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宫超凶-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郎你穿这身衣裳真是精神好看!”曹氏欢喜地把儿子打量一遍,又摸摸他身上光滑如水的料子,“这衣裳料子好,绣样也很少见呢,倒有点像你阿耶穿的。”
  陆氏心头念转,脸上就露出了笑来。
  曹氏她们三个,其实是顾容安最先发现顾大郎衣裳纹样的不同,她心里一定,阿耶这身世子的衣裳只有祖父允许了,才能穿上。
  然后就听顾大郎兴奋道,“阿耶说以后我是王府世子,这样的绣样只有世子能穿。”
  一句话,大家都高兴起来。只要顾大郎当了世子,她们在晋王府就有底气了。
  ————————
  因是家宴,摆在了长春殿。
  位次摆得很有意思,主座上一个长条食案,设了三席。右边摆了一个食案,放了两张席,左边两个食案,左首三席,另一个两席。
  这回是郑妈妈把人迎了进来,笑着请曹氏落座,“夫人您先坐着,王爷和王妃还有事儿,很快就来。”郑妈妈特意提了王爷王妃在一起,本意是想叫曹氏不快,哪知她白费了力气。
  曹氏根本不就不在乎王爷跟谁在一起,她比较为难的是,这桌子怎么这般矮,坐的更矮,腿往哪儿放啊!
  “王爷和王妃还没来,娘先和我们一起坐,”陆氏扶着曹氏的手臂,给她解了围,拉着她到左首,自己先屈膝往席上落座。陆氏想起自己家中,自胡风盛行,哪怕是待客设宴已是不常用坐席了,而是高脚桌椅,不知王妃在家宴上这般安排可是有意为难?
  原来是跪着坐的,曹氏有样学样,在陆氏身边坐下。王府与乡下处处不同,曹氏打定了主意往后要多听多看,少说话。
  顾大郎因跟着顾衡见识了一番,倒是不虚,但他没有坐,而是抱着顾容安带她看花灯。
  长春殿的家宴还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摆在庭中,四处立了灯树,每一个都有八、九尺高,上头挂了各色的花灯,荧荧灯火映得庭中亮如白昼,灯火阑珊下长春殿的牡丹也别有一番风致。
  当有微凉的夜风习习而来,牡丹的脉脉幽香就随风而至,令人心情愉悦。
  柳夫人就是在这样的夜风中,携环佩之声,款款而来。她酷爱红色,穿了一身深深浅浅的红,像一枝妖艳的红海棠。
  顾大郎闻声抬头,愣了一下。
  “给大郎君请安,”柳夫人慵懒一笑,她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在看清楚顾大郎衣上的纹饰后,蓦地一凝,深吸了一口气,才稳住了心情。
  顾大郎含糊应了,他还不大明白这个人是谁。
  顾容安却在看柳夫人身后奶娘抱着的男童,眉眼精致极了,与柳夫人长得极像。按辈分,这个娃娃是她的叔叔,然而,她后来却不知有过这么一个小叔。顾容安心里生了疑窦,重活一遍,怎的这许多疑团?
  柳夫人来了以后,顾衡和朱氏也携着手来了。
  众人都起身向顾衡见礼。
  顾衡环视一圈,见曹氏在下首,十分自然地伸出手,“曹氏,过来。”
  曹氏闻言又是一慌,刚刚她站起来的时候,因为不适应跪坐,还晃了一下,要不是儿媳手快扶了她,怕是要出丑。这会儿被喊去上头坐,曹氏心虚。
  可是王爷伸着手呢,曹氏颤颤地上去了,叫顾衡拉着在他左手坐了下来。当世以左为尊,顾衡此举,平衡了曹朱二人封诰上的不足。
  朱氏一直保持着端庄的笑容,这会儿也有点勉强,不发一言地在右侧坐了。
  上头三人都坐好了,大家这才坐下,右边的位置却还空着。
  “怎么赵氏还不来?”顾衡有点不满。当年他比较中意自己把兄弟张忠义的小女儿,是朱氏非要定了世家出身的赵氏,哪知是个不中用的,生了个女儿还病歪歪的。
  朱氏也有点不高兴,但是赵氏是自己儿媳,不能不帮衬着,忙道,“惠匀使人来说了,婉容有些儿咳嗽,要晚些来。”
  “既然婉容不舒服,就不必来了,”顾衡还是关心孙女儿,毕竟是他最喜欢的儿子唯一的血脉。
  偏偏这时,赵惠匀带着顾婉容来了。


第17章 改名
  世子妃赵惠匀十分年轻,看着不过十八、九岁,容貌清丽,她梳了一个抛家髻,斜簪一朵昆山夜光白,身上穿的是白底白花的缭绫裙子,茶白短襦上衣,素的很,只在衣缘绣了一圈墨绿的忍冬纹,连披帛都没挽。
  虽说是守孝,家宴上穿了一身白,也未太过免扎眼。柳夫人见她打扮,拿着帕子掩住了唇角的蔑笑。主座上顾衡也有些不高兴。
  朱氏都悄悄叹气,儿媳是犯了浑了,迟到也当是故意的。既然这样还不如不来。
  赵惠匀一来就请了罪,解释说,“原本已是出了门,谁知婉容叫夜风一吹,就有些咳嗽,便回去给婉容裹了件披风。”
  奶娘抱着的顾婉容确实是裹在一件鸭蛋青的卷草牡丹纹披风里,只露出了一张有些黄瘦的小脸,眉毛淡淡的,抿着嘴,一双眼睛倒是亮亮的。
  只是,赵惠匀的解释与朱氏刚刚的说法略有出入,仔细一纠,便发现一个是出了门还回的,一个却是还未出门,显见都是拿了顾婉容做挡箭牌。
  每个成功的政客都是玩弄字眼的高手,听了这话,顾衡眉头一皱。
  “既然来了就快坐下,”朱氏急忙叫赵惠匀入座。顾衡看重子嗣,怕是不高兴她们拿婉容当由头了。
  “是,”赵惠匀屈膝答应,侧身向左,赫然看见往日自己一家的位置已被旁人占了。
  赵惠匀的目光落在顾大郎衣裳上,唇瓣微颤,世子过世还未满一年,王爷就要立新世子了吗?还未册封,就先把衣裳换上了。她心乱如麻,又痛又恨,当下脸色就不太好。
  眼角余光又见顾大郎身旁穿着碧色联珠鸾鸟纹大袖的年轻妇人似曾相识,她定睛一看,犹豫道,“陆家七娘?”
  陆氏心里一叹,站起来,福了福,“赵三娘子。”她没想到世子妃会是认识的人。
  “你怎会在这里?”赵惠匀十分惊奇。赵家与陆家同为燕地世家,几年前幽州节度使谋反,燕地大乱,引得契丹骑兵入关。赵陆两家无奈举家南迁,赵家在姻亲太原王氏的帮助下落脚晋阳,陆家却是继续南下,去了洛阳。
  同在燕地,两家的女孩子们自然都是认识的。只是陆七娘的生母是个胡姬,听说当年可是把陆家主迷得神魂颠倒,还好早早死了,不然不知道会闹出多少笑话。陆七娘又长得鼻高目深带着几分异域模样,不止是赵家的女孩子,就是他们陆家的女孩都不怎么待见她。
  赵惠匀是赵家长房嫡出幼女,才貌双全,自是目下无尘,陆家她只看得上嫡出的几个,更别提胡姬生的陆七娘了。谁知几年不见,对方竟然成了新世子的妻子。
  “嫁了人,自然随着夫君一起。”陆氏淡淡一笑,不欲与赵惠匀深谈。
  才女总是敏感的,赵惠匀气急而笑,“阿陆倒是嫁得好!”小人得志罢了!
  自从儿子过世,媳妇是越来不成样子了,朱氏见顾衡神色莫名地把玩着手上的白玉杯,知道他是不耐烦了,扬声道,“惠匀还不坐下,你跟阿陆等会儿再叙旧。”
  赵惠匀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在庭中站了许久,这是极为失礼的事情。她慌忙带着女儿往空位上坐了,只是又把陆氏恨了一分。
  宴席这才开始,侍女们撤去了食案上的点心茶水,流水一样上了头盘菜。
  “今日是大郎母子归家的洗尘宴,都是自家人,不必拘束。”顾衡举杯道。他心情不错,笑容也和蔼,再加上声如磬玉,令人如沐春风。别的且不论,顾衡确实是个极富魅力的男人。
  大家跟着陪饮一杯,佳酿入喉,氛围也变得轻快了。
  顾衡就提到了顾大郎的名字,“大郎在族谱上的名字是昭明,我为你起了个字子亮,愿你明心见性,清风亮节。”
  虽然曹氏和顾大郎听不懂这两个词的意思,却也知道顾衡是好意,忙起身道谢。陆氏也拉着顾容安站了起来。一家四口,喜气洋洋。
  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
  朱氏暗自生恨,听顾衡的意思,怕是当初修族谱的时候,就把顾大郎的名字记上了。也就欺她妇道人家不能进宗祠看族谱,真是瞒得她好苦,亏她还傻傻相信顾衡没有接回发妻的念头。兴许早就惦念着接长子回来呢。阳儿去了,更是随了他的意。
  既然顾大郎的名字早就在族谱上了,也就不需要认祖归宗的仪式了,趁着家宴,大家都互相认了人,改了口。
  顾昭晖才两岁多,还没顾容安大,顾容安叫他小叔叔,他奶声奶气的叫了顾容安姐姐,偏偏顾容安还理所当然地答应了。
  两只萌萌哒的团子,都是粉嫩精致,都穿了一身红衣,衣裳上面还是同样的五彩婴戏图,搁在一起,好像龙凤胎一样。可把大家都逗笑了。
  顾容安和顾婉容这辈子头次见面,顾容安主动跟顾婉容打了招呼,笑眯眯地,“婉婉妹妹你好,我是你安安姐姐。”
  三岁看老,这时候的顾婉容已经有些清傲的才女脾气了,小脸扭向一旁,并不搭理顾容安。
  赵惠匀并不觉得不对,反而是朱氏呵斥了一声,“婉容,叫姐姐,”
  顾婉容这才是正眼看了一眼笑脸迎人的顾容安,细声细气地叫了一声,“姐姐。”叫完就低下头,摆弄挂在月白衣角的银铃铛了。
  “哎,妹妹。”顾容安也不恼,脆生生答应了。上辈子顾容婉就是这个调调,她再跟她计较岂不得气死?况且,就冲着后来顾容婉在王珝殉城以后,自杀殉情的高风亮节,她这辈子让她三分又何妨?
  顾衡见顾容安小小年纪就这般疏朗,心里对她的喜爱又多了些。朱氏都恨不得两个孙女换一换性子。
  “安安是他们这一辈最大的,往后的弟妹就随了她,作容字辈吧,”顾衡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真是对这个人极好,特意提高顾容安地位,“婉容就跟着她姐姐改做容婉。”
  “叫容婉也好听,”顾衡都这样说了,朱氏不乐意也只得答应。
  赵惠匀闷闷不乐,家翁竟然偏心至此!可她又不敢反驳,更加恨陆氏了,连带顾容安也恨上了。
  原来顾容婉的名字是这样来的,顾容安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顾容婉不喜欢人家叫她名字了。上辈子姐妹俩斗气,她都是故意叫她容婉来气她的。
  想着,顾容安心情愉快地吃了一大口樱桃酥酪。年纪小,不必时时事事保证优雅的日子真是快活呀。
  酒过三巡,朱氏见众人都有些微醺,笑着开口问道,“阿陆,你与惠匀既是旧识,为何会落到乡野去呢?”朱氏也是知道燕地陆家是去了洛阳的。她这般问,稍有些不怀好意,既是世家出身,为何会流落乡间,难免叫人揣测。
  果然朱氏话音落下,席上诸人都将视线投来。
  陆氏心中苦笑,停箸起身道,“当初陆家走得慌乱,我的车架与家人失散了,不得已改换装扮,从云州走,过了燕境,在同方镇遇上了娘和大郎,便留在了同福村。”
  陆氏这话半真半假,当年失散乃是人为,嫡母看她不顺眼已是许久了,借机除去并不意外。她孤身一个女子,只能扮了男装,等越过燕境,已是身无分文,所以她才会那般狼狈的被曹氏母子收留。
  “蓉娘当时穿了一身粗布短褐,脸也涂黑了,人又瘦瘦小小的,还生了病,我只当是哪逃难来的小子呢,”曹氏也是头一回知道陆氏有这般身世,感慨地回忆,“后来洗了脸,换身衣裳,我才是知道是个漂亮的小娘子,大郎都看呆了!”
  “娘,”顾大郎有些羞赧地叫了一声。但是等陆氏坐下时,他伸手从袖子下拉住了陆氏的手握着不放了。他十分怜惜妻子的遭遇,又有些庆幸,若不是这样,他又怎么能娶到蓉娘这般好的妻子呢。
  顾容安也觉得阿娘十分坚韧,颇有爱心地往阿娘的碟子里拿了好些好吃的点心。
  陆氏:女儿太贴心,可是吃不完怎么办。
  “阿陆真是厉害,当初兵荒马乱的,你能平安真是太好运气了。”赵惠匀遥遥举杯,给陆氏敬了一杯酒。
  陆氏无奈,赵惠匀是嫉恨上她了。挣开顾大郎的手,举杯道,“谢弟妹记挂。”
  她这样淡然处之的态度,更令赵惠匀生气,放下杯子时,铛地一声响,还好被丝竹声掩住了。
  巳时将至,宴席就散了。
  柳夫人软软靠在侍女身上,眼巴巴望着顾衡,她带了醉意的双眼媚色盈盈,杨柳腰轻晃,真是动人无比。
  朱氏藏在袖子里的手纠成了一团,全是被柳夫人气的。但是身为大妇,她还是尽职地问了一句,“王爷,您今晚歇在哪儿?”
  家宴喝的酒只是新出的青梅酒,不容易醉人,顾衡神色清明,“我去长寿殿。”
  什么!?
  朱氏和柳夫人都不可置信,曹氏那么大把年纪了,看着都像王爷的娘了!说句不好听的,这能啃得下去?
  曹氏酒量一般,有了醉意,听顾衡说长寿殿,根本没反应过来是自己住的地方,还以为可以走了,晕晕乎乎就往外头走。
  顾衡一拉曹氏衣袖,“曹氏我今晚去你那里。”
  啥?曹氏酒都吓醒了!


第18章 争端
  红烛高照,泪痕斑斑,长寿殿里热闹非凡,全因王府的主人晋王今夜住在了这里。
  曹氏木然地被侍女们摆布着,香汤沐浴后又被涂了香膏,然后换了单薄的正红金丝绣玉堂富贵寝衣,头发梳成便于枕上翻覆的燕尾髻,脸上重新上了个酒晕妆,隆重地被一群如花侍女们簇拥着出了梳洗间。
  今晚长寿殿的布置也不一样了,寝殿那张云母屏风床上的被褥换了团花联珠对鸟鸣鸾纹的红色缎被,一双同心鸳鸯枕,帐子也换了瓜瓞绵延的青罗帐,整一个新婚洞房夜的现场。
  他们当年成亲,不过一身红色布衣布裙,喜被是她亲手绣的鸳鸯被,可惜手艺不行,给绣成了一对儿野鸭子,喜烛也只是普通红烛,小小的一对儿火苗,把那间小屋子照得亮堂堂的。
  曹氏走了两步就停下了,望着坐在紫檀雕如意云纹三面围着细绢插屏的软榻上,手持一卷书在看的顾衡,犹豫着叫了一声,“王爷。”
  待顾衡抬眼看来,曹氏颤颤地低下头,“您要不要去沐浴。”
  “不必了,”顾衡放下书,挥手令左右退下,叫曹氏过来,“曹氏坐这里,我们说说话。”
  曹氏一看顾衡指的是榻前的月牙凳,心里一松,三两步走过去坐了,低着头等顾衡说话。
  “这些年苦了你了,”顾衡望着眼前苍老的发妻,心情复杂。当年他被迫从军,曹氏还没出月子,抱着孩子追了他一路,也哭了一路,对他保证一定会侍奉好爹娘,养大孩子。他当时想着,要是能回来,一定会好生待她。哪料得到,二十多年后,是他食了言。
  曹氏只低头不说话,她含辛茹苦二十七年,等的却不是这样一句轻飘飘的安抚。可惜,她的愿望是无法实现了。
  “往后你就好好享享清福,”顾衡起身拍了拍曹氏的肩。
  顾衡的触碰令曹氏瑟缩了一下,她刷地站了起来。触及顾衡幽深的目光,她一个激灵,想起了被她放到了箱底的灵符和那些千层底布鞋,强笑着道,“王爷,我有些东西给你。”疾步到屏风后头的隔间,找到那个带着铜锁的黑漆描花木箱,取出钥匙开了锁。
  “千层底,好久没穿过了,”顾衡跟了进来,看见一箱子深青、黛黑的千层底布鞋,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
  曹氏被突然出现在身后的顾衡吓了一跳,匆匆抓了一双黑色鞋面的鞋子出来,递给顾衡,“这都是我给王爷做的。”
  千层底的鞋底是用蒸熟的糯米饭糨子把棉布糊在一起,压紧晒干,再继续糊下一层,如此反复多次,才能得到一张又厚又硬的底,再根据鞋样裁剪成型,用锥子密密行好棉线,才是成了一张鞋底,极费工夫,对农家来说也所费不菲。穿在脚上,倒是极为舒服的。顾家每年都在夏季做一批鞋底放着,一整年的布鞋就有了。
  “我每年纳鞋底的时候都会按着王爷以前的尺寸纳几双放着,有的放久了,我怕坏就给大郎穿了,他脚打小就长,现在已是穿不上我给王爷做的鞋了。”曹氏说着觉得自己挺傻,现在人家穿的鞋都是镂金嵌玉的,哪还看得上区区千层底。
  哪知顾衡接过鞋,弯腰就换上了,换完跺跺脚,点评道,“舒服,难得你做了这么多年。”
  “我也是做习惯了,”曹氏见讨好到了顾衡也挺高兴,她总要有点用,不能拖了儿子后腿。
  被人这么惦记着,尤其还是分隔多年,并不知道自己富贵了的发妻,顾衡心情愉悦之下还有几分轻松,“往后每年都给我做几双吧。”
  “好,”曹氏眉梢带笑,这样她也不算没用。别看曹氏只是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却也明白要帮儿子讨晋王的欢心。
  “夜深了,休息吧,”顾衡踩着新鞋子,出了隔间。
  曹氏踟蹰着出来,看见顾衡已和衣面里躺在了软榻上,身上盖着一床碧色丝被,头上的发冠取了,露出一把乌亮青丝。
  王爷既然不打算与她睡一起,曹氏就安心了,出声道,“王爷还是你睡床吧。”
  顾衡没有回头,闭着眼,“快去睡。”语气是上位者不容反驳的肯定。
  曹氏不敢再说话,吹了灯,轻手轻脚摸到床上躺下了。
  外头守夜的人看见屋里熄了灯,互相交换了一个吃惊的眼神,没想到王爷这么重情义,曹夫人都这么老了呢。被王妈妈派来值夜的两个侍女都是青春妙龄,长得也各有风情,哪能没点妄想,心有灵犀地可惜道“没能从曹夫人手里抢下肉来”。
  不多时,朱氏得到长寿殿熄灯了的消息,气得摔了妆台上的胭脂盒,把一块上好的波斯地毯染出了一片红。
  陈妈妈默不作声,蹲下来用帕子包了手,小心收拾瓷盒碎片。孙妈妈凑了上去,在朱氏耳边低语。
  “真的?”朱氏眉毛一扬,颇感兴趣。
  “奴婢亲眼所见,”孙妈妈保证到,她压低声音,“那边也传来消息,大郎君撞了柳夫人后,怔了好一会。”
  “呵呵,”朱氏冷笑起来,“果真是父子,喜好倒是一模一样。”
  孙妈妈又附耳与朱氏耳语几句,听得朱氏眼睛发亮。陈妈妈心头一叹,孙妙音在又给王妃出坏主意了。
  ——————————————————
  次日,顾衡比曹氏先醒了过来。曹氏是被顾衡折腾箱笼的声音闹醒的,坐起来一看,顾衡正把团成一团的被子往箱子里塞。
  “王爷让我来弄吧,”曹氏急忙出声,掀了被子下床,鞋也顾不得穿好,趿着鞋子过去。
  顾衡乐得丢开手,转身到屏风后脱了身上衣裳,只着素色中单,这才背着手溜达出来,坐在了床上。
  曹氏收拾好被子,看见顾衡大马金刀地坐在床上,又是一惊,怎么好好的把衣裳脱了?
  如老妻这般情绪全都写在脸上的人不多了,顾衡也不解释,摇了铃。
  王妈妈亲自领着服侍梳洗的侍女进来,一双眼睛迅速往床上瞟了一眼。
  待顾衡走后,曹氏发现长寿殿的人比前两天热情多了,要个茶水也不慢吞吞了,福利待遇直线上升。这都是托了王爷住了一晚的福啊。曹氏当机立断跟王妈妈要了一匹细棉布和一钵熟糯米,打算趁着天晴,把千层底做起来。
  顾大郎带着老婆孩子来给曹氏请安的时候,就看见他老娘拿着一把刷子正在忙活。
  “娘,你怎么还要做千层底?”顾大郎穿着新制的乌皮六合靴,觉得合脚又漂亮,早把自己的几双千层底布鞋给丢了。
  “千层底怎么了?”曹氏手上不停,熟练地刷着糯米糨子,“鞋底还是千层底的舒服,王爷都喜欢呢。”她觉得现在穿的什么檀木底的云头鞋一点也不好穿,硬就罢了,走起路来还磕哒磕哒响。
  天大地大晋地王爷最大,顾衡摸摸鼻子不说话了。
  这天顾衡没有招顾大郎去陪,顾大郎闲得无事,就抱着顾容安去逛晋王府。陆氏留在了长寿殿陪曹氏做鞋底。
  晋王府内廷小花园挺多,最大的却是后院的裕苑,伺候顾大郎的小内侍阿樊说那里有个莲湖,还可以划船。
  从小没见过湖,更别说坐过船,顾大郎很是稀奇,兴冲冲就抱着顾容安去了。
  莲湖果然极大,约莫有两三倾,水波粼粼,湖中一个小岛,岛上建了湖心小筑,东边有一道长廊直接岛上,西湖畔离着一座九重宝塔,倒映水中,与湖面的倒影交相辉映,彷如双生。湖边还种了荷,已是夏季,虽未到花期,但莲叶田田,碧色无双,已是足够美妙了。
  水边停着一艘三层的画舫,红漆彩绘,十分漂亮。顾大郎换了一只手抱顾容安,“走,安安,我们坐船去。”
  顾容安也很久没坐船了,搂着顾大郎的脖子,高高兴兴点头,“不知道湖里面有没有鱼。”
  “有的有的,不论是自己钓,还是让船工捞都可以,这湖里放着好多鱼呢。”阿樊点头哈腰地领着父女俩往码头走。
  到了船边,却叫几个穿着月白撒花半臂牙色窄袖,青绿二色间色裙的侍女拦住了。
  领头那个戴着一枚萱草纹银蝶钗,容貌秀丽,福身道,“郎君请回罢,我们夫人正在舫中。”
  顾大郎好脾气,也不计较,他记得昨晚在弟妹身边见过这个侍女,明白里头是弟妹赵氏,点了点头就打算离开。
  “你家夫人好生霸道,画舫有三层,还能都占了不成?”那个阿樊是个年轻气盛的,仗着自己服侍的是王府未来世子,并不怕一个没了丈夫的寡妇,当下就与赵惠匀的侍女争辩起来。
  那侍女也不甘示弱,口舌伶俐地嘲讽,“难道你不知先来后到?下回请早。”
  “你可知我们郎君是世子?”阿樊底气十足。
  顾大郎一头汗,怎就吵上了?
  “哦,我竟不知道晋王府何时册封的新世子?”画舫二楼,赵惠匀居高临下地看下来。
  顾大郎苦笑,作揖道,“打扰弟妹清净了,我这就离开。”
  “罢了,我不过一个苦命人,如何敢得罪世子,”赵惠匀语气尖锐,“我们走。”
  顾大郎无奈看赵惠匀带了人怒气冲冲下楼出来,忙闪身避让。
  “阿娘,她没给我行礼。”被奶娘抱着的顾容婉忽然开口。
  赵惠匀脚步一顿,转回身来,看见女儿指着顾容安,小脸皱着,不开心的模样。
  “安安是姐姐,不用给妹妹行礼。”顾大郎忙解释,他都不敢提真计较起来,应该顾容婉给安安行礼。
  “哼,”赵惠匀勾唇一笑,“婉容是朝廷钦封的嘉宁县主,大娘子自该给婉容见礼。”
  “自家姐妹,难道还要计较这些?”顾大郎皱眉,弟妹好没道理。
  “国法大过家礼,”赵惠匀语气轻慢,女儿受了那么大委屈,总要找回来。凭什么是婉容被改名,一个乡下丫头何德何能被王爷看重?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嫌弃曹氏软骨头,没看她以前心里喊的是丈夫,现在都叫王爷,她已经不在乎渣男了
  昨天吃饭去了,回来太累直接躺下了,所以没更新


第19章 封号
  都是一家人,还有这种计较的方式?顾大郎看见赵惠匀轻蔑的神色,也来了气,抱着顾容安躬身道,“草民携女,拜见嘉宁县主。”
  拜完了直起身,“国礼草民和女儿已经行了,容婉侄女该下来拜见伯父与姐姐了罢?”
  赵惠匀根本没想到顾大郎会这样做,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怎能让个田舍奴给拿捏住了,仰着下巴吩咐顾容婉的奶娘,“婉容身体弱,你就代婉容全了家礼吧。”
  奶娘口中应是,她不是赵惠匀敢得罪未来的世子,抱着顾容婉俯身低头,道了一个深深的万福。
  赵惠匀没好气地盯了低头的奶娘一眼,转身走了。奶娘诚惶诚恐快步跟上,她担忧被世子记恨,又怕惹得她们夫人不快,唉做奴婢怎么这么难呢?
  “夫人,您这样得罪大郎君会不会不太好,”赵惠匀所倚重的另一个侍女晴云扶着赵惠匀的手轻言细语。
  “这有什么,不趁着现在先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叫他们心生忌惮,往后当了世子,更以为我们好欺呢。”戴着萱草纹银蝶钗,走在另一侧的霁月脆声道。
  霁月这话是说到赵惠匀的心坎去了,她微微颔首,“霁月说的是,世子去世还未满一年,那些人就忙着改弦更张了,再过几日,怕是无我们母女的立身之地了。”
  说着就伤心起来,迎风落泪。一伙人忙温声劝,晴云也只得按下担忧,安慰她们抑郁成疾的世子妃了。
  ——————
  好好的来玩,遇见了这样的事,顾大郎也没心情游湖了。他知道,晋王府看不起他这个乡下小子的人不止赵惠匀一个。
  “摸摸阿耶,不气不气,”顾容安肉嘟嘟的小手轻轻地拍着顾大郎的肩,语气温柔地安慰他。
  居然被女儿怜惜了。顾大郎从顾容安的神态动作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影子,可不就是陆氏晚上哄女儿睡觉时的模样。顾大郎想笑,然心里头觉得暖暖的,揉了揉顾容安的头,“好,听安安的,阿耶不气。”
  “嗯嗯,”顾容安得了顾大郎的保证,眉开眼笑,“那我们回去吧,安安饿了,想吃鱼鲙。”
  “好好,回去吃鱼鲙,”顾大郎一时的情绪低落被女儿明亮的笑容治愈了。他本性善良、心胸宽广,想到赵氏只是没了丈夫的可怜人,也就不计较了,带着女儿回长寿殿去用午膳。
  回到了长寿殿才知道顾衡今天中午也在长寿殿用膳。
  “去了哪里玩,”顾衡从曹氏那里得知顾大郎去逛王府了,是以有此问。他同曹氏一左一右坐在主位的围屏牙雕紫檀罗汉榻上,手里拿着一卷书,穿一件牙白绣墨竹的细葛交领家常便衫,文质彬彬、儒雅非常。
  侧身坐着的曹氏手里是还未纳完的鞋垫,笑容慈祥,模样淳朴,身上穿的却是一袭紫地五彩团花的大袖,八幅杏色泥金牡丹的罗裙,头上玉搔头金凤钗,在顾衡对比之下显得过于隆重了。
  是如此格格不入的两人。顾大郎一怔,不得不承认,王妃比阿娘更适合站在阿耶身边,不知那死去的二弟又是何等人物呢?
  顾大郎有些失落,如果不是二弟不在了……
  阿耶怎么在发呆,顾容安挣开顾大郎的手,小跑过去,抱住顾衡的腿,“祖父师祖,我看见湖了,好大呀!”
  “哦?”顾衡放下书,双手提着顾容安腋下,把她抱起放到膝头,摸着她梳成羊角小辫的头发笑道,“可划了船?”
  “没有,”顾容安连连摇头,晃得系在发辫上的花苞状金铃铛发出细碎的铃声。
  真是系了铃铛的小猫咪一样可爱。顾衡的眼神越发柔软。
  摇完了头,顾容安停下来,可怜兮兮地望着顾衡,“祖父师祖,为什么我不给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