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良田秀舍-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梅听说只是不信:“才四十两?我和娘估算着心想怎么着也有百来两吧。”

    青竹摇头道:“塘里的鱼还太小了,根本没有起。好几项凑了八十多两,可扣除成本人工、分红什么的也就这些了。”

    蔡氏听说倒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来:“到底是项家有这个本钱魄力,这阵势果然大。”

    青竹没有对家里人说起这些都是自己的主意。又见青梅的肚子已经有些显了,便坐在青梅旁边,笑问着她:“大姐现在一定是满心的幸福吧?”

    青梅道:“什么幸福,总觉得是在遭罪。反应又大,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

    蔡氏道:“我就说你有些娇气。不过熬过这段时间兴许就要好些了。”

    这里母女几人正说着话,突然谢通进来了。青竹忙起身叫了声姐夫。谢通笑说道:“原来是二妹妹回来了。”

    “大伯让我送些东西过来。”

    谢通找青梅问了两句话便又出去了。青竹见大姐两口子言语和顺,似乎过得不错。心想幸好大姐遇上了个宽厚和善的人。

    永柱说让青竹在家住几日,青竹也不想立马回到那个家,难得和姐妹们说下话。趁机也放松几天。

    到了下午时,蔡氏将鸡圈里的鸡都放了出来,院子里洒了些粗糠拌的烂菜叶。一群鸡出来了,立马四处找吃的。仿佛没有长多大似得。心想吃些青饲料看来是不能长肉,只能越喂越柴。

    “娘若是不成天关着它们。散养的话,让它们自己去找吃的。每天跑动快些,说不定长得也快。”

    蔡氏道:“你这话说得轻巧。也没那么大的地来散养。这一放出去,没人守着的话,指不定就被谁给捉去了。”

    青竹心想这的确是个症结所在。想了一通又和母亲说:“不如让青兰和成哥儿去捉些虫子来喂。”

    蔡氏笑道:“能捉多少来呢。那次阴雨天后,翻菜地翻了些虫线出来,这些鸡好像还挺爱吃的。”

    青竹听说,心想要不要建议他们养虫子当饲料来喂鸡呢,只是又想到青梅现在怀着身孕,只怕有些不便。也还没开这个口。

    在夏家住了三日,青竹就回项家去了。日子过得很快,眼见着又要到年底。永柱让白氏拿几两银子来给裁衣裳。意思是给明霞、青竹、豆豆三人各一套。少东的钱,已经分了十几两给他,由着他怎么用,永柱不管。

    白氏这次答应得倒也利索。不过明霞却嚷着说要成衣店做好的衣裳。白氏道:“那更贵,去布店里买疋布来。一家大小也够了。”

    隔日便带了青竹和明霞去上街买布。青竹选了一色柳黄的细棉布,明霞却更偏爱桃红这样艳丽的色彩。白氏见两人意见不统一,让店里的人帮忙量了下尺寸,只买了点尺头。又买下了半疋的松花绿的三梭布。

    买好布从店里出来的时候,偶然遇见了朴氏。

    朴氏再三对白氏道了谢:“项大姐特意让人送了菜来,实在感激不尽。正好去屋里坐坐吧。”

    白氏却推说道:“不坐了。这还得回去给家里的人做饭。改日再来吧。”

    朴氏又将篮子里才买的芋头捡了几个给她们。

    这里便就作别了。

    朴氏笑眯眯的目送她们远去,心想项家的这两个女儿倒都好,要是儿子有能耐能娶来一个做媳妇。她也百般的喜欢。

    明霞的衣服自然是白氏给她做,青竹就只好自己缝了。今年一年,她自己喂着兔子,编了草帽辫去买,私房存得也并不多。不过她回夏家前一日。永柱又偷偷给了她二两银子,说是让她给家里买点东西。所用花销并不大,剩余的,青竹也没再归还回去了。

    家里还养着一群鸭,鱼塘也需要管理,永柱依旧每日放鸭看守。

    今年的年礼就是前面那些送各家的产物,也没有再特意备别的了。明春来家住了一日,不过看上去脸色有些不大好。

    白氏便悄悄的问:“你怎么呢?”

    明春吞吞吐吐的说:“马元他不是人,这里服还未满呢,又惦记上别家的姑娘。已经好几日不进我的房了。”

    白氏听说了有些诧异:“我见这个女婿还算憨厚,怎么是如此的不堪。像你说的服未满,他就这样的乱来,难道他娘也不管管他?”

    明春含泪说道:“倒说过两次,只是他在外面那些事,家里又如何处处都知道。这才成亲没两年,没想到就变了心。我说他不去找件正经事做,天天跟着胡闹做什么。他也听了进去,跟着大哥去做了两天生意,又嫌累便不肯再去了。”

    白氏心想怎么偏偏就看走了眼,以为这个女婿不错,哪知日子久了,什么毛病也都出来了。见明春这个样子很是心疼她,又软语劝慰了一番:“已经这样了,你也忍耐些时日吧。等到服满了,你添个孩子,有个盼头,兴许他也成熟稳重些了。”

    明春只觉得这日子苦,要是熬不出头怎么办。

    马家以前也是中等人家,虽然没落了,但底子还在,到了榔头村时也还兴旺。在这边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人家了,那田家就绝对不敢去招惹半点。不过却渐渐的衰败了,自从马老爷子走后,更是不堪收拾。如今当家的是马家的长子马平,跑些生意买卖,可也渐渐的露出短来。可见“富贵不过三代”这句话还真是有些道理。如今白氏后悔也来不及了。只是想到马家还有点良心,能够对明春好一点。

    后来白氏向永柱说起明春的事来,永柱听后有些心寒:“还真是看错了人,当初若不是顾及到祖上那点情分,或许也就不联这个姻了。”

    白氏叹道:“这都是她的命呀。还剩下一个小的,再不能马虎要好好的斟酌了。”

    到了送祭灶神这一天,田家竟然派人送了份礼来。倒让项家人受宠若惊。不过田家带来了一句话更是让项家人兴奋不已。因为听说少南就要回来了,和田家人一道。

    白氏满脸的喜悦:“这孩子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几时能到家?”

    田家人说:“我们管家押着货,走的是官道,应该再有三四天就到了吧。”

    白氏日日夜夜想念的儿子终于要回来了,这一走就是一年多,中途也就写过几次信。也不知那孩子有没有长高一些。不是说要去三四年么,怎么这么突然。

    很快,少南要回来的消息家里每个人都知道了。白氏兴冲冲地说要准备这样,准备那样,有让青竹将屋子腾出来。

    青竹也十分意外,一声不吭的就说要回来。她在这边的屋子已经住了一年多,现在又得将以前的竹床找出来清理赶紧,还得晒被褥。

    而白氏的兴致显得比别人都高,赶着杀了些鸡鸭备着,又说还要再买些年货。

    青竹整整收拾了两天,好在这两天天气算是不错,被褥也晒出来了。眼见着就到了腊月二十六。一家子伸长了脖子的等,从早盼到天黑,却还是不见少南的身影。

    白氏又说要让少东去田家问问,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少东却不肯跑这一趟了,淡淡的说道:“说要回来,总会回来的。我不去问。”

    白氏又让永柱去,永柱道:“我也不去,他爱回来不回来。这日子照样过。”

    白氏见爷俩都不肯想叫青竹去,不过见天色已晚,才没开这个口。

    知道少南要回来,青竹帮他打扫好屋子,如今也搬出来,不在那里住了。依旧住在隔壁小屋子的隔间里。

    青竹坐在竹床上,正一针一线的缝着她的要做的衣裳,身子部分都差不多了,就只差两只袖子还没缝好。灯火昏暗,做起来有些费眼神。数九寒天,冷风一阵阵的从墙上的那些缝隙里灌进来,吹得那灯火忽闪忽闪。

    在被窝里呆了好一阵子了,还是暖和不起来。青竹打了几个喷嚏,揉揉眼,见还有还长一段没有缝好,又怕光线差,缝出来的东西也歪歪扭扭的,到时候她可穿不出去。只好收拾了。

    冬季的夜很是漫长。青竹一点睡意也没有,她从墙角堆放的杂物中翻出一部书来,看了一页,才发现原来是那本少南让她帮买的《玉娇梨》,心想打发时间也好。顺手翻了两页,不过当她看到男主要享受齐人之福时,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将书一扔,暗骂道:什么玩意儿!倒头就睡。

    因为太冷的关系,青竹不得不裹紧了被子,身子蜷缩成一团。虽没多少睡意,不过思维还很活跃。心想他离家快两年了,也不知是个什么样子。希望不要书读得越多,反而越迟钝,若是成了个书呆子的话,还真的不知道和他怎样沟通了。

    PS:  关于读者更喜欢哪样的情节做了个调查,亲们得闲可以去帮着投个票,谢谢!月末了,顺便再次求个粉红。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回家

    当第二日青竹起床开门时,那迎面而来的刺骨的寒风犹如刀割一般,身子禁不住颤抖着。放眼望去,竟然在飘着小雪,难怪会这么的冷。

    腊月二十七,明日永㭎和永林两家要过来祭祖团年。还要备些祭祖的东西。刚用过早饭,永柱便说要去街上买香蜡纸钱,打酒,买肉,买鱼。

    白氏在家准备祭祀要用的器皿之类,一心惦记着少南什么时候到家,又让明霞去村口接人。青竹和翠枝俩赶着打扫屋子,忙活了半上午。一直小雪飘零,从未间断,天气愈发的寒冷起来。到了巳时,贺钧突然来了,还送了年礼来。白氏虽然冷淡,但也留下他喝茶,说是让他用了午饭再回去。

    贺钧只喝了一盏茶便要走,青竹挽留道:“今天少南要回来,你多呆一会儿还能和他说说话。”

    贺钧很是意外:“怎么今天就回来,我还以为他还要一两年呢。”

    待到快要午时的时候,终于听见院门外传来了明霞的声音:“娘,二哥回来了!”

    白氏听说了,忙丢掉了手中的东西大步走了出去。青竹正在堂屋里收拾东西,却没跟着凑热闹。

    白氏还没走到枣树下,果见明霞和少南回来了。一年多不见,好像长高了不少,脸也有些变了,手里提着个箱子,头上戴着顶风雪帽,穿着身靛青的夹袄,这衣服白氏瞅着眼熟,是她亲自给做的。只是这儿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似得,有些不敢相认。

    少南赶了二十来天的路,总算到家了。见母亲站在树下,忙放下了箱子大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的行礼唤了声:“娘,我回来了。”

    白氏激动不已。喃喃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外面冷,赶快进屋去吧。”

    “诶!”少南清脆的答应道。举目一看,却见迎面走来一人,像是贺钧的样子,心想他怎么也来家了,莫非是打听到自己要回来,特意从双龙镇赶来的吗?

    贺钧上前迎接道:“呀,真是项兄弟,他们说你要回来我还只是不信。没想到是真的回来了。”

    哥俩许久不见,相互抱了抱肩。

    “你怎么来了,倒让我好生意外。”

    贺钧笑说道:“过来跑腿的。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家也搬到平昌来了。”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两人虽然一年多不见,但谈笑如初,就如亲兄弟一般。两人齐进屋内。

    青竹帮忙收拾好了供桌。抬眼看去,只见门口站着两个少年。项少南手里提着的箱子,正向她看呢,青竹只淡淡一笑,温和的说道:“回来了。”

    “是呀。青竹!”少南感觉自己犹如在梦里,才分别了不到两载。为何感觉那么漫长呢?

    白氏连忙叫青竹过去帮忙准备饭菜。

    翠枝听见屋里的孩子哭,便说要去哄静婷,又教着豆豆喊二叔。

    豆豆自然不认得少南了。怯生生的不敢叫。少南依旧觉得自己不大会应付小孩,只尴尬的笑了笑。旁边的贺钧又问起少南在外面的见闻来。

    少南觉得一身的疲惫,此刻让他说,还真没什么心情,含笑道:“既然贺兄搬到这边来了。以后我必定要登门拜访,到时候我们再好好的谈一天一夜可好?”

    贺钧笑答:“这敢情好。”

    待到中午时永柱和少东回来了。少南亲眼所见父亲的腿有些瘸。人也消瘦了不少。倒好像要白些了。青竹信上所说家里遭遇了如此变故,他还只当不信,没想到亲眼所见时真的是这副景象。一时间只觉得心里异常的难过,不敢面对这个为家操了半辈子心的父亲。

    永柱见儿子回来心里自然是喜欢,不过言语依旧不多,只说回来就好。

    少东和少南闲话:“你不是说要呆个三四年才回来吗?怎么这里就回来了,莫非是想家呢?这一回来还走不走?”

    少南有些腼腆的答道:“可不是想家了,所以回来看看。可能过了灯节就走。”

    屋里人都听得明明白白,原来少南是真的回来看看,还要去省城的。也是,当初送他的时候可是两口大箱子,现在回来只带了一口,这就是说并没做好长期留家的打算。

    午后雪越下越大,贺钧又惦记着家里的老母亲,又想到这里一大家子人团聚,他一个外人杵在这里做什么,便坚持要告辞。少南又说了隔日去拜访。

    贺钧方冒着风雪走了。

    少南说一身的疲惫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回到以前住的屋子,陈设仿佛没有多大的改变,不过被褥什么的都是才换上洗得干干净净的。少南放下了箱子,看着屋里的一切,心中觉得暖暖的。在外面这些日子来,他哪天不想念这个家呢。

    少南解下外面的衣裳,打算重新换一套。青竹却一脚跨进门来,见他正换衣服,又立马退了出去。少南扭头便看见了她,匆匆的穿了件半旧的棉袍,不过好像有些短了。

    “有什么事进来说。”

    青竹方进屋内,将一个熏笼递给他:“大伯娘怕你冷,让备了这个。”

    “谢谢!”少南接了去,无意中碰到了青竹的手,她的手可真暖和。少南一时有些失神,兀自的望着青竹看了几眼。

    青竹道:“没什么吩咐我就下去了。”

    少南忙开口叫住了她:“你且等等!”

    青竹回过头去。少南连忙开了箱子,在箱子里翻寻了一阵,找出一把桃木梳来递到了青竹跟前:“这个是送你的。”

    “还为我买了东西?”青竹接了去,一把月牙形的梳子,通体漆成了黑色。一面刻了五彩的花草,另一面镌刻的是金漆刻的一首诗。只见写的是:“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

    少南见青竹一脸茫然的样子,只好又笑着解释:“因为走得太匆忙也不知选什么好,所以就草草买了这个,希望你能喜欢。”

    “原来是这样。”青竹忽略掉了诗词里的情愫,大大方方的收了下来,又微笑着说:“怎么想着要回来呢,这一来一去的路可不好赶。幸而这雪下得不大,要是封了路怎么好?”

    “在外面冷冷清清的过了一个年,实在有些不习惯,又总是惦记着家里的事。心想怎么着也要回来看看。向山长祈求了好半天才允准的。”

    青竹笑道:“你这一回来,家里都很高兴。安心的住几日吧。”

    少南心想,听青竹这话。他回来,她也是满心的高兴吗?他真想开口问她过得好不好。这话久久的萦绕在脑海里,却难说出口。看她言谈举止,想来过得也不算差吧,那么也就放心了。

    青竹怕打扰少南休息。便就出去了。

    少南手放在熏笼上烤了一会儿,顿时全身都暖和起来,不多时,又觉得困意袭人。只好上床揭了被褥躺着,一闭上眼,又浮现出青竹的一颦一笑来。心想快两年没见。见她言语谈笑,似乎开朗了不少。不过在自己跟前,仿佛还是写着冷漠和隔阂。少南倒也不怪她。心想再出去一两年,等回来的时候或许他能试着和青竹慢慢的相处,试着去了解她,去接受她。

    关于少南的心思青竹是不知晓的,不过想到他在外面这些日子还没忘掉自己。还特意给她带礼物,青竹心里也受其感动。见他将自己照顾得好好的。心想这家里的人或许应该放心了吧。毕竟项少南不是她才认识的那个才十来岁的小屁孩,已经渐渐长大,能够独立了。

    到了第二日,项家人早早的就起来了。白氏和青竹忙碌着祭品的事。才早饭过后,永㭎、和永林家携家带口的就来了。

    明芳愈发的漂亮,铁蛋儿个头和少南也差不多高了。白氏吩咐翠枝和青竹看家,这里一家子大小全部要去祖坟上祭祀。

    闹哄哄的一场,又突然冷清下来了。这样寒冷的天,青竹一百个愿意呆在家里。翠枝要照顾静婷也不愿意出门。豆豆则被明霞给背去了。

    青竹照顾着灶膛里的柴火,锅里炖煮的是中午要吃的鸡。

    静婷醒后就不肯再睡了,翠枝抱着她到了灶房,说是帮青竹烧火,一来也算是取暖。

    青竹忙着切菜。

    翠枝一面添柴禾,一面和青竹道:“我还只当小叔子这一回来就不走呢。”

    青竹笑答:“不是说告的假么,那肯定还得回去。”。

    翠枝道:“他这走又是一两年,倒难为妹妹你在这里苦苦的等。”

    青竹先是呆怔了一下,接着又破涕为笑:“大嫂胡说什么呢,我才没等他。他要干嘛随他去。以后我离了这里才是自在。”

    翠枝更是不懂青竹这话,不过倒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妹妹现在再说这个话就晚了。这家人见你这么大的本事,又给他们家带来了收益,赚了钱。难道还会赶你出去?难道你还想退婚不成?我看是不可能了。这一年里,这个家不都是你在帮着出主意么。别人不说,就是那白老婆子待你也不似以前那般的冷漠和刻薄。其实我倒觉得小叔子这人挺好的,至少比你大哥强,人也踏实。你跟着他想来也不会受什么委屈。”

    青竹停住了切菜的举动,心下暗想道:大嫂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只怕她要想抽身,或许更难了。难道就真的要在这里呆一辈子不成?她的初衷可不是这样,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让项家退亲,她也还在攒钱,只为将来的自由。希望局势还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青竹不喜欢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来操控。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除夕

    热闹了大半天,两个叔叔家的人总算是都回去了。少南听家里人说的鱼塘、藕塘之类很想去看看。

    永柱说:“那我带你去吧。”便一瘸一拐的,领着儿子向浅溪滩而去。

    “我们家世代种地为生,还从未养过鱼,种过藕,也不知是谁想出的点子?”

    永柱道:“除了青竹还会有谁呢。今年发生了那么多事,要不是青竹帮着出主意,这个家还不知要乱成怎样,只怕也没钱供你念书了。”

    爷俩走了没多久便到了浅溪滩。在少南的记忆里这一代以前四季都积水,连秧也插不下去。碧绿的水草长得比人还高,因为地里不出什么,所以一直搁置着,无人问津。这才走了没多久没想到就换了副天地。

    数亩藕塘还养着些黄鳝,四周已经围上了,不至于让黄鳝逃跑。仿佛还能看见挖藕人留下的脚印,田里依旧有不少的积水。又来到了鱼塘,水面寂静无波。可能是因为太冷的关系,那些鸭子也不肯下塘。

    永柱和少南道:“青竹说来年这岸边还让插柳树,到了来年秋天鱼也应该长大了,又能多笔收入。今年这鱼塘里也就只捞了些菱角卖了点钱。想到过年吃鱼,昨天我来捞过,还是不到手掌宽。”

    少南心里很是震动,没想到青竹已经做了这么多件惊天动地的事。他不得不佩服青竹的魄力,心想还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子,一点也不像当初他第一次到夏家去所见到的那个小姑娘。原来时间真的足够改变一个人。

    永柱望着自家的鱼塘,迎面而来刺骨的寒风倒丝毫不畏惧,诚挚的与少南道:“幸好青竹来了我们家,当初我让人去算命时,那人没欺骗我。以后你可得好好的待她。知道吗?”

    少南点头道:“我可不敢欺负她。看来她现在是我们家第一不可缺的人了。”

    “这个家缺谁都不行。再过两年,等你学业有成,混出个名堂来,圆了房。我就打算将这个家交给青竹来打理,你负责外面的事。我也老了,再加上腿脚不便,许多事也力不从心。也想休息下。一家子齐心协力有什么办不成的。”

    第一次,父母在少南说圆房的事,他表现得很平静,没有一再的反对。心里只是想。这是老爹的意思,却不知青竹心里如何想,莫非还是在一个劲的攒钱。等到脱离他们家吗?少南以前很讨厌她,巴不得她立马从这个家消失才好,就是到如今,他也没想过要强留青竹。他尊重青竹的选择。

    今年没有年三十,二十九这一天就是除夕了。永柱让少东买了一张洒金的红纸来。研了墨,让少南写几副对联。

    少南倒很自信,裁好了纸,叠出印记,蘸了浓墨挥毫而书。写书的字来已经是十分的浑然大气了。明霞熬好了浆糊,说要帮着粘贴。

    豆豆坐在门槛上见他们忙碌的样子也觉得好玩。

    饭后。住在他们后面的章家也来求少南帮着写对联,少南倒不推脱,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韩露悄悄的和青竹说道:“怪不得这几日都不见姐姐出门。原来是你家那位回来了。”

    青竹红着脸辩解道:“什么这位那位的。”

    韩露忍着笑说道:“姐姐这下高兴了吧。对了,他娘说让谷雨哥哥来年到你们家寻点事做。姐姐看行不行?”

    青竹道:“开了春事才出来,到时候让他过来帮着栽藕吧,我给算工钱,管饭。”

    韩露知道青竹在家是说得上话的。见她答应了下来,也就八九不离十了。笑说道:“那么如此的话,我先谢过姐姐。改天再帮你抠一副鞋垫子做为谢礼。”

    “呀,那我是赚到了。你又是个巧东西,做出的东西我喜欢得紧。”

    韩露笑嘻嘻的和青竹道:“对了,他们说十五街上可以赏灯,要不约了一起去。”

    “往年听说也没什么阵势,今年难道要大办一场吗?我倒是想去,只怕看了灯回来天色晚了,必定不方便。再说也怕他们不答应。”

    韩露笑道:“姐姐一起去嘛,冷清清在家呆着也没什么意思。我撺掇了谷雨哥哥一道去,谷雨哥哥也答应了。到时候姐姐也可以撺掇你家那位呀,有人陪着,想来他们也放心。”

    青竹心想少南会去吗,会答应带上自己吗?两人正说着,便听见白氏在叫她。青竹忙和韩露道:“好了,我回头再告诉你吧,再说还有半个月。你要去的话,我也会想办法去。”

    青竹和白氏忙活了大半下午,总算是张罗出一桌还算丰盛的年夜饭。饭菜摆在正堂屋里的八仙桌上。神龛上供着祖先神灵,香炉里插着檀香和一对犹如手臂粗细的红蜡,将屋里照得亮堂堂的。檐下挂着一对大红灯笼,是永柱亲手扎的,外面包了一层红纱。

    少南回想起去年在书院过年的情景来,冷冷清清的一人吃了饭,静静的呆在房里。外面的鞭炮声却犹如雷鸣般,不过热闹的是别处,他却从来没那么的寂寞过。

    少东帮着点着了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响。豆豆害怕,翠枝忙将她护在怀里,捂住了她的耳朵。

    等到祭过神灵就该吃饭了。上首坐的是永柱和白氏。对面是明霞和豆豆,少东、翠枝在左。少南和青竹在右打横。

    每人面前有一小酒杯,除了豆豆不用喝,别的人杯子里都斟上了酒。永柱先端起了酒杯说道:“多灾多难的一年,总算是过去了。来年更要齐心协力,将几亩的藕塘照顾好,鱼塘也要照顾好。希望来年鱼塘能有个好收成。”

    众人举杯祝福,青竹不喜欢喝酒,更没什么酒量。不过遇上这样的日子是推脱不掉的,只小小的抿了一口。

    少南倒还痛快,一杯很快就见了底。见一桌子的菜肴都是他想念的味道,熏鱼、熏腊肉、炖得滚热的赤豆莲藕猪肘、蒜烧黄鳝、酸菜炖泥鳅、自家做的豆腐干炒芹菜、豇豆干炖的鸡汤等,满满的摆了一整张桌子。

    明霞一面吃一面和少南说话:“二哥去年是怎么过的年?”

    少南道:“怎么过,一个人也就过了。其实也没多大回事。”

    白氏听说便很心疼,又忙忙的给他碗里添菜:“只怕在外面连肉也吃不上,出去还没两年倒像是越发的瘦了。”

    少南笑道:“每个月至少能吃两回肉。”

    明霞又央着问:“省城是个什么样子的,我也好想去看看,肯定比我们镇上的街要大得许多,是不是?”

    少东戳了戳明霞,嘲笑道:“你说的不都是废话吗?等你二哥以后做了省城里的大官,将你接去住几年,难道还愁没有你逛的时候吗?”

    桌上人边吃边说,很是热闹。不过青竹始终没什么开口,只顾着吃饭。或许讨论的这些话题她都不感兴趣,又或许她根本插不了嘴。

    少南就坐在她旁边,见她落寞冷清的样子,心想怎么就不见她笑一笑呢,现在家里的气氛这么好,难道她还是融不进来么?或许是想让青竹主动开口,少南便夸赞起青竹来:“爹带我去自家的地里看了一回,还真想不到短短一年间就干了这么大的事,这藕塘里养黄鳝和泥鳅好像并不常见,大都是单养的吧?”

    青竹说:“人们是思维形成定式了,其实套着养殖,也都收获了。”

    在少南的引导下,青竹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渐渐的年夜饭也到了尾声。

    男人们还坐在堂屋里谈论,女人们帮着收拾了一下。不过时候确实有些晚了,等到烧了热水洗了脸脚,也各自去睡了。

    永柱还想守岁来着,白氏却不让:“你这两天本来就没睡好,还熬什么夜呢。去躺着吧。明天也好好的休息一天。”

    “那好,我就进去睡了。”永柱揉了揉有些生涩的眼睛。

    当地有一大火盆,少南正坐在火盆边取暖,似乎也不困。

    “少南也不去睡么?”

    “我再坐一会儿吧,喝了些酒等清醒一下再去睡,不然明一早又得头疼。”少南是害怕宿醉了,那感觉脑袋像是要裂开一般。

    “那我让青竹给你做碗醒酒汤。”

    “不用了,吃了那么多,哪里还喝得下,我坐会儿就没事了。娘不用管我,你先去睡吧。”

    白氏也不理会他了。少南独自坐在火盆前,隔壁大哥的屋子里时而传来几声话语。这种 温暖和惬意的感觉就是家带给他的感触。

    少南抱着双膝,头埋在膝盖上,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