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双喜盈门_天青地白-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贤王妃见侯双喜动作熟练。很是诧异,问道:“你经常自己动手吗?”
“是的,母妃,我很喜欢做。”侯双喜笑眯眯道,嘴上回答,手上不停。
贤王妃看着散发着香味的丸子。问道:“这。。。。。。这是用来吃的吗?”
侯双喜摇摇头道:“不是的,母妃,每次用的时候,拿出来一丸,用蛋清和开成糊糊状,涂在洗干净的脸上,避开口眼鼻子。这里有白芷、白术、白茯苓、白芨、白芍、白附子、白蔹制成的七白米分一起和菊花瓣稻穗,精华全部融入汁水中了,加上好的珍珠米分,白皮肤、淡化皮肤斑点、提亮黯淡、发黄肤色、对抗米分刺、暗疮。最红要的是,还可以保持皮肤水分,晚上睡前用一个丸,保证第二天皮肤水嫩嫩的,长时间使用效果更佳。”
贤王妃摸摸自己的脸,问道:“效果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当然了,母妃,要不我们现在试试?”侯双喜建议道,气氛很好,对这个美颜丸的效果很自信,郑城阳曾经给她用过。
当初费了很多功夫制作了一瓶,用完之后,侯双喜再也没有用了。
反正也没事儿,贤王妃点头道:“好,我们现在就用。你父王和世勋,估计中午不回来了。”
侯双喜准备好,先让贤王妃躺在贵妃椅上,用小勺子在脸上涂均匀。然后她自己的脸上,则是让红衣涂的。
众人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护肤的,很是好奇。
“母妃,不能讲话,否则会长皱纹的。”侯双喜提醒道,涂面膜的时候,的确非常吓人,但效果却非常好。
贤王妃点点头,继续躺好,脸上凉飕飕的,虽然使用蛋清调和的,但却没有一点腥味,反而有种清香的味道。
两人躺在贵妃椅上,半柱香之后,红衣提醒侯双喜。
侯双喜赶紧清洗掉脸上的面膜,赶紧走到贤王妃面前道:“母妃,该洗面膜了。”
贤王妃咯噔一下,悠悠转醒,刚才太舒服了,居然睡着了。洗掉脸上的面膜之后,两手摸摸比平日里滑嫩的肌肤,看着镜子里更加水亮的皮肤,惊喜道:“哎呀,这东西真是不错。这些美颜丸都给我了,你要是想用,可以让凌云去院子里帮你摘菊花再做。”
“好,母妃,都给您留着。等用完了,您在说,儿媳再给你做。”侯双喜笑道,发现婆婆这人的确很好相处。
只要用心,相信会不久之后,两人即使不能成为亲密的母女,也可以成为比较谈得来的朋友。
贤王妃猜的没错,贤王和楚世勋中午都没有回来,婆媳二人吃了午膳,各自回去休息。
侯双喜睡不着,不知不觉,她已经把楚世勋放在里心里,不希望楚世勋出事。不光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更是因为她逐渐喜欢上那个无赖的家伙。L
☆、第287章 不败而败,这是何意?
贤王妃猜的没错,贤王和楚世勋中午都没有回来,婆媳二人吃了午膳,各自回去休息。新婚就被叫到宫里,一定是非常紧急的性子,否则以楚世勋的性子,绝对不会带着皇宫里到现在不回来。
侯双喜睡不着,不知不觉,她已经把楚世勋放在里心里,不希望楚世勋出事。不光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更是因为她逐渐喜欢上那个无赖的家伙。喜欢上一个人,自然就不希望他出事,希望他平平安安。
用晚膳的时候,楚世勋仍没有回来。侯双喜只得一个人吃饭,等了很晚,楚世勋仍没有回来,便自己洗漱睡觉,直到深夜,楚世勋才风尘仆仆回来。
“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发生了什么事情?吃饭了吗?”侯双喜揉揉眼睛,披了一件厚厚的浴袍,穿上拖鞋站起来,走到楚世勋面前。
楚世勋一把搂住侯双喜,闷声道:“没吃呢!”没想到新婚,就要出征,他舍不得侯双喜,但这次事关父亲的性命,他不能不去。
从声音听出来,楚世勋的心情不是很好,侯双喜任由楚世勋抱着,但不忘给红衣红莲准备夜宵。楚世勋正是年轻小伙子,爱不得饿,一定要吃的饱饱的。
幸好小厨房里,一直有人,所以很快一碗大肉馄饨端了上来,上面有几根小菜,葱花,还有点点油星子。
“你们都下去吧。”侯双喜赶人下去,亲自伺候楚世勋吃饭。不吃饭怎么行,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吃饭。
楚世勋肚子的确饿了,大口大口吃下去一大碗馄饨。才觉得肚子有点东西了,心情也不像刚才那样抑郁了。
“你还没告诉我出了什么事情!”侯双喜再次问道,今天的楚世勋很是反常,她心里非常不安。
楚世勋摸摸侯双喜的脸,轻声道:“双喜啊,西北出事了,我明天跟父皇就要去西北了。”
侯双喜一愣。被母妃猜中了。军国大事。侯双喜说不上话,只是轻轻点头道:“哦,我知道了。”
“你舍得我去战场?”见侯双喜表现平淡。楚世勋不满道,他可是非常舍不得侯双喜。
侯双喜扭头,不看楚世勋,道:“我舍不得。你又不能留下来!我知道这是军国大事,不鞥能妇人之仁。”
楚世勋的手指捏着侯双喜的下巴。轻声道:“呵呵,我家双喜生气了,我就知道你舍不得我。”
侯双喜见楚世勋臭屁的样子,很是无语。道:“战场上刀枪无眼,你和父王都要小心。我和母妃在家里等着你!”
“放心吧,我会尽快回来的。”楚世勋保证道。这样的事情,几年都要发生一次。很平常,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侯双喜感觉到楚世勋的轻视,微微皱眉问道:“夫君,现在只不过是秋天,正是草原民族膘肥马壮,牛羊遍地走的时候,为何要发动战争呢?”
若是大冬天,冻死了牛羊,或者青黄不接,想到边境抢点东西,也可以理解,可现在发动战争的确令人费解。
侯双喜被毁容的那段时间,不光练武,看得最多的就是大庆律法和各种游记和战记,对古代人的战争有了很大理解。
这个问题,今天他们在皇宫里,也讨论了很长时间,但得出的结果,却非常令人匪夷所思。
突厥草原民族孟扎克大汗死了,几个儿子争夺汗位,各自争斗,不分胜负,最后整个草原分成四个部分。
靠近大庆朝的部分正是突厥最为善战的三王子巴鲁,早就对边境城镇眼馋的巴鲁,早就忘记了几年前被贤王打得突厥十万大军落花流水的惨状。
楚世勋跟侯双喜说了今天的分析,惊得侯双喜半天说不出话,楚世勋以为侯双喜害怕,安慰道:“双喜,别怕,没事的,我和父皇估计可以在春节之前回来的。”
侯双喜连连摇头,问道:“夫君,你说的消息准确吗?”
楚世勋点点头道:“当然是真的了,我们在草原上埋了不少钉子,送回来不少消息。这次去西北,打退巴鲁的进犯就可以了。”
侯双喜微微皱眉,颇有几分不赞成,觉得这种被动防守的情况,效果不好,所以每隔几年都要大军出动,抵抗突厥的进犯。
那些都是游牧民族,都是骑马,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使被打败了,逃到草原上,就算脱离安全了,可边境的城池损毁,百姓流离失所,大清朝不败而败,损失惨重。
“双喜,怎么了?”楚世勋见侯双喜陷入沉思,便担心问道。
侯双喜想了一会儿,轻声道:“我有一些见解,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她是个女子,若是让楚世勋觉得她太能干,会不会自惭形秽啊!
楚世勋知道侯双喜的武功很高,不是一般的女子,也想听听侯双喜的见解,道:“你出身威远侯府,从小耳濡目染,想必也懂得一些军事,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我们是夫妻,即使不当,也无关紧要。”
侯双喜想了想,道:“我觉得大庆朝对突厥等草原民族的政策不对,即使打败了突厥,长期下去,只会让大庆朝损失惨重,不败而败。”
楚世勋微微皱眉,不明白侯双喜的话,问道:“不败而败,这是何意?”
侯双喜仔细斟酌了一下,才缓缓说道:“虽然我们对突厥等草原民族战争,大多都是我们胜利,但我们从这些战争中得到的比失去的少太多!”
楚世勋不敢苟同,反问道:“边境的安宁,大庆朝的安定,这才是最重要的。”
侯双喜摇摇头道:“那只是一时的安宁,一时的安定!少则二三年,多则十几年,突厥等草原民族又开始进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胜了他们可以抢到更多东西;输了也不要紧,那就投降求和。我们大庆朝,不光不能从突厥那里得到好处,反而还要以宗主国的身份,赏赐投降的将领。那些人带着人马和赏赐,拍拍屁股回到草原上,休养生息,等到羽翼丰满,兵肥马壮,于是乎再一次发动战争!周而复始,恶性循环!”L
☆、第288章 另一种思维
楚世勋仔细想想,对于西北的草原民族,的确都是被动防御。虽然每次都打了胜仗,但也只不过是把草原人赶回草原,并没有把草原民族全部杀光!当然了,杀光是不可能的!难得几次重创草原民族,也是草原民族攻城的时候,而不是他们驰骋草原,在草原上重创草原游牧民族。
即使赢了,也没有像草原民族那样,大肆抢掠,反而因为打仗,花了大笔的军饷,死伤了很多战士。这一笔帐算下来,楚世勋觉得这的确是彻头彻尾的赔本买卖,顶多打赢了,赚几声吆喝声音。
“听你这么解释,颇有几分道理。”楚世勋点头,肯定侯双喜说的有道理,“可千百年来,即使中原王朝改朝换代,也都是这么做的。敌人都来了,总不能因为银子而不应战吧?”
“好战,不是坏事,但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频繁的大战,会消耗掉国库大量的银子。但正如夫君所说,若是忘战或者不战,早晚也会灭亡。由此我们不得不从战争中获得好处,这里的好处,可不是天朝上国,高高在上的名声,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简单地说,也就是通过战争赚银子。”侯双喜浅入深出,给楚世勋讲解战争的真谛和本事,一句话,没好处没钱,傻子才敢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楚世勋吓了一条,侯双喜饶了一圈,原来就是最后一句话最重要啊,他还第一次听说,可以通过战争赚银子啊。
侯双喜这样,是参照了后世美国打仗的经验。美国生产兵器,到处买武器挣钱。这还不算,而且还经常打仗。有的是有人出军费,有的是大大有利可图,每次战争的背后,都有巨大的利益,绝对不敢赔本的买卖。
“双喜,你这通过战争赚银子。有什么说法啊?”楚世勋心里痒痒的。对侯双喜这种新奇的想法弄得心里痒痒的,只要为了大庆朝好,他都愿意去尝试。侯双喜的话给楚世勋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换了另种思维思考战争。
侯双喜刚要说,但想到本朝有女子不干政事的规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道:“夫君,这可是军国大事。我一个小女子侃侃而谈,是不是不妥啊?万一若是影响了你的决断,岂不是我的罪过?”
楚世勋一听这话,不上不下的。难受着呢,连忙捏捏侯双喜的鼻子,说道:“话说了一半。留一半,纯粹想让我着急。你说吧。这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事情,到了外面,我半句都不会提到你的,所有的事情,夫君我扛着。不过有好处,也是夫君我的了,不过我的奖赏都给你。”
侯双喜见楚世勋这么说,放下心来,笑道:“这可是你说的,过了今晚,这话我就当没说过。”
“好了,放心吧,所有责任,你男人担着。”楚世勋亲了侯双喜的嘴巴一下,非常想听侯双喜接下来怎么说,从刚才的对话,像是给他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大庆朝对草原民族的战争。
侯双喜咂咂嘴吧,有点干,楚世勋赶紧手脚麻利地倒了一杯水,道:“娘子,请喝茶!”
“多谢夫君!”侯双喜接下了被子,喝了几口,哎呀,被人伺候真是舒服。
“好了,现在可以说了吧。”楚世勋等不及了,连声催促,仿佛觉得这是一个学习的大海机会。
侯双喜喝了茶,才缓缓说道:“夫君,那些草原民族为何屡次进犯我们大庆朝的边境啊?”
楚世勋想了想,说道:“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吃,发动战争多是因为他们的牛羊死了,或者其他的灾害。为了活下去,或者为了满足贵族们的私欲,想从我们大庆朝抢夺东西。”
侯双喜皱眉,说了半天,还没把这人的脑筋转过来啊,不得不再次用心解释,道:“可我们大庆朝招灾的时候,很多百姓没有东西吃,流离失所,会不会也去抢草原民族呢?”
楚世勋一愣,摇摇头道:“不会!朝廷会赈灾的。全国上下是个大粮仓,就是为了预防灾荒。”
侯双喜趁机再次说道:“同样是招灾,我们为什么不去抢他们,他们反而会来抢我们呢?”
楚世勋半天不说话,看着侯双喜,期待她往下说。
“这里两个原因,其一,他们有掠夺的本性,他们没有,别人有,他们就抢;其二,抢夺的成本很低,即使被抓到了,顶多打一顿,不会伤及根本,所以他们才会屡次抢夺。”侯双喜沉声说道,说了两个最为根本的原因。
楚世勋想了想,点点头道:“是,的确像是说的那样。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是我之前的想法,所以才一次次纵容草原民族。这次出征,我一定要打得草原民族溃不成军,让他们十年内成不了气候。”
侯双喜赶紧阻拦,道:“打仗是必须的,首先,要想如何利用最小的打仗代价取得胜利,常言说得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要根据实际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其次,打了胜仗之后,如何获取最大利益才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条我理解,但我不知道如何做到第二点。”楚世勋一本正经说道,真的没有想到打仗还可以赚钱,这钱怎么赚啊!
今年国库还算丰盈,足够支撑这场仗,可若是不花这些钱,反而还能赚到不少钱,这更是大功一件啊。
钱多,不光可以减轻国库的压力,也可以给下面的死伤的兄弟们更多抚恤金,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战俘。”侯双喜像个小狐狸似得,得意说道。
“战俘?”楚世勋疑问,“战俘能有什么用,顶多能送去开矿,不过我们还要提供大量的粮食养着,根本不能带来利润。”
楚世勋对侯双喜的话,不敢苟同,觉得战俘不能带来银子,更不能带来边境的安宁。侯双喜虽然聪慧,但对于男人之间的争斗,战场之上,了解不多,所以楚世勋并没有怪侯双喜说了这些没用的话。L
☆、第289章 父子共进退
楚世勋对侯双喜的话,不敢苟同,觉得战俘不能带来银子,更不能带来边境的安宁。侯双喜虽然聪慧,但对于男人之间的争斗,战场之上,了解不多,所以楚世勋并没有怪侯双喜说了这些没用的话。
侯双喜见楚世勋还是没有完全理解她的话,再次解释说道:“夫君,你说的那些都是普通的战俘,我说好好利用的战俘,只是战俘里面的将领,这些人大多都是草原部落的贵族子弟出身,他们的背后都有非常大的势力,所以我们好好利用这些人,就可以得到很多钱财,甚至是超长的战略意义。”
“你是说,让突厥等草原部落拿钱赎这些贵族子弟?”楚世勋明白了,侯双喜原本打这个主意啊。
“是啊,而且位置越高,需要的牛羊马匹越多,普通的俘虏,那些人若是不愿赎,那就当做战俘修桥铺路,开矿之类的。”侯双喜笑道,“以前大家都是把这些将领放回去了,过几年又组织人打过来。”
“你说得对,我父王曾经抓了三次突厥大汗孟扎克小舅子熊津,每次都被放回去。”楚世勋点头道,赞同侯双喜的话,而且每次居然还带着臣服得到的赏赐会草原。
每次被抓到,那孙子一点节气也没有,求饶下跪,各种事情都能做出来。若抓到统帅,一万头牛或者五千匹马,下面的将军,五千头牛或者三千匹马,下面的小头领,以此类推,加上战俘,以此类推。大庆朝每次大胜仗之后,都可以得到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的银子。
“双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先睡吧,我这就去找父王。”楚世勋决定去找父王说这件事请,争取在临出京之前。让皇伯父同意这个赎买战俘的说法。
侯双喜见丈夫跑走了。她还没说完呢,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战略上的意义。好好筹谋。可以分化各个部族之间的力量。
其实这次庆德皇帝不想让侄子去边疆的,毕竟皇弟只有世勋一个儿子,虽然成亲了,但还没有子嗣。若是有个万一,皇弟这一支可就要断了。再说了。庆德皇帝真心舍不得楚世勋去战场。
可是楚世勋不能不去,不光是侯双喜这次提出的新颖想法,更是因为前世父王这次出征,吃了大亏。上了熊津的当,不光损失了五万大军,而且还受了重伤。再也不能带兵打仗,而且还要常年吃药。不到五十便早早去世了。
楚世勋既然知道未来战况,一定要跟着去,不光是为了十几万大军,更是为了父王。他希望父王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哎哎,你等等,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就说你自己想的。”侯双喜连忙交代,担心楚世勋把她给供出来。
楚世勋挥别侯双喜,道:“知道了,娘子!”
那边贤王已经睡下,但没有睡着,听到楚世勋过来,以为又出了大事儿,赶紧起来。
父子两人去了书房,一直到东方泛白才出来,喝了几口粥,又急急忙忙进宫。
皇上今天没有上早朝,而是叫了六部正三品以上的官员去内书房议政。发动战争,可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其中需要六部的配合。每次打仗,需要很多粮草和官员等等,都需要统筹!
在众位大臣议论纷纷的时候,贤王,楚世勋已经跟庆德皇帝说了大概,不光说了,贤王和楚世勋还算了几笔账。原本庆德皇帝还觉得赎买战俘有损颜面,可看到上面的银子数量,果断同意皇帝和侄子的想法。
哎呀呀,庆德皇帝心里非常遗憾,他在位二十多年,平均五年打一次仗,就打了五次,每次耗费五十到一百万两银子,几次下来,那就是好几百万两银子。
每次一打仗,户部的官员,就愁眉苦脸,拿不出银子。可他和众人一样,关注打仗之前,大胜仗之后,却没有多多思考。
看来的确需要转变思维,尝试一下心得作战方式和结战方式,为大庆朝带来更多利益,谁都不会嫌钱多,谁都不会嫌钱扎手啊!
庆德皇帝,贤王,楚世勋一起从后面进来,内书房里的左相,右相带领六部的三品以上官员早早等着。
不过在这里的待遇明显好一点,这个官员可以坐着,上朝的时候,只能站着,除非皇帝特地恩准。
侯三老爷是兵部侍郎,每次大战,兵部在前,其他五部协从。见贤王,楚世勋跟着皇帝一起出来,也猜到大概,想必这次又是贤王挂帅。
至于女婿,刚刚新婚,应该不会去吧。侯三老爷的心思不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之上,而是在自己的女婿身上。楚世勋去战场,女儿一定会舍不得,会很难过。
庆德皇帝坐好,让内侍,宫女赶紧上茶,上点心。
“诸位爱卿,也知道突厥等部又开始对我大庆朝边境进犯。距离上次大战,才不过三年八个月。朕这两日不断思索这个问题,如何能让突厥等部安分,不再如此频繁开战。”庆德皇帝沉声道,看向下面的十几个重臣。
这些人能混到现在的位子,当然都是不简单的人物,揣摩帝心,那是必修的功课。
按照平常,这样的情况,庆德皇帝应该是动员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起对抗突厥的进犯。
毕竟这样的事情,已经做了四次,每次都是大同小异。
可这次听到庆德皇帝这么说,众人心里暗暗打着小算盘,皇上这么说,想必一定有不同寻常的大动作。当官的,想要做得好,坐得稳,首先得揣摩圣意啊!
就在众人互相观望,不出声的时候,贤王站了出来,道:“回陛下,臣弟今日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觉得突厥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我们大庆朝太过仁慈,每次战胜了突厥,但却从来没有重重处罚他们,反而因为他们的臣服给了不少赏赐。这样看来,我们虽然得到了名声,但却没有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庆德皇帝很是高兴,关键时刻,还得看亲兄弟的。只有有皇弟起了头,下面赞成的,不赞成的,都会纷纷表示自己的看法。有了讨论,才能尽快有结果。L
☆、第290章 群臣论战
庆德皇帝很是高兴,关键时刻,还得看亲兄弟的。只有有皇弟起了头,下面赞成的,不赞成的,都会纷纷表示自己的看法。有了讨论,才能尽快有结果。
皇帝这活,好做也好做,说不好做,也不好做。庆德皇帝当了皇帝十年之后,才真正摸索到如何做个好皇帝。
果真贤王的话刚落下,就听到兵部尚书陈尚书像个好斗的公鸡似的,面红耳赤,气鼓鼓的样子,大声道:“趁附议贤王所说,那些草原的王八羔子,就是欠收拾。打得疼了,惨了,这些人才会老实。臣请陛下,立即出兵,早日打败那些宵小!”
别看陈大人像个粗人,说话也很粗,粗的让人差点忘了陈大人当年可是两榜进士出身的探花郎!
礼部尚书不乐意了,驳斥道:“这是内书房,不是菜市场,还请陈尚书注意自己的言辞!”
“就是你个老学究,每次打仗,你都在那里唧唧歪歪,说我们打仗劳民伤财,可是不打仗,难道让那些王八羔子打到我们京城来啊。还有啊,战后,总是说要感化,给那些王八羔子那么多好东西,可没几年又开始固态萌生,你感化了几个人啊?你倒是给我说说啊!”陈尚书平日里就和礼部尚书秦大人不合拍,一个是恪守礼法的老学究,一个是驰骋沙场的将军出身,两人一碰到一起,那就是火山撞地球的效果。
这兵部尚书不光会打仗,还是探花郎出身,不管是武力,还是嘴皮子,再坐的。没有几个是陈大人的对手。
“有辱斯文啊,有辱斯文啊。”礼部尚书秦大人指着兵部尚书陈大人,颤巍巍说道,这厮说话,欺人太甚。他当然也不想突厥等草原部落进犯边境啊,可这些人就是喂不熟,感化不了啊。
这兵部侍郎陈大人抓住了礼部侍郎秦大人的短处。所以让秦大人无法反驳。只能从礼法上呵斥陈大人。
陈大人瞥了一眼这个老学究,道:“拉倒吧你,以前的咱们暂且不论。就拿陛下登基以来,这突厥草原民族部落已经第五次进犯边境,前四次都是按照圣人之言,感化待之。但那些蛮夷,根本不通教化。证明之前我们对其政策有不妥之处,不能继续按照以前的那一套感化突厥等草原部落了。”
“陈爱卿,那你说怎么办?”庆德皇帝很是高兴,哎呀。他们的新政策刚商量出来,这兵部尚书就能顺着往下说,猜到大盖。可见之前的政策的确有不妥之处,不光皇弟思考这个问题。其他人也在思考为何突厥民族一而再,再而三的进犯边境。
兵部尚书陈大人见皇帝来了兴致,非常高兴,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大声道:“回陛下,老臣以为对突厥草原民族就应该实行严苛的政策,这次打了胜仗,即使对方臣服,我们也不能轻易放过战俘,统统拉去采石开矿,大军向前推进边境五百里,用俘虏修建防御城墙,拓展咱们的疆土。”
庆德皇帝听了,点点头,虽然还没到关键点子上,但也算是用心思索对敌政策,说道:“朕也觉得对屡教不改之人,的确不能轻易放过。陈爱卿所言,甚合朕意。”
贤王要说话,但却庆德皇帝压压手,不让他说,反正现在已经有人出这个头了,那就没必要让皇弟做恶人了,毕竟皇家张口闭口贪钱,的确非常皇家颜面。
工部侍郎一听,会有大量不要钱的俘虏做工,顿时高兴了,哎呀呀,这些战俘送去的都是免费的劳动力了啊,而且能上战场的可都是青壮年。
工部侍郎站出来,道:“微臣附议陈大人之言。”
六部之中,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能占便宜,当然最好。
有大批的战俘,就代表有大笔的战利品,这些都属于户部的负责范围,户部尚书也赶紧出来附议。
战俘的事情,表面上和吏部没啥关系,实际上却是关系最为紧密的地方。打仗之后,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升官降官,这些都是吏部该操持的事情。
有官员升降,吏部的作用才能凸显出来,所以吏部尚书崔志浩也附议。至于刑部,这和他们没啥关系,见其他尚书都附议了,刑部侍郎也顺大流,表示附议。
左相和右相听到下面的人都表态了,他们两个老家伙,互相看了看,赞成皇帝的决断。
庆德皇帝点点头,看来大家也都不傻啊,赔本的买卖不能一致做啊。
礼部侍郎秦大人想要反驳,可见皇上和其他人都决定改变政策,他若是反对,那就是众矢之的,准没有好下场,只好闭嘴。
众人散去,左右相,六部尚书,贤王,贤王世子留下,其他人全部退下。留下来的人,都是皇上的最为信任的班底,开始更加细致地讨论如何从突厥草原民族上得到好处。
户部尚书最会算账,就拿上次战争的例子,拿出算盘噼里啪啦一阵计算,顿时喜形于色,如是按照贤王的说法,他们这些得到的钱财不光够弥补军饷造成的国库空虚,还可以赚三十多万两银子。
礼部侍郎秦大人,赶紧擦擦脑门上的汗,以前的那些政策,让大庆朝损失了几百万两银子。他若是刚才坚持反驳,估计这个官位做到头了。
幸亏,幸亏刚才没说。
商议了一天,两顿饭都是在皇宫吃的,到了晚上才回家。两天一夜没有休息,贤王,楚世勋都非常疲惫,但从他们的眼睛,却能看出兴奋的光芒,这。。。。。。这是啥节奏啊?
楚世勋洗了澡,就躺下呼呼大睡。侯双喜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倒睡不着了。知道楚世勋要出征,今天一个下午都跟在婆婆身边,学着如何准备行李。
侯双喜去郑家医馆买了很多上好的金疮药,尤其是三七米分制作而成的金创圣药,带了足有五十瓶。
其中大部分的金疮药是从越州那边,让姜小胖的母亲准备送来的。三七在京城很珍贵,可在越州那就是常见的药材。L
☆、第291章 送君出征依依别
其中大部分的金疮药是从越州那边,让姜小胖的母亲准备送来的。三七在京城很珍贵,可在越州那就是常见的药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