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贤后-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我夫妻,不必如此,说真的,朕在外面不管多累,只要一来你这,顿感浑身的疲惫都散了。”李世民一手抱着儿子,一手将妻子拉了起来。

    “陛下这是年岁越长,越会说讨臣妾欢心的话了,天气渐凉,你喝点参茶,养养身子。”长孙皇后横了丈夫一眼,等宫女将泡好的参端来,她接了过来,递给丈夫。

    “怎能说是刻意讨你欢心呢,自从咱俩成亲开始,朕一直都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还是皇后觉得,朕近来冷落你了?”李世民接过来喝了两口,略带着几分调笑的瞟了妻子一眼。

    “孩子们都还在呢,你。。。。。。陛下今个儿过来应该是有事吧?”长孙皇后没好气瞪了丈夫一眼,道。

    “嗯,一是想你,也想孩子们了,二确实有点事要和你说。”李世民在妻子面前向来不隐瞒什么,口中轻轻嗯了一声。

    长孙让人将两个孩子带了下去,等室内只有他们夫妻两人的时候,李世民将郑从基的经过、以及需要她帮忙的事说了一遍,长孙皇后听完不自觉的颦了颦眉。

    “怎么,皇后觉得难办?”李世民见状微微扬了扬眉。

    “也不是难办,只是觉得这位郑大人,也。。。。。。罢了,既然是陛下交待的事,臣妾自会处理妥当,这两日臣妾就着人去请郑家夫人。”

    “说起来臣妾也对这位谢氏有些好奇,以她的出身,会亲自跑到衙门去状告其夫,没点勇气的人还真做不出来。”长孙皇后道。

    “怎么,听皇后的意思,还很欣赏这位谢氏?”李世民奇道。

    “当然,宠妾灭妻,不管在什么人家都非美事,难道陛下不这样认为?”长孙皇后淡淡的反应了一句。

    “当然不是。。。。。。”李世民被妻子这么一问,顿时捏着鼻子苦笑起来。

    不说李世民夫妇的心事,但说郑从基当日下朝,刚走到半路,就被叔父派来的人给叫了过去。

    正值他正奇怪叔父急冲冲的找自己有什么事的时候,郑启过来了,他一看到郑从基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

    郑从基从一开始的懵逼,到郑启骂完时,面色已经涨的发紫,这秋冬交替的时节,他身上穿的衣衫明明不多,适才在外面明明感到有些寒冷,此时此刻,后背竟已湿了一片。

    郑启冷冷的看着他:“怎么?还知道怕,我瞧你的所作所为,还以为你心里除了美人,什么都没有呢。”

    “你若真有此打算,我还打算成全你,我会亲自去向陛下请罪,让他罢了你的官,再让郑家把你逐出族谱,从此以后,你就可以自由自在的与你的美人双宿双飞了。”

    “不,侄儿知错,侄儿回去就好生处理这事。”郑从基又惊又怕,直吓得扑通一声跪了郑启面前,一脸惶恐的开口道。

    “哼,既然知道错就回去处理,我给你三日时间,三日之后,若你的处理结果不能让我满意,嗯?”郑启冷冷盯着他继续开口道。

    从叔父那离开,郑从基只觉内衫都已经湿透了,他从未想过,只因纳个胡姬就惹出这么大的事端,先让妻子把他告上了衙门不说,还通了天。。。。。。

    “父亲,你回来了。”郑从基回到家里,去妻子院中的时候,正好碰到女儿郑婉从妻子的院中出来。

    “嗯,你母亲,她,还好吧?”郑从基面色复杂的看了女儿一眼,道,对郑婉的女儿他还是很满意的。

    郑婉不仅容貌无双,还特别懂事,在通州的时候,大凡提起她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这些年一直是他的骄傲。

    “母亲挺好的。”郑婉答道。

    “好就好,你回自己的院子吧,我去看看你母亲。”郑从基摆了摆手,道。

    他现在满心都是憋屈和怒火,想要质问妻子,但当着如花似玉的女儿的面,却是半点都不能表露。

    “是。”郑婉朝父亲行了一礼,转身朝自己的院子行去。

    郑从基走进妻子的院子时,妻子正在喝参茶,看见他进来,眼角都没多扫他一眼,自顾慢条斯理的喝着自己的茶。

    郑从基静静的看了她一会,走到她面前,开口道:“谢氏,我若真被罢了官,除了族,你很高兴么?”

    “若真能如此,我挺高兴的,不过瞧你这样子,多半是不能如意了。”谢氏轻轻将茶杯放在桌上,抬目朝丈夫望了过来,一脸淡然的接口道。

    “……”郑从基被气的差点仰天喷出一口老血。

 第二百八十四章 有女郑氏(上)

    “你,你就不怕自己和儿女被拖累。。。。。。”郑从基噗嗤噗嗤的瞪着妻子喘着粗气,老半天才稳住心神,像看疯子一般看着她开口道。

    “拖什么累?你被扁贬罢官,或者被逐出族谱,我完全可以与你和离,青儿已经成婚,他本身品行端良,学业也好,郑家自然会想办法不让他被你连累。”

    “至于婉儿,与你和离之后,带着她回到谢家,以我谢氏门楣,也不愁为她寻不到好人家。”谢氏一脸诧异看着丈夫开口。

    “你,你。。。。。。”郑从基气得浑身哆嗦,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行了,别在这碍眼了,既然你不想被罢官,被驱逐,就赶紧去玉兰院与你的心尖子好生聚聚,否则,过了这个村,明儿就没那店了。”谢氏却仿若完全察觉不到他的怒气,像赶苍蝇一般,朝他挥了挥手。

    郑从基满脸狼狈、脚步踉跄从妻子的院中逃了出来,直到这一刻,他才忽然发现,他的妻子,对他已完全没有了感情。

    谢氏之前那些年一直与他不吵不闹,相敬如宾,不是故示宽容,企图等他回心转意,而是对他无爱亦无恨,只要他行事不踩着她的底线,不辱没家风,她都不会干涉他干什么。

    郑从基想到这里,心头莫明涌上一阵悲哀,更有种说不出的惶恐,他不知道对他存着这种感情的只是妻子一人,还是家中儿女皆是如此。

    他虽风流了一点,但在对儿女上,自认一碗水还算端得平,从不曾为庶出的子女虐待过嫡出。

    还有府里的那些妾室们,她们到底是爱自己这个人,还是他的身份?若没有郑氏子孙的身份,没有了功名,她们还愿意跟着自己么?

    想起这些,他恨不得真豁出去去试试,但是他不敢,这些年,他任性妄为,说白了倚仗的都是郑氏子孙的身份,没了这一层,他拿什么去学晋魏名士风流?这一刻的郑从基,心里想笑又想哭。

    不过他心里想什么都和旁人无关,郑从基无论是从郑氏无数的子孙来说,还是对满朝勋贵来讲,他都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他的喜怒哀乐没人在意。

    长孙皇后在得了李世民交待的第二日下午,就让宫里的内侍去郑府传谕,说皇后要召见她们,让她们后天入宫见驾。

    谢氏接到这纸凤谕,颇感惊讶,不过很快释然,待内侍离开,她将女儿召到身边:“婉娘,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女儿没什么看法,这本是咱们意料之中的事,关于爹爹的事,本就不宜闹大,因为这事涉及的不仅仅是爹爹宠妻灭妾,嫡庶不分,而是关系着朝庭新开的一条财源。”

    “为此,这事是不能闹大的,既然不能闹大,陛下就只能私下处理这个问题,一是让叔祖给父亲施压,二么,让皇后出面安抚母亲。”郑婉笑着接口道,她在通州的时候,不仅仅是美貌出名,她的才名和她的美貌一样响亮。

    谢氏要去告发郑从基之前是和她商量过此事的,她很支持,她父亲在人品上确说不上有多么败坏,但在女色这一声,实在有些拎不清,母亲这些年下来早被伤透了心。

    瑶蝶儿的事则让他们夫妻相敬如宾的关系变成张弓拨弩,郑婉很爱自己的母亲,当然对父亲也不是全无感情,她思来想去,想让家宅宁静,保全名声,就只有这法子。

    以朝庭当前对歌坊酒肆这一块的重视,不大可能为这么个事将父亲一撸到底。

    父亲受了这么个教训,以后想必不敢再这么不计后果的乱来了,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我家婉儿如此聪慧美丽,也不知什么样的人家,才有机会娶到你。”谢氏瞧着女儿那张美得有些不真实的面孔,不由伸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发鬓,一脸感慨的开口道。

    第三日一早,谢氏母女用过早饭,换上合适衣裳,打扮妥当,就乘上马车,入宫去见皇后了。

    他们家是今年刚到京城的,随丈夫赴任的就只有谢氏母女。

    谢氏的长子郑长青十五岁那年已经中了秀才,去年已成了亲,留在郑氏祖宅那边的书院,今年要加参乡试,自然不便随父来京。

    谢氏夫妇还年轻,儿子不来,她自然不会让刚成亲的儿媳妇弃丈夫不顾,跟到京城。

    为此,京城这边,除了郑从基的一应妾室和几个庶出子女外,后宅的主院就只有谢氏母女。

    谢氏母女乘坐的马车出了家门,穿过朱雀大街,直奔皇城。

    “母亲,也不知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年方十五的郑婉是然聪慧,可到底年轻,想着一会要见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心里颇有几分忐忑。

    “皇后娘娘的贤名天下皆知,她一定很和善,吾儿莫要紧张。”谢氏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她心里其实也有些紧张,不过在女儿面前却不便表露出来。

    过了朱雀大街,到了承天门的时候,谢氏将昨日内侍送来的皇后手谕递了过去。

    守门的将领接过来查看无误,这才允许她们从臣属内眷专属的侧门进去,到了承天门,马车是不能进入去,谢氏母女只能步行。

    宫城的面积十分庞大,对于初次进宫的人来说,若无人引领,很难找到皇后的立政殿。

    好在她们是奉谕前来的,一入承天门,很快有守将召来内侍,为她们领路。

    谢氏和女儿随着引路的内侍走了近两刻钟的时间,终于来到了立政殿门口。

    领路的内侍带着她们走到离立政殿还有数十米距离的时候,就停止了脚步,指着立政殿的方向开口:“那就是皇后的寝宫,你们自己过去吧。”

    宫里每个人的责职都很分明,像他们这种领路的内侍和宫女,无召是不能随便入皇后或者宫妃们的寝宫的。

    “多谢公公。”谢氏朝他道了谢,并递了个荷包过去,内侍接了过去,道了谢,就转身离去。

    “这就是皇后娘娘的寝宫了,婉娘,我们过去吧。”谢氏看了眼前这座富丽巍峨的宫殿,微吸了口气,平复了下内心的紧张,对旁边的女儿开口道。

    “好。”郑婉按住怦怦直跳的心脏,转目对母亲微微一笑,母女俩一同朝着立政殿走去。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女郑氏(下)

    此时的时间大概是巳时六刻左右,这个点早膳的时间早过,午膳尚有一段时间,皇后早上该处理的俗务也处理得差不多。

    也就是说,一般这个时刻,属于皇后的空闲时刻,谢氏之所以会选在这个点过来,是昨日专程去叔父府上,问过婶母,了解了一番皇后的正常起居习惯才做出的决定。

    她和女儿来到立政殿门口,将手谕递了过去,很快有宫女进去禀报,没一会,便见一个三十上下,相貌秀丽而不失英武、穿蓝色裙装,作姑姑打扮的宫女走了出来。

    “姑姑。”门口的宫女们一看见她立即行礼,这个人便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阿丑。

    “是郑夫人吧。”阿丑朝宫女人摆了摆手,快步来到谢氏和郑婉面前,开口道。

    “正是,郑府谢氏,携女来叩见皇后娘娘,有劳姑姑。”谢氏微微朝她微微欠了欠身。

    阿丑是皇后身边的管事姑姑,是一品宫女,但她终是下人,而谢氏虽只是五品官的夫人,却有实打实的诰命在身,谢氏自然不必朝她行礼,这欠身之礼是谢氏表示对皇后的尊重。

    “夫人多礼了,请。”阿丑显然也懂得这一点,她身形微微一侧,避开了谢氏这一礼,随后伸手朝谢氏母女做了一个请的姿式。

    长孙皇后已得了禀报,此时已到了接见外臣命妇的正殿,谢氏母女随阿丑进来的时候她正在喝茶,当她的目光落在郑婉身上的时候,目中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惊艳。

    好个绝色的人儿!长孙本身就是少见的颜色,李世民后宫中的人员数量不多,但个个容貌出众,除了小韦氏稍为普通些外,其它人个个都是少见的美人,并各有特色。

    宫里的宫女,容貌出众的也不少,可眼前这位郑婉,单以容貌而论,竟能将宫里的一应美人都压下半筹,许是太过惊讶,她一时竟看着郑婉有些出神。

    “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圣安。”谢氏和女儿随着阿丑走进长孙皇后所在的主殿,只隐约看见主位上坐了个身穿淡黄色衣裙的雍容女子,不敢多瞄,规规矩矩的过来躬身合掌俯首行礼。

    “不必多礼,赐坐。”长孙皇后回过神来,压下心头的惊艳,微笑着开口道。

    “谢娘娘。”谢氏母女谢过之后,方起身坐到左手边宫女搬过来的坐垫上,郑婉起身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打量了长后皇后一眼,这一看之下,目中同样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惊艳。

    长孙皇后觉得她是少见的殊色,殊不知她看到皇后也惊得不轻,郑婉没到京城之前,就经常听人传闻皇后如何的贤德。

    到了京城之后,除了不时听人议论皇后的贤良之外,还时常听人说皇后的容貌也是一等一的出众,封后当日的风采几乎惊艳了整个长安城,与皇帝是真正的珠联璧合,天合之作。

    今日看到真人,方知传言不虚,皇后现年已经二十八岁,育有五个孩子,可岁月待她似乎特别优渥。

    她看上去仍只如二十出头的样子,修眉凤目,肌肤如玉,再配着她周身自然流转的温婉而不失雍容的气息,任何美人在她面前皆显得黯然失色。

    “郑夫人,郑小娘子,这是本宫身边的宫女捣鼓出来的参花茶,秋冬时季喝,润肺养身,你们尝尝,看看喝不喝得习惯。”待谢氏母女坐下之后,很快有宫女端了茶过来,长孙皇后朝她们举了举杯,一脸温和的开口道。

    “味道极好了,谢娘娘。”谢氏和郑婉端起来尝了一口,一脸受宠若惊的开口道。

    “不必客气,你们别看外面都传言,说本宫如何古板讲规矩,实际上本宫是个很随意的人,你们在这不必过于拘谨。”长孙皇后笑道。

    “像娘娘这等无华无双的女子一看就那种知情识趣的曼妙之人,又怎会古板。”郑婉脱口道了一句。

    “婉娘,娘娘请恕罪,这孩子年纪尚幼,平日在家里又疯习惯了,口无遮拦,还望娘娘莫怪。”谢氏吓了一跳,她万没料到平日在家里很懂事的女儿在皇后面前竟如此跳脱,狠狠瞪了女儿一眼,连忙站起来,一脸惶恐的朝长孙皇后请罪。

    “无妨,这孩子性情挺好,端方又不失率真和灵动,甚好,夫人莫要责备于她。”长孙皇后却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笑着开口道。

    谢氏松了口气,起身又坐到了席垫上,并悄然瞪了女儿一眼,郑婉则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母亲笑了一笑,她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在皇后面前,心里想什么,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怎么样,郑夫人来京这大半年可还适应?”长孙皇后看了谢氏母女一眼,话锋一转,和她唠起了家常。

    “京都人灵地杰,物土风流,臣妾觉得挺好的。”谢氏小心翼翼的答道。

    “适应就好,你这女儿长得可真好,可有定人家?”长孙皇后微微一笑,她看了郑婉一眼,又问。

    “尚未,这孩子今年八月及的笄,按理来说,以她的年纪早该定人家,只是之前我们在常州,那地方相对比较偏僻,一时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这才拖延至今。。。。。。”谢氏心头一跳,答道。

    “也是,以她的容貌,一般人家还真配不起。”长孙皇后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笑道。

    谢氏不知该如何接口,只能略带窘迫的笑了一笑,好在皇后没有多谈这个话头,很快又聊起其它的闲事,还问了她们不少关于常州的趣事,一转眼就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瞧瞧,这时间还过得真快,转到就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了,郑夫人,难得咱们这般投缘,你们就留在这,陪本宫一同用午膳吧。”等青岚过来说,已到了午膳时间,长孙皇后才止住话头,对谢氏母女道了一句。

    “谢娘娘。”谢氏母女一脸受宠若惊的道谢。

    用完午膳,谢氏母女才向皇后提出告辞,出了宫,上了马车之后,谢氏看女儿的目光不自觉的有了几分忧色。

    “阿娘,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郑婉瞧着母亲的目光,有些不安。

    “没什么。”谢氏收回视线。

 第二百八十六章 皇后的职责(上)

    竖日晌午,李世民忙完公务准备用膳的时候,想起昨日妻子已经召见过郑从基的妻子,想解一下情况,便决定去皇后那边一起用午膳。

    一念至此,李世民也没让人通报,自个儿抬步就去了立政殿。

    他过来的时候,长孙皇后这边正在摆膳,因国子监今个儿休沐,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长乐公主李丽质和幼子李治都在这里。

    “陛下来了。”长孙皇后看到他,连忙起来行礼。

    “见过父皇。”几个孩子跟着长孙皇后过来向皇帝行礼。

    “在你们母后这里,朕便只是父亲,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拘礼,坐吧。”李世民摆了摆手,招呼大家坐了下来。

    “不知陛下过来,今个儿的菜相对比较清淡,还望陛下见谅。”长孙皇后一边让人给李世民摆碗筷,一边开口道。

    “无妨,偶然吃点清淡的对身体有好处。”李世民笑答。

    李世民在妻子这里一向十分随意,用他的话说,在皇后的立政殿,他便只是丈夫和父亲,而不是皇帝。

    几个孩子也不像在其它场合见到他那样拘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用过了午膳。

    太子和越王都不小了,知道父皇这个时候来找母后,肯定是有什么事商量,为此,用过午膳,他们就很有眼色的告辞了,李丽质小姑娘也跟着两个哥哥一同离开。

    李治尚不满三岁,他与刚出生两个余月的小公主一同住在长孙皇后的立政殿。

    他年纪尚小,用完午膳之后就要歇午觉,很快也被宫女给带了下去。

    “陛下可是来问郑夫人的事?”待几个孩子离去之后,长孙皇后这才抬目看着丈夫问了一句。

    “嗯,怎么样?朕没有严惩郑从基,只让他叔父代为教化,郑夫人没有因此而有什么不满吧?”李世民点了点头。

    原本皇后召见一个五品官的家眷实轮不到他这来过问,但这位谢氏不一样,她本就出身琅琊谢氏,又亲去了自衙门敲响了鸣冤鼓状告自己的丈夫。

    若朝庭这事处理得让她不满,闹大了,最终会让朝庭和他这个皇帝都很没面子。

    “陛下放心,那谢氏乃琅琊谢家之女,教养品行都是一等一的好,自不会是不识大体之人,之所以会去状告自己的丈夫,实是郑大人行事确有些不成体统。”

    “朝廷的处理方式她很满意,这事已经完满解决,陛下不用担心,臣妾倒是另有一事想和陛下商量。”长孙皇后略带着几分考量之意的瞟了丈夫一眼,带着三分打趣,七分认真的开口道。

    “什么事?”李世民被她看的有些莫名其妙。

    “去年北伐期间臣妾不是和陛下说过,今春若是北伐大捷就为陛开宫下选秀么。。。。。。”长孙皇后抿嘴一笑,只是笑容中却有几分掩不住的挪揄。

    几个月前丈夫在自己面欲言又止,想说什么似又觉得有些尴尬的模样她可没忘记,当时陛下大概就想提选秀之事,却又偏偏不好意思开口才如此。

    丈夫在女色方面,虽不算放纵,却也绝谈不上清心寡欲,随着他的帝位越来越稳固,声望越来越隆,想给自己的后宫添几个新人长孙皇后能理解。

    只不过李世民一向爱面子,他上位这几年一直没有开宫选过秀,自己不好意思提,希望由她这个皇后来主动帮着他张罗。

    毕竟去年她确实当着丈夫的面提过选秀之事,而丈夫后宫的妃嫔也实在不多,长孙皇后明知丈夫的心事却没有接他话茬。

    倒不是吃醋想给他添堵,而是当时的国库条件不允许,毕竟选一次秀,花费的成本不是小数目。

    “咳咳,皇后,当时不过是句戏言,现国库空虚,到处都要银子,哪有闲功夫折腾这等事,快莫要胡说了。”李世民对上妻子那挪揄的目光,心头顿时生出一丝窘意。

    这一刻的他,心头莫明生出一种妻子太聪明通透也不是什么好事的念头。

    “陛下莫要觉得不好意思,臣妾正是看朝庭缺钱,这才没有张罗此事,不过公开选秀不合适,若恰好有合适的女子能纳聘回来,为陛下充盈后宫,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长孙道。

    “你说的是谁?”李世民面色微微一变,心腾的一下提了起来,难道妻子瞧出了他的心事?

    “郑家之女啊?就是昨日随郑家夫人、谢氏一同和入宫的郑家小娘子,这姑娘相貌之美,实乃臣妾生平仅见。”

    “说起来陛下身边伺候的人颜色都不差,但单以相貌而论,这后宫的一应妃嫔,包括我在内,只怕都要逊她几分。”

    “臣妾寻思着,这样的绝色佳人,一般人家还真担不住,若能将其聘进宫中,给陛下为妃为嫔,倒是很合适。”

    “嗯,瞧陛下的眼神,莫非陛下心里还有什么其它人选?若是有的话一并纳回来也无妨。”长孙皇后有些惊讶的看了丈夫一眼,开口道。

    “咳咳,哪里有什么其它人选,只是这些年我后宫一直没有进过人,现突然听你提起此事,有些意外罢了。”李世民老脸一红,口中轻咳了两声,开口道。

    “真的?”长孙皇后一脸的狐疑,以她对丈夫的了解,适才他的表情可不像没事的样子。

    “当然是真的,咱们做了这么多年夫妻,朕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还有那郑家之女,真有你所说的那样美貌?”

    “在朕的眼中,可不认为这世上还有人的容貌能胜过你?”李世民连忙接口道,他见妻子提的并不是他以为的那个人,松了一口气之余,莫明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就振作起来,这样的事,还是不要让妻子知道为好。

    “瞧陛下说的,臣妾虽谈不上骄纵自大,却也不是妄自菲薄之辈,臣妾的相貌是不差,却也远没到冠绝一方的地步,这位郑家小娘子,确确实实是世间少见的绝色。”

    “陛下只需告诉臣妾,你到底同不同意吧。”长孙皇后瞟了他一眼,道。

    “这,这事还得问问人家,若是他们家不同意女儿入宫,咱们也不能勉强。。。。。。”李世民听得颇有些意动,身为男人,还是帝王,听闻这样的绝色,自然免不了有几分心动。

 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后的职责(下)

    李世民在女色上需求并不淡薄,只是一直比较克制,高祖没有登基之前,他身边除了妻子之外,只有几名普通的通房,正经妾室一个都没有。

    高祖登基之后,他后院才多了数名正经姬妾,这些人认真说来也不是他主动纳回来的,而是高祖为了拉笼世家,分配给他的。

    可以说,这些年下来,除了妻子之外,他没有主动往后院带过一人,之前是因为一直都很忙,没功夫多想这方面的事。

    再加上他后院的人虽不多,但个个都是少见的美人,肥环燕瘦,各有不同风情,为此,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满足。

    如今成为了皇帝,国家又稳定下来,随着帝位越来越稳,权柄越来越盛,人性中的某些劣根不知不觉的开始冒头,突然听得妻子想为他纳聘一位绝色佳人,顿有些心马意猿。

    “放心吧,陛下,提亲之前,臣妾自然会的找人去探探对方的口风,若郑家确无此意,臣妾又怎会勉强。”长孙皇后瞟了他一眼,笑道。

    李世民离去之后,青岚悄然走到长孙皇后身边,欲言又止,长孙看了她一眼:“青岚,你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娘娘,您真决定为陛下聘那郑家之女入宫?”青岚看了长孙皇后一眼,道。

    “不错,那郑家女是难得一见的绝色,这些年陛下后宫空虚,本宫身为皇后,为他添置几个颜色出众的妃嫔也是应该的。”长孙皇后淡淡的道。

    “可是娘娘,以那郑家女的相貌,您就不担心。。。。。。”青岚仍觉有些不妥,实在是那郑家小娘子的相貌太有杀伤力了,若皇帝一旦真的被她迷住,变了心,那后果简直是。。。。。。

    “担心什么?担心有颜色好的妃嫔进来我这正宫皇后失了宠?青岚啊,你跟了本宫这些年,怎的还看不明白,不管是做当家主母,还是皇后,想要拴住陛下的心,靠争风吃醋或者一心防备其它的女人是行不通的。”

    “陛下他不是普通人,他想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心里自有分寸,本宫是他的妻子,他对本宫保留了足够的尊重、信任和感情,但这不代表他能容忍本宫随意干预他的生活和喜好。”

    “本宫身为他的妻子,一国之后,若发现他在大事大非上有什么不妥,本宫有义务和职责帮着匡扶过失,但是,在他想正当行使一个帝王的权力时,本宫若随意干预,便叫逾越。”

    “古往今来,哪个帝王身边不是三宫六院,妃嫔无数,而咱们这个陛下后宫才几个人?若他确无此需求也就罢了。”

    “可他明明心里渴望,只是为了维持面子,不好意思开口,本宫既是世人皆称颂的贤后,又怎能对此视而不见?”长孙皇后看了青岚一眼,接着往下道。

    “可是娘娘,以陛下对你的感情,你若不喜欢有太多新人进来,当成不知他的想法,不纳新人,他也不会多说什么。”青岚道。

    “一时半会确实不会,可时间久了就不好说了,帝王之心,是不能以常理测度的,你们莫要看陛下这些年对本宫始终如一,就觉得本宫可以为所欲为。”

    “前朝文帝与文献皇后的感情当不在本宫和陛下之下,为何这一对恩爱帝后后期会走到那般张弓拔弩的地步?。”

    “说白了还是文献皇后太过自信,自信到以为以文帝对她的感情,不管她怎么管制文帝,文帝都不会将她如何,结果却是。。。。。。”

    “本宫虽算不得什么智者,却深谙一个道理,即在历史的大势和潮流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别说本宫确实不太在意是否有人分宠,即便在意,也不会表现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