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良田秀舍-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氏倒还没说还钱的事,只是冷冷的看了蔡氏一眼,尽是对蔡氏的不满,因此言语里充满了刻薄与挖苦:“你克死了丈夫,还请你放过自己的儿子吧。”
青竹暗暗的握紧了拳头,咬牙想要反击,青梅却悄悄的拉了一下青竹的衣裳,示意她不要多嘴。
夏氏的话让蔡氏无力反驳什么,低了头,心里满是苦涩。她知道自己的命不好,将厄运带给了难产的娘,带给了遭受意外的丈夫,如今就要报应到儿子身上了么?
正文 第七十章说媒
蔡氏和青梅两人赶着将晾晒在外面的棉花一道收了进来,棉花铺在席子上,洁白的一朵朵的,就像是散落在地上的云朵。摸上去也十分的柔软。
蔡氏让青梅和青竹将棉花里的杂物和棉籽挑出来,棉籽是预留来年要种的棉种。
家里的几亩地还是祖上留下来的,当初夏临还在的时候,几亩地照顾得很好,那时人口虽然已经不少了,但抵不住人勤快,力气大。一家子也够吃了。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不好了,家里没有主要劳力,要耕种几亩地,明显有些吃紧。不过今年收成还算不错,虽然只种了将近一亩的棉花,不过却收了有百十来斤。
蔡氏道:“今年收成比往年好,不过听说卖不出什么价来。往年还能卖五分一斤,今年也就差不多三分的样子。还指望着给家里添置些东西。如今要还债,还得给你们弟弟治病,只有栓紧裤腰带过日子。”
到了第二日,蔡氏和青梅背了棉花去卖,原本一共收了一百零五斤。不过蔡氏说要弹两套新棉被,还得给成哥儿做两身棉袄。所以一共卖了九十三斤,每斤三分,也就两千七百多文的样子。两千多文钱能做什么呢,买一匹好的潞绸都要两千六百文,家里等着钱用,还要还债,这么点钱根本算不着什么。
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蔡氏甚至想,要不要卖掉一部分的田产。当她说出这个话时,青梅和青竹都在反对:“好好的怎么想着卖地呀,只怕卖了容易,以后再想买的话,又得花高出好几倍的钱。”
蔡氏烦恼道:“不卖又怎样呢,家里等着用钱。这个难关得过去呀。”
青竹看了蔡氏一眼便问:“娘,大概需要多少?”
蔡氏见女儿问,便说:“不仅是要过这个冬,我想到成哥儿年纪也不小了。老是在家淘气也不好,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还想着让他进学堂里念几天书,长点本事。”
青竹点头道:“很应如此。”
“虽然学堂是大家办的,费用不算太高。但书本笔墨、四季衣裳,还有先生的教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问过崔家媳妇,她家老三不也是在那学堂么,算下来,一年也要七八两银子,还不算伙食嚼头。”
七八两就是夏家的极限了吗?青梅渐渐也大了,也要置办嫁妆,说婆婆家。这也是笔开支,再加上每到冬天蔡氏的关节就不好,熬得不行了,还要请医延药。一家子吃喝拉撒都要钱。就是她把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的二两多银子拿出来,也用不了多久。
“地暂且不要卖,毕竟这是最大的资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去动它,总会有更合适的路子。”青竹坚信天无绝人之路。
蔡氏拆了几件夏临以前的旧衣裳,量好了尺寸,打算给夏成做两件棉袍子。也该给青梅裁两件衣裳,老是穿自己以前的东西,可毕竟是些不入时的衣裳,又隔了一代人,也破旧不少,很该给青梅做点新衣服。
翌日,村里的冯媒婆找上门来了。蔡氏一怔,几时的风将她吹了来。青兰拉着青梅的说笑说道:“大姐,媒婆都上门了,看来是给你做媒来着。也不知说的哪户人家。”
青梅红着脸说:“你懂得什么。”
青竹在一旁握嘴笑道:“我也想看看未来的姐夫是个怎样的人。走吧,大姐,我们上前面瞧瞧去,看她们说的什么,是不是我们认识的人家。”
青梅哪里好意思呢,被两个妹妹这么一捉弄,早就红透了脸。
青竹瞧出几分意思来,便拉了青兰和青梅道:“大姐害羞不愿去,我们当妹妹的帮你探下虚实,也好让大姐有个底。”
青梅红着脸也没说什么。
青竹姐妹俩蹑手蹑脚的来到堂屋前,里面的说话声听得清清楚楚。
家里没有备什么招待客人的好茶叶,蔡氏只好给冯媒婆倒了杯泡的野菊花茶。冯媒婆打量了下夏家的屋子,心想这家人果然男人死了,就变得一穷二白了。好在闺女养得多,若是几个儿子的话,只怕连媳妇也娶不起。
蔡氏知道冯媒婆的来意,迎着笑脸说:“不知冯大姐来家,有何事吩咐呢?”
冯媒婆低头拨弄着左手食指上那只亮锃锃的银戒指,笑说道:“当然是有好事要说给夏家娘子。我冯媒婆的名号几个村子都是知道的,也不知凑成了多少对的夫妻。今天来也正是为了做媒这件事。”
蔡氏脸上的神情倒有几分镇静,又含笑说道:“只是我两个女儿都还小呢。”
冯媒婆也不绕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都说夏家的娘子可怜,青春丧偶,还要拉扯几个孩子。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实在不容易。好在你们家几个女孩子都还不错。二女儿虽然去了榔头村给做童养媳,可那项家的日子也还过得。你们家大闺女今年也不小了吧,我见她手脚勤快,还真是一把好手。真难为了她。”
蔡氏见说到了点上,自是谦虚道:“没爹的孩子,不都这样么。好在他们还算听话,也不用太操心。”
冯媒婆笑吟吟的看着蔡氏:“可不是呢。我就觉得你们家大闺女好,这不,有人瞧上了你们家大闺女,托了我冯媒婆来说媒,只看夏家娘子愿不愿意。”
且说里面说得热闹,在外面偷听的青竹、青兰两人都竖起了耳朵,做为妹妹,她们都想知道说的是哪户人家给大姐。
青竹正贴在墙根听,青兰心里急切,无意中撞了青竹一下,便将青竹撞进了门槛,自己也跌了进去。
屋里正在交谈的蔡氏和冯媒婆一惊,蔡氏看了看两个冒失的女儿,皱了皱眉,忙向青竹使眼色:“你们这是干嘛,快出去。没看见这里有事嘛。小孩子家家的别来捣乱。”
青竹笑了笑,拉了青兰就要走。青兰还想说什么,却被青竹堵住了嘴,将她拖出去了。
出来后青兰抱怨道:“二姐这是做什么,难道你不想知道?”
青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我们在跟前她们是不会讲的。”
正文 第七十一章偏不凑巧
这里冯媒婆继续和蔡氏说着话。
冯媒婆的脸上的肉笑得都在跟着颤抖,乐滋滋的向蔡氏道来:“哎,说来都是一个村的,就是住在那山坳大十字路的胡老爹家。”
“胡老爹?”蔡氏当然认识,同在一个村里,不过却从没和那家人打过交道,要说家业,好像有几间大瓦房。不过他们家就养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难道他们肯……
冯媒婆继续说道:“夏家娘子知道吧,他们家的儿子今年十八了,这不还没说媳妇么。前些天,胡老爹的娘子找到我家,说是看中了你们家的大闺女,特意托了我来帮忙说媒。”
蔡氏点头:“原来是他们家。他们家那个儿子叫什么来着?”
冯媒婆笑道:“好像叫胡阿大,夏家娘子也应该知道他们家阿大生得魁梧壮实,庄稼上也是一把好手呢。人老实,又勤快。那山上不是种着一亩多的果树么,都是他们家的产业。要说过日子也过得,吃自然是不愁的。”
蔡氏埋头想了一会子,才又含笑的对冯媒婆说:“我们家的情况冯大姐也看见了,现在青梅在家能帮我不少的忙。她下面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都还小,要是少了她我还真照应不过来。所以说……”
“哎,这同一个村,又不嫁多远,两家难道还照应不过来么。”冯媒婆拿着手绢擦了擦脸。
蔡氏道:“不,我是想……”蔡氏觉得有些尴尬,只好硬着头皮道:“我原想着招个上门女婿,也好帮我一把。”
冯媒婆闻言,脸色渐渐的凝重起来了,胡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定不肯要他去做上门女婿的,如此看来,这桩亲事成不了。不过要说般配的话,两人倒也还好。她低头想了一会子开解着蔡氏:“夏家娘子怎么想着要招个上门女婿呢,你们家也有个儿子,虽然还小,可再过两年也能壮立门户。嫁出去一个女儿,负担也少几分,日子也好过一点不是么?”
“不,冯大姐没听见我刚才说么,家里还离不得青梅,所以说……”蔡氏觉得后面的话有些难开口。
冯媒婆心里明了了,便起身道:“如此的话,我是知道了。你的意思我会转告给胡家那边,虽然说我愿意牵这根红线,但也得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缘分。好了,我也就告辞了,有事的话再来拜访。”
蔡氏也不好多留,便起身要送。
青竹和青兰身子一闪,连忙去将这里的情况告诉青梅。
青梅十分害臊,当听妹妹们说是胡阿大时,着实愣了一下。心想怎么会是他呢,脑中清晰的浮现出半年前的事来。那次她上山打柴,后来因为打得太多无法弄下山,还是他帮了自己一把。同村的人,隔得又不是太远,年纪相差也不算太大,所以算是相互看着长大的,没想到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大姐,听娘的意思好像不大愿意呢。”青竹瞥见青梅有些恍惚的神情,晃了晃她的胳膊,青梅才清醒过来,讶异的看了青竹一眼,忙问:“二妹刚才说什么?”
“哎呀,大姐在想什么吗。我们正为大姐的未来犯愁呢。对了,你觉得胡家的那个人怎样?”反正青竹对这个少年是没什么印象的,也没听什么人提起过。
“我,我不知道……”青梅一脸红潮,头埋得低低的,只觉得胸口砰砰乱跳,脑子里一团乱麻,竟无法理出个思绪,双手紧紧的拽着衣角,扯出许多皱痕来。
这事蔡氏已经有了主意,她是有些看不上胡家那个小子。心想这门亲事不要也罢。
当她将此事告诉青梅时,也颇平淡:“胡家那孩子我也没见他什么地方好,是个人一经媒婆的嘴,就要被夸成一朵花。我让你姑姑帮忙留心,看有没有家境不好,兄弟多的人家。关键还是要人老实可靠。”
青梅默不作声的坐在那里,静静的听母亲说完,低头说:“由娘做主吧。”
蔡氏见她一脸柔顺的样子倒让人生出几分疼惜来,帮青梅将一缕滑落下的头发给理好,微笑道:“这些年苦了你了,只是看在你弟弟妹妹都还年幼的份上,我这也是没法子。”
青梅淡然道:“娘这些年何尝就容易了。”
蔡氏心里虽然苦涩,但看着几个孩子慢慢长大,内心也充满喜悦,她转移了话题,又说到青竹的事来:“再过几年她也熬出头了。我就觉得项家那位老二还不错,再说当年你爹和项家老汉不是称兄道弟么,再怎么着也不会亏待青竹。”
听见蔡氏如此说,青梅却暗自忖度:要是真如娘说的这般亲睦,那么青竹也就不会动要离开项家的意思,那么辛苦的攒钱,只为有一天能得自由。终究娘是不清楚青竹想的什么,这些话青梅也始终未告诉蔡氏。
“对了,你二妹走的时候让她将那件蓝布碎花衣裳带走,怎么就忘了带呢。”
青梅道:“可能是忘了吧。”
蔡氏念叨了一阵子,青梅说犯困要去睡觉。
夜晚是这样的安静,夏日的那些虫鸣蛙叫也都藏起来不作声了。感觉犯困,可总是睡不着。这种恼人的情绪让青梅有些心烦气躁,仿佛一闭上眼脑中就会浮现出那个人的身影。她还清楚的记得以前两人一起去爬山,一起去空置的玉米地找柴禾的事,还有两年前的那次,她在山上找野果,差点从悬崖边上摔下来,好在他跟前在后面,及时的拉了自己一把。
往事的一幕幕,全都涌了上来,竟让青梅有些喘不过气,心中很是压抑,还带着些许的伤感。
第二日,青梅连早饭也懒怠吃。顶着一副疲惫的面容,呵欠连天。蔡氏吩咐青兰在家带着成哥儿,不许她带着乱跑,自己还要去蒋家帮忙做酒席,吩咐青梅去锄大栗凹的那块地的草,看能不能栽种点什么,总不能荒芜着吧。
青梅点头答应着,神情懒懒的就出了门。
正文 第七十二章奈若何
出了点小问题,今天再送上一章公众章节,明日上架。顺求收藏。还在观望的亲们,可以跳坑了。
…………………………………………………………………………
太阳已经在东边露出了云头,虽然阳光照耀,但还是抵不住深深的凉意。青梅心里有事,扛着锄头直往地里走。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青梅的布鞋,这些她也顾不上了,只一步步的走着。
到了目的地,青梅先将地里的草给拔去,因此弯了身子,只顾着拔草。可能是因为有心事的关系,或者是太专注了,后面有人叫了她好几声也没听见。到最后那人走过来,拍了拍青梅的肩膀。青梅回头去瞧,见是胡阿大不知从何处而来,突然出现在面前,还以为是在梦里,止不住的一脸惊惶,不安分的心跳更加乱了。
“你……你……来……么……做……”紧张之下,青梅变得有些语无伦次。
胡阿大见了青梅一脸红晕,还带着窘态,突然自己也有些紧张不安。他可不敢去看青梅的脸,只是侧着身子,埋着头说:“听说冯媒婆去你家呢?”
青梅点点头,她现在可没半点的勇气来面对跟前这个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少年,只好继续弯腰拔草,借此来消除紧张和尴尬,以及掩饰自己的情绪。胡阿大见地里有一把锄头,便拿了锄头,径直要帮青梅翻土。
青梅见状连忙来阻扰:“不用帮忙,我自己能行。”
“这有什么,说不定再过些时日,就是一家人了。”胡阿大虽然腼腆,不过脸上却挂着笑容,看上去带着几分憨厚和质朴。
青梅想,看来冯媒婆还没有将母亲的意思转告给胡家,这才让阿大误以为两家能成其好事。昨晚母亲对她说的那些,要让一个女孩子怎么开口呢。低着头,别扭的说道:“不,只怕我们夏家没有这个福气,攀不上……”
“我们家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哪里就说得上什么攀附来。我的意思……”胡阿大突然有些语塞,这要他怎么开口呢。原本是从小一处长大的人。虽然两家大人没什么来往,不过跟前这个女孩子他却是满心喜欢的,淳朴可爱,真难为她还要带着弟妹们,顾着一家大小。
胡阿大紫胀着脸,变得吞吞吐吐。只是一个劲的挥着锄头,一下下的挖下去,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让青梅明白自己的心意,明白自己想和她共度一生的心意。
不过两分大的地,两个青年人却在对立的位置上,各自忙碌手中的事。青梅此刻真想躲他躲得越远越好,仿佛这个人出现后,打乱了她世界里所有的安宁。
胡阿大力气大,人也勤快,不多时就已经挖了不少的地了。一直在挥着锄头,不免也有些累了。见青梅躲得远远的,不肯到跟前来,心想这些话如何告诉她呢。他要告诉她,两人还有未来好长的路要一起走,也不知她愿不愿意。
趁着歇息的功夫,胡阿大紧张不安的走到青梅跟前,青梅想着要走开,却被胡阿大捉住了衣袖,正色道:“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说,你也别躲,听我说完再答复我,好不好?”
青梅转过脸去,咬牙说道:“只怕我给不了你答案。”
“不,这本身就不是个让你为难的选择。我家里人都愿意,所以才让冯媒婆来你家说媒。现在就我们两人,我这里有一句话要问你。可否愿意和我……”
青梅不想让他将后面的话说出口,慌忙摇头道:“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
“是吗?”胡阿大眼睛也直了,一时间只觉得天地都在旋转,也分不清东西南北。青梅的话活生生的打断了他对两人未来的一切幻想,顷刻间就全部崩塌了,他呆怔了片刻才讪讪的松开了青梅的衣袖。有些懊恼,有些惋惜,有些不舍,各种情绪全部都涌上了心头,揪得心里很是难受。连忙退了好几步,生怕唐突了青梅,双手打恭,微微欠着身子说:“原是我的一厢情愿,没想到给你造成了困扰。对不起。”
青梅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冷冰冰的,狠下心来说道:“所以说,请你走吧。让人看见像什么话呢。”
胡阿大暗暗的捏紧了拳头,一拳头打进旁边的一棵刺槐,想借此来发泄心中五味陈杂的怨怒。树上的刺扎进了手背上,立刻冒出鲜红的血珠来,阿大一点也不觉得疼。咬咬牙,转身便走开了。他再也不会去招惹青梅,以后最好是连见也不要见。
青梅呆呆的站了好一会儿,才敢回头去看。哪里还见阿大的身影。除了林间偶尔传来的几声鸟啼,一切都变得那么的安静,锄头靠立在树边,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
“这花真香,我要摘些回去。”
“这有什么好的,哪里都能见。”
“我听人说这个很好,又香又甜,可以做茶泡水喝,还能煮在粥里,满是香气。我那淘气的妹妹最是喜欢了。可是这枝桠密密麻麻的好些刺,又高,我够不着。”
“我帮你便是,你只用将篮子举着就好。”
这是几个月前,槐花开满山野时候的事。那时候她哪里注意到那个少年眼中的情意,哪里会想到有今日之事。想起刚才自己说的话,就犹如这枝桠上的尖刺一般,戳痛了他的心窝,伤了他的自尊吧。青梅喃喃道:“对不起,我原本想说的不是这个,我……”
青梅缓缓的蹲了下来,抱着碗口粗的树干,觉得鼻子发酸,眼圈滚热,湿乎乎的东西像是不受自己控制一般,簌簌的掉落着。
冯媒婆将蔡氏的意思婉转的告诉了胡家娘子。胡家娘子听了,当时就拉下脸,恼怒道:“他们夏家是欺负我们胡家没人了是不,我儿子才不会给人家做倒插门。这事不提也罢。我儿子手脚齐全,人也勤快,难道还愁找不到媳妇不成,难道天底下就夏家的女儿好。我偏不信了。”
冯媒婆见两家做母亲的如此,心想这个结她是解不,就算自己再能说会道,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了。
后来胡阿大也知道了这件事,他原以为是青梅不愿意,未曾想到还有这么一层在里面,见母亲态度如此,又想到青梅亲口拒绝他的话,都使得他再不敢在母亲面前提半个字。
胡家娘子气愤不平的和儿子说道:“我也不知你看上了夏家女孩哪一点,原你和我说的时候,我见那个闺女人勤快,手脚也利索,想来这样的人放在屋里自然是省心,能旺家。未曾想到她那娘老子也忒把人给看扁了,打死我也不会让你做倒插门,我们胡家丢不起这个人。你也趁机收收心,断了这个念头。我倒要看看那夏家能招个怎样的女婿来。”
胡阿大听了一丝也不曾言语,只埋着头。
他娘又安慰了他两句:“你的终身大事包还在我身上,当娘的自然不会让你吃半点的委屈,保管给你找个比夏家丫头还漂亮能干的进来。”
胡阿大等母亲走后,倒床心想,就是娶来个天仙又怎样呢,毕竟那不是夏青梅。
一连几天,青梅都懒怠吃饭。蔡氏不知女儿得了什么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好又细问了她一回:“到底哪里不好,你又不说。你弟弟都还没利索,你再一躺下,叫我靠谁去。”说着眼圈一红。
青梅拉着母亲的手说:“娘,是我不好。让您操心了。我没事,过两日就好了。”
蔡氏见女儿这般,心想哪里就没事了。甚至想是不是这些天青梅干了重活,还是在什么地方说错了话,让这个孩子存在心里,所以才得了病。青梅向来是个懂事又柔顺的孩子,从来没有违逆过自己的意思,是不是什么地方逼迫了她。
蔡氏使了青兰过来安慰青梅,又问她话。
青梅却摇摇头说:“大姐没什么,只是肠胃不大好,不愿意吃饭罢了。这样不是更好么,也省几顿饭菜。”
青兰却红着眼说:“大姐一定遇见什么事了,和我说说好不好?”
青梅看了一眼青兰,心想她才七八岁的样子,如何懂得自己的心事,心想若是青竹在跟前,也不能替自己解忧吧。合该她与胡阿大竟是有缘无份罢了。
“我真没什么事,过两天就好了。你还好的照顾成哥儿,千万别在让他有什么危险。”
经历过溺水事件,青兰也算是长了个教训,在她小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她哪里再敢呢。
几日后,青梅稍微觉得心情舒畅一些了,依旧如常的帮蔡氏料理里外的家事,照顾妹妹和弟弟。
这一日,劳作过后,她提了衣服要到河边去洗,快到河边时,却远远的就见田埂上走来一人,那身形青梅再熟悉不过。那人似乎也看见了她。青梅想着该如何躲避,她不想这样的见面,因为不知有多么的尴尬。下一刻等她再抬头去看时,却见那人已经另择他路远去了。他的身影越来越远,再过一会儿已经过了屋角,就再也看不见了。
独留下青梅站在小桥上,迎风孤立,披了一身绚丽的夕阳。
正文 第七十三章采蘑菇
蔡氏去看青竹,说起青梅的事来,只是叹声:“丫头大了,我也管不住了。见她好像有什么事,却又不愿意和我说。你说我该拿她怎么办呢。”
青竹却劝道:“大姐她也有自己的心事,娘不必事事都要问个明白。”
“她能有什么心事,年纪也不大。”
青竹却淡然一笑:“当母亲的,自然会认为,当儿女们都有了儿女时,在父母心中依旧还是小时候的样子。”
蔡氏觉得青竹这话很对。
青竹猜测过青梅的不对劲莫非是因为亲事么,虽然是自己的大姐,不过青竹却不怎么了解这个姐姐心里想的什么,也不知道她喜欢哪样的男子。大姐不好当,尤其是穷人家的大姐,总要承担起更多的重任。青竹想,自己能帮上什么忙呢。现在又不在同一处住着,只怕有这个心思也不能采取些什么具体的行动吧。
青梅的事暂且搁下了。
话说已到了深秋季节,山野里的草木也渐渐的枯萎变黄了。这个时节已经没有什么鲜嫩的青草可以喂食兔子,家里的那些麦秆尖儿已经被青竹掐了个遍,突然间没了什么来钱的路子。
接连几天的秋雨之后,韩露来找青竹一起去山上的树林里找野菌。不过青竹却不大能辨识食用菌和毒菌。韩露拍着胸脯保证:“夏姐姐怕什么,我也是山里出来的人。常年和这些菌种打交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看一眼便知。”
“是吗?”青竹将信将疑。
各自提了一个小竹篮便往山林里采野菌去。
一路上韩露给青竹说这是谁家谁家的林子。树林的光线比外面要暗一些,地上一层厚厚的枯枝败叶,一股霉味夹着泥土味就飘进了鼻子里。
韩露指着那一朵朵不大起眼,和枯树叶差不多颜色,长在青杠树根边的菌类说:“这个是青杠菌。很是好吃。”连忙采了几朵放进篮子。
青竹也采了几朵,嗅了嗅一股淡淡的霉味,暗想韩露没有认错,不是有毒的菌类才好。
青竹笑问了一句:“你认识松茸吗?”
“松茸?我听过,却没见过。我们这里松树并不多,又没有很高的山。应该没有吧。”
青竹心想还真是可惜,听说那是很美味的菌类,可惜她也只听过没见过。这片树林里大多数是青杠树,所以青杠菌不少。后来她发现青杠树上不仅有菌类,树干上还有深黑色的。像是木耳一样的东西,便指着问韩露:“这个能吃吗?”
韩露笑道:“当然能,青杠树上的木耳可是比其他树上长的味道都好。”
“当真?”青竹赶着采了。
可能是气候的关系。已经没有刚入秋时那么好寻找野山菌了。那段时间对于青竹来说是忙碌的,哪里有这样的闲情来采山菌呢。小竹篮里没有多少东西,青竹也不懊恼,毕竟她更享受这样的过程。这些可都是纯天然的美食,比人工培养的那些强了好些倍。
韩露和青竹说着小时候听说的一件传闻:“我家住在大山里。我们那里上山挖药的,打柴的,打猎的人有很多。听说有个专门打猎的老爷爷,有天晚上做了个梦,说梦见了个神仙,那神仙在梦里告诉他在哪座山。哪棵树下埋着价值连城的宝贝。到了第二日,天还不亮,老爷爷就带着弓箭出门了。以为能打到什么野猪、野熊之类。爬了许久的山。终于赶着太阳刚出来时,到了梦中所说的地方。可没有半点野物活动的影子,张着弓盘旋好半天也没见一丝动静。老爷爷此时正要往回走时,突然见太阳照射在什么东西上,发出紫色的光芒。连忙拨开草丛一看。见是宛如小簸箕大小的一支紫灵芝。”韩露说得激动起来,忙拉拉青竹的衣裳说:“夏姐姐。你说奇怪不奇怪。”
“灵芝要发光吗?”青竹可从来没有听说过。
韩露笑道:“我也是听大人们说的,说是好些年前的事了。老爷爷得了这灵芝,差点就乐疯了。原本要藏着不肯卖的,后来他家媳妇不答应,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也就不用再打猎了。可以买些地,买些宅子来,还能买几个丫头。老爷爷一听,便就动了心。拿到集市上一打听,都没人敢出价。后来据说皇宫里来了个买办,听说老爷爷有这样的宝物,当时就出了一千两银子给买去了。皇帝说这是祥瑞的东西,龙颜大悦,后来竟然给老爷爷赐了个六品官做。姐姐,你说我们也能碰见这样的事,那可就好了。”
韩露说的这个传闻,青竹半信半疑,心想有小簸箕大的灵芝该长了多少年。凭一朵灵芝就能得到官做,还真是稀奇。不过一个以打猎为生的猎人能做好官吗?不过这个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满足了大多数人升官发财的愿望。
韩露叽叽喳喳的说着小时候的那些见闻,当然她现在的年纪也不大。她说的那些故事也没几件是亲眼见过,大都是道听途说而来。青竹倒也觉得十分有趣。
寻了半日,竹篮里的野菌也只有一大捧的样子,做成一道菜的话,只怕自己还没下筷子就已经被别人给夹完了。走着走着,韩露眼前一亮,见那草丛中赫然的冒出几朵黄澄澄的,像是喇叭花的菌类,韩露兴奋的指着说:“姐姐快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