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千金归来-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嫂说的是,我们做人媳妇的,也该为长辈分忧。”说话的这位是蕴宁的庶兄袁钊鸿的妻子辛氏。
  正说着话呢,下人就一路小跑着过来了:
  “主子,小姐回来了,就要进二门了。”
  丁芳华忽的就站了起来,又打发人去给同样等着消息的高老太君并聂老夫人送信。
  蕴宁被陆瑄从马车上扶着下来时,一抬头就瞧见迎上来的丁芳华等人,眼圈不自觉就有些发红,忙快走几步,来至丁芳华面前,就要跪下磕头,却被丁芳华一下捞住,抱进怀里,叫了一声“我的儿”,就先哭了起来。
  看见母女相拥而泣,同样迎出来的袁家男人也都个个动容。
  尤其是袁钊霖,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恶狠狠的瞧着陆瑄——
  当初是自己蠢,竟然信了他的话,把陆瑄崇拜的什么似的,结果倒好,这家伙上来就抢了自己姐姐。
  陆瑄已是过来,和众人见礼,对袁家众人的横眉怒目根本就视而不见。
  恭恭敬敬上前,先亲手拿了三个盒子奉给高老太君,并聂老夫人和丁芳华:
  “听说老太君喜欢苏杭的点心,我特意让人快马加鞭采买了些过来,老太君尝尝,可还合口味?”
  “这个盒子里是当初在少林寺意外得到的一对儿会打拳的小铁人儿,祖母闲来也可当个乐子……”聂老夫人巾帼不让须眉,年轻时曾不止一次幻想过,要当个仗剑走江湖的侠女……
  “这盒子里是西域天蚕丝制成的布帛,不独保暖,更兼轻薄。宁儿每每说岳母受不得寒,用这个裁剪成衣服,即便我们不能日日守在岳母跟前,也能放心不少……”
  又指挥下人把准备的礼物送给各位嫂子并袁家小姐,每人的礼物都完全不同,却又全合心意的紧。
  一时人人欢欣不已。
  尤其丁芳华,方才的种种忧心瞬时一扫而空,一叠声嗔怪袁钊钰弟兄几个:
  “怎么还傻站在哪儿,还不快陪姑爷进去。坐了这么久的车,怕是早累了……”
  一番话说得袁钊钰直想翻白眼——
  陆瑄是谁啊,当初闯荡江湖时,连夜奔袭三日三夜都一点儿事没有的,现在从朱雀桥到这里,这才哪儿到哪儿了,怎么可能恁般娇弱?
  话说回来,今日的陆瑄也让自己大开眼界了,平日里都是板着一张死人脸,不开口则已,一说话就能把人给噎死。
  可母亲既然发话了,便是再不愿,也只能挤出一丝笑容:
  “妹夫,里面请……”
  从前被打趴下叫“老大”时不爽,现在被抢走了妹妹,叫一声“妹夫”,可是还不怎么舒服啊。
  陆瑄笑了笑,先上前跟袁烈见礼:
  “见过岳父……”
  袁烈瞪了他一眼,心说我可不敢那些娘们儿似的,眼皮子浅,随随便便递上个盒子就被收买了。正想训几句,出出这些日子以来心头的怨气,不想还没说什么呢,聂老夫人就开口了:
  “年纪这么小,却要撑起那么大一摊子事,瑄哥儿这几日怕是也累的不轻,阿烈你多心疼着瑄哥儿些。别让那几个臭小子闹他。”
  袁烈:……
  自己之前看的果然不错。这小子,他就是天下第一奸邪小人!瞧瞧这才多长时间啊,自己老娘就倒戈了!
  蕴宁就有些无奈,有些嗔怪的瞪了陆瑄一眼——
  要论玩心眼子,这一大家子加起来,都比不得夫君。上一世就知道,这人啊,最会哄人了,真是想做什么,就没有他做不成的。
  把个袁烈给苦逼的,偏是老娘的话还不能不听,没瞧见祖母高老太君正一眼一眼的往这边瞧呢,那模样,随时都会为陆瑄那个臭小子挺身而出。
  得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待会儿没了这帮女人们护着,还不是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啊。
  只可惜袁烈也就只能想想罢了——
  待得到了男宾那里,才发现了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这家伙根本就是男女通吃、老少咸宜,竟是转眼就和小叔袁成阳成了莫逆之交……
  “这下不担心了吧?”瞧着终是破涕为笑的丁芳华,聂老夫人揶揄儿媳。
  “还是娘眼光好,给宁姐儿挑了个好姑爷。”丁芳华也是心悦诚服,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当初担心女儿嫁过去会受委屈,眼下瞧着,根本就是毫无必要。
  毕竟,女人的心可是比男人细的多,这会儿丁芳华何尝看不出来,姑爷分明是稀罕惨了女儿,不然绝不会在家人的礼物上花这么多心思。
  其他袁家女孩儿可不也这么想?都说金银容易得,却是难得有情郎,也不知将来夫婿待自己可能如宁姐儿的夫婿一般?
  一行人转身刚往里走了几步,又有陆家下人匆匆赶了过来,手里托着一袭披风,嘴里还一叠声道:
  “我们少爷说,少夫人有些体寒,受不得凉,这披风先穿上,待会儿觉着热了,再脱下来……”
  一番话说得蕴宁益发不自在,很是忸怩的让人接过来,却是知道陆瑄的性子,自己不回话的话,说不得又会让人跑来嘱咐一遍,这些日子算是体会到了,自家相公可不是一般的唠叨。
  只得点头,细声细气道:
  “跟他说我知道了,让他也少喝些酒……”
  下人应着忙又跑走了。
  高老夫人先撑不住笑了起来:
  “啊呀呀,瑄哥儿眼里,咱们这么多人,还照顾不好宁姐儿呢。我怎么觉着,咱们成了隔断牛郎织女的老古板了……”
  其他人也都忍俊不禁,笑成一团。
  尤其是性格活泼的冯氏,若非辛氏撑着,好险没笑的滑到地上去——
  自己这小姑子真是好命,即便陆家有些家道中落又怎么样,有这么个夫君珍宝似的爱着,就是天天吃糠咽菜,心里也是和蜜一般甜吧。
  又想到自己丈夫,虽是有些粗心,也是个会疼人的……
  一时更加心热,到底寻了个机会拉着辛氏一块儿厚着脸皮向蕴宁求教:
  “那个,妹妹,大嫂说,他能生下小侄子,多亏了你……我和你嫂子就想问问,要怎样,才能快点,怀上……”
  早看出来两人有话说,不想却是因为这个,蕴宁看看冯氏又看看辛氏:
  “我当初跟在祖父身旁,确然学了些这方面的医理。只两位嫂子听我一句话,最好晚些时日再要。年龄小生宝宝对身体不好……”
  冯氏十七,辛氏十六,要孩子的话还是早了些。
  “不过倒是可以从现在开始调理了。正好我给了大嫂一个药膳方子,二嫂三嫂先跟着一起喝。至于说要孩子,两位嫂子把月信的日子跟我说说,我帮嫂子们算算,什么时候容易怀上……”
  当初在农庄上时,被庄头宣扬的,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蕴宁一手好医术,多得是询问有关孕事的女子,时间久了,也让蕴宁摸出些道道来:
  “……二嫂这两日是容易怀孕的日子,三嫂的则是再往后错个两三天,等调养个一年半载的,一定能很快就生个健健康康的宝宝……”
  甚至多吃蔬菜容易生男孩,多吃肉容易添个小棉袄这样的话都有。
  初时辛氏并冯氏还有些将信将疑,想着家人是不是把小姑子夸得太狠了,这会儿听她说的头头是道,甚至把了脉,连两人身体的一点儿小状况都说的奇准无比。
  一时只觉惊喜不已,两人都是识字的,当时就跟蕴宁道了声恼,拿起纸笔把蕴宁说的注意事项全给写了出来。又无比宝贝的收起来。
  辛氏更是小心翼翼的询问:
  “我娘家嫂子自打过门,已经连生了三个姑娘,妹妹的话,我能不能告诉她一声?”
  辛氏家里情形也有些复杂,继母和她不甚亲,倒是嫂子待她好,便是这门亲事,也是兄嫂帮着争取来的,偏是嫂子一直生不出儿子来,继母那边就想着往兄长房里塞人……
  蕴宁点头:
  “三嫂看着办就成,只一点,爹娘不太想让旁人知道我懂医……”
  两人立马懂了蕴宁的意思,实在是小姑子年纪太小,这会儿满打满算也不到十五岁。自家人倒是自豪,家里有个生而知之的聪慧人,就怕外人会乱猜。当下纷纷保证,绝不会说出去。
  又担心蕴宁,照她所说,怕是要停两三年才能说要孩子的事,陆家人丁可不似袁家这么兴旺,会不会被为难……
  “不会。”一说到陆瑄,蕴宁就开始脸红,“夫君说了,停几年再要孩子。”
  成亲前,陆瑄特特去拜访了程仲,一则感激老爷子多年对蕴宁抚养的恩情,二则请教老爷子,有那些事是对女子身体有损害的……
  生孩子不能太早,就是老爷子的原话。陆瑄当时就奉为圣旨,每回两人敦伦时,再动情,都不会忘了这一茬……
  三人又说了会子闲话,蕴宁转向辛氏:
  “三嫂是保定府人,可认识保定府齐家的次子媳妇儿?”
  

  ☆、211

  “齐家的那位二夫人吗?”辛氏一听就知道; 蕴宁要打听的是哪个,“不瞒妹妹说; 我娘家和齐家还有些亲戚关系; 齐家的那位二夫人,闺阁时也见过几次; 瞧着是个很温柔和善的人; 齐二公子温文儒雅,也很是知礼; 和二夫人瞧着感情还好,只一点; 听说就是性子软了些……倒是她那个婆母齐夫人; 听说是个不好相与的……”
  夫婿软弱; 婆母强势,若是那等性子刚强有手腕,能笼络住夫婿心的; 应该还不会吃大亏,偏是听陆瑄说; 怡姐儿性情最是柔弱,自来不会和人相争……
  看蕴宁脸色不好,辛氏不免有些担心; 忙安慰:
  “齐家也是保定府大户人家,怡姐儿又是陆家的女孩儿,想来应不致受什么磋磨才对……对了,没几日就是我伯娘家的兄弟成亲的日子; 正要安排家里管事跑一趟,把贺礼奉上,我这就去嘱咐一声,让他仔细打听打听齐家二夫人的事……”
  “是吗?三嫂不介意的话,我和宁儿陪三嫂回保定府去辛家讨一杯喜酒喝可好?”
  陆瑄的声音忽然在三人身后响起。
  辛氏登时惊喜至极:
  “只要妹妹和姑爷不嫌弃辛家简陋,自是再好不过。”
  辛氏和继母关系不睦,从小到大,颇得身为宗妇的伯娘的照顾,她口里的堂弟,名叫辛明堂,也是辛家下一代的宗子。
  自打嫁过来,可不是已经很长时间不曾归宁?
  若是有可能,辛氏梦里都想要回娘家一趟,参加堂弟的婚礼,不过是做了媳妇儿,不好意思开口罢了。
  现下小姑既然说了,自然顺水推舟——小姑可是婆婆的心头肉,既是她提出来了,自己这趟保定府之行可不就能美梦成真了。
  果然,蕴宁同丁芳华一提,事情就定了下来。
  丁芳华索性好人做到底,吩咐袁钊鸿也陪着媳妇儿一道回去罢了。
  只两家里并不一同走,依着陆瑄的意思,先去蕴宁的清河封邑转转,然后再去辛家。
  蕴宁还有些担心,毕竟公公病情虽是稳定了下来,却还没能坐实,到底是谁下的手。虽然有陆珦撑着,可依旧不能抹杀陆瑄才是整个陆家主心骨的事实,若然因为两人这会儿跑去保定府,家里却出了什么纰漏,到时候可不是悔之莫及。
  没想到陆明熙虽是犹豫了下,最后长叹一声,终是应了下来。
  陆瑄是个心细的,自然瞧出蕴宁的担心,当下安慰道:
  “陆家暗卫可不是吃素的,家里的事我自会安排妥当,爹爹安全必然无恙。”
  语气里却是有些冷意。所谓引蛇出洞,自己不离开,怎么能钓出那些别有居心的人呢?
  陆瑄蕴宁乘坐的马车,前脚离开京城,后脚便传到了有心人的耳朵里,一时帝都又开始暗潮汹汹,窥探朱雀桥陆家的面孔,又多了几张……
  同一时间,袁钊鸿并妻子辛氏,也欢天喜地的踏上了归途。
  接到消息,辛氏的兄长辛明远一早就到城门处候着了。远远的瞧见武安侯府的车驾,辛明远快步就接了出来:
  “妹夫,妹妹……”
  眼圈已是有些发红。
  兄妹俩相差足有七岁,辛夫人病故时,流着眼泪,把三岁的小女儿托付给了十岁的辛明远……
  别看辛明远年纪小,也是个有担当的,这些年来,一直明里暗里护着妹妹,都说长兄如父,辛氏心里,说是兄嫂,根本就是爹娘一般了。
  从前想着袁家高门大户,和袁家的这门亲事也算高攀了。虽然之前已是打听过不知多少回,确定袁家即便世代勋贵,却是门风极好,绝不会做出磋磨媳妇那样的事,可耐不住依旧有些担心。
  这会儿瞧着妹夫竟然肯亲自送妹妹回来,辛明远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些。
  和袁钊鸿寒暄着往府里而来。
  马车甫一进了辛家,一群妇人便迎了出来。
  站在正中间的是一位身材丰润,圆脸中透着喜兴的中年妇人,正是辛家现任族长夫人,杨氏。
  左边容长脸的女人是辛氏继母李氏,下首同样激动的脸颊绯红、眼角含泪的鹅蛋脸少妇,就是辛氏的嫂子元氏了。
  袁钊鸿和辛氏上前一一见礼,又拿出贺礼:
  “这一份是我和娘子给明堂弟弟的。”
  “这一份儿是家父家母给堂弟准备的……”
  “侯爷和夫人真是太客气啦。你们能回来,伯母已经很开心了。”杨氏拉了辛氏的手,神情无疑极是满意——
  保定府距离京城不算远,武安侯袁家作为百年世家,在大多保定人心中,可不是天上一般的人物?
  辛家即便在保定颇有根基,可能在武安侯府有偌大脸面,也是相当颜面有光了。
  旁边的李氏瞧着心里就有些泛酸——
  瞧瞧继女这一身的珠光宝气、红润的脸庞,掩不住的幸福笑意……
  还真是让她掉到福窝窝里面去了。
  当初听老爷说起想要给继女定下的这桩婚事,李氏第一个念头就是拦下来,给自己亲生女儿才好,甚至辛老爷都让她说动了,不想却被辛明远知道,横插一杠子之下,又把和袁家的婚事送还到了辛氏的手里。
  李氏每每气不平时,就会安慰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啊,也就是占着武安侯府的名号罢了,不过就是个庶子吗,继女嫁过去,腰杆可也别想挺直。
  及至这会儿瞧见袁钊鸿一身的器宇轩昂,听说已是跟着父亲武安侯历练,更甚者对继女还颇为照顾,就怎么看怎么不是滋味儿。
  只袁家人在呢,倒是不好甩脸子……
  正自寒暄,又有门人进来,对辛明远低声禀道:
  “外边来了辆马车,说是大小姐的故人……”
  袁钊鸿顿时一喜,定然是妹妹和妹夫到了。之前已是商量好的,蕴宁和陆瑄暂且不亮明身份,待得婚宴上先和陆嘉怡悄悄见一面再作打算。
  这之前,就暂住辛家。
  辛氏也想到了这一点,忙跟杨氏道了声恼:
  “我这妹妹是个爱热闹的,许是正好经过此处,听说我在这里,就寻了过来,伯母瞧着……”
  杨氏也没有多想,想当然的以为,来人定是辛氏在帝都玩得好的哪家少夫人,成亲本来就是热热闹闹的大喜事,有京都贵人肯来捧场,自然是件好事。
  当即点头:
  “这有什么不好办的,来者是客,快请进来啊……”
  李氏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连张帖子都没有,就这么大喇喇上门来喝喜酒,瑚姐儿这位妹妹未免有些唐突……”
  辛氏双字明瑚。听李氏这般说,心知继母这是又想借题发挥了。
  只杨氏既是已然发了话,李氏也就敢发发牢骚,并不敢往外赶人。
  倒是在心里又给辛明瑚记上了一笔。
  这会儿过来的“故人”,果如袁钊鸿所料,正是陆瑄并蕴宁。
  两人这会儿并不欲表露身份,便特特把随从安排在客栈里,又另外从车马行雇了辆车子来。便是着装也很简单。
  李氏看了一眼就把视线收了回去,心说瞧这两人的装扮,就知道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
  白瞎了继女嫁了个那么好的人家,却还要交些上不得台面的人。
  看袁钊鸿和陆瑄甚是相熟,理所当然的认为,十有八、九,也是哪家庶子。待得听介绍说陆公子、陆夫人,已是抢先笑道:
  “这位公子也是姓陆啊,正好我们家有位亲戚也是姓陆呢,朱雀桥陆家听说过吧?就是他们家的姑娘……”
  蕴宁心里一动,这是说怡姐儿了?
  不想那李氏和想起来什么似的忙又改口:
  “你瞧我这记性,眼下不能说朱雀桥陆家了,该说隆福街陆家了,我那亲戚正是隆福街陆家、当朝陆尚书的女儿,你既是也姓陆,想来是听说过的了。”
  陆瑄点了点头:
  “不错。确然听说过。”
  “倒还有些见识。”李氏矜持的揶揄了一句,便不愿再和面前这两个也就长得好些,明显不是什么贵人的陆瑄蕴宁说话。
  倒是杨氏,待蕴宁相当殷勤,又亲自指挥人帮着收拾好院落。
  令得元氏也颇有为过意不去:
  “本是瑚姐儿的客人,却要劳烦伯母这般操劳。”
  杨氏看左右无人,却是悄悄嘱咐元氏:
  “瑚姐儿这个姐妹,怕是家里来头也不会小了,别看他们衣着简单,可身上穿戴皆不是凡品……”
  也就李氏那个眼皮浅的,判断人贵贱的标准就是人家是不是浑身上下,金光闪闪……
  元氏忙应了下来,做为辛家宗妇,杨氏也是辛家精心挑选的,相貌倒不是顶顶好看,出身却很好,眼光见识更不是李氏那样的能比得上的。
  元氏本就心疼小姑子,听杨氏这般说,自然满口应了下来。
  这边儿刚送走杨氏,那边儿李氏就派人来请,说是有些话要同元氏并辛明瑚说。
  两人不敢怠慢,忙去了李氏那里。
  没了杨氏在跟前,李氏自然再不愿收敛,沉着脸对两人道:
  “你们坐下吧,这个时候叫你们过来,不过是有几句话要嘱咐。”
  说着先看向辛明瑚:
  “大姑娘也别怪我说话不好听,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这回到辛家,可也是客人呢,再没有主人还没说什么呢,客人倒是摆起了主人的谱。”
  “要我说今儿个你那什么姐妹,根本就不应该领咱们家来。辛家好歹是名门大族,这么贸贸然领个不熟悉的人过来,可不就极为失礼?何况人心隔肚皮,咱们家吃的用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可别让人生出些其他心思来……”
  看辛明瑚想要辩白,根本就不容许她开口:
  “大姑娘别嫌我烦,我也就是这么提醒你一句,不拘怎么着,你帮着给那两个捎句话去,就说明日府里山珍海味尽管敞开了吃,只一点,别惹事。”
  说完也不理哭笑不得的辛明瑚,又看向元氏:
  “还有你,这会儿也就瑚姐儿在,都不是什么外人,我也就直说了吧,你这肚皮一直没什么消息,老爷膝下可就只有远哥儿一个儿子,咱们二房即便不能跟大房似的,添丁加口,可也不能到你这辈绝户了不是?不然等过了堂哥儿这事儿,咱们就来个喜上加喜,择个日子,给远哥儿纳一房妾室回来。”
  

  ☆、212

  一番话说得辛明瑚和元氏脸色都是一变。
  尤其是元氏。
  正如李氏所言; 二房里,就只有丈夫辛明远一个儿子罢了; 往日里即便李氏有些糊涂; 可有辛明远出面拦着,也不敢做的太过了。
  唯有子嗣一条; 就是辛明远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 古语有训,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元氏压力可也不是一般的大。
  偏是成亲后,连生三胎; 都是女儿。更因为连年生产; 亏了血气; 这两年,肚子更是半点儿消息也没有了。
  每每思及此事,元氏就夜不成寐; 暗自垂泪不止。
  这会儿听李氏这般说,心里更是难过; 却也不敢反对,红着眼睛点头:
  “但凭母亲吩咐便是。”
  “你能想通就好。”李氏明显看出一旁辛明瑚的不满,冷哼一声道; “这女人啊,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可不只是嫁个好婆家,还得赶紧想法子生个儿子出来,不然; 可是有你受的。”
  “不是所有做婆婆的,都和我一般,事事为媳妇儿着想,咱们保定府出了个布政使的那个齐家,那位齐夫人,怎么对媳妇儿的,你也听说过吧?凭她是朱雀桥陆家的姑娘又怎样,还不是一样的受磋磨?”
  言下之意,分明是她这个做婆婆的,已经够好了。
  辛明瑚听了心登时一紧:
  “母亲说的是齐家那位二少夫人?不是说夫妻很恩爱的吗……”
  李氏哼了声:
  “刚成亲的男女,有几个一开始不是好的蜜里调油?可人过日子吗,那些情情爱爱的能维持多久?齐二公子又是个风流倜傥的性子……要是那陆氏之前的孩子生下来,这会儿自然已经站稳脚跟了,就是丈夫在外面偷吃,有个得力的娘家当靠山,也碍不了她什么事了,可现在吗……”
  却是不再说下去:
  “我和你们说这些做什么。好了,我也累了,你们俩也去歇着吧。”
  明显就是赶人了。
  出了李氏的房间,元氏脸色依旧有些苍白,辛明瑚更是直接气道:
  “母亲这会儿还是没有死心吗?”
  李氏自打嫁入辛家,和辛明远兄妹关系并不甚亲近,可惜后来同样一直生不出儿子来,接受了现实之后,才开始想着和继子打好关系,只彼时,辛明远已经长大成人,已经不需要李氏的关心了。
  李氏无法,就想着把娘家侄女儿定给辛明远,不想辛家老爷子不乐意,以为李家门第配自己儿子有些低,李氏女资质也就平平,相貌不过中人罢了,最终做主择了元氏。
  只李氏的这个侄女儿命却不大好,订了亲没过门呢,未婚夫就去世了。然后就一直呆在了娘家。
  看李氏的样子,要塞给大哥的妾室,应该还是这个侄女儿吧?
  元氏眼圈都要红了。说心里话,一直生不出儿子来,元氏之前已是主动给丈夫房间里抬了人,只元氏选的和李氏给的,地位自然大不相同。真是等人过门了,再生个儿子出来,元氏在这个家里怕真就一点儿地位也没有了。
  又恐小姑子担心,只得强打了精神挤出一丝笑意道:
  “我没事儿的,妹妹莫要放在心上。赶了这么久的路,妹妹也定然累了,快去歇着吧。”
  辛明瑚却是看不得元氏难过,紧紧挽了元氏的胳膊,小声道:
  “嫂嫂莫要担心,我这次来,不独是要给堂弟贺喜,还从高人那里给嫂子求到了一个药方子……”
  “……需要的药物我已经带来了,便是要注意什么,都记得有,嫂子只管按照上面说的做,不出一年,管保嫂子给我生个大胖侄子来。”
  一番话说得元氏惊喜至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才颤着嗓音道:
  “妹妹说的,是真的?”
  辛明瑚把头靠在元氏肩上:
  “我怎么会骗嫂嫂呢。这么多年来,瑚儿早把嫂嫂当成了自己娘亲一般,嫂嫂放心,便是易受孕的日子,我都帮你问清楚了呢。”
  “明儿个我就跟大哥说,让他再想法子拖延个一年半载,到时候嫂子生下儿子来,母亲就无话可说了。”
  继母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女人只有生了儿子,才算是在婆家彻底站稳脚跟。
  知道小姑子并不是那等轻狂的,既是这般说,定然有个六七成的把握,元氏简直喜极而泣。
  “对了,我还有件事想要问问嫂子,”辛明瑚又道,“就是方才母亲提的,那位齐家二少夫人。怎么听母亲的意思,她曾经,落过胎?”
  “你怎么关心起他家了?”元氏还有些不明白,忽然想到一点,不觉失笑,“瞧我这脑子,倒是忘了,你那小姑子嫁到了朱雀桥陆家,眼下可不就是齐家二夫人的嫂子了?”
  忽然顿了下,直接拉着辛明瑚进了自己房间:
  “你跟我说老实话,和你前后脚过来的陆家少爷和少夫人,不会就是……”
  之前伯娘可是再四叮嘱,说是瞧着这对儿年轻人都是人中龙凤,如何也不要把人给看轻了。
  辛明瑚也没想到元氏这般聪颖,好在之前姑爷和小姑子也说过,若是家人真看出来,也不用非要瞒着,当下点头:
  “嫂子好眼力……”
  “真是清河县君,和陆阁老的公子?”元氏神情惊愕至极,转而又有些紧张,“啊呀呀,他们两个可都是金贵人,咱们这般,是不是有些太简慢了……”
  说着就要起身,却被辛明瑚拦住:
  “姑爷和小姑子都不是那等难相处的,嫂子这般,反要让他们不好意思。”
  元氏也想到了这一点,倒也没再坚持,却是有些感慨:
  “之前我和你兄长还有些担心,今儿个见了姑爷和你那小姑子,这心呀,总算能放下来了。姑爷也好,你那小姑子和妹夫也罢,都是重情重义的……”
  陆家遭了难,以袁家的门第,本可以给女儿找个家世更好的婆家,却依旧坚守诺言;陆家眼下自己尚且自顾不暇,陆公子还能跑来给庶妹撑腰……
  “能嫁入这样的人家,是瑚姐儿的福气,这人呀,千万得惜福,回去后,可得好好孝顺公婆……”
  “还有你这小姑子,生的可真真好看,你是做人嫂子的,眼下陆家形势怕是有些艰难,能帮衬的,就多帮衬些。”
  “小姑子哪里就到了需要我帮衬的地步了。”辛明瑚失笑,想要说什么,又顿住——
  前儿个听丈夫说起,就是皇后对宁姐儿也是喜爱的紧呢。还有那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这还不算,妹夫那人,就是公公,私下里就不止一次说过,说即便是要传承袁家的大伯袁钊钰,都比不过他的。
  当然,这些话却是不宜直说,只笑着说起一件事:
  “嫂子怕是还不知道呢,我这小姑子可是个有大福气的,之前成亲那么急,原因嫂子也听说过吧?”
  “说是,给,昏迷的陆阁老,冲喜?”这样的消息,元氏自然听说了。
  “后面的事,嫂子怕是就不知道了。”即便现在说起,辛明瑚脸上依旧兴奋不已,“就在成亲当天,我们家宁姐儿跪下磕了个头,叫了声‘爹’,陆阁老,竟然立马醒过来了!”
  话说当日晚上,听到来送嫁的男子回去说起此事,曾祖母和祖母那等见多识广的,也是半天都没回过神来。婆婆更是直接就跑去给菩萨烧香了。
  “什么?”即便没有亲见,元氏依旧惊吓不小,“天底下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事?”
  忽然想到一点:
  “怎么和我听到的不一样啊?”
  前几日从齐家传来消息,明明说陆阁老怕是不久于人世。
  “齐家从哪儿听的啊?”辛明瑚很是不以为然,“真是胡言乱语。”
  “不瞒嫂子说,陆阁老身体越来越好了呢,听说皇上眼下已经开始把一些需要处理的公文让人给陆阁老送去……”
  如果说之前还不懂为何小姑子的婚礼这般仓促,这会儿辛明瑚哪里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