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良田秀舍-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南道:“不都是为了明年考试么,这类书本来就贵。”

    “阿弥陀佛,你知不知道要卖多少斤藕才能凑够这五两银子。再有她给你钱买书,为何要让我给她钱,她有体己愿意拿出来给你买,哪里还有还回去的道理,难道你是外人不成?”

    青竹正好进来取东西,听见了他们娘俩的这段对话,便道:“不用还了。”

    白氏道:“这才像话。”

    后来少南将自己剩余不多的零花给青竹补了三两多。青竹本来不要的,少南却坚持道:“你存个钱也不容易。本来这一份很该公中出。”

    青竹见他说到这个份上只好收下,心想以后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自己手里有点钱也好办事情,不必张口问别人要,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买的那疋潞绸,青竹说她要裁衣裳也用不完那么多,少南便道:“我看不如送半疋给大嫂吧,两个侄女儿也能穿。”

    “小丫头穿这样的颜色会不会太素了些?”

    少南又看了青竹一眼含笑道:“那要是给明霞的话,你愿意么?”

    青竹却道:“你给买的,送谁都成。我不管。”

    “那给明霞吧。从小到大,我也没给她买过几次东西。”

    青竹听说,也不量尺寸。只对折了几下,找了剪刀,从中剪开了,分了一半给明霞。

    明霞拿到这半疋布料时倒是真喜欢,又觉得比往日穿的那些花花绿绿的衣裳都觉得顺眼。听说是青竹给她的,明霞道:“她还算有些良心。”

    明春见没有自己的份,就在一旁阴阳怪气的说道:“你还以为是真的给你买的,不过是用不完,施舍一点给你,瞧你乐成那样。真像没见过什么好东西似的。别说这样的潞绸面料,比这样好许多的绸缎我也都穿过。”

    明霞反唇相讥道:“大姐不就因为没得到所以才这么说么,你说的那些不都是在马家的经历么。如今你不是马家的人了,还提这些陈年往事干嘛。”

    明春气得咬牙,心想她就这么一个妹妹,现在和她也不是同一条心了。

    明霞折叠好后便欢欢喜喜的要去和青竹道谢。

    青竹倒没当回事,只淡淡的说道:“这是你二哥的意思。你谢我,还不如谢他去。”

    明霞觉得青竹虽然有些冷淡了些。不过心肠却是好的,便笑道:“两人我都谢。回头我让娘给我做身大袄,还想再做条裙子。”

    少东的脚依旧在康复中,都还算顺利。

    这个冬季里就没多少事了,少南和青竹的事永柱当着家人的面正式提了出来。

    白氏如今也默许了,说道:“我让人算了冬月十三是个好日子,我看就选在那一天吧。”

    永柱倒没什么异议。

    不过少南却起身说道:“爹,娘。儿子有几句话要代表青竹说说。”

    永柱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什么事你说来。”

    少南又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青竹这才缓缓开口道:“青竹想要一个正式的仪式,我也答应了,现在只请二老允准。”

    “什么叫正式的仪式,摆几桌酒席就完事了,正好今年我也做了几幅新被面,弹了新棉絮,一并妆点了,哪里不正式呢?”白氏心想这丫头又闹什么别扭呢。

    “不,青竹在意的是希望能有个正式的嫁娶仪式,三媒六证,大红花轿,拜天地,入洞房一样都不能少。”

    “什么?”永柱和白氏一脸惊异的看了看坐在角落里不吱声的青竹,又看了看少南。

    永柱这才道:“这可是不和规矩的事,又不是让你再娶一次,不过就是补圆房的酒,哪里要那么麻烦。”

    白氏也说:“我长这么大,知道的童养媳也不少,还从未听说过这一出,不是要让人看笑话么,简直是胡闹。这得花多少钱呀。”

    青竹心想他们看中的是脸面,是钱,自己又看中的是什么,不过是一个身为女子的尊严而已,她又不比别人差什么,凭什么就得委委屈屈的冷冷清清的就将自己给打发了。反正少南答应过她,这些事少南会出面,她杵在这里也实在不想听他们的争论声,便起身往外走。

    翠枝也坐在同一张桌上吃饭,心想这青竹果然有两下子,为自己争取一下,还真有本事。虽然她也没见过这样的行事,不过却是站在青竹这一边,心想这些本来就该她得的东西。

    明春却想,她倒是能干,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挑起了家里的事端,白养了她七八年还不够,如今还捣腾出这么一出闹剧来,倒想看看这一出闹剧如何收场。

    明霞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反正也轮不到她说话,索性就一句话也不说,只顾着吃饭。

    “当初她老爹死了,没钱买板,我们家帮衬了那么多的银子,将她赔过来给你做童养媳,白吃白住这么多年,我问她要过半点钱?现在却玩这一出,还真是胡闹。老二你也不懂事,怎么她说什么,你就都由着她,那么多的书我看是白读了。”白氏气得浑身颤抖,两眼翻白。

    少南忙道:“娘消消气,我倒觉得青竹说得没有什么地方不对,再说她也没有要求要大操大办,不过是我们家象征性的出点彩礼,她说他们夏家还会陪嫁妆过来,不都抵消了么,不过去雇抬轿子,正儿八经的抬进来,正儿八经的拜了天地,这才像话。当年她进我们家的时候不过八岁多点,什么都没有,就这么来。她在我们家住了这么多年,帮我们家做了多少事,难道还没有功劳?不是她在从中出主意,我们家的鱼塘、藕塘能有,一年还能赚上百两的钱?这房子还能修起来?”

    “得了,别说的都是她一个人挣的,她可没出过半点本钱,别把她抬那么高。我的意思也很明确,由不得你们胡闹,实在不行,我看退了这门亲事,再给你说门别的亲事,我就不信除了他们夏家的丫头,就找不到别的姑娘,门第比她好,家室比她好,模样比她好的多得去了。”

    少南又气又急,心想母亲怎么就不能站在青竹的角度想想呢,又见她说出要退亲的话来,也顾不得什么,拉着白氏的衣袖,跪下央求道:“娘,儿子知道世上好姑娘多得是,可就算娶来一个天仙又怎样呢,这世上夏青竹只有一个。”

    白氏却转过脸去不看少南,气呼呼的说道:“我也不知道那个丫头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只是执迷不悟,我不识字,不知什么大道理,也说不过你,总之就是不许你们胡来,落得别人笑话。”

    这娘俩一言一语的争论着,永柱却始终保持着沉默。直到白氏和他说:“你是当家做主的,怎么也不说说老二。听听他嘴里都说的是什么。”

    永柱仔细想了好久才开口:“我看这事就这么办吧。”

    “什么叫这么办?”白氏心想丈夫如今也向着青竹不成?

    永柱道:“我们项家又不是娶不起媳妇的人家,青竹在我们家过了这么多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可曾有过半句怨言。少南说得对,不是她,我们家哪样现在这副光景。既然你以前说少南以后有了功名,如果再提起还有个童养媳出身的媳妇不光彩,我看不如就正儿八经的娶一次,也堵了那些人的嘴。”

    “什么!你也跟着胡来。”

    少南见父亲答应了,忙给永柱磕头道谢,永柱却扶住了他:“你去说给青竹,叫她别担心,不会让她觉得委屈,要是有什么地方疏忽的地方,让她说出来,别存在心里。”

    “是,谢谢老爹成全。”少南欢喜之极,心想果真还是父亲开明,青竹这下就不会离开他们家了。

    屋里人都面面相觑,心想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吗?还真成了?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备嫁

    虽然永柱做主,但白氏却坚持不同意,认为是跟着瞎折腾,今年遇上瘟疫,损失了不少,哪里再有闲钱弄那些。

    不过家里这等大事白氏却做不了主,永柱拿了主意,虽然白氏不情愿,但见丈夫如此,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料理。

    少南住的屋子腾挪出来,用做新房。暂时搬到以前青竹的屋子,青竹则收拾了下回夏家去了,就等项家定日子。

    蔡氏的风湿病又犯了,正在家休养呢,突然见青竹回来了,还只当是来家住两天看望他们的。可当青竹将这事告诉蔡氏以后,合家惊了一跳,正好姑姑夏氏也在这边,连声说道:“啧啧,你倒还有些手腕,这么看来算是正经嫁出去的了。”

    青竹道:“难道我不配?”

    夏氏觉得这个侄女儿说话有些呛,在项家历练了几年,一点也不像小时候那般的怯懦,忙道:“我可什么都没说,你配,当然配。”夏氏心里却想的是,这个二丫头怎么如此多事,这样下来不还得白白的陪上一份嫁妆给她,也亏得太多了,想要劝蔡氏几句。

    青竹来家,姐妹们都喜欢,夜里和青兰住一处,倒还算方便,闲时帮青梅带下孩子,心想这边的感觉也还不错,趁此也能好好的休养一段时间。

    夏成已经长成个十岁足有的小少年,和当初那个走路跌跌撞撞的小不点大不相同。在学堂里念了几年书,倒也规矩懂事不少。只是越来越腼腆,特别是在别的女孩面前连话也不敢说,总是会脸红。青竹倒觉得这个纯情的弟弟有几分可爱。

    对于青竹的事,蔡氏找到青梅两口子商量。

    “这事也太突然了,我竟一点风声也没听见,好在项家也允准了。这丫头刚到他们项家时也受了不少的苦。不过这两年的日子好过一些。如今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他们项家看得起我们夏家的意思,如今家里好些事都是你们俩在做主,我想来问问你们的意思,打算怎样呢?”

    青梅先含笑说:“娘,青竹是我亲妹妹,自然不会亏待她,我们家要嫁妹妹还是嫁得起。放心吧。”

    蔡氏听见青梅这么说方轻松了不少,心想既然青梅开了这个口,那么以后的事也都好商量。蔡氏又问谢通:“女婿是怎个看法?”

    谢通见岳母问。只好讪笑道:“一切由媳妇做主。”

    “那好。你们都答应了,那么就慢慢的办吧,”一面又等项家那边提日子。

    青竹知道夏家日子刚好在温饱线上。这里自己又突然回来了,后面花钱的事也不少,她是个有心的人,将平日所攒下的积蓄拿出一大部分来也有十来两的银子,一并交给了蔡氏。并道:“娘,我知道自己任性给你们添麻烦了,这点钱是我这些年存下来的,你拿了去,什么地方要用钱,拿去花吧。”

    蔡氏不接:“既然是你自己存的私房。那么你自己收着吧,以后也是要开销。”

    青竹忙解释道:“不能因为我的事让家里为难,虽然家里也有些产业。可也赚不了多少。再有大姐一家四口也都要吃喝,不能处处都用他们的钱。”

    蔡氏想是这么一回事,见青竹一再坚持,只好暂且收下,又道:“你的钱。总归还是用到你身上。像你大姐说的,我们夏家也还嫁得起女儿。我给你准备份嫁妆,虽然不是很丰厚,但也是我当母亲的一点心意。”

    “随便娘如何处置。”青竹没别的话。

    蔡氏这里拿了青竹的钱,又忙去找青梅商量事情。青竹则去了青兰的屋里,青兰正伏在小桌上描花样呢,描了好几次也没描好,便将笔递给了青竹,微笑着说:“二姐,你帮我描一下。”

    青竹见是一幅团花牡丹,纹饰有些复杂,提着笔慢慢的描了起来,青兰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称赞:“还是二姐描得好。”

    这里蔡氏和青梅议事,青梅听着母亲说完了情况,点头道:“二妹这笔钱我看还是全部添成嫁妆给她吧,以后也都是她自己的东西。”

    蔡氏道:“我也正是这个意思。所以来找你商量,看给准备什么些好。绣活什么的应该来不及了,这些年倒绣了些原是要给你三妹妹的,这里若是给了你二妹妹,又怕你三妹妹心里堵。”

    青梅笑道:“娘倒多虑了。家具什么的也必须得有,一会儿我让孩子他爸去张木匠那里问问看,怎么着也得有一个柜子,一个箱子吧,桌椅板凳的也不能少,至于绣活呢,我平时也做了些,就是不知她瞧不瞧得上。这好的被面也该有,只怕是来不及做了,只好明儿上街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再给打两套首饰,锅碗瓢盆的就看娘要不娘给准备。”

    蔡氏点点头,心想这些都办齐了才像那么回事。

    过了两三天,少南突然来了。蔡氏和青梅去街上,谢通去了张木匠家,家里就她和青兰,并小吉祥。

    青兰见少南穿过了篱笆,便和青竹说:“二姐,你看谁来了。”

    青竹抬头一瞧,却见少南站在篱笆外向她招手,青竹赶紧跑去开了篱笆门,含笑道:“你怎么来了。”

    “那是因为我想你了,过来看看你。”

    “少来油嘴滑舌的,我可不买账。”青竹侧了身子请他进院子来。

    青兰在檐下正陪着小吉祥玩,也忙起身赔笑道:“是二姐夫来了。”

    小吉祥口齿不清的也跟着青兰说“二姐夫。”

    青兰连忙纠正他:“你别跟着我学,你该叫二姨父。”

    小吉祥惶惑的看了看眼前的三个人,有些怯怯的躲在青兰身后。

    少南才不和这样的小不点计较。

    青兰赶着给少南倒茶,青竹在跟前陪着少南说话,青兰倒识趣的抱着小吉祥去别处玩了。

    这里少南和青竹道:“日子已经定下来了选在腊月十八。”

    青竹点点头,心想好在不是冬月十三,不然也没几天,什么都很仓促,又试着问他:“大伯娘一定顶不高兴吧,一定又嫌我爱闹腾。”

    少南道:“你是知道她的脾气,要说唠叨肯定是少不了,不过见爹已经拿了主意也只好顺从了。这些都在找人帮着选日子,好在八字是以前就合了的。可能再有半个来月就要来下礼了。”

    青竹想倒也还算快的,两人坐着拉了一会儿家常,少南又问候了蔡氏等。

    不过青竹却更关心少南的备考。

    少南却满不在乎的说:“终身大事当前,我想那考试做什么,再者还有大半年呢,过了正月再努力也还来得及。”

    “我就说你是太自信了。已经到了自信爆表。”

    少南自然听不懂,苦笑道:“倒不是自信来着,不过这几天在家温书也温不进去,还时常要替爹娘跑腿。不如过完了这事再说吧,我可做不到一心二用,再有你也不在身边。”说着要去拉青竹的手,青竹却缩了回来,心想让青兰进来看见像个什么呢。

    过了大半个时辰,蔡氏和青梅回来了,倒买了不少的东西。少南忙起身招呼问候,又说了定下了日子。蔡氏一听,想想倒还宽裕,家具先打只怕都还来得及。

    青梅、青兰下厨去了,蔡氏在自己房里算支出。

    这里青竹依旧和少南说着话。

    少南也没呆多久吃了饭略坐坐就说要回去,蔡氏也没多留。

    这里青梅拉着青竹进屋,给她看上街买的一疋大红的茧绸,这疋布就花了二两三钱银子,不过也很值得。

    青梅拉着青竹给她量尺寸,又笑道:“既然日子还赶得上,我看也能绣些花纹在上面,不然就这么光秃秃的也不好看。”

    青竹这才知道原来是用来做嫁衣的,微微红了脸说:“什么事都要大姐帮我操持,还真有些过意不去。”

    青梅笑道:“自家姐妹,再说这些话不就是见外了么。”

    量好了尺寸,让青竹帮忙记下了数字,又笑嘻嘻的说道:“去银铺子里看了看,打算给你做一对镯子,两对耳环,两支发钗,只怕要大半个月才能取到货。”

    青竹回头和青梅说:“青兰年纪也不小了,过一两年也该说婆婆家了吧。他们家明霞都已经有人来提亲了。”

    青梅笑说:“我们家青兰模样本来就出挑,难道你还怕没人来提亲,不过娘都给挡了回去,说等她满了十五再说。再说也想好好的嫁一个人。娘还总说耽搁了我们俩,剩下的这么个小妹妹,再也耽搁不起了。”

    或许是青梅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让青竹觉得更添了一份温柔,在她的眼里,青梅永远都是温暖又知心的大姐,幸好她现在生活得还算如意。

    “你干嘛总盯着我看呀。”青梅被妹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青梅戏谑道:“因为大姐好看呀。”

    “儿子都那么大了,还有什么好看的,你要做新娘子了,才应该打扮得光光鲜鲜的。”青梅替青竹理了一下滑落下的一缕发丝。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祭祀

    冬月初九是夏临的冥寿,虽然只在他去世的周年那次小小的办过一次,还请了人来念经。不过这些年来,蔡氏都一直没有怠慢,每到这一天都会简单的祭祀一下。

    不过今年蔡氏说难得人这么齐全,又赶上正好是十周年,也该去坟上看看。

    蔡氏差了谢通去买了香蜡纸钱,又买了一套裁衣冠的纸,蔡氏拿着剪刀和浆糊几下就糊出两套衣裳来,连鞋帽都有。

    蔡氏让青梅帮着准备祭品,倒还算丰富。整鸡、整鱼、豆腐、红橘、冬枣。蔡氏说还得蒸一格馒头才像话。

    家里平时没人喝酒,所以也很少备酒,偏偏又给忘记了。蔡氏便让青兰去帮着打壶酒回来。

    青竹拿着个粗瓷瓶走出来叫青竹:“二姐,我们一道去吧。”

    “好呀。”青竹想出门走走也不错。

    姐妹俩并肩出了门,蔡氏拿着锅铲本来要问青竹一句话的,却见她和青兰一道走了,很是郁闷:“怎么打个酒还要两个人一起去。”

    “这鱼得翻面了,不然只怕都煎糊了。”青梅又赶着将灶膛里的火给掩了掩,不至于燃得太旺。

    蔡氏赶紧来翻面,好在她技术不错,翻面时也没破坏鱼的形状。准备好了祭品。一家子携家带口的便去夏临的坟前祭奠去。

    关于夏临的墓地,青竹本来没什么记忆,更别说这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父亲,自然也说不上有什么深厚的感情。只是从旁人的口中大致勾勒出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而已,要说父爱的话,更多是于秋时的记忆,在这个时代或多或少的从永柱那里得到了一些。

    当一家子来到墓前时,青竹看见了一座矮小的土堆,已是被枯藤残枝覆盖得差不多。只隐约的看出个像是坟头的形状来。

    蔡氏便伸手去拔坟头上的草,哪知长得太结实了,除了能去掉一些细绒草,别的好像没有多大的办法。

    这里夏成赶着清理了一下,一块被树叶覆盖着的只露出了一角的青石板。石板是用来放供品的。

    姐妹三个便动手摆祭品,夏成和谢通两个赶着分香烛,小吉祥则蹲在一旁帮着撕纸钱,还有一串蔡氏用锡箔纸叠的银元宝。

    上香、奠酒、进饭之类的仪式轮不到女孩子来做。如今夏成也懂事了,再过几年就长成一个了男子汉,依旧是夏家所有的希望。

    夏成主祭、谢通陪祭、小吉祥奠酒。姐妹三个一起磕了三个头。青梅双手合十向泉下的父亲祷告着:“爹。你地下有知,也都看到了,齐齐整整的一家子。都在这里呢。二妹妹也在、您两个孙子也都来了。您老人家生前辛苦了一辈子,虽然没得过善终,不过夏家永远也不会倒的,我们都在。”

    说着又去磕头。

    在他们几个当中就青梅对夏临的感情最深,十年前那一幕幕。青梅至始至终也没忘记。心想好在一家子都好好的,爹爹也不会有什么遗憾的了。

    青竹见青梅一脸的凝重,又极尽的虔诚。又扭头去寻找蔡氏的身影,却见蔡氏佝偻着身子,正捧了旁边的土往坟头放去,心里想着再垒高些就好了。

    还不到四十的妇人。此刻在青竹眼里突然感觉像是瞬间苍老了十岁似的,心想母亲这个时候再想什么呢,是在回忆那些青春时的年少时光。两人依偎过的幸福,还是独自一人的凄凉?这生与死的距离谁也跨越不了,谁都惧怕孤独。

    青竹怔怔的看了一会儿,觉得眼眶有些温热,鼻子发酸。有些不忍的偏过头去。

    这青山环绕的山脚下,此处的风光说不上好。但却格外的幽静,远离着世间所有的烦嚣。想来当初要寻这么个地方也找了阴阳先生反复的看过,才定了下来。作为父亲的长眠之处,青竹想倒还不错。

    青梅还再接着祷告着:“爹,二妹妹也终于要成亲了,能风风光光的从我们家嫁出去,请你保佑二妹妹一辈子都平安幸福吧。”

    这个家对于青竹来说或许说不上有多么浓厚的感情,但对于这个家的每个人却都能带给她小小的温暖,青竹想,这也是一种幸福吧。

    等到祭奠完放鞭炮时,青梅忙抱着小平安走了许远,又替他捂好了耳朵。

    随着噼啪声,整个仪式也就结束了。蔡氏和儿女们一道帮着收捡东西,突然和夏成他们说:“旁边这块地一定要给我留着,我得陪着你们爹。”

    “诶!”夏成答应着,又道:“等以后我出息了,也将周围好好的收拾一番,立个像样的墓碑,再栽种些松柏之类。”

    听见夏成这么说,青兰在旁边帮腔:“是呀,这些也该你做,谁叫你从小都是举目的人呢。”

    夏成拉着小吉祥,弯腰和他说道:“你小姨现在还吃你小舅的醋,好玩吧。”

    不过小吉祥却听不太懂。

    等到火苗都燃完了,要准备离开时,谢通却拿着锄头还在整理坟头。夏成也留了下来并道:“你们先走吧,我和大姐夫再干一会儿。”

    回到家,蔡氏说腿疼,便回房休息去了。青梅帮着收拾了一下,青兰则帮忙带小平安。

    青竹心里却挂记着母亲,知道蔡氏平时擦的药酒,拿来一瞧还有些,便给她拿去了,却见蔡氏歪在躺椅里正理着一团麻线。

    “娘不是说腿疼么,怎么也不歇着?”

    “我这不歇着嘛。”

    “娘哪里疼,我帮你擦擦。”

    蔡氏却阻止她说:“放那我自己会擦,这药酒毒性大,你别用手去摸。年轻女孩子家家的要远着这些。”

    青竹自然明白蔡氏话里的意思,听说当真把药酒放在一旁让蔡氏自己弄。便又取过麻线来替她整理着。母女俩就这么的坐在窗下。

    虽然挨得这样近,不过这个母亲的心思青竹却是不大能琢磨透,看着她的侧脸的确比这个时代的同龄妇人都要苍老,明明比白氏要小十几岁,却感觉差不多。那鬓角的白发愈发的显得多了起来。

    青竹不免想到,要是自己到蔡氏这个年纪时也会如此吗?想到此处不免一惊,不行她才不要这样的未老先衰。

    蔡氏见青竹肯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倒还觉得顺心,又缓缓的和她说道:“怎么给别人做媳妇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你在他们家几年也深刻的领会过。我也不说什么呢,但凡要记住对长辈恭顺尽孝,做了什么好吃的,一定要先给长辈尝。”

    青竹含笑道:“我知道。”

    “你有一肚子的主意,我也不再多说什么。不过当母亲的,总归都是想着你们好,这辈子也就能交差了。也不奢望能活到六十岁,还担心你爹一人太寂寞,想早点去陪他。”

    “娘……”青竹唤了一声,刚才那一幕又浮现出来,觉得喉头哽咽,可又不好当着母亲落泪,强颜道:“娘和我说说你和爹的事吧。”

    “说什么呢,没什么好说的,过了这么久,好些事我都忘了。”蔡氏眯缝着双眼,那眼角的皱纹凸显,怔怔的望着窗外,被青竹这么一提醒仿佛打开了回忆的盒子。

    那年她才青兰那么大的年纪,媒人到家和娘提起了夏家的事,娘倒知晓一些夏家的情况,倒一口答应下来。忙着找和合八字,说是她的命太孤刻,不见得是好良缘。是呢,从小到大都说她的命格不好。

    蔡氏伸出自己的右手掌,已经布满了茧子,可断掌的纹路依旧清晰。一直以来上门提亲的不少,可每当合了八字,又听说她是断掌以后就都没音信了,那时候蔡氏也没抱什么希望。不过一个月后,竟然传来了夏家愿意结这门亲事。听说他们家就是想要找一个命硬的女人来冲喜。

    亲事就这么的定下来了,在正式成亲前,蔡氏也见过夏临两三次。直到现在她还依然记得那个瘦弱白皙的少年。还记得他穿了身陈旧的蓝色粗布衫子,红彤彤的脸。那时候她还那么青涩,也不敢正眼看他,说了两句话就去别的屋子了,后来听说他用了午饭再走的,不过才走没多久就遇到了雨。过了这么多年,蔡氏一直想问夏临那天到底有没有淋着雨,不过却一直忘了问他。等到她再想起时,却永远也得不到答案了。只好未来到了那边再问他一句,这些年到底有没有后悔过。

    青竹看见了母亲满脸的泪痕,微微嗫嚅的唇角,也不知她到底想说什么。只知道她一定是在想念那个久久没有再回来的人。她掏出自己的手帕,温柔的给蔡氏拭着脸上的泪水。

    青竹低低的说:“人呀,不管是生还是死,不管隔着多远的距离,能有人一直念着想着,就是一种值得。”

    蔡氏回头看了眼青竹,阻止了她拭泪的动作,温和的说道:“你们爹要是还在该多好,该多好呀!”

    暖暖的冬日此刻正好照进屋子里,地上印出母女俩紧挨着的身影,两人一起抬头看向那遥远的天空。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聘

    这些日子来,家里都在为青竹出嫁的事而忙碌,喜服还没缝完,青竹嫌自己的针线活不好,可毕竟蔡氏身子不大舒服,也不好一直让她辛劳,也试着缝了些。

    家具那边是现打的几件也要到腊月初的时候才能做完,青梅倒对青竹有些歉意:“你姐夫说,因为太仓促了,要去找好木头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用些杂木,你也别嫌弃。”

    青竹道:“我哪里会嫌弃呢,不多亏了你们从中盘旋。”

    “这也是应该的,一家子也别说见外的话。”

    今天是过礼的日子,一大早,青竹同青兰就将屋子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蔡氏和青梅忙着厨下的事。

    蔡氏见时辰有些不早了,可左等右等也还没见她姑姑来,心想这人不会记错日子了吧。

    青梅却笑着说:“娘是脖子都快要望断了,放心吧,姑姑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来的。”

    蔡氏道:“你姑姑在旁边我也安心些,他们项家的那个当家太太倒有些骄傲,我只怕镇不住场子。”

    青梅道:“他们项家的那个母亲前些年的时候哪里正眼看过我们,真难为二妹这几年在那边苦熬。我听说她原是不答应迎娶的,后来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