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贤妻生存守则(如小果)-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吉期定在十月二十四这日,一切事宜刘氏亲自料理,安静茹要赶在这日子之前,将几个庄子上的事儿料理完。
好在庄子上的人都是自己的,要做什么都很容易,今年是新管事料理头一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几位管事也很卖力,庄子上的粮食买了一部分,没卖的朝廷收购,料理起来也容易。
十月中旬,基本都完了。安静茹和两位管家核对了账目,现银全部入账。又将账目报给太夫人知道,到底好不好,太夫人没说,但想想之前因为种子的事儿,差点儿荒废了,太夫人还是很高兴,直接发话,长工、短工皆多领三个月的工钱,管事额外每人封了八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隔天,几位管事便来谢恩,安静茹一起见了,正好紫苏也跟着来了。安静茹见了他们之后,便叫他们去见太夫人,留下紫苏说话,专门留了品翠在身边。
花姨娘去了庄子上,虽然没在张大贵管理的庄子上,到底几个庄子挨着,来去也便宜。
紫苏笑道“……花姨娘单独住了一个院子,两个丫头在身边服侍,我也经常去看她,倒也没事儿。”
花姨娘走了之后,太夫人就把玉姐儿养在身边了,虽然是庶出重孙女,到底是韩睿龙的骨肉,身边乳娘、丫头一个不少,容兰、容芩有的,玉姐儿也有,就是现在用不上,太夫人也叫人替她好好收着。
玉姐儿的胆子也渐渐大起来,不会见了人就哭,但可以看得出她对太夫人很依赖,有人的时候,她会躲到太夫人身后去。
品翠不好直接说什么只是道:“太夫人很喜欢玉姐儿。”
就是不喜欢,但也对玉姐儿不错,所以玉姐儿很好。
闲话一回,外头婆子递了陆青苑的帖子来,请安静茹去逛逛。安静茹举着帖子看了半晌,总觉得陆青苑这字写的急,有些潦草。
且容惠出阁,陆青苑是肯定要来的,眼下不过还有几天的功夫,什么事儿这么着急?
没想到隔天安静茹去,陆青苑一见到她便急巴巴问道:“你可听说那些流言了没有?”
☆、125:容惠出嫁
什么流言?
陆青苑见安静茹一脸茫然,知道她定然是没听说,心里稍稍缓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多事了。但憋在心里委实难受,陆青苑琢磨着,在安静茹愈发充满疑惑的目光中,问道:“你当初是怎么嫁去韩家的?”
这个问题还真把安静茹给问住了,怎么嫁给韩睿华的,说起来话就长了,可细细想来,其他的原因都罢了,若是没有那一纸婚约,就没有后来的事儿。长话短说,安静茹坦然道:“小时候父亲大人做主定的亲事。”
陆青苑愣了愣,紧接着“扑哧”一声笑出来,道:“原来是这样,若是再叫我遇上,我就问问她们。”
安静茹心里还是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流言,陆青苑道:“昨儿出门做客,有人说安伯父卖女求荣,将你卖给了韩国公府。”
安静茹本能地蹙起眉头,韩家的门楣不需要买媳妇,这话分明另有所指,分明是将安静茹与小妾姨娘混为一谈。
穷人家娶不起媳妇,会攒钱买个媳妇回去传宗接代,韩家的爷们买个丫头做小妾、姨娘没什么,但买媳妇这样的话,也亏那些人说得出口。
安静茹禁不住冷笑,同样意思的话,贺三姑娘也说过。
陆青苑见她冷笑,忙陪笑道:“到底是我多事了,不过你也得注意着,这样的流言说得久了,仿佛就成了真的一样。”
如果人人都这么说,安静茹也不用出门交际了,就是出门其他人也看不起她,安静茹笑了笑道:“空穴来风,虽然已经快两年,不过当年的情形相信很多人都记得。”
陆青苑亦道:“也是,韩国公府这一两年喜事才多起来,当初你是韩家八抬大轿抬进去的,任凭那些人说烂了嘴,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而这些流言,也不过叫众人知道,安静茹的出身配不上韩家的门楣,更配不上韩睿华,若不是使用了什么手段,她怎么就能成为韩睿华的妻?
流言会随着人们的猜测,愈演愈烈,即便造成不了什么致命的打击,安静茹一出门必定是被众人指指点点议论的对象,交际受限。
安静茹低着头,捧着暖暖的茶,这样的流言一开始也有的,就在姜氏登门以后,蒋家二姑娘说过,但后来韩家将安静茹迎娶进门,流言就渐渐没了。那一场大婚,虽然不至于轰动京城,但也在京城大户中引起了注意。
姜氏当初见过安家的人之后,就遵照六礼一步一步来,虽然急是急了些,但一步不曾少过。大概也是因为流言的缘故,韩家娶媳妇不一定全是公侯世家的千金,但安静茹绝对是韩家“睿”字媳妇辈中,目前出身最低的一个。姜氏当初这样也有自己的考量,不希望被别人说,她过继了儿子,却对儿子不好。
“终究是别人的家事,八卦一回没什么,总不能还津津乐道吧?”
安静茹语气平静,流言是怎么来的,她不十分确定,目前还没人在她跟前议论。但说给陆青苑听,多半也是借陆青苑的嘴叫自己知道。想明白这些,安静茹反而更释然了,笑着朝陆青苑道:“咱们私底下说句不该说的,那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自己家里难道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偏偏儿要管别人家的事儿?莫不是眼红了,瞧着我这样都能嫁去韩家,比我好的却还不能够?这到底是比我好还是没我好呢?怎么觉得都是在自贬身价。”
陆青苑白了安静茹一眼,“你这促狭嘴,我原还担心这话会叫你心头添堵,想着知道了就告诉你,好叫你有心理准备,没想到你反过来将人一军。”
确实是给安静茹添堵,她如今怀着孩子,娘家弱让她在婆家必须步步谨慎,一直陪着十二分的小心,说实话心够累的。本来孕妇的情绪就不稳定,再受点儿流言蜚语,心头受不住,最后会如何还真不好说。
欧阳倩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但对方明显失算了,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里面,安静茹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流言左右的人,死过一次,也会害怕死,但唯一的优点是,她比任何人都明白,活着就要好好地活,否则死了,这辈子的事儿就全没了。
她努力,也是为了这一辈子活得好。
陆青苑低头沉思一回,抬头笑道:“这事儿我帮你,定要好好反驳一回了,没得那些人闲着无事,就会说三道四。”
看陆青苑的模样,是已知道这话的源头在哪儿,她不说安静茹也没问。两人说起别话,陆青苑害喜的症状好了许多,冬天衣裳穿的厚实,还看不出怀相,人却圆润了一些,脸颊一对红晕。
“等府上七姑娘出阁,我就把消息带给你,看看那人还有没有脸在众人前出丑。”这事儿,安静茹最好什么也不说,有了陆青苑的帮助,再好不过了。
两人正说着,外头门上的婆子进来禀报:“韩三爷来接韩三奶奶来了。”
陆青苑打住话,半是羡慕半是欣慰,笑道:“韩三爷这般,看那些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安静茹也笑起来,这样的流言说到底也重伤不了她,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惹她就太不应该了。趁着去见孟夫人,安静茹和陆青苑说了一些话,陆青苑点头笑道:“我也是这么个意思,你放心吧,我好歹在京城混了几年。”
知道那些人是大嘴巴,知道那些人最爱凑热闹说八卦,眼下入了冬,后宅的女人们忙着预备过年的事,虽然寒冬腊月的,却是一年来交际最频繁的时候。何况今年和往年不同,那些从各地赶来的生员,少不得要在京城寻求门路,更有些是投奔亲戚而来,外头的事儿归男人管,后宅女眷之间的交际,却也和外头男人是分不开的。
见过孟夫人,陆青苑送安静茹到了垂花门,笑着告别:“……这事儿你就别管了,中间还有王妃,你出面还不如我出面呢,依我看,贺家姑娘的名声再好,也抵不过事实。”
安静茹知道陆青苑做事有分寸,却还是忍不住叮嘱道:“别把自己扯进去,如今咱们都不是姑娘了。”
陆青苑直摆手:“好了好了,我你还能不放心么?别想着自己比我大一点儿,就把我当小妹妹看待。就是小妹妹,也有长大的时候。”
安静茹不说了,说起来陆青苑比她稳重多了。韩睿华在外头等候,安静茹上了马车,帘子放下,眼前光线一暗,她却不由得叹了口气。
陆青苑说得对,中间还有王妃,她确实不能直接把贺三姑娘怎么样。但就这样被她言语中伤绝对不行,贺三姑娘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安静茹却还要在京城继续生活下去。不让王妃难做人,她只有三缄其口,其他的就交给陆青苑。
有这样的朋友,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也叫人倍觉温暖。
马车行驶的缓慢,回到府里天都黑了,夏香和几位粗使婆子打着灯笼在垂花门等着,见安静茹从马车里下来,纷纷上前见礼。
韩睿华从后面走过来,找夏香要了灯笼,其他人就自动远远儿避开。韩睿华一手扶着安静茹,一手打着灯笼,安静茹也以为他有话要说,没想到这一路他都沉默着,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安静茹觉得韩睿华目光沉沉。
到了屋里,品翠上前见礼道:“崔嬷嬷过来传话,夫人叫三奶奶晚上不用过去了。”
安静茹点头,脱了大氅,交给赵嬷嬷拿去衣架上挂好,韩睿华身上穿着官服,进了屋就去椅子上坐下,弄得大伙都不由得小心翼翼起来。安静茹给赵嬷嬷等人打了眼色,众人退下去预备晚饭。
安静茹给韩睿华倒了一杯茶,韩睿华抬头看着她。眼眸深邃,似是波澜不惊的古井,却又流动着丝丝恼意,隔了半晌才接过茶盏,幽幽地道:“那些流言何苦当真?”
安静茹愣住,难道韩睿华也听说了?那必然也知道贺三姑娘这个人,不知道当初他是怎么想的,但若是为了自身,为了前途,就是傻子也分辨得出到底娶谁更好。
安静茹慢慢坐下来,韩睿华盯着她,娟秀的面容,平静的眼眸,他忍不住伸出手去握住安静茹的手。“是不想你多心,便没告诉你,当初那门亲事,是王妃的好意。”
原来是为这个,安静茹嘴角扬起笑意:“那日在王府,王妃便与我细说过。”
这回倒叫韩睿华愣住,没想到王妃与她已经亲近到这样的程度,那自己的担心还真是多余了。
安静茹的心情本来也谈不上凝重,说笑般看着韩睿华道:“王妃说这并不算是什么亲事,不过有这么意思罢了,夫君这样说,莫不是还惦记着?”
韩睿华脸黑了一半,安静茹起身去给自己倒茶,淬不及防被韩睿华从身后抱住,手里的茶壶差点儿没抓稳,“你个没良心的,我原是担心你,你却拿话来气我。”
既然还有心思说笑,那就是没事儿。韩睿华下巴抵着安静茹的颈子,听着外头呼啸而过的北风。
一场大雪洋洋洒洒用了两天的时间,将大地装点成银色。刘氏忙前忙后,终于把三房布置的一片喜气洋洋。
安静茹穿着茜色袄子,外面披着一件银鼠尾围领大氅衣,整个人都裹在厚实的大氅里头,只露出脑袋,走进容惠的院子。
院子里的积雪一早就清理干净,东西两边的几间厢房敞开着,里面大红填漆箱子和大红色绸带,映得眼前一亮。刘氏在西边的厢房中,还有一些嫁妆要装起来,她正亲自盯着丫头婆子们装。
正屋的门虚掩着,门帘换成了充满喜气的红色,门梁上挂着一对大红的灯笼,随着一阵一阵北风轻轻摇曳。
“三奶奶来了。”
一门丫头进屋里去通报,一名丫头打起帘子,容惠迎了上来,“今儿虽没下雪,风却刮得厉害,三堂嫂怎么过来了?”
走进温暖的屋里,安静茹把大氅脱下,笑道:“就过来看看你,这会子才吃了午饭,也要消消食。”
容惠叫丫头去倒茶,理了理有些乱的软榻,请安静茹坐下,微微红了脸笑道:“屋里乱,三堂嫂别介意才好。”
安静茹摇摇头,四处看了看,“东西收拾的如何了?人手够不够?”
容惠穿着妖红色袄子,头上简简单单绾了个簪儿,戴着一朵绒花,只是那绒花却也不及她本人的耀眼。明儿就是容惠出嫁的大日子,以后再回来,她就是客了。
“也没多少要收拾的,倒让三堂嫂挂念着,还专门过来询问。”
正说着,卢氏抱着宝哥过来,卢氏方坐下,外头便有人进来传话:“六姑奶奶来了。”
容珠回去后,就再也没回来,也不曾打发人回来,算起来两个月未见,三人皆是一愣,帘子打起,容珠面色清冷地走进来。
身后两个丫头一位嬷嬷跟着,手里捧着锦盒,容珠也不说话,看了看示意丫头将锦盒放下就走了。
走了片刻屋里的人却还愣着,若不是那锦盒放在桌上,估计大伙都会觉得是幻觉。
不止安静茹说不出话来,卢氏和容惠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容惠的奶妈提醒道:“六姑奶奶定要住一晚才回去,七姑娘理应去谢谢她。”
锦盒里面定是给容惠预备的礼物,可既然来了,却一句话也不说,容珠的性子还真的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卢氏道:“是该如此,好歹是她的心意。”
容惠叫人将锦盒收起来,陪着安静茹和卢氏说了一会儿话,趁着送安静茹出门,就直接去找容珠。如今太夫人的寿禧堂住着容兰和玉姐儿,容珠回来要么和容兰住在一块儿,要么回她原来的闺房。
但想想太夫人还是会将她安排在寿禧堂,和容兰住在一起。容惠便去太夫人那边找容珠,没想到容珠已经走了!
“不知道明儿她还来不来?”
刘氏撇撇嘴道:“爱来不来,也不是非得有她在,七丫头才能出阁。”
卢氏只好不说了,正好外头又有人送来贺礼,刘氏就忙着出去接待。刘氏不是沈氏,身边还有卢氏在跟前帮衬一二,安静茹一点儿忙也不用帮。不过第二天还是一早就起来了。
虽然是三房嫁女,但也是韩国公府嫁女,姜氏起来的也早,安静茹去太夫人那里请了安,便赶去容惠屋里。卢氏把宝哥交给乳娘带着,刘氏在外头迎客,欧阳倩出不来,必须要在屋里养着,但却打发了牡丹亲自将预备的礼物送去给了容惠。
喜娘已经到位,容惠沐浴更衣正在上妆,嫁妆已经从厢房中搬来院子里放着,丫头婆子忙进忙出,很是热闹。
到了梳头礼,忙碌的刘氏被请进来,她是一边笑一边落泪完成了这个礼,期间卢氏和喜娘一直劝着。接下来就是去拜别太夫人和韩家长辈了,一直十分从容的容惠,也禁不住落了泪。
接着,门上的婆子领着内侍进来,竟然是容嘉公主打发来的,刘氏高兴的整个人都呆住了。而王氏,看着刘氏嫁女儿,想着自己的容琳,不免有些心酸。
三老爷亲自接待了内侍,领着去外头吃茶,刘氏高高兴兴地叫人把容嘉公主送来的贺礼送去容惠的院子里。之前来的宾客,便也去容惠那头看嫁妆,由卢氏领着。
接下来就是来客的高峰期,刘氏忙不过来,姜氏也去帮着接待,安静茹陪着娘家人和许氏等亲戚说话。但凡进来见太夫人的女眷,无论夫人、奶奶、还是姑娘,目光在安静茹身上停留的时间总有些长。
安静茹很坦然,虽然那些流言没有人在她耳边提,但并不代表其他人都不知道。
隐隐约约的,能听到有人低语:“虽是小门小户,倒也落落大方……”
安静茹闻言不觉摇头失笑,不多时陆青苑就来了,寻了个由头两人到了安静的屋里,陆青苑就忍不住笑道:“你知道现在外头的人如何说贺三姑娘么?”
安静茹耸耸肩,总之她没打听,反正陆青苑会告诉她。
陆青苑有些迫不及待,掩嘴笑道:“外头都说若是贺三姑娘真有传言的那么好,又怎么会被韩三奶奶比下去?可见贺三姑娘好是好,不过韩三奶奶更好。还有些话就更难听了,我就不说给你听了,我只告诉你,贺三姑娘病了。昨儿我婆婆还去瞧了瞧……”
真要陆青苑不说,她也忍不住:“贺三姑娘怕是在京城寻不着婚事了,京城不是没有韩三爷这样的青年才俊,而是她太愚昧,娶个这样的老婆放在屋里,绝对是自找麻烦。没事就会说闲话,也不看看对方到底是谁,要知道祸从口出,这京城天子脚下,一不小心就惹祸上身。”
韩家再怎么说也算是皇亲国戚,非议韩家三奶奶和非议韩家有什么区别?贺三老爷已经回了西京,贺三夫人留在京城是为了贺三姑娘的婚事,现在倒好,本来是遇上了好时机,却只能等贺三姑娘病好了就回西京。
贺三姑娘也确实愚昧,安静茹将她比下去,这话也是她自己说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被比下去,也就不难判断了。议亲没成本来没什么,自己却还好意思拿出来说。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外头便又传王妃来了,安静茹出去迎接。
一片爆竹声中,孙家迎亲的队伍将容惠迎走,刘氏因为王妃和容嘉公主给足了脸面,高兴的已经完全忘了嫁女的忧伤。午宴结束后,王妃去姜氏屋里休息,安静茹在跟前服侍,王妃忽地说起贺三姑娘的事儿来:“本来是打算,明年春闱过了就给她好好看一门,不想贺三夫人不放心家里,今年年底前就要赶回去。”
应该是在京城丢了脸,没脸继续待下去了。但总算与王妃无干,这是贺三夫人自己放弃。
贺三姑娘敢不给长辈说一声就私自出门,这要是发生在京城大户,不知道要被说成什么样,也只有回西京另外给贺三姑娘寻亲事了。
十天后,贺三夫人和贺三姑娘冒着大雪离开京城,至此贺三夫人母女淡出京城交际圈,但也留下了后遗症,安静茹被放在了众人的视线里,成为小户女成功嫁入豪门的典范。
容惠出嫁后,年前的忙碌随即而来,应酬交际也多起来,幸而因为之前沈氏的事儿,太夫人说了要低调的话,容惠出阁这是没办法,总不能偷偷摸摸地嫁出去。因此,能推的就推了,不能推的,也是刘氏出门交际,安静茹安心在府里养胎。
韩睿华也忙,甚至一个月也不曾沐休一天,就是衣裳穿的厚实,看起来也瘦了一些,还有不断送上门的拜帖。
相反,安静茹长了一些肉,脸儿圆润,因为没有害喜的症状,却很能吃,胎儿才五个月大,就十分明显了。这让安静茹怀疑,肚子里说不定是两个,她这样想也不是没有依据,陈氏就生了双胞胎,有遗传也不一定,但太医却很确定地说只有一个。
这让安静茹有些郁闷,难道是自己长胖了?而且全部都长在腰上?虽然郁闷,可饿了还是吃,困了就睡。因为年货一早就开始预备,到了冬月,别人家忙,她反而闲了下来。
没事就躲在屋里,或者做些针线,或者看书,日子就这么忙里偷闲地过去,转眼到了腊月,甄家传来消息,容珠诊断出喜脉。
这个消息令太夫人长长地舒口气,做了娘总要稳重一些,随即打发了两个婆子过去伺候。
而就在这个时候,欧阳倩临盆。
------题外话------
有点儿卡文,总觉得不好衔接,今天更新的少,明天就努力万更吧。这一章时间跨度比较大,贺三姑娘的事儿后面还有交代……
☆、126:欧阳倩凶险产子
刘氏拿出手绢擦了擦根本就没有汗水的额头,长吁一口气,许嬷嬷随即叫丫头奉上热滚滚的茶,千谢万谢,简直是感动的无以复加。刘氏很受用,一边挥手一边道:“还没生出来,你快去盯着吧!幸亏我自己生了两个,又照顾了一回儿媳妇,否则今儿你们这里还指不定多乱呢!”
“三夫人说的是,幸亏今儿有三夫人在场,奴婢瞧着已经六神无主,若不是三夫人,奴婢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许嬷嬷满是感激地道。
“罢了,说这么多做什么?快去吧,不用管我!”
许嬷嬷急匆匆赶去产房,安静茹闻讯赶来,产房那头太乱,她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去正屋隔壁的侧间。正好太夫人也赶过来了,太夫人直接去了产房,韩睿龙在产房外头,听着里头欧阳倩撕心裂肺的叫喊,六神无主地在原地踱步,瞧见里头的人出来,无论是谁抓住就问:“二奶奶怎么样了?!”
太夫人瞧着不成体统,冷着脸叫他退下:“女儿生产的地方,你一个男人来这里做什么?莫不是你还能帮忙?别在这里添乱了!”
韩睿龙只好三步一回头地离开,太夫人闪身进了产房。
侧间离产房不远,但门窗都关着,厚重的帘子放下,声音却隔绝了一部分。进了屋,那声音虽小了,听着却仍旧叫人心惊。
刘氏见安静茹进来,便道:“外头风大华哥媳妇怎么过来了?”
“在屋里听说二嫂发作了,就想着过来瞧瞧怎么样。”
刘氏道:“只怕没那么快,方才我冷眼瞧过,还没开始便疼成这样,连稳婆也说没个一天一夜怕是生不下来。”
安静茹一脸心惊,刘氏忙改口道:“这也不一定,有些人开始了就快,钦哥媳妇就快,不过几个时辰就生下来了。”
正说着却听到外头的人喊着叫请太医,刘氏唬得一愣,安静茹跟着站起来,赵嬷嬷拦住安静茹,低声道:“姑奶奶别去了,奴婢去问问。”
刘氏也道:“你如今大着肚子,那头人多,万一不小心磕着碰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安静茹点头,又坐下来。外头的声音却小了许多,赵嬷嬷让品翠和春香留在屋里,她则随着刘氏一起去产房那头瞧。
不多时,姜氏、卢氏也赶过来了,欧阳倩痛一阵歇一阵,这种情况还算正常,只是还没开始她已经明显体力不支。
到了傍晚却还不见子宫打开,太夫人在这里守到一更天,被姜氏和刘氏劝着回去了。姜氏还在调养身子,卢氏要带宝哥,最后却是刘氏留守在这里,以主持大局。
安静茹是暮色时分就回到荣恩轩的,隔天吃了早饭,送走韩睿华,就听到外头丫头议论,“……太医在问,是保大还是保小……”
安静茹一惊,叫春香服侍着加了衣裳,穿上大氅就赶去欧阳倩院子里,太夫人已经在正屋里坐着,下面牡丹和许嬷嬷眼眶儿通红,跪在地上求太夫人一定要让太医先保住大人。
太夫人紧紧抿着嘴唇,面色凝重,偏偏隔壁屋里刘氏的话传来:“……谁叫她当初做哪些事儿?现在好了,报应没报应在她身上,却报应到了她儿媳妇孙子身上了!”
安静茹站在下面,能清楚地看到太夫人额头青筋直冒。韩睿龙现在已经二十六岁,韩睿钦都做爹了,他却还没有儿子……这种情况下,太夫人很有可能会选择孩子。
牡丹和许嬷嬷还在磕头,太夫人开口,语气坚决,不容置疑:“先保孩子!”
许嬷嬷闻言,双眼一翻“咚”的一声直挺挺地倒下去,牡丹也是一脸泪痕和震惊,根本没发现许嬷嬷昏死过去了。
婆子去产房传话,安静茹只觉手脚冰凉,再看太夫人,仿佛那是一尊结了冰的石雕。容珠传来喜脉,太夫人随即就打发信得过的婆子过去照顾打点。容珠是孙女,欧阳倩是孙媳妇,说句不中听的,如果容珠遇上这样的情况,太夫人会如何选择?
保住大人还是孩子?
又有人从外头进来,帘子撩起的一瞬间,寒风刺骨,安静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也许她真的该庆幸,韩睿华不是太夫人的亲孙子,得不到她的宠爱偏疼。那么自己遇上这样的情况,她就不会管,自己也不会如此心寒。
安静茹默默从正屋里退出来,虽然知道欧阳倩生产有些困难,可这个消息对欧阳倩生产更是不利,产房那头本来还能听到欧阳倩沙哑的声音,渐渐的只听见一片嘈杂,即便认真去分辨,也辩不出欧阳倩的声音。
品翠低声道:“便是太夫人有权决定,也该给二爷说一声,二奶奶是二爷的妻子。还有二奶奶的娘家人,虽然守孝,这到底是两家的事儿,也不是一件小事儿。”
虽然不怎么喜欢欧阳倩,但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要死去,任谁也会不忍心。安静茹没有太夫人经历风霜后的果断,朝品翠道:“去找二爷来。”
欧阳家是指望不上了,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韩睿龙对欧阳倩还有些情谊,大概不会看着欧阳倩去死。就是要保孩子,稳婆和太医也要做准备工作。
品翠疾奔而去,许嬷嬷被人从正屋抬出来,牡丹还在里头求情,没听到太夫人说话声。连刘氏也对太夫人保孩子决定弄得十分震惊,还以为听错了,从侧间出来看见安静茹就问。
安静茹没说话,算是默认了。产房那头已经吵开了,刘氏一跺脚:“这也未免太……”
说着转身朝产房去,韩睿龙并不难找,昨儿因为刘氏在,他歇在外头书房,今儿一早就在院门口候着,很快就不顾阻拦跑进来,一闪身就去了产房。
把里头婆子们唬的大叫,在外头就听到他怒吼,谁也不能伤了欧阳倩!
太夫人在正屋,自然很快就得到消息,也顾不得别的,叫如意和吉祥扶着去了产房,里头不免又是一阵吵闹,还传来太夫人训斥刘氏的话,嫌刘氏多事。
这样闹了没多久,竟听到稳婆大喊:“出来了,头出来了!”
……
一直到午时,产房终于彻底安静,欧阳倩生了个儿子,孩子很健康,被羊水呛着了,但没有大碍。欧阳倩的情况不好,孩子出世就直接昏死过去,脉搏清浅,流血不止,连太医也直摇头。
在韩睿龙极力要求下,太医施针治疗,到了傍晚时分,她才醒过。
夏香说着她打听来的消息。
“……三夫人就对二奶奶说,难道你不想看一眼自己的孩子么?怀胎十月,好歹要叫他吃一口奶水,否则他还没长大,就不记得你这个娘了……没想到三夫人的话起到了作用,本来二奶奶已经没了声响,又忽地睁开眼……”
赵嬷嬷叹道:“没想到竟是三夫人救了二奶奶的命。”
安静茹也没想到,自己当时就想着看韩睿龙对欧阳倩会不会有什么情份,当然韩睿龙的表现在她看来还不错。不过通过韩睿龙,确实没有通过欧阳倩本人更能立竿见影。
欧阳倩终于盼来了这个孩子,不看一眼就死了,她怎么可能甘心?刘氏作为母亲,自然十分了解为人母的心情,只是太夫人,真正叫人心寒。同样都是做母亲的,刘氏明白欧阳倩为了孩子,什么都舍得,而太夫人却……
太医和稳婆的话固然重要,而事实证明,那个时候给予欧阳倩鼓励更为重要。现在孩子生下来了,欧阳倩的情况不乐观,但太医也说只要醒过来,能止住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