人心躁动,早已经对他们恨之入骨,临淄王倒行逆施,现下正是征服天下之时……”
慕容沛哈哈大笑,道:“千兄,你说临淄王为何第一个称帝,以他的个性,只怕不会这般急躁急进。”
“他与徐青已生嫌隙,加上被齐王等人逼迫,进退不得,只能先做个示范,以征他们的心,齐王与刘王等人也怕他们被临淄王利用,落得与燕王等人的下场……”千允默眼中有锐光,道:“可惜,一旦称帝,就再没有退路了……”
“正是这个理,看来临淄王也走了一步糊涂棋。”慕容沛轻笑着道:“有意思,这个老东西,没想到会被逼到犯这种错误……”
千允默大笑道:“没了徐青,临淄王再老谋深算,现下露出了爪牙与野心,也不足为虑了,虽说他雄兵几十万,可不得人心,终落于下乘。再加上,他急不可耐的称了帝,只怕徐青与他更生嫌隙……”
“就是这个理。”慕容沛笑着道:“真想知道临淄王与刘王,齐王等达成了什么交易啊……”
“乌合之众,无非是各不信任,相互牵制罢了……”千允默笑着道。
说话间,杨千重已经喜悦的过来了,道:“暗探传来消息,说是齐王等人,已经达成各诸侯各治的消息,他们互相约定,共同讨伐京城暴君,但所占据城池,皆归各自所有……”
千允默听了便笑,道:“还有这种事,哈哈,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天下合久必分,他们竟然出了这样的招数,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彼此算计呢……”
杨千重也笑,道:“虽说会彼此算计,不过若是真互相联合起来,也不好对付啊……”
“大人可有筹算?!”千允默道。
慕容沛道:“就算他们联连了大军,不能齐心,到时,我且看他们腹背受敌之时,会不会相互攀咬。到时候,且看他们如何分兵应敌。现在只等玉儿一声号令,我们就加紧攻城了……”
“大人好主意!”千允默笑着道:“到时且看这些乌合之众,不能齐心之人,怎么应对?!到时候,大人,公主,以及并州的城池,甚至于中间的秦王之师,便能相互遥应,将叛军截成几对,再各个击破,不足为患。临淄王走了一步臭棋,看来,想要解决他,并没那么难了……若是他一直隐忍不发,只怕他躲于身后,还很麻烦……”
“的确,所以门主的离间之计,的确高妙。”杨千重笑着道。
慕容沛也是钦佩不已,又笑着道:“临淄王既然犯了疑心,也是自取灭亡,谁叫他走了这么一招臭棋呢……”
想了想,又笑道:“现在,早先准备的神兵利器可以往京城密运了,务必要亲自送到公主与门主手上,比起这边。京城那边更需要装备。”
“早已经准备妥当,已经运了一批过去,接下来,会慢慢的打通路途,再送几批,不会误了公主的大事……”千允默笑着道:“现如今,公主终于到了展翅的时候。臣都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这一天了……”
慕容沛哈哈大笑,道:“我的玉儿,就是战神临世,世间无其对手,哈哈……”
杨千重也轻笑。
慕容沛又道:“观言兄估计也到了有用场之时,要完成了任务,他也能回来了,这段时日,叫他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和力气,待他回转,我介绍他与你们认识,你们三人啊,都有共通之处,一定能一见如故。”
“求之不得!”杨千重笑着道:“底下的将士臣属俱都过了一个好年,现下个个摩掌擦拳,待程观言兄一回转,便能如虎添翼了……”
慕容沛心下大悦,千允默也笑着道:“只等真正的号令天下之时。大人,到时公主一呼,定会百应,也不知是怎么样的得人之心。战神威名,名震天下,整个中原都会震荡……”
三人笑了起来。是一种从里到外的意气风发,只等一时了。
且说程观言,自从去了千机山附近以后就在附近扎下根来,然后发展了一些教众。
耐心等了许久,终于等到千机门门主来信,一时心中大悦。
便开始散播李君玉的英明传言,他在此的唯一目的,就是这个。自古神君临世,必定会有一些祥瑞。正是造势。
而很多的势,都是人为。门主让他为之,目的,也正是如此。
“终于到时机了……”程观言轻轻一叹,准备了这么久,他在这一刻,终于派上了至关重要的用场。
早在他出来寻千机门的踪迹时,沈君瑜早已与他联系上,准备许久,祥瑞之征也一一的开始广布天下。
程观言知道,只要等到最恰当的时机,他就可以回去了。
他还真怀念在云南的日子。
而此时,临淄王,不,应该说,自称为临淄帝的临淄王,自从举旗后,并没有想到他的举旗,引起的是天下人的反感,而不是万众归心。
他万分惆怅,十分难堪,他兴奋过后,已经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走错了这步棋。
可是当时被齐王,刘王所逼,他必须做出一系列的反应,否则,便得不到他们的助力。共起大事。
因为相互防备,因而他们都约定起了旗起了事。约定各封地各国自治,互不干涉。
然而,最初的兴奋过后,他心中剩下的竟然是茫然与无措。
可他咬了咬牙,却也知道,到了这一刻,再也没有退路,只能往前进了。
一称帝,就是叛臣,这个罪名是怎么都洗脱不掉的,除非是以后能改写历史,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代价竟是这么大。因为,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一呼百应。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朝廷虽然名存实亡,但是,还是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这个时候谁先称帝,谁就先输了,临淄帝做了第一个蠢人。
可是,他不甘心。
既然已经迫不得已走到这一步,他也必须要走下去。
临淄帝身上着黄色龙袍,然而心中却并没有多兴奋,他咬了咬牙,召来心腹,道:“徐青在做什么?!”
“陛下,徐大人他,对陛下所降下的官职,托而不授,怕是对陛下称帝一事,多有怨言,每日只在府中喝酒浇愁……”心腹上着眼药,道:“陛下,事已至此,无为便是背叛,徐大人虽劳苦功高,可是,以后会如何,还不好说呢……”
临淄帝眼神沉了沉,道:“事情不做都已做了,他还想做什么?!”
“陛下莫忧,臣一定会紧紧盯着他,臣想,他万不至于背叛陛下……”心腹道。
临淄帝更加心烦意乱,道:“加紧操练兵马,等化冻,要立即北上打仗,一定要打平了,以后江南一虞,才不会有人肆意侵犯……”
“是。”心腹道:“有齐帝,刘帝一起,还有几位郡守和刺史的兵马,未必没有一战之力,陛下莫要太过忧虑,至于云南方面,慕容沛没那么大能量。况且京城赵王的事还未解决呢,那个李君玉又没有三头六臂,凭她一个人怎么对付得了这么多的兵马……”
临淄帝阴沉着脸道:“不要小看她,也不要小看慕容沛,慕容沛将江南的退路给堵死,却一直隐忍不出兵,这个人,一定有什么计划……”
他有些焦躁,到了这个时候才察觉到徐青的重要,可是这个徐青却不再为自己出谋划策,莫非以为他必输无疑了?!
临淄帝莫名的有了一些杀意,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慕容沛一直在广纳四方人才,对于叛军,也是极为容忍,收笼了不知道多少难民与降将……”临淄帝道:“现在云南军中已经人才济济了。”
☆、第451章 事急
第451章 事急
“无论是文士,还是将士,都……”临淄帝道:“更有江南多少人皆慕其而去,这个虚伪的老东西,在朕后方烧火,竟然……做出一副明主之假象,招降纳叛,做出一副虚怀若谷,能容人之才能的广阔胸襟样子,朕这一点竟输于他了。 可恨!”
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的呢。
他一开始也是这样的想法,可是,后来就慢慢的因为急躁而变了,江南人才渐流失,这是不祥之象。
是了,从燕王等人大败开始,他就开始急了,从李君玉战无不胜开始,从云南广招天下群雄开始……他与徐青离心,然后……
莫非,真是大势所趋,而他却是大势已去?!
越想,临淄帝脸色越是难看,想到徐青对自己不看好,心中更因为狂躁而添恨意。
他沉着脸,憋着气,脸色难看,不说话。
“陛下,江南大军四十余万……”心腹道:“只要小心行事,定能在江南稳下江山一虞,他们征伐四方,陛下只不管,只保存实力,定能求得一虞实力大增,届时再看天下大势再说……”
“朕是这么打算的,可是,就怕刘帝,齐帝等不肯,必须逼着江南一起起兵,况且朝廷也必不会放过朕……”临淄帝道:“……一步错,竟是步步错。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去战了。”
“陛下可是顾忌李君玉?!”心腹道:“她的才能的确叫人惊奇,但是,赵王也并非吃素的,她手上的兵马也没多少,陛下何惧之有……?!”
“不怕他有项霸王之勇,吕布之才,怕的是她尽得天下人心……”临淄王十分忌惮的道。
“还有千机门……”临淄王越想竟越是焦躁,他发觉自己真的踏入了一个出不得出的火山坑。然后,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千机门会支持谁,还说不准呢?!”心腹道。
“现在你还看不明白吗?”临淄帝道:“千机门支持的就是她,真是没想到啊……原来争战天下,男女之分,并没有这么重要,重要的是才能,就算她是个女子,也能得天之助,得千机门青眼。”
心腹见他有点沮丧,便道:“也许千机门不过是另有打算呢,女帝,到底是不被天下人接受的……”
临淄帝不再多说什么,心里却是深感一种莫名的无力,尽管他掌管雄兵四十余万,然而,真正的精兵并没有多少,良将更少,得用的文士,除了徐青,其它人,竟是没有一个真正的有千机门之才的。
而徐青……
若是他也背叛自己,心慕千机门……
反观云南,文士将才,数不胜数,再加上,实力财力雄厚,兵员虽没自己多,可是,军士易得,一将难求,他们麾下的实力,临淄帝就算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是根本没有将自己放在眼里的。
他的眼中只有江南一虞,而云南,李君玉眼中看到的却是天下。
格局不同,野心不同。而对方显然比自己更能忍……
江南一虞,与朝廷划江而治,也不知能不能保得住。
临淄王知道,他太心急了。却也是被逼无奈,事态的发展,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不知不觉竟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临淄王握着自己的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老矣,而李君玉……过了这个年,才十八岁。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临淄王突感一阵无力。
李君玉出生在一个好时候啊,最重要的,她还有一个全力以赴支持她的外祖。
慕容沛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为何会全力支持外孙女!?
他明明与自己也是一样的年纪。
如果,他也有这样的一个子孙,他的选择,必定是会除之而无后患吧……
也许……慕容沛的想象和境界,是他一辈子都达不到的胸襟。
此时,京城,刘资宣了自己的阉党两千余人,往京城外奔跑。
而赵王早在京外耳目遍布,听闻了消息,哪里肯错过这个机会,费尽所有心力也要将他给抓到。
赵王恨刘资入骨,又深深忌惮这个一出生就背着帝星之名的小皇子,自然让耳目心腹立即去追,连他自己也提早的到了京城百里之外,打算阻拦刘资,无论如何也要将这阉人给杀之而后快。
刘资狼狈不已,然而还是没有逃出生天,他甚至敏锐的察觉自己进入了包围圈。
刘资仓惶的道:“本想带着小皇子出京,另立为主,眼下看来,怕是做不到了……”
他的徒弟也有些狼狈的道:“师父,现在怎么办,咱们还能出得去吗?!赵王已经包围了京城,只怕……只怕不会放过咱们,师父身上又有小皇子,又有玉玺和诏书,赵王他岂会放过师父?!”
刘资道:“天不助咱们啊,只怕咱们是真的逃不出去了……”
“师父……”几个徒弟有些仓惶道:“现在,该怎么办呢?!”
“回宫吧,至少回宫还有一线生机,不然玉玺就落到赵王手中了,咱们死不足惜,可是玉玺……”小徒弟道。
“但是赵王也定会猛追不舍,”刘资抱着小皇子,道:“逃不出去,这里离京百里,只怕不一定能逃得过追兵,赵王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岂会放过咱们……”
他的心腹小徒弟道:“师父,你带着小皇子回京,就让徒儿找一个小孩子一起引开赵王的追兵……”
刘资吃了一惊,道:“若如此,只怕你必死无疑!”
刘资一下子变得更加的难受,眼中更加的酸涩,抱着小皇子,满身狼狈不堪。
徒弟跪了下来,磕了几个头,道:“徒弟得蒙师父在宫中看顾多年,才得以保全,此次一别,便是死别,还望师父保重,师父回了宫,未必没有一线生机。等我引开追兵,师父就快快往京城赶回吧……”
刘资泪如雨下,他虽无恶不作,但是对几个如同儿子的徒弟是真的待如亲子一般的。
其它几人也都跪了下来,道:“我们也同去,不然追兵定会疑心……师父,保重!”
“你们……”刘资哽咽了,道:“……没想到会落到这个地步。”
“我们若死了,还望师父赎回我们的子孙根,安葬于祖坟,其它再无多言,还望师父多加保重……”说罢几个都跪了下来猛磕了几个头。
刘资泪如雨下,虽然明知这样很残忍,可他也必须要保住小皇子,因为小皇子,俨然已经成了他的信仰。
当下事急,也不再多言,几个徒弟便立即寻去了村庄,抢了一个与小皇子差不多大的婴儿,这才怀抱了出来,装成出逃队伍,然后泪流满面的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直到追兵追过去。刘资才抱着小皇子,带着少数的几个高手,上了马车,立即秘密的往京城狂奔……
赵王赶到的时候,心腹的追兵已经追上了队伍。
“王爷?!”心腹道:“追上了,但是未搜到玉玺,而且他们的年纪与刘资的年纪对不上号,这个小皇子,怕也是假的……”
赵王脸色一沉,道:“废物!枉本王紧赶慢赶这么久,你们竟说这是假的?!”
众人气息一敛,连话也说不出来,忙退后一步,大气也不敢出。
赵王上前扒开小皇子的衣服,见他外衣是金色衣服,内里却是粗布,一时便知真相,拿着刀狠狠一刺,道:“刘资老阉人,竟然敢欺骗本王。找死!”
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
几个小太监已经鼻青脸肿,此时也挣不开胁制,只是喘着气,只余最后一口气的份了。
赵王冷笑道:“说,刘资跑哪儿去了?!”
没有人回答,几个小太监只是冷冷看着他。
赵王冷怒,道:“本王知道了,一定是回了京。”
一个小太监性子比较烈,闻言斜眼看着他,冷冷的啐了一口。
赵王还没说话,他身边的心腹已经受不了了,道:“王爷,问他们也问不出实话来,不如全杀了吧,臣最恨这些阉党,他们无恶不作,杀了他们也是为民除害了……”
另一臣下也道:“刘资所带几人不多,他逃不出去,一定是回京了,王爷只要进了京,一定能找到这老阉货,不必急于一时。”
赵王将剑收入剑鞘,道:“处理了这里,立即挥军秘密入京,不得惊动旁人。”
早已有将领,用剑一一割了小太监们的喉咙,心中却暗叹,刘资虽然不得人心,但是调教出来的人,却还有骨气,难怪他们能做刘资的心腹,竟有这样的觉悟,刘资能在朝中独霸一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此心腹,倒真有几分枭臣的气质。
“离地道还有多远?!”赵王道。
“只有三十余里,王爷,明日便是元宵节了,趁明日晚间进京,是最佳时机……”臣属道:“只是少不得要与李君玉一战了。”
“从地道入,京中防不胜防,只要占得深宫,控制了局势,臣等立即拥立王爷登基……”臣属道:“至于李君玉,杀了便是。瓮中之鳖,无处可逃。”
☆、第452章 四面楚歌
第452章 四面楚歌
“不要轻敌,这个李君玉岂是等闲之辈!”赵王皱眉道。
众人忙道:“是。”
“那便明晚,待本王找到刘资,定要将他剥皮抽筋示众!”赵王阴沉着道:“竟敢戏耍本王。”
“刘资既然带着玉玺出逃,只怕正帝是知道的,正帝与李君玉此时定早剑拔弩张。”臣属道:“此时进京,是最佳时机,王爷登基,指日可待。”
赵王握住了剑,眼神沉痛,道:“待本王进宫,定要为母后报仇!”
当下众人处理了尸体,然后各自匿去,虽说要去追刘资,然而已经错过了围堵的时机,现在要找也是找不到的了。
且说刘资疲于奔命,急赶慢赶,一路上根本不敢停留,一路终于进了京。
连夜进宫门前,刘资已经完全没有了形象。
正帝在睡梦中惊醒,浑身冷汗,再无睡意,正在胡思乱想之时,突然有内监来报,道:“陛下,大公回来了……”
正帝吃了一大惊,顾不上别的,脸色微变道:“人呢?!”
刘资扑了进来,跪地不起,浑身发抖,泣道:“……臣有负陛下所托,让陛下失望了?!”
“你,你怎么会回来的?!”正帝脸色大变道。
刘资泣道:“一路上被赵王的人手围追堵截,臣根本插翅也难飞啊,陛下……”
正帝眼前一黑,一头栽倒下去。
“陛下,陛下……”刘资狼狈不堪,忙上前来扶住他。
正帝道:“……这个逆子,没想到还没放弃,他竟然,已经控制京城以外了吗?!为何,一点消息也没有?!”
“只怕此事做的隐密……”刘资道:“臣也是到了外面才有所察觉,疲于奔命,才终于回来了,若是有闪失,只怕玉玺已落于赵王之手,陛下……还好,小皇子与玉玺皆无失。也是最大的幸运了。”
“京城竟已成孤城了……”正帝道:“赵王所动,李君玉知不知道?!”
刘资泣着道:“只怕是知道的,她与沈相,只怕一定是一伙的……”
正帝心中一沉,手微微颤了起来,道:“乱臣贼子,竟然将朕逼到这个地步,哈哈……”
耳边突然想起皇后当初预言过的四面楚歌的话来,一时悲上心来,一口浓浓的带着血的痰就吐了出来。
刘资大惊失色,急道:“陛下,陛下万要保重龙体啊,否则,否则朝廷就,就……越是这时候,陛下越是不能出事,否则小皇子也会……没命……”
正帝将小皇子抱了过来,随意的擦了擦手上的血腥,道:“……帝星?!如果千机门一开始就是带着目的前来,所谓帝星之说,又是真是假?!”
刘资抖然一惊,整个人都僵住了。
帝星是他坚持的信仰,倘若连这个都是假的,那么,现在又该如何?!
刘资整个人都茫然了。
他仿佛如坠冰窖似的,心中沉了下去。
“陛下?!”刘资无助的道。
正帝眼底积蓄着愤怒的光,道:“朕原以为你能保住小皇子,保住朝廷最后的尊严,依现在看来,怕是连逃都逃不出去了……”
“陛下?!”刘资道:“现在如何是好?!”
“若是赵王打入京城,朕就将整座京城都烧了……”正帝眼带疯狂。
刘资红着眼眶,道:“陛下非得走到这地步吗?!”
“还能如何?朕,绝不让乱臣贼子,占据这座京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