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贤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医的,更别提还在这样的地方救人。
不过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反感,视线反而不自觉的在她身上多停驻了片刻,得帝后所赐,他这个太子对学医的人也颇为尊敬。
尤其是看到这么个清丽可人的小娘子在路边救人,心里的好奇心就愈发的强了几分。
许是他的视线在那青衣少女的身上停留的时间太久了些,少女施完针抬头的时候,正好撞上他的视线。
少女的目光与李承乾撞上,不由微微怔了一怔,李承乾见状连忙开口道:“请如在下唐突,适才路过此地,看到小娘子慈悲心肠,在路边救人,不意多看了两眼,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无妨。”少女闻声俏面微微一红,摆了摆手。
李承乾不认得她,她却是认得李承乾的,她曾随家里长辈参加过宫宴,远远见过李承乾坤几次。
不过瞧李承乾的模样,显然是乔装出行,加上他又不认识得自己,少女自然不会指出他的身份。
第三百二十八章 苏家有女(中)
李承乾原以为这次萍水相逢就这么过去了,可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参加完法会出来的时候,又碰到了这姑娘,她也是刚从寺庙里出来的。
看到她,李承乾也不知怎的,不由自主的的就抬步朝她走了过去:“嗨,好巧,又碰到你了。”
“是挺巧的,我还有事,先走了。”少女眼见又碰到了太子,也觉得意外,不过她显然没有多聊的意思,礼貌的点了点头,便告辞离去。
李承乾的身份与旁人不同,她不想和他多打交道,免得被认识的人看到以为她想攀高枝。
大慈恩寺虽不如大兴善寺有名,香火也十分旺盛,不排除有勋贵人家的子弟家眷来这里。
少女和李承乾道别之后,转身就上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上面没有任何标志。
很显然,这姑娘不希望有人认出她的身份来历,李承乾瞧着她消失的身影,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回到东宫之后,李承乾眼前不时就会闪现这姑娘的倩影。
如此数日之后,他终忍不住唤来当日随他一同去大慈恩寺的侍卫:“禄青,你去查查,那天咱们在大慈恩寺碰见的姑娘是哪家的小娘子。
禄青听得一愣,这事不应该由他去打探吧?不过太子已经下来指令,他只能去办。
禄青听是太子身边的四大贴身侍卫之一,性情深稳,身手卓绝,平日里话不多,但办事却是一等一的妥当。
他既然决定去做这件事,就会全力以赴,没几日功夫,他就探得了那姑娘的来历。
八月二十八日傍晚,李承乾刚从宫里回来,正好换班过来的禄青凑到他身边,悄然开口道了一句:“殿下,探清楚了,是秘书丞苏亶苏大人家的小娘子。”
“是嫡还是庶?”李承乾听得心头一跳,连忙问了一句。
“嫡长女。”禄青答道。
苏亶年纪并不大,比李世民大不了两岁,上面有两个儿子,这个女儿正是他妻子所出的第一个女儿,也是就是嫡长女。
李承乾听得完之后,脸上不由自主的浮出一抹笑意,苏家是老牌旺族,其祖辈在北周时间就身居要职,其祖苏威在隋文帝年间可谓是权倾一时,受封为邳国公。
其父苏夔文滔武路,样样出众,苏亶本身也是才华横溢,不然不可能不到四十之龄就身居秘书丞之职。
这样人家的嫡长女,足以匹配他了。只不过这位苏家小娘子平日行事过于低调,京都贵女圈中几乎没什么人谈论过她。
李承乾想起数日前她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贫家稚子施针救治的情景,脸上的笑容不自觉的深了几分。
九月初,李承乾入宫给长孙皇后请安的时候,装着无意的和她提了一句。
长孙皇后何等玲珑之辈,她一听,立即就知道儿子见过此女。
不过她并没有立即问什么,而是下意识的去回想关于这位苏家小娘的印象。
以苏家的门楣,这位苏小娘子自然不可能没有入过宫。
但她想了半天,只隐约记得那是个长相清丽乖巧的小姑娘,性子似乎有些静得过了头。
几次宫宴,她就像个隐形人一般,没有说过一句话。
大概就是因为她的性子太静,也极少参加京都贵女们的聚会的缘故,导致她在京都贵女圈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你见过苏家小娘子?”长孙皇后仔细回想了一会,发现除了知道这小娘子特别安静之外,其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便抬目问了儿子一句。
李承乾略一迟疑,便将当日之事说了一遍,他的母后与常人不同,应该不会觉得官宦人家的子女学医,并在路边救人有什么不妥罢?
“听你这么一说,确是个胸有丘壑的小娘子,母后知道了,等机会合适,就召她进来见见。”长孙皇后听完,不由展颜一笑。
她自然不会觉得此女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在听完儿子的描述后反而打心里觉得这姑娘的静,是一种沉得住气,是不嗔不躁的表现。
她给儿子选太子妃,除了家世容貌品行之外,若选中的人正好也是儿子心仪之人,那就再好不过。
李承乾看着母亲的模样,心头大定,和长孙皇后聊了会天,就欢欢喜喜的转身离去,长孙瞧着他的身影,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
她近来有些精神不济,那种感觉,嗯,似乎又有了,但是她目前对再孕之事实在有些排斥,一时还没找太医来把脉,今个儿看着长子的样子,倒是难得开怀起来。
李承乾离开不久,长孙感到一阵反胃,立即走进洗漱室,干呕了一阵。
紧跟在她身后进来的青岚见状不由张口道了一句:“娘娘,你这症状看起来。。。。。。不如我去请蒋太医过来给把把脉?”
“算了,不用请了,多半又是有了,哎,本宫都这把年纪了,又怀了,还真是。。。。。。”
长孙皇后脸上并没有什么高兴之情,而是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声。
自生了明达之后,她的身体明显不如往日了,如今又怀上了,换一般的妃嫔有孕本该雀跃,她心里却只有淡淡的无奈。
只可惜,哪怕身为皇后,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不管她想不想生,只要有了,她就只能生。
“娘娘?”青岚有些忧虑。
长孙皇后这一年多的身体确实不如往日,时不时就患个伤风什么的,这显然和她这几年生孩子太勤不无关系。
“没什么,有就有了,多少人盼都盼不着呢。”长孙下意识的轻轻抚向尚看不出任何异常的腹部,脸上浮出一抹母性的光辉。
她虽不怎么想生了,但有了,无论如何她都会好好生下来。
“对了,你亲自去一趟苏家,召秘书丞苏亶的夫人和他的嫡长女来宫里一趟。”说完之后,微微沉默了片刻,长孙又道。
九月初五,苏夫人突然接到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传召,让她带女儿进宫一趟。
苏夫人听完之后,有些发懵,最近皇后一直在帮着太子选妃的事,朝臣们很多人都知道。
只不过在苏夫人看来,自家闺女性子太安静了,在京都众多闺女中声名不显,能被选中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如今皇后突然传唤。。。。。。苏夫人的心莫明怦怦乱起来。
第三百二十九章 苏家有女(下)
当天傍晚,丈夫一下朝回来,苏夫人就迎了过去。
她将皇后传召之事给说了,说完之后,又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夫君,你说皇后突然传唤,会不会是。。。。。。”
以苏家的门楣,当帝后要选太子妃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要说苏夫人心里没有半点想法是不可能的。
在她看来,她的女儿性子虽然静了些,实际上才华品貌却不比京中任何一家的贵女差。
只不过苏家家风极严,苏夫人心里虽有这种想法,外表上却从来不曾露出半分。
用苏家人的话来说,这事一切看皇家的意思,若皇家确有选他们家的女儿为太子妃,那是苏家之幸,若无此事,也不必强求。
“这事等你们见过皇后之后再说吧,你千万注意,即皇家没有正式表态之前,万不可流露半分渴盼期待之意。”
苏亶听完苏夫人的话后心里并无妻子的那种喜悦,他微微拧了下眉头,才接口道。
苏亶以不到四十之龄成为秘书丞,自然不会是糊涂人,他深知做皇家媳妇的艰难,太子妃一职看似荣光万丈,实则处处都是险滩。
别看现在的太子前途一片光明,可前面那么多血淋淋的实例摆前眼,那些例子无一不在告诉大家,太子想要顺利上位有多么不容易。
更别提当今皇帝上位的手段就不怎么光明正大,他又有那么多的儿子,出色的不少,谁能断定太子的后路能一直这么平坦?
为此,面对这京都大凡有闺女、有资格竞争这太子妃人家的迫切,他的心事反而很淡。
在他看来,他如珠似宝般护着长大的女儿,若不嫁入皇家,以她的本领,日后不管选个什么夫婿,日子都不会过得太差。
“夫君,你,似乎并不太乐意与皇家结亲?太子殿下一表人才,人品贵重,上待师长,下待臣民百姓,表现都极佳,满朝文武对其皆赞不绝口,你。。。。。。”
苏夫人看着丈夫的神色,心头一紧,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嫁入皇家,看似风光,实则步步险途,谁能预测后面的事,只不过这事并非我们能决定,皇后既然召见,你们就先去见见她,具体如何,等见过之后再说吧。”
“或许皇后只是单纯的召你们拉拉家常,根本没什么想法呢?若皇家根本无此想法,咱们一头热,胡思乱想半天又有什么用?”
“所以,夫人请听为夫一言,平常心对待,即把这次召见当成平常的一见觐见,不带任何期待和目的,如此一来,不管皇家有什么想法,都会对你,对咱们苏家高看三分。”苏亶道。
苏亶交待完妻子,回到里屋换了件家居服,休息了片刻就去了书房。
进入书房之后,忽转目对跟进来奉茶的丫环道了一句:“紫砚,你去把大娘子唤过来。”
“是,郎君。”紫砚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大约过了一盏茶左右的功夫,苏娴就随紫砚一同来到了苏亶的书房。
她已换了一身符合自己身份的淡绿色衣裙,来到苏大人面前,恭恭敬敬的朝他行了一礼:“父亲,你叫我。”
“紫砚,来福,你们先出去。”苏亶先让女儿起身,复朝侯在一旁的丫环和侍从挥了挥手。
“娴娘,你近期是不是见过太子殿下?”待下人们都退了出去后,苏亶的目光落到女儿身上。
所谓知女莫若父,以他对自家闺女的了解,若不是太子突然见过她,对她起了什么心事,亲自找到了皇后那里,皇后不应该突然会对自己的女儿起兴趣。
无它,他这个女儿行事实在太低调、太没有成在感了。
她不喜欢京都贵女们的活动,像什么赏花宴,蹴鞠,马球赛等等,她从来没有参加过。
即便遇到一些不得不随夫人一同出去的场合,她通常也像隐形人一般,极少说话发言,正因为如此,今年都十四了,上门提亲的人也不多。
而苏家人则认为女儿早嫁对身体不好,也不急着为她找婆家,准备明年才开始帮着张罗寻找。
“半个月前,在大慈恩寺见过一回。”苏娴略一犹豫,将当日与太子相见的事说了出来。
“太子殿下认识你?”苏亶奇道。
“应该不识,女儿虽随母亲进过几次宫,但每次都毫无存在感,尤其有太子在的场合,通常有许多人在,彼此隔得又远,他根本不可能注意到女儿的存在。”苏娴道。
“罢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他已经注意到了你,皇后又有了召见你的心事,你心里就要做好准备,以你的才能本事,为父相信,即便是太子妃一职,你也是能胜任的。”苏亶听完之后,沉默了半晌,才接了这么一句。
“女儿知道,女儿从未想过嫁入皇家,但若天命如此,女儿也不会刻意抵抗,皇后娘娘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若有能被他们挑中,女儿会好好去适应这个身份的。”苏娴点了点头。
“去吧。”苏亶瞧着这样灵慧通透的女儿,目中闪过一抹欣慰。
次日一早,苏娴换了套合适入宫的衣衫,随着母亲进宫去了,她们到达立政殿的时候,长孙皇后刚处理完宫务。
听得苏家母女来了,立即命青岚出去将迎她们进来。
苏夫人母女走到离皇后约有十余步远的位置站定,躬身俯首朝她行礼:“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圣安。”
苏娴一进来,长孙皇后的视线就落到了她身上,苏娴今日穿的是一袭淡粉色的衣裙,挽着京都贵女常挽的双丫髻。
她的容貌清丽淡雅,衣着也不是特别亮眼,乍一看并不显眼,可当你细看的时候,却发现这姑娘越看越好看,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温婉宁静的气息。
“不必多礼,赐坐。”长孙皇后摆了摆手,苏家母女道了谢,就着宫女搬来的席垫坐了下去。
“好个灵秀可人的小娘子。”长孙皇后仔细打量了苏娴几眼,只觉这小娘子愈看愈让人感觉舒服,不由脱口赞了一句。
“娘娘过奖了,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过安静。”苏夫人心头一跳,面上却是神然不显,颇为谦逊的接了一句。
至于苏娴,只是略带羞涩的笑了一笑,未发一言,一如既往的安静沉默。
第三百三十章 太子妃定
长孙皇后和苏夫人母女聊了大半个时辰,在此期间,她多次观察苏娴并不断问话,苏娴除了回答必要的问题之外,不曾多半句嘴,一直低眉顺眼的坐在一旁。
换成一般人,看她如此,多半觉得此女木讷,实非太子妃的合适人选。
可长孙皇后不一样,她一这辈子,见过的能人、强人太多了,眼光之利非比寻常。
这苏家小娘子话虽少,但她眉眼柔顺,目光清澈平和,言行举止不卑不亢,这是一个真正宜室宜家,胸中有丘壑的人,而绝非所谓的木讷。
太子若能聘得这样一位太子妃,日子想必不会过得太差。
出于这样的心事,当天夜里,当丈夫来立政殿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将自己见苏家母女之事、以及自己的意见一并告诉了他。
李世民听完之后,略略沉吟了片刻,开口道:“既然你如此看好,就那苏定家女吧,先找人合合她们的八字,合适的话,朕就赐婚圣旨。”
“太子妃人选非比寻常,陛下不再多考量打探一二?”长孙皇后有些讶然的看了丈夫一眼。
“有什么好打探的,苏家自北周开始,门庭就十分显赫,苏禀这一支自他的祖父起,个个都是人杰。”
“这样的人家,这样的门庭,他们的嫡长女,又能得你赞不绝口,还有什么好探的。”李世民有些好笑的看了妻子一眼。
不说李世民夫妇的心事,但说苏夫人和女儿回来的当晚,苏亶一下朝就来到了夫人的房里:“娘子,今个儿你带娴娘入宫面见皇后娘娘,怎么样?”
“我还以为你真不在意这事呢,我瞧皇后娘娘的意思,多半是看上咱们家娴娘了。”苏夫了横了丈夫一眼。
“。。。。。。”苏亶。
果不其然,没过几日,宫里就来了人,先问了苏娴的生辰八子,大名小名,如此又过了七八日,到九月下旬的时候,一纸欲聘苏家女为太子妃的诏书就到了苏府。
聘太子妃的仪程繁琐,从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到亲迎,六礼走完,估计要一年多时间。
现在下聘,到太子正式迎太了妃的时间起码要到明年年末或者后年后初,太子妃人选花落苏家,又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
就像当初柴哲威迎姚家女一样,都是那样的出人意料之外。
论门庭,苏家女当然有资格做那太子妃,问题这苏娴这些年实在太没有存在感了。
大家很是想不通,帝后选来选去,最后会给太子选了个各方面都平平无奇的太子妃。
一些门庭显赫、自认自己才是太子妃最佳人选的贵女们气得快咬断了牙根。
外面这些人的心事苏娴并没有放在心里,她仍然不参加任何贵女们的活动,有空的时候,不是在读书,就是在捣鼓草药。
在她看来,没有嫁入东宫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她难得的自由日子了,自然是要好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她一点不觉得学医有什么不好。
太子的身体貌似不怎么好,她会医术,以后近身照顾,也能将他照顾的更周到不是?
至于对太子这个人是否有什么好感,苏娴并无特殊感觉。
许是还没有开窍,许是这些年她的大半心事都钻进药理里,对男女情事并不曾有太多幻想,成亲对她而言更像是一种任务。
不管嫁给谁,她都会尽力去做好一个妻子应尽的分本,当然,太子妃这个角色和普通人有些不一太一样,对此,她心里也有准备。
进了东宫之后,她自然会尽心尽力去做一个太子妃该做的事,成亲的前半年,家里多半会为她请专门的嬷嬷来教导她,她不必为此多操心。
十月中旬的某日下午,苏夫人来到女儿的院子,一进门就看见女儿穿着一身简朴的青衣,捋着袖子正在捣药。
她顿时不满的叫了起来:“娴娘,过不了多久你就要嫁入东宫,怎的还这般不顾形象的捣鼓这些?”
“阿娘,我这不还没嫁进去么,以太子妃的仪程,起码还要一年半载的时间,等你们把教导嬷嬷请进来之后,我再学规矩也不迟。”
“再说了,太子身子骨不太好,我会些医术,入了东宫之后,也能更好的照顾他不是?”苏娴抬起头,看了母亲一眼,笑着接口道。
“你这丫头,外面不知多少人嫉妒你,可你自己怎的却。。。。。。”
苏夫人听得十分无语,颇有些恨铁不成钢,要是让外面那些人知道女儿对这门亲事的表现如此淡泊,还不知会气成什么样。
自从亲事定了之后,太子有空就会往苏家送些东西,由此看来,太子对这门亲事是极为满意,只是她这个女儿表现却十分平淡。
“阿娘,这种事得靠机缘,嫉妒或者渴盼都没有用,不然,这事也落不到女儿身上不是?”苏娴不以为意的笑了一笑。
“好了,我觉得娴娘这种心态挺好,太子妃不比寻常,若是情绪太过激动,就容易干出错事,只有能用足够冷静的态度面对一切,才能真正做好一个太子妃。”
就在这时候,门口响起了苏亶苏大人的声音,他今个儿下朝比较早。
“父亲。”苏娴朝他微微拂了一礼。
“自己家里,不必拘礼,等你出嫁之后,我和你母亲就该向你行礼了,夫人,你先去忙你的事如何?我和娴娘聊聊?”苏亶摆了摆手,复转目对妻子道了一句。
苏夫人知道自家这个女儿向来和丈夫更有共同话题,她没好气的看了他们一眼,就转身离去。
待妻子离开之后,苏大人的面目光再次落到脂粉不丝,手里还握着捣药棍的女儿,有些犹豫的开口问了一句:“娴娘,你可是不喜太子?”
“父亲多虑了,我对太子印象挺好的,这满城的少年郎君,无论是比身世,还是人品,能胜过太子的都找不出几个,女儿怎会对这样的婚事不喜?”
“只不过女儿终始记着父亲一句话,皇家儿媳不好做,亦不合适投入太多的感情,感情太深,就容易失去理智,太子妃更是如此,女儿和太子不熟,也不曾有机会建立太深的感情。”
“像如今这样,能有份淡淡的喜欢就足够了。”苏娴一脸平静的接口道。
第三百三十一章 长乐出嫁
时间继续滑行,转眼就到了贞观八年,贞观七年的九月末的时候,长孙皇后又查出身孕。
随着年纪渐长,她的孕症反应似乎也越来越严重,孕吐期足足持续了一个半月,到了十一月,才逐渐稳定下来。
去年九月的时候,李世民不仅为太子定下了太子妃的人选,也把长乐和长孙冲的婚事给定了,婚期定在今年的二月花朝。
长孙此时已有六个多月的身孕,她的身体近来有些不太好,情绪也经常不太稳定,婚事的操持这一块她颇有些力不从心。
可长乐是她亲出的头一个出嫁的女儿,让她把婚事交给别人操办,她也不放心。
倒是李世民见她精力不济,怕她累出好歹,主动将此事接了过去。
他一个大男人虽不擅长这些,但公主的嫁妆宫里都是有分例的,他只需要监督一下即可。
因长乐是嫡公主,李世民就要求内务府在嫁妆这一块比其它公主的规格上加一倍。
之前出嫁的几个公主都是庶出,李世民想给自己的嫡公主多一些嫁妆,本也无可厚非。
可魏征这个犟老头又跳了出来,指责李世民的要求不合法度。
“玄成,你倒是和朕说说,长乐身为嫡公主,之前出嫁的公主都为庶,自古嫡庶有别,朕想多给长乐些嫁妆有何不妥?”李世民强忍着怒气,瞪着魏征开口。
“陛下,自古嫡庶有别不假,可凡事还有个长幼尊卑,长乐虽为嫡,可永嘉公主是她的长辈,长乐公主的嫁妆按制无论如何都不该超过自己的姑姑。”魏征并不退缩,梗着脖子开口。
他不说永嘉还好,一提永嘉,李世民只气得怒目圆睁,额上青筋暴露,永嘉是个什么人,她如何能与长乐相提并论?
魏征这个老匹夫,这个田舍翁,莫非是活得不耐烦了?
“陛下,魏大人所言亦不无道理,永嘉公主虽不嫡不长,可她究竟是长乐公主的长辈,彼此出嫁的时间又相隔不远,确不好让长乐公主的嫁妆份例超过她太多。”
悉知皇帝性格的房玄龄见状心头咯噔一声,皇帝这样子瞧上去是真生气了,他连忙站了出来,帮着魏征道了一句。
“臣也赞同魏大人所言。”长孙无忌踌躇了半刻,也站了出来。
这事他算是受益者,为了避嫌本不该说什么,但若真因此而让皇大发雷霆,处置了魏征,却是大大不妥。
李世民见大家都帮魏征说话,虽然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也不好再发作,只能气得哼了一声,一甩袖袍,扔下满殿朝臣,气咻咻离开了朝殿。
“魏大人,你这次实在是冲动了,那永嘉公主是什么性子,你怎的。。。。。。”从太极殿出来,房玄龄一脸复杂的看了魏征一眼。
以往魏征和皇帝顶牛,他虽然不曾帮腔,可内心大多时间是支持他的,可今日这件事,说实在话,房玄龄并不认可魏征的做法,觉得他管得有些过了。
“永嘉公主身上虽有各种毛病,口碑也不太好,但是她是长乐公主的长辈,两个人出嫁的时间又隔得不远,若长乐公主的嫁妆规格高出永嘉公主太多,本就是愈制,世人少不得会议论,我不觉得自己的谏言有什么不妥。”
魏征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反而坚持自己的理论。
房玄龄、温彦博、萧瑀等人见状只能摇头,不便再言。
不说朝臣们的心事,但说李世民从朝殿出来,回到后宫之后,立即气咻咻的将事情和长孙皇后说了。
长孙皇后听完之后不由莞尔一笑:“陛下莫要生气,魏大人此举乍一看是能不通人情,不过从法理上来讲,确没有什么过错。”
“不仅无错,反对长乐有益,试想,要是长乐带着比永嘉多出近一倍的嫁妆出嫁,世人议论起来的时候,会怎么说?”
李世民是男人,对后宫的一些礼制不那么清楚,可长孙皇后不一样,她一听,就深知魏征所言有礼,非但没有怪罪之意,反而开口就帮其脱辩。
“这么说来,倒是朕错怪玄成了?”李世民听得一怔。
“确实陛下错怪他了,不过这也没什么,陛下爱女心切,又向来不插手后宫之事,偶然犯错,亦为人之常情,这事就交给臣妾来处理吧。”长孙皇后微微一笑。
次日,长孙皇后就召了魏征的妻子裴氏入宫,当着她的面大叹魏征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同时赐绢四百匹、钱四百缗,以示褒奖。
并让裴氏代为传口讯说:“本宫早闻玄成正直,今日算是见识到了,希望玄成一直保持这样的品格。”
裴氏领着皇后的奖赏回到家,当在晚上,就将皇后褒奖的话一字不漏的转给了魏征。
魏征听完之后,怔了半晌,才一脸感慨的开口:“陛下能有此贤后相助,何愁做不成一代明君呢。”
“你呀,你后劝谏的时候多用用脑子,某些法理之外,人情之中的事,亦不必矫枉过正,这些年,要不是皇后在旁帮着劝陛下,以你那倔脾气,脑袋只怕早已搬家了。”裴氏没好气的瞪了丈夫一眼。
嫁妆的风波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花朝节,这一日正是长乐公主出嫁的日子。
现年已经十三岁的长孙公主出落得出水芙蓉一般,秀丽无双。
待她穿好嫁衣,长孙看脸上稚气尚未完全脱却,却仍清丽不可方物的女物,鼻子又酸又涩。
她轻轻握住女儿的手,哽咽着叮嘱:“长乐,嫁到长孙府之后,好好和冲儿过日子。。。。。。”
“母后,儿臣知道,儿臣一定会好好过日子的,您有孕在身,莫要过于伤怀,长孙家,那是您的母家,舅舅和舅母,还有外祖母,他们待我都比对亲闺女还疼爱,您有何不放心。”
长乐鼻子也有些发酸,可看着挺着大肚子的母亲,实不愿她伤怀,便强撑着笑脸,略带着几分俏皮的开口道。
走到门外的李世民听到她们母女的对话,不自觉的停住了脚步,他的鼻子也有些发酸,等到里面的气氛缓和下来,他才抬步走了进去。
“长乐这孩子,长得真像你,观音婢。”他看着身着嫁衣的女儿,眼前一阵恍惚,仿若看见了二十年前,妻子初嫁给自己的情景,不由轻轻握住妻子的手。
第三百三十二章 避署九成宫
贞观八年四月,长孙皇后第七个孩子,新城公主出世。
自生了晋阳公主之后,长孙皇后的身体就大大不如以前,经常伤风感冒。
生第七个孩子的时候,又不太顺利,好不容易生下来,自己就昏睡了两天,她足足坐了两个月的月子,精神才略有好转。
长孙出月子的时候已是六月中了,天气颇为炎热,李世民因体质原因,颇为怕热。
每年到了炎炎夏季,只要朝事不是特别繁忙,他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