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贤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她对郑氏的了解,她身为荥阳郑氏之女,绝不会是为几个妾室拈酸吃醋和计较的人,能让她在这几个月之间,发出这样的感叹,显然是这阵子府里发生了许多让她不愉快的事。

    “一言难尽,我府里的事你也知道,近几个月进了不少人,这人一多,事自然也多。。。。。。”说道起此事,郑氏的表情颇有些郁结。

    李建成成了太子,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以后就是握掌天下的最高统治者,而近几月入府的女子,无一不是世家之女,这样的人,哪个又甘于平庸?

    一些聪明的还好,念及刚入府,尚不敢生事,表现很低调。

    可架不住这世上总有些家世不错,但脑子不太灵光,为人又跋扈的蠢货。

    通常情况,面对这样蠢物,郑氏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只须静静看着她们作死就好。

    但现在这关头,这些人都是高祖为了拉拢她们背后的家族而将其送进府里的。

    她们频频作死,郑氏身为太子妃,却不能对她们干什么,心里这份憋屈就别说了,再加上想到那些看似低调,实在都在养精蓄税,时刻准备侍机而动的人,她心里就愈发的难受。

    “嫂嫂,其实你不必为这些琐事烦心,无论府里进多少人,咱们尽好自己身为妻子的本分即可,以太子兄长的人品性格、以及嫂嫂在他心里的地位,永远没人能危险到嫂嫂的地位。”

    “若府里确有人不省心,触犯规矩,嫂嫂也不必有太多顾忌,你只要不偏不移,按规矩处置,谁也不能说什么,那些有心将女儿送进来的人,不会连这点规矩都不懂。”

    “若是思虑太多,一味隐忍,反而容易惹出事端。”长孙闻声,微微默了片刻,出言劝道。

    以长孙的为人性子,本不会轻易干涉别人的事情,但郑氏把她当成妹妹,她也是打心眼里把郑氏当成长嫂,当成最值得尊敬的人之一,眼见她为家里那些姬妾之事烦扰,不由就多说了两句。

    “你说得对,弟妹,确是我顾忌太多,其实太郎也劝过我,若是府中确有人太过不省心,我不必隐忍,可我总想着若对这些人太过严厉,会影响到大郎。。。。。。”

    “现得你一开解,才发现确实如此,我是太子妃,是掌管太子府后宅的主母,若一味迁就隐忍这些人,才会让府里越来越没规矩。。。。。。总多,多谢了。”郑氏先是一怔,待细细回味后,不由面容一肃,认认真真朝长孙道谢。

    “嫂嫂快莫如此,自我入府以来,嫂嫂便待我如亲妹子一般,为此,我在嫂嫂面前说话也多有放肆,嫂嫂不怪,长孙已是感激莫明,可当不得嫂嫂的谢。”长孙见状连忙摆手。

    对郑氏这位长嫂,长孙王妃是万分满意的,一般人家的妯娌,不是像斗鸡眼般斗来斗去,也多平淡如水,能像她们这般,相处得比亲姐妹还融洽亲密的妯娌简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噗哧,你呀,好了,你怀着孕,我就不多扰了,明日是中秋,咱们要入宫给父皇请安,二弟又不在,到时候我过来接你,咱们一同过去吧。”郑氏噗哧一笑,又道。

    “好,有劳嫂嫂。”长孙眉眼微弯,笑着点了点头。

    郑氏告辞,长孙一路将她送到王府门口,看着她上了马车,才转身回来。

    三年前才来到长孙身边的一个丫环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小声和旁边的小舞嘀咕了一句:“咱王妃和太子妃的感情真好。”

    “咱王妃自嫁进李家开始,和太子妃就相处得像亲姐妹一般,你是到太原之后才到王妃身边的,不太清楚王妃和太子妃的感情,我和你说。。。。。。”小舞听见这丫环的嘀咕,顿时兴致勃勃的和她讲起郑氏和长孙在洛阳的诸多事宜。

    次日用过早饭不久,就有丫环来报,太子妃的马车快到王府门口了,早已打扮妥当的长孙立即带着丫环迎了出去。

    按制,今天是中秋节,她们除了要入宫向高祖请按,中午要留在宫里用膳,长孙刚到王府门口,郑氏的马车就到了。

    以她们妯娌的关系,也没那么多客套,说了两句话,就各自上车朝宫里行去。

    郑氏本想让长孙上她的马车,两人路上可以聊聊天,长孙拒了。

    郑氏的身份不比从前,她现在是太子妃,她和郑氏的关系再好,在这正式入宫觐见的日子,却不便登上郑氏的车驾。

    两人来到宫里,先去给高祖见过礼,随后就去后宫陪万贵妃说话了,窦氏不在了,李智云的生母万氏是陪伴高祖最久的人。

    再加上她温柔恭顺、和善大度又不失聪慧的性格极得高祖赞赏,高祖登基不久,就封了她做贵妃,统领后宫。

    “儿媳郑氏,儿媳长孙氏,见过贵妃娘娘。”两人来到万宫妃的庆云宫,盈盈朝万贵妃拜了下去,因万贵妃的性子着实不错,郑氏和氏孙当年在洛阳的国公府时,就和她的关系颇为融洽。

    “快快起来,在我这没这么多规矩,锦秋,素兰,快给太子妃和秦王妃备坐。”万贵妃虚扶了一下,连忙开口道,说完后又吩咐左事宫女给两人备坐。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万贵妃

    郑氏和长孙道了谢,这才起身落坐,万贵妃已年过四旬,她膝下除了不幸过世的智云之外,还有两女,她们分别是刚受封不久的长沙公主和襄阳公主。

    万贵妃虽年过四旬,但她性情豁达柔顺,凡事想得开,再加上养尊处优,保养得宜,看上去只像三十出头,仍然温婉美丽,极有风韵。

    “长孙,听闻前一阵你孕吐十分严重,现在可有好些?”等两人落坐之后,万贵妃将视线落在长孙王妃身上,开口问。

    “回贵妃娘娘,现在好多了,多谢娘娘挂念。”长孙站了起来,朝她欠了欠身,接口道。

    “在我这里,不必如此拘礼,若我问句话你们都要站起来回答,反会让我束手束脚,什么话都不敢问了。”万贵妃赶紧意示她坐下,笑着开口道。

    “娘娘大度慈爱,长孙受教。”长孙王妃抿嘴一笑,依言坐了下来。

    “你呢,太子妃,你府里一切可好?”万贵妃朝她笑了一笑,随后又将视线转到郑氏身上。

    “回贵妃娘娘,臣妾府中一切顺利,多谢娘娘挂念。”有了万贵妃之前的话,郑氏没有再起身,只坐在椅子上微微欠了欠身。

    “那就好,瞧着你们都和美顺遂,我心里才高兴,对了,太子妃,淼淼应该随你进宫了吧?这孩子呢?”万贵妃脸上的笑容愈发的温和了些,复想起太子妃的年方六岁的女儿淼淼,想起一阵子没见到这古灵精怪的丫头了,又问了一句。

    “因二弟出征不在家,我早上去弟妹家里等她一块过来,淼淼随她哥哥和太子一起先入宫了,这会大概还陛下那边,臣妾一会着人去寻她过来。”郑氏答道。

    “罢了,陛下也很喜欢淼淼,让她先在那边玩一会,快到午膳的时候想必会有人送她过来,不急这一时。”万贵妃摆了摆手。

    “娘娘,张婕妤和尹德妃前来请安。”万贵妃正和郑氏、长孙说笑间,宫女来报,说张、尹两人来了。

    “请她们进来吧。”万贵妃闻声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几分。

    这两人年轻貌美,深受高祖宠爱,在后宫气焰颇为嚣张,平日里也就罢了,万贵妃性情豁达柔和,并不喜与这些嫔妃计较。

    可今个儿是十五,又是中秋节,是宫里很隆重的一个节日,若皇后在,按制各宫嫔妃一大早就要去正宫请安。

    中午大家再一起聚宴,如今中宫空缺,万贵妃代领后宫,按礼,今日一早,各宫嫔妃都应该过来给她请安,其它嫔妃也都过来了。

    唯有这尹、张两人,倚仗着陛下的宠爱,竟比郑氏、长孙氏这两个宫外、用过早膳才过来的儿媳还晚,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她的脸。

    “妾尹氏、妾张氏见过贵妃娘娘。”尹、张两人走入殿内,双双屈身朝万贵妃见礼。

    “还得你们还记得今个儿是五十,要过来见礼,坐吧。”万贵妃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叫她们起身,同是静静的看了两人半晌,眼瞧着张婕妤要发飙的时候,才摆了摆手。

    好你个万贵妃,平日里顶着一张贤良大度的面孔让人歌功颂德,今个儿却当着两个晚辈的面这样下自己的面子,当我们是泥捏的不成。

    尹、张两人起身,张婕妤眉毛一竖,正待发怒,长孙和郑氏却在这时候站了起来,朝两人行礼:“太子府郑氏,秦王府长孙氏见过尹德妃,张婕妤。”

    尹、张两人憋了一肚子气,眼见郑氏、和长孙朝她们行礼,竟只冷冷的看着她们,并不叫她们起身,这时候万贵妃的声音响了起来:“尹贵妃,张婕妤,秦王妃刚怀孕不久,不合适长时间屈身站立。”

    “瞧我,颇有一阵子没看到你们,一时都差点认不出来了,太子妃,秦王妃,快快请起入座。”尹、张两人面颊上的肌肉轻轻扯动了几下,尹氏在张氏开口之前,先一步将话头接了过来。

    张氏比尹氏小了三岁,又出身小户之家,除了貌美之外,心胸见识皆十分平庸,如今一朝受宠,颇有些得意忘形,尹氏虽也是凭貌侍宠,见识却比张氏强多了。

    眼见张氏不分场合就要对郑氏和长孙发难,急忙先一步将话头抢了过来,如今大唐初立,外面的一应敌人都还要靠太子和秦王对付,她们俩若在这时候对太子妃和秦王妃发难,绝讨不到好处。

    张婕妤虽然蠢了些,但让她和尹德妃对着干,她还是不太敢的,当年在晋阳宫,她就一直紧紧的跟在尹德妃身后,诸事以她为首,如今在李唐后宫,尹妃受宠也远在她之上。

    眼见尹妃开了口,她心头再憋闷,也只能闭口不言,郑氏和长孙站起身体,淡淡扫了两人一眼,并道了声谢,才各自落座。

    张、尹一过来,大家的谈话就不像以前那般随意亲切了,好在郑氏也好,长孙也罢,都不是沉闷之人,很快找到话题,里面的气氛还算不错。

    不多时,又有其它嫔妃陆续到来,紧接着淼淼也被陛下派人送来了,年仅六岁,活波可爱的淼淼一来,很快将气氛带到了高潮。

    很快到了午膳时间,高祖与太子、宗室一起用宴,内庭则以万贵妃为首,一众嫔妃和公主们一起用膳(古代中秋节是否宴请群臣,之影不清楚,暂且先按家宴设定罢。)

    平阳昭公主秀宁此时尚在外打仗没有归来,自然来不了宫里,万贵妃的两个女儿都随其夫婿在外地,也不能归来。

    万贵妃看着着满园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两女一子,一个已经天人永隔,两个女儿也难得见上一面,饶是她向来会开解自己,此情此景,心头亦不由自主的染上了一丝悲伤。

    “娘娘,这个丸子味道不错,您尝尝。”细心的长孙王妃察觉到万贵妃的情绪有异,不动身色的来到她知边,将一道味道很好的丸子舀了两颗到她碗里,并悄然伸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掌。

    “确实很好吃,谢谢。”万贵妃被她这么一握,顿时醒过神来。

    她抬目看到长孙王妃目中的温柔和关心,心头不由一暖,鼻子莫明有些发酸,为了掩盖这种情绪,她垂下视线,舀了颗丸子到嘴里,待心头的情绪压了下去,才抬口笑着开口道。

 第一百一十七章 秦王凯旋

    午宴结束后,万贵妃又留了郑氏和长孙一阵,和她们好好说了会话,又逗淼淼玩了半天,眼见天色不早,才放她们离开。

    临行之前,万贵妃拉着长孙王妃的手一再叮嘱:“秦王妃,你这是头胎,务必要分外小心,二郎在外征战,府里若有什么不方便处理的事,记得着人入宫来找我,找皇上,我们会你做主。”

    “……”长孙。

    从宫里出来,郑氏忍不住有些泛酸的打趣了长孙一句:“得,贵妃娘娘对弟妹果然比对我好。”

    “有么?淼淼,你说说,贵妃娘娘是对你阿娘好,还是对我好?”长孙有些好笑的看了郑氏一眼,将目光转到骨碌碌的转着一双大眼,一会看看母亲,一会又看看她的淼淼小姑娘身上。

    “嗯,娘娘对我最好。”淼淼歪着脑袋,认真想了想,随后一脸严肃的接口。

    “扑哧……”长孙和郑氏闻声皆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就到了十二月,长孙不知不觉间已怀孕七个多月,肚子已挺了起来,胎相很稳,她饮食什么的也一切正常,日子过得很平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出征在外的秦王仍没有归来,眼看着离过年只有二十来日,尚未听到任何班师的消息传回来,也不知今年的年节,一家人能否团聚。

    十二月中旬的时候,高氏来王府看长孙,临走的时候,犹豫了半天,终忍不住问了一句:“观音婢,王爷最近可有捎信回来?”

    秦王是八月初受封讨西大元帅,前往泾州征讨薜人杲的,秦王大军尚未到达之前,泾北两岸守军就连续在薜仁杲手中吃了败仗。

    秦王大军到达之后,薜仁杲命部将宗罗喉向他挑战,秦王坚壁不出,双方僵持了两个多月。

    因这么个事,十一月的时候,朝中不断有人上奏抨击秦王,要求高祖换将。

    高祖以将在外,有因地制宜之权,群臣不知实情,不可胡乱干涉前线战事为由驳回了所有的抨击秦王的折子,即便如此,外面关于秦王府的流言蜚语也没少。

    长孙王妃心态一向稳,沉得住气,同时对丈夫有足够的信心,只要陛下不责怪秦王,其它的流言蜚语她根本不放在心上,她相信区区薜仁杲对丈夫构不成威胁。

    不过她稳得住,不代表别人也能有这么好的心态,高氏听多了外面人的议论,心里不由自主的就有些慌,她不仅担心女婿,也担心儿子,长孙无忌可是和秦王在一起的。

    因女儿怀孕,她不想增添女儿的心里负担,心里虽然担心,却一直忍着没有开口,如今眼见就要过年了,实在忍不住,这才出言问了一句。

    “阿娘,王爷最近没有来信,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定然会在年前结束这场战争,凯旋归来。”长孙王妃自然知道母亲的心事,她不仅惦念女婿,更挂念儿子,为此,她一脸认真的看着高氏开口道。

    “观音婢,你,你对王爷这么有信心?”高氏听得一呆,秦王的大军抵达泾州之后,在城里龟宿了两个多月不出,惹来了不少闲话,最近也没听说有什么捷报传来,女儿的这份自信从何而来?

    “当然,最近王爷是没有给我来信,但在上个月却写过信回来,他告诉我,年前一定会凯旋归来,不会让我一个人在家过年,也不会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世的时候,他这个做父亲的不在身边。”长孙王妃一脸笃定的开口。

    “那就好,那就好,你肚子越来越大,好生保重。”高氏听得大为欢喜,随后又叮嘱了一句。

    时间继续朝前滑行,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六,这日早晨,长孙正坐在桌前喝粥,阿丑像阵风般跑了进来:“王妃,王妃,大喜,秦王大军凯旋归来了,现大军已到了城门口。”

    “真的?怎么之前一点消息没有?”刚刚喝完粥里最后一口粥的长孙猛的站了起来。

    “王妃,你,你肚子这么大了,起身的动作不要这么激烈,阿丑,你多大的人了,怎的行事还这么不稳重?”跟在身边服侍的小舞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将长孙扶住,随后朝阿丑怒目而视。

    “噗哧,对不住,王妃,是我太急躁了,对了王妃,月中的时候,你不是一脸笃定的对高老夫人说过,王爷一定能在年前凯旋归来的么?”

    “怎的这意料之中的人,反应还这么大?”阿丑也吓了一跳,跟着跳到长孙身边,扶住她的另一只胳膊,不过这姑娘性子要比小舞皮不少,眼见长孙无事,又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你这鬼丫头,胆子越来越大,都敢打趣我了。”长孙王妃没好气的白了阿丑一眼,她之前安抚高氏的时候,话虽说得斩钉截铁,可多半是为了安抚高氏,心里却无绝对把握。

    她信任丈夫不假,可战场瞬息万变,战事没有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保证已分能百分百取得胜利,她一个窝在家里的人又怎能百分百肯定呢。

    尤其是近几日,随着年关越来越近,西征大军仍没有一点消息回来,她的一颗心不自觉的就悬得越来越高。

    阿丑被长孙王妃轻斥了一句,也不害怕,只吐舌微微一笑,就在这时候,青岚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事怪不得王妃沉不住气,主要是王妃与王爷感情太深。”

    “王妃对王爷再信任,心里的渴盼却不会因此而减轻半分,现突然听到王爷归来的信息,激动在所难免,倒是阿丑,你这风风火火的性子确实要改,不然等到哪天真惹出事,就迟了。。。。。。”

    青岚年纪最长,性子最稳重,成家已经好几年,膝下已有两个孩子,现是长孙身边最得力的管事娘子,她对长孙的性情最了解,在锦笙院的一应下人中也最有权威。

    “青岚姐姐教训得是,我一定会改的。”青岚一开口,阿丑顿时不敢再反驳,低眉顺眼的虚心接受教诲。

    “赶紧的,把王爷的书房和议事厅都好生收拾一遍,再让厨房多备几个王爷喜欢的菜。”长孙没管几个丫环的互动,待最初的惊喜过去之后,立即开始吩咐一应事宜。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夫妻团聚

    秦王征讨薜人杲,大获全胜,当他押解着薜仁杲以及其麾下十余名贼首走进城门的时候,之前那些纷纷上折参秦王的人不自觉的都垂下了脑袋。

    秦王心里惦记着妻子,将俘虏转交出去、入宫见了皇帝,交了帅印,就急急回到了府里。

    他是八月初出门的,算起来都差不多五个月没见妻子,也不知身怀六甲的妻子是否一切安遂,当真是归心如箭。

    “啧,啧,以前可没瞧出二郎还是个情种。”高祖有些无语的看着入宫之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汇报完战况、交上帅印后、就明显有些心不在焉次子,好笑又好气。

    本想留他用饭的高祖,瞧着李二郎心神不属、归心似箭的模样,再看着他那一身烟尘,和脸上掩不住的疲惫和,终没说什么,挥手让他离去。

    泾州大捷,秦王大军一举荡平了薜仁杲余部,宫里肯定是要赐庆功宴的,不过庆功宴却不可能是在今日。

    “二弟和弟妹是幼时定下的亲事,两人青梅竹马,感情远非普通夫妻能比,加再上弟妹又身怀六甲,夫妻两一别数月,如今好不容易归来,二弟归心似箭也是人之常情。”太子看了嘴里虽在嫌弃,实则眼里都是笑意的父亲,笑着接了一句。

    “嗯,夫妻和睦,举案齐眉,是家中幸事,你也一样,你与太子妃亦属天赐良缘,可莫要因身份不一样,就忘了形。”高祖点了点头,并不轻不重的敲打了太子一句。

    他可是听说了,近两月,太子隐有纵情声色、冷落妻子的趋势。

    高祖并非不近女色之人,他当年的妾室也不算少,如今当了皇帝,宫里更是添了数名年轻貌美的妃嫔。

    不过当年妻子在世之时,在他心里绝对是没有哪个妾室的份量能越过窦氏,只要他人在府里,一个月有大半时间都歇在妻子房中。

    他的性子有些优柔寡断,也容易沉迷安逸,若非娶了窦氏这样一个才貌眼界样样出众的贤内助,帮他生了几个好儿子,又都教养得好,他李渊绝无今日成就。

    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李渊身上虽有些毛病,但优点也不少,比如重情,懂感恩。

    正是因为心里记着窦氏的好,他对窦氏所出的几个孩子也特别重视,自然不希望自己亲立的太子,只因换了个身份,就忘乎所以。

    “儿子谨遵教诲。”李建成闻声心头一紧。

    “行了,我知道你的为人,你性子和我相似,宽厚温和,才智本事也不缺,但容易枕于安逸,等过了年,你和二郎一样,都去前线吧,咱大唐初立,还有不少的仗要打。”李渊摆了摆手。

    不说高祖李渊和太子建成的心事,但说秦王因心里惦记身怀六甲的妻子,匆匆告别了皇帝,就像一阵风般朝着家里奔去。

    回到秦王府,刚入中门,便看见几名姬妾在门边徘徊,显然大家都者到了消息,早早跑到这里等候了,一看到秦王,她们便满脸欢喜的迎了过来:“恭祝王爷凯旋。”

    在中门的门口迎接的姬妾共有三人,她们分别是阴氏、燕氏和王氏,秦王看到她们,脸上非但没有半丝高兴,反而沉下了脸:“谁让你们迎到这里来的?”

    按制,勋贵世族之家,能到大门二门迎接家主的,只有当家主母和家主的孩子,阴、燕、王都是妾室,却无此资格。

    这几人年纪都不算大,加上入府的之后,各自都受了王爷几回宠爱,都觉得自己在王爷心里是特别的,心里没把这规矩当回事,这才有了此幕。

    如今面对秦王的质问,三女顿觉呼吸一滞,说不出话来,秦王见状面容更冷,转头朝吩咐了一句:“来人,将她们送回各自的院子,幽闭两月,没有和我王妃的吩咐,不许出院子一步。”

    等他来到锦笙园,长孙王妃已知道阴、王、燕等人迎到二门,受罚之事,她听说王爷已到了锦笙园门口,立即迎接了出来,屈身行礼请罪:“王爷,阴、王等人行事有悖规矩,是我管教不周。。。。。。”

    “观音婢,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再说了,那几人打着小心事又和你有什么关系?让我好好看看你,看看我们的孩子。”只是她一句话没说话,人已被秦王扶了起来,并被掩住了嘴。

    长孙的肚子已经八个月了,挺得很大,不过她看起来除了肚子之外,四肢仍显得纤细,娟秀美丽的面庞上散发着柔和的母性光辉,看上去就如寺庙中的观音一般,圣洁慈悲,让人几有膜拜之心。

    秦王看着这样的妻子,只觉整个人都痴了,脸口有一股说不出的情愫涌动,眼眶莫明有些发热,他下意识的就想将她拥进怀里,再好好摸摸她的肚子。

    可胳膊刚动,他瞧见身上那恪人的盔甲,和满身烟尘,顿时将手收了回来,微哑着声音开口道:“观音婢,我先去梳洗,再来看你和孩子。”

    “好,热水的衣服都已经给你备好。”长孙的目光落在丈夫那胡须拉渣的脸,目中满是疼惜。

    李二郎梳洗出来,屋内已经摆好膳食,他适才看见妻子激动,一时忘了腹中饥饿,此刻梳洗完毕,再看着这满桌都是他喜欢的菜肴,顿觉腹中鸣鼓不歇。

    他坐过去,端起一碗米饭就要往口里扒,却被长孙按住,长孙王妃舀了碗汤,放到他面前:“先喝碗汤润润肚子,再吃饭。”

    “好,在家里,所有的内宅之事都由王妃说了算。”李二郎闻声抬目朝妻子笑了一笑,接过汤,几口喝了下去,随后端起米饭大口吃了起来,长孙也跟着他用了一碗。

    用完饭后,李二郎抱着长孙,将头贴在她肚子上听了好久,偶然感受到胎动,既好奇又激动,丫环婆子们都很有眼色的退了下去。

    夫妻俩温存了片刻,长孙微微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了一句:“二郎,你征战数月方归,大家都很惦记你,要不要召其它姐妹过来见见?”

    “明天再说吧,今天我只想和你、孩子在一起,不想见任何人。”李二郎抚在她肚子上的手微微一顿,随后抬目看着她,静静的开口道。

 第一百二十章 无忌来访

    “观音婢,你能不能别这般贤惠大度?咱们夫妻一别数月,刚刚重逢,你还有心事想着别人……”

    “你总是如此清醒大度会让我忍不住怀疑,你是不是心里压根就不喜欢我这个丈夫。”李二郎静静的看了长孙一会,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二郎。。。。。。”长孙王妃语意一顿,她很想说我也不想这么大度,我甚至自私的让你一直只陪着我一人。

    但我知道,这不现实,既然明知是不现实的东西,总生妄念,到头来不仅伤已,也易伤人。。。。。。

    不过这些话只在她心头转了一转,最终都化为一声模糊不清的叹息,随后主动靠近李二郎,伸手轻轻环抱着他的腰,轻轻将头枕在他的胸前。

    李二郎感受着顶在他身上的那大肚子,以及肚子里那个不时在踢动、不知是女儿还是儿子的家伙,心头满满的都是爱意和温暖。

    能一直这样拥着妻子,握着她的手,看着她为自己孕育子女……对李二郎而言人生便是圆满。

    他在外这几个月十分辛苦,如今回到家里,妻子在怀,身心完全得到放松,很快便感到睡意袭来。

    长孙眼见他就要这么睡过去,虽然心疼,却不得不叫醒他,让他回房休息,不然,凭着她现在挺着这么大的肚子,是没法送他回房的。

    李二郎这一觉一直睡到次日天亮才醒来,醒来的时候只觉浑身舒畅,这些日子的疲惫一扫而空,唯有腹中鸣鼓不歇。

    他翻身坐了起来,看着坐在窗前,手里拿着块布料在比划着什么的妻子,开口问了一句:“观音婢,现是什么时候了?我怎的感觉自己几天没饭了。”

    “今日是腊月二十七,辰时中,离你昨日睡去到现在已足足过去了十个时辰,赶紧起来梳洗吧,早膳已经备好了。”长孙抬目看了他一眼,道。

    “睡了这么久?怪不得浑身舒畅。”李二郎利落的跳下床,快速着好衣衫,就去洗刷。

    他用完早膳不久,心里正寻思着是不是带妻子去岳母家一趟的时候,便听到小舞来报长孙:“王妃,咱府里的四郎君来了?”

    “大舅兄来了?哟,观音婢,我正想着带你去一趟岳母家呢,没想到他倒是先来了。”长孙还没来得及开口,李二郎便先一步将话头接了过来。

    夫妻两人一同迎到院外,一出来便看见长孙无忌大步朝着这边走了过来,长孙无忌过来之后,没有理会李二郎,他的目光落在数月不见的妹妹身上。

    看着她那高高挺起的肚子,有些吃惊的开口:“妹妹,才几个月不见,肚子这么大了,年后不久,我这小外甥就要出世了吧?”

    “八个来月了,产期应该是明年正月底或二月初。”长孙答道。

    “这时节好,气候不太冷,这次西征,我特意给我外甥带了把好剑回来,等他出来之后,就给他做贺礼。”长孙无忌笑道。

    “哥哥怎么就知道一定是外甥,说不定是外甥女呢?”长孙没好气的白了长孙无忌一眼。

    “外甥女也一样啊,你瞧瞧王爷的姐姐平阳公主,啧啧,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