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贤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李泰眼见大哥在母亲的威压下,一股脑将错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心头暗喜,得意之余,脸上不自觉的就露出了笑容。
长孙皇后看见他脸上的这个笑容,心头更怒,脸上却没有什么变化,她盯了李泰一眼,继续转向李承乾:“听你这回答,你心里显然是知道这些行为都是不对的。”
“明知不对,却偏生要犯,这就是明知故犯!高明,你告诉,这些毛病都是从哪学来的?”
“莫非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品行有什么不端之处,给你做了不好的表率?”长孙皇后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语气十分严厉。
“母后,儿臣错了,是儿臣自己心眼小,脾气急,儿臣知道错了,请母后责罚。”李承乾吓了一跳,噗通一声在母亲面前跪了下来。
李泰被母亲那一眼也盯得心头一凛,眼见大哥被母亲给吓得跪到了地上,他不敢多想,下意识的跟着跪了下去。
“既然知错,一会先向你弟弟认错,回东宫之后再把储君守则和论语十则各抄写五十遍,三日后交到我这来,日后若是再犯,定重罚不饶。”长孙皇后冷着声音开口道。
“儿臣领命。”李承乾不敢顶撞母亲,恭恭敬敬的接口道。
“青雀,你刚才在笑什么?”处理完大儿子,长孙皇后的目光转到了次子身上。
“母后,儿臣,儿臣正在反省自己的过错,尤其是聆听母亲的教诲后,儿臣深感不安和惶恐,大哥既是我的兄长,又是太子,儿臣既为弟,又为臣,实不该故意去挑衅他,惹他生气。”
“儿臣有错,请母皇责罚。”李泰心头一紧,不这这货的脑子向来转得快,为了避免母亲当场把自己的小心事点出来,非常干脆的认错。
“你倒是见机得快,我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青雀,母后只想告诉你,你和你大哥都是我亲生的儿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普通人家的子弟尚且要讲究一个兄悌弟恭。”
“你们身为皇子,一言一行,更该为天下人作表率,你父皇不只一次夸你伶俐,说小小年纪,史记、太学等书就读者滚挂烂熟,还写得一手好字。”
“以你的聪慧,这些道理,不需母后说,母后相信你也懂,今日这场闹剧传出去,你可知道会给自己、给你们的父皇、还有我带来多大的影响?”长孙皇后盯着他道。
“儿臣知错,儿臣惶恐,请母亲宽宥,儿臣自今以后,一定谨记母后教诲,谨记圣贤教诲,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李泰被长孙的话吓住,一脸惶恐的开口道。
“青雀,你聪明,有才华,但是母后希望你能把这些都用到正途上。”长孙皇后有些无奈的看了他一眼,轻轻叹了口气。
“儿臣明白,儿臣今日确实错了,甘愿受罚。”李泰目中闪过一抹愧色,垂着脑袋开口道。
“青雀,你先向你大哥道歉,回去后和你大哥一样,把论语十则抄写五十遍,三日之内送到我手里。”长孙皇后道。
“儿臣遵令,大哥,今日之事,确是青雀有错,先生的那个问题本来就很生僻,青雀不过是恰巧前几日在一本杂书上看见过,不该在课堂上卖弄。”
“更不该在下学后,故意挑衅你。”李泰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随后转目朝李承乾道歉。
“四弟,大哥也有错,我,我以后不会再动不动就和你争锋斗气了。”此时的李承乾还很单纯良善,眼见李泰真心实意的道歉,立即就觉得不好意思,连忙回了一句。
“罢了,你们都起来回去吧。”长孙皇后见状总算吁了口气,挥手让他们站了起来。
“青岚,你说高明和青雀他们。。。。。。”长孙皇后看着两个儿子离开的身影,目中掠过一抹忧色。
玄武门的血还没有完全干透,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她实在是担心儿子们日后也会步上丈夫这一辈的后尘。
“娘娘,殿下们都很懂事,现在的争斗不过是小孩子间的意气之争,有娘娘,有陛下,还有那些大儒们悉心教导,青岚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兄悌友恭,成为真正的友爱手足的。”
“娘娘不是瞧见了么,您训斥了他们一顿,两位殿下立即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彼此真心实意的互道了歉。”青岚心头一紧,忙出声安慰。
“罢了,这几个孩子也只能细心慢慢引导了。”长孙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玄武门的事要说对下一代没有一点影响是不可能的,可事已至此,凡事都只能往后看。
李世民处理完朝政后来到妻子这里,开口就道:“观音婢,我听说高明和青雀这两个逆子,今日惹了你生了大气?”
“谈不上生什么大气,只不过是他们下学的时候在通东门那边打了一架,我听说之后,把他们叫过来训了一顿。”长孙看了丈夫一眼,道。
“这么点大的孩子,心性还不定,偶然争锋打架也是常有的事,你不必想得太多,孩子们犯了错,你尽管教训,要是敢不听,朕就扒了他们的皮。”李世民道。
今日两个儿子打架的事情经过,他也听说了,他现最怕就是妻子钻牛角尖,一点风吹草动就想到玄武门去了。
第二百二十章 再孕
“瞧你这凶巴巴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把儿子怎么的呢,你不用为我担心,我心里有数,怎么样,近日朝堂上没什么烦心事吧?”长孙皇后瞪了他一眼,笑道。
“没什么大事,过几日我要去玉华山药师那边一趟,过来和你说一声。”李世民摇了摇头。
兵部尚书李药师李靖被李世民委以重任,在玉华山那边练兵驯马,以便早日练出一支强大的奇兵,驯养出一批足以与突厥争锋的好马,以便早日是报那渭水之盟的耻辱。
“嗯,朝堂上的事我不懂,也不多问,你决定了就去做吧,后宫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父皇那边,我每日晨昏都过去请安,父皇的身体也挺好。”
“倒是药师,玉华山那边气温较低,湿气也比较重,你去的时候记得给他带点驱寒祛湿的药材。”长孙皇后抿嘴笑道。
“还是你细心,这事要不是你交待,朕说不定就忘了,朕登基不久,朝中琐事繁多,父皇那边就多劳烦你了。”
“对了,张、尹两人没有再生什么幺蛾子,为难过你吧?”李世民听得一怔,接着却是笑了起来,和妻子说笑了两句复想到尹、张两人,面色不上自主的沉了一沉。
那尹德妃的父亲当年打折了杜如晦的一根手指,这事他可还没忘了呢,本想着登基之后就找个由头把那尹阿鼠给处置了,可碍着父皇的面子,一直没好动手。
嗯,若是这尹德妃现在还这般不知趣,作死来挑衅观音婢的话,正好一举将他们父女都给解决了。
“那尹德妃并不是蠢人,自父皇退位之后,她行事就变得很低调,又怎会还跑出来挑衅我?罢了,不过一普通妃嫔罢了,你也无须总放在心上。”
“至于她那父亲,如果再犯了事,按当朝律法处置即可,若他已经学会了做人,不再四处惹事,看在父皇的面子上,也别与他计较罢。”长孙皇后劝道。
四月初,李世民去玉华山看李靖练兵,三日后方归,刚一归朝,就得到数纸状告凉州都督、长乐郡王李幼良的折子。
折子上说李幼良在凉州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已逼死数十条人命。
更有人密奏他私养死士,并与突厥有暗中往来,李世民手中拿着这些奏报,面色沉阴如水,李幼良乃李家宗室李祎之子,性子暴虐。
曾在武德年前就犯过不少过错,被人告到御前,李渊念其为族叔李祎和其兄李叔良对自己的帮助,再加上他本身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没有惩罚他,没想到这家伙死性不改,还变本加厉。
渭水之盟的耻辱就在眼前,李世民对此时刻不忘,突厥目前是他最大的敌人,也是必须要打倒的敌人,任何有可能与其勾结的存在,他都零容忍。
他看着手中的奏折生了会气,紧接着招来中书令宇文士及,命他代为凉州都督,前往凉州详查李幼凉的事,宇文士及是个圆滑又善于观人脸色的人,知道李世民对李幼凉已动了杀机。
他到达凉州之后,很快查清了李幼良在凉州的一应作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李世民收到奏报之后,下旨赐死了李幼凉。
六月二十一日,封德彝逝世,唐太宗为其辍朝三日,追封为司空,赐谥为明,二十四日,再次拜太子少师萧蠫为尚书左仆射。
同年夏季,山东遭受大旱,李世民下领免除本年租税,时年七月初二,拜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右仆射。
长孙皇后听说此事后,忍不住对李世民谏言:“陛下,如今我舅父,兄长皆在朝出任要职,陛下对他们如此恩宠,臣妾心中不安。”
“要知古往今来,外戚权势过盛都非美事,臣妾望陛下斟酌垂怜,莫要给我长孙一脉太盛的恩宠。”
“观音婢,你的舅、兄皆有大才,所谓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贤,他们确有才能,朕为何不能重用他们?”李世民道。
“陛下,人的欲望是很复杂的,我舅兄即便有才,可一旦他们权势过盛,焉知他们不会生出骄纵之心?即便他们能持心中正、不生骄纵,可他们的家人子弟呢?”
“臣妾感念陛下的厚爱,但望陛下能将对他们的恩宠控制在适当的范畴之内。”长孙皇后道。
李世民有些无奈的看了妻子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八月十九,正好高士廉家族的一个子弟犯了点小错,李世民趋势将其它贬为安州大都督。
高士廉离京之前,李世民还特意将他召到宫里,准备开解两句,哪知还没开口,高士廉已经先一步开口:“士廉感谢陛下的厚爱,士廉和外甥无忌同为外戚,近来所受恩宠过多,已导致族人有些膨胀,陛下这一当头棒喝,想必能让他们清醒清醒。”
“士廉和皇后不愧是舅甥,你们的想法似乎都一样,前些日子皇后劝我,不能把你和辅机都放在要职之上。”李世民听得微微一怔,复忍不住笑了起来。
“娘娘担心甚为有理。”高士廉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时年九月,李世民派遣使臣巡视各州遭害的农田,并根据各州县的受宰情况,发出救济物资,慰问百姓。
九月十五,任命御史大夫杜淹为检校吏部尚书,参与谋议朝政,九月十八,凉州都督宇文士被人参奏渎职,被免职。
幽州都督王君廓在任上不守法度,屡被长史玄道参奏,王君廓这些年跟随李世民打了不少仗,李世民对其颇有感情,看到玄道的折奏后并不全信,下旨召其回京,准备详问。
深知李世民为人的王君廓恐惧不安,生怕回到京里没有活路,于半路上杀死驿站官员,逃亡突厥,但中途被乡民所杀。
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感慨不已,念其旧功,又觉得他人既然已经死了,是非过错就不予追究,却不想此举引起许多朝官不满,无奈之余,李世民只能下令将他贬为庶人。
时年十一月,已有数年不曾有孕的长孙皇后再次查出身孕,李世民闻讯大喜过望,罢朝一日,同时赦免一批罪不至死的犯人。
第二百二十一章 惊梦
长孙皇后因生李丽质难产伤了身体,至今已足足五年多不曾再孕,李世民突闻这个消息,当真是喜出望外。
他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放下手头的公务,来到长孙的宫殿,扶着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好几圈,才开口道:“观音婢,你已是双身子的人了,之后的一言一行都需格外小心。”
“父皇那边的请安暂时就免了吧,明日正好罢朝一日,趁朕休息去和他报喜,父皇向来喜欢你,认为你贤孝又懂事,他听了这个消息,想必也会十分高兴。”
“说起来这孙老神医确有本事,你自生了丽质后就一直没有动静,他来京后不过是帮你调理了大半年的功夫就传出喜讯了,朕真该好好谢谢他。”
“知道了陛下,臣妾也不是头一回生孩子,有什么好紧张的,再说了,陛下现在的孩子也不少了,臣妾多生一二个或少生一二个又有什么打紧?”
“至于孙神医,他正在注千金方,为了改良几个少儿婴孺疾病的方子,去各地寻药了,估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京。”长孙皇后嗔了他一眼,有些好笑的开口道。
“那能一样么?你是朕明媒正娶的妻子,是朕的元后,是要与朕携手一生,白头偕老的人,你的孩子和别人生的孩子怎能一样?”李世民不高兴的瞪了她一眼。
长孙皇后听了他的话,心头感动,不再和他争辩,夫妻俩坐在一起说了会话。
很快尚书省那边有急事找他,罢朝是明日的事,今日李世民这个皇帝还要正常办公。
深知尚书省那群人性格的李世民不情不愿的走了,临走之前告诉长孙,晚上过来陪她用膳。
长孙现在有了身孕,晚上也不能再伺候他,为此,用过晚膳之后,她便对李世民道:“陛下,你有些日子没有到其它妹妹宫里去了,应该去看看她们了。”
“不去,今晚朕就在你这宿夜。”李世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非要留下来陪着妻子。
他理解妻子的意思,知道妻子是担心他受了委屈,他那方面的需求虽然旺盛了一点,但究竟不是一味追求此乐的的种驹,怎能在妻子刚刚怀孕的当口就去跑到其它妃嫔那边去寻欢作乐呢。
长孙皇后拗他不过,便不再强求,吃过晚饭,夫妻了在外走动了几圈,消了消食,聊了会天,就熄灯睡了。
玄武门之变后,长孙足足昏迷了七天,醒来之后,仍经常做噩梦,要么难以入眠,要么一睡着就做噩梦。
孙思邈帮着她调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让她渡过那段难熬的岁月。
现离玄武门过去已经一年多,近几个月来,长孙已经很少再做梦,可今个儿不知怎的,查出身孕本是喜事,丈夫就睡在身边,她反而久久不能入眠。
睡不着,人就容易碾转,长孙为了不打扰丈夫,虽尽量忍耐,可时间久了,仍忍不住翻了两个身,李世民察觉到她的动静,口里模糊不清的道了一句:“观音婢,怎么了,可是睡不安稳?”
“没事,臣妾的胳膊被压着了,觉得不舒服这才动了一下,马上就睡了。”长孙皇后接口道,话毕,呼吸逐渐轻了起来。
李世民此刻本处于半睡半醒间,眼见妻子没有什么异常,很快就沉沉睡了过去,长孙听着丈夫平稳的呼吸,眼皮慢慢的变得沉重,也逐渐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长孙皇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很偏僻,很简陋的宫殿,宫殿里面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她正值好奇这是什么地方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二弟妹,这么久了,你终于想到来见我了?”
长孙转身一望,发现说话的人是已有一年多不见的长嫂郑氏。
她看上去老了许多,人也憔悴了不少,不过三十来岁的年纪,头上竟然出现了不少白发,再也不复昔日的端庄明艳。
“大,大嫂。”长孙皇后看到这样的她,心头一酸,眼眶发热,下意识的张口唤了一句。
“怎么,看到我很意外,还是我的样子让你觉得意外?”郑氏目中扬起一抹冷笑,陡然朝她跨近了两步。
“大嫂,我。。。。。。”长孙心头一颤,人不由自主的连退了两步。
“嘿嘿,看来你很怕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从容面对的二弟妹原来也有害怕的时候,也对,你和李二夫妇两人,做下那等人神共愤的恶事。”
“不仅杀了自己嫡亲的哥哥、弟弟,还将他们所有的儿子都铲除得一干二净,做下这等亏心事的人,怎能不愧疚难安?不怕我呢?”郑氏嘿嘿怪笑起来。
“大嫂,我,我们也是无奈,再说了,掀起战争的本就是大哥和四弟,若不是他们步步紧逼,二郎,二郎他也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长孙皇后下意识的辩解道。
“你的丈夫身为亲王,在百姓和百官心中的威望,却比太子和父皇还重,这样的人,哪个君王不忌惮?”
“他身为亲王,本就该有做亲王的觉悟,若不是他的威慑太大,功高震主,太子,太子又怎会时刻想着除掉他?不对,太子虽然忌惮他这个二弟,心里却从未想过要杀他。”
“齐王多次劝太子下手,太子念及兄弟之情,一直不肯答应,他想做的最多也就是撸了秦王的军权,把他囚禁起来,可你们,你们一动手,就毫不留情的赶尽杀绝。”
“可怜我儿承道,不过十岁之龄,就遭此横祸,你们夫妇如此狼心狗肺,不仁不义之人,有什么资格成为一国帝后,又有什么资格拥有自己的子嗣?”
“长孙,拿命来,我要杀了你,杀了你的孩子,杀了你们全家,来为我夫、我儿报仇。”郑氏咬牙切齿的开口道,随着话音的落下,她一脸狰狞朝着长孙皇后扑了过来。
“不!”长孙皇后下意识的护着自己的肚子,腾的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
“怎么啦,观音婢?来人,把烛台点燃。”李世民被她惊醒,跟着坐了起来,扶手摸了摸她的头,发现上面全都是汗,吃一惊,连忙朝外喊了一声。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安
外面很快有值夜太监进来点燃了烛台,李世民就着烛光朝妻子望去,但见她满头大汗,脸色惨白如纸,身体还在打着哆嗦,心头顿时一紧。
他一边吩咐内侍递了块布巾进来,拿着帮她擦干脑门上的汗,一边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拧眉开口问:“做噩梦了?”
“嗯。”长孙皇后惨白着脸,用力呼吸了好几口气,过了半晌,才点了点头。
“梦到了建成和元吉他们?”李世民仔细打量了几眼她的神色,又问。
“二郎,大嫂和四弟妹她们,她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我梦到大哥和四弟一直在骂我,骂我们狼心狗肺,我们已经对不住他们了。”
“他们的妻女,无论如何,咱们都不能再苛待了。。。。。。”长孙目中的眼泪哗的一声流了下来,她伸出手掌,紧紧的抓着丈夫的手掌,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候在帐外的太监突然听到这句话,吓得浑身一抖,他听到了帝后这般隐秘之事,不会被灭口吧?
“观音婢,我没有苛待她们,我让大嫂还有四弟妹她们住在一起,都在长乐门那边的西殿,之所以一直没和你说此事,是担心提起她们,又让你忆起往事,内心不得安宁。”
“建成和元吉都是与我一母同胞的兄弟,我并非没有感情的怪物,杀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诛他们的儿子,则是为了避免仇恨无休止的蔓延下去。。。。。。”李世民的目中闪过一抹痛苦。
他不是没有情感的冷血动物,玄武门不仅是妻子心中永远的痛,同样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这一年多来,不仅是妻子经常做噩梦,日夜难安,他也一样。
只不过他是男人,自他决定要做这一步起,这一切都是他必须要承受的因果,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闭上眼,就会看到满身是血的兄长和弟弟。
每天晚上都要靠着喝孙思邈调配的药才能入眠。。。。。。但他初掌政权,朝中有太多的事等着他去做,他没有功夫去感怀伤痛。
旁人平日里暗中指责他,骂他冷血无情也就罢了,可今夜,他看着妻子眼神,听着妻子的话语,心头无端一凉,难道在妻子的眼中,他也是那种六亲不认,没有感情的怪物么?
“抱歉,二郎,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其实知道,你的内心和我一样的煎熬,甚至比我更痛苦,只不过你是君,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能让自己的脆弱示人。。。。。。”
“是我不好,我一直走不出那个阴影,却又仗着你的深情,任凭自己沉迷于往事的悲伤中,对不起,我不该怀疑你,二郎,你放心,我会尽快让自己走出来的。”
长孙皇后听一怔,不由自主的睁目朝丈夫看了过去,瞧着他痛苦的面容,心头一颤,在这件事上,她一直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丈夫,意识到这一点,她的心忽然纠了起来。
她倚仗着丈夫的深情,一直沉迷于往事之中,却忘了自己的身份,丈夫是一国之君,他已担起了自己应该担的责任。
而她这个皇后,一边享受着皇后无上尊荣,一边像个不谙世事的普通小女人一样,沉迷于往事的伤痛中不能自拔。。。。。。
“观音婢,我是你的丈夫,在你恐惧难安的时候,给你依靠是应该,你万不要钻牛角尖,又把什么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去。”
“我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自我们决定在玄武门伏击建成和无吉那一日开始,就注定,这种愧疚会伴随我们一生。。。。。。”
“你心里挂念嫂子和弟媳她们,过些日子,等你的吐症稳定下来之后,你去看看她们吧。”
“长乐门那地方除了偏了一点,其它的什么也不缺,同时,她们目前的心境,也不会喜欢喧闹的地方。”李世民微闭了下眼睛,复又张开,接着开口道。
“几点了,小平子?”长孙没有回应丈夫的话,而是转目朝候在帐外的太监问了一句。
“回娘娘,寅时四刻。”小平子恭恭敬敬的答道。
“陛下,关于什么时候去嫂嫂她们我会自己斟酌,你不用担心,明日不是早朝日,时辰还早,你再睡一会吧。”长孙收回目光,投到丈夫身上,继续开口道。
“寅时四刻,时辰也不早了,你做了这样的梦,怕是睡不着了,我陪着你聊会天,到丑时就起床出去拉拉筋骨。”
“说起来,自从登基之后,我也变得懒散了许多,颇有一段时日没有好生拉练筋骨了。”李世民看了妻子一眼,她做了这样的恶梦,哪怕她再会开解自己,一时半会也很难再睡着。
夫妻俩说了会话,到了丑时二刻,李世民就起来了,长孙因怀了孕,这时节天气又冷,哪怕睡不着,李世民也让她继续躺在床上,等天色大亮再行起床。
李世民离开之后,长孙慢慢的又睡了过去,这一觉直睡到辰时末才醒,她醒来的时候,阿丑正好进来,看见她醒了,阿丑笑着开口:“娘娘今个儿这一觉睡得可真沉。”
“现什么时辰了?”长孙掀开被子,从床上坐了起来,问。
“辰时末了,公主都找过娘娘两次了,陛下交待了,娘娘没醒之前,谁都不许来打扰。”
阿丑的手脚较重,不擅长帮人穿衣着裳,为此,一边唤外面的宫女进来帮长孙更衣,一边开口道。
“陛下早膳用得可还好?”长孙又问。
“还好,陛下起来练了半个时辰的筋骨,辰时头用的早膳,吃了一碗粥,两块饼,和几个煎包,用完就去了御书房,今个儿公主起得比较早,和陛下一起用的早膳。”阿丑答道。
“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早膳给我端碗清粥过来即可,加两碟咸菜。”长孙皇后道。
“娘娘,你心里是不是有事?”吃早饭的时候是青岚在身边伺候,等长孙皇后喝完粥,青岚收盘子的时候,有些忧心的问了一句。
“没什么事,对了,我怀孕的事传了出去,各宫有什么反应?”长孙皇后微微一怔,随即抬起头来,开口问了一句。
“都表示恭贺,其它的没什么,至少表面上都看不出来什么。。。。。。”青岚听得呆了一呆,娘娘怎会突然问出这样的话?以前她生了三个孩子,从来不曾问过妾室们的反应啊?
第二百二十三章 探视
长孙皇后自不能告诉她,自昨晚做了那个梦,她心里莫明就很不安,总忍不住怀疑有人会对她不利,有可能会害她的孩子,这种经历和心情她之前从不曾经历过。
她一直是个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控力都很强的人,外表看起来永远温柔如水,似乎没有半点脾气。
实则是她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觉得这些在外人看来很严重的事,自己都能轻易应对。
她不认为家里的妾室能对自己造成威胁或者伤害,为此,她对她们向来十分宽容,也很少去怀疑她们,或者说,即便她们有什么心事,长孙认为自己和身边的人也能轻易应对。
但是现在,她心里忽然就有了种草木皆兵的恐惧和不安,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对于一个合格的皇后而言,这种心态是病。
换句话来说就是昨晚上的那个梦让她产生了心魔,她明知道这不妥,这种情绪不对,但她控制不了,这种失控感让长孙皇后心里很烦躁。
她吃过早膳,在外面转了一会,忽然开口对青岚和阿丑道:“青岚,阿丑,你们陪本宫去一趟长乐门,陪我看看嫂嫂郑和弟媳杨氏吧。”
“娘娘?”青岚和阿丑大吃一惊,陛下可是三申五令,一再交待,绝不许她们在皇后面前提长乐门的事的,娘娘是怎么知道前太子妃和齐王妃住在长乐门?
“你们不用这么紧张,这事昨晚上本宫已和陛下说过了,他同意,只不过希望本宫孕状稳定之后再去,不过本宫现并无孕吐等问题,自然无须再等,说起来,我已有一年多没见过她们了。”
“你们要是不信本宫的话,可以去先问过陛下,得了他的允许之后再随本宫一同过去。”长孙皇后看了她们一眼,道。
“娘娘,此事系关重大,为了慎重起见,我们确实需要先问过陛下的意。”青岚面色一正,一脸歉然的看着她开口道。
长孙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来要去长乐门见郑氏和杨氏,没得皇帝允许之前,她们确不敢轻举妄动。
“我理解,去吧。”长孙皇后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
她知道以自己目前的状态去看望两个妯娌并不合适,可是不去,她的心魔只会越来越严重。
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这个病,只有克服内心的障碍,逼着自己去面对,才有可能真正走出来。
阿丑去了御书房请示李世民,李世民听闻妻子今日就要去看郑氏和杨氏,眉头不自觉的拧了起来,以他对妻子的了解,她不应该这般急切啊?难道昨晚的噩梦已成了她的心魔?
“早上起来皇后可有什么与往日不同的言行?”李世民拧眉沉思了一会,复抬目看着阿丑问。
“没有什么特别的言行,只是情绪不高,连丽质公主来见她都给拒了,同时问了一下各宫听说她怀孕后都有什么反应。”阿里道。
“知道了,皇后既然想去,你们就随她一同去一趟,千万注意,莫要让皇后情绪太过激动。”李世民闻声眉头拧得愈发的紧了几分,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