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有娇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离又说,“有时间去我家一趟,找两块碎布接接裤子。”
夏二妮红着脸点点头,她也知道自己岁数大了,露一圈脚踝羞人。
接着,夏铁领着夏大熊也从镇上的打铁铺回来了,刚满九岁的大熊像头壮实的小黑熊。这两父子长得一个模子,都是又黑又壮,四方大脸。
夏离拿出两块糖让夏二虎给夏大熊。夏大熊笑眯眯地自己吃了一颗,见小杨氏看着他,又给了她一颗。
小杨氏讨人嫌,但夏大熊和夏二妮都不错,只有夏三豹被她惯坏了,跟她一样讨嫌和自私。
饭菜做好,开始往桌上端菜,夏离不好意思继续坐着,帮着摆碗摆筷子。
今天的菜非常丰盛,蒜苗炒肥肉,猪脚炖黄豆,酥花生米,豆干炒韭菜,莲白炒油渣,拌黄瓜,大骨炖白菘粉条,糙米干饭,男人们还有酒。
炒肥肉和炖猪蹄被老太太放在老两口的面前,表明这两个菜别人是不能随便动的。其它菜放在桌子中间,可以随意。
第十章 过继与招婿
家里人本就多,再加上夏氏母女,夏大妮和夏二妮便不能在桌上吃饭了。夏老太给两个大土碗里装了大半碗糙米饭,夹了些莲白、豆干、黄瓜和白菘粉条进去,再用勺子舀了点炖黄豆,这就是大妮和二妮的饭了。
夏老太边舀还边说着,“只有咱们家的丫头片子才这么金贵,饭菜堆得像小山,惜福吧。别人家的丫头可是连饭都吃不饱,一个个饿得黄皮瓜瘦。”
夏大妮和夏二妮接过碗,非常自觉地坐去一边的小凳子上吃。
夏离严重鄙视老太太的重男轻女。
那两个小姑娘,岁数不大,可是当全劳力干活的。特别是二妮,比小杨氏干得还多,居然连一点肉和油渣都没分到。
然后,老太太开始分猪蹄,嘴里还念叨着,“这猪蹄我共崭了十九坨,九个人正好一家两坨,老头子再多一坨……”
夏老太给夏老汉舀了三坨猪蹄后,又依次给她自己、两个儿子、夏氏和夏离、三个孙子各舀了两坨。夏离注意到,自己和夏氏碗里的两坨偏小。
夏老汉从自己碗里夹了一坨猪蹄给夏离,说道,“这猪蹄是给离丫头进补的,离丫头要多吃一些。”
夏家人,只有夏老汉敢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别人。若是其他人,夏老太是会骂人的,不仅要骂夹肉的人,还要骂接肉的人,或许还有后续惩罚。
夏离赶紧把肉还给夏老汉,笑道,“外公,我够了。”
夏老汉又夹给她,“给你你就吃,早些把身子养好。”
夏氏也从自己碗里夹了一坨给夏离,轻声说道,“你外公说得对,多吃一些,早些养好身子。”
夏老太甩了夏离几个眼刀子,嘴巴张了张,还是没敢多说。
小原主在夏家待遇优厚,也心安理得受着。夏离对夏老汉的筷子有些接受无能,见他坚持,也只有闭着眼睛吃了。
其实,她心里很想分点给坐在一边的两个小姑娘,但知道若是她们敢接,夏老太不仅会骂人,还会找机会饿她们的肚子。
小杨氏眼馋地看了一眼夏离碗里堆得冒尖的肉,又瞪了夏离一眼,用筷子在黄豆汤里翻,还真找到一块小肉皮,自己吃了。李氏则多夹了几颗油渣,起身都给了夏大妮。
小杨氏又手急眼快地抢了一块炒肥肉,被夏老太打了一下筷子,骂了几句。
夏离没有自己夹肥肉,夏老汉给她夹了两片。她前世不喜欢吃肥肉,嫌腻,可现在吃了这么多肉一点也不觉得腻。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夏离暗自腹诽不已。古代女人不好当,被剥削和压迫的,何止是媳妇。从小姑娘熬到媳妇,再从媳妇熬到婆婆,太漫长了!
她心里再一次感念夏氏是个好母亲,那么温柔的女人,为了女儿却有所坚持。可惜了,她的亲生女儿已经香消玉殒。
饭后,李氏母女收拾碗筷进厨房洗,众人就坐在屋里聊天。夏老太又说起夏离被心思不好的男人推进河里差点淹死,孤儿寡母如何可怜,家里没有男人终归不行的话。老太太说得声情并茂,满脸的皱子更深了,感觉真的是心疼闺女和外孙女。
众人也是一阵嘘唏。
夏离知道,老太太做了这么大一通铺垫,又该说过继的事了。
小杨氏也明白老太太的打算,心里乐开了花。她推了推三豹,说道,“我家三豹多好,是大姑的亲亲侄子,是离丫头的亲亲表弟。他给大姑当了儿子,给离丫头当了弟弟,那些臭男人也不会再惦记大姑了……”
后一句话说得难听,夏氏沉了脸,悲愤道,“弟妹,你怎么能这么污我的名声?我们孤儿寡母,要倚仗也是倚仗我爹娘和哥哥弟弟,还求不到你跟前。我如今还没有白吃娘家的饭,就要被弟媳妇说得这样难听,若将来真的落破了,我们娘们还不得被你们欺负死啊……”
说到后面,竟是哭出了声。
夏离又加了把火,“二舅娘的心肠歹毒着呢,她可等不到我们落破,她是想先气死我们,三豹连过继都不需要,直接把我们的家产拿回来!”
夏老汉、夏老太气得一顿大骂,夏柱狠狠瞪了小杨氏一眼,夏铁还掀了她一掌。
夏离暗道,小杨氏就是猪队伍,夏老太太做了那么多铺垫,却被她的最后一句话带偏了。夏氏一顿控诉,让夏老汉父子气愤不已,夏老太也不好再用夏离被推进河说过继三豹的事了。
夏老汉环视了屋里一圈,又郑重说道,“兰娘为了这个家受了许多苦,是个孝顺的好闺女。我们如今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她做了大贡献。你们要记住她的好,不许再惦记她家里那点子东西,那些东西是她们活下去的根本。将来给离丫头招个女婿,兰娘母女有了依靠,家当也是她们母女的,没有外流。”
夏柱、夏铁赶紧表态,会对妹妹(姐姐)好。连夏二虎都表了态,要给大姑和离姐姐当倚仗。
老太太又道,“招婿就招大熊,那么多家当总不能便宜别人……”
夏老汉沉脸说道,“你这个老太婆怎么回事,我刚才说得还不明白吗?不要再打她们家当的主意。离丫头招谁当女婿,兰娘说了算,她不会害自己的闺女。你别瞎参合。”
夏大熊被说了个大红脸,跑了。
夏老太也不敢再多说。
夏离暗哼,自家的事被他们安排完了!
夏老太和小杨氏想为孙子(儿子)占她家的家产,而夏老汉虽然帮着她们,也有底线,就是那些家产只能是她们母女的,不能便宜外人。言外之意,夏氏不能再嫁,夏离只能招婿。
不就一个院子一口井,至于吗?若将来自己挣了更多的钱,还不知道会怎样。
夏氏和夏离没有接老两口的话,起身告辞。
回家后,夏氏对夏离说道,“你外公也是真心为咱们打算,咱明面不要反对,若他都不帮咱们了,咱们的日子会更艰难。他们说他们的,咱们该怎样还怎样。等以后你找到好人家,就把这个院子卖了,再加上平时攒的钱,置份像样的嫁妆。家里那些银子给你当压箱银子,谁都不要说……”
第十一章 冰粉
夏离看看这位先人后己的娘,她带回来的银子给娘家给闺女,就是没想到给她自己。
夏离挽着她的胳膊笑道,“娘,我以后会挣更多的钱。以后,不仅我要幸福,娘也要幸福,娘还这么年轻……”
夏氏有些红了脸,嗔道,“娘都快三十了,还年轻!”
三十还是一枝花,好不!
夏离没有再多说,拿起弓开始练习。她更愿意用前世学的“地中海”式射箭,不仅她熟悉,还因为这种射法能把弓拉得更开,箭也会射得更远。而“蒙古式”更适合骑射,她觉得自己这辈子也不会有骑在马上射箭的那一天。
她画了专门练射箭用的三指手套让夏氏用厚布做,以后再用皮子做。
第二天,夏离又把一个垫在凳子上的草垫取下来挂在后院院墙上,练习射箭。舍不得用铁头箭,用的是竹头箭。
她天天躲在后院偷偷练习,乐此不疲。本尊身体弱,开始只能射四、五米远,随着身体好转和体力增强,一点一点加大。有前世的基础,还有这个身子的视力,她射箭极准,每一箭都正中靶心,无一例外。
同时,她还会背着夏氏练一练前世的搏击。
期间,夏大妮和夏二妮来了一次家里,夏大妮依然是学绣花,夏二妮带了一条外裤和一条裙子过来,夏离给她找了些碎布出来,教她怎样接在裤子和裙子上。夏氏一直在给春娘绣坊绣绣品,在绣坊看到他们不要的碎布就会要点回家当补丁。
夏二虎来过几次,每次都带了他家的狗子大黄来,这是夏离的嘱咐。大黄一来她就给它喂家里的剩饭,她家的剩饭可比老夏家好多了,以致于大黄自己还偷偷来了好几次。
有一次夏二虎拗不过夏老太,带着夏三豹一起来玩,夏离没客气,吃饭前就把两个小子一条狗都撵走了。
夏老太也来了一次,话里话外是过继三豹或是招大熊当女婿的事,夏氏咬死再等等。逼急了,就说要去跟夏老汉商量。
她就是在拖。
转眼到了四月中,山上的绿更浓,花更艳,麦地里的麦穗沉甸甸,路边地头的野花也更加多姿多彩。当然,天气也更热了。
夏离的病已经彻底好了,经过锻炼,力气见长。她一个人时,还会悄悄用她的“千里眼”瞧远处的山峦。绿树、野花、青草、褐石、黄土,以及游走在期间的人和一些小动物看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居然在山尖看到了一头野猪一晃而过,还有一次看到树上有一片黑底黄花的东西滑过,再仔细一瞧,居然是比碗口粗的大蟒,吓得她魂飞魄散。还有一个黄昏,看到村里的谭寡妇和把夏离推下河的李大让在山里的某处“野/合”……
她的目光赶紧移开,暗骂了一声“狗男女”。那个李大让的手里,可欠着一条人命呢,以后得找机会收拾他。
她也注意到了一种美丽的野花,路边山间,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花前世学名叫假酸浆,这个世界叫蓝灯笼。
这种花籽做的一道小食在前世被称为网红冰粉,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还透明好看,美味价廉,备受人们青睐。
夏离前世牺牲前去过一次锦城办案,那里冰粉店众多,还很“小资”,卖冰粉的都是帅哥美女,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将红糖、玫瑰卤、各色水果丁、芝麻等佐料淋在晶莹剔透的冰粉上。掌勺的被称为冰粉师,感觉像酒吧的调酒师一样。
夏离吃过几次,很喜欢,还专门上网度娘了一下……
夏离的记忆中这个世界没有冰粉,又问了夏氏兰灯笼籽都有什么用途,她说是草药,只用于治病。
虽然兰灯笼秋季种子才成熟,但家里有存货。这种药有清热解毒止咳等功效,许多人家都会自己采些留着备用。
夏离便想到了做冰粉挣钱的法子。虽然不能靠这个发财,但能赚点小钱。
这个时代的夏季也有冰,一个是大户人家有冰窖,一个是用硝石制冰。都贵,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得起。
而兰灯笼籽便宜,哪怕冰粉只卖几文钱一碗,薄利多销,利润也可观。
这天上午,夏离练习了一个时辰射箭,觉得非常热,便想到试做冰粉。
她拿了近一两的兰灯笼籽,用纱布包起来,扎紧。又舀了一勺食用石灰,装在碗里用一比六的水化开。再烧了半锅开水,放凉,装了三斤左右进一个小盆。
先将纱布包放入装冷开水中的小盆浸泡,一刻钟后就开始用手搓揉,搓至水稠变白,再用力挤纱布里的籽,出现大量气泡即可。
静置小半刻钟,等到小泡泡消失后,再慢慢朝一个方向搅拌粉浆,并缓缓加入石灰水,直到感觉有些阻力。把装籽的纱布包拿开,粉浆里还有些籽,再用纱布把粉浆过滤一遍。
这里没有冰箱,夏离就从井里装了一大盆凉水出来,把装粉浆的小盆放在大盆里。
夏离便没管它了,自去拿了两小块红糖化成糖水,拿了几颗炒花生压碎。家里还有一点冬瓜蜜饯,切成小丁。这时候的许多水果都很贵,用作配料不划算。蜜饯中,属冬瓜蜜饯最便宜,夏氏偶尔会给夏离买点这种零嘴儿。
等到一个时辰后再去看,盆子里的浆水已经凝固成了冰粉,颤巍巍的,晶莹剔透。夏离喜极,冰粉真的做出来了。
夏氏正好进厨房来做晌饭。她在屋里专心绣了半天的花,偶尔瞄见女儿忙碌的身影也没多管,又去邻村买了一块豆腐回来。
她热得脸红扑扑的,前额还冒出一层细汗。见案板上的盆子里装着凉粉一样的东西,却是透明的。诧异道,“这是什么?跟冰一样透明。”
夏离舀了两小碗出来,淋上红糖水、花生碎、冬瓜蜜饯丁,冰粉有了颜色,更好看了。
她递给夏氏一碗,笑道,“娘,这叫冰粉,尝尝。”又补充道,“这是兰灯笼籽做成的,能吃。”
她自己又拿起一碗吃起来,香甜冰凉,滑嫩爽口,觉得比前世的还好吃。禁不住说道,“太好吃了!”
第十二章 不能干粗活
夏氏见女儿吃的香甜,也吃起来。一吃就停不住,一碗吃完后,也赞道,“爽甜滑口,还解暑,好!”又问,“离离怎么会做这东西?”
理由已经想好了。
夏离皮厚地说道,“我早发现兰灯笼籽会出浆,就想着既然凉粉能用石灰水凝固,或许兰灯笼籽的浆用了石灰水也能凝固。今天试一试,还真成了。它像冰一样透明,我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冰粉。”又道,“冰粉美味,解暑,我们可以用它卖钱吗?”
夏氏笑道,“这么好的吃食,自然能卖钱。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消暑的冰块贵,只有有钱人家才吃得起。而且,胃弱的老人和孩子也不敢吃冰。兰灯笼籽有消炎利尿的功效,它做出来的冰粉比直接吃冰块对身体有益多了……”
夏离欣赏地看了看夏氏。她曾经在京城的大户人家当过丫头,又当过秀才娘子。回乡后,一直为县城最大的春娘绣坊绣绣品,跟乡下妇人相比,的确见多识广。
夏离道,“这东西不仅吃了对人有好处,还成本低廉,兰灯笼籽到处都是。总之,好处多多。”
夏氏点头,沉吟了一会儿又道,“这东西若在镇上卖,买的人少,辛苦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若去县上卖,来回路远不说,那里的坏人多,我闺女这么俊俏,怕是会招祸……实在不行,咱们在家做,让王家小子去县城卖。这事还要瞒着你外婆,若她知道咱们这生意跟外人合作没跟他们合作,肯定会大闹……唉,也不是我吃里扒外向着外人,实在是,若你外婆和二舅娘知道咱们又多挣了钱,更会急着把三豹塞进来给你当弟弟。”
或许觉得自己这么说娘家人不好,脸还红了。
夏离想的更深。这个家已经被许多人觊觎,还包括亲戚。目前她还没有把地皮踩热,不适合大张旗鼓做生意,让别人以为她们又挣了多少钱。而且,若是遇到强索方子的坏人,她们真不敢不给。知道这个方子的人多了,她们母女人少力薄,根本竞争不过别人。
还有,古代没有一次性用的纸碗和塑料碗,卖冰粉时还必须得带桌子凳子,麻烦。
她想卖方子,人不知鬼不觉把钱挣了,再藏得深深的,钱不露白。
虽然这个套路太老套,但穿越女都喜欢,就说明它经典,实用。
夏离说道,“娘,我不准备自己卖冰粉,辛苦不说,日子久了做的方法总会被人知道。我想去茶楼或者酒楼看看,能不能把方子卖了。”
夏氏的眼睛一亮,笑道,“这的确是个好法子,不显山露水,还挣了钱。”她想了想,说道,“溢香酒楼是县城最大的酒楼,总店在省城。娘每次去绣坊都会路过酒楼,那里的掌柜和小二都和善,没看到过欺客的现象……咱就去那里卖。”
两人又商量,夏氏明天去县城的药铺买些兰灯笼籽,再买些玫瑰卤、冬瓜蜜饯、红豆、少许蜂蜜等食材。葡萄干和水果当然更好,但是太贵,夏离可不想做个样品还花那么多钱。
下晌,夏二虎来了。虽然还剩些冰粉,夏离也没敢给他吃,怕他说露嘴。
第二天下晌,夏氏刚买了东西从县城回来,夏老太就来了。
明天起,夏家那四亩地要收冬小麦,夏柱和夏铁都歇了生意,全家一起收麦子,连夏老太都要去麦场看麦子。她是来抓劳力的,想让夏氏母女去给一大家子做饭送饭。
夏氏答应的很干脆,自己会去帮忙,但夏离不能去,理由是她的身体不好。
夏老太气得要命,说道,“她又不是大户人家的娇小姐,哪儿那么娇气。我家的两个丫头片子不到十岁就什么事都做,她已经十二岁了,帮外公家做点子事怎么就不行。”
见夏氏非常坚持,又道,“不想做饭就跟二虎和三豹一起去捡麦穗。”
夏氏道,“我家不缺那点粮。”
夏老太提高声音道,“你家不缺我家缺。”
夏氏说道,“两天能捡多少麦穗?我给钱,五十文,够不够?”又道,“离离虽然姓夏,却不是夏家的姑娘。离离她爹是秀才,我爹说过,文曲星的闺女不能干粗活。”
夏老太无法,又见能白得五十文大钱,只得妥协。气不过,冲夏离吼道,“你这个懒丫头,除了大熊,别的男人都不会待见你。”
这话可把夏氏气得落了泪,边哭边念叨自己十岁就被卖,回来又给娘家多少银子,该还娘家的她都还了……
夏老太听得头痛,气鼓鼓地走了。
夏离没想到夏氏能这样护着自己,一点活都舍不得让她做。她虽然不待见夏老太,但也觉得老太太有一句话是对的,自己是乡下丫头,有些活还是应该干。
夏离搂着夏氏的胳膊劝道,“娘别哭了,我长大了,有些事做做也无妨。”
夏氏擦了眼泪说道,“你外婆只要抓你干了一次活,以后就会经常让你去干。坏习惯可不能养成,你看看大妮和二妮多可怜……”或许觉得这样说老娘不好,又道,“我的离离是秀才的女儿,长得又俊,那些粗活是不能做的。”
夏家人起早贪黑,三天就把四亩地抢收完了。
隔了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九,夏氏和夏篱天不亮就起来了。她们先把泡了一天一宿的红豆煮上,又就开始做冰粉。
半个时辰后,红豆已经煮得翻沙,用碗舀出来放在井水中镇凉。
冰粉做得不多,只有一小盆子和一小碗,及三酒盅。小盆里的冰粉嫩度适宜,小碗和酒盅里的冰粉稍老稍硬。
一切准备就绪,母女两个也吃完了早饭。
她们又回屋拾掇一番。夏离往小了打扮,穿着浅妃色斜襟比甲,白色中衣中裤,小脸上只擦了一点香脂。夏氏又过来给她梳了个双丫髻。
镜中的少女粉雕玉琢,眉目如画,流盼生辉。
夏氏又是欣慰又是担忧,叹道,“我的离离真好看,也愁人。”
夏离侧过身抱着她的腰,脸挨着她的胸口笑道,“再好看也是娘的闺女。娘放心,我已经长大了,会想法子护住娘和自己。”
第十三章 展示
辰时初,母女二人各背一个背篓,夏离背篓里装的是冰粉,夏氏背篓里面装了几个装调料的瓷罐和几个漂亮的空碗碟,都用布盖得严严实实。
出门前,夏氏还是给夏离戴了一个斗笠。
她们来到村东头,坐上黄大爷的牛车。坐车每人三文钱,占了位置的桶或是筐也要算钱。夏篱和夏氏把背篓抱在怀里,便不需要另交钱。
等到车上坐了八个人,黄大爷就赶车走了。
车上的其他人都是去县城集市去卖东西的,又是桶又是筐,占了不少地方。这些人见夏氏母女难得也带了这么多东西,都是好奇不已。
夏离笑眯眯地跟他们打了招呼,就坐在车上发呆
村南头的李大娘实在忍不住了,问道,“离丫头,你们背篓里装的是啥?”
夏氏抢先答道,“是一些刚摘的菜蔬,给绣坊的一个姐妹送的。她经常帮衬我,我没钱,只有送些新鲜菜蔬感谢她。”
菜蔬可用不着捂得这样严。李大娘撇了撇嘴,倒没再多问。
红彤彤的朝阳斜挂在东方,薄薄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去,花草上滚着晶莹的露珠,徐徐晨风扑面,花香草香麦香还有泥土的芬芳环绕鼻间,大片金色麦田一望无际……
乡村的清晨,美极了。
华湘山脉的东面和北面是大片平原,土地肥沃,真正的鱼米之乡。此时正值收割冬小麦和油菜籽的季节,农田里已经有忙碌的身影了。
夏离心里很庆幸。能穿越在太平盛世,远离乱世和生灵涂炭,还有位疼爱自己的母亲,是福。
牛车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县城,在城门外停下。黄大爷说下晌未时末在这里上车,过时不候。
众人答应着急急下了车,又步履匆匆赶去集市,希望能占一个好口岸。
夏氏和夏离进城后直奔溢香酒楼。
潼宁县城离省城金安府不到百里,水路陆路交通都非常发达,属于湘江省的重镇。城里车水马龙,店铺众多,一片繁荣景象。
溢香酒楼在最繁华的三进街,街道宽阔,叫卖声此起彼伏,两边的铺面大多为青砖瓦房,只有极少数木屋。
溢香酒楼是两层青砖瓦房,朱色雕花大门已经大开,旁边还挂了几串彩灯。
夏离跟着夏氏走进去。见大堂很大,摆了二十几张方桌,左边是朱色楼梯,正前方是棕色柜台,柜台后面墙上挂着写有菜谱的小木牌子。
大堂的屋顶非常高,二楼一圈朱色护栏,护栏后是一扇扇朱色小门,里面应该是包厢。
古代的小县城还有这样豪华的酒楼,倒是令夏离意外。
夏离看了一眼小木牌,大概有三十几种菜品,还有灌汤包、烧麦等小点,以及酒酿圆子、水梨银耳等甜品汤。
几张桌子上有人,他们的穿戴不错,悠闲地吃着早餐。
一个小二迎上来说道,“婶子,妹子,你们是来吃早饭?我们酒楼的点心甜汤都很不错呢。”
夏离说道,“小二哥哥,我们想找掌柜谈点事。”
柜台后一个穿青色长袍的中年男人说道,“我是何掌柜,小娘子找我何事?”
夏离和夏氏走去柜台前,她们把背篓放在地上,夏离从背篓里拿出三个青花细瓷碗和两个青花细瓷碟放在柜台上一溜排开。这几个碟碗是她们过年过节时才用的,为了冰粉的卖相好看,把它们也拿来了。
何掌柜不解地问道,“你们这是何意?”
有两个小二围了过来,吃饭的人也都扭过头去看她们。
夏离笑笑没言语,继续手里的动作。
她先往三个碗里各舀了大半碗冰粉,又把一个青花瓷碟扣在一个装了冰粉的小碗上一翻,碟子里就出现了一座半圆形的淡红色小“冰山”。又把三个酒盅里的冰粉翻在另一个碟子里,三座小“冰山”是淡绿色。
红色冰粉里她加了少许玫瑰卤,绿色冰粉里加了点芦荟汁。这种冰粉浓度稍大,易造型,好看,口感却没有嫩度适宜的冰粉好。
兰灯笼籽做的冰粉哪怕增加了浓度,也颤巍巍的,还有点塌,稍稍有些影响美观。但晶莹剔透,依然漂亮得让旁边人的喝彩。
夏离先往三个碗里加了点红糖水和花生碎,再往一个碗里多加了一点红豆沙和芝麻,第三个碗里又再多加了冬瓜糖丁和玫瑰卤。
然后,又往只有一个“冰山”的碟子里加料,绕着“冰山”加了一圈蜂蜜水、玫瑰卤、冬瓜糖丁、芝麻。
再往三个小“冰山”的中间加料,跟大“冰山”加的相同。
做完这一切,夏离才说道,“这种吃食叫冰粉,是我家的祖传手艺。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还消炎利尿,开胃健脾,老少皆家,是夏季最佳甜汤。”又依次指着那几个碗碟介绍,“这是原味冰粉,这是三鲜冰粉,这是全家福,这是红粉佳人,这是三剑客。”
何掌柜诧异道,“名字倒是稀奇,这能吃?”
夏离道,“这是食材做的,当然能吃啊。”说着,就把原味冰粉端给何掌柜,“您尝尝看。”
何掌柜看出来了,这母女二人八成是来卖方子的。不管这叫冰粉的东西有没有她们说的那么好,至少卖相好看。
他接过碗用勺子拌了拌,吃得很慢,仔细品尝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哪怕眼里有了一丝惊艳,也瞬间隐去。
夏离暗诽,真是个狡猾的奸商。
夏离笑道,“何掌柜,怎么样,是不是爽口滑嫩,香甜解渴?”
何掌柜还没有说话,过来一个姑娘抢先说道,“何叔,二姑娘和四少爷让你把这些冰粉都拿去包厢,他们想看看。”
夏离侧头一看,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穿着豆绿色比甲,梳着垂鬓分肖髻,白净伶俐,应该是哪家的丫头。
何掌柜很想说等我讲好价钱再拿去,却也不敢,吩咐小二拿托盘来把这几碗粉冰端去二楼包厢。又对夏离母女笑道,“我家姑娘和少爷对这吃食感兴趣,你们就跟我一起去见见他们吧。”
第十四章 讲价
夏氏见这个丫头颇有气势,想着主家家势肯定不低。便不想去,更不愿意让夏离去。可夏离已经高高兴兴答应了,她也只得跟上去。
几人上楼来到一个包厢,里面装修雅致,圆桌前坐着一位十二、三岁的漂亮姑娘和一个七、八岁的漂亮小公子,他们背后还站了几个丫头婆子。
曾清清和曾理璋刚才在二楼护栏处远远看到几个碗里的冰粉,虽然看得不算太清楚,但听到了夏离的解说和周围人的赞叹,急得不行。曾清清不好去一楼看热闹,就让丫头把那些冰粉端上来。
几个碗盘往桌上一摆,曾家姐弟也是惊艳不已。曾理璋伸手拉过那碟“三剑客”,拿起勺子就想吃。
何掌柜和一个婆子赶紧劝道,“四少爷不可,这东西来历不明。”
曾理璋不高兴地说道,“何掌柜都能吃,小爷怎么不能吃?”
夏离笑道,“我们是良民,来做生意的,怎么敢害人。”
曾理璋已经不管不顾地吃起来,他很快吃完一碗,又把那碗“全家福”拉去面前吃起来。还对曾清清说,“二姐姐快吃,真的极好吃,又解暑。”
曾清清见了,也开始吃那碟最漂亮的“红粉佳人”,吃了几口,便抬头说道,“倒是爽口滑嫩,冰凉香甜。”
她吃完了“红粉佳人”,就不好意思再吃了。见弟弟又要吃第三碗,忙劝道,“别都吃光了,给刘表哥留一碗。”
曾理璋说道,“小盆里还有,少不了刘表哥的。”
曾清清道,“不管什么,吃多也不好。”便把剩下的那碗赏给一个有体面的婆子了。
又问夏离道,“这东西真的开胃健脾,老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