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娘子-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暖望着眨着眼睛的周霓虹,心内,周霓虹还是那软软的笑容,她是个恬静的女孩,此刻她的眼睛里,只有笑意。
“冬姐儿好久未见周姐姐了呢!”
苏暖唇边噙着笑,对周霓虹说道。
“冬姐儿!”
周霓虹释然,是呵,苏暖早就叫她姐姐,不是吗?
“今日,母亲与我来看看你,你还是那么忙么?”
她已经恢复自然,自然地看着苏暖说:“母亲要见你,所以我们就不请自来了。”
她又看了一眼小郑氏,笑眯眯地:“苏夫人也是打扰了。”
小郑氏忙称不敢。
她瞧着周霓虹,心内很是有好感,这个周家小姐一直彬彬有礼,并未摆架子,说话细声细气地,一直拉着她娘。
那个她不敢多瞧一眼的安庆公主。
此刻她看着与苏暖站在一起母女两人,深深吁了一口气,这母女三人太像了,站在一起明摆着就是一家人。
特别是安庆。
此刻,小郑氏才敢抬头仔细地看几眼。
她那憨憨的模样,竟与苏暖小时候很是像呢。
她心里微微地叹了口气,这就是亲母女,一眼就看出来的。
这个周小姐是个纯善的,她一直陪着她的母亲,照顾得很是细致周到,一看就是常年照顾下来的,那擦拭帕子的动作轻柔,叫人看了不由心中一动。
“娘,你先回屋子吧?”
苏暖扫视了一眼小郑氏,见她站着,似乎没有个落座的地方,想着她的不自在,就开口说了句,又加了一句:“娘,我给你带来蜜汁鸭,正热乎着呢,您尝尝!”
她嫣然一笑。
小郑氏开心得退了下去,到了门外,轻声吩咐:“去厨下蒸点桂花糕,新新鲜鲜的,给送送到堂上去,让公主也尝尝鲜。”
她方才因为安庆的突如其至,苏暖又不在家,一时慌乱,这会才想起,吩咐王妈妈赶快去蒸了来。
那是冬姐儿的娘和姐姐,她得招待好了。
她瞎想什么呢?
苏暖早在圣旨颁发的当日,就说明了,她不会离开,她还是苏家的女儿,她仍旧是她郑玉珠的女儿。
至于公主,不是义女么?那是义母,两码子事。
小郑氏一颗心总算落到了实处,这么说,皇家并没有打算公开这件事情。不然怎么就不能堂而皇之的认了回去?
这样更好,皇家不敢认冬姐儿,她要。
只是今日安庆上门,她看着她盯着苏暖,对苏暖百依百顺的样子,忽然心里酸楚:
这个女子也是可怜。她对苏暖是一心一意的,疼在了骨子里。不然,凭借她的状况,能这么快记住这个才见了一面的女儿,是何曾困难?当日她离开的时候,苏暖尚且在襁褓当中,还是个肉团子,哪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是,方才苏暖进来,连介绍都不曾,安庆就一眼认了她出来。
苏暖说过,安庆只是与她在明华殿见过,她就死死地记在了脑子里。
她是一个母亲,她没有丢弃苏暖。
她可以肯定,当日她定是迫不得已,定时那个周凌天哄骗她。不然,她定是不会放手的。
小郑氏自己在心里同情着安庆,一边唏嘘。
这里,周霓虹看着苏暖说:“冬姐儿,搬回府里吧?娘这每天都盼着你。我们也都希望你回去。”
她看着苏暖,恳切地说。
苏暖看了一眼安庆,见她脸上露出开心的样子,捧着手,对着周霓虹笑。
苏暖垂下眼,又抬头,看一眼就剩下三人的大堂,起身给安庆递过一杯茶去,说:“不了,你也看到了,我要陪着我娘。”
周霓虹笑笑,她知道苏暖会拒绝,就没有再说话。
良久,才轻轻地:“那你,能回来看看么?娘天天到紫阳苑去,她说你在那里。父亲也拿她没有法子。。。。。。”
见苏暖看着她,她意识到说错了什么,住了嘴。
一时沉默。
只有安庆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笑嘻嘻,很是开心。
一会,小郑氏端了一笼屉的蒸糕,老远就闻到香味扑鼻。
苏暖就转脸头:“来,尝尝我娘的蒸糕,小时候,我最爱吃了。”
周霓虹看着面前金黄色的糕点,上头撒了一些晒干的桂花,还有花生,她伸手,先给安庆拿了一块,却是见苏暖已经递了过去。
她一楞,两人都僵在了那里。
安庆却是伸手,一手一块,笑嘻嘻地:“吃!”
两人愕然,忽然相视一笑,两张笑脸同时开放,
连小郑氏也不禁花了眼:这两姊妹笑起来真漂亮!
303躲避
安庆走后,苏暖陪着小郑氏说话。
王妈妈几个在外头,靠着廊柱子说话,晒太阳。
这四下都围了起来,比先前方便多了。
王妈妈看小荷与雯月在绣一块门帘:梅红的底上用银色的绣线绣了一幅喜鹊登梅图,已完成了大半,两人正一人扯了一角,细细地绕边。午后的阳光从屋瓦上斜过来,照在上面一闪一闪的。
这是苏暖房门上的门帘。夫人吩咐的,务必要那颜色鲜亮的,这都绣了有一段时日了,也快成了。
苏暖于这些摆设上无心,整日里一头扎进那堆瓶瓶罐罐当中。
如果不是小郑氏拦着,怕是屋子里都堆满了那些东西。
小郑氏可着急,说什么也不能让苏暖屋子里雪洞般地。
所以,这头一件,她就要换了那门帘,年轻小姑娘的屋子,就该热热闹闹的。
里头屋子里传来了细细的说话声,那是苏暖和夫人在说悄悄话。
“冬姐儿,这公主说明日还来,你看这。。。。。。”
小郑氏望着苏暖有些担心地。
今日安庆死活不肯走,一直黏着苏暖,说要住在这儿,跟着苏暖一起睡不可。
苏暖与周霓虹好说歹说,才哄走了安庆,答应她明日再来,才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明日里我一早去铺子里,公主她跑空一趟,也就好了。只是要辛苦娘了!”
苏暖看着小郑氏说道。安庆有多固执,经了这两次,苏暖是知道了。
可是不这样的话,安庆也许每天都要来,苏暖现在心思不在这里,对于这个母亲,她并没有怪她,她更多的是同情。苏暖是跟着小郑氏一起生活的,所以在她心里,小郑氏才是她真正的母亲。至于安庆,她也不知怎么办。。。。。。
所以明天,她还是躲着点好了。铺子里有许多要处理的事情,相信安庆走了几次空以后,不会再来。再说周家也不允许她天天往外边跑,这点她他相信即使周霓虹拦不住,最终周凌天也会出面。
他现在之所以这么安静,那是因为他还摸不准苏暖的态度,毕竟她们是母女,他现在是待罪之身,这事他再有不乐意,也只能缩了头。如果说苏暖这边躲上两天,周凌天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自然会有法子让安庆不再来。
可是,苏暖却是错估了安庆的执拗。
接下来几天,她每日里一早就出了门,至晚方回。见安庆正静静地坐在堂屋里等她,旁边依旧周霓虹陪着,外边站着小郑氏,一脸无奈。
“囡囡回来了!”
安庆扶着椅背,站了起来。
。。。。。。
接下来几日,
苏暖天天出去,安庆天天来。竟然一天都没落过。
每次苏暖一回到家,就看到安庆笑嘻嘻地坐在她屋子里,等她。
好生送了回去,第二日再来。如此循环往复竟然一连六七日都如此!
苏暖抚额,莫说苏暖,连小郑氏也有点吃不消。
这个安庆一来,整个院子里的人几乎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就陪着她。还要预防出了什么事情,院子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守着,因为后来周霓虹直接把安庆往小郑氏院子里一扔,就放心地回头走了。
苏暖这才发现事情似乎不大对,安庆的热乎劲也太过了,如果每次来只是坐坐,倒没什么,重要的是安庆每次都是念叨着,要苏暖同她回去,怎么说,都是只这一句话,仿佛中了魔咒般。
苏暖正苦恼。。。。。。
怀王府一间抱厦内,怀王梁旭正双手托着一个翡翠墨床,细细打量,听着身后一个侍卫的回报,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来,扬声:“去,继续盯着,有什么情况,随时回来汇报。”
侍卫拱手退出。
梁旭这才放下手中的玉床,开心地一笑:“这安庆姑姑真是太给力了,这一天一趟,一天一趟地,苏暖快顶不住了吧?”
他就不信,苏暖真能顶得住安庆这样勤快的探访。
说不得再过几日,就有好消息传来,苏暖烦不胜烦,干脆就直接搬回周家住了呢?
他咧开了嘴,不枉他那天在周家耗了半日的时间,耐着性子陪安庆说话,又费了那么多的口舌,硬是鼓动着安庆,告诉她想要囡囡回来,就要自己亲自上门去接。
没想到安庆还真的听进去了,果然第二日就跑去了苏暖家中,不负他的厚望。。。。。。看来这是离成功也远不了。
想到侍卫回来报说苏暖前几日白日里都躲到铺子里去了,近两日,苏暖下晌就早早回家,听说那周霓虹这几日竟然单独把安庆留在了苏家。
看来这周霓虹也是想苏暖能搬回周家的吧?
这是好事儿啊!
他兴致勃勃地自己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慢慢地品着,狭长的眉就微微挑了起来,心情好啊!
苏暖坐在铺子里,托着腮帮子发呆:怎么办?
她瞧着门外寂静的巷子,心内焦急:“这两日只得半日功夫,还有半日得回家!”
安庆真赖在这里了,每日里一来就住在苏暖屋子里。
她可不得早早地赶回去,小郑氏一人应付不来。
不行,这样子不行。
幸好这座宅子前后都不是好管闲事的,没人知道这里住了翁主。
安庆来又都是坐了小轿来,周家许是也不想张扬,故来了几次,倒是没有引起一众邻居的重视。这周围住的五成都是非富即贵。安庆那顶青布呢子小轿,自然就没有引起多大关注。
如此这般过了半个月,安庆照例是每日踩着点来。
。。。。。。
苏暖这日正送了安庆离开,
终于,她说:“我要出去几日!叫木青跟着我!”
小郑氏这回倒是没有阻拦,只是看着他颌首:“小心!”
苏暖安慰她:“没事。我就暂时躲开一段日子,权当?散心!有木青呢!等公主不再来了,我就回来。娘,你记住了,要有人问起,你就来个一问三不知。”
小郑氏点头:“我晓得的。只是难为你了。你一个姑娘家的,在外娘不放心。要不,你就依了公主,回去。。。。。。”
见苏暖看她,忙轻打嘴:“好,娘不提了!你,自己小心。把小荷也带上。有什么事捎个信回来。”
304出行
五月的天,风和日丽。
田野里,一片郁郁葱葱。远处的山峦,绿荫当中的农舍,看在眼里都是如此的赏心悦目。
一辆马车正行走在一条宽广的土路上。车子不时晃动一下,几人轻声叫一声,很是开心。
“公子,坐稳了,前头的路不好走。”
木青甩了一下鞭子,对苏暖说。
门帘子一掀,小荷钻了出来:“木青姐姐,咱们这是到了哪里了?我这屁股都颠得痛死了。”
她苦着一张脸。
木青不理她,只是自顾往里头望了一眼,说:“小姐,可还好?”
苏暖不让她们叫翁主,说这样子叫着不习惯,还是叫她小姐吧,此番出门又叫公子。
木青有点凌乱。
一会,苏暖探出头来,往窗户外面望了一望说:“没事,走吧。”
木青甩了一鞭,马车继续向前走着,不时有那别人家的车子快马加鞭地赶上她们,又超过了她们。
苏暖一行人也不急。
此次出来,她们本来就是散心。
再说,这次去岐山少说有好几百里的路程,得悠着点,不能太疲乏了。
小荷转身从包袱里拿了那一早王妈妈烙的炊饼来,用手帕掰开来,递给苏暖:“小姐,来。”
这饼子不多,才几个。
想着苏暖撒谎说,此番是去李庄,住一阵子,也就半日的车程。小郑氏就叫王妈妈做了一碟子点心,带在路上吃。
这饼子,还是小荷私下央了王妈妈悄悄地烙了,只说是自己和木青要吃的。
为免王妈妈怀疑,也只是烙了四张。
她们这长途跋涉,估计在路上也要有个十来日的,这饼子正好充饥。
苏暖接了过去,又靠着包袱,翻开一张图来,仔细地又查看了一回,探出头去,大声地:“再过去就是柳木镇了么?”
“唉!”
木青大声回答了一句。
苏暖坐回了车厢内,这郑卓信这图可真是好用,各处的旅舍、岔路标得清清楚楚,很是实用,又有木青这个向导。
岐山,木青几年前来过。
她挪了一下腿,从怀里掏出那块一直随身带着的石头,触手温润,这是岐山出的石头,上回那个客人说了,岐山主出这样的石头。
此次,她借着这次躲避安庆她们的机会,往岐山去一趟,看看是否能淘到一些好的原石带回去?
她瞧了瞧马车,宽敞,下面又特意加了两个暗箱,可以多放不少东西。
小荷拿来一个包袱垫在腿下,曲着双腿,开始打起瞌睡来。
苏暖却是没有一点睡意,她打听过了,要想把师傅贺司珍接出来,总要布置妥当。
贺司珍是前朝司珍,按规矩,是只能老死在宫里头的。
她上回子,侧面打听了一下,却是难,那宫女署的人只说,必须要太后亲自放行才行。
苏暖想着,太后那里贸然去求,怕是要引起怀疑。。。。。。当日师傅那件案子,似乎与冷司珍没有什么关系。郑卓信查问过,冷司珍说了,贺素贞受伤与她并没有直接关系。她只肯承认,她是乘贺司珍受伤昏迷,进得司宝司的,可贺司珍的受伤并不是她造成的。
这样一来,苏暖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生怕有什么闪失,会连累师傅。
不管怎样,还是先做好眼下的事,尽快买下自己的宅子。
贺司珍安慰她:不急在一时。如今她是翁主娘娘了,行事更加要小心,免得给人捉了错处去。缓一缓吧。在宫里待着也挺好,真的!
她笑着说道,又赶她走,唯恐久了,惹人怀疑。也是,她现在可招眼不少。
苏暖默默转身,走出老远似乎还能感受到师傅那浓浓的孤寂。
她按捺下了心中的着急。
想着现在得赶紧买一座大房子,能够住得开的,有大院子。师傅在里头住着舒心。最好是没有人打扰的,不像是原先那个住处,不时门口总有人探头。
所以,她得攒钱买下像如今这样的院子。环境清幽,师傅住在里头,没有人知道她。
她那张脸。。。。。。
木青又加了一鞭,马牛加快了点,路好走了,不能过了宿头。
此时,家里却是炸开了锅。
安庆听说苏暖出门了,出远门了,要月余方回。
立时就耷拉了脸,一幅想哭的样子。
她这每日来坐一坐,看一看苏暖,现在已经是她每日里必做的功课,真是比那报时鸟还准的。
现如今,听说她的囡囡竟然走了,自己一个人走了,也不告诉她一声音,这是不要她了,怎么受得了?
她拉着小郑氏的手,不依:“你把囡囡叫回来,快去。本宫恕你无罪。”
小郑氏按照苏暖的吩咐,只是一个劲地赔罪:“公主息怒,翁主她只是去散散心,很快就回来。”
任凭安庆怎么说,她只是三个字:不知道!
一旁的周霓虹看着小郑氏,明白苏暖这是在躲避,她不愿意回周家呢。
她叹了一口气,伸手去拉母亲,劝说:“娘,咱们走吧。妹妹她有事情呢。不是一个月么?咱们先回去,等回来了,咱再来。”
安庆没有法子,只得跟着周霓虹回去了。
看着远去的轿子,小郑氏吁了一口气,看来安庆是回去了,一时不会来。
不过,苏暖说了,安庆未必会罢手,说不得明日又会上门来?
苏暖同她说得清楚:“娘,我是不会回周家的。我是苏家的女儿。为了绝了公主的想头,我们得狠狠心,断了她叫我回去的念头。只要她这里不再坚持,我相信,周家其他人是不会愿意我回去的。”
苏暖一本正经地说着,小小的少女,脸上是一片平静。
小郑氏心疼她小小年纪就要遭受这些。真是够坚强,唤作是她,都是一时晃不过来。可是她偏偏却是镇定得很,就像在说别人家的事情一样。
她自然是一口答应。苏暖既然认了她作娘,她自然也要表现得有用一点,不能事事都躲在女儿背后。
她还是个孩子呢。
她提醒自己,她心里肯定是承受不住了,这么多大事情积攒在一起,出去躲一躲,也是想喘口气吧?
所以,当几日后,梁旭跑来问苏暖的行踪时,她也是半点口风不漏,只是,梁旭似乎是没有安庆那么好糊弄。
他直接跑去了李庄,发现根本就没有苏暖的踪迹。
这回,却是没有去问小郑氏,而是自己调查,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郑卓信也不见了。
听说是去请了休假,这不年不节的,休什么假?
怀王梁旭才不会相信。
305漂亮的石头
岐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一望无垠的田地,一块接着一块,还有那远处的农人在田地间耕种。
田间田埂上,挎着竹篮子健步如飞的大姑娘小媳妇。
围在一条清亮亮的小河在捶洗衣裳的人,都令几个人看着新鲜不已。
很是悠闲的生活。
这已经是她们到的第五日。
远处那座青黛色的就是岐山,而现在他们站着的地方也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作“小岐山”的。
她们问错了地方,岐山是在另外一个镇子,离这里还有十里路。
她们正从岐山回来。
岐山确实有矿石,她们却是来得晚了。
因为年前有许多人到这里来。都是外地的客商,都是赶着牛车来。后来,本地几个商人见有利可图,就合伙出钱承包了这整座山,专门雇人开采。
所以“岐山”已经不能让别人任意进出。那几处地方,都已经被看守了起来。
苏暖听了,大失所望。
她此行来的目的就是岐山的矿石,这都封掉了,不是走了个空?
可是,这都已经来了。她不死心,在这十几里远的村子,找了一座农家小院,先住下来。每日里,就带着木青几人出门转悠。
岐山她自然是去了,除了那些矿洞外,其余地方还是可以去的。
转了两天,两股发疼,她终于确定,现在发现的矿洞共有3、4 处。里头一些石头,都被堆放在洞口,专门有西夏的马车在那里等候。原来是开采出来,专门卖给那西夏的商人。
她靠近看了看,不是每块都是上好的。只有极少数成色不错。
她好说歹说地挤了进去,买了一块石头,捧在手里把玩着。
确定,此处没有她下手的地方,再说,看着那大快大块的原石,她也没法弄啊?
人家都是赶着牛车来。
她只得叹一声,下了山。
眼看到了村子,她们遣了那雇来的牛车,慢慢走着进村。
一行人走得累了,在田地边的小溪沿坐着休息。
小荷看着近处的小岐山说:“你说,这两座山都叫岐山,又这么近,莫不是也有那样的石头?”
苏暖笑一笑,说:“这个不是种庄稼,这块地里可以种,相邻的地里也可以种。有的即使是隔着几步远,这边多得很,那边就是没有。”
小荷点头:“难怪每个洞离开这么远,我还以为一挖一大片呢。”
这话说得木青也笑了起来。
又坐了一会,看着清澈的小溪,苏暖蹲了下来,用手拘了水去洗手,木青两人俯身去洗脸。
清凉的溪水,凉浸浸的,很是舒服,几人积了一身的灰,水一浸,所有的毛孔似乎都打了开来。
小荷干脆探脚进去,溪水底下是亮晶晶的鹅卵石,颗颗浑圆,很是漂亮。
小荷抓了一把,摊在手上说:“这个漂亮,我们带些回去,铺在池子里,也是好看的紧。”
她说的是昌平街上的宅子,那个池子委实光秃的很。
她边说,边在大石上捋开来那些黄黄白白的小石子。
木青也抓了一把,堆在一起说:“这里还有。”
小荷洗干净手,果真一颗一颗地捡了起来,有那不漂亮的,扬手就扔了回去。
忽然,她“咦”了一声,手里托了一块:“小姐,这是什么石头?怎么一碰就碎?这还是石头么?”
她举着一块断成半截的石条。
苏暖眼睛一跳,探手拿了过来,眼睛一亮:这是一块粉色的卵形石,样子晶莹,粉粉的。
在哪里抓来的?
几人重新下水找了一遍,却是没有再发现。
苏暖不死心。
她盯着那条小溪,见两边都是农人的田地,时下都种着各种作物。
盯着眼前青青的叶子,苏暖蹲下身子,拨开了,果见细细的沙石地里有一些小小的卵石。
她挑拣了一会,抓了几块,洗干净了,挑了其中一块,在坚硬的大石上用力划拉了一下,就有一道灰白的痕迹留在了那块平时村人用来洗衣的圆石上。
确认是块软石。
她举目四望,这里一片农田,一直沿着这条溪流,蜿蜒成片,
她跳了下来,往另一块农田走去,那里有半块是荒废的。
苏暖二话不说,捋起了袖子,就在松软的泥土里扒拉了起来。
不时有小石子露出,都被她聚在一堆,挑了5、6块被她捧了,复放在清水里洗干净了。
这些与先前一样,都能磨出粉迹来。
木青也早已经从靴子里抽出了匕首来。
被苏暖制止。
她捧着手中那块白中带褐色的石头仔细端详:石质温润、绵密,并具有隐隐的纹路,摸之温嫩细润。
她摊开手掌,隐隐有水光,无干燥之感。
她眯起来眼睛:这是块上好的石头,虽然不知道叫做什么,但是这质地却是肉眼可见的,而且,应该与那歧山的一般,是软石。
“回去!”
她挥手。
几人回了住处。
她在桌子上摆开两块石头比较,岐山上那块个头大,与之比较起来,偏粉、细,没有润泽感。
她翘起了嘴角。
第二日。
苏暖带着木青背了房东家里借来的小锄头下到那块空田里,开始挖泥鳅。
房东的孙儿小虎今年十一岁,正埋头吭哧吭哧地在那水田里刨泥鳅,他很厉害,一会就翻了不少出来。
泥鳅在桶底溜来溜去积出一层子白色的泡沫来,小荷盯着那个木桶看,又拿眼溜着田埂上不时走过的农人。
背后苏暖与木青两人蹲在一边,也在挖,却是一条泥鳅没有挖到,只是挑拣着各种石头。
都丢在一个小竹筐里,一上午,筐底都没有铺满。这田地里,农人经常翻拣,大块的石头没有,只有些小的。
蹲在河边仔细刷洗干净,费力半天,总共得到六七块大小不等的软石。成色不一,许多上头都夹杂着各种杂质。
苏暖都装在布包里。
见她们几个拿着小锄头在地里乱翻,又在溪水边洗了一堆石头,路过的几个农人就摇头:这么大了,还贪玩,这是哪家的小子?
又见田里的小虎,就认出是老四家的房客。
这个村子不大,谁家有什么亲戚、客人来了,半日,全村就都知道了。
到了傍晚,她们回去,晚上吃了一顿泥鳅炖豆腐。
第三日,苏暖几人自己领着木桶出门了,晚上才回,今天又得了几块。
她发觉,越是往深处去挖,找到软石的机会越大,成色越好,也越是大块。
只是不能这样天天地去挖,今天就有一个白胡子老汉,是村长。见她们堆在河边的一堆石头,问了一句:你们在作什么?
苏暖说:挖泥鳅。
村长眨了眨眼睛说:“泥鳅?”
看着他的眼睛,苏暖苦恼,这个法子不行,这样太招眼。再说,这总不能到大模大样到人家田里去翻吧?
没过三天,老四家的那块田地就被她们反复翻了一遍。
几日下来,也收集了十来块。后来因为在溪水边挑太招眼,就都背了回来堆到那个院子里去。
306往下再挖挖
郑卓信寻来的时候,她们正在院子里,埋头挑着石头。
木青站在小院子门口,看着两旁的小道。
这里的围墙都不高,人站在外头可以看见院子里的情景。
苏暖正蹲在墙角下与小荷一块一块地挑拣着。
篱笆那边,房东大娘在灶下烧晚饭,孙女三丫头正一条小黄狗玩耍。
见有人靠近,木青警惕地上前两步,待看清了是谁,咧开了嘴:“少爷!”
她激动地上前,,又四下瞧了一瞧。
“在后面呢!”
郑卓信微笑。
果然,木明从一处断墙后转了出来。
几人往里头进去。
苏暖早站了起来,看着郑卓信也是意外:“四哥,你怎的来了?”
“我不能来么?家里都闹翻了天,你这手金蝉脱壳太不高明,怎么连你娘也瞒着呢?”
郑卓信一边说话,一边眼睛早四下扫了一圈。
房东大娘抱柴的间隙出来瞧了一眼,见他们认识,又转了进去,剩下那个小丫头看着他们发呆,又不敢靠前。
这个公子长得好俊,她们十里八村就没有这样子的人。
他们是兄弟么?都长得一样好看。
小丫头不顾奶奶的召唤,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
苏暖拍了拍手说:“我娘就去找你了?”
她能和小郑氏说实话么?老实说了,这门铁定出不了。
不过,小郑氏也不笨,知道郑卓信能找到她们。
她知道木青必然有法子和木明他们联系,她也不阻着,早跟郑卓信要地图的时候,就知道。再说多一个人知道,反倒安全些。
不然,她也不能走出这么远。
只是没有想到郑卓信会亲自来这一趟。
“你可不能带我回去,我这里且得待一段子时间呢。”
她举着手中的一块石头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