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皇华[封推]-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来想去。颜无悔认为武令媺担心的无外乎是皇帝,也颇为焦急地说:“义母告诉我,皇帝陛下的身体有别人接手了。十九,你还要劝劝陛下才好。不是我夸口,便是师兄们也不及我对陛下的身体更了解。”
如今颜无悔也是有爵位在身的人了,即便只是个小小的男爵,到底从白身变成了贵族。禄郡王作戏作全套。请了皇帝的旨意。还赐了一座男爵府给他居住。
虽然颜无悔还是如以前那样低调朴素,但到底要顾及朝廷的颜面,堂堂爵爷不能穿得太寒酸。据武令媺所知。兰真公主起码送了三马车时新衣料给他。
多日不见,如今锦衣在身的颜无悔果然比以前增加许多贵气。只是他生性喜爱素淡的颜色,纵使衣料华贵些,气质还是一如既往的干净清和。
痛恨兰真公主是一回事。与颜无悔的交情是另一回事。武令媺叹了口气,相当无奈地说:“我已经劝过父皇。但他老人家执意不听。好在圣手和你都留下详细的医案和药方,太医们至少可以参考一下。”
这便是她发愁的原因。皇帝老爹的牛劲儿犯了,甭管她好话说尽,就是不肯再让颜无悔医治。其实她应该明白。皇帝陛下的疑心病一直都重得很。既然对兰真公主起了忌惮防范之心,他自然连带着也不待见与她有关的人。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告诉我么?”颜无悔一心一意要给武令媺解忧。看见她愁眉不展,他也觉得心里压着一块巨石。让他心烦意乱。
武令媺沉默良久,在湖岸垂杨柳树下站住脚,远远眺望着月牙湖对面只见沉重黑影的阳明岭,低声问:“兰真皇姐……在郑家过得不好吗?听说她的日子很不痛快。”
季良全转述的兰真公主对郑家的描述让武令媺也心悸,长期生活在那样阴沉沉的大家庭里,兰真公主的心理会扭曲似乎并不奇怪。当然,了解这些并不代表她就会原谅兰真。
颜无悔却诧异地问:“谁说的?!”他随即发急,“十九,你不要听信外面的传言。我义母与安叹卿将军是清白的,义母与国公大人的感情很好很好。国公大人十分尊敬爱重义母,郑家不仅内宅是由义母全权管着,外面有许多事情,只要义母发话,国公大人十之*也都会听。”
诶?怎么这话与兰真公主对皇帝陛下的哭诉大不一样?武令媺侧脸瞧着颜无悔,见他的急切发自内心,不禁微笑道:“你急什么?我又没说皇姐与安将军如何。不过,你怎么没有叫昌国公为义父?”
月色下,她的眼睛明亮生辉,她微微仰起的小脸儿似乎都在发着光。颜无悔只觉得自己的心脏被狠狠揉了一把,耳根渐渐发烫,却舍不得移目。
“义母不让我称呼国公大人为义父,说郑家规矩大,不愿用与郑家有关的名份来拘束了我。”他讷讷低语,“不过义母也曾经对我说过她未出阁前的事儿,那时她虽然因公主身份也要谨守许多规矩,但还是比嫁人以后要轻松许多。对了,她还对我提到过先太子呢。”
武令媺立刻警惕起来,紧紧盯着颜无悔问:“她都对你说过先太子什么事儿?有没有让你加入玄鹤会?”
颜无悔点头又摇头,说不清是遗憾还是庆幸:“义母曾经提过玄鹤会,也说让我成为会众,这样我的仕途会更好走。不过师父没答应,我就对义母说,等我考上了科举再谈。”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义母一片好意,我是知道的。但师父将我养大,恩重如山,我不能不顾及他老人家的想法。我不知道师父为什么不同意,可我不会让他失望。不过我也怕义母伤心,所以只能拿话暂时安抚她。”
武令媺仔细咂摸颜无悔的话里意思,发现圣手老爷子似乎与兰真公主不大对路。她想了想,试探着问:“老爷子与你义母的关系好像不怎么好?”
颜无悔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也发愁地皱起眉说:“是啊!我也不明白长辈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他夹在当中很无奈很头痛,尤其是两位长辈意见相左的时候。
就说嘛!圣手年近百龄,吃过的盐只怕比某些人吃过的米都还多,他老人家怎么看不出兰真公主的面善心恶?!
武令媺在心里冷笑,想了又想,实在不忍心以后颜无悔被兰真公主卖了还帮她说好话替她数钱,尽量委婉地说:“我觉得吧,圣手对世情通达洞彻,他不愿意你加入玄鹤会必然有他的道理。你听老爷子的话绝对没错!”
“玄鹤会如何,我不算清楚。但有一点,父皇恐怕不愿意玄鹤会坐大。”武令媺折下一枝柳枝在手里把玩,提醒颜无悔,“你别看淳和被封了公主,却只有一道旨意,连册封仪式也没有。”郑家不被皇帝陛下所喜,你听懂了没有?
颜无悔思索良久,终于想通了藏在武令媺话里的意思。他满脸震惊之色,不敢置信地问:“皇上不让我继续治病,是因为义母?义母惹怒了皇上?难怪我听说澜妹被封为公主,特意去恭贺,却见她神色恹恹的,似乎不大高兴。”
很好,还不算半点政治敏感度也没有。武令媺还知道,淳和公主之所以不高兴,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个公主封号也许意味着以后要被和亲。
“皇家的事儿你不要掺合。”武令媺对颜无悔颇为照顾,不愿他卷进郑家诸事之中,直截了当说,“你只是小小的男爵,风浪稍微大那么一点点就会死得很难看。所以无悔,听我一句话,离玄鹤会远远的。”离那个糟心的义母也远远的。
“可我不能不管义母。”颜无悔愣怔片刻,脚尖蹭着铺路的细石子儿,语气格外沉重,“我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义母便是我半个母亲。她待我掏心挖肺的好,我不能在她有难时弃她不顾。”
好吧,如果颜无悔能果断割断与兰真公主的关系,他也就不是自己愿意交为朋友的那个人了。武令媺很清楚这一点,对此她无话可说。若是小十二触怒了皇帝,难道她就能为了讨皇帝的欢心抛弃小十二?!
“我言尽于此,反正你好自为之。我必须要提醒你,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你还要考虑清楚,若是冒然然去做了什么,后果会不会比现在什么也不做更糟糕!”武令媺狠下心,还是决定刺激一下颜无悔,“你想为皇姐出力的心是好的,但是也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父皇生气的原因,我不便告诉你,可我对她的某些行事也是相当看不惯的。”
请十九帮忙为义母说情的想法只在颜无悔脑子里闪了闪便被他抹掉,他不愿让她为难。且他相信,以十九的为人,若是她能够相帮并且值得她出手的事儿,她不会坐视不理。兰真公主是他的义母,但也是十九的皇姐。
二人并没有徜徉太久,随侍的大宫女掐着时间提醒武令媺该休息了,她第二日还要上早朝。道别分手时,武令媺最后对颜无悔说:“不管以后兰真皇姐还有郑家会怎么样,我都会保下你。父皇也念着你医治的功劳,不会见责于你。另外,你若当我是朋友,今日我与你的话就不要对第三人讲!”
兰真公主如果当真揭露武赟嗣金鳞吉兆不是自然祥瑞之事,武令媺敢肯定,被戳中了逆鳞的皇帝陛下绝对会大怒且特怒。郑家会受多大的连累,还真说不清楚。L
☆、第六十一章 七辅臣
今日的早朝可真热闹,属国国主和就蕃的亲王们都应旨前来上朝。别人也就罢了,武令媺只瞧着三个人稀奇。
第一位乃是南越国国主,向皇帝陛下上表言必称“儿臣”的这位。武令媺原先觉得吧,能够对宗主国谄媚成这样儿,其人必定不怎么样。哪怕她与南越国国主的敏妃书面来往交好,但也改不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坏印象。
然而出乎她意料,南越国主沈定峰是一位气宇轩昂的伟丈夫,和卑躬屈膝半边点也不沾。此人武力值相当高,据说至少是全盛时期禄郡王那个级别的。难怪南越国弹丸之地,却硬是在周边强邻环伺中好生生地过着安乐日子。虽说当中不无大周庇护的原因,但国主强势也是重要因素。
此外,武令媺还从怀睦老亲王那里得知,当年沈定峰在大周“游学”时与先孝仁太子交从甚密。先太子年轻时喜欢微服巡访,沈定峰时常伴驾而行,在玄鹤骑中与安叹卿还有“双璧”之称。
怀睦老亲王言道,若是先孝仁太子没有薨逝,沈定峰不会回南越国继承王位。他必定要留在大周为先太子效力,博一个宗主国的大贵族爵位,可比他那劳什子国主要强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沈定峰是唯一得到病重中皇帝陛下接见的属国国主。看来,沈定峰对皇帝陛下自称“儿臣”并非大拍宗主国马屁。此人与安叹卿一样,因为与孝仁太子的亲密关系而格外得皇帝陛下看重。
让武令媺好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都是大周亲王,并且还是她的亲伯父和亲叔叔。先帝子嗣繁多,可是能活到现在的皇子也就只有礼亲王和恭亲王这么硕果仅存的两位。他们都在封地就蕃,无诏不得擅离封地。
武令媺偶尔会吐槽。比起身为堂兄弟的肃亲王和襄郡王,她家父皇陛下对亲兄弟可就要薄待多了。以前每年的万寿节和重大节日,礼亲王和恭亲王都只能派人送来贺礼。这次皇帝陛下不知怎么想的,下旨让这两位亲王都带着家小进京,武令媺才得已看见自己的伯父和叔叔。
在等待乾宁殿开启的时间里,怀睦老亲王瞧着武令媺对两位亲王颇感兴趣,悄悄与她咬耳朵。其实皇帝陛下并不是对所有的亲兄弟都不咋的。十几年前被满门抄斩的英亲王。曾经是皇帝陛下最喜欢最信任的幼弟。虽然痛下决心杀了他,但皇帝陛下难过了许久,每每提起这个幼弟就要红眼睛。
英亲王是先帝诸子当中最年幼的儿子。从小就与皇帝陛下亲厚,他只比孝仁太子年长两岁。说句不论辈分的话,皇帝陛下把英亲王当儿子来养,而英亲王与孝仁太子才更像是亲兄弟。
武令媺只敢在心里腹诽。都被满门抄斩了,还说是最喜欢最信任的兄弟?不过。在夺嫡和巩固皇权阶段不论,在皇帝老爹将帝位坐稳以后,她还当真没有听说过有哪位犯了事儿的皇室亲贵被抄家杀头的,陛下对亲族们其实还算优容。
那么这位英亲王必定是犯了皇帝陛下绝对不能容忍的大罪。才招致的满门杀身之祸。武令媺本来想详细打听打听,但上朝的时间已到,而怀睦老亲王对英亲王之事又有点讳莫如深的味道。她只好按下疑惑。
话说如今武令媺已经能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高高坐在六重玉阶龙座之上俯视监国皇子和众臣。哪怕今天上早朝的人数多了不少,她也能做到视人头如大白菜。
不过呢。武令媺该受的弹劾也同样少不了。这回御史发难的原因在于《太宁日报》的创刊号,因为刊载了若干太学生议论时事的文章,御史给她和徐府老国丈扣上了纵容白身太学生妄议朝政的大帽子。
所以说大周朝的御史们还真是没有不敢弹劾的人。武令媺倒是可以把弹劾当成耳旁风,徐老国丈虽然也是国戚,但还是国子监祭酒,又是《太宁日报》的合伙人之一,却不能不要把这项弹劾当大事。
博国公徐兆中老国丈慢条斯理一二三四将缘由道来,最后抛出一句话,创刊号是为了皇帝陛下万寿节之礼特意发行的,皇帝陛下甚为喜欢,还夸赞那几名太学生的政论有见地。
朝堂之上便哑了火。武令媺冷眼瞧着,虽说徐府并不掌重权,只是身份清贵,但朝臣们办事倒也不敢太过份。除了当殿弹劾的御史,其余文官就没有再多嘴多舌的。武将更不用说了,这种太学生的清谈之事他们根本就不关心。
本来这事儿小风小浪就含糊过去了,没想到蓦然有人冷笑说:“从前先太子在时,不要说太学生清谈国事,东宫可是时常请了布衣名士围坐论道的。这么区区一点小事也值得大动干戈在乾宁殿弹劾?真是让人感叹良多!”
武令媺定睛瞧去,在殿中有座位的那伙特权阶级大人物当中,正面带不屑笑容大加嘲讽的人正是南越国主沈定峰。
他身板笔直地坐在锦墩上,盯着斜对面一名紫袍高级文官,冷笑说:“谢孚,你当年也是东宫属官,最喜辩论,可是没少与人争得面红脖子粗。如今你身列高位,却是忘了当年之事?此报只是孝顺皇上之举,怎能拿来说三道四?”
武令媺的目光嗖地落在御史台都察御史的谢孚身上,她觉着这两位前东宫属官貌似不怎么合拍。沈定峰的这些话可不是开玩笑,那是真的不满。
看来,玄鹤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哪。武令媺便暗自冷笑,脸上不动声色,实则心里相当希望这俩货当殿掐起来,早点把朝会混完拉倒。她现在看见和玄鹤会有关的人就烦。
不过谢孚却没能如武令媺的心愿,他只是冷淡地看了沈定峰两眼,紧紧闭住嘴就是不接茬。沈定峰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能悻悻然住了嘴。
这么一段小小波折过去,接下来又有朝臣汇报政务。武令媺歪在龙座里,看似眼睛半闭着,其实相当用心地听着大臣们的讨论。不管在鸿博书院还是文武二宁殿听讲,还是直接面对国务让她所学良多。
朝会开到一大半,忽然有内监进来向监国皇子禀报,说是御前宣旨大太监冯良兴带了皇帝陛下的旨意,马上就到。
众臣列队相迎皇帝圣旨,武令媺也从龙座跳下地,随大流跪接旨意。但是冯良兴走上玉阶路过她时,特意停下来请她平身接旨。
好吧,父皇陛下的宠爱无处不在。武令媺也不矫情,便起身站着接旨。冯良兴朗声诵读圣旨,而后没有多停留半秒钟又急匆匆离开。
皇帝陛下就爱玩突然袭击,上回宣布宗亲当中的辅臣人选就挺让人意外。他这次将四位大臣辅臣人选公之于众,事先也没有任何人得到消息,包括武令媺在内。
兵部尚书的告老请辞被批准,由金甲军大将军谢骏调任。接掌了金甲军的安叹卿便是第一位宣布的武将辅臣。他本来就有柱国将军的勋爵,皇帝陛下又赐他为伯爵,封号为“威”。第二位武将辅臣则是镇北军大都督、世袭罔替武国公罗元庆。
第一位文官辅臣为时任云州刺史的裴世纬,这位可是掌握大周一州政务的封疆大吏。第二位文官出乎武令媺意料,居然会是公主府总理官连喆勋的祖父刑部尚书连尚介。
飞快地瞟了谢孚两眼,武令媺发现谢大公子面皮有些僵硬。因为在众臣奏报给皇帝陛下的辅臣人选当中,并没有连尚介老大人,而谢孚的呼声绝对的高。
因为谢孚年纪合适。大臣们通过宗亲辅臣的确定终于摸准了皇帝陛下的脉博,后来呈交的辅臣人选都比较年轻。虽然武国公罗元庆和云州刺史裴世纬都是五旬出头的人,但比起几位御前行走大学士和上柱国老将军还是年轻得多。
武令媺看见连尚介老大人的神情似乎也觉得意外,她心里忽然产生一个古怪的猜测。她家父皇该不会是因为给了她婚姻自主权,因而才提拔连老大人成为辅臣以做补偿的吧?
不对不对!武令媺又立刻否定这个想法。皇帝陛下对于辅臣人选是很看重的,不可能因为一时心血来潮就改变国策。那么,其实呼声不低的谢孚一开始就没被皇帝考虑。
不得不说,这七位辅臣人选当真让大臣们挑不出什么毛病。宗亲辅臣中,寿王武宗厚是皇子们的代表,肃亲王代表了宗亲当中的文官,而襄郡王则是宗亲武将的代言人。
大臣辅臣里,云州刺史裴世纬的入选会让几位刺史闭嘴,免得他们抱怨朝廷只看重京官;连尚介老大人不仅是御前行走大学士,还是六部堂官之一,部堂高官们因此没甚话好说。并且这两位都是臣子当中德高望重资历深的人物,也可证明皇帝陛下对老臣们还是青眼有加。
襄郡王是镇西军大都督,如今镇北军大都督罗元庆也成为了辅臣,皇帝陛下对四大边军将领的重视可见一斑。接掌了金甲军的安叹卿又与未来龙骧军大将军武宗厚同为边军以外大周其余军队的代表,二人又都年轻,是不折不扣的青壮派武将,如此也能让某些人无话可说。
…………
ps:我勒个去,我是有多无知啊,看见飙飞的粉红票还沾沾自喜了好一会儿,然后发现原来是双倍月票期间。我不食言,还是二十票加更一章,不过容我慢慢还帐吧。。求正版订阅咧求月饼咧。。月饼节吃月饼咧。。L
☆、第六十二章 侠以武犯禁
第六十二章侠以武犯禁
要说对七位辅臣人选最满意的莫过于武将系统,因为七辅臣中有四位手掌兵权。皇帝陛下毕竟亲自征战多年,对武将的感情毫无疑问更深厚。
武令媺偷偷打量几位监国皇子的表情,暗中发笑。这七位未来必定站在人臣之巅的辅政大臣,除了安叹卿曾经是东宫亲军以外,其余六人从来没有明确站过位,都是朝中坚定不移的帝党!
这么七座大山往头上一压,无论是谁想坐稳皇位都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武令媺觉得,父皇陛下设立辅臣的用意除了参赞国事以外,大约也有用辅臣来磨砺新君的意思。换言之,七辅臣就是一块磨刀石。
大周承平太久了,但居安必须思危。如果没有危机感,一味承溺于安乐享受之中,整个国家的精气神就会慢慢变味。武令媺向来认为,有竞争才有向上的动力,才有攀登更高更强职业巅峰的可能。
下了早朝,武令媺例行去给皇帝陛下请安,把圣手的事儿说了说,拿了那张药方出来给太医参考。皇帝如今精神大不济,勉强撑着一股劲儿说了会儿话,便又沉沉睡去。
高竹猗还当真沉得住气!武令媺已经给吴老提督递了话儿,想来高竹猗也应该要对他的母亲身世暴露一事做出反应了。嗯,大约就在这两天。
她的星界可以杀人,但那个被她杀死的人恐怕必须出现在星界之中。同理可猜测,若要救人,目标也要显现于星界。可是皇帝陛下这颗星并不在星界之中。
这是为什么?武令媺觉得搞清楚这个问题,估计就能知道她到底能不能用星界救人。出宫回府。路上看见贩卖《太宁日报》的报童,她让人去买了一张。
李循矩那篇文章引起极大反响,痛骂者众,支持者也不少。原本武令媺还打算让枪手撰文,以免第二日的报纸缺乏话题性和重量级内容。没想到下午才发行的报纸,只是过去一个来时辰,日报社的编辑部便收到许多言辞或激进或委婉的反对文章。
千不该万不该。郑家实在不该来凑这个热闹。武令媺听说昌国公世子写了一篇措辞激进严厉的文章投了稿。立刻指示报社将这篇文章刊载于醒目位置。
不管要用多少年,历史会证明向全社会普及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到时候,无论是提倡支持者还是反对痛骂者的名字都将被史书记载。如果那时书香传世的郑家还有后人。也许会为先祖的狭隘和短视感到羞耻。
不管李循矩因为什么缘故与自己渐离渐远,武令媺不会否认他的才华,抹杀他的功绩。事实上,她早就打算去做一件事——向有志于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贷款。可惜如今皇帝陛下病重。朝局不稳,去办这件事的时机不对。
想起曾经任何事都可以与之商量的小舅。武令媺的心情低落了几分。她重生于此世,原本就孤独,所以格外珍惜真心待她的人们。倘以真心对她,她也绝不吝惜自己的真感情;但若离她而去。她也不会强留。人生在世,若不洒脱些、豁达些,受苦的人肯定还是自己。
回府后。武令媺换了一身利落简便的衣饰,前往演武场看望自己的子弟兵。霍去疾和安烈将娃娃军管得极严。每天的训练项目必须完成且全部合格,并且允许在交战时有流血受伤。
她只要不忙,每天都必定抽出时间去演武场看子弟兵们训练,那喊杀冲天的热闹劲儿也让她精神振奋。精锐是怎么来的,就是在不断的流汗流泪流血中铸就的。
今日的山地演武场似乎比往日更热闹了几分,武令媺站在高高的观战台上饶有兴趣地观看下面的群殴。金生水瞧一眼交战双方,就去偷瞟公主殿下的脸色,心里捏着一把冷汗。
山地演武场,顾名思义,是模仿山林环境布置的训练场地。这儿怪石嶙峋,黄土遍地,种植着不高的灌木和藤萝。此时,正有一个人在群殴一大群人。
金生水颇有些愤慨,你轮回剑好歹也是天榜第八的高高手,怎么好意思来调戏咱们这些连人榜也排不进去的小兵蛋子?有种和内卫来交交手?保证群殴得你满地找牙!
什么?单打独斗?别逗了!内卫统领大人会告诉你,内卫办事从来不讲什么光明正大。只要能完成任务,内卫们会围攻天榜高手,也会群殴四流五流的江湖菜鸟。
武令媺安静观战,却是渐渐看出了门道。她好歹也在武宁殿听过多年的小课,虽然对战阵谋略远远谈不上精通,但起码看得懂。轮回剑唐锦堂看似完虐皇庄出身的娃娃兵们,其实是在以一人之力带动这支百人的队伍不断熟悉战阵。
换言之,这位轮回剑可不仅仅只是江湖豪客、超级剑侠,还是一位精通战阵布局的军事人才。不过,他是仅仅精通战阵,还是对兵法谋略也谙熟于心,单单一场比斗,武令媺还不能做出有效判断。
不简单哪,前来投靠自己的这两位!武令媺的目光又落到意态闲适斜坐在演武场旁石制长凳的醉狐风铮身上,那位正抱着自己的大紫葫芦喝得不亦乐乎,将旁边观战的娃娃军愤慨表情视若无睹。
侠以武犯禁,武力值超过一定程度的江湖客若是不遵守朝廷法度,犯起事来那便是大麻烦。武令媺想起前世诸多武术协会,想着是不是也要建议朝廷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管理这些武者。
她转念又一想,若是当真有这样的机构,那简直又是一个强有力的武装部门。虽然说穷文富武,没有家底的人除非天赋异禀,否则难以练出好本事。但是人口基数庞大,习武之人的比重自然会大。大周又尚武成风,武者真是不要太多。
这事儿可行。可还是那句话,现在时机不对。武令媺便叹了口气,国家政局不稳,想办啥事都束手束脚。所以说,国家要稳定,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金生水听得公主殿下遗憾叹息,赶紧劝道:“殿下。唐锦堂是天榜前八的大高手。可以单挑同榜三位高手的变态大剑客。他对阵的只是咱们皇庄出身的娃娃兵,轻而易举取胜是必然的,您千万别伤心。”
武令媺笑道:“我没伤心。其实唐锦堂是在帮着咱们训练。你瞧去疾和安烈的表情,可半点都不生气。”她举了举手中的望远镜。
“这么好的交手对象难找,你赶紧传令调内卫过来,豹卫和蛇卫都要。让唐锦堂磨磨他们的傲气。”武令媺不可能浪费如此大好良机,难得轮回剑这么懂军队战阵之术。
金生水取哨吹响。随着节奏起伏不定的哨声,演武场四周接二连三出现内卫们的身影。他们根据哨声所示直接加入演武场里的混战,并且很快就超过亲军们,将唐锦堂团团围住。使出各种手段群殴。
这地儿的训练从来明刀实枪,武令媺禀持着外行绝对不对内行指手划脚的原则,只能眼睁睁瞧着子弟兵们每一场实战演习都流血受伤。今日他们对阵唐锦堂。自己拿着锋利刀枪,对方却连剑都不拔。拿剑鞘对付他们,武令媺的孩儿们那愤怒值简直就没有消减的时候。
不管亲军还是内卫,此时同仇敌忾,隆隆助威鼓声一阵紧接一阵。武令媺举着望远镜,瞧着自家孩儿们被唐锦堂狂扁,笑得连站都站不稳。不打疼点,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
这一刻,她产生了无比强烈地要将唐锦堂留下的决心。小唐同学真是个耐心的好同学哪,不管面对多少人,不管对方使出什么手段,那张面瘫脸都毫无变化。畏惧?他恐怕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
内卫的合击之术与亲军又大不一样,他们人少,变化更多更快,武器暗器层出不穷。武令媺不知道金生水的哨声都表达了什么意思,但是她从望远镜里清楚看见有两名内卫连绿油油的毒粉都洒出来了。
“这小子潜力无可估量,殿下可不要放过了。”一道轻细微尖的声音传入武令媺耳中,她八风不动地站着,半点异样都没让身边随侍的众人看出来。
那是吴老提督在用传音入密之法与她说话,老提督也不知道猫在哪里,但肯定紧密关注着演武场上的交战。从老提督既惊且喜的语气,武令媺能听出他对唐锦堂的欣赏。
“此子内力浑厚异常,根本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奴婢认为,他要么天赋异禀,任督二脉已然贯通;要么他所习内功乃绝对上品的功法。”老提督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凝重,“并且他现在虽然只出了一把剑,但是奴婢还是从他身上看到了几分先古时代剑仙的影子。”
什么?剑仙?!武令媺吓一跳,这地儿还有修真者?但吴老提督接下来的话让她知道自己想错了。
老提督说:“据说先古剑仙已无需用剑。人即是剑,剑即是人。哪怕他们的呼吸都能化为剑气,杀人于无形之中。殿下,轮回剑的真正实力恐怕要超出天榜排名不少。而他还如此年轻,未来成就奴婢都无法断言。这般惊材绝艳之人,绝不可让其落入他人甚至是别国之手。他的杀伤力,已然不能用普通江湖剑客的杀伤力来衡量!”
武令媺盯着唐锦堂的目光便由单纯爱才的热切变成势在必得的决绝。她立刻开始盘算要怎么才能让这位绝世高手对自己忠诚不二,而不仅仅只是雇佣的关系。
正在这时,金生水与一名快步赶来的鹰卫耳语之后,脸色微变,对武令媺轻声道:“殿下,太临大运河出现了万鲤朝天跳龙门的祥瑞奇兆!”
……………
ps:抱歉,偶回娘家过节,更晚了。。祝大人们月饼节快乐!偶也要过月饼节。。所以今天只有一章。。但是明天伟大祖国生日,偶会加更一章。。不算入粉红加更里哟。。鞠躬感谢大人们的月饼和粉红票纸。。L
☆、第六十三章 爱母心切
这几天更新时间可能不稳定,但每天必定会有,大人们都到第二天再看前一天的更新吧。。。高喊一声,中国万岁!!
………
质子府也有好景致,小花园里移栽的楚国月季开得正娇艳,花香四溢。园子东边的大榕树冠盖如伞,严严实实遮住了骄阳。项巍衣衫不整,坦怀坐在竹床上,一手执竹扇,一手捏着酒杯,正对着老天爷破口大骂。
“你是不是瞎了眼?”他拿扇子指着天空,瞪圆了眼睛恶狠狠地说,“一天之内五六种祥瑞争现,我们大楚一年都难得看见一次!老天爷,你也被玉松公主收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